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贵太妃-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紫婵抱着浴巾上前; 接过出水的小胖子,赶紧安慰道:“殿下不哭不哭。”
等在外面的乐畅大喊:“弟弟出来了吗?”
“公主殿下再等一会儿; 太子殿下穿好衣裳就进来了。”紫婵扬声答道。
“等不及了,我要进来了!”乐畅大喊道。
扎着一头小辫的女孩儿冲了进来,被一旁的女人伸手拦住:“男子沐浴; 你进来作甚?”
“母妃,儿臣也想安慰弟弟!”乐畅被挡在门外,撅嘴,抱着舒慈的腰撒娇。
“等他穿好衣服出来。”舒慈伸手; 把她拎了出去。
坐在榻上,舒慈斜靠着枕头,偏头看她:“男女有别,即使他是你弟弟也不例外,明白吗?”
乐畅撅嘴,双腿晃悠:“有什么不能看的啊,该看的我都看过了。”
“你看了什么?”舒慈眯眼。
“小鸡鸡呀!”乐畅毫无顾忌的说道。
舒慈脸黑,面上已经没有了轻松的表情。
“母妃,这有什么不能看的吗?”乐畅偏头问道。
“本宫往日跟你说的你都没有放在心上?”
“儿臣记得啊,不能剥开弟弟的裤子,也不能让除了紫鹃以外的人脱儿臣的裤子。”乐畅点头,一派天真,“但儿臣好奇啊,男孩儿和女孩儿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舒慈扶额,伸手一指:“去抄十遍道德经。”
乐畅大惊:“十遍?”
“去。”
见舒慈的表情不像是开玩笑,乐畅垮下了小脸:“母妃,儿臣知错了。”
“知错了就去抄。”
乐畅双脚滑到地上,背着手扭捏了一下,看着舒慈丝毫没有松动的表情,嘴角一瘪,就要哭。
“掉一滴眼泪就多抄一遍。”舒慈道。
乐畅眼圈一红,转头往外跑去。
“紫鹃,看着她抄。”
“是,娘娘。”紫鹃担忧地看了她一眼,转头跟了出去。
小太子丝毫不知道自己被姐姐看光光过,也不知道因为此事姐姐被罚抄了。被宫女穿好了衣裳抱出来,他咿咿呀呀地说着,手舞足蹈,完全忘记了刚才的伤心。
“抱过来。”舒慈招手。
小太子被交到舒慈手里,她对着他的肥屁股就是一巴掌:“害姐姐抄书,臭小子。”
小太子:“趴趴……趴……”
他无意识地上下嘴皮碰着,吐出一连串的口水泡泡出来,开心得拍起了手掌。
舒慈低头给他擦口水:“等会儿咱们去看姐姐,好不好?”
小太子咧嘴笑,口水顺着他的嘴角流了出来。
“咦,好恶心。”舒慈笑着点他的鼻尖,搂着他慢慢地晃悠。
晚膳时分,骆显来了,他大步跨进来,心情似乎不错。
一进门便先看到躺在榻上的儿子,他面前被一床被子围了起来,里面的小人儿正努力地把脚丫子掰起来往嘴里塞。
这时,舒慈从一旁走了出来,惊讶:“这么早?”
“你们在做什么?”
舒慈整理了一下衣裳,道:“试几套夏衫,你今日怎么早就可以回来了?”
骆显坐在榻边,阻止了把脚丫子往嘴里放的儿子,道:“事情少,所以就提前回来了。传膳吧,朕有些饿了。”
“等一等,乐畅还没抄完书。”舒慈走过来,扯开“围墙”,把小胖子放了出来。
“抄书?为何要抄书?”骆显抱起了儿子,不解地问道。
“咳。她趁大家不注意地时候脱了禹儿的裤子。”舒慈低头,咳嗽了两下,似乎说出来也很不好意思,像是她教女无方是的。
“就这个?”
“这还不严重吗?男女有别,她脱了禹儿的裤子也就罢了,要是去……”舒慈吸了一口气,“上书房那么多的男孩子,反正得注意。”
骆显笑了起来,伸手拍她的脑袋:“她就是好奇而已,看了一次就罢了,哪里还会有下次?”
“女孩儿比男孩儿要难教,要是走错一步就完了。”
“怎么完了?她是公主,只要不违背我南秦的律法,她以后想做什么便做什么!”骆显道。
舒慈一脸匪夷所思的看着他,像是在看一头——猪。
“儿子就罢了,以后我们的女儿要是像乐畅一样听话懂事,朕就满意了。”
舒慈:“……”
“不想跟你沟通,什么人呐!”舒慈起身,哼了一声,离开。
骆显看她气愤离开,抱着胖儿子,笑着抵住他的脑门儿,道:“父皇说的是你皇姐皇妹,你可别对号入座。”
“咕咕咕——”小胖子撅着嘴,喉咙里发出一连串声音。
“蠢样儿!”骆显轻笑,抱着他往上举了举。
被抛入空中又落回父皇手中的小太子:“……”
骆显看他一脸呆呆的模样,忍不住又把他往空中抛了抛。
“咯咯咯——”这一次,小人儿笑出了声。
小书房里,乐畅站在书桌面前,拿着一支羊毫笔,聚精会神地抄着书。
舒慈从门口进来,看她小小的人儿站在书案前,抿着唇鼓着腮帮子一脸认真的模样,心头大为安慰。女孩子还是这样好啊,她不就把乐畅教得很好吗?
“母妃。”余光看到她进来,乐畅仰头喊道。
“抄了多少了?”舒慈走上前看道。
“这是第五遍。”乐畅放下毛笔,规规矩矩地站好。
舒慈点了点头,拿起她的作品翻看。开始的字迹还很缭乱,似乎是因为气愤和难过,所以笔画也不连贯,抄到一半的时候就工整了许多,应该是彻底平静了下来。
“乐畅,你知道为什么母妃要罚你吗?”舒慈放下册子,问道。
乐畅点头:“因为儿臣不听话。”
“本宫的话有可能不是完全正确的,所以告诉你的时候你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但如果阳奉阴违,表面上答应了,私下却不这样做的话……本宫很不喜欢。”舒慈不轻不重地说道。
“儿臣知错了,下次不会再这样了。”乐畅垂着脑袋,缩着肩膀,心情有些低落。
“你能这样想就好,行了,去用晚膳罢。”舒慈伸手,揉了揉她的脑袋。
乐畅上前一步,伸手揪住她的裙子:“母妃,那你还喜欢儿臣吗?”
“当然。”舒慈搂过她,笑着说,“你永远是母妃的好孩子,母亲和孩子有时候会吵架,但吵过了就算了,咱们还是和往常一样。”
“和好如初?”乐畅仰头。
“你记恨本宫吗?”
乐畅摇头,又点了点头:“开始抄的时候很生气,但后来就不了。”她拽着舒慈的衣裙,伸手抱住她的腰,“母妃,儿臣永远不会真正生你的气的。”
“本宫也是。”舒慈眼睛一眨,低头搂住她的背,摸了摸她的后脖子,道,“母女没有隔夜仇。肚子饿没饿,去用晚膳吧。”
“嗯!”
孩子的心情就像六月的天,他们欢喜和悲伤都变化得如此之快。有时候他们淘气得令人想出手揍人,有时候他们又暖心得让你想抱在怀里,让他们永远停留在这一刻,不会长大。
晚膳摆上来了,三个人围坐在一起用膳。小太子被放在旁边的摇篮里,他小肚皮鼓鼓的,睁着一双大眼睛四处看,也不知道在看什么。
“乐畅,不要挑食。”舒慈一个眼神,紫鹃赶紧又夹了一筷子的青菜放到乐畅的碗里。
乐畅低头,小口小口地吃。
骆显嘴角一弯,舀了一勺松茸蒸蛋放在舒慈的碗里,后者瞪着他。
“不要挑食,你说的。”他笑着说道。
舒慈:“……”
她不喜欢吃鸡蛋,总觉得里面有股子腥味儿,难以下咽。他跟她用过几次膳之后就发现了,于是千万百计地让她吃鸡蛋,有时候还会为此上演全武行。但即使是在怀孕的时候她也是绝不妥协的,虽然太医都说鸡蛋吃了对孕妇好,可她总觉得可以用其他东西代替,多吃点儿燕窝一类的补品不就好了?难不成燕窝还没有鸡蛋营养?
舒慈正要习惯性地舀出来,却见乐畅的小眼神飘了过来,她筷子上夹着青菜,低头嘬着青菜的一头,用余光打量着她。
舒慈敢说,一旦她把鸡蛋羹舀出去了,这丫头就能把青菜给吐出来。
低头看了一眼碗里的蛋羹,她面无表情地一口吃掉。
乐畅双肩一垮,自知再也没有退路,只好规规矩矩把青菜咽下去。
骆显微微一笑,伸手拍了拍她的大腿,表示很欣慰。
舒慈抬起脚,移开几寸,然后一脚,狠狠落下。
“咳咳!”
“皇兄?”乐畅惊诧抬头。
骆显摆手:“呛着了,紫鹃,盛汤。”
舒慈收回脚,云淡风轻地一笑:“给本宫也盛一碗。”
一顿饭用得颇为诡谲,饭后乐畅去花园里玩儿,舒慈和骆显一人端了一杯茶喝着。
骆显嘴角弯弯,见她气不顺的样子,不敢上前招惹。
舒慈用完茶放下茶盏,起身往小书房去了。
乐畅在花园里玩儿得大汗淋漓,直到要睡觉的时辰才被紫鹃给逮了回来,乖乖洗澡。
“公主,今天娘娘罚您,您生气吗?”紫鹃给她穿上干净地睡衣问道。
乐畅提了提裤子,摇头:“不生气。”
“那您下次会听娘娘的话吗?”紫鹃问。
“听!”乐畅点头。
紫鹃温婉地笑了笑,道:“好孩子。”
“母妃呢?她今天不给我讲故事了吗?”乐畅盘腿坐在大床上,左右四顾,“吃完饭后就没见着母妃了,她去哪儿了?”
紫鹃说:“您想知道娘娘去哪儿了吗?”
乐畅眼珠子一转,凑过去趴在紫鹃的肩头:“是秘密吗?”
“您跟奴婢来。”
小书房里,书案上燃着宫灯,案面上摆放着整整齐齐地纸页,厚厚一摞,上面的字迹飘逸洒脱,别有风韵。
舒慈坐在椅子上,脊背挺得笔直,手腕悬空,拿着乐畅用过的羊毫,抄着她未完成的十遍道德经。
烛火摇曳,一道矮小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
她轻手轻脚地走来,站在书案的旁边,往案头上一看,有些疑惑不解。
“母妃?”
舒慈“嗯”了一声,专注地抄写着。
乐畅抿唇,有些低落:“母妃,儿臣自己抄吧。”
“不用,本宫替你抄,你去睡吧。”舒慈嘴角弯起一个温柔的弧度。
乐畅走过去,偏头靠在书案上:“母妃,咱们都不抄了,如何?”
“不行。”舒慈用笔尖蘸墨,“你的五遍抄完了,剩下的五遍该是本宫的。”
“可做错事的是儿臣啊……”
“本宫是你的母亲,母代子责。”
乐畅抬起头来,道:“母妃……”
“去睡,明早你还有早课。”舒慈头也不抬地道。
乐畅踟蹰在原地,见舒慈缄默不语,认真地抄写着。
无奈,她只有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儿,只觉得很难受。
烛光剪影,一纸墨香,那副画面她永生难忘。
从此之后,她知道,她所做的一切身后都有一个人在默默注视着她,若是行差踏错,那个人就要被她连累了。
她是舒慈的女儿,不止是天下人这样认为,她也是。
作者有话要说: 太子:姐姐,流氓!
乐畅:我错了……
太子:姐姐,坏蛋!
乐畅:我错了,弟弟……
太子深觉得没意思,转头:父皇,我要跟母妃睡!
骆显:滚蛋!
太子长舒了一口气。
第97章 对峙
四月十日; 宫里放出了一批年过二十五岁的宫女,给了她们不少的遣散银子; 让她们出宫生活去。这其中便有贤妃的贴身宫女; 秋兰。
“秋兰最后再给娘娘磕一次头吧……”秋兰换上了自己的布衣,跪在钟粹宫的门口; 双眼通红; 长长地磕了一个头。
贤妃坐在窗边,她低头剥着松子儿; 一颗又一颗,圆嘟嘟地松子儿被摆在白净的盘子上; 看着喜庆极了。
秋兰见主子没有出来; 知道她是打定了注意想让她走; 她擦了擦眼泪,低头迈过钟粹宫的门槛,从此和贤妃分道扬镳。
太阳逐渐升起; 最后一滴露水被蒸发,贤妃抬头看向窗外; 这或许是她最后一次欣赏朝阳的升起。
四月十一日,朝堂上忽然刮起了一股弹劾承恩侯长子舒景行的风气,言称舒景行与叛王中山王生前过从甚密; 有通敌卖国之嫌疑,请皇上下旨彻查。
“真是反了!”舒慈一拍桌,“当日在丰裕口若不是大哥费心筹谋,京城早已被攻陷; 哪里还有机会让他们站在这里胡言乱语!”
紫婵见她生气不已,上前劝慰道:“清者自清,大少爷的品行是经得起考究的,娘娘不必忧心。”
“本宫并非担心大哥,而是那起子小人让人憎恶!国家危难之时不见他们出来为国效忠,现在天下太平了又来生事端,这是觉得朝局还不够混乱?”
舒慈在这边生气,骆显也在那头骂人。
“舒景行的品行如何丰裕口一战足以证明,现在来说他跟叛王有关系,是想颠覆忠良吗!”骆显摔了奏折,可见他的气愤。
“启禀皇上,丰裕口一战,领兵打仗的并非是舒将军,而是宫里的贵太妃娘娘。”有大臣站了出来,道,“娘娘品行端正,于丰裕口斩杀敌军数万,并劝降了敌军猛将,这是娘娘的功劳,并非是舒景行的,二者应该区分开来。”
“臣附议。舒景行曾停留中山已久,且与中山王的第一谋士程煜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据臣所知,这程煜还是归一门的堂主。这样看来,舒景行怕是不能全身而题。”
“臣附议。不管舒景行在丰裕口的功绩如何,他与叛王的关系必须要彻查。朝廷不能放纵与叛贼过往甚密的人,不然这让天下人如何信服皇上的统治?如何让百姓认识到叛王妄图颠覆朝廷政权的可恶?”
“臣附议……”
“臣附议……”
像是一夜之间大臣们都商讨好了似的,纷纷站出来,要求皇上彻查舒景行与叛王的关系,审查他在叛乱中是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否有通敌卖国之嫌。
骆显看着这呼啦啦跪下的一大票人,沉了脸色,甩袖而去。
“退朝!”李江大喊一声,然后转头匆匆跟上了骆显的步伐。
太后在寿康宫也听说了前面发生的事情,正准备去养心殿,就见皇上面色阴沉地来了。
“儿子给母后请安。”
“坐。”
母子俩相对而坐,太后先开口问道:“你觉得此事是否有幕后之人在操纵?”
骆显眸色深沉:“毋庸置疑。他们不是冲着舒景行来的,最终的靶子定是舒慈。”
一个早已隐退且只有封号并无职权的虎威将军,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让朝臣们几乎一边倒的要拉他下马,有何益处吗?
“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太后感叹道。
“朕刚刚准备提立后,现在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可见他们串连起来的目的无非是不想让舒慈当这个皇后。”
太后道:“对于他们的想法,哀家倒是能理解几分。你和舒慈在辈份上就差着一辈,何况她还是先帝的妃子,将先帝的妃子立为皇后,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啊。”
“他们反对也无用,立舒慈为后朕势在必行。”骆显的下颌绷紧,像是已经进入了搏杀的状态。
太后问:“此事,你可有与舒慈商讨?”
“此事涉及她兄长,她定不能心平气和地与朕商量。若是朝臣们再坚持,朕也只有先将舒景行下狱,然后派有司审理。到那时,她估计更不能冷静。”骆显了解舒慈,她最重视的便是她这个哥哥,朝臣们这是在抚她的逆鳞,稍有不慎,他也得被迁怒。
“她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太后说道。
“大多数情况她是明事理的,但小部分情况……”骆显轻叹,“也就是这次,她绝对不可能配合朕。”
料到了舒慈的反应,骆显连去西宫都觉得头疼了。
出了寿康宫,李江问:“皇上,现在去西宫吗?”
骆显想了想,叹气:“回养心殿,批折子。”
舒慈憋了一肚子的气,左等右等也不见人影,她抱起榻上的小胖子,问:“你父皇是不敢来见我了吗?”
小胖子傻乎乎地看着她,似乎是疑惑自己为什么一下子就腾空了。
“他要是敢今天不回来,看我不……”舒慈咬牙。
小胖子蹬了蹬腿:放我下去……
舒慈抱着他,把他的脑袋搁在自己的肩膀上,拍了拍他的背,道:“若是他真不回来,咱们该怎么办?嗯?总不能真的把他揍一顿吧?”
小胖子歪在舒慈的肩头,流口水……
这晚,舒慈等了许久也没见人影,她不知道他是心虚还是内疚,所以不敢来见她。
“娘娘,二更了。”紫婵道,“您快睡了吧。”
舒慈无奈点头,转身上床,掀开被子盖在身上。
烛火熄灭,她闭上眼睛。
半夜,她做了一个梦,突然醒来,睁开眼睛,她的神情有些呆楞。感觉到自己被一双大手揽着,她侧头看去,一个坚毅的下巴印入眼前,他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舒慈翻身,很想一巴掌将他呼醒,可手一抬起,却是轻轻地落下……
“别闹。”他伸手抓住她覆在他脸上的手,将它塞入被窝。一个翻身,他彻底将她揽入了怀中。
舒慈的一腔怨气消散得无影无踪,她伸手搭在他的腰上,闭上眼,和他相拥而眠。
夜色里,一双眸子悄悄亮了起来,主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次日清晨,舒慈再醒来的时候身边已经是无人了。
她起身下床,问道:“昨晚他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您睡了有一会儿了皇上才来。”紫婵伺候她梳洗。
舒慈又问:“上朝的时辰走的?”
“比往日提早了两刻钟。”紫婵答道。
舒慈冷笑一声:“他算得挺准啊。”
趁她睡着了来,又趁她醒之前离开,摆明了是躲着她。
“你让麒送信给我大哥,让他早做准备,本宫看皇上这个架势,怕是顶不住朝臣们的压力了。”舒慈道。
“是,奴婢等会儿去通知麒。”紫婵低头应道。
早膳过后,舒慈带着乐畅在园子里做早课,舒慈手持一柄长剑,挥舞起来带着凌厉的剑气,让人退避三舍。乐畅手里是一把短小的木剑,比划了两招,差点儿被自己绊倒。
“母妃,好累啊……”她气喘吁吁地说道。
舒慈收了剑势,气定神闲地站着:“行了,收拾一下,去上书房吧。”
乐畅抱着剑给舒慈拱了拱手:“儿臣遵旨。”
舒慈轻笑一声,向着廊下抱着小太子的奶娘说道:“给他换套衣裳,咱们也出门。”
“是,娘娘。”
春光如此明媚,不带着小太子去寿康宫走一圈,岂不是辜负这好天气?
太后正在小佛堂礼佛,听到舒慈带着小太子来了,嘴角上扬:“这是带着太子来找哀家帮忙来了?”
“老奴看贵太妃娘娘不是这样任打不还手的人。”旁边陪伴着的徐嬷嬷说道。
“走吧,去看看就知道了。”太后伸手,徐嬷嬷将她扶了起来,往前殿走去。
舒慈正抱着小太子站在多宝阁面前,指着各色的花瓶玉器讲给他听,也不知道他能听懂几分。
“禹儿来啦。”太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舒慈抱着小太子转身,微微蹲身,“给太后娘娘请安。”
“免礼。”
太后坐在榻上,伸手:“快把禹儿给哀家抱抱。”
舒慈上前,将手中秤砣一般的小伙子交给太后,笑着说:“您当心着点儿,他近来重了许多,别把您腰给闪了。”
这个时辰,小太子正是昏昏欲睡的时候,尤其是刚刚还被母亲说了一顿完全听不懂的话,所以更困了。他半眯着眼,看了皇祖母一眼,然后歪着脑袋打了一个小小的哈欠。
“哎哟,这是又想睡觉了?”太后笑道。
“他一天当中有十个时辰都是睡觉,可懒了。”舒慈说道。
太后说:“能睡是好事儿,小孩儿就是睡着了才长高长壮的。”
说着,太后晃动了几下胳膊,就见那个半眯着的眼睛慢慢地合上了……
“他睡着了,咱们说咱们的。”太后抬头,笑着看着舒慈,“你今天来的原因,哀家也能猜到几分。”
“太后可别误会,臣妾是看□□不错,所以才带禹儿来给太后请安的。”舒慈笑着说,“其他的事情,臣妾可没准备说。”
“你不说,哀家来说罢。”太后长叹一声,“皇帝的位置看似主宰了天下,万万人之上,实则却受多方的束缚。宗室、朝臣、百姓……哪一样不需要平衡呢?皇上固然可以独断专行,朝臣们也不会顶着被皇上厌弃的风险和他唱反调。但一次两次可以,三次四次就会受到诟病,五次六次之后,大家还认为皇上是个可以纳谏的明君吗?”
“你兄长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它考验的不仅仅是你和你大哥,还有皇上的执政之道。”太后声音平缓,不疾不徐,她说,“若是为了一个你而罔顾朝臣们的请愿,这天下子民会如何看待皇上?诚然,你相信自己的兄长没有通敌卖国,皇上兴许也会因为你的缘故而盲目相信。但朝臣们、百姓们呢?他们又如何相信?”
“所谓律法,便是用来约束罪恶、匡扶正义的,若是你兄长是清白的,他就敢接受有司的审理,哀家和皇上也相信咱们南秦的律法会还他一个公道。你说呢?”
舒慈无奈:“您都说完了,臣妾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可见你还是有异议的。”太后摇了摇头,叹气。
舒慈道:“您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让臣妾为皇权让步罢了。”
“难道不应该?”太后反问,“皇权至高无上,若削弱了皇权,损害了君威,这国家将如何治理?权力如何归一?”
“臣妾无意与皇权作对,也没有那个本事可以作对。”舒慈轻笑一声,“臣妾相信兄长是清白的,无论让谁来审理都能还他一个公道。可臣妾的兄长身体并不好,无论是大理寺还是刑部,他都去不得。想拉臣妾下马的人不少,若是趁此机会对臣妾的兄长下毒手……”
舒慈闭了闭眼,再睁开,已是一片冰凉:“臣妾并不是一个生性温顺之人,若有人伤害了臣妾的兄长,臣妾便是拼尽了所有也不会放过他。”
当年,谭家要了舒景行的一双腿,舒慈便要了谭家数代人积攒下来的门楣。一报还一报,舒慈从来不是大度的人。
“即便是赌上了禹儿的前途,你也毫不在意?”太后的声音冷了下来。
舒慈的目光转移到了某个呼呼大睡的小胖子身上,她嘴角一勾,说:“若是禹儿的前途是以牺牲他舅舅而得来的,那臣妾倒是不介意亲自毁掉他的这一条路。”
“你疯了不成!”太后霍然站了起来,怒到极致,“为了你那个早已隐退的兄长,你要把禹儿的前途赔进去?你是不是脑子糊涂了!”
舒慈也起了身,她说:“禹儿的未来并不是系在他舅舅身上的,如果他有本事,失去的他会自己夺回来。”
“哀家看你是神志不清了!”太后气到心口疼。
舒慈一个眼神,紫婵上前道:“太后,还是让奴婢来抱太子殿下吧。”
太后也觉得力气耗尽,松了手让她抱走。
“你……若是敢以禹儿的前途做赌注,哀家就亲自上朝,让皇上废了你!”太后捂着胸口,怒视着舒慈。
舒慈却是无所谓的样子,她不想说来再气太后,但事实是无论骆显废不废她,她都是禹儿的生母,这一点谁也别想改变。
“既然禹儿给皇祖母请过安了,那臣妾便带他告退了。”舒慈弯腰蹲福。
太后瞥了一眼旁边的韩贵,后者挥了挥手,外面的侍卫都冲了进来。
舒慈被拦在门口,她转头看了一眼太后,冷冷道:“太后娘娘这是何意?”
韩贵笑着道:“娘娘的意思是您自己走可以,但得把太子殿下留下。”
“是吗?”舒慈嘴角一弯,看了一眼紫婵怀中的小胖子,道,“那太后可要多派点儿人来堵臣妾了。”
说完,她毫不惧怕地向前走了几步。
侍卫拔出刀,指向她。
舒慈上前一步,用胸口抵住刀尖儿,持刀的侍卫手臂颤抖,几乎拿不稳刀把。舒慈看着他,又像是透过他看着其他人,她嘴角挂着一抹讽刺的笑容:“怎么,不敢刺吗?”
侍卫额头沁汗,嘴唇都白了。
“哐——”
舒慈曲起两根手指,轻轻弹上刀身,“铛——”一声清脆而响亮的声音发出,刀应声而落,摔在了地上。
太后一口气提在胸口,只觉得更加胸闷。
舒慈一步步上前,侍卫们一步步退后,谁都不敢第一个出手。
直到出了寿康宫,舒慈带着太子大摇大摆地离去,寿康宫的侍卫们也没敢真对她做出什么。
“主子,人走了。”韩贵回到报信。
太后扶额,头疼不已:“冤家啊!”
作者有话要说: 太子:母妃威武!
骆显:你看到啦?
太子:我梦见啦!
第98章 翻墙
骆显一下朝便听说了舒慈在寿康宫和太后发生争执的事情; 来不及换下朝服,他立刻就赶往了西宫。
西宫的大门紧闭着; 连一派春日的美景都被拦在了门外。
“跟朕叩门!”骆显气不打一处来; 一脚踹上宫门。
李江小跑着上前敲门:“门里面的是谁,赶紧开门; 皇上来了!”
大门丝毫未动; 门里也没有动静传来。
“好,好; 好!”骆显连喊了三声好,脸色阴沉; “李江!传朕的旨意; 立刻将舒景行下狱; 交付三司审理!”
“皇上……”李江迟疑,有些疑惑,刚刚在朝上皇上不还是和大臣们吵得面红耳赤吗; 怎么一下朝口风变得如此之快?
“听不见朕说话吗?”骆显转头,眼神凌厉肃杀。
李江不敢再劝; 当即屁滚尿流地跑去传旨。
门内,舒慈一口气提在嗓子眼儿,几乎要一脚踹到他的脸上去了。
“娘娘; 还不开门吗?”紫婵轻声道,“再不开门可就追不回李公公了。”
舒慈冷笑:“追什么追,不知道君无戏言这四个字吗!”
紫婵抿唇,知道这两人是杠上了。
一个气她去寿康宫找太后的麻烦; 把太后气倒了;一个气他并非真心实意要保她兄长,来回和朝臣们拉扯,不过是想在她这儿有个说法而已。这算盘打的,谁不清楚谁?
骆显等了一会儿,不见大门打开,恼怒起来,拂袖而去。
乐畅老远就看见皇上在西宫门口发脾气,不敢上前,抓住要上前的王喜,两人一起躲在了树丛后面。
“殿下,皇上走了吗?”王喜悄悄问道。
“走了。”乐畅松了一口气,从树丛后面钻出来,顶着翠绿的树叶,叉腰道,“皇兄再不走我就要去找狗洞了!”
“您可消停点儿吧。”王喜替她拿掉脑袋上的树叶,道,“娘娘可说了,再钻狗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