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府宠妾-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晋王缄默了一下,才道:“天家无父子,说得不外乎如此。”
她往前凑了凑:“那你说父皇若是真心禅位,你打算怎么办?到那时你不就成皇帝了?”她忍不住摇了一下头:“你若是成了皇帝,我怎么感觉怪怪的。”
“怎么怪了?”
瑶娘往后退了退,认真地端详了他好几眼:“总而言之,就是感觉怪。”
晋王失笑,将她拉过来:“你不要乱想,顺其自然。”
说是这么说,瑶娘还是乱想了一会儿,却又想不出什么所以然,最后才从嘴里蹦了一句,“你若真当了皇帝,哪日和小宝二宝弄成父皇这样,我肯定要伤心死的。”
晋王抚摸她脊背的手,在空中顿了一下,才又覆了上去:“都让你不要胡思乱想了。”
这时,门外有动静响起,却是小宝走了进来。
小宝来正房太频繁了,已经频繁随意到下面丫头从来不通报。一见儿子走进来,瑶娘忙从晋王怀里坐起来,道:“回了,怎么今日这么早?”她刻意望了望窗外天色,小宝下学没这么早的。
“下午有功夫课,所以儿子就提前回了。”
如今小宝已经入了上书房,同那些比他年长的兄长们一同念书。弘景帝重视皇子皇孙的培养,不光有文化课,还有武艺课。不过小宝如今年纪尚小,暂时是不上的,得过了五岁后,才会接触那些东西。
瑶娘心思浅,并没有多想例如儿子偷听之类的事情,可晋王见小宝有点怪怪的脸色,忍不住就多想方才是不是被他听见了什么。不过他也不确定,这念头只是在他脑中一闪即过。
“父王,皇祖父召您入宫一趟。”
晋王看了他一眼。
小宝又道:“儿子临回府之前,去了乾清宫一趟,是皇爷爷他老人家说的。”
“可有说是何事?”
小宝摇了摇头。
晋王站起来,对瑶娘道:“那本王入宫一趟,你在家。”
“你早点回来,我们等着你用晚膳。”
晋王并未多说,只是点点头,就离开了。
现在天气冷,小宝从外面回来穿得厚实,在屋中暖和了一会儿,他便让人帮着脱外面的厚衣裳。
褪了一件黑狐皮里子的大袄,他整个人才轻便起来,又将脚上的毛里靴子换下,换了双在家里穿的。
瑶娘接过他衣裳时,发现上面一颗布扣子松了,便顺手从炕桌下拿出针线簸箩,穿针引线缝了起来。
她缝的十分认真,这种镶在外面的布扣子最是不容易缝,得从里往外缝,这样从外面才看着不显。小宝换好衣裳,就来到瑶娘腿边站着看她缝。瑶娘以为他是无聊了,便与他说二宝在东厢。
小宝依旧站着不动:“我等会儿再去看他。”
瑶娘瞅着小宝笑了一下,伸手将他揽在怀里,柔声问:“怎么了?现在长大了,有心事都不和娘说了。”
其实瑶娘在心里无数次说过这种话,随着小宝慢慢长大,玩伴越来越多,出门见的市面也越来越多,渐渐就和娘疏远了。
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曾经小宝初去上书房念书,瑶娘有一阵子十分不习惯,想着想着就一阵失落上了心头,幸好二宝是个闹腾的,也让这种情绪只是偶尔一现,并不会蔓延。
“儿子才没有心事。”
这种亲密的姿态让小宝忍不住红了脸,但他并没有挣扎,就让娘揽在怀里,看她一针一针的缝着衣裳。以前小的时候,他总是这般看着的,如今机会少了,看得格外贪婪。
其实与其说是他喜欢看娘给他缝衣裳,不如说他喜欢这种气氛。想起方才娘和爹说的话,小宝心中暗暗发誓,他以后一定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也不让娘伤心。
只是这段时间经历的事多了,亲眼目睹了一场夺嫡的惨烈,以及帝王家父子兄弟的波诡云谲,小宝如今却有些茫然,并不太自信。毕竟这辈子与上辈子所差太多太大,这辈子爹娘二宝俱都安好,可以想见他以后还会有很多弟弟妹妹,人心难测,谁又敢说未来是怎样。
在面临命运即将产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其中内心不安复杂的又何止是瑶娘一个,连小宝这个活了两辈子的都不能免俗。
“好了好了,娘马上就缝好了,待会儿娘带你一起去看花花,你不知道花花生的小猫崽,如今是一天一个样,你不是说要送月月一只,等会儿咱们一起去挑了。”
“嗯。”小宝点点头。
之后母子俩让丫头拿来了披风,便相携去了西厢。
西厢里专门给花花辟了间屋子,屋里烧着地龙,一走进去便一片暖意融融之感,让人不得不感叹跟了好主子,猫比人的待遇都好。
靠着屋角放了个猫窝,花花正卧在那里,它的肚皮下面藏了几只小东西。乍一看去不显,可细看就能看出是几只小奶猫。
二宝也在,蹲在猫窝前面,这小子素来是个没耐心的,不过面对花花时,他倒能收敛住脾气。
他蹲在那儿,小手一点一点的,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数着什么。
走到近前,二宝果然是在数小猫崽。
“数清楚了没?”
“一共有四只,娘你看我数得对不对?”二宝回过头来,也看见小宝了,忙兴奋道:“大哥,你回来了!”
小宝点点头,走上前和二宝蹲在一处,嘴里念念有词数一遍:“果然是四只。”
“对啊对啊,是四只,我数了好几遍。大哥你今天回来的真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我想着要等很久你才会回来。”
二宝童言童语,可那个‘很久’已经暴露了他的心思。
晋王府没几个小孩子,小宝日日去上书房,琰哥儿要念书也来的少,所以平日里几乎没什么人陪他玩。他倒也能自己找些乐子,也有小太监陪他玩,可最惦记的莫过于‘大哥回来了’。
“大哥今日下学早,所以就回来的早些。”
一听到上学,二宝就满脸钦羡:“等二宝长大了,也和大哥一起去宫里上学。”
“二宝想去,大哥明日就带你去。”
“可是娘说了只有长大了才能去。”
这话是瑶娘对二宝说的,有一阵子二宝也闹着要去上学,可明摆着他太小了,什么也不懂不会,去了宫里除了捣蛋,还得耽误小宝看着他。再加上前段时间正值多事之秋,瑶娘也不敢让二宝进宫。
见二宝拿渴盼的眼神看自己,瑶娘一时没了主意,忍不住去看小宝。
小宝道:“娘,你别担心,有儿子看着。再说了,可能以后我们都要住进宫里了,去一趟上书房不过抬个脚的功夫。”
瑶娘心里一跳,忍不住盯着小宝直看:“你知道了什么?”
可小宝却是没有答她,借着二宝拉着自己说哪只猫崽胖点儿,就将这茬给绕过去了。
乾清宫
晋王刚走进去,就被一物砸中,他眼明手快接了下来。
是一道圣旨。
他来不及细看,就听弘景帝中气十足骂道:“你小子就别跟老子装来装去了,拿着圣旨滚蛋,赶在年前把事办办,等过了年朕带着小宝去小蓬莱养病。没见过你这么不孝顺的,明知道当爹的重病,还这么折腾。”
晋王一时心绪难平,握着圣旨的手缓缓收紧。
李德全已经上前恭贺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了。”
……
宫里的消息传回来时,瑶娘正陪着俩孩子在炕上玩那只奶白色的小猫崽。
花花是个护犊子的,小猫崽从不让人碰,谁碰它就龇牙咧嘴给谁看,唯独小宝是例外。他去抱猫崽,它只是看小宝一眼,就爬了回去。
还不到一个月的小猫崽像只小粉球儿,身上软软的,已经可以四处走了,却是走不远。
花花这一胎下的小猫崽也真是奇怪,明明花花是狸花猫,可它这胎下的猫崽却没有一只狸花。有一只纯黑的,一只奶白色,还有两只都是三花猫,大抵都是随了猫爹。
其中就属这只奶白色,身上带点淡黄色纹路的小猫崽吃得最胖。它也是猫崽中最厉害的,打从被生下来,就属它最活跃,别的兄弟姐妹都还懵懵懂懂,它却已经知道抢奶吃了。
每次瑶娘来看它,就能见它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越过一道道‘阻碍’,成功吃到奶。等它吃饱了,吃腻了,才让奶让给别的小猫崽。
小宝将它挑出来,就是打算送给月月。
二宝还有些舍不得,他是不能理解当哥哥的心情。
“咱们家又不是没有饭吃,为啥要把小白白送给月月姐。”小白白是二宝给这只小猫取的名字,那只黑色的叫小黑黑,另外两只三花,一个叫大花,一个叫二花。
“小气包,你月月姐白疼你了,连只猫都舍不得。”
月月是个懂事的小姑娘,每次来晋王府都会给二宝带糕点,因为二宝最喜欢吃孙家江南的厨子做出来的糕点了。
一听说和自己糕点有关,二宝犹豫了:“那算了,就送给月月姐吧,反正到时候也能看到。”
其实他是舍不得糕点呢,瑶娘和小宝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正笑着,有下人从门外急急走进来,正是李德全的徒弟小顺子。随他一同前来的几个下人都是满脸带笑,像似有什么大喜事。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了。圣上已经下了圣旨,将禅位给殿下,咱们殿下马上就是九五之尊了。”
这惊喜其实并不意外,就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突然,所以瑶娘愣住了。
第202章
“娘娘; 娘娘!”
瑶娘回过神来; 才发现是玉蝉在叫她。
“娘娘这是太高兴了。”
“是啊是啊,真是太高兴了。”瑶娘连连点头。
满屋子的人都带着笑,那眉梢上的喜气都快飘了出来。瑶娘下意识想说赏,想了想还是改了口:“这是大喜事; 按理说是该赏的,可如今乃是众目睽睽,太过高调未免显得张狂; 等过些日子再行赏赐。”
一经瑶娘提醒; 所有人都反应过来。
是啊; 如今殿下还未登基,再说了陛下还在,若王府在这关键时候张灯结彩打鼓敲锣,未免让人瞧轻了,也怕横生枝节。
小顺子当即道:“娘娘说的是,奴才这便下去敲打敲打他们; 让下面人都警醒些。”
下人都散了去,瑶娘这才转头看了看小宝; 想说什么却又不知该说什么; 心情怪怪的。
不过旋即她就被二宝吸引了注意力; 二宝这个小坏蛋竟然拎着小白白的尾巴,将小奶猫拎了起来。胖脸蛋笑眯眯的,还拿小指头去逗小白白的肚皮。
瑶娘忙伸手过去挡着,果然小白白亮了爪子。就是太小了; 爪子太软,扎在大人的手上就觉得刺刺的,可若是抓了二宝这种幼童,却足够他疼得把猫扔了。
小宝也吓了一跳,然后当娘的和当哥哥的,就开始教训最小的这个来。
道理换着讲,才让二宝知道猫是不能提尾巴的,猫有爪子,会挠人,被挠了会很疼。
这一场事情忙罢,也让两人没了方才那种又惊又喜的心情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晋王陷入一片忙碌之中,圣旨颁下后,得分发各处,昭告于天下。
这还不算完,需得让钦天监算好良辰吉日,定下登基大典的日子,接着是礼部准备大典事宜。
这事是交给下面去办的,但其中细节都需和晋王磋商。还有祭天祭祖庙,太上皇及众太妃迁宫,甚至小到龙袍如何做这件事都得经由晋王知晓,所以晋王是忙得连轴转,直接住在宫里就不回来了。
而晋王府这边,瑶娘也十分忙碌,每日都有人上门道喜,大抵都是想赶着身份还没变之前,上门来套近乎。
瑶娘作为晋王妃,总不好把所有人都拒之门外,可她实在疲于应付,再加上年节将近,年事也忙。又考虑怕外人议论,只能闭门称病,才暂时躲了过去。
就这样一直折腾到腊月,晋王终于登基了。
新的年号是次年更换的,所以今年还是弘景年。
至于太上皇和太妃们迁宫一事,由于有讲究说是腊月不宜动土、迁徙,所以暂时都还未动。晋王只能随便找了个空的宫殿暂居,一切只等过了年再说,反正也没几天了。
新年元日这天,新帝在大朝会上换了年号,改弘景为晋安。
自此,晋王就不再是晋王了,而是晋安帝。
由于太上皇还未迁宫,新帝的家眷也未迁入宫去,所以今年的命妇朝贺被省下了。
往年这个时候瑶娘都是跟着晋王四处忙活的,今年她反倒闲下来了,晋安帝在宫中大宴小宴不断,她则是带着两个孩子在府里悠闲度日。
初六这日,天刚擦黑,宫里来人了,接瑶娘进宫。
瑶娘一路坐着马车入了宫,七拐八绕到了一座宫殿前,前来迎人的太监笑得格外讨好,恭恭敬敬地将她引了进去。
因着还没有正式迁宫,瑶娘还算不得宫里正经的主子。不过如今宫里谁不知道这以后就是主子,新帝潜邸中拢共就这么一位得宠的娘娘,椒房专宠多年。
“娘娘,您先坐一会儿,陛下还在前头忙呢。”
瑶娘点点头,抬眼看向四周。
这座宫室布置的十分豪华,却透露出一股清冷的气息,似乎平常没什么人住。到处都是中规中矩的,一点个人色彩都没有。
坐了一会儿,从外面走进来几个宫女,毕恭毕敬地将瑶娘请到后殿去,要侍候她更衣沐浴。
瑶娘满头雾水的,从进了这宫殿,里面一个人她都不认识,若不是玉蝉一直陪在她身边,她还不知道怎么心慌。
宫女们服侍得十分仔细,里里外外都帮着瑶娘清洗了一遍,瑶娘特别不习惯,可这几个大抵是经常服侍人的,瑶娘一些推拒的动作还没使出来,就被她们很柔和的挡了回去。
偏偏还不让人觉得她们无礼,而是不由自主就让她们服侍了。
沐了浴,拭干身子,这几个宫女让瑶娘躺在一张软榻上,帮她从头到脚抹了一层油状物的花油。这花油擦在身上十分香,一种很好闻的香味儿,最后才服侍她穿了一身衣裳。
一身让瑶娘觉得颇为不习惯的衣裳。
整件衣裳说白了就是一层纱,穿在身上跟没穿没什么区别。
瑶娘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人拥簇了出去,到了一张偌大的床榻前,宫女们将她留在里面,从外面将帘帐放了下来。
到了这时,瑶娘再不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该完了。
她在心里暗啐了几下晋安帝真是花样多,一面红着脸看了眼身上的衣裳,便自己先上榻钻进被窝里去。
殿中烧着地龙,暖融融的,四处很安静,瑶娘躺着躺着就迷迷糊糊睡过去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突然感觉身边一个下陷,有人钻了进来。
对方身上凉凉的,带着淡淡的酒气,瑶娘在睡梦里忍不住打了一个啰嗦。再想,自己现在可不是在晋王府,当即一个激灵就坐了起来。
“想朕了?”晋安帝本是惯性要说本王的,却是临场改了口。
灯光下,他玉白色的脸蒙上了一层蜜色,似乎喝了不少酒,脸上有些微醺之态。他侧躺在那里,手肘撑着床榻,只着了一身白色中衣裤,衣襟大敞,露出肌理分明的胸膛。墨色长发因为盘了一天,此时放下来带着微微弯曲的弧度,一些披散在脑后,一些则是顺着肩膀蜿蜒而下,随意的搭在胸前。
瑶娘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也不知是不是长时间没见了,她竟觉得今日的晋安帝特别诱人。
“殿、陛下。”
“嗯?”
晋安帝轻轻地嗯了一声,尾音上扬,像似羽毛扫过耳尖,有一种麻痒感。瑶娘不知道自己脸红成了什么样子,只是眼睛忍不住就去看他,看着还有点害羞,却是忍不住还想看。
“过来。”
然后她就过去了。
晋安帝在她脸上睃了几眼,目光顺势而下,落在她的胸前。
“朕想着多日未见,你莫是要清减了,没想到你倒是比之前吃胖了不少。”
胖么?
瑶娘如今最是忌讳人说她胖,大抵她心中也有数,早先纤腰一把,生一个腰间就要圆上一圈。及至生了二宝,她每次触摸腰上,总能摸到不少小软肉。嘴里唠叨着要减些下去,可光是说,从没见她有所动作。
晋安帝在她胸前挖了一眼又一眼,决定明儿要赏今日办事的那个小太监。
还别说,他以前怎么就不知道还能这样穿。
晋安帝的目光太有实质感,瑶娘终于反应过来,顺着看了过去。然后就见晕黄色的光芒下,那一层玉白色的纱越发透明,其下的景儿美不胜收。
她下意识就有反应了,一股战栗感从尾椎骨往上窜去,就好像是凭地起了风,感觉凉飕飕的。汗毛忍不住就竖了起来,挺翘而起的还有那不可言说之处。
“别看。”
她手还没捂上去,就被他一把钳在身侧,翻身压了上去。薄白的唇吸上那花瓣儿似的唇,在其上舔舐啃咬,又凶又狠,瑶娘感觉自己嘴唇都快被咬破了。
“陛、陛下……”
“嗯?”
“咱们很长时间没见了,说会儿话呗。”确实很久没见了,从晋安帝登基到现在,两人就只见了一面。
“你想说什么?”晋安帝一面忙碌,一面分神答她。
“随便说什么都行,哪有你这样还没说话,就……”
“你不想朕?”
“想啊……”
“哪儿想?”
“哪儿哪儿哪儿都想……”
……
殿门外伫立着两排人,一排宫女,一排太监。
已经二更天了,里面的动静还是没消停。
这若是搁在平时,定是有御前侍候的太监提醒上了。可如今新帝初登基,敬事房里差事都还没提上日程,谁敢闲的吃饱了没事干触这霉头。
这几个宫女太监都是新选上来,刚在新帝跟前服侍,大抵还是第一次侍候这样的事,格外难以安适。
年岁都不大,见识都还浅,一个个脖子恨不得扎进胸脯里,脸皮红得都快冒了烟。
小顺子眼刀子在他们脸上来回睃了几下,啐道:“没见识的,不知道陛下龙精虎猛,这又是素久了。以后这样的事儿多着呢,别一副没见识的模样,丢了咱家的脸。”
如今福成升了御前总管太监,小顺子也跟着鸡犬升天,手下领着一班太监,大小也是个爷爷了。今儿福成在晋安帝身边侍候了一天,晋安帝回来后就让他下去歇着了,所以换了小顺子带着人守夜。
宫女也就罢了,脸皮都薄,这几个小太监可都是人精。见小顺子训斥自己非但不恼,反而堆着笑就巴结上了。
“小的们是见识太浅,见陛下从来冷着一张脸,这些日子想爬龙床的小宫女也不少,每次都让陛下命人给扔出来了。顺爷爷,你在陛下身边侍候的时候久,你给小的们说说里头这位娘娘的事情,让咱们多少心里有个数,也免得触犯了主子娘娘。”
一听这话,旁边站着的几个宫女也忍不住竖起耳朵。
小顺子眼睛不着痕迹瞅了她们一眼,哼了一声,才对那小太监道:“咱们陛下是何等人物,能看上那些庸脂俗粉?别说爷爷没提醒你们,要是那些小宫女给你们塞些荷包啊香囊啥的,想收买你们接近陛下,趁早的都给拒了,免得到时候吃了排揎。”
几个小太监干笑:“哪能啊,小的们能是那么没眼色的人,一个荷包香囊就能把小的们收买了,也太失了脸面。”
“最好没有,银子也不能收,别到时候出了事,说咱家没警醒你们。至于咱们这位主子娘娘,那可是陛下的心尖儿上的,没瞅见陛下日理万机,这些日子忙成什么样了,一有空就赶紧给接进宫里来了……”
外面小顺子压着嗓子说得口沫横飞,里面战事方歇。
瑶娘的腿都打哆嗦了,好不容易晋安帝终于放开她,她忙一个翻身就钻到了里面去。
哪知身后的人不依不饶,又凑了上来,有一下没一下咬着她光滑的肩头,手又滑到她腰间揉着。
瑶娘实在忍不住了,转过身来求她:“别了,要人命。”
她实在太可怜了,脸红红的,眼角也红红的,还挂着泪珠,整个人都还颤抖着,说起话来嗓子都抖的。
晋安帝定睛看了她几眼,这才不甘愿松开环着她腰的手,仰躺了回去。静了一会儿,他伸手在她腰间狠狠地揉了一把:“别回去了,朕明日就让他们安排往宫里迁。”
“能行?”如今正是年节,太上皇和太妃们都还没迁宫,地方都没挪出来,自然晚辈们要紧着长辈。
“朕说行就行,反正就你和俩孩子,先挪到这养心殿来陪朕先住着。”
次日一大早晋安帝就去上朝了,瑶娘早就习惯他这个点儿起来,只是翻身看了他一眼,就再度沉沉睡去。
她根本没把这事当成事,可服侍的宫女却不是如此想。
她们对瑶娘的行径瞠目结舌,竟然不服侍陛下起身,也不服侍更衣,宫里哪位娘娘敢这么干,估计就离失宠不远了。偏偏人家就这么干了,而陛下竟什么也没说,临走前还吩咐让人等主子娘娘睡足了再叫摆膳。
瑶娘一觉睡到日上三竿,等醒来时,不光红绸几个来了,小宝二宝都来了。
“奴婢几个带着小主子们先行,府里正收拾着呢,奴婢听小顺子说,陛下让今儿一天迁完。”
瑶娘点点头,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那两个呢?”
那两个说的自然是柳侧妃和徐侧妃。
自打瑶娘生了二宝,就再没见过这两个人。她不问,下面自然也没人不识趣的跟她提。不过瑶娘还是听过一些话,知道徐侧妃让晋王给禁了起来,柳侧妃倒是没禁,不过柳侧妃深居简出,几乎不在人前露面。
平时总是忽视着,如今潜邸的人往宫里迁,免不得就要正视这两人。
其实瑶娘对二人的心态挺复杂的,一面愧疚自己独占了晋王,让两人独守空房,这里主要指的是柳侧妃,一面巴不得两人一辈子不到自己跟前来。
闻言,红绸一愣:“这倒是没听说,不过应该会有安排的。”
瑶娘也没再多问,她一想到这事就头疼,等该知道到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她没想到的是潜邸那边将该迁入宫的都迁走了,却唯独忘了徐侧妃和柳侧妃两个人。而这件事最后被归咎在她身上,差点让她摊上了妒妇的名声。
其实说白了,整件事就是阴错阳差。
说是迁府入宫,实际上不过是主子们入宫,以及贴身服侍的下人也跟进宫。东西自然也是要带一些的,却只带贴身用物,宫里什么没有,自然不用还从王府里往里带。
而晋王府会作为真龙潜邸一直留在那里,府里下人不变,以前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这种情况下,自然就把两个几乎不在人前露面的侧妃给忘了。
当然,也可能是下面人想巴结瑶娘,故意给两人施了下马威,不过谁知道呢。总而言之,还是徐家人在外面闹腾起来,这件事才为众人所知,并传到瑶娘耳里。
在外面闹腾的人是徐侧妃嫂子的娘家人,也是先徐国公庶长子徐哲的岳丈家忠毅伯府。自打徐国公死后,徐国公夫人带着徐燕茹回府,又从旁枝抱了个孩子回来养,二房的日子就难过起来。
徐燕茹可不是徐国公夫人,素来手腕狠辣,如今没了徐国公的压制,国公府就是她和徐国公夫人做主,收拾起二房自是不在话下。
折腾了一段时间,徐燕茹觉得厌烦了,也是不想和人斗来斗去,便提出要给府里分家。
按理说,徐国公不在了,是可以分家的。
只是这件事被人刻意遗忘了,就一直没提。此时提出来,对二房来说却不亚于晴天霹雳。
庶子分家历来分不了什么,若是再失了国公府这面招牌,以后的日子会一落千丈。外面只认得国公府,可认不得玉兰姨娘是谁,徐哲是谁。
可无论他们再怎么不愿,家还是分了。
二房只分到一座小宅子,分到的银子几乎忽略不计,就被赶出了国公府。
一夕之间从天到地,其实自打徐国公死后,二房的日子就难过,但也没难过成这样,以前没显现出来的矛盾都显了出来。
早先二房在国公府里得脸,徐哲作为长子,娶了忠勇伯家的嫡女为正妻。如今落得这般田地,徐哲前途未卜,萎靡不振,其妻也是屡屡与他争吵,说是找了个没用的男人。
不过到底徐哲还有个在王府做侧妃的妹妹,忠勇伯府也一直没发作。就这么磕磕绊绊到了今年,忽的一下晋王登天了。
晋王做了皇帝,生为侧妃的徐月茹至少也是个妃位,二房转眼间又有了希望。不得宠又怎样,等进了宫,那苏瑶娘再想椒房专宠,简直是痴人说梦。
徐侧妃熬啊熬,日盼夜盼,好不容易熬到迁府入宫了,却万万没想到竟被人给忘了!
她倒是想闹,可闹了关键有人知道才行。她可不想就这么被默默无闻打发了,她熬了这么久,不就是等着这一天!
遂心生一计,借着年节让身边下人回娘家,把这事告诉了玉兰姨娘和徐哲。
母子二人商议一番,让徐侧妃别急,扭头徐哲去哄了自己妻子。刚好忠毅伯府大小也是个勋贵家,平日来往的勋贵也多,徐燕茹的嫂子回去和娘家人说,秉着多条线多条路的原则,再有人来忠毅伯府做客,免不得就被灌了这么一耳朵的事。
不过是几日的功夫,外面就开始流传起新帝的王妃是个妒妇,阖府上下迁宫竟然故意使着下人把两个侧妃撂下了,你说这事可做的真不地道。
其实这种时候,是没人敢在明面上议论的,都是私下里说。这不瑶娘不是和镇国公世子夫人乔氏交好么,乔氏在外面听到这流言,背地里让人一打听,也没敢耽误就进宫来找瑶娘了。
“我能说这事真不是我指使的。”听完后,瑶娘表情有些窘的解释道。
乔氏掩着嘴笑了声:“你是什么人,我还不清楚。不过这事你还是抓紧着办了,如今正是你的好时候,千万莫让人抓住什么把柄,从中横生枝节。”
瑶娘还有些没听懂乔氏的意思,不解地眨了眨眼。
乔氏心里暗叹了一声,才道:“按理说,这话我不该跟你说。可你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所以这事我说了,你心里也别急,有个主张就成。”
乔氏这副样子,更是让瑶娘好奇上了,到底是什么事能让乔氏说出这种话。
其实这事还是和瑶娘有关,新帝登基,年号换了,如今瑶娘也入了宫,按理说应该要将封后提上日程。晋安帝也没忘记这事,早就提了让礼部去办,却从中横生了枝节。
无他,皆因瑶娘乃是侧室扶正,其本身出身微寒。这封后一提上日程,免不了就有些大臣私下非议。
民间重嫡庶之分,反倒是皇家尤其是宫里,并不是太注重这个。后位当是有德者居之,历朝历代皇子得登大宝后,若是原配出身微寒,或是德行不够,又或是新帝急于拉拢朝臣,不封原配为后,而是另选身份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