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淼淼-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严雄心大志,一直野心勃勃的想要开拓疆土,“这是我刚才收到的你姑父的密信。你姑姑抵达石城之后,带去了许多药品,我军将士伤亡大大降低。你姑父有了你姑姑的携助,也是向我提议攻打南诏国。”
  “那可太好了。”李南都想插翅飞到南地边防参战。
  李严把信收回来,低声道:“我国要打南诏国也得等到灭了赵相亮之后。”
  李南缓缓道:“赵相亮不足为惧,比较棘手的是内战结束之后谁来接管南地边防。”
  李严微笑道:“你姑父已经在信的最后为我献策。”
  云义黎前后写来的密信当中除了禀报军情,还说了调查海族的事情。
  原来李严、李南早在去年的时候就收到南地几位官员的奏折及密探的消息,都是说海族纵容姻亲及庶系在南地边防无法无天的事。
  先不说海丽荣是东宫唯一的妃子,就说海族辅佐李严夺回帝位的大恩情,李严也不能直接派官员去查南地的情况。
  正好今年赵相亮建了赵国,南地大乱,海族失利,李严有了借口派出云义黎去南地边防暗查海族的事情。
  满朝文武,李严最信任的就是云义黎,且后者不会顾忌东宫、徐族与海族是亲戚,肯定会如实禀报。
  云义黎不负重托,成为李严的双眼,将真实的边防南地的情况查明之后禀报,在密信里面认可白星凡所说的事情属实,并提出不但海族,拥有很大兵权的丁族、贺族同样在驻军城府鱼肉百姓。
  如果李严想要打破这样的局面还不会逼迫三大家族领兵造反,唯一的办法就是说服三大家族每隔十年交换地方。
  李南看到信的最后激动的忍不住轻声念道:“三年之后,海族与丁族交换,贺族与河北道东部边防军队交换。兵不动将动。五品以上的军官全部交换。”
  河北道的东部边防军队的元帅就是卢亮,副元帅是丁族的丁少泽。
  十日之后,赵国再失一城。
  朝廷大军气势如云,准备一鼓作气把最后一城拿下。
  这时,云义黎收到李严同意朝廷大军在内乱结束之后攻打南诏国的回信。
  李严向云义黎保证要粮有粮要人有人要银钱有银钱,朝廷全力支持大军攻打南诏国。
  云义黎立刻写信给长安武堂的云立飞,让他把武堂的高级班弟子全部派到南地边防参战。
  这是长安武堂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的实战,以前只是跟着大唐剿匪军去歼灭土匪。
  已经考中进士在长安武堂当先生的赵明圆已经定亲还没有大婚,毅然向家人辞行,与两名武博士先生带着高级班弟子远赴南地边防。
  长安武堂的大动作引来了各方关注。
  “赵国只剩下一城,内战马上就要结束,云军师为何在此时急召长安武堂的学生前往南地边防?”
  “这是长安武堂的第一批学生,听说个个文武双全,有的已经拥有武秀才的功名。”
  “云军师难道为了让长安武堂的学生有大战经验,就拖延攻打赵国最后一城的时间?”
  “赵国一日不灭,南地边防的百姓就多一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云军师不能为了长安武堂的学生,就令百姓陷于凶险之中!”
  “我们要不要联名向陛下上书,请朝廷大军早日平定内乱?”
  李南经过李严的同意,故意泄露口风大唐国的朝廷大军准备攻打南诏国。
  四月下旬,朝廷大军攻破赵国最后的一城。
  赵相亮被海家军的一位将军杀死。
  海定南夺下赵相亮的尸首,本想向朝廷大军缴功,谁知被他一直信任的章重术杀死。
  章重术特意蘸着海定南的鲜血在海王府的墙壁上写下一封血书。
  血书的内容是几十年前,海族庶系的人为了几百两银钱就杀死了他的全家老小,他当时才七岁,被南诏国的人救走,成年之后回到南地边防当奸细,后来认识了海定南并获取了信任进入海家军当了军官。
  他杀海英峰、海定南就是为了给全家七口人报仇雪恨。
  如今大仇已报,他完成多年的心愿离开大唐国消失了。
  可笑海定南养了一条毒蛇不自知,为了自已私利,连杀父之仇也不报了,最后被这条毒蛇咬死,也是咎由自取。
  章重术在破城之日,趁乱扮成普通的百姓逃出。
  一日之后,在一个村子被林大与林三弟活捉带回去。海青滇用章重术的人头祭奠了惨死的海英峰及海义亮夫妻。
  赵国建立不到百日就被朝廷大军灭了,南诏国上下震动。
  紧接着,大唐国朝廷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式灭掉十几个部落,令南诏国深感危机。
  南诏国是个很小的国家,一直以来,为了存活下来,悄悄的给几十个部落送金送人,让他们不时的骚扰大唐国分散大唐国的注意力。
  如今大唐国就要把所有的部落全部歼灭,极有可能下一个目标就是灭掉南诏国。
  南诏国要是早知道与赵相亮会引来灭国之灾,无论如何不会同意。现在可好,把大唐国朝廷大军引到家门口来了。
  南诏国皇帝收到了长安的探子的密信,吓得生了一场病,带病给李严写信恳求大唐国的原谅,这次为了平息李严的愤怒,送上黄金万两、美女十名、珠宝十箱、千里滇马十匹。
  南诏国的使者进入滇地,就被海浩林下令扣住,国书及礼物全部没收。
  徐清林、徐文从陇地赶至南地边防,同行的还有赵德、赵兰夫妻、李大狗两兄弟、王大宝兄弟等乡亲。
  他们是来给徐淼淼夫妻当帮手,希望能给徐淼淼夫妻分忧。
  经历战火死里逃生海家的近百名妇孺由三百名海家军护送从南地边防平安的回到了长安,徐淼淼夫妻一直没有见到的刘氏也在其中。
  ------题外话------
  票票投给我哦!重要的事天天说!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210 封公主名留史书帝开拓疆土

  刘氏到达长安的当日,就被公公海华禁足,终身不得踏出院子半步。
  刘族的人前来探望,海华不允许,还放下狠话,若再来就把刘氏带走,以后都不要进海家的门。
  众人不知刘氏犯了什么错,也不敢问海华。
  吕雅从此次回来的海青滇的亲信嘴里得知了真相之后,又气又臊,都不敢在信里告诉娘家。
  原来刘氏在赵相亮谋反时听到海英峰被杀的消息吓坏了,想要逃跑,被嫡长子海义亮夫妻阻止。
  刘氏当着下人的面大骂海义亮夫妻不孝,还打了贺氏两记耳光。
  海义亮夫妻被骂被打,情绪不好,在守城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战死之后,海浩林率朝廷大军赶到,听闻此事极为愤怒,当时就令奴婢把还想着赶紧逃到长安扰乱军心的刘氏打了一顿,而后把她关了起来。
  海青滇待见过刘氏之后,听到她亲口所说要离开南地边防逃回长安,特别失望,再也不去看望。
  刘氏被关了许久,神经出了点问题,有些疯了,见谁都吵吵赵国要代替大唐国。
  她可是侯爷夫人,海族未来的主母,竟然这样贪生怕死还看衰朝廷大军,简直不可思议。
  海浩林要不是瞧在死去的海英峰的面上,就派人把刘氏毒哑了。
  当时徐淼淼赶到石城,海浩林都没有请她给刘氏看疯病,不想让她为愚蠢而自私到极点的刘氏浪费一点精力。
  徐淼淼从云义黎的嘴里得知了此事,给刘氏开了一些镇定药,让春兰交给海浩林,最起码让刘氏不再每天见人就叫嚷大唐国要灭国了。
  刘氏疯病好了些,得知赵国要灭亡了,对之前所做的事深深懊悔,可是一切都晚了。
  她的所作所为与贺氏、洪氏、徐淼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海家军上下无不厌恶刘氏。特别是海义亮与贺氏的儿女,都不叫刘氏叫奶奶了。
  刘氏成为了海族的耻辱。
  刘氏想挽救自己的形象也没有机会。现在落到如此下场,也是她自己一手造成。
  白星凡再次上书弹劾海族,这次还提到了贪生怕死的刘氏,指出海义亮夫妻要是没有刘氏拖后腿,不会在守城时心神大乱,甚至是不会丢掉城府。
  百名文武百官附议,要求李严重惩海族。
  李严下旨夺了海英峰的爵位,刘氏为海英峰之妻,战时欲逃跑未果,贬为庶人,将海华的国公爵位降为郡公,罚金十万两。
  海家军所有军官降官职一级,没收一年的俸禄。
  贺家有女贺氏,嫁入海家之后,相夫教子,贤慧纯善,大战之时与夫君战死,特追封贺氏为正一品忠国夫人,褒奖贺家。贺氏之名记入大唐国史书。
  刘家教导刘氏不利,刘氏自私自利,只会享受荣华富贵,不能与家人共患难,罚刘家闭门三年,期间所有子弟不能参加科考,所有人不能嫁娶。
  贺氏虽然去了,然而名留青史,福及娘家及子孙。
  刘氏虽然活着,却臭名远播,连累娘家及子孙。
  文武百官又上书为主动远赴战场的徐淼淼请功。李严在此时公开南地边防万名将士联名为徐淼淼、云义黎请功的万人书。
  下旨册封徐淼淼为正一品护国公主、云义黎爵位石城侯。夫妻名留史书。
  同时册封代替重伤夫君海瑞晨指挥军队守住石城的洪氏为从三品的县主,褒奖洪家教导出这样爱国爱民的巾帼英雄。
  炎热的七月过后,朝廷大军与海家军经过百日的训练磨合,已经能够打配合战。
  海浩林亲自宣读李严的圣旨,列数南诏国十二大罪状,大唐国将于三日之后攻打南诏国。
  在大军开拔之前,大军把这几月活捉的南诏国的奸细、刺客全部斩首,用他们的人头祭旗。
  徐淼淼穿着了兵部专门给她打造的银甲,跟着大军一起远赴两国交界备战。
  她在这几月里带着太医院的太医培训了一百名战地护士,这些护士有男有女,都是忠于大唐国的石城老百姓。
  南诏国皇帝硬着头皮派出五万大军也是所有的军队前去边防抵抗大唐**队。
  南诏国的百姓一直生活在安逸的生活之中,以前听到的仅仅是海家军与几十个部落在深山老林里打战,从未听过大唐**队的事迹,都自大的认为大唐**队不足为惧。
  以前大唐国不敢攻打南诏国,就是畏惧南诏的异毒,现在有了徐淼淼这个解毒大神医,毫不畏惧南诏的异毒。
  两国还未开战,南诏国的毒人先下手为强,在大唐**队将要路过的河流上游下毒。
  岂料,大唐国的军士一个个安然无恙,倒是河流下游的南诏国的军队中毒。
  原来,徐淼淼早就把配制好的药粉交给打前战的司雁南及海青滇,放在河水里面。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哼,他们南诏国有毒,我们大唐国也有毒。看看谁的毒更厉害。”
  前世的细菌、毒气战役,一死就是几十万人,传播速度非常快,可比南诏国毒人的药粉毒人厉害多了。
  今生她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用细菌、毒气。
  这次用的药粉是南诏国药粉的升级版。
  南地花草树木繁多,特别是南诏国与大唐国的交界,一年四季,遍地鲜花。
  她制的药粉,凡是没有付下解药的人,只要闻到或是吃到,只要身处鲜花繁多的地方就会立即混身浮肿四肢无力坐都坐不起来,别说上战场杀人,就连一个几岁的小孩子都打不过。
  南诏国的毒人以用毒称霸天下,徐淼淼就看看他们能不能解掉她制出来的药粉之毒。
  海青滇亲自骑马前来禀报,“元帅、军师,南诏国营地的探子传来消息,已经有三成的南诏将士中毒无法参战。”
  云义黎开口道:“不急。再等一日收拾他们。”
  海浩林赞成的点点头,“好。令探子再探!”
  一日之后,南诏国万人前锋军队已有七成中了毒,军心溃散,将军大怒之下,杀了两个愁眉苦脸的毒人泄愤。
  当日黎明,大唐国大军攻打南诏国,万名前锋军队溃败,被大唐将士斩首九千余人,血流成河。
  逃走的南诏国几十名将士遇到了南诏国的四万大军,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痛哭说了战败的经过。
  “元帅,我们的毒人不是大唐国公主的对手。我们想要战胜大唐**队,不被灭国,必须杀死大唐国公主。”
  “元帅,下官请令前去刺杀大唐国公主。”
  元帅是南诏国的老将军名叫慕容复,还是南诏皇帝嫡亲的舅舅,之前就不赞成在大唐国背后搞小动作,特别是与背信弃义谋反的赵相亮联盟,简直愚蠢之极。
  事到如今,大唐国大军压制,慕容复只能拼了老命守护南诏国。
  “两军大战,派刺客刺杀是下策,不进今非昔比,老夫只能行此下策。”慕容复不但派了刺客,还一连派了七批,每一批都是最厉害的高手,其中有两人是他的嫡子与嫡孙。
  夜风清凉,星空灿烂。
  大唐**营值夜的将士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巡逻。
  连着两晚南诏国都派刺客前来烧粮草,看守粮草的人数由十人增加至五十人。
  突然间,几十个黑影潜入靠近存放粮草的地方,他们的动静有点大,立刻被巡逻的一小队十人大唐国将士发现。
  “刺客袭营!”
  “南诏国的刺客潜入!”
  “抓刺客!”
  军营将士纷纷走出帐篷,注意力都放在了粮草库那边,就在这时,十个黑影悄无声息的潜入军营的中间,向云义黎与徐淼淼居住的帐篷摸去。
  军师与公主住的帐篷从外表看与军士的帐篷没有区别,不过帐篷外面有十名亲兵值守,在附近巡逻的将士都是军中高手。
  十个黑影分成五组。
  第一、二组引开值守的亲兵及巡逻的将士。
  第三、四组确认帐篷里面的人身份。
  第五组负责刺杀徐淼淼。
  刺杀行动开始实施,第一、二组成功的把人引到了远处。第三、四组朝帐篷丢了燃烧的火药包。
  火药包是用土火药制成,威力不大,不过能够引起帐篷燃烧,把里面的人吓得跑出来。
  周围的大唐**官闻声蜂拥而至杀第三、四组的人。
  帐篷里面传出男子、女子的惊呼声,第五组听到里面的男子叫喊公主,确定徐淼淼就在里面,不顾大火钻进帐篷。
  “啊!”一声惨叫之后,传出兵器激烈碰撞的声音。
  林大、林三弟、四大宫女活捉第五组的两名刺客。
  原来这座帐篷里根本没有徐淼淼,也没有云义黎,刚才的女子叫声是春兰发出来的。
  “慕容复用的是声东击西之策,可惜他低估了我们军师的智慧。我们军师早就料到慕容复会派高手来刺杀公主,设下局等着南昭国的刺客来送死。”
  “慕容复真是舍得,连亲生的嫡子、嫡孙都派到我们军营当刺客。”
  众位将士把刺客一网打尽。
  云义黎出现在众人面前,吩咐道:“南诏国目的没有达到,绝对不会罢休。大家不要沉睡。”
  海青滇身上的盔甲还溅着南诏刺客的鲜血,低声问道:“姐夫,我姐呢?”
  “她无事。你放心。”云义黎拍了拍海青滇的肩膀,而后去找海浩林商议军事。
  海浩林正在为刺客天天来扰营的事头痛,“义黎,慕容复每晚派人来刺杀,再这么下去,弟兄们休息不好,打战可没力气。”
  “来而不往非礼也。我来与您商议派人夜袭南诏军营的事。”
  “那太好了。不知你打算派谁去?”
  “我的老管家林大及您的几名部下。您看如何?”林大武功很高又会用毒,不过不熟悉这边的地形,也不会说南诏话,要是与海家军的高手联手,夜袭南诏军营成功的把握就高得多。
  海浩林立刻叫来二十人让云义黎挑选。
  云义黎从中选了五人,把他们与林大叫到隐密的地方,说出任务,而后借给他们每人一件刀枪不入的纳米技术隔离衣,又赠了救命的药丸及高级火药。
  两日之后的夜晚,六人小分队潜入南诏军营,成功的把粮草全部烧毁并逃出生天。
  慕容复失了粮草,南诏军队必输疑,羞愧之下,向外甥南诏国皇帝写了一封信,而后自杀身亡。
  八月中旬,大唐**队大败南诏**队,杀南诏将士两万七千人,俘虏一万两千人。
  南诏的近千名逃兵逃回了国都,被盛怒之下的南诏国皇帝杀死。
  南诏国的几位大臣怕大唐国血洗全国,宁可背负轼君的罪名,也不能让几十万百姓惨死。
  他们把南诏国皇帝杀了,人头献给大唐**队,并写下降国书,愿意归顺大唐国,但是有一个条件,不要杀害无辜的南诏国百姓。
  大唐国的军队接管了南诏国,云义黎以皇室的名义下发皇榜,从今以后再无南诏国,有的只是南诏府,百姓全部都成为大唐人,遵守大唐国律法。
  老百姓没想到大唐国的军队如此厉害,这么轻松的就把南诏**队打败,还灭了南诏皇室,特别的意外。
  不过,只要不再死人,新的皇帝不给老百姓加税,日子还跟以前一样的安逸就行了。
  李严当皇帝就当,老百姓没有什么意见,还有些好心期待这个新皇帝长得什么模样,会不会选一个南诏府的女子当妃子,再生一下小皇子,把小皇子派来管南诏府什么的。
  总之大唐**队的众位将军站在南诏国比长安皇宫小几倍但非常奢华的皇宫时,都难以置信这么快这么轻松的就灭掉了一个国家,知当时做战计划是要耗时三年。
  南诏的官员为了把大唐**队的高官哄高兴,整个国库的东西都原封不动的献上,除此之外还有宫里所有的妃嫔、公主及宫女。
  云义黎手里有尚方宝剑,代表着皇帝李严,接过了国库清单,淡淡道:“妃嫔、公主都奖赏给立了功的将士,宫女全部发放相应的银两遣散返乡。”
  林大立的军功很高,得了一名十七岁非常美丽南诏国妃子。他一个人孤单惯了,也没有色心,再美的女子都无法令他动心。
  这名妃子跟了他,干着奴婢的活计,洗衣服整理房间什么的,倒也轻松,总比陪林大睡或是被杀头强多了。
  海浩林就更别提了,一直给亡妻守身,哪怕是南诏公主也不稀罕,统统的赏赐给下属。
  海青滇就算没有给海英峰守孝,也不会要这些妃子,“我可怕半夜被南诏女人拿簪子刺死!”
  他的话倒是提醒了众位将军,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南诏皇帝因为他们而死,南诏国因为他们灭国,南诏皇宫的女人心里肯定有仇恨,万一碰到胆大偏激的来个床上色诱刺杀,这可死得太不值了。
  林大见众位将军把南诏女子都退掉了,也把南诏妃子退了。
  林三弟心里佩服林大不爱美色,特意道:“大哥,你是真汉子真英雄。以前我总是跟你顶嘴,以后我再不顶嘴。”
  林大依旧没给林三弟好脸色,瞪眼道:“你说话跟放屁一样,我能信就怪了!”
  云义黎只能把这些妃嫔、公主遣散出宫,得到了南诏百姓的一致称赞。
  徐淼淼打趣道:“你就没想着留下几个放在眼前赏心悦目?”
  “在我眼里,她们与林大、林三弟没有什么区别。”
  徐淼淼娇笑道:“我就当你在夸她们。”
  云义黎与众人商议完军事,带回来许多宝物,全部交给徐淼淼,用过晚饭之后,见徐淼淼去了书房,以为她要写信就跟了过去,柔声道:“爱妻立了大功,我要为您向陛下请功。”
  “我都已经是公主了,你还给我请什么功?”徐淼淼打开放在书案上的一箱珍贵宝石,坐下来笑眯眯慢慢欣赏。
  南诏产品质极好的宝石,以前在长安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宝石首饰,这次洗劫了南诏国皇宫国库,得到了十几箱,收获太丰厚。
  难怪北地的军队年年要去抢土蕃、匈奴,原来好好太多了。
  大捷报传至至大唐国,举国欢庆。
  李严立刻下旨按军功封赏众位将军,派亲信赶去南诏府任都督,并让云义黎当监军在那里呆一年。
  海浩林被封爵位郡公。云义黎、海青滇被封爵位县公。
  徐淼淼的军功最高,已是公主,就把功劳封给她的二、三、四子,三个小家伙被封为正四品爵位伯爷。
  四人被记入史册,名留千古。
  另册封众位将士,都有奖赏。
  大唐国建国几百年,李严成为第一个开拓疆土的皇帝,登基不到十年,先后夺下匈奴国的三座城府及整个南诏国。
  他的威望在民间极高,甚至超越了开国皇帝太祖。
  这个时候,李严趁机找到三大军队家族的族长谈话摊牌。
  三大族长心里有些不愿意,但是李严皇权在握今非昔比,三大族长不能反对也不能提条件,只能同意三年之后交换将领。
  自此三大家族及他们的姻亲、庶系再也不能在当地独霸一方,无法无天,受益的是李严,更是大唐国许许多多的百姓。
  一年之后,云义黎夫妻在返回长安的途中收到了云族的来信。
  失散到外国的云族人终于有消息了。
  ------题外话------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211 海外亲人归族匈奴公主和亲

  波斯帝国新派驻大唐国的贵族官员自称是云族的后代,已经两次去云府认亲。
  云莫清不敢定夺,非常客气的请这位贵族官员回去,一切要等族长云义黎回长安。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云府。
  刚回到长安不到一日的云义黎夫妻在大厅见到了年仅十六岁的波斯帝国的贵族官员云归唐哈比不拉(下文简称云归唐)。
  云归唐生着黑发,鹰钩鼻、蓝眼珠,皮肤雪白,身材高大,非常英俊阳光,但是除了黑发,别的跟云族的人都不像。
  云归唐是他的名,哈比不拉是他的姓。
  在波斯帝国哈比不拉这个姓氏是高等贵族。云归唐的生母是哈比不拉家族的庶女,生父是云义黎的堂庶兄云非夜。
  当年云族被抄家时,云非夜已经十三岁了,生得一表人才,琴技高超,他被长安的官员卖给了波斯国的商人。
  这个商人虽然拥有无数财富,却因为年青时做了许多缺德的事,妻离子散,老了变成了孤寡老人,没有儿女。
  商人在回帝国的途中遇到特大的沙尘暴,云非夜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他的命。
  商人特别感激云非夜,觉得这是老天赐给他的儿子,就把云非夜当儿子。
  云非夜跟着商人到了波斯帝国,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化,参加帝国的比试,以琴技令全场考官折服,被帝国的皇帝钦点为艺术官员,踏入贵族的圈子。
  商人死后,云非夜继承了所有的财产,为了提高地位,把四分之一的财产捐献给皇帝,被封为贵族,娶到了哈比不拉家族的庶女,生下了云归唐,过了两年又生下一个儿子。
  几年前,大唐东宫皂流传到了波斯帝国的上流家族,云非夜看到了包装纸上的字画,特别无比激动,几经确认,得知当年四岁的嫡堂弟云义黎已经成为大唐国的高官,并且娶了皇帝李严的表妹徐郡主为妻,在天下之间寻找云族人的下落。
  云非夜恨不得插翅飞到大唐国,当他启程出发时,大唐国与匈奴国开战,必经之路成为了大战的战场,无法通过。
  战争结束之后,云非夜感染了伤寒,病来如山倒,竟然去世了。
  云非夜在临终前嘱咐长子云归唐,一定要想办法回到长安认祖归宗。
  那时云归唐刚十岁,生母坚决不同意他长途跋涉去大唐国,并且态度非常坚决,“当年你的生父的家族在大唐国被抄家。大唐国的皇帝不好。你不能够去犯险。”
  直到去年,大唐国吞并了南诏国,一代军师云义黎的名义传遍天下,云归唐的生母才相信云族又被大唐国皇帝信任了。
  今年春天,云归唐的妻妾给生了三个儿子,他的生母见他有后了,这才同意他回到大唐国认亲。
  云归唐的妻子是大贵族的嫡女,家族的势力很大,怕他到了大唐国成为云族人之后又被大唐国皇帝贬为官奴,就给他找了一个护身符,让他摇身一变成为帝国驻大唐国的官员。
  云归唐自小跟着云非夜学习大唐语,不过在云非夜过世之后,就没有说过大唐语,现在听力缓慢,说话也有些词不达意。
  今个跟随云归唐一起来到云府的是一直在长安的波斯帝国大商人大流士提理及他的女儿大流士叶娜、女婿白星凡以及外甥白坤。
  白星凡抱着刚出生没几个月白白胖胖的小家伙白坤,“你们先认亲。我是为了求公主给我安装义耳。”
  大流士叶娜就是白星凡的波斯国平妻。
  当年白星凡可是死活不愿意娶她,她嫁到白府之后,一直没有跟白星凡同过房。
  直到白星凡从南地边防折了一只耳朵中毒逃回长安,大流士叶娜天天衣带不解陪床侍候,与怕传染中毒不来探望的吕敏截然不同,感动了白星凡。
  白星凡的毒解了恢复体力之后就跟大流士叶娜圆了房,几个月前得了白坤,就把大流士叶娜由平妻扶为正妻。
  吕敏又哭又闹,骂白星凡不该娶个异国女为嫡妻。
  白星凡大怒,只因吕敏是贵妾,与一般的妾不同,不用写休书,但是也不能没个凭证,就写了一封断绝关系的信,派人把她送回了吕族。
  吕敏几年前未婚先孕名声极臭,现在又得了一个不贤慧不能与夫君共患难的恶名。
  吕族若是跟白族打官司,事情闹大了,只会更没脸。
  吕敏被送到老家的庵里出家,没过几日就被恨她连累家族所有小女子找不到好姻缘的两个嫡亲的堂妹派人弄死了。
  白星凡与吕敏所生的庶子,在得知此事之后竟是要杀死嫡弟白坤,被奴婢发现告密。白星凡把庶子关到祠堂去,让他自生自灭。
  云义黎夫妻刚到长安,并不知道白星凡家里发生的闹心事。不过看到白星凡能放下身段陪着大流士叶娜父女,说明夫妻关系和睦。
  白星凡指着几封书信,“云兄弟,这是他爹去世之前写得遗书、琴谱。”
  云义黎立刻吩咐道:“来人,把我的姐姐请出来,让她瞧看琴谱。”
  云族人弹琴有技巧,琴谱也与别人的略有不同。
  很快,云曼婷移步大厅,美貌令在场的外人倾倒。
  白星凡看到了云曼婷,却是热泪盈眶。
  大流士叶娜问道:“你为何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