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深闺[封推]-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王爷想让这兄弟两个心里有数。
    “我也正是这么想。”荣成翰点头,“但是,父王为什么偏选在这个时候。”
    为什么不早点除掉红翡?这是荣成翰一直以来的疑问。他曾经和柳若姒私下猜测过老王爷的用意。老王爷留着红翡有用。那么现在,老王爷为什么突然不留着红翡了?
    “不管怎样,总归是一件好事。”柳若姒想了想,就说道。
    处置了红翡,就代表着当年的那件事,终于尘埃落定。再也没有人会受那件事的影响了。
    对苏氏,对荣成翰,这都是一件好事。
    可是,老王爷对苏氏的态度,却又透着些古怪。老王爷究竟在想什么?
    “或许,父王他这是在……安排后事……”看看左右无人,柳若姒压低了声音对荣成翰道。
    荣成翰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
    对红翡的处置是像在安排后事,但是除此之外,老王爷却没有其他的举动,这就又不像了。
    “或许,是父王终于想通了什么。”荣成翰说道,一面就问柳若姒,“方才父王提起,你跟父王说了些什么?”
    “这个……,让我一时也说不清……”
    转天清晨,柳若姒和荣成翰起来梳洗已毕,先就打发人去看春晖堂的情形,一面两人收拾利落,就来给老王爷和苏氏请安。到了老王爷的住处,两人得知,老王爷还没有醒。
    服侍老王爷的众人面露紧张之色。
    “……正要去禀报侯爷和夫人知道……”老王爷自昨夜睡下,就再也没有醒过。一开始大家还觉得是好事,但是现在看着,情形却是有些玄。“太医方才诊了脉,却说拿不准,要多请几位太医共同诊治……”
    柳若姒和荣成翰都不由得大惊。
    太医们很快就被请了来。据太医的诊断,老王爷很有可能会就此一睡不醒。荣成翰和柳若姒此刻才突然醒觉,昨天老王爷苏醒之后的情形,原来只是回光返照。

  第三六四章 弥留

永靖王府内的气氛,一下子降到了冰点。对于这样的情况,荣成翰兄弟们也好,苏氏也好,都是不能够接受的。
    “再想想法子,父王昨天分明恢复的很好。你们总会有法子让父王醒过来。父王一定会没事。”
    “王爷昨天还好好的,怎么过了一夜就会……,我不相信。”
    对于王府众人的反应,太医们也是无可奈何。他们当然也希望老王爷能够醒过来,恢复健康。但是有些事情,终究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太医们没有法子,只能答应会“尽人事、听天命”。
    皇帝在宫中自然也听到了消息,立刻就打发了人来传下旨意,让太医们务必尽力救治老王爷。皇帝还在旨意中说老王爷是“国之肱骨,不可或缺”。
    治不好老王爷,这些太医们怕都是要被治罪。但是相反,如果能够让老王爷转危为安,就是天大的功劳一件。太医们深知其中的厉害,自然没有不倾尽一生所学的。
    柳若姒和荣成翰在春晖堂守了半天,才略微得了片刻的空隙回到云水居。虽是经过太医们的极力救治,但是老王爷还是昏迷不醒。
    心理上,荣成翰和柳若姒都不能接受老王爷会过世。但是不得不说,在理智上,两个人的心中多少都有些准备。
    “该准备的东西好歹准备一些,只当是冲冲吧。”柳若姒跟荣成翰商量。
    “这样也好。”荣成翰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柳若姒的决定。
    昨天一夜都没有好好歇息,今天又忙了将近一天,柳若姒和荣成翰都十分疲惫。即便如此,两人还是让奶娘将小猪儿抱了过来。今天两个人都忙,已经大半天都没看见小猪儿了。
    小猪儿被奶娘抱过来。一看见柳若姒和荣成翰,原本扁着的小/嘴立刻就翘了起来。
    “爹爹……娘/亲……”小猪儿张开两只肥肥短短的小胳膊,就要爹娘抱他。
    荣成翰胳膊长。先就将小猪儿搂了过去。在小猪儿胖乎乎的脸上亲了两口,荣成翰才略微舒了一口气。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搂着小猪儿温温软软的小身子,荣成翰的心情都会平复下来。
    小猪儿在荣成翰的怀里闹腾了一会,就挣开荣成翰,想要柳若姒抱他。
    “你/娘太累了,不要闹你/娘。”荣成翰就道。虽然是这么说,但还是将小猪儿递到了柳若姒的怀里。
    小猪儿似乎是感觉到了柳若姒的疲倦,此刻坐在柳若姒的怀里显得比任何时候都要乖巧。
    “娘/亲……”
    “乖小猪儿,娘/亲和你爹爹这些天怕是会很忙。不能像从前那样总陪着你。小猪儿要乖乖的,等忙过了这一阵,娘/亲和爹爹再好好陪你,还带你去看外祖父和外祖母,还有你小舅舅。”
    “嗯,……小舅舅……”小猪儿就点头,一双眼睛弯成了两道弯月。
    在柳若姒的怀里玩了一会,小猪儿就仰头看向柳若姒。
    “祖父……”
    小猪儿这是想去找老王爷。
    柳若姒和荣成翰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色,夫妻两个心里都不大好受,而且也有些为难。
    生老病死虽说是人间的常事。但是对于小猪儿这个年纪的孩子,柳若姒和荣成翰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两人初为人父人母,显然还有很多东西要习学。
    “祖父病了。今天不能陪小猪儿玩。”柳若姒想了想,只好说道。
    “祖父……”小猪儿却坚持说道。看小家伙的意思,还是想去春晖堂看老王爷。
    “祖父病的厉害,不能打扰。等祖父再好上一些,就带你过去。”荣成翰只得帮衬着说道。
    “是啊,小猪儿要乖乖的,免得惹祖父生气。”
    小猪儿就扭了扭小身子,显然荣成翰和柳若姒的话并没能够说服他。对于祖父会对他生气这件事,因为被老王爷宠溺惯了。小猪儿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小猪儿乖乖的,祖父才能快些好起来。那样。小猪儿也能快些看见祖父了。”柳若姒只好继续劝说小猪儿。
    夫妻两个哄了半天,才好歹将小猪儿哄住。柳若姒又忙拿出两件新奇的玩具来。将小猪儿的注意力转开,小猪儿这才不再叫祖父了。
    将近傍晚,老王爷依旧没有醒,但另一方面,他的情况也没有变的更加糟糕。老王爷还有呼吸,这让王府上下都还心存希望。
    当然,这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另外有一些人,却并不是这么想的。
    柳二老爷、柳大老爷和柳三老爷得到消息自然都来了。这兄弟三个都是有了些年岁和阅历的人,类似的事情经见的多了,且旁观者清。他们都暗自摇头,老王爷凶多吉少。
    就算是荣成翰兄弟几个以及苏氏的心里,在热切希望的同时,心里多少都有了些不好的准备。
    入夜,谁都不愿意离开春晖堂,都要在老王爷的榻前守着。
    到了二更天,老王爷还是没有醒,如果不是胸脯还有些微的起伏,众人甚至感觉不到他的呼吸。守在榻前的众人难免都心力交瘁,苏氏最先露出不支来。
    荣成翊看见了,就劝苏氏先去歇息。
    “母妃不必总守着。依我看,父王暂且不会有事。母妃先去歇息,等父王醒了,就去通知母妃。”
    “不。”苏氏晃了晃头,她的眼睛下是两块明显的乌黑,一张脸看过去容色非常憔悴。“我没事。我就守在这,我还支撑得住。”
    明明就是支撑不住了,可苏氏还是这样说。
    这个时候,就听得帘子一声轻响,众人不由得都抬起头来。
    苏晴暖穿了一身淡青色的衣裙款款走了进来。王府此刻不同以往,苏晴暖今天也并没有做什么装饰。她低眉顺眼地走到苏氏跟前,就将手中端着的一盏燕窝递给苏氏。
    “姑母吃点东西补补,也提提神。”苏晴暖低声道。
    没有跟苏氏、荣成翰、柳若姒等人一样守在老王爷的榻前,但是苏晴暖这一天中也过来了几次。每次过来,都是劝慰苏氏,并给苏氏送些茶点过来。
    苏氏本有些茶饭不思,但是经由苏晴暖送来的东西,苏氏却是不管怎样都会吃上一些。
    “也累了七丫头。”苏氏低声叹道,看着苏晴暖的目光满是欣慰和慈爱。
    “不过是些须小事,哪里值得姑母一提。但愿老天保佑,让王爷早些好起来,姑母也能开怀。我宁愿去庙里还愿,在佛前跪上三年的香。”
    “难得你有这份心,只是使不得。”苏氏的手抖了抖,显然是很受触动,说出话来就带着些哭音。
    柳若姒不由得看了苏晴暖一眼。苏晴暖确实非常非常会说话。只是,苏晴暖这句话虽然取/悦了苏氏,但是却并不见能讨屋子里每个人的喜欢。
    苏晴暖不过是苏氏的侄女,竟然要为老王爷的安危去庙里住上三年,持斋茹素。这将老王爷的儿子、儿媳妇们都置于何地。就算真的需要有人这么做,苏晴暖还远远排不上号。
    可是,不管别人怎么想,苏氏却是非常的受落。
    苏晴暖显然是摸清了苏氏的脾气。而且,这个时候在众人面前说出这样的话来,又显然不仅仅是为了讨好苏氏。
    苏晴暖,这是在投机啊。苏晴暖并不是不知轻重深浅的人,这个时候说这种话,想让人相信她没有所图,实在是太难了。柳若姒眯了眯眼睛,就看向劳氏。
    妯娌两个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色。
    劳氏干咳了一声,就要说话。
    柳若姒微微转头,眼角的余光却突然看见苏晴暖的侧脸。苏晴暖的嘴角竟然微微翘/起,似乎是难掩得意之情。柳若姒心中一动,脑子里念头数转,忙就给劳氏使了个眼色。
    劳氏本要出言讥讽苏晴暖几句,却瞧见柳若姒使眼色不让她说。劳氏心中疑惑,但是往日积攒下的对柳若姒的信任,还是让她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七妹妹最孝顺不过,是赵家有福了。”柳若姒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苏晴暖你此刻话说的好听,可却是已经定了亲的人。你现在敢说你会退掉赵家这门亲事,去庙里为老王爷持斋茹素吗?方才那样不痛不痒的话在这个屋子里说说或许还没什么,真要拿出去说,只怕人们议论的就不是苏晴暖的孝顺了。
    京城中的人会怎么想,赵家的人又会怎么想?苏晴暖的本意是想要投机,可到时候只怕她哭都来不及了。
    苏晴暖的嘴角抽了抽,柳若姒的反应跟她预想中的大不相同。本来,她还想趁此机会将上柳若姒一军的,就算不能对柳若姒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也要让柳若姒的心里堵上一堵。
    但是,柳若姒却比她预想的要聪明许多。
    柳若姒不仅没有被她的话将住,反而还将了她一军。更让苏晴暖惊心的是,柳若姒似乎看出了她的目的。
    苏晴暖顿时觉得背上出了一层冷汗,只能强作镇定,却是立刻闭了嘴,再也不敢说话了。

  第三六五章 遗折

柳若姒语气平和,说的话也挑不出半点儿毛病来。苏氏因此也就没有注意,只夸苏晴暖好,同时心里暗暗觉得,柳若姒虽然不好,但是近来的表现还算可以。不管柳若姒心里怎样,这表面上总还是能够让大家过得去的。
    苏氏吃了几口燕窝,就将碗放了下来。虽然有苏晴暖时时安抚着,但老王爷这个情形,苏氏还是食不知味。大家又劝苏氏对歇息,苏氏只是不肯。
    众人也就只好作罢。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大家心里都有些明白。这一夜,对于老王爷,对于整个永靖王府,都将是至关重要的一夜。老王爷或许会醒过来。而如果老王爷这一夜都没有醒,那么众人将不得不面对王府顿失顶梁柱的局面。
    大家守在老王爷的榻前,虽是心神俱疲,但每个人都努力打起精神来,不肯放过榻上老王爷的任何一点点变化。
    “父王的手,刚才好像动了动……”荣成翰突然说道。
    要说眼神好,体力佳,这个屋子里的人没有比荣成翰更强的了。因此,也正是荣成翰第一个发现老王爷有苏醒的征兆。
    大家听了荣成翰的话,都不由得又惊又喜,同时还有些不敢相信。直到大家都看到了,老王爷在被子下的手确实轻轻地又动了动。
    老王爷不仅手动了,眼皮子底下的眼珠子也微微地转动了起来。
    “快请太医!”不知道是谁说了这一声,立刻就有人往旁边的屋子里去,将在那里守候的太医叫了来。
    太医过来立刻给老王爷诊了脉,但是这一次,太医们却没有用药,而是有一位精通针灸的老太医给老王爷施了针。老王爷的嘴里轻轻地发出一声呻/吟。
    太医们都退了下去。苏氏、荣成翊、荣成翰等人忙都聚拢到老王爷的榻前。
    “王爷……”苏氏叫道。
    “父王……”这是荣成翊、荣成翰和荣成翔。
    苏晴暖这个时候还没有离开,见到老王爷竟然有了苏醒的征兆,苏晴暖干脆就留在了老王爷身边。此刻屋子里的人的注意力都在老王爷身上。对于苏晴暖的去留就都没有十分在意。
    老王爷又轻轻地呻/吟了一声,然后才慢慢地。显然非常费力地睁开了眼睛。
    老王爷睁开眼睛了,包括柳若姒在内的众人心中都一阵雀跃。大家又往老王爷身前靠近了几分。
    老王爷虽然睁开了眼睛,但是此刻他的一双眼睛却没有了神采。看他在众人面上慢慢地看了一圈,眼神却也并没有见一丝的清明。
    柳若姒的心再次沉了下去。此刻的老王爷,神智是否还清醒?他是否还能认得出榻前的这些人?这些都是他的家人,他的血脉,他最亲近的人。
    “哦……”老王爷含糊地哦了一声,一面慢慢抬起手。
    “父王……”大家都有些不懂老王爷这是什么意思。老王爷的手并没有指向任何人。而是指向了他的脚底。
    大家不明白,但是老王爷贴身服侍的人却明白了过来。
    “王爷要的,是不是这个?”就有小厮从老王爷的脚边拿出一只锦匣来。小厮将锦匣捧到老王爷面前,并且将锦匣打开给老王爷看。
    “嗯。”老王爷有些艰难地点了点头。
    荣成翰就站在旁边,他往锦盒里瞧了一眼,一下子也就明白了。锦盒里,是一份已经写好的奏折。
    几乎是约定俗成的,朝中的大臣在自知命不久矣的时候,都会准备最后一份奏折。这种奏折很多时候被称为遗折。一般是老臣死后由家里人递上去。有些老臣则会在弥留之际,最后保有一丝清醒的时候。就打发人将奏折递上去。
    锦匣里的奏折上还留着一丝淡淡的墨香,正是荣成翰昨夜过来时在老王爷屋里闻到的那一种。
    这封奏折,是老王爷昨天才刚刚准备好的。显而易见。老王爷已经预见到自己可能好不了了,所以准备好了奏折。
    荣成翊和荣成翰并肩站着,荣成翰能看到的,他同样也看到了。与荣成翰不同,荣成翊还知道,老王爷一直有准备遗折。老王爷一生戎马,时刻准备为国捐躯,因此早就做了完全的准备的。
    说起来,就算是现在老王爷突然走了。也没有必要新准备一份奏折。可老王爷还是准备了。
    这就是说,老王爷自己废掉了以前的折子。
    那么这份新的折子里。会有怎样的变化那。毕竟,如果没有什么变化。老王爷如今的精气神,是不会劳心费神地重新准备奏折的。
    “……”老王爷嘴里含糊地说着什么,一面艰难地打着手势。
    “父王是想,现在就送奏折进宫?”荣成翰问道。
    老王爷听见荣成翰说话,微微转头看向荣成翰,然后点了点下巴。
    很显然,老王爷正是这个意思。
    装奏折的锦匣并没有上锁,奏折也没有密封。老王爷的意思,似乎是并不介意儿子们知道奏折的内容。
    荣成翰从小厮手中接过锦匣,转身郑重地递给了荣成翊。
    老王爷将荣成翰的这个举动看在眼里,面上流露出欣慰之色,随即就又闭上眼睛,又陷入了沉睡。太医们再次被请来,但是这一次,太医们既不肯用药,也不肯施针了。
    他们已经尽了人事,如今只能听任天命。
    “王爷身体底子不错,老天保佑,或能挺得过来……”
    这句活说的算好听,但是却遮掩不住话中消沉的意味。
    荣成翊拿着锦匣退到苏氏旁边,一面就招手将荣成翰和荣成翔叫到了跟前。
    “父王的奏折,是否请母妃……”
    “我如今心里乱的很,你们自己做主吧。”苏氏就摆手道,一面又说了一句,“你们父王既然没有封起来,看看想也无妨的。”既然并不是秘折,大家看一看,一会到了皇帝跟前,也更好说话一些。
    荣成翊也是这个意思,就抬头去看荣成翰。他在征求荣成翰的意见。
    荣成翰也轻轻地点了点头。
    “母妃说了,大哥就先看看。”荣成翊并没有问荣成翔的意见,荣成翔却先开了口,“父王一辈子为荣氏江山,那真是啥都豁出去了。父王在折子里怎么说,万岁爷总不会亏待了咱们。”
    一般老臣的遗折上去,皇帝陛下感怀之余,总会有相应的恩典赐下来。或是给老臣身后荣,或是给老臣的后背各种恩典。
    永靖王确实为朝廷付出良多,且深受皇帝敬重。老王爷这封奏折上去,不出意外,王府将得到许多的恩典。万岁爷也不会忘记了老王爷的这三个儿子。
    大家都没有接荣成翔的话,荣成翊只是拿出奏折打开看了。
    荣成翊很快看完了奏折,就将奏折交在了荣成翰的手里。荣成翰也看了奏折,却并没有发表任何评论。
    这封奏折,显然是要荣成翰兄弟中至少一人送上去,然而王府此刻也离不开人。
    “大哥去送奏折,家里就交给我。”荣成翰就说道。
    “还是三弟去送吧。”荣成翊想了想,却摇头道。
    “好,就依大哥。”荣成翰没有跟荣成翊分辨,而是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柳若姒跟着荣成翰快步回了云水居,就找出衣裳来给荣成翰换了。
    “父王的奏折里说什么?”柳若姒轻声问。
    “嗯……”荣成翰略一沉吟,就从胸前将奏折取出来递给柳若姒。
    “给我看?”柳若姒抬眼看了一眼荣成翰。
    “看看无妨。”只要不说出去。
    柳若姒见荣成翰这样,且这屋子里也没有外人,也就没有推辞,干脆打开奏折来看了。奏折是老王爷亲笔所书,且很容易看出就是这两天才写的。老王爷的字一项写的很好,但是这封奏折上,却明显看出笔力有些不稳。
    如果放在平时,这或许有些不敬。但是这种时候,却更可见老王爷的一片赤诚。想来皇帝看了这封奏折,不用看内容,就已经能够感动了吧。
    何况,老王爷奏折的内容更加让人不能不感动。
    这奏折里面几乎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大大的,鲜血浸/润的“忠”。老王爷自知命不久矣,心心念念的仍旧是荣家的基业。柳若姒看着老王爷这篇奏折,不禁想到了前朝有名的出师表。
    除了荣家的基业,在奏折中老王爷对自家,对他自己的身后事却提到的极少。老王爷只说,他的丧事要简办,决不能奢靡。而对于自家子孙,老王爷只简单地写了一句话。
    子孙顽劣,请皇帝鞭策之。
    放下奏折,柳若姒心中感慨良多。
    “这就是父王。”荣成翰沉声道。
    “是的。”柳若姒点头,这就是永靖王。虽然对于老王爷的一些做法柳若姒很有些不以为然,但是这些都不能改变一个事实。永靖王爷一代英杰,令人敬佩。
    将奏折递还给荣成翰,
    “现在进宫,少不得要在宫门前等上半晌。”柳若姒一边就说道,“这个时辰,寒气最重了。哎……”
    柳若姒叹气,显然是心疼荣成翰。

  第三六六章 他想

荣成翰轻轻揽了揽柳若姒的腰,安慰柳若姒不要为这件事担心。
    “宫门那边守卫我有熟人,若是等的时辰久了,我自然有避寒的地方。……万岁爷历来勤勉,父王这个情形,估计不会让我等多久。”老王爷情况危急,皇帝那边这几天估计也难以安寝。
    “那自然是最好。”柳若姒点了点头。
    常嬷嬷就端了个托盘进来,托盘上一只银碟,碟子里是几片生姜。柳若姒挑出一片给荣成翰含了,这才送荣成翰出来。到了云水居的门口,荣成翰就不让柳若姒送了。
    “小猪儿这边,还有父王那里,都还要你多留心照看。”
    “好吧。”柳若姒知道荣成翰说的有道理,也就停住了脚步,“阿翰,你一切小心。”
    荣成翰并不是要去什么遥远的地方,执行什么危险的任务,只是去一趟皇宫。以当今皇帝对于荣成翰恩宠,根本就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但是这些天来,柳若姒每一次和荣成翰分开,都会嘱咐荣成翰一切小心。
    荣成翰看了柳若姒一眼,柳若姒的心意,他完全清楚。
    “阿姒,你不要过于担心。”虽然急着要进宫,荣成翰还是停下来安慰柳若姒,“一切都会好的。”
    “嗯。”柳若姒就点了点头。
    小夫妻俩对视了一会,荣成翰这才转身离开往皇宫去了。
    目送着荣成翰离开,柳若姒就想要去春晖堂再看看老王爷的情形如何了。这个时候,就有小丫头过来禀报,说是柳家来人了。
    柳二老爷、柳大老爷、柳三老爷带着柳玉湘、柳玉海和柳玉汶都来了,除此之外,还有柳二太太和柳三太太。
    柳若姒听了小丫头的禀报。略一思忖,就吩咐管事的去接人。不仅柳二太太和柳三太太,就是柳二老爷等人。也被迎进了云水居。
    如今荣成翊等人都在老王爷的榻前,王府里并没有合适的人招待柳二老爷等人。柳若姒干脆就将娘家人请到自己的院子里来说话。
    等大家相互见礼,干脆就省去了寒暄,柳二老爷直接向柳若姒询问老王爷的情况。
    柳若姒就都照实说了,自然也说了荣成翰去递老王爷的遗折的事情。
    “嗯……”柳大老爷听了柳若姒所说的折子的内容,就点了点头,“老王爷一片忠心,深谋远虑。”
    屋子里并没有外人,大家也就放开了来说话。
    “……一应后事都准备的怎么样了。如今你管着家,不要到时候不凑手,惹人耻笑,于老王爷也是不敬。”柳二老爷就问柳若姒,“缺少什么东西,或是多要人手,尽管跟你/娘和我说。”
    “老太太身子不好,不能来。我们出门的时候,老太太嘱咐了,大家伙都听三丫头的调度。”柳三老爷就道。
    “这可怎么敢当。”柳若姒站起来谢了。随即才又坐下。
    老王爷的一应后事这几天她早就开始料理,暂时还算顺利,应该不会出现有什么不凑手的情况。
    “王府的东西自然是俱全的。不过事有万一。到时候若有什么,我自然要请家里帮忙。”柳若姒说道。
    “正该如此。”柳大老爷等人就都点头。
    说过了这件事,大家伙的话题就又转到了老王爷所上的奏折上头。
    “……别人到没什么,就是府里的二爷,似乎有些不满。”柳若姒说到王府众人对于这封奏折的反应,就自然地提到了荣成翔。
    老王爷这份奏折,荣成翊和荣成翰都看了,当时荣成翔也曾凑上去看过。这奏折的内容如今在王府里并不是什么秘密。荣成翔对老王爷的奏折不满,是因为老王爷对王府的后事根本就没有提及。更没有荣成翔所最期望的为儿子们请封请赏的内容。
    不仅如此,老王爷甚至对于王位的继承。都是只字未提。
    “这正是老王爷深谋远虑啊。”柳二老爷跟柳大老爷和柳三老爷议论了一会,就叹了一口气。荣成翊是早就请封了世子的。老王爷一旦过世,荣成翊自然而然地会承爵。老王爷并不需要特意再在奏折里提上一笔,除非……
    除非老王爷对王位的继承人另有所属。
    至于荣成翰和荣成翔,老王爷并没有居功为他们讨什么封赏。如果老王爷讨了,皇帝自然不会驳了老王爷的面子。但是这样,老王爷也就落了下乘了。
    老王爷并不是这样的人。
    “万岁爷被老王爷所感,自然不会亏待了王府的后人。”
    “老王爷是风光霁月的人,不过,这只字未提爵位一事,似乎略有些过了。”柳大老爷突然又道。
    “大哥的意思……”柳二老爷看向柳大老爷。
    “罢了。”柳大老爷思忖片刻,就摆了摆手,似乎是并不愿意细说。
    “此刻并没有旁人,大哥想到什么,尽管说就是。”柳二老爷就催促了一句。
    “老王爷不提这件事,我等自然是认定世子爷承爵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只怕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想的。”柳大老爷压低了声音说道。
    “哦……”柳二老爷沉吟不语。
    “这个……”柳三老爷的眼睛里却是亮光一闪。
    “世子爷才貌人品俱佳,是一时无两的风流人物。”见两位兄长都不说话了,柳三老爷慢慢地又开了口,“只是……,永靖王府军功起家,老王爷手下能人辈出。世子爷未必能让这些人宾服啊……”
    老王爷如果这个时候过世,还是突然了一些。谁都知道,永靖王府的实力,并不仅仅是一顶亲王的铁帽子。如果给老王爷时间,让他慢慢地将手里的人手和势力转交到荣成翊的手里。即便那些人心中开始不服,但是有老王爷来想办法,总能够让荣成翊将这些人和势力都收拢的七七八八。
    即便是这样,王府的实力到了荣成翊的手里,还会大大地打个折扣。
    而现在的情形,老王爷根本就来不及做这些。没有老王爷保驾护航,那些势力和人手势必要大量的流失。
    这些人不愿意归附本质上是书生,背地里甚至被他们称为优伶的荣成翊,但是同时,他们也未必会愿意放弃他们自己手里的东西。这些人,势必要重新找一位“主家”,能够让他们信服,并且能够维护住他们的利益。
    老王爷这封奏折,难免会让这些人……人心思变。
    而这些人思变的对象……
    别说这些人了,就是柳三老爷,虽然从前并没有动过这样的念头,此刻难道不也是心动了吗?!
    这个时候,只需要柳若姒一句话……
    柳三老爷看看柳大老爷和柳二老爷,然后就看向了柳若姒……
    “不……”柳若姒的语气没有一丝动摇,“阿翰和我是一个意思。手足情深,安稳度日。”
    “自然,自然。”柳三老爷听柳若姒这样说,立刻就收敛起了眼里的精光。
    柳若姒说完了这句话,又打量了柳大老爷、柳二老爷和柳三老爷,直到确信柳家的人不会有什么动作,她这才放下心来。柳若姒虽是对柳家人放了心,但是柳三老爷的话还是提醒了她。
    如今这个时候,真是多事之秋啊,柳若姒扶额。
    屋子里说着话,大丫头六月突然进来禀报。
    “是侯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