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臣妻-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想了想,又低头伸出舌尖,微舔了舔碗中羹汤,面部表情随之不可抑制地微微抽搐了一下,哦哦,不能……
  他抬头,见明郎用完牛肉羹汤后,含笑对她轻轻道了一句“真好喝”,她也回之以一笑,又帮明郎夹了一筷酥烂的荷叶鸡。
  有这齁咸的牛肉羹汤在前,皇帝再瞧桌上那道荷叶鸡,虽闻着清香扑鼻,看着油亮鲜美,明郎吃起来也甚是美味的样子,但……但……但……
  皇帝手持青玉镶金箸,以荷叶鸡为中心,将周围沈宅厨子所做的菜,都尝吃了遍,迟迟不敢持箸去夹那鸡肉,直到膳至尾声,最终还是抵御不了“夫人的诱惑”,将筷子伸向荷叶鸡,夹了小小小小的一筷,缓缓缓缓地送入口中,慢慢慢慢地嚼着。
  皇帝一手已握紧酒杯,做好被齁死灌酒的准备,但慢慢嚼咽下来,荷叶的清香与鸡肉的细嫩,融合得当,味道鲜美,尤其在之前那碗牛肉羹汤的衬托下,真可谓是一等佳肴了。
  皇帝心道,看来明郎平日在家的膳食,也没那么“水深火热”,夫人不擅素手调羹,但这荷叶鸡,滋味还是很不错的。
  皇帝忍不住又夹了几筷,越吃越觉味道极好,吃得津津有味,沈湛见之前那碗牛肉羹汤,圣上只饮了一点,像是不喜欢的样子,这会儿倒对这道荷叶鸡似挺满意,笑着道:“如今不是夏令时节,这道荷叶鸡所用的荷叶,不是新摘的,而是冰库贮藏的,若是用新摘的荷叶,味道定然更好。”
  皇帝立刻顺势“爬坡”,“那明年荷花盛开时节,朕定要来你府上,尝尝这道应时的荷叶鸡。”
  沈湛道:“陛下愿再来用膳,寒舍蓬荜生辉,微臣与内子,不胜荣幸。”
  如此一顿晚膳用罢时,已近戌正,沈湛与妻子同送圣上至沈宅门外,皇帝在晚膳时侯,就时不时暗观他二人亲密行止,此刻见他二人同站在晕黄风灯下,眉目带笑,相依挽手,夫妻之间毫无嫌隙的样子,想之前明郎心神不属,或许只是他们小夫妻之间小打小闹的“情趣”而已,倒是他这个外人想多了,白担心一场……
  ……啊,他也不算外人,无论是对明郎,还是对她……
  ……那,内人?世间只有男子三妻四妾,岂闻一女坐拥二夫,其中一夫,还是当今圣上?……
  认识到自己“里外不是人”的皇帝,再看他们那般恩爱模样,心不由灰了一灰,他在萧瑟寒凉的秋夜冷风中,转身上了马车,人坐在温暖的车厢中,又想起今日与她一个多时辰的亲密相处,还用上了她亲手所做的菜肴,尽管滋味天差地别,但是平生首次,灰灰的心,又燃起了簇簇小火苗,悠悠地摇曳着。
  总是这样的,同她在一起,与她有关的每一件事,总是这样酸甜交加,夜色中,皇帝再悄悄看了她一眼,垂手放下车帘,人还未走,心里已然盼着下一次的相会,能长久些,甜一些。
  宫车粼粼远去,沈湛牵着妻子的手,回到海棠春坞,他原本黄昏时分刚醒时,就有话要对妻子说,结果被突然出现的圣上打岔,又因为用膳一事拖到现在,倒不知该怎么说了。
  温蘅不知沈湛心中所想,只看他怔怔的样子,抚着他脸颊问:“困了吗?传人进来伺候盥洗,然后早些歇下吧。”
  沈湛摇了摇头,展臂抱住了妻子。
  温蘅问:“怎么了?”
  沈湛抵着妻子柔软的漆发,轻轻道:“对不起……”
  如今的温蘅,最怕的,就是明郎同她说“对不起”,她怎听的了这三个字,一想到今日下午,就在这间屋子里,圣上几是当着明郎的面,抱她吻她,她的心,就像刀绞般难受,伸手紧紧回抱住丈夫,埋首在他怀中轻道:“不要和我说对不起……不是说过了吗,再也不要同我说对不起……”
  沈湛轻轻“嗯”了一声,在妻子不明内里的情况下,沉声许诺,“我再也不这样了。”
  ——再也不疑你,永不相疑,永不相负,这是我们成亲之夜许下的誓言,我会谨守一世,还有来世,今生两心不负、白头到老时,我会再次向你求亲,求取我们下一世的姻缘,愿下一世,我能早些遇见你,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地长大,一生一世长相守,再无半日分离。
  温蘅人伏在丈夫身前,只闻他铿锵有力的心跳声,听不见他的心声,她心中所想的,是圣上今日下午问她,明郎可有异常行止……
  都道是做贼心虚,她背叛了自己的丈夫,如今这般陷入泥沼之中,进退不得,也许当日,她还是应该坚决和离,而不是在受了他昏迷不醒的煎熬后,在明郎的含泪恳求中,答应再不离开他……
  与明郎坚决和离、一刀两断、再不往来,和如今这样欺瞒他,与旁的男子暗有苟且之事,究竟哪一件,对明郎来说,更为残忍……
  温蘅心乱如麻,理不出头绪,只心中反复回想着圣上那一问,异常行止……明郎今日这般醉酒,倒真是异常……
  她伏在他身前轻问:“你今天中午怎么喝得这么醉?我自嫁给你以来,还从未见你这样醉过……”
  沈湛道:“……我有许久未同陛下一起用膳了,膳中与陛下聊起小时候的事,兴致上来,就多喝了些……”
  沈湛随口所说,倒与圣上所言相合,温蘅不再疑它,只柔声道:“少喝些呀,喝多了,小心头疼难受……”
  沈湛低头轻吻了吻妻子眉心,“你既不喜欢,我以后再也不醉酒了。”
  他想起今日午膳时与圣上所言,又笑道,“今天中午,我同陛下聊起幼时赴成王婚宴一事,那时我同陛下说,长大娶妻,定要娶一眼认定、非她不可的中意女子,可人在京中多年,旁的世家子弟都已成亲了,我未还遇见让我一见倾心之人,陛下遂笑说,那些风月诗词都是夸张文辞,哪有什么一见倾心,让我别被诓得一世成不了亲,我道,这世间定有这样一名女子,正等着我呢,后来,我自请外放,陛下说,湛者,水清,青者,山色,让我去青州这山明水秀之地,担任刺史,我骑着陛下赐我的紫夜,来到那里,遇见了你,一见倾心,这是我这一生之中,最为幸运的事……”
  ……幸运吗?
  ……还是不幸,若没有遇见她温蘅,他还是光风霁月的武安侯,干干净净,怎会……怎会陷入如今这样污脏而不自知的境地中……
  温蘅沉默不语,沈湛手搂着妻子,心中庆幸自己未做下错事、毁了这份幸运的同时,也不由想起他那心怀不轨的大舅子。
  从前,因妻子之故,因他敬重慕安兄才学人品之故,他将慕安兄视作亲人友人,一片赤诚之心相待,却没想到,慕安兄竟对他的妻子,暗存了那样不可告人、有悖世俗的隐秘心思,沈湛如今再想起成亲那夜,慕安兄含笑目送他进入洞房的情形,心里头,就憋堵地不是滋味。
  沈湛将此事在心里权衡许久,仍是选择没有告诉妻子,只是此后,对他这妻兄万分提防,暗下决心,往后绝不能让妻子再与慕安兄单独相处。
  但,自此日后,转眼秋去冬来,慕安兄再也没有来过明华街沈宅这里,沈湛因心中有刺,自然也不会主动再去青莲巷,只有两次,他听妻子说要去看看哥哥时,特地放下手中所有事,陪着她去,在青莲巷温宅中,与妻子形影不离,半步也不分开。
  如此至大雪节气,官员休沐,沈湛却被召至建章宫。
  圣上见他来了,立让宫人烫酒,沈湛忙道:“微臣答应过内子,再不敢喝醉了。”
  圣上笑了一笑,改让宫人奉茶,品茗闲聊中,圣上问了他一句,“你以为温羡此人如何?”
  沈湛一时未解圣上之意,没有说话。
  圣上笑道:“朕以为以此人能力,做个侍讲学士有些屈才,只是之前朕已破格提拔他,若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又再破格擢升,恐或不妥,但,唯才是用,朝中正是用人之际,有才不用,朕又不甘,你与他是亲友,定然了解他的人品能力,所以朕问问你如何看待此人,看待此事?”
  沈湛明白圣上言下之意,慕安兄出身寒微,并无世家背景,若被如此破格节节擢升,或惹世家非议,而现在,圣上与世家关系亲近,不宜生出波澜,选择问他沈湛的圣意,大抵是,若他沈湛极力主张擢升慕安兄,擢升慕安兄这事,就可归结在武安侯极力提拔亲友之上。
  若在之前,沈湛定会大力褒扬慕安兄人品能力,促成此事,但现在,他却犹豫了一瞬,这一瞬里,他生出一念,如能将慕安兄升官调离京城,即迎合了圣意,又暂解了他的心结,可这样,妻子会因与兄长分离而伤心的……
  沈湛犹豫不决,迟迟不语,圣上见状笑道:“怎么,这还要想吗?”
  沈湛沉默,圣上也不催促,道:“好吧,你回去好好想想,此事改日再说”,一抬手,让宫侍捧了一方紫檀匣上前,赐予沈湛。
  沈湛打开一看,见里头盛满珠宝,其中一颗明珠,比寻常珠子大出数倍,硕大无暇,流光璀璨,一见即是绝世珍品,忙道:“微臣受之有愧。”
  沈湛常受厚赏,特别是今夏自各地视察水利回京,他赠予圣上一把乌金匕首,圣上后来所回赏赐极其丰厚,他当时就固辞之,但一如现在,圣上执意要他收下。
  “拿着吧”,圣上开玩笑道,“天冷了,拿去添添衣,买买柴。”
  沈湛只得谢恩收下这方珍宝匣,留待回家送与妻子。
  但他人回到明华街,妻子却不在家中,仆从回说:“夫人去温大人府上了。”
  沈湛的心,立往下一沉,他想赶往青莲巷,但手里又捧着宝匣,于是先回海棠春坞房中,将这御赐宝匣收好。
  将走时,沈湛眼瞄见百宝架,又想起匣中那颗举世罕见的明珠,妻子平日无事时,常拿百宝架上的物事赏玩,若将这颗明珠藏在其中,妻子赏玩时无意发现,算不算是一个惊喜?
  于是沈湛将那颗明珠自匣内取出,走至百宝架前,想要寻个隐秘处藏着,如此翻找了一会儿,见一盛放小彩石的匣子,很是合适。
  这些石子,是他今夏离京,途经盛产彩石的俞城,亲自为妻子挑捡的,沈湛将手探入彩色石子中,想将这颗明珠埋入其中,这样妻子平日无事,赏看这些色彩斑斓的石子时,看着看着,忽地见到一颗流光璀璨的明珠,定然惊喜异常。
  沈湛如此想着,似已看见了妻子的惊喜神色,唇际不由浮起笑意,但这笑意才刚浮起,穿过堆叠彩石、手往下探的他,还未将明珠埋至匣底,就先似摸到了一只小瓷瓶。
  沈湛奇怪拿起,见像是一只药瓶,通体碧色,他微晃了晃,瓶中像是装满了药丸。
  ……为何要将这药瓶,藏在这里?
  沈湛打开这药瓶,向掌心倒了一粒,药丸乌黑如墨,正如他疑惑的心绪,暗沉不明。


第61章 抓痕
  今日大雪节气,官员休沐,明郎原说要在家陪她一整日,但刚用午膳没多久,宫中来人,召他入宫,温蘅一人在家,闲来无事,于是命仆从驱车往青莲巷,去看望同样休沐在府的哥哥。
  自那夜与哥哥一同喝得酩酊大醉后,哥哥到现在,都没再来过明华街,每次都是她去找他,之前两次,明郎都陪着她来,今日温蘅一个人去,到了青莲巷温宅,命仆从不要通传,轻悄悄地往里走去,见哥哥人站在一株红梅树下,正在攀折新开的梅花。
  温蘅悄悄攥了一团白雪,向哥哥掷去,哥哥冷不丁被吓了一跳,回身见是她,面上的惊惑,立刻转为笑意,温声唤道:“阿蘅~”
  温蘅走上前去,打量哥哥怀中新摘的红梅,笑问:“哥哥是要摘放在书案前,伴着梅香,读书写字吗?”
  温羡其实是想摘放在她房中窗下的花觚里,明明知道她不住这里,明明知道她另外有家,却还保留着这个习惯……他不答妹妹所问,只朝她身后望了望,问:“明郎没一起来吗?”
  温蘅摇了摇头,“午后宫中来人,召明郎入宫面圣”,又牵着哥哥衣袖,略带撒娇地嗔问,“哥哥最近,为何总不来明华街呢?”
  温羡淡笑道:“公务繁忙,脱不开身。”
  温蘅微蹙眉头,“今日休沐,哥哥也不来!”
  自那夜醉酒失态后,温羡一是心中有愧,有些不敢见妹妹,二是总觉明郎对他的态度,虽表面看来,与从前没有什么不同,但他总隐隐觉得有些不对,这份“不对”,或许仅仅是他“做贼心虚”,也或许那夜,明郎真看到了什么,不管是哪种可能,为了妹妹好,他都该与她保持些距离,故而近来,再没主动去过明华街沈宅。
  这些心里话,自然不能同妹妹说,温羡只笑着致歉道:“都是哥哥不好,都是哥哥的错,天气冷,快进屋坐吧,哥哥亲自煮茶,向你道歉。”
  兄妹二人在温羡书房中,闲坐笑谈了大半个下午,品茗对弈,剪插花枝,天将黄昏时,仆从报说“侯爷来了”,兄妹二人放下手中棋子,一起出门去迎。
  因地上仍有积雪未化,黄昏时候天气寒凉,沾有白雪的青石砖地,有的渐渐凝结起薄冰,温蘅为去迎明郎,走得略快了些,脚下一个不慎,差点滑倒,幸好一旁的哥哥,忙伸手捞住了她。
  温蘅撞在哥哥怀中,被哥哥揽腰扶住,她手攀着哥哥的肩,慢慢站稳,又是有些后怕又觉有些好笑,正要笑说些什么时,忽听到轻轻的“吱呀”踩雪声,抬头看去,见是明郎慢慢走了过来,眸光在淡茫的暮色折射下,有些看不分明,只是静静地望着她和哥哥。
  哥哥松开了揽她腰的手,温蘅也忙迎上前去,“你来啦。”
  她说着牵住明郎的手,却惊觉他的手那样冷,温蘅怔怔看向明郎身上的衣裳,锦袍之外披穿着狐裘,与平时无异,穿得并不少,怎么手冷得像冰一样,一点热气也没有……
  温蘅关切问道:“明郎,你手怎么这么冷?是不是病了?有些发寒……”
  她说着要伸手探他额头,明郎却握住她的手,嗓音如常道:“没有,只是天太冷了。”
  温羡接话笑道:“是啊,天太冷了,地上都结冰了,方才阿蘅为了快些迎你,脚下打滑,差点摔倒,幸好我在旁扶了她一下,不然要是结结实实摔在地上,她这会儿定在喊疼。”
  他这话,是在向明郎如实解释他方才与阿蘅的亲密之举,明郎听后,神色未有稍动,只如常淡笑道:“多谢慕安兄了。”
  温羡实在分辨不出,明郎这话有无其他意思,遂也静默不语,温蘅挽住丈夫的手,一边用自己的手来捂他,一边仰面笑看着他道:“我们晚上在哥哥这儿用晚饭吧,好不好?”
  温羡在旁,见明郎并不说话,随即对妹妹笑道:“哥哥今晚有事,同僚宴请,得出去一趟,这顿晚饭先欠着,改日再用吧。”
  温蘅无奈,只能有些恹恹道:“那好吧。”
  她看天色还早,还想再进屋中,同哥哥再喝会儿茶、聊会儿天,遂要牵着明郎的手往里走,但明郎却驻足不动,反握住她的手道:“回家吧。”
  温蘅还未开口,就听哥哥笑道:“回去吧,趁这会儿太阳还没完全落下,若等天黑了再走,那路上就太冷了,回吧,哥哥也该出门赴宴了。”
  于是温蘅只能随明郎离开,温羡送妹妹与妹夫出门,望着阿蘅与明郎牵着手在车厢内坐下,车夫放下车帘,正要走时,阿蘅手揭开窗帘,朝他笑道:“哥哥,常来明华街坐坐呀……”
  温羡正欲道“好”,就见阿蘅身边的明郎看了过来,握住阿蘅的手,朝他微微颔首致意,即放下了车帘。
  车夫“驾”地一声扬鞭,温羡站在门前,望着暮色中车马远去,心中浮起隐隐的不安。
  他人站在原地许久,直到马车早已绝尘而去,暮光也一分分黯淡下来,天色苍茫,有些像,将要落雨的琴川。
  多少年前,他还是个不知事的孩子,在这样苍茫的天色里,牵着比他更小的阿蘅,来到父母面前,说了他此生最为后悔的一句话。
  仲冬寒风灌进袖中,令人遍体生寒,温羡收回远望的目光,回身向宅内走去,因听说公子要赴宴、已将自家车马牵出、候在门外的知秋,见状怔怔追上问道:“……公子,不是说要去赴宴吗?”
  “哪里有宴可赴”,公子淡淡一笑,“形影相吊的命罢了。”
  街道宽敞,行驶平稳的马车内,温蘅将自己所用的貂绒小手炉,塞到明郎的手中,而后见明郎一直静静看她,笑问:“总看着我做什么?”
  明郎没有说话,手却伸了过来,揽在她发后,人也跟着近前,轻轻吻她,起先温柔如蝶,渐渐动作变烈,将她紧揽在怀中,越吻越急,几要叫她无法呼吸时,忽听什么东西,“砰”地一声,摔在了地上。
  温蘅推开明郎,见摔在车厢地上的,是那只小手炉,炉盖倾开,细白的炉灰,都已洒了一地。
  她边抬手轻整微乱的发髻,边嗔看明郎,“胡闹什么呢,待会下车,是要叫人看笑话吗?!”
  “看就看”,明郎人倚着车厢壁,在车内未点灯的暗茫光线中,看不清神色,只一双眼,幽亮地凝看着她,静静道,“谁都知道,你是我沈湛的妻子。”
  温蘅笑而不语,手炉既已倾洒了,她就用自己的手,来帮明郎捂暖,明郎沉默地望着她的动作,渐渐倾身抵靠在她肩侧,在她耳边轻轻道:“我爱你,阿蘅……”
  温蘅道:“我知道。”
  “……那你爱我吗?”明郎问。
  温蘅轻道:“爱。”
  在遇见他之前,她心中没有半点情爱,在遇到他之后,她心中的情爱,满得像是要溢出来,纵是到如今,那样多的事,或明或暗地横在他们之间,她对他的爱,也没有半分减少,没有分与旁人半分。
  “……好”,明郎伸手揽抱住她,在她耳畔轻声喟叹,“真好……”
  这一声喟叹,似与平日不同,如一汪深渊,平滑如镜的水面下,似还隐藏着什么,温蘅还未及分辨,马车已然停下,这一闪念,也被突然打断,飞去无踪。
  明郎扶她下车,宅内仆从见侯爷与夫人回来,传讯下去,准备晚膳,一如往常平淡而温馨,宫内,天子也到了用晚膳的时候,宫侍们一如之前的每一日,在闻听赵总管击掌后,遵命捧着御膳佳肴,流水般进入建章宫。
  皇帝人在膳桌旁坐下,见桌上有道牛肉羹汤,想起那夜在明华街沈宅用晚膳,所喝的那一口惊天地泣鬼神的牛肉羹汤,唇际不禁浮起笑意。
  那日之后没几天,他难耐相思,又与她在幽篁山庄相会,他问她如何自评厨艺,她淡道:“恰合夫君口味。”
  他心道,明郎从前也没这般重口,只是为佳人甘吞盐汤,为不打击她在厨艺上的自尊心,在这事上也不多说了,只是珍惜时间,与她笑语亲近。
  此后至如今大雪日,他与她,又私下见了五六次,每次寥寥一二时辰,实让他难以满足,最近这次,是在两日前,他缠绵过后,恋恋不舍地拥着佳人玉体时,忽地想起一事。
  郑轩说他龙体无恙,他与她欢好的频率,早就远超后宫妃嫔,纵是从前有意亲近冯贵妃,也绝无如此频繁,冯贵妃既然都曾有孕一次,那么她,会不会怀孕?
  他当时手抚过她的腹部,问她此事,她将他的手拿开,声平无波道:“不会。”
  他问为何,她说:“臣妇身体有恙,极难有孕。”
  他吃了一惊,“怎么从未听夫人说过?!”
  她垂眼不语,他心道也是,有关她的事,他不问,她怎会主动说呢……
  他感叹须臾,万分爱怜地抱住她,关心道:“这得好生调养,朕悄悄安排太医……”
  一语未尽,就被她打断,“为何要调养?这般不是很好吗?若臣妇如今有孕在身,这孩子来历不明,算什么呢?!”
  他被她噎住,默了默道:“总是要调养的……”
  她道:“那陛下告诉臣妇,何时与臣妇断了这种关系,那臣妇就从何时开始调养。”
  “……朕说过要与夫人长长久久”,他摩挲着她的脸颊,贴面看着她,微沉声提醒她道,“夫人当时答应了朕的。”
  她闭上眼,像是不想看他,他抱着她,认真想了许久,最后道:“其实朕与明郎情同同胞兄弟,明郎的孩子,朕也会视若己出,纵是分不清是谁的,也没什么……”
  话未说完,就听她猝然冷笑出声,她睁开双眼,眸光讥讽,像是燃着幽火,他待要细看,她却用力推开了他,起身穿衣。
  她总是拗不过他的气力的,衣裳才披在肩头,就又被他捞到了怀里,他也不知哪里惹恼了她,胡乱安抚一通,将分离时,还想提提调养身子的事,可看她眉眼冷凝,只得把话先压下,留待下次再说。
  下次是何时呢?
  皇帝一边盘算着下次相见,一边慢慢用完晚膳,膳罢,赵东林来问:“陛下可要宣召妃嫔侍寝?”
  皇帝想他已有六七日未召冯贵妃了,遂道:“宣冯贵妃。”
  冯贵妃闻召自然欢喜,在建章宫偏殿沐浴更衣后,熟门熟路地往天子寝殿走去,见数名宫侍正帮圣上宽衣,上前柔声道:“让臣妾来服侍陛下。”
  皇帝心里正想着她身体的事,想着下次相见要不要带郑轩去,心不在焉地微微颔首。
  赵东林见这情形,领着诸侍退出寝殿,冯贵妃动作温柔地帮圣上解束带除外袍,绕走至圣上背后,抬手除下贴身的单衣时,忽见圣上肩背处,有几道浅浅的抓痕,已快结痂。
  ……宫妃侍寝,纵使情动吃痛,都绝不可能损伤龙体,这是陛下自己挠的,还是,哪里来的野女人?!……
  作者有话要说:  狗皇:我的娃是我的,你的娃也是我的,不知道谁的娃,也是我的,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头疼躺床一天,拿手机慢慢磨,终于在六点前磨出来了……脑壳疼脑壳疼,有小伙伴同样常偏头痛吗,要是吃止疼药都不管用了,还有啥偏方能治治吗,捂脸……


第62章 极限
  冯贵妃暂时按下心中疑虑,就当什么也没有看见,垂眼帮圣上除去单衣,拿起一旁漆盘上的寝衣,动作温柔地为圣上披穿上,绕走至圣上身前,手执着衣带,却不先急着系上,而是美目盈盈地仰看着圣上,婉声轻道:“陛下……”
  心不在焉的皇帝,被这一声娇柔婉音唤回神来,见冯贵妃正眼波流转地仰望着他,流滟灯光的柔照下,轻薄的裙裳若隐若现,双颊红晕如云,见他不应,又柔柔轻唤了一声,“陛下……”
  皇帝“唔”了一声,自己将衣带系好,道:“不早了,睡吧。”
  冯贵妃望着圣上自向龙榻处走去,神色如常婉顺,心中忧急难安。
  自夏末从紫宸宫回来后,她仍是“宠冠后宫”,圣上每隔七八日,便会召她侍寝,她也是后宫妃嫔中,唯一被宣召的妃嫔,但众人只知艳羡看她,岂知她每每至天子寝殿,皆未承恩露。
  冯贵妃伴驾数年,知道圣上并非热衷风月之人,从前独宠于她时,也不常行周公之礼,可这一次,实在太久了,从紫宸宫回来,已有四个多月了,纵是圣上并非丝毫不沾男女之事,每月循祖制往皇后娘娘宫中两日,或施雨露,但这么久不碰她,她入宫以来,从未有过。
  今夜,冯贵妃受召侍寝,原是精心准备而来,也打定主意,要柔媚侍奉,定要设法婉转承恩,可方才为圣上宽衣时所见到的抓痕,像根尖刺梗在她心里,现下圣上冷淡的态度,也让她心中疑云更重,难道圣上是因另有新欢,所以这四个多月,才不临幸于她?……
  这新欢应不是后宫妃嫔,后宫妃嫔若被召侍寝,她这个贵妃不会不知道,那,是某个宫女?某个歌舞伎?
  宫女、歌舞伎等虽身份低微,但也可获封“更衣”“娘子”之类的低位封号,圣上若幸了她们,为何不进行册封?……又是什么性子的宫女、歌舞伎,敢在圣上身上留下抓痕?……
  ……不,纵是宫女、歌舞伎,若是按制被圣上临幸,她们也会受宫中嬷嬷教导,无论承幸时如何难耐,都得收着指甲,不可抓挠圣上……
  ……是圣上并未按制临幸,只是兴起时随意施洒恩露,那名宫女或歌舞伎,不懂规矩,一时难耐,才在圣上背后留下了抓痕吗?……
  ……不,圣上是天子啊,是大梁江山之主,纵是不懂规矩,那些宫女、歌舞伎,定也不敢随意损伤圣上龙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敢做下这样的事情,又让圣上的态度如此怪异?……临幸却不册封?甚至连她的存在,都不让众人知道……
  ……是因根本不放在心上,视如草芥,所以连个名分也不给?……可若是这样,又怎能容忍那女子损伤龙体?……
  冯贵妃越想越乱,理不出个头绪,她缓步走近龙榻,圣上已上榻安歇了,见她走至榻边,道:“歇下吧。”
  冯贵妃依言上榻躺下,心有不甘,仍想再试试,她在温暖的锦被中,向圣上身前偎去,轻声道:“臣妾昨夜梦见了那个可怜的孩子,夜半惊醒,心里难受地睡不着,一直在榻上坐到天明……”
  皇帝叹了一声道:“那孩子没了,朕心里也很难过……罢了,不要再想了……”
  “臣妾听陛下的”,冯贵妃伸臂拢向圣上的脖颈,娇柔的嗓音,既有几分楚楚可怜的恳求,又似撒娇,有着如撩人心的魅惑,“……陛下,臣妾……臣妾想再要一个孩子,为陛下平平安安地生下来……”
  说话间,冯贵妃向圣上怀中靠得更近,柔软的身子紧贴在圣上身前,几无一丝缝隙,再抬眸含羞带怯地依依看着圣上,微微咬着鲜嫩红唇,娇音如兰,“陛下……”
  冯贵妃这般言止,皇帝岂不明白她的意思,他心道好像是有许久没有宠幸冯贵妃了,于一宠妃来说,确实有些说不过去,遂按着她的双肩,翻身而上。
  皇帝存了要幸的心思,但真撑在冯贵妃身前,却觉哪哪儿都不对劲。
  冯贵妃很美,桃腮杏面,人比花娇,可他对望着她娇羞婉转的星眸,却觉这眸子不该这般含情凝睇,而该冷些静些,如千尺澄潭,明净清澈,似可映照人心,这眉也不该是新月眉,而该是如烟小山色,似青黛春山,沉静时,眉目如画,书香之气暗暗流转,微蹙时,烟眉轻颦,眸中如泛起濛濛烟雨,等因他情动雨意渐浓,便盈满春水,随他冲击摇曳悠漾,风情妩然……
  还有这颊、这鼻、这唇……皇帝凝看着冯贵妃的面容,一分分地,在心底拼出了另一张脸来,遂对着这张哪哪儿都有些不对的美丽面容,有些亲近不起来,他这般僵了一阵,忽地想到,她此刻,是否正在明郎身下呢……
  这般一想,皇帝心里头更是有点怪怪的,原就强行提起的兴致,更是兴不起来了,遂撤了手,躺到一边,道:“睡吧……”
  冯贵妃原正满心期待地等待承幸,却见圣上又撤开身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