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淼淼-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竟敢打本宫?”丁燕真难以置信一直宠爱她的生父竟会如此。
  丁仪雄气得手指着发怒的丁燕真与李玉,沉声道:“陛下已经下旨废了你的妃号,并将你们母女逐出宫去退回家族。你岂能再自称为本官?”
  丁燕真怒极晕厥过去。李玉大声呼叫太医。
  “这里已经没有淑妃娘娘。”
  “请丁大人把丁女官、马女官的物品都带出宫去。”
  “陛下听说丁老族长身体不适,请他老人家保重身子骨。”
  丁仪雄脸色深沉,把仍在昏迷状态之中的丁燕真及哭得泪流满面无比后悔的马玉带出皇宫。
  虽然丁燕真被李严抛弃了,但是仍有五品官职。
  丁胜强就算怒气冲天,也不能不敢把丁燕真母女怎么样。何况当年丁燕真被堂姐算计**于马族,不得不嫁过去,说起来丁族对丁燕真有愧。
  丁胜强把丁燕真母女安置在国公府一个四进的院子,让族里的妇人轮流去安慰她们。
  丁燕真醒过来时,已置身于国公府,房间的每件家具跟皇宫的都不一样,想到以前作威作福的奢华生活,再看今日,实是难以接受。
  她几次伤心痛苦的哭晕过去。
  马玉的名声非常不好,但对丁燕真很是孝顺。
  马玉怕丁燕真自尽,就听长辈的话,跟她睡在一张床上。
  丁燕真一直十分疼爱马玉,为了不让马玉失去母亲,始终没有产生自尽的念头,只是气不过想不通就容易昏厥过去。
  丁族的众妇不是落井下石的主,没有因此讥讽嘲笑丁燕真母女。不过心里都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放着好好尊贵的日子不过,非得去害这个害那个,这下好了,去害陛下最宠爱的妹妹、妹夫,把陛下逼急了。
  不到半天,此事就在长安各府都传开了。那道圣旨被众人说了说了,人人都要背记住了。
  李严列数了丁燕真母女这些年来的六大罪状,废掉丁燕真的妃位,降为从五品下的女官,废掉李玉的公主之位,降为从七品下的女官,夺去李家姓氏。
  下令丁族严加管教丁燕真母女,若她们再做恶事违法,就交送大理寺。
  云族,大厅。
  东宫的人把消息送至之后走了。徐淼淼仍沉浸在对李严处罚丁燕真母女那道圣旨的震惊之中。
  纵观史书,还没有一个皇帝像李严这样把妃子废掉退回娘家。
  对于十分好面子又习惯了高高在上的丁燕真来说,被李严休弃回娘家比打入冷宫、赐死更难过。
  什么叫做生不如死。丁燕真如今的状况就是。
  “爱妻,丁燕真母女屡次犯错,陛下都看在以前的情分上忍了,这次她们不知轻重竟是对我们下毒手,触碰到陛下的底线,陛下动了真怒忍无可忍。”
  “我大哥把冷宫拆了,不然就把丁燕真关进冷宫。”
  “丁燕真母女落到如此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那是。几年前,马玉借着看辣椒展的时机从地道走失,丁燕真迁怒于御林军及宫人,死了好几个人,那次大哥就想收拾她们。”
  “现在最高兴的不是我们,也不是东宫,应该另有其人。”
  “谁?”
  云义黎笑容神秘,轻声道:“此人远在南地边防。”
  “白星凡。”徐淼淼娇笑出声,“他终于不用尚公主了。”
  “不用尚公主了,也不用娶了。”
  “哦。赐婚的圣旨上写的是李玉,现在李玉恢复原名变成马玉就不是李玉,不能嫁给白星凡了。”
  “估计这会子白太师正在哈哈大笑心里感激陛下英明。”
  “他肯定是一边摸着天碗一定高兴的哼着小曲。”徐淼淼想到白步海那个视天碗如命的老头子,就笑个不停。
  “陛下把丁燕真母女退回丁族,不过封了她们当女官,让丁族人看管不让她们惹事生非。”
  说是看管其实就是囚禁。丁燕真是不能够再嫁人,也不能再与男子有关系。马玉是马族的遗孤,整个大唐国的官员谁敢娶她回府?
  女官的俸禄就是李严给母女俩在丁族的生活费。
  “她们母女头脑愚蠢还很能惹事,丁族人该头痛了。”
  云义黎特意把三个族弟叫过来,特意嘱咐道:“这些天我们还是低调些,凡是有丁族的人参加的聚会,我们就不要出现了。”
  三个族弟均道:“是。”
  徐家人还特意为了此事过来一趟。
  徐清林一脸激动亢奋。
  徐磊道:“爹要进宫去谢谢大哥。我说现在去不好。妹、妹夫,你们觉得呢?”
  徐淼淼便道:“爹,这几天我们都别进宫。我哥值守时看到大哥先道声谢,过些天我们再一起进宫去谢恩。”
  “那好。”徐清林最听爱女的话。
  云义黎挑眉提醒道:“后位空虚,四个妃位无人,这些天陛下定会被各位大人包围了,没有时间见我们。”
  几人正说着话,林大进来禀报,宫里的两位娘娘派宫人送来礼物。
  几人面面相觑。
  徐淼淼不以为然的轻笑道:“爹,估计两位娘娘往你们那边也送了。”
  徐清林目光十分坚定,高声道:“她们是想当皇后还是当妃子,这都得由你大哥定夺。我们绝对不干涉。”
  后位、妃位空虚,李昭仪、王美人又动了心思。
  不过她们求错了人,云府、徐府始终支持的人是李南,不希望李严的后宫再出现皇后及正一品的妃子压过东宫。
  就在文武百官上奏折强烈请求李严封后纳妃的时候,建在长安郊外的长安武堂开堂了。
  长安武堂离灞河二里路,地势较高,当地的志书上没有记载发生过洪灾。
  整个长安武堂的面积多达一千三百亩,现在已经建成书堂、练武场、跑武场、射箭场、校舍等地只占了四百亩。
  长安武堂堂主云义黎,副堂主李南,还有几位专门处理后勤等事务的管事。
  固定的文先生共有七人,其中女的先生四人,男博士三人。
  固定的武先生共有十人,均是男子。海青滇五位伯爷如约到任。
  第一届长安武堂招学生一百五十名,其中小、中、高班学生各五十名。
  学生除去在年龄、身体上有要求之外,还要求家长与武堂签定一份免责书。
  如果学生在武堂里面因为不可抗力出现意外伤亡,家长不得追究武堂的责任,不能要求武堂巨额赔偿。
  学堂的伙食标准很高,且只是象征性的收极少的学费及住宿费,但是免责书这一条就让许多达官贵人打消了把子孙送到武堂的念头。
  招生的榜单张贴出去没两天,就报名满了。
  三大国公府只有庶系的几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子弟报名了。
  报名的学生九成九是军队军士的子孙及附近百姓的子孙。他们是冲着李南及云义黎,还有极少的学费、住宿费的。
  报了名的学生不代表成为正式的武堂学生,经过检查身体及考试之后,刷了一多半的人,最后符合标准的只有一百二十三名。
  负责招生的海青滇拿着名册跟云义黎道:“我们第一届要招一百五十名,现在还差二十七名。是否张榜继续招生?”
  “不用张榜。我看看名册。”云义黎打开名册,见小班的学生有五十人,这就够了,“宁缺勿滥。”
  次日,第一届武堂学生就入学开课了。
  长安武堂不但传授武功、兵法、骑马、射箭,还教别的学堂学生要学的文化课。
  俗话说穷文富武。学武比学文要费银钱的多。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学武的人每天练功,消耗体力比学文的大的多,吃的饭菜量要足油水要重,不然时间久了,身体受不了,就伤了根本。
  学堂里的饭菜都是很简单油水也少,哪怕是培养秀才、举人、进士的长安书院的也就那样。
  长安武堂是一日四餐,多了一个下午加餐,且每餐都很好。菜谱是徐淼淼亲自定的。
  早饭的稀食是豆浆、羊奶、肉汤,主食是肉笼、肉包子、油饼、鸡蛋饼。
  中饭的菜是一荤两素。主食是白面馒头、大米饭。
  这个荤菜可不是那种一斤土豆只放几片薄如纸的肉片,而是炖肉、烧排骨、蒸鱼、红焖羊肉、炒鸡块。
  两素当中固定的一道菜炒鸡蛋,另一道菜是炒时令的蔬菜。
  下午加餐的这顿是面食糕点,枣糕、蜂蜜糕、绿豆糕、发糕之类的。
  晚饭的菜是一荤一素。
  晚上不易吃大荤。荤菜一般是时令蔬菜炒肉片,蔬菜与肉片的比例是二比一,肉片比酒楼的肉菜都多。
  素菜多是土豆丝、炖南瓜之类的。
  主食花样较多,稀饭配煎饼、豆粥配馒头、蛋花汤配米饭等。
  总而言之,一天到晚的武课再累,学生们享用了一日四餐之后也不觉得累了。
  对于学生们来说,家里一日的饭菜油水都没这里一顿的重,更别说味道了。
  武堂的饭菜连众位出身名门大族的先生都觉得好吃呢。
  武堂还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就是无论先生、学生,统统是封闭是管理。
  只要武堂不放假,都得在武堂里呆上,晚上住校舍,不得回家。
  因为制定者是云义黎,所以这个规定只是针对先生、学生,堂主及管事可以不用遵守。
  学生还好一些,以前自由惯了的先生就受不了了。
  海青滇五人反应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聘任书早就签了,且是按得手印。
  “好你个云义黎,弄出这样的规定,把我们几个全部囚禁在武堂了!”
  “不行。我刚纳了房小妾,我还没睡够呢。”
  “可怜见的,我剿了几年匪,荒山野岭的睡了几年了,从去年年底才开始能够天天回府睡我的紫檀木的大床啊,如今我又回不了府了!”
  五人好几次去找云义黎,最后后者终于松口了,要求武堂性别为男的先生轮流值守。
  “这还差不多。”
  “好了。今个你们值守。我上完射箭课就回府去睡我的小妾!”
  “呸,小妾有什么好睡的。今个你值守。我要回去睡我的紫檀木大床。”
  云义黎看着五人眉开眼笑离去,唇角上翘。
  原来他想的就是让众位武先生轮流值守,但是怕他们不乐意,才想办法弄出这一出来。这下他们心甘情愿值守。
  长安武堂的一切进入正轨。
  李严、李南先后在兵部尚书及几位官员的陪同下骑马到巡视,并在饭堂与师生同吃了一顿饭菜。
  二月初,大唐国开始武比科考。
  兵部尚书贺步立为了能让贺族的子弟参加考试,早早的就向李严请求不要再任命他当主考官。
  武比科考是极为重要的朝事。李严非常重视,于是在早朝上下旨,册封年仅十七岁的云义黎为本届武比会试的主考官。
  云义黎身着紫色官服,气宇轩昂,大步流星走至宣政殿,万众瞩目之下跪下磕头受封。
  从此时起,他就得在皇宫里专门给会试官员准备的宫殿住下,除了前往考场能够出宫,其余时间都不能离开,便连爱妻徐淼淼也不能够见。
  李南特意去了一趟云府,“姑,父皇害你与姑父做了牛郎织女,你可别怪父皇。”
  “小南南,你想多了,我们老夫老妻的半个月不见面有什么关系。”
  “你与姑父去年秋天刚成亲,连个娃都没有,还敢说是老夫老妻?”李南没笑抽风去。他与海丽荣都有两个娃了,都没说老夫老妻。
  徐淼淼白了李南一眼,“反正我见不到他,没觉得什么。”
  “那我把你的话转述给姑父。可好?”
  “随便哦。”
  李南笑道:“姑,你什么时候能让我再当哥哥?”
  “等着吧,快了。”
  李南激动的问道:“你怀上了?”
  “小孩子家家的,总管我们大人的事做甚?我看你是不是东宫的事情太少了?”
  “姑,我知道了,你怀上了,所以你不想我姑父了。”
  “你脑子都胡思乱想些什么。”
  “那到底怀没有怀上?”
  “现在还不确定。”徐淼淼为了不在夏天做月子,去年秋天到年前一直避孕,从正月开始受孕,正月至今的葵水还没有来,需要过几天用受孕试纸测检才知道。
  李南大喜,“我姑父可真厉害。我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徐淼淼笑道:“你先别说,等过几天确定了再说。”
  李南出了云族,喜气洋洋的去了徐府,“爷、二叔、婶,我姑不让我告诉姑夫,但没说不让我告诉你们。”
  徐家人包括邓老八倾巢出动,全部抵达云府。
  徐清林激动的道:“淼淼,贤婿好些天不在府,我们来把你接回娘家去。”
  云义黎的三个堂弟,云立飞、云莫清去了长安学堂读书,云子晨在宫皂作坊。他们都是每隔几天才回府。
  徐淼淼派林三弟去给三个堂弟带个口信,而后就回娘家去了。
  春雨贵如雨。长安连着下了两天的中雨,可把在长安各个县城的田地里转悠的司农大人江昆高兴坏了。
  老天开眼,接着来了一件大喜事。
  江府的胖管家赶到了农村,找到了穿着蓑衣戴着斗笠与几名农官巡视春耕的江昆,高声道:“大人,徐郡主有请。”
  江昆有些激动的道:“郡主同意了那件亲事?”
  “不是。徐郡主的人说是有农事找您商议。”
  江昆很是激动的道:“你怎么不早说。我这就去找郡主。”鞋上还沾着田埂的泥土,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管家大声道:“大人,徐郡主不在云府,现在娘家郡公府,您去郡公府。”
  几位农官跟着骑马追去。
  那门亲事,说起来话长了。
  原来,江昆已有五十一岁,知天命的人,因着常下地做农活,身子骨很壮实,但是有风湿病。
  李严体恤江昆,特意让带着徐淼淼去给江昆治病。
  江昆病好之后,就带着儿孙去徐府道谢。
  正好那日小青在场,还在厨房主厨做了丰盛可口的饭菜。
  江昆的嫡幼子江夜炎一眼看中了小青,就让家里的人到处打听,得知小青是凯旋楼的第一大厨时,更是心悦。
  江家向小青的舅舅老乌提亲,老乌说小青的命是徐淼淼给的,亲事需由徐淼淼做主。
  江家就托中间人跟徐淼淼说此事。
  ------题外话------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206 喜种新农作物少年亲事定

  江家是几百年的清贵家族,世代都出农官,名声极好。
  江夜炎今年二十四岁,是李严登基之后第一届的进士,现在在长安府任农官,官职是从五品上。
  江夜炎的元配在几年前生产时过世,留下一对双胞胎儿子,现在这对双胞胎儿子六岁。
  小青今年十五岁,已经及笄了,且脱了奴籍,现在跟着老乌夫妻住,就等着亲事定下成亲了。
  徐淼淼不想让小青当继母,也觉得江家的门槛有点高,怕小青去了被妯娌欺负看不起,就把这门亲事婉拒了。
  江夜炎倒是执着,亲自去求徐淼淼,仍是被婉拒。
  此事就这么搁浅。江昆问起江夜炎,得知他仍是想娶小青,就拉下老脸去跟徐淼淼说。
  徐淼淼已经问过小青的心意,后者也是不愿意当继母。江昆被拒,心情自是不好,就带着几位农官巡视春耕。
  一个时辰之后,江昆来到徐郡公府。
  已经被确诊有了身孕的徐淼淼正在大厅里面与邓老八、邓红说事,见江昆一身蓑衣的来了,忙让厨房去煮姜汤水给这位大唐国的功臣喝下去寒。
  江昆开门见山道:“郡主,你为了农事找老夫来,老夫这一路琢磨,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徐淼淼微笑道:“好事。我们府与我娘家准备今年种植西红柿。”
  上次江昆从云府离开时可是黑着脸气呼呼走的。这次来郡公府脸上乐开了花。
  江昆很感兴趣的问道:“西红柿是什么?”
  “西红柿是一种菜,也是一种水果。”徐淼淼也是通过李南查出这个世界还没有出现西红柿这种植物,然后把空间里的西红柿种籽取出来。
  西红柿的营养十分丰富,且南北都能种植,产量也高。
  继辣椒之后,云、徐两府要在封田里面种西红柿了。
  这次提前通知江昆,是回报当年他在朝堂上为云、徐两府力争奖励。
  江昆把蓑衣脱掉,激动的问道:“好不好种植,从种植到成熟需要多久?”
  徐淼淼一一解答。
  江昆大喜。
  这时几位农官都追到郡公府了,就在大厅里跟江昆一起询问徐淼淼关于西红柿的一切。
  “口说无用,还是需要我们两府在封田里种植。”徐淼淼把邓老八推了出来,“以后各位有事就找我邓叔。”
  邓老八对江昆很是尊敬,非常愿意帮助江昆了解西红柿的种植过程。
  众人吃了姜汤水,又在郡公府吃了饭,而后离开兵分两路。
  江昆进宫去向李严禀报,其余的农官都跟着邓老八去了云、徐两府的封地。
  李严已经听徐淼淼夫妻说过要种西红柿的事,又听江昆细细的说一遍,再一次龙颜大悦。
  天下各国都以农事为重,大唐国又将出现一道新的农作物,证明李严登基之后,福泽远大,庇护农民,国力蒸蒸日上。
  徐、云两府种植新的农作物一事,从皇宫及沣河镇传开,竟是抢了武比科考的风头。
  不过,随着各地武举人进长安参加武比会试,武比科考成为整个大唐国的焦点。
  做为主考官的云义黎与几位考官在皇宫的一座偏远的宫殿住着,足不出殿。
  到了会试那天,早出晚归去武比会试考场。
  相比上一界的武比科考,这次从民间涌出许多武举人,在通过激烈的会试科考之后张榜出来的结果令三大国公府震动。
  排名前五十的武进士,一半来至民间。
  排名前十的武进士,有三人来至民间。要知道上一界排名前十的武进士只有云义黎一人。
  民间藏龙卧虎还是三大国公府的俊才不如以前多?
  所有人带着疑问把关注点放在了最关键也是最后的武比殿试。
  会试结束,云义黎与几位考官仍不能回府,必须要等殿试的榜单出来。
  云义黎与徐淼淼同在一个城府,相聚不到十里,却不能想见,也不能写信不能传话。
  没有人比这对小夫妻更期盼着殿试赶紧结束。
  万众瞩目的殿试终于到了,李严亲自在宣政殿考排名前五十的武进士,最后点了一甲前三名四人。
  状元花落丁族,榜眼来自民间及贺族,探花归了海族。
  抱病在床的丁胜强听到嫡孙考中了武状元,感恩李严,气消了病也好了,亲自去皇宫谢恩。
  云义黎终于回府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爱妻,心情激动无比。
  “我是正月怀的娃娃,现在已经快两个月了。”
  “好。”云义黎竟是喜极而泣。
  十年前在梨花观男扮女装孤苦伶仃,以为此生就在观里直至终老,没想到现在有了爱妻,马上就有了子嗣。
  老天开眼怜悯他,让他有了后人。
  夫妻二人从郡公府回到云府,更是恩爱。
  长安武堂在这期间运转良好。
  云义黎是武考的主考官,无形中又给长安武堂带来了极好的名声。
  有许多外地的武进士特意到武堂参观,见到武堂非常正规,丝毫不比官办的书院差,纷纷想把家里的子侄送来读书,还有的武进士想留下来当先生。
  这时长安的达官贵人又后悔了,想把子孙送进长安武堂。
  武堂的众位先生口径一致,“武堂每年招生一次,今年已经结束,请众位明年正月到武堂大门前看招生公示。”
  云义黎邀请海族包括海华在内的几位老军官到长安武堂讲南地的战争,又请徐磊讲北地边防的战争,给武堂的学生心灵种下爱国护民的种子。
  云立飞在武堂学了三个月之后,向云义黎提出去衙门当捕快。
  “你为何要当捕快?”
  “我别无所长,就是跑的比别人快,我看衙门里的捕快抓贼要能跑,就决定当捕快。”
  “捕快是个很危险的差事,可不是光能跑就能胜任。”
  “大哥,我跟着您学了几年的武功,长安县的捕头身手都不如我好。”
  “那是长安县,不是长安城。长安城的凶犯可不是你能抓得了。”
  “我今年已经十六岁,民间像我这么大的人早就立业了。我不想再这样无所事事的呆下去,我要去找差事做。”
  “家族人丁少,我若是同意你当捕快,你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如何向列祖列宗交待。”云义黎坚决不同意。
  云立飞就去求徐淼淼,“大嫂,大哥不同意,您能不能帮我劝劝他?”
  徐淼淼缓缓道:“你大哥一身本领,那年去了北地边防,所见到的武将无不劝他进军队打匈奴立军功封爵,可是他是云族的族长,不但担负着寻找族人的重任,还要重振家族。他没有留在边防,而是返回长安,继续在长安书院受气。”
  云义黎为了云族牺牲了自己的前程,这是长安官员人人皆知的事情。
  人活着不是光为自己。特别是云族的子弟,现在的任务是平安康健的活着,慢慢的提高素质增加人口。
  云立飞嘴唇微张,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你想做差事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当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捕快。”徐淼淼见云立飞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微笑道:“我跟小南南说说,让他给你寻门没有危险又在长安做活的差事。如何?”
  云立飞大喜,“多谢嫂子。”
  过了两日,东宫来人,把云立飞带到了长安府衙门。
  长安府衙门就在长安城里面,主官是长安刺史。这位可是李严、李南的亲信。
  长安刺史特意接见了云立飞,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就让长史给他安排一个差事。
  长安长史也是五品的官员,不过在云立飞面前不会摆谱。
  “原来传送公文的老张病退了,你就接替他,先干些日子,要是干得好,就不换人了,要是不太适应,再让你干干别的差事。”
  长安府衙门有许多的岗位,其中一个就是把各地送来的公文送到长安各部,还去各部取公文送到长安府衙门。
  公文分为普通、急、加急、紧急四类。每类又有秘密、非秘两种。
  送公文必须是嘴严靠得住的人,还得识字懂一些政事。
  这样一来,能胜任的人范围就缩小了。
  云立飞识字会武也会骑马,条件符合,又是东宫推荐过来的,是很可靠的人。
  长史就安排云立飞先做这份差事。
  云立飞恭敬的答道:“是。”
  长史走后,衙门的众人得知云立飞是云义黎的弟弟,见他生得极好,性子活泼开朗又很谦虚懂事,就给他指点一二。
  送公文的人原来是三人,老张病退了,还有老秦、老郝。云立飞就称老秦、老郝师父,还请二人中午去酒楼吃饭。
  老秦、老郝都是老实人,本来就打算好好带带云立飞,这下更是倾囊相授。
  云立飞干这份差事干了半个月,获得肯定,就一直干了下去。
  老张病退的人事公文签发下来之后,云立飞上任的人事公文也下来了,官职是从八品上的征事郎。
  征事郎是文散官,没有实权,不过在长安衙门往各部送公文,能认识许多的官员。
  以前在官报上面常常出现的六部、大理寺等等部门,云立飞现在都熟悉的很。
  他勤快不惜力,从不压公文,从不耽误事,嘴巴也甜,见人就叫,不但是长安衙门,就连各部门的官员都对他夸赞。
  不过送公文这个差事没有前途,像老张病退时都六十七岁了,仍是从品止的征事郎。
  云立飞在长安衙门呆了三个月之后,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长安衙门的官员人人都想往上爬都想升官。云立飞身为男子,也有野心。
  可是他有耳疾,不能参加科考,没有功名官职就升不到七品。
  这个世上像东宫老乌那样命好直接被李严任命为七品官员的人是极少数。
  老秦在第四次见到云立飞望着窗户外的天空发呆时,问道:“立飞,你是不是觉得送公文枯燥无趣?”
  “是。”
  “这世上好多的差事都枯燥无趣。你可以问问咱们衙门的官员,包括几位大人。他们天天从事的差事都一样,也是枯燥无趣的很。”
  “哦。”
  “我送公文已经送了三十二年,这期间长安发生了许多的大事,咱们衙门的主官换了许多任,调的调,死的死,连大唐国的天都变了,但是我没有变。”
  云立飞目光迷茫。
  “官职越高,所做的差事风险越大。咱们送公文的差事相比起衙役、捕头不知要平安稳定十倍都不止。”
  云立飞点点头。
  “你的家族大富大贵,兄长让你到这里做差事,就是图个稳定平安。”
  “是。”
  “你现在还没有娶妻生子,还不懂呢。等你有了妻儿,就知道什么都比不上稳定平安。”可惜云府的门槛太高,不然真想把嫡亲的侄女嫁给云立飞。
  “受教了。”云立飞目光渐渐清明。
  一个年青的衙役跑过来,笑眯眯高声道:“云立飞,你补发俸禄下来了,你快去领。”
  老秦语气羡慕道:“一下子领三个月的,那可是十几两银钱!”
  年青的衙役补充道:“还有三两银钱的府邸补贴。”
  另一个衙役走过来岔话道:“那就是小二十两银钱了,够娶老婆下聘礼了。”
  衙役的差事远不如送公文。衙役没有官职,不但辛苦还有危险,俸禄还少得很。
  可是谁叫家里没有权势,谋不到送公文的差事。
  “云小弟何时娶老婆请我们吃喜酒?”
  “云小弟貌比潘安,不知哪家的小女子有福气嫁给他。”
  云立飞在众人的羡慕与打趣语气之中脸颊通红去领了俸禄及府邸补贴。
  他在云府有月银,每个月是二十两银钱,那是族里给的,不劳而获,跟今个领到的俸禄性质不同。
  到了晚上,云义黎夫妻收到了云立飞送的礼物,一个三尺高的布老虎,这是后者给即将出世的小弟弟送的。
  云莫清、云子晨也收到了云立飞的礼物。
  三日后的傍晚,凯旋楼。
  穿着粉色长裙的小青被表情神秘的小二叫到楼外,见到了牵着一匹黑马穿着蓝衫十分英俊的云立飞。
  二人曾经跟着徐府的一大群人在郊野游玩,还曾一起放风筝。
  云立飞在长安武堂读书时,小青悄悄的给他送过几次吃食。后来小青见云立飞没有动静,以为云立飞不喜欢她,就不再主动。
  云立飞一直没有表白是因为没有正经的差事,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