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元徵宫词-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朝有云、慕、文、朱四大家族,以及郭勋和、孙裴等武将世家,还有旧时五大封地的各位藩王,他们的先祖都是开国功臣,为创立大燕江山立下不灭功绩。为了平和皇室与功臣家的利益,历代均有联姻,其中各家关系盘根错节、难以理清,几朝皇帝的妃嫔中均有姑表姻亲。
到了景帝一朝,权臣主要集中在文、慕两家,尤以景帝生母文氏,历经嫔、妃、太后,最后一路做到太皇太后。经过两、三朝的积累,文家子弟遍布朝堂外省,府上门客数百,几乎可以说是权倾天下。光帝能够少年登基,便是仰仗太皇太后的强势态度,以及云、慕两家支持,甚至久不早朝也有国中太平。由于太皇太后忌讳英亲王,而英亲王妃正是出自朱家,随着时间流逝,朱氏便渐渐被挤出朝中核心集团。
然而,权势是瞬息万变的东西。倘使太皇太后没有早早病逝,悉心教会光帝如何理政,使得新朝根基稳固,再等到后宫妃嫔诞下皇子,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帝位变故。光帝少年亡故,身后又没有嫔妃诞育皇子,尽管文、慕两家权盛朝野,但也没到改朝换代的份上。当时的皇室之中,只有景帝长子英亲王成年已久、堪承大统,再加上以朱家为首的新党全力支持,最终以贤王之名登上大宝。
自此以后,便开始了新、旧两派之争。早些年董崇德因病故去,熹妃色衰失宠,身后一干人等也跟着败势,只得转向投靠朱家。虽然皇后去的早了一些,可是凭着与皇帝少年结发的恩情八五八书房,并没有影响到朱氏势力。随着朱贵妃诞育皇子、位分渐高,朱家的圣眷更是水涨船高,连皇帝最宠爱的皇贵妃娘娘,平时也要谦让容忍几分。
后来朱贵妃因巫蛊案发赐死,朱锡华也被牵连处决,令新党始料不及,盛人气焰也跟着消减了不少。而皇贵妃的地位依旧不动,更令新党人心惶惶,好在杜氏一门渐渐风生水起,丞相爱女被封为宝妃娘娘,朝中风向又是一轮新的变化。尽管宝妃还没有诞下皇子,但毕竟年轻日长,加上近年杜守谦与齐王走得近,也就摆明与皇贵妃、文慕旧党划清界线。
这一切,细溯根源实在错综复杂。
今时之乱,可以说是被皇帝强行提前的结果。如若不然,一旦皇帝身体有了什么变故,而寿王、齐王均已成年,谁又肯听谁的呢?比起齐王的那点一己逆心,皇帝倒是更担心藩王残部、朝中党派,这些人各有各的私心,打着两位成年王爷做幌子,不过是想在乱局中分到最大的一勺羹。到时候,朝中各党官员心思浮动,藩王旧部定会趁机举兵作乱,致使举国不安。而太子年幼,尚且无力主政,等待孤儿寡母的便是眼下局面,即便有云、慕两家重兵护卫,也绝不会像今日这般成竹在胸。
孙绍领兵阻止逆军,何锟却是要为旧主雪恨,双方人马相当,一时之间厮杀咬合的难解难分。孙绍的副将年轻骁勇、孔武有力,一人一枪接连掼杀数名逆军,鲜血顺着枪尖滴滴坠落,百忙之中,还回头大笑喊道:“兄弟们,我们的援兵来了!!”
自东西两面包抄而来的大队人马,的的确确是援兵,西路是凤翼带领的京营精兵六万人,东路是陆海青自庆都带来的八万人。其中陆海青的八万兵士,从前在青州历经过无数次战火,九死一生,将士间都有着生死过命的交情。若是论浩然气势,比起京营兵士还要更加整肃几分,一律玄色精甲束身,恍若数万煌煌天河神兵踏云而来。
与此同时,中保门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早年因为朱贵妃巫蛊一案,皇帝很是震怒,当即处决了朱氏、江氏,以及朱锡华在内的大批官员。江氏之父江尚隆也因此被免职,九门提督一职便空缺出来,由于没有合适人选,转而让京营大将军贺必元兼领,一直任命至今。如今云琅执掌京畿虎符,在齐王人马全数进入西华门后,便命贺必元等人领兵八万,分别分成六路,严守皇城六门各处的安危,禁止任何人再闯入内。
齐王等人迅速攻破重华门,不消片刻,就冲到今夜最难攻克的中保门前,双方都是拼命迎击厮杀。过了中保门便可遥望嘉正殿,乃是内廷最重要的防线,虽说没有左、右近卫廊人多,却有一道坚固的城墙横亘在广场当中。齐王情知顷刻千金,岂能放着八千人在门外干等?待到楼上弓弩手箭支用尽,便让数名王府近卫抬来桶粗圆木,底下架着滚轮重木车,众人齐声吆喝前进,已经将中保门撞的松动摇晃。
眼见中保门即将强行攻破,齐王欣喜赞道:“还是先生想的周全,提早寻来这等结实坚固的木头,不然此时半天也攻城不下,岂不让人做难的很?”
“王爷太过奖了。”章弥淡然微笑,始终都是一幅波澜不惊的样子。
即便有铁甲镶嵌门身,也一样经不起长时巨力的撞击,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中保门的门闩终于被粗木撞断!楼上的弓弩手已经箭尽,纷纷将弓箭扔砸下来,这等举动犹如螳臂当车,岂能阻止齐王的八千精锐人马?!领头侍卫队抢先冲入,齐王也跟着扬鞭催马过门,极目看去,金碧辉煌的嘉正殿就在自己眼前!那一刻,齐王恍然有种俯瞰天下的错觉。
“弓弩手,射箭!!”城楼上有人在高声大喝,惊醒了齐王的美梦。
“怎么回事?!”齐王惊骇不已,赶忙调转马头回望,墙头上突然出现近千名弓弩手,分成三拨批次,一批一批轮番搭弓射箭。
深蓝色的夜幕中,密如蝗雨的箭支迎面飞射而下,发出尖锐刺耳的破空之音,但很快被人堆里的惨叫声淹没。齐王的先头队伍刚刚冲进来,后面的人马还来不及入门,便突然遭到数千箭雨强力的强力射杀,逼不得已往后退了退。中保门前已是死尸遍地、血染如朱,原本斗志昂扬的队伍,被突来的箭雨拦腰断成大小两截。
墙楼上面很快有侍卫飞速奔下,一队人将尸体就近挪开,一队人赶紧去关大门,动作娴熟、井然有致,像是事先演习过多遍一般。在众人还是惊魂未定之际,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关上中保门,片刻功夫,便将齐王等人团团围合在广场当中。
大量的羽林卫从左、右翼门涌入,沿着墙根将齐王包抄,各自按列站定,双手握枪顿地等候主将下命。齐王不可置信看着眼前,只觉全身从头凉到脚底,连脊梁都不自主的一阵阵发寒,结声道:“这是……,这是怎么回事?”章弥沉默不语,像是被吓得说不出话来了。
一队赤色皇宫禁卫自嘉正殿出来,为首两员大将,一人手按腰间宽大佩剑,一人紧握六尺白羽精钢长枪,正是孙恪靖和云琅!
“殿下,你果然来了。”云琅含笑看了一小会儿,侧身点头。
孙恪靖领命上前,朗声道:“齐王擅自无诏入宫、违逆圣命,更带兵数千意图对上不轨,是为谋逆!皇上有旨,命尔等放下枪甲以待宽释,倘使再执迷不悟,必以重罪诛灭九族!”
放眼偌大的广场当中,少说也有万余人的羽林卫,而在左、右翼门之后,想来更是埋伏不少精兵。而被困在广场的齐王人马,是只有仅仅百余人的先头队伍,双发力量悬殊,无论如何拼命,也决计敌不过云、孙二人的队伍。更何况,周围还有一圈弓弩手引弓待发,早就让齐王身边的人士气尽失,最终纷纷丢枪卸甲。
云琅看着场中情势,侧首道:“孙大人,你先去安顿重华门、开耀门两边,贺将军会在朝圣门接应,务必太太平平将那几千人移出去!”
孙恪靖抱拳道:“是,下官领命!”
云琅向前踏了一大步,将白羽长枪往地上重重一顿,杀气扑面升腾,震得场中众人跟着颤了一下。他迎着夜风浩然正气立定,月华笼罩,恍似一尊刚刚披上龙腾宝甲的战神,声色清越破空,“来人,速将齐王拿下!”
“拿下!”禁卫们似乎受到某种特别的感染,吼声格外洪亮。
“哼,凭你们也想拿住本王?!”齐王轻声冷笑,朝周围环顾了一圈。
此刻,想要逃走绝无可能。别的不说,云琅的武功何等厉害,倘使飞身过来,自己肯定会被他随手生擒。面对眼前状况,齐王不知是哪个环节出了错,可是宫中显然早有预备,败局已定!
今夜不光违抗旨意进宫,而且还带着兵马杀到内廷,别人是何下场且不管,自己谋逆的罪名早已坐实。即便皇帝还念父子之情,皇贵妃也是决计不会放过的,再说,皇帝又怎么可能偏心自己?所谓三堂六审,也不过是走走样子而已,最后还不是一碗毒酒打发了事,完全没有一丝活下来的希望。
横竖都是一死,何必受尽委屈葬于他人之手?齐王心念一横,用力自腰间拔出随身佩剑,咬紧牙关,闭眼朝着脖子上横抹过去。
“王爷,万万不可!”
齐王手腕被人握住,睁眼瞪道:“章弥,你拦着本王做什么?!今夜大事已败,你我都没有生还的机会,与其受辱,还不如自行了断!”
“王爷,如何不爱惜自家性命?”章弥朝他手上重力一拍,震得利剑哐当落地,“再说,王爷做下这等大事情,也该轰轰烈烈的去,怎能如此不明不白的死了?”
“原来是你!”齐王反应极快,很快有些惊心动魄的顿悟,忍着欲要破出胸膛的愤怒,恶声质问道:“章弥,本王自问待你不薄!平时并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王爷,是说当初章某落难之事?”
“难为你还记得!”齐王阴冷一笑,“当初你落魄无助流于街头,本王爱惜你是个人才,所以收你入府,素日都是好吃好喝供着!究竟,有哪一点亏待了你?”
章弥也笑了笑,“若非如此,章某又怎么进的了王府呢?”
“你!!难道你……”
即便到了此时,章弥说话仍是不疾不徐,“诚如王爷所说,王爷素日待章某的确不薄。只是,王爷也并非怜贫扶弱之人,不过是看在章某能办事的份上,能为王爷大业有助而已。”
禁卫们已经冲了上来,既然有云琅的将令在先,便无顾及,直接将齐王从马上拖了下来。齐王不断的奋力挣扎,不甘心喝道:“你说,为什么要背叛本王?!!”
章弥也翻身下马,轻轻巧巧走到齐王身边,眼中似乎有着一缕怜悯惋惜,附耳细声道:“章某深受主上大恩数十年,能为主上做成此事,便是粉身碎骨也没有关系,何言背叛?王爷若是责怪,就怪自己年轻不识人罢。”
“是谁?到底是谁……”齐王来不及喊完,已经被人强行塞上嘴拖走远去。
第四十七章 斩杀(下)《元徵宫词》薄·慕颜 ˇ第四十七章 斩杀(下)ˇ
晨曦破晓,仿佛已是另一世别样人间。
初冬的清光稀薄透明,带着丝丝寒意,穿过寝阁内窗扉的湖色双纱,微生光晕,折出似云似雾的氤氲气韵。慕毓芫坐在窗边抿着云鬓,轻轻推开窗扉,顿时有一股清凉入心的冷风窜进,忙将身上羽缎裹紧了紧。双痕捧着兜帽披风过来,问道:“娘娘,一定要亲自过去么?”
“嗯,一定要去。”慕毓芫平声答应,转眸看向窗外冷素冬景,即使如此天气,一想起过往的那些伤心,心中热血便会不自控的沸腾。回头见吴连贵从外面进来,挥手让双痕出去侯着,坐直身子问道:“章叔叔现在怎么样?可打探清楚了?”
吴连贵一贯的谨慎小心,近身回道:“眼下还关押在刑部大牢里,今日开始三堂会审,不管怎么说,牢狱之灾是肯定脱不掉。刑部有人关照着,不会吃什么大的苦头,至于生死……,恐怕还是不大好办呐。”
“不行!”慕毓芫强忍心头烦躁,长声一叹,“原本齐王领兵举事,章叔叔就该趁机而退的,都是因为放心不下,所以才执意跟到皇宫里来。虽说我们慕家对他有恩,那也不必用命来还,再者,若论辈分还是我的长辈呢。”
“可是娘娘……”
“你不用再多说,我都知道。”慕毓芫摆了摆手,打断他道:“齐王犯的是谋逆逼宫大罪,身边的人都脱不了干系,我当然不能去向皇上求情,免得牵涉其中。可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人去死。”
吴连贵小声问道:“那娘娘的意思是?”
“如今,只有从刑部大牢想法子了。”慕毓芫沉吟了片刻,抬眸道:“这件事情不易做成,而且时间很紧,赶快让人问清兄长的意思,必须尽快拿出办法来。”
“是。”吴连贵并不多话,赶紧出去安排事宜。
双痕闪身进来,迟疑道:“娘娘一定要去,奴婢也不敢深劝。只是,不知皇上是如何打算的,等会咱们出门,该怎么说呢?”
慕毓芫站起身道:“就说我有事出去了,皇上不会拦着的。”
齐王毕竟还是皇子,昨夜被擒获后并没送去受刑,而是暂时关押在太庙祠,等待皇帝进一步的旨意。至于为何要关在太庙祠,这都是皇贵妃的意思,皇帝没有反对,众人自然也不敢多问半句。太庙祠特意加重人员看押,守在此处的侍卫都是绷紧了弦,直到皇贵妃的百鸟朝凤鸾车驾临,众人方才松了一口气。
曾经想过千百种见面场景,及至真的面对,发现满腔悲愤已是喷薄而出,慕毓芫抑制自己片刻,平声道:“双痕留下,其余的人都先出去。”
“妖妇!”齐王破口大骂,挣得身后木桩吱嘎作响,“你来这里做什么?是想来看本王的惨状?!本王跟你没什么可说的,就算定下死罪,也绝不会向你求情,你别做清秋大梦了!”
“谁说我要饶恕你?放过你?”慕毓芫连声反问,丧子之痛瞬时涌上心头,仰面深深吸气,才勉强将泪意压下去。往前走近了两步,冷声道:“你只需要回答我,为什么要对祉儿下毒手?为什么?!”
齐王反倒被问得怔住,半日才道:“你……,你是……”
“我是怎么知道,对吗?”慕毓芫含泪轻笑,“你以为,凭你少年时那点心眼,就可以瞒天过海,把事情做得干干净净?难道海陵王他是傻子,连自己的马都不清楚?难道你父皇也糊涂了,什么都不知道?”
“父皇他……,一早就全都知道?”齐王的脸色更加惨白,仿似猛地抽走了全部的血色,不住摇头,颤抖问道:“那么,是父皇亲口告诉你的?你们故意装作无事,欺我哄我这么多年,设下圈套让我跳进来!”
“皇上他…………,只字未提。”
“那……”齐王垂目琢磨了一会儿,眉头深锁,似乎想不大明白,忽而大声笑了起来,“哈哈……,不管你到底是怎么知道,老七都已经死了!你现在再说这些,又有何用?人死不能复生,你就算杀了我也是一样!”
“你住口!”慕毓芫手上紧了紧,咬牙怒道:“祉儿还只是个孩子,纵使平日得皇上疼爱多些,任性调皮,到底也没有妨碍你什么。”
“没有妨碍?你说得倒是轻巧!”齐王神色凄凉,忽然笑得不能自抑,“那你来告诉本王,在没有老七之前,父皇有多么心疼爱护我?而之后,父皇又是怎么偏心冷落?只有你的儿子才是皇子,我们都入不了父皇的眼!纵使我们再努力用功,也都比不上老七一句撒娇!”
“即便皇上偏疼,难道你就可以谋害祉儿?”慕毓芫痛声厉问,“毕竟也是你的同胞兄弟,你怎么可以那样害他?!!你怎么可以……”她突然有些说不下去,这句话仿佛是在质问齐王,又仿佛是在质问另一个人,让自己不知身处何地。
“都是因为你,因为你……”齐王失控般大喊起来,“都是因为你这个妖妇,以色侍君,故意魅惑父皇!从前你害死了我母妃,如今又要将我置于死地!”
慕毓芫缓神道:“你自己谋逆反天,怎么能说是我害你?我若是想要害你,当年又何必留下你的性命?又岂能让你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倘使早知今日,还不如当初就狠心一些。”稍稍顿了顿,“而且你母妃获罪而死,也与我无关。”
齐王冷笑道:“哼,你当然不会承认!可若不是你,母妃她又怎么会失宠?从前的皇后、你、还有那个徐氏,你们全都不是好人!是你们合谋串通施计,最后逼死了我的母妃!所以,你们都该统统去死!”
双痕上前斥道:“你当年才多大,知道什么!”
“是啊,当年我还年纪小,不能够给母妃报仇血恨,所以只有忍耐。”齐王说到此处,忽然有一丝莫名得意,“有一件事情,你们一定都还不知道。当年佑艴得了风蛾肺热,病得很重,可是我生怕她不会病死,所以……”
慕毓芫惊异的看过去,脱口问道:“所以什么?”
“所以,我就抱着妹妹哄了一阵。”
“你……,你亲手捂死了她?”慕毓芫难以置信,连声问道:“你疯了吗?你那时才多大?况且佑艴是个女孩儿,素日就不得皇上疼爱,再说惠妃还一直养育着你,她终究是你的妹妹!”
“她是徐氏的女儿!”齐王眉梢尽是恨意,冷声道:“若不是佑艴突然病去,父皇又怎肯驾临诏德宫?又怎会记得自己还有个儿子,也需要担心关怀!”
慕毓芫原是满腔痛恨,有无数的话要质问齐王,听他说完这些,反倒觉得再没有多问的必要。静静垂下眼帘,吩咐双痕道:“我累了,回宫去罢。”
“本王的话还没说完!”齐王在身后大喊,使得慕毓芫停住脚步稍顿,“其实,本王早知今次之事败多胜少。之所以落得今日下场,全怪自己没有想到,父皇竟然一早就骗了我,更骗了天下人!不过也不要紧,你的宝贝心肝也死了,即便一命换一命,本王亦不算太亏了!哈哈……”
慕毓芫闻言身形摇晃,缓缓侧首道:“今时今日,你以为自己还能好死么?!”也不管齐王脸上是何表情,径直转身离去。
鸾车行到泛秀宫侧门停下,慕毓芫心绪不平,一时也不想回到宫中去,遂携着双痕往后院闲走。冬日无花可赏,倒是几株常绿的青刚栎翠色喜人,清风缕缕,空气里透着淡雅的树木清香。双痕拂去连廊木栏上灰尘,铺上丝绢道:“如今天气甚凉,稍微坐会儿就回去罢。”
“嗯。”慕毓芫轻声答应,静默无话。
双痕也拣了旁边坐下,感慨道:“眼下大事已定,齐王谋逆之罪核实,任谁也不能为他辩驳,只等皇上的旨意了。”
慕毓芫淡声道:“等罢。”
双痕一脸不解,问道:“等?难道娘娘不着急?”
“着急?皇上那边又该怎么办?”慕毓芫茫然无助,看着地面上随风翻动的破碎残叶,觉得就像此刻的自己,“既然齐王早晚都是个死,为什么要着急?再说,若是一杯毒酒赐死齐王,人死身灭,我反倒不知该去恨谁了。”
“娘娘……”
慕毓芫往朱漆柱子上靠了靠,觉得后背有了支撑,恢复了些力气,缓缓道:“祉儿全因齐王而死,每每想起,我都恨不得将他亲手了结,甚至五马分尸才解恨。可是对于皇上来说,不管齐王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身体里依旧流着皇上的骨血,始终都是皇上的亲生儿子。倘使皇上身子无恙还好说,而今都已病成这样了,我真担心……”
双痕默了一会儿,叹道:“皇上的病……,还真是教人悬心呐。”
不是一直都想着要复仇,亲手杀了齐王的么?为何到了此刻,自己却忍不住要迟疑为难?心内并非不恨,反而是满满的就快溢出来。可是,皇帝已经病重如斯,当真要把他逼上绝路?爱、恨、情、仇,为何这般纠缠难解?心内有无数种声音,一声一声,问得自己走投无路,像是要把整个人四分五裂开来。
慕毓芫实在是头疼难忍,竭力平复心绪,“眼下朝中还有一堆大事,皇上身子不太好,实在经不起长时间劳累,得帮着照看一些。”往廊子中间走了两步,裹紧了身上的湖色羽缎,“走罢,先回去暖和会儿。”
双痕赶忙上前扶着她,边走边道:“那齐王还真是……,当初不过是个小孩子,才多大一点儿,怎么能对六公主下手?也太……”
“好了,别再提他。”慕毓芫轻声喝住,千般纷乱烦恼犹如针扎心房,蹙眉走下连廊口,抬头时却猛然愣住。
“娘、娘娘……”陆嫔结结巴巴,看着身旁的惠妃说不清话。
惠妃一脸惊吓过后的慌乱,失声问道:“双痕姑娘,你刚才的话什么意思?寅祺他对艴儿做了什么?难道,难道艴儿的死……”
双痕慌忙道:“惠妃娘娘,奴婢什么也没有说。”
“娘娘,娘娘你说句话。”惠妃突然哭了起来,跪下道:“艴儿是个苦命的孩子,从小就没了亲娘,后来交到嫔妾手里,结果又那样突然的离去了。恳求娘娘,看在曾经抚育寅祺一场的份上,不论是好是坏,都给嫔妾一个清楚明白。”
“惠妃姐姐,快起来罢。”
陆嫔不曾料到此时局面,赶忙跪下,“娘娘,惠妃娘娘担心老三的事,特意拉着嫔妾过来请安,想让娘娘求个情……”
“好了,不用解释。”
“是。”陆嫔诚惶诚恐,静默缄口跪在旁边。
慕毓芫叹了口气,也顾不上责备双痕失言,俯身扶住惠妃道:“惠妃姐姐,快别在风地里哭了,冷风吹着,等会头疼发热就不好了。”
惠妃仍是不住的哭,只道:“娘娘,求娘娘告诉嫔妾。”
陆嫔劝道:“惠妃娘娘,还是先起来罢。”
慕毓芫看了双痕一眼,蹙了蹙眉,“让人去太医院传俞幼安,到诏德宫一趟,顺便带上安神药丸,等会给惠妃诊下脉。”说完又看向陆嫔,点头示意道:“本宫还有许多事要处理,你先扶惠妃回宫,这几日时常过去瞧瞧,有事过来回禀。”
惠妃不肯离去,哭道:“娘娘……”
“去罢。”慕毓芫将羽纱兜帽反手罩上,望向乌青透亮的清冷天空,微微出神站了一瞬,只觉心比清风还要更加寂寥。
陆嫔好说歹说,才跟宫女们扶着惠妃回了宫。片刻,俞幼安便从太医院赶来,进去诊了半日脉,开下一张安神养气的药方。陆嫔伺候着惠妃躺下,原本也不是得了什么大病,陪坐了一会儿,待惠妃静下便起身告安。
一路急行回宫,陆嫔方才空下来思量。原本是惠妃胆子小,不敢自己单独前去,千求万肯的,非要拉着自己同去泛秀宫。心里也清楚多半不成,虽说皇贵妃与齐王没什么过节,可是少了一个皇子做对手,又有哪个妃子会不高兴?只因不愿得罪惠妃,所以才勉强跟着走了一趟。
谁知偏生不巧,刚好听到双痕说的那句话。现在回想起来,双痕所说的“对六公主下手”云云,肯定藏着什么,断然不会是什么好话。恐怕,真的像惠妃猜测的那样,当初六公主的死,齐王在其中脱不了干系。不过事不关己,这种事情知道的越少越好,有着这个缘故,自己更不能参合进去了。
小宫女端着热茶上来,问道:“娘娘,哪儿不舒服么?”
陆嫔捧着茶暖手,不快道:“刚才出去受了凉风,这会儿有些头疼。对了,诏德宫的惠妃娘娘病着,皇贵妃娘娘吩咐照看,本宫怕是去不了。最近几日,你常过去问问那边的消息。”
“是。”
待到小宫女撤盘下去,陆嫔才对身边宫女道:“今天撞见的事,一个字也不许泄露出去,不然仔细你的皮!”说着叹气,“唉,早先真不该心软出去。”
“是,奴婢懂得。”那宫女衣着体面,说话语气也比较亲近,“再说,皇贵妃娘娘素来待娘娘不错,两边走得甚好,想来不会乱怪罪人的。”
陆嫔感慨叹道:“好不容易熬到了今天,可不能再出错了。”
“可不是。”那宫女也颇为唏嘘,“先时的贵妃娘娘,如今的宝妃娘娘,当初何等的看不上咱们,结果都没什么好下场。还是娘娘的眼光好,从头到尾,只跟着皇贵妃娘娘身后,如今可算是等到了。”
“等到什么?”陆嫔幽幽反问,“本宫膝下没有子女,能有什么盼头?不比熹妃有儿有女的,大公主又那般聪明过人,大驸马也是朝廷的要臣,今后的日子少不了风光得意。”
“娘娘何必自轻,比起她们岂非好上一万倍?”
“不错。”陆嫔展颜笑了笑,“像我这样无依无靠的人,没有葬身宫中,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将来太子登基称帝,本宫就是太嫔,只要能平平安安过完此生,也该给佛主烧香了。”
“娘娘,先歇一会儿?”
“嗯,把暖炉挪近一些。”陆嫔懒洋洋倚在软枕上,闻着暖热袭人的香气,怅然想着,往后半生都将这样过完了。
第四十八章 朝拜《元徵宫词》薄·慕颜 ˇ第四十八章 朝拜ˇ
关于齐王逼宫造反一事,或许江南百姓还受到些动荡影响,但对京城子民来说,不过是经历了一个喧哗夜晚。直到事情尘埃落定,市井才开始渐渐传出流言。据说是三皇子齐王领兵造反,一直攻打到了皇宫里面,多亏天神庇佑、帝威震慑,才没有让齐王的逆天野心得逞。
半个月来,此事一直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太平年间的百姓而言,能过亲身经历一场有惊无险的大事,无疑都是兴奋的,仿佛自己也参与其中出过力似的。没人知道皇帝多年的苦心经营,以及未来江山的局势,那不是黎民能够关心担忧的,只要今上不是暴戾之君就够了。
随着齐王落网入牢,何锟等诸路逆军被诛灭,江南的动乱也逐渐平定下来,国内局势开始进入真正平和。中央集权再次得到增强,边境安宁、国中无乱,百姓们也从乱事中解脱出来,开始燕朝最长一段的休养生息年岁。百姓们蒙昧无知,还能以为这是皇帝天命的缘故。然满朝大臣通透明白,皆知朝中局势已经大变,私下均在为将来思量,该如何能延续家族的荣华富贵。
齐王的事,皇帝一直都没有下旨处理。皇贵妃娘娘也缄默其口,帝妃二人仿佛同时失忆,似乎已经忘记齐王这个人,决口不提此事。眼下朝中局势微妙,没有臣子会脑袋发烧,在这种时候去多嘴生事,因此齐王等人仍是被关押牢中。正在满朝大臣们揣测不已、人心惶惶的时候,朝中又生出另外一件惊天大事。
皇帝已经许久不曾早朝,这日突然有旨,传令四品以上官员到霁文阁听政,严旨不得无故不朝。霁文阁虽然比不得启元殿宏伟,但中堂大殿也甚是宽阔,足足可站列将近百余人,容纳六十八名朝中要员当然绰绰有余。众官员整肃精神赶来,垂首低目依次进入大殿,听着殿内铜漏水滴声声催响,皆是凝声摒气静候。
一阵轻软细碎的脚步声走近,多禄高声宣唱道:“皇上驾到!皇贵妃娘娘驾到!”
众臣闻言皆是愕然,只是未得旨意不敢无故抬头。殿内的金边青砖光滑似镜,从砖面上的人影来看,除了皇帝的明黄色身影,旁边还有一名身着明黄服饰的女子。只听御座上的人坐下平定,皇帝沉声问道:“众位爱卿,都愣着做什么呢?”
众臣皆知上面并非只有皇帝,身旁女子便是如今的后宫之首…………泛秀宫慕氏,虽然叩拜皇贵妃娘娘理所应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