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名门贵女-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起来。”徐习远忙说道。

    不止是徐习远不解,明慧与风挽临也很是疑惑。

    哑奴眼里闪着水光,躬身站了了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朝着徐习远做着手势。

    “哑奴,让你跟他走。”风挽临解释说道。

    徐习远点了下头,跟着哑奴往外走去。

    “冰片,你负责一下饭菜。”明慧吩咐了一声,与风挽临一起跟着往外走。

    哑奴带着三人去了自己的房间,伸手擦了擦凳子,让徐习远坐在椅子上,然后翻箱倒柜找了起来。

    在三人疑惑不解的目光下,从一个箱子底下翻出了一双破旧的布靴出来。

    “这是,我与师父救的时候他脚上穿的。”风挽临说道。

    在三人讶异不解的目光下,哑奴找出了一把刀子把那鞋子底给切了开来,然后从一层层的步中,拿了一金锁片,神情激动地双手递给了徐习远。

    “这是……。”徐习远伸手接了那金锁片,低头看去,金锁片正面上写了吉祥如意四个字,反面写了平安康顺四个字,还有两个字彤云,字迹很小,却是很清晰。

    徐习远非常震惊地看向哑奴,然后又看向明慧与风挽临,“这应该是我母妃的东西。”

    沈贵妃的金锁片,怎么会在哑奴的手里?

    明慧与风挽临很是错愕。

第四十四章

徐习远看着金锁片,目光深沉。

    明慧与风挽临面面相觑。

    沈贵妃的金锁片在哑奴的手里?

    明慧的目光慢慢看向哑奴。

    哑奴神情激动,如孩童般清澈的目光地闪着光芒。这样的神情是十足的是久缝故人的神情。

    哑奴不是被毒傻了吗?成了几岁的孩童了吗?

    这金锁片是藏在鞋底之中。

    明慧目光看向徐习远,风挽临也若有所思地看向徐习远。

    哑奴他,如此刻骨铭心就算是成了傻子也要把东西交给徐习远。

    只怕哑奴的身份也非比寻常了,只有经过那特殊的训练才能有如此强大的毅力吧。例如,暗卫!

    但,如今沈贵妃已经过世十几年了,哑奴又成这样,徐习远又不认识哑奴。

    然,想必还有会有人认识他的。

    例,东昌府的沈家!

    宋一羽与风挽临当初救下哑奴的时候,那路是去东昌府的必经之路。

    这些年,宋一羽与风挽临却是在临近的镇市寻找他的家属亲人。

    如此推算,哑奴想必是赶往东昌府的沈家,却不想是在路上就遇害了!

    想到此,明慧满头大汗。

    沈贵妃的死,有蹊跷!

    又或是——

    明慧瞧着徐习远。

    尊贵优雅,完美得如雕琢出来的美玉,没有一点瑕疵。

    他长得一点不像皇帝表舅,据说他与已去世的沈贵妃颇为相似。

    于是,哑奴可能也是错认了主子,把徐习远错认成了沈贵妃?

    明慧百转千思的时候,徐习远也是纳闷着自己的母妃的金锁片怎么会在哑奴的手里。

    “这两个字是我母妃的闺名。”徐习远手指摩挲着金锁片上的彤云两字,“这金锁片上面有我外祖家的标记。”

    不言而喻,闺名可以是巧合,可以重名,但有了沈家的标记就不一样了。

    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明慧疑惑地看向徐习远。

    “哑奴身上的毒,真的没有办法解了吗?”徐习远带着笑看向哑奴,话却是与风挽临说的。

    “这些年,师父一直想把他身上的残余的毒给解了,可惜都事与愿违。”闻言,风挽临点了点头。

    这事情如何,明慧心里能猜到,风挽临自然也是能猜到,于是风挽临把当年的事情都一一说与了徐习远听,尽可能地说得很仔细。

    只不过,事情涉及到沈贵妃,还是徐习远出面的好。

    更何况,事情要涉及到皇家秘辛,不是风挽临与宋一羽能插手的事!

    “殿下,郡主,公子,可以用饭了。”冰片在门外轻声说道。

    “先去吃饭吧。”

    用了饭,明慧陪着宋一羽说了一会话,这才与徐习远告辞离开。

    一路,徐习远也没有说话。

  明慧看着他平静的脸色,也不知说什么话安慰他才好,所以干脆就没有开口说话,只是握着他的手以表示自己在他的身边,陪着他,支持他。

    “冰片,先送六殿下回府。”到了路口的地方,明慧轻声吩咐了一声冰片。

    徐习远这个样子,明慧实在是不放心让他一个人回去,似是整个人都被一块大石头给压着似的,看着轻松冷静,其实却是把事强压在心口。

    进了府,徐习远拉了明慧直接去了书斋。

    “你们下去吧。”等青杨上了茶,明慧对他与冰片挥了挥手,两人低头应了忙退了出去。

    窗外的阳光如水一般从窗口泻了进来,安静地洒在光滑的地板上,微风吹来,院子里的枝桠刷刷作响,微风拂进了屋内,风中还带了一缕淡淡的芙蓉花香味。

    徐习远躺在软榻上,一只手枕子脑后,一只手握着明慧。眼睛半眯着,从窗外投射进来的阳光洒了几许在他的身上,如镀上了一层浅浅的淡黄的光芒,有种如烟雾萦绕一般的感觉,有些不真切。

    明慧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思索着怎么开口。

    屋里有种秋天午后静谧,宁逸之中流淌着一股浓浓的伤感。

    明慧想了良久,也不知怎么开口的好。

    徐习远想必是想起了他母妃的事。

    这种感觉,明慧深有感受。

    沈贵妃的死,真的是另有内情吗?

    心底这种感觉愈加浓烈。

    瞅着徐习远闭着的眼睛,平稳的呼吸,在明慧觉得他是不是睡着了的时候。

    徐习远的声音缓缓响了起来,“母妃她说话柔柔的,最是宠我,我很调皮,那年的冬天雪下得很大,那日,我调皮跑去玩雪,母妃为了找我,走来大半个皇宫,后来,就得了风寒,太医都说没事,母妃跟我说,等她病好了春天来了就带我去放风筝,可母妃她却一天一天的瘦弱下去,这一病就没有再起来。”

    徐习远声音很轻,说得很是缓慢。

    “沅沅,那一年我六岁,这些年,我总是会不时地想,如果那天我没有跑出去玩,母妃就不会得风寒,如此,她就不会离开我了。”

    明慧觉得脸上湿湿的,一摸,满手都是泪水。

    徐习远脸色却异常的平静,似乎说的是别人的事一般。

    语气平静无波,目光如平静的湖水。

    在阳光的照耀下,整个人安静而雍贵,似是要融入那秋阳里。

    明慧心似是塞了一团棉花,揪揪得堵得很是难受。

    伸手抹了一把泪,明慧起身伸手搂住了他,轻声说道。“这不是你的错,不是你的错,贵妃娘娘若是知道你这么多年都如此自责,她在天生也不会安心的。”

    “是啊,母妃她那么疼我,想来是希望我开心的。”徐习远说道,“所以,这些年我都过得很好。”

    明慧是想,沈贵妃的死是另有内情,可她却是没有想到,沈贵妃的死与徐习远还挂上了关系,这些年他本就自责,如今得了那金锁片,想来,内心是更加的澎湃了,可他又风轻云淡地死死地压在心底。

    明慧只好缓缓地摸到了他腰际,然后点了下去。

    这个时候,休息一下也是好的。明慧起身,抚了抚他皱着的眉心。

    手指抚向他的脸。

    修长如墨的眉,挺拔的鼻,樱红娇艳的唇,白皙如玉的肤色。

    如此隽雅清贵。

    明慧抚向他闭着的眉目,就是这双眼睛,看着她笑的时候,如春天初绽的那一抹海棠花艳丽,如夏天阳光一般灿烂,如秋天的湖水一般旖旎,如冬阳一般温暖。

    明慧轻叹了一口气,把徐习远一直握在手心的金锁片拿了过来,低头仔细端详了一番,倒是看不出什么异样,除了上面的字还有沈家的标记,确实是别无其他,如其他勋贵家小孩的护身金锁片一般。

    明慧把金锁片放到了他手心里,然后拿了一旁的斗篷,盖在他的身上。

    然后起身走了出去。

    “郡主,殿下呢?”守在门口的青杨,往明慧后面望了一眼。

    “睡了。”明慧低声说了一句,拉上了门,对青杨说道,“你守在这里,我暂时不走,去厨房看看,有什么事去厨房找我。”

    “是,郡主。”青杨应道,“小的先带郡主去厨房。”

    “不用,你找个人给我带下路就可以了。”明慧摇头道。

    “是,郡主。”青杨还是送了明慧出了书房的院子,唤了一个婆子让那婆子带明慧去厨房。

    婆子笑呵呵地带着明慧往厨房走,一边与明慧介绍着,“从左边这里过去,再往前走一段就是厨房,往右走一段是垂花门,过了垂花门就是后院……”

    明慧带着笑,也不打断她。

    “郡主,您请,这里就是厨房了。”婆子抬脚跨了进去,唤了厨房里的人拜见了郡主之后,这才躬身与明慧说道,“郡主有什么事情,请尽管吩咐。”

    “嗯,你先回去吧,这里有他们就可以了。”明慧说道。

    “那老奴告退。”那婆子朝明慧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明慧看了眼眼前小心翼翼的众人,淡笑了下,转头看向管事的,吩咐了晚上的菜,然后又让管事的挑了两个手脚利落的人帮自己,就吩咐了他们各忙自己的去。

    众人应了就各自去忙去了、

    明慧让那挑的两个厨娘,找了自己想要的出来。

    亲手做了金丝枣糕与薄荷酥饼。

    洗了手,看了眼外面晚霞满天的夕阳,估计着这会徐习远应该差不多醒了,明慧让冰片端了自己做的点心,去了书房。

    到了书房门口,明慧见着守在门口的青杨,低声问道,“殿下还没有醒来吗?”

    青杨点头。

    明慧转身接了冰片手里的托盘,推开了门,自己一人轻轻走了进去。

    屋里的徐习远却是已经醒了,负手站在窗口,挺拔如松,背影透着疏离与寂凉,整个人笼罩在夕阳之中,如氤氲的水墨画。

    听得明慧推门的声音,转了身,见是明慧,眼里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嘴角缓缓地翘起,笑容从嘴角一直溢到了眼底。

    璀璨夺目,似是有些暗的房间也因此亮了起来。

    “我以为你回去了。”徐习远走了过来,接了明慧的手里的盘子。

    “没呢,我就是去了一趟厨房,你醒了也不让青杨去告知我一声。”明慧笑着说道。

    点心里飘出的香味很快就充满了整个房间,薄荷清新的香味,与红枣甜蜜的香味,很奇异地混合在一起。

    “是我亲手做的,不是很甜。”明慧甜笑着对徐习远说道。

    徐习远淡笑着伸手捏了一块金丝枣糕,吃了一口。

    满口枣香郁芳,细腻绵甜。

    “很好吃。”徐习远柔笑。

    明慧笑。

    “事情过了这么多年了,你放心,我不会莽撞的。”徐习远吃完了手里的那块金丝枣糕,抬眸看向明慧说道。

    他的意思是早就怀疑了?

    那这么多年,他不动声色的,难道一点端倪都没有查到吗?

    明慧暗惊。

    “后宫之中,这杀人的手段自然是多了去的。”徐习远伸出手指在金丝楠木的书案上敲了敲,淡声说了一句。

    沈贵妃的死,是为了争宠?明慧如是想着,目光看向徐习远的手指,骨节分明,修长白皙,莹润如玉。

    与书案的黑檀之色有着强烈的对比,却是有股令人心惊的美。

    敲了两下,徐习远又顿住了,扭头看了眼外面的夕阳,起身,“这么晚了,姑祖母该着急,我送你回府。”

    “好。”明慧点头。

    “你回吧,我吩咐了厨房做了几道你爱吃的菜,你回去了正好可以吃。”到了公主府,明慧没有立即下马车,而是与徐习远说道。

    “嗯。”徐习远点头,等着明慧说完了,准备起身下马车是时候,突然伸出了手,一下把从背后抱住了明慧。

    紧紧地似是要把明慧嵌入了自己的体内。

    有些压抑的呼吸在耳际清浅呼着。

    明慧伸出手缓缓地覆在了他的手背上,一下一下地轻轻抚着,没有说话,用自己的动作表达着,以后的路,有她陪他一起走。

    良久,徐习远才松开了明慧。

    明慧转身,正要说话。

    徐习远理了理明慧耳鬓垂落的发丝,说道,“回吧,我就不送你进去了,改日我再来看你。”

    “好。”明慧点了点头,转身下了马车。

    等明慧进了公主府,徐习远这才沉下了脸,让青杨回头。

    瞅着已经很晚了,明慧就没有回自己的院子去换衣服梳洗了,带着冰片直接去了安阳公主的院子。

    “外祖母,明慧回来晚了,让您担忧了,是明慧的不是。”进了屋,明慧行了礼,就与安阳公主说道。

    “你这丫头。”安阳公主慈爱地点了下明慧的额头,拉着她坐在了身侧,问道,“你也是许久没去探望你师父了,府里出事,想必神医也担心着你,他身体可好?”

    因安阳公主的病,宋一羽在温泉庄子上住了好几个月的,安阳公主与宋一羽可谓算是莫逆之交。

    “师父身体好着呢,还让我过几日过去给他酿酒。师父还让我带话给您,凡是要想开些,莫要急坏了身体。”明慧笑着回道。

    “嗯。”安阳公主点了点头,蹙了下眉头,又道,“宋神医年纪也大了,不若把他接来府里住,这样也有个照应,若是这府里人多,他不习惯,就选个偏静的院落,开个院门,也算是独门独户。”

    安阳公主这以前在温泉庄子就当着宋一羽与明慧说过,但却是被宋一羽给婉拒了。

    闻言,明慧摇头轻叹,“别说是来这里住了,师兄那他都不愿意去,说是独来独往惯了。”

    “江湖人最是洒脱,等过几年再说吧。”安阳公主颔首,拍着明慧的手安慰道。

    明慧点头。

    吃了晚膳,喝了半盅茶,李氏等人都告退了,明慧这才让安阳公主挥退了下人,问起了那沈贵妃。

    “世事无常,当初贵妃娘娘与你母亲甚为亲厚,没有想到她们两个都早早地去了。”安阳公主叹道。

    “当年贵妃娘娘真的是病死的吗?”明慧问道。

    闻言,安阳公主正色看向明慧,问道,“小远与你说了什么了吗?”

    “没。”明慧摇头,“不过……。”

    明慧把哑奴与金锁片的事与安阳公主说了。

    安阳公主脸色凝重了起来,问道,“可是确认了那金锁片真贵妃娘娘的?”

    明慧点头。

    安阳公主喝了口茶,凝眉,良久看着明慧说道,“外祖母知道你的意思了,你也不用担心此事会给公主府带来祸乱,公主府这次能渡过劫难,小远那孩子功不可没的,你大舅舅与二舅舅那,我跟他们说,让他们心里有个底。”

    安阳公主当年册封公主后就一直住在宫里一直到出嫁,又在后宅混迹了这么多年,当然心里最是明白,那后宫中,自是很多的法子,让人神不知鬼不觉地病死,或是突然自尽,或是弄残了。

    如是,这京城只怕又会掀起一股血雨腥风了。

    明慧点头。

    “今日你也累了一天了,早些回去歇息吧。”安阳公主说道。

    “那明慧告辞了,外祖母早些歇息。”

    豆蔻提了宫灯在外面引路,明慧拉了拉斗篷,仰望了眼天空中清冷的明月。

    希望徐习远能早日查个水落石出才好。

    天气渐冷。

    沈贵妃的事还没有什么头绪,这大皇子徐习莛却被人参奏了。

    那夏天南江府堤坝决堤,是大皇子徐习莛暗中指使人用那火药炸的。

    消息一传开,朝野震惊无比。

第四十五章

    参奏徐习莛的人是南江府的一位参将,姓宋。

    宋参将这是回京述职的。

    金銮殿上,宣文帝听了宋参将的奏折,喜怒不形于色的脸色就迸射出了盛怒,不管是站在他身侧的何成,还是站在殿上的百官,却都能感觉到宣文帝身上散发出来的阴沉气息。

    这本就入了冬的天气,金銮殿的人感觉到了刺骨的冰冻似的。

    这宋参将参奏的事也不是无中生有。

    有证有据,而且还有人证。

    此事非同小可,这徐习莛是把天下苍生于不顾,把老百姓看成了那蝼蚁。

    宣文帝在位这些年,勤政爱民,是明君。

    老百姓也安居乐业。

    如今,却是听得大皇子的恶行,宣文帝心里的怒火直接就往外冒。

    宣文帝目光如冰一般地扫向徐习莛。

    听得那宋参将所言,徐习莛脸色寡白寡白的,双膝一软就跪了下去,“父皇,儿臣冤枉,父皇,儿臣没有做这等天理不容的事。”

    “冤枉?”宣文帝面沉如水,扫了眼徐习莛,看向大臣命了大理寺卿与刑部尚书两人一起联手尽快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至于,大皇子?”宣文帝冷眼看了一眼,“即刻幽禁在大皇子府,不得出府半步。”

    “父皇,儿臣冤枉。”徐习莛大呼。

    散了朝,徐习莛又去了承乾宫,跪在大门外,一个响头,一句冤枉,没一会,承乾宫大门口的地板上就血迹淋漓。

    大门一直都紧闭着。

    守在门口的两个小内侍低头颔首,把目光投在了地面上。

    “皇上,大殿下已经在外面磕了快两刻钟了。”何成低声说道。

    “随他去。”宣文帝冷哼了一声,“不知死活的东西。”

    何成就忙闭上了嘴,颔首站在一旁。

    宣文帝放下了手里的朱笔,重重地叹一口气,眉头皱得死紧。

    四个儿子如今都大了。

    大儿子徐习莛心胸狭窄,容不下人。

    二儿子徐习澈敦厚。

    老五徐习徽心机阴沉。

    小儿子徐习远姐儿不顺。

    四个儿子,除了徐习澈资质一般,其他三个都是天资聪颖。

    如今,年纪大了,各自的心思也多了起来。

    上次徐习远回来后,就与宣文帝说过南江府的事情。

    这次却又是扯上了徐习徽。

    ……

    “什么?老大,老大,他怎么能如此糊涂?”李皇后乍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惊呆了。

    “娘娘,大殿下在承乾宫外跪了很久了,皇上都没有见他。”红丝说道。照这个样子,大皇子恐是支撑不了多久了。

    “快,摆驾承乾宫。”红丝的话,一下让李皇后回了神,这个时候不知追究的时候,该把事情带来的影响减到最低才是。

    急匆匆地赶到了承乾宫外,李皇后见着徐习莛一下又一下地磕在那冷冰冰的地板上,地板上的血迹已经模糊了,心就揪了起来,于是走了过去,“皇儿,快起来!”

    “母后,儿臣没有做,不是儿臣做的,儿臣冤枉。”徐习莛仰头看向李皇后说道,“父皇要把儿臣禁锢起来,儿臣是冤枉的,儿臣一定要与父皇说清楚,不然儿臣这辈子就要毁了。”

    徐习莛神情平静,目光闪着慌乱与恐惧。

    有证有据的,事态太严重。

    徐习莛清楚自己的父皇,这事恐是不会因为自己的皇子而放过自己的。

    “真的是冤枉的?”李皇后问道。

    “母后,儿臣真的没有做,儿臣真的没有做。”徐习莛点头。

    李皇后嗫嚅了一下唇,见着进去禀告的内侍走了出来,看了眼徐习莛把话压了回去。

    “娘娘,皇上请娘娘先回。”

    显然的,宣文帝不想见李皇后。

    李皇后想了下,抬脚就往里走。

    “娘娘!”小内侍惊慌地挡在门口相拦。

    “大胆的死奴才,还不让开?”红丝喝道。

    “放肆!”李皇后声色俱厉地喝了一声,目光一扫。

    两个小内侍腰弯得更低,但紧紧地守在门口,一步都没有让开的意思,“娘娘恕罪。”

    李皇后皱着眉头定定看了两人一眼,又回头看了徐习莛一眼,这才与两人说道,“有事自有本宫担待着,今日本宫定是要见皇上的。”

    两小内侍抖着,不知怎么办才好。

    两人踌躇的时候,门吱嘎一声从里面打了开来,何成走了出来,“赶得巧了娘娘还没有离开,皇上请您进去。”

    两个小内侍松了一口气,忙让开了路。

    “臣妾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李皇后进了殿阁内,跪了下去。

    “平身免礼,皇后起来吧。”宣文帝说道。

    “臣妾不敢。”李皇后跪在地上没有动。

    “皇后是想为那孽子求情?”宣文帝明知故问。

    “儿臣不敢。”李皇后缓缓抬头,看向坐在椅子上的宣文帝,“皇上,习莛他是什么样的性子,您最是清楚,他可能会犯错,但是此等关系到万千老百姓性命的事,他怎么会敢?皇上您是了解他的,他不会如此糊涂做下这等泯灭良心的事的?”

    宣文帝淡淡地道,“他是什么样的性子朕当然是明白的,但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朕已命了大理寺卿与刑部尚书彻查此事,皇后放心便是。”

    大理寺卿与刑部尚书是皇上的心腹,彻查这件事不用担心被有心人收买。

    然,这堤已经溃了,又有证人。

    彻查!只怕这是一个万劫不复的坑,李皇后没来由的就打了一个冷颤,“皇上,皇儿他不会做这样的事的,定是有人陷害他,算计他。”

    “他若是没有做,朕自然会还他一个清白。”

    看着神情淡漠的宣文帝,李皇后心一点点地往下沉,“皇上,您就见他一面吧,这孩子在外面额头都磕破了。”

    “你带他回去吧,让他在府里安生呆着,不要轻举妄动。”宣文帝罢手一口回绝了李皇后的哀求。

    “皇上。”李皇后面色凄凉,想了下说道,“皇上,您一定要还皇儿一个清白,这等泯灭良心的事,他定然是不会做的,若是犯了什么小错,您看在依宝的面上,依宝这才刚离开,若是她听得了这消息,依她的性子指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来。”

    李皇后这是提醒宣文帝,依宝与徐习莛是同胞兄妹,依宝若做了什么出格的事,那北辰与大安就会微妙起来。

    “你这是威胁朕?”宣文帝目光冰冷地看向李皇后。

    “臣妾不敢!”李皇后垂眸,哽咽着说道,“臣妾惶恐,臣妾只是担心这是有人故意设计的一个陷害来陷害大皇儿的,至于依宝,她的性子,皇上您是知道的,她知道了她大皇兄出事了,定然是会十分担心的。”

    依宝与徐习莛的感情最好,宣文帝当然是清楚的,但李皇后这个时候提了依宝,有担忧,但恐怕也不止是担忧。

    宣文帝目光定定地看了眼李皇后,挥手,“何成,送娘娘出去。”

    说罢,闭上眼睛靠在了龙椅上。

    “娘娘,请。”

    李皇后看了眼宣文帝,紧了紧手,“臣妾告退。”

    出了门,李皇后弯身,“皇儿,你跟本宫回去吧,等你父皇气消了,你有什么冤屈再与你父皇说。”

    “母后!”徐习莛抬头看着李皇后,李皇后点了点头。

    徐习莛这点头起身,许是跪太久,膝盖麻木发软。

    李皇后吩咐了一人去请太医,又让红丝与自己一起搀了徐习莛离开。

    见着李皇后与徐习莛离开了,何成这才转身回了殿里。

    “皇上,大殿下与皇后娘娘都回了。”何成低声禀说道。

    宣文帝深吸了一口气,睁开了双眸,起身。

    一步还没有迈出去,眼前一黑就往后栽去。

    “皇上。”何成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宣文帝,“来人,快请太医。”

    宣文帝晕倒的事迅速就传遍了整个皇宫。

    刚没走多远的李皇后立刻就拉了徐习莛往回赶。

    没一会,宫里的众妃嫔都齐聚在里承乾宫。

    徐习远,徐习澈,徐习徽三人也匆匆赶了过来。

    众人都屏声凝气地等在寝殿的前厅里。

    “菩萨保佑皇上龙体安康。”静妃揪着锦帕,双手合十低声喃道。

    刚开始,李皇后与贤妃两人都没有开口,其他妃嫔也就不敢轻易开口,这静妃一出声,马上就有人跟着出声。

    “这太医怎么久了还出来啊?”

    “皇上。”众人就揪着锦帕紧张地往里望着。

    “皇上,身体向来很好的,怎么就突然晕倒了呢?”一妃嫔提出了质疑声。

    闻言,大家的目光都若有所思地看向额头上还有血迹的徐习莛。

    “安静,皇上病着呢,你们唧唧歪歪的吵得皇上不得安宁。”李皇后凤目一扫,威严说道。

    众人就忙噤声,目光看向内室的方向。

    徐习远皱着眉头,目光在李皇后与贤妃的身上顿了顿,眼眸闪过深沉与忧思,然后目光看向内室的方向。

    ++++++++++++

    冰片跟明慧说的大皇子徐习莛事情的时候,明慧正与豆蔻,苏嬷嬷绣着嫁妆。

    明慧的动作微微顿了顿,也就没有什么别的动作了,慢条斯理地把那一朵花绣完了,这才放下了手里的针线,起身。

    “这大皇子真够狠的,做出这等泯灭良心的事来,当时本来就是水患,这决堤不知死了多少的老百姓,给多少的老百姓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灾难。”豆蔻当日是没有跟着去南江府,但也挺了不少关于水灾的传言,还有她与冰片住在一个房间,冰片虽是话少,但是多少她还是听她讲了不少事的。

    “小蹄子,看来是郡主平日里太过放纵你了,敢编排起皇子来了。”苏嬷嬷抬头看向豆蔻说道。

    “奴婢谨记嬷嬷的教诲,嬷嬷尽管放心,奴婢也就是在你们面前才敢的。”豆蔻忙道。

    明慧笑了下,摇头走了出去。

    身边的人性情如何,明慧自然是清楚的,这豆蔻自是不会碎嘴,进退很是有理,但,若是被有心的人听了去,说不定就传成,这事是徐习远倒腾出来的。

    明慧想着这事应该与那徐习远是多少有些关系,当日吃亏的可是徐习远,想来他不会那般罢手的。

    明慧在院子里站了一会,才低声问冰片,“这奏折是谁呈上的?”

    “是,南江府的参将。”冰片回道,考虑了下又加了一句,“宋参将以前曾是宁国公麾下的一员猛将,三年前才被皇上派去了南江府当参将。”

    宁国公麾下的猛将?

    也就是说这宋参将是五皇子的人?

    难道说,不是徐习远的主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