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徐门娇-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得了赏赐,可徐昭偏偏对韩子煜生出几分同情来。
太后和皇上原本是这世上和他最亲近的人,可如今,却是。。。。。。
都说天家无父子,果真如此。
太后平日里最疼韩子煜这个孙儿,如今也是看着皇上的举动,才行事。
“看着那些东西做什么,想要的话本王叫人拿到你屋里去。”韩子煜漫不经心道。
徐昭原本还在同情他,这会儿听了他的话,却是忍不住腹诽起来。
这男人依旧这么毒舌,哪里需要她来同情。
“过来。”见着她不说话,韩子煜抬起头来,朝她招了招手。
徐昭看了他一眼,很是没骨气走了过去。
“本王渴了,去倒杯茶来。”才说完这话,韩子煜大约也知道这会儿被徐昭管着,只能喝水,不禁皱了皱眉。
见着他脸上的神色,徐昭忍不住笑了笑,对着韩子煜福了福身子:“王爷等一会儿,臣女去去就来。”
说完这话,不等韩子煜开口,就转身跑出了殿外。
只一会儿工夫,就提着个小茶壶走了进来。
韩子煜的目光闪了闪,看着她倒了盏茶,缓步朝自己走了过来。
许是那茶盏有些烫,所以她拿的很是小心。
“王爷。”
韩子煜伸手接了过来,也不客气,掀开茶盖,顿时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不是花香,也不是茶香,而是一种水果的香气。
韩子煜笑了笑,慢慢道:“原来昭儿是琢磨这个去了。”
怪不得今个儿一大早就不见人影,还叫人准备了好些新鲜的水果。
韩子煜拿着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怎么样?”徐昭站在一旁,眼睛亮亮的,满满都是快来夸我啊。
韩子煜含笑看了她一眼:“还行。”
徐昭满以为他会说很好,这会儿听到这两个字,立马就瞪了他一眼。
“王爷若是不爱喝,还是喝原先的吧。”说着,就要上前将韩子煜手中的茶盏拿走。
才刚上前,韩子煜的胳膊一动,稳稳将那茶盏移开了。
“这是哪家的小娘子,这么霸道,连本王的茶都敢抢?”韩子煜调笑道。
他的声音很大,不知道站在外头的沈长生听到没有。
徐昭才朝外头看了看,就听韩子煜道:“放心,昭儿是本王的王妃,旁人知道了也不敢说什么的。”
“最多,是觉着本王惧内,夫纲不振。”
徐昭的脸微微红了起来,又有些恼怒,这男人,都让她丢人丢到自己侍卫身边了。
还有,什么惧内、夫纲不振?这男人说话都不脸红的吗?
怪不得这几日沈长生看她的目光有些怪怪的,每每都是欲言又止的样子。
原来,他这样逗她,她早就形象全无了。
“乖,再给本王倒杯茶来。”
见着徐昭不动,韩子煜笑了笑,道:“不然,本王叫沈长生进来。”
徐昭撇了撇嘴,恨恨瞪了他一眼,倒茶的时候,还是拿勺子将里头的水果挑了出来。
看看,侍疾这些日子,她都有奴性了。他爱不爱吃,关她什么事。
徐昭将茶递到韩子煜手中,就回了自己屋里。
见着徐昭离开,沈长生才从外头进来,将折子拿到韩子煜跟前:“王爷,袁成浩在回京途中咬舌自尽了。”
?
☆、第 100 章 痊愈
? 十几日之后,韩子煜的腿伤终于是痊愈了。
太后下了懿旨,叫韩子煜和徐昭一块儿进宫。
从西苑出来,两人坐着马车一路去了皇宫。
到了慈安宫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见着二人进来,门口的嬷嬷笑着上前,福了福身子:“王爷可回来了,太后这些日子心里头惦记着,生怕王爷出事,王爷快些进去吧。”说着,就掀起了帘子。
韩子煜对那嬷嬷点了点头,才迈开脚步,朝里头走去。
徐昭跟在他的身后,缓步走了进去。她感觉到那嬷嬷的眼神在自己身上停留了一下,却是什么都没说。
刚一进去,就闻到一股浓浓的檀香味儿。太后坐在软榻上,手里拿着一本经书,一边看着,一边捻动着手里的佛珠。
见着二人进来,才放下手里的书,面上露出笑意来。
“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臣女给太后娘娘请安。”
太后看着韩子煜的目光微微有些动容:“快起来,你腿伤才刚好,就不必在意这些规矩了。”
说着,就叫一旁的宫女给他搬来了椅子。
然后才对着福在那里的徐昭道:“起来吧,这些日子,照顾煜儿真是难为你了。煜儿性子冷,你若是受了什么委屈,大可和哀家说,哀家替你做主,好好说他。”
徐昭听着这话,脸上露出了尴尬而羞涩的表情,自然也不会将太后的话当真,只恭敬地道:“臣女不敢,能服侍王爷是臣女的福分,臣女只盼着王爷伤能早些好。”
听着徐昭的话,太后笑容满意的抬了抬手,示意她起身。
“你是个好的,哀家心里头知道。”
这些日子有她在煜儿跟前尽心尽力服侍着,煜儿才能好的这么快。
太后笑着朝她招了招手:“好孩子,到哀家这儿来。”
徐昭犹豫了一下,视线不自觉朝韩子煜那边看去。
这一幕落在太后眼中,忍不住笑出声来:“你看他做什么,难不成和哀家说句话都要他答应。”
徐昭忙收回视线,缓步走到太后跟前。
太后看了她一眼,伸手将头上的一根赤金累丝垂红宝石的簪子拿了下来。
“这步摇是当年哀家封妃的时候先帝赏给哀家的,陪伴了哀家这些年,今个儿哀家将它赏给你。”
徐昭听着,扑通一声跪在跪了下来:“太后心爱之物,臣女不敢领受。”
见着徐昭这样,太后笑了起来:“哀家既赏给你,你就拿着,难不成是嫌弃哀家的东西不好?”
“臣女不敢。”徐昭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臣女谢太后赏赐。”
太后笑了笑,亲手将那簪子插在徐昭的头上。
“这样就好看多了,姑娘家就该好好打扮,瞧着才叫人欢喜。”
徐昭谢过,这才站起身来。
正陪着太后说话,就听到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有太监进来回禀:“启禀太后,大皇子妃来给太后请安了。”
听到那太监的话,太后微微皱了皱眉,显然对大皇子妃不怎么待见。
这宫里头,人人都知道,太后不待见皇后,连带着对皇后嫡出的大皇子也不怎么看重,更别说是大皇子妃了。
“这不年不节的,她到哀家这儿来做什么。”
“罢了,叫她进来吧。”
那太监应了一声,站起身来转身退了出去。
很快就见着一个身着浅绿色挑丝双窠云雁宫装的女子从外头走了进来,姿态端庄,神貌静雅,神态气度,怕是京城里哪个都比不上。
徐昭早就听说过这位大皇子妃薛氏,如今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只是她很奇怪,这样的美人儿怎么不得大皇子看重,偏偏爱宠幸后院的那些个妾室。
要知道,这薛氏的容貌气质,是数一数二的,又是已故忠毅公嫡亲的孙女,当年忠毅公助今上荣登大宝,皇上对这忠毅公格外敬重。
皇后便是看上了这点,才替大皇子作了这门亲事,只可惜,前些年忠毅公不幸病逝,叫人惋惜。
“孙媳见过太后,太后万福金安。”薛氏福了福身子,恭敬地道。
太后看了她一眼,在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才说道:“起来吧。”
平心而论,她是很喜欢这个薛氏的,当年她也想过将她赐婚给煜儿,只是这薛氏却是瞧中了灏儿,她才就此作罢。
这些年,她瞧着她在大皇子府中的处境,只觉着这真是造化弄人。
当初,她若是嫁给煜儿,煜儿便是给不了她宠爱,也会给她正室应有的体面。
哪里会像现在这样,担着个皇子妃的身份,却是连得宠些的侍妾都不如。
“谢太后。”
“今个儿你进宫可是有事?”
“回太后的话,孙媳抄了几卷经书,想着拿给太后,若能得太后喜欢,便是孙媳的福气了。”
太后知道,这是薛氏的一片孝心。
她伸手接过薛氏递过来的经书,劲秀工整的小楷,雅致整洁,显然是用了心的。
“你有心了。”
听着太后的话,薛氏微微笑了笑,略坐了坐,才对着太后道:“太后若没什么吩咐,孙媳就退下了。”
太后听了,难得赏了她一支簪子还有些补品。
她知道,薛氏知道她不待见她,所以才急着走,怕扰了她的好心情。
她这样,叫人觉着怪可怜的。好好的孩子,嫁进了皇家,不得恩宠,就像那盛开了几日的花,没有雨水滋润,很快就凋落了。
薛氏谢过,福了福身子,就转身退了下去。
太后看了一眼站在那里的徐昭,随口问道:“过几日就是上巳节了,你及笄的事情可准备好了。”
徐昭小声回道:“回太后的话,臣女的母亲一个月前就准备了,正宾请的是威远侯夫人,赞者臣女请了柔安县主。”
太后听了,点了点头,温声道:“威远侯夫人德才兼备,性情温和,请她来做正宾是不错的。”
“只是柔安,这些日子甚少进宫,哀家听说,她似乎是病了?”
听着太后的话,徐昭心里咯噔一下,才开口道:“县主不慎落水,才染了风寒,前几日县主写信来,说是好些了。”
太后点了点头,看着徐昭道:“姑娘家就该多爱惜自个儿,佳敏性子活泼,做事情没个轻重,去游湖也不多叫几个婆子守着,幸好没出了大事。”
听到这话,徐昭这才松了一口气。
又聊了一会儿,太后便有些乏了,两人才从慈安宫退了出来。
“柔安县主当真是病了?”
徐昭正低着头想着柔安县主的事情,突然听韩子煜问道。
徐昭怔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
没等她开口,就见韩子煜上前一步,两人离的很近,她能感觉到他温和的呼吸声喷在她的脸上。
“往后,别和佳敏太过亲近,也少去长公主府上。”
“知道了吗?”
“王爷怎么突然这样说?”徐昭试探地问了一下。
她一直都以为,韩子煜很是敬重长公主这个长辈,连带着对柔安县主也看重几分。
“你忘了,上回长公主对你说了什么?”
徐昭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抹诧异。
难不成,韩子煜在长公主身边安插了眼线,不然,他怎么会知道,长公主和她说了什么。
不等徐昭开口,韩子煜又说道:“你虽是本王未过门的王妃,可姑母未必看重你。至于佳敏,兴许你在她眼中,就是个身份高些的丫鬟而已。”
徐昭闷闷地点了点头,好半天都没有说话。
她知道,韩子煜说的这些都是对的。
不然,柔安县主和人私相授受,爱慕谢先生,长公主不会头一句就问她,她是知情还是不知情。
柔安县主也不会毫无顾忌的在她面前说那些话。
每一次柔安县主来找她,开口的话总是叫徐昭不好拒绝。
她知道,这是因着她是长公主的女儿,有着县主的身份。
细细想来,在她面前,柔安县主总是高高在上的,举止投足,言语间就能表现出来。
她不是不介意,只是从来都没有往深里想过。
“她是县主,若是下了帖子叫我到府上去,我怎么好拒绝。”
“这有何难?”韩子煜勾了勾嘴角,眸子里尽是笑意:“等过些日子你嫁给本王,贵为王妃,又何必看旁人的脸色。”
“所以,便是为了自己,昭儿也要好好讨好本王才对。”
听着韩子煜的话,徐昭扑哧一声就笑了。
“好啊,等臣女及笄,王爷就快些将臣女娶进王府吧。”好叫她狐假虎威,再也不看别人脸色。
韩子煜勾了勾嘴角,这话说的不错,是该到父皇面前请钦天监选选日子了。
?
☆、第 101 章 及笄
? 转眼就到了上巳节。
这一日,天才刚刚亮,连翘早早就将徐昭给叫了起来,伺候着自家姑娘沐浴更衣。
徐昭才刚从屏风后出来,就听到外头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就传来丫鬟的请安声:“给太太请安。”
周氏从外头进来,身着一件淡紫兰花刺绣领子粉红对襟褙子,头上插着赤金镶碧玺石簪子,显然是刻意打扮过的。
徐昭叫了声娘亲,就笑着跑了过来。
“这么早,娘亲怎么就过来了?”
周氏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发,道:“想着你也该起来了,娘亲过来看看。”
说着,就拉着徐昭坐在了梳妆台前,拿起桌上的象牙梳子亲手给她梳起头来。
徐昭的头发又黑又亮,发质极好,周氏一下一下梳着,看着镜子里的闺女,眼中满满都是笑意。
“昭儿总算是长大了。”
听着自家娘亲的话,徐昭莞尔,笑道:“这话娘亲可说过好多次了。”
自打她从西苑回来后,娘亲看着她的目光就带着几分欣喜和不舍。
喜的是她就要及笄了,不舍的是等及笄后,她就要嫁为人妇了,而且还是嫁到皇家,不同别个。
徐昭的话音刚落,周氏就忍不住笑了:“你呀,惯会逗娘开心。”
周氏给徐昭梳好了头发,又叫连翘将准备好的一身大红黑边的裙服拿了过来。
裙服是上好的杭绸做成的,原本韩子煜派人送来了一匹蜀锦,可周氏觉着太过显眼,说是留着等她嫁过去再用。
周氏亲手给徐昭穿好了衣裳,薛妈妈在一旁,俯下身子给她理了理裙摆。
看着镜子里眉目娇艳,浅笑盈盈的女子,徐昭不禁愣住了。
“姑娘可真是好看,就像从画中走出来的一样。”
听着薛妈妈的话,徐昭不好意思笑了笑。
用了小半碗银耳莲子粥,就有丫鬟过来,说是宾客都到齐了,只等着姑娘过去呢。
徐昭就跟在自家娘亲的身后去了正厅。
一进去,就见到了一屋子的人,大太太,三太太、四太太,还有嫂嫂孟氏。
父亲站在最前头,周氏对着徐昭笑了笑,才缓步走上前去。
一时间,徐昭心里就有些紧张起来。
有丫鬟服侍着徐昭走到了香案前,跪在了蒲团上。
二姑奶奶身为赞礼,读完了祝词。
紧接着威远侯夫人过来给徐昭重新梳头,然后从有司捧着的托盘上拿起一支簪子来。
这时,下头的人才看清这是一支赤金累丝垂红宝石的簪子。
一时间,台下有些静谧,有入宫见过太后的人,知道这簪子是太后心爱之物,是当年太后封妃的时候先帝亲赏的。
如今,太后却是将这簪子赏给了徐家四姑娘。
一时间,众人看着徐昭的目光就有些变了,或是羡慕,或是嫉妒。
柔安县主站在徐昭跟前,见着那簪子,嘴角的笑意微微僵了僵。
等威远侯夫人将那簪子插在徐昭头上,然后才有丫鬟扶着徐昭到了徐秉臻和周氏面前,行跪拜之礼。
周氏看着徐昭,眼角湿润,又是高兴又是酸涩。
孟氏笑着上前,开口道:“妹妹如今成人,母亲该高兴呢。”
周氏点了点头,亲手将徐昭扶了起来。
又有丫鬟扶着徐昭进里屋换了一件衣裳,才又出来和在座的宾客拜谢。
整个及笄之礼,才算是结束了。
紧接着,有丫鬟婆子鱼贯而入,摆上了酒宴,照顾众宾客入席。
等宴席结束,已经到了下午了。
徐昭才回了屋里喝了一盏茶,就听连翘进来,说是肃王殿下来府上了。这会儿,正在前厅,老爷叫姑娘过去呢。
徐昭听了,心中有些诧异,依着父亲的性子,怎么会派人过来叫她。
“好,我知道了。”徐昭放下手中的茶盏,就带着连翘去了前院。
等到了大厅的时候,却只见着韩子煜一人。
徐昭朝四周看了看,也没见着自家父亲的人影。
“昭儿何必这么奇怪,岳父大人虽严谨些,却也知人之常情,不好太难为了本王。”韩子煜唇角扬起了一抹笑意,看着徐昭道:“昭儿难道不想和本王单独呆着?若是如此,本王可要伤心了。”
徐昭被他说的忍不住笑出声来,才问道:“王爷今日怎么会过来?”
听徐昭这样问,韩子煜反问道:“本王怎么就不能来?”
“若不是依着规矩,本王倒想亲自替昭儿插上那簪子。”
韩子煜说着,就从袖中拿出一个檀木盒子来,对着徐昭招了招手。
“到本王这儿来。”
徐昭深知他的性子,闻言便缓步走了过去。
韩子煜笑了笑,将那檀木盒子打了开来,里头放着一支赤金衔南珠金簪,华丽贵重,更难得的是最顶端那颗紫色南珠,闪烁着光泽。
韩子煜伸手将徐昭头上的那支簪子拿了下来,然后站起身来,凑到徐昭跟前,亲手将这簪子插了上去。
“太后虽叫你及笄用这簪子,不过是给你撑撑脸面,往后还是戴本王送的,更好看些。”
听着韩子煜的话,徐昭的嘴角忍不住抽了抽,这男人,实在是太自大了。
她承认这簪子的确是不错,可也不至于那么说吧。
见着徐昭不说话,韩子煜勾了勾嘴角,毫不在意道:“倒是本王说错了,昭儿天生丽质,戴不戴都好看。”说完这话,若有所思看了徐昭一眼,低下头在徐昭耳边轻轻落下一句话。
“昭儿这身衣裳也同样如此。”
徐昭怔了一下,见着韩子煜眼中的调笑,才明白过来他这话是什么意思,然后,脸一下子就红了起来,狠狠瞪了面前的男人一眼。
“轻嗔薄怒,尽是风情,昭儿是笑是怒,本王都喜欢,只要都是因着本王就好。”韩子煜说着,就伸出手来掐了掐她的脸。
他眸子里满满都是宠溺,徐昭一时陷在其中,愣住了。
直到脸上传来一阵痛意,才回过神来,看着韩子煜似笑非笑的目光,又是尴尬又是害羞,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她才不是迷恋他的美色,只是一时看愣了而已。
这男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这样引诱她了。
徐昭没好气瞪了他一眼,转身就要朝外头走去,才刚迈开步子,就被某人给拉住了。
韩子煜微微用力,就将她拉到了自己怀中。
徐昭一个踉跄,头撞在他的胸膛上,他身上带着淡淡的香气,是徐昭最为熟悉的。
徐昭抬起头来,对上他含笑的目光,又立马低下头去。
“岳父大人。”韩子煜收敛了笑意,一本正经道。
徐昭吓了一跳,慌忙从他怀中出来,转头一看,并未见着自家爹爹。
韩子煜轻笑一声,解释道:“本王是想说,岳父大人得了那王羲之的孤本,大概是没功夫过来了。”
“所以,昭儿大可不必这样,乱了阵脚。”
徐昭觉着,自己总有一天会被韩子煜给气死。
这男人,她真的是愈发应付不过来了。
这还没嫁给他呢就这样,这要是嫁过去,还不整日里都被他欺负?
见着徐昭的神色,韩子煜自然也知道不好欺负太过,免得以后要费力哄回来,于是就转入了正题,说起今日的来意来。
“钦天监已经定下了日子,婚礼定在五月十三,昭儿觉着可好?”
徐昭不曾想他突然说这个,一下子就愣住了。
五月十三,那就是还有整整两个月的时间。
徐昭没有想到,会这么快,一时间有些紧张。
见着徐昭不说话,韩子煜勾了勾嘴角,开口道:“昭儿若是不满意,本王再叫钦天监去挑日子。”
不等徐昭开口,他又接着说道:“就说王妃想早些嫁给本王,将成亲的日子定的再近些。”
“昭儿可是这个意思?”
被韩子煜这么一打趣,徐昭突然就没那么紧张了,想着韩子煜方才的话,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不等徐昭开口,就听外头响起一阵脚步声,有婆子从外头进来。
见着韩子煜和徐昭,那婆子福了福身子恭敬地道:“老奴给王爷请安。”
“可有什么事情?”
那婆子迟疑了一下,看了徐昭一眼,才说道:“回王爷的话,是我家老爷有事,想叫姑娘过去一趟。”
那婆子说完,就立马低下了头,不敢再看韩子煜。
徐昭听着,忍不住笑了笑,偷偷看了韩子煜一眼。
只见韩子煜颇有几分无奈,然后才开口道:“本王知道了。”
他这岳父大人,真是。。。。。。亏了他送他一本王羲之的孤本。
罢了,等他两月之后将昭儿娶到府中,他这岳父大人也该靠边儿站了。
?
☆、第 102 章 三叔
? 距离徐昭和韩子煜的婚期越来越近了,这些日子,府里上上下下都忙着,就连素来和二房不大熟络的三太太都过来帮忙。
“这些日子,劳烦弟妹了。”周氏满脸笑意道。
三太太摇了摇头:“我是四姑娘的婶子,嫂嫂说这些可就见外了。再说了,能和皇家结亲,少不得也沾些光,我也正好见见世面。”
听着三太太的话,周氏微微皱了皱眉。
徐昭进来的时候,就见着自家娘亲坐在桌前,和三太太说着话。
三太太不知说到了什么,忍不住笑出声来。
徐昭缓步上前,微微福了福身子:“昭儿给婶子请安,给母亲请安。”
见着徐昭进来,三太太笑着道:“昭丫头来了?正巧说着你呢,可就过来了。”
徐昭抬起头来,视线朝自家娘亲那里看了看,才笑着问道:“三姐姐怎么没过来,难道是病又厉害了?”
半个月前,三姑娘着了风寒,一病不起,三太太请了大夫进来,吃了好些药,如今也该好了。
听着徐昭的话,三太太嘴角的笑意僵了僵,微微有些尴尬道:“如今这府里,也就你记着你三姐姐了。”
“你三姐姐并不是不想见你,只是病的重,怕过了病气给你,到时候耽误了你的婚事可就不好了。”
“好孩子,你可别见怪,等病好了,我叫她过来给你赔罪。”
三太太自顾自说着,丝毫没觉着自己这话有什么不对。
徐佩是她的姐姐,又在病中,便是不见她,哪里称得上什么赔罪。
这话要是传出去,外头的人该怎么议论,还不说她在府中作威作福,坏了名声。
“三婶这话我可就听不懂了,三姐姐病着才不好见我,我只知三姐姐待我好,哪里就谈得上什么怪罪。便是赔罪,也该是我去给三姐姐赔罪,这些日子事情多,也没顾得上陪三姐姐去。”
三太太愣了愣,片刻才笑了起来:“瞧四姑娘这嘴,伶牙俐齿,全都学了嫂嫂去。”
“我那里还有些事情,先回去了,等改日再过来。”
三太太说着,就放下手中的茶盏,站起身来。她脸色有些不好,径直朝徐昭跟前走了出去。
周氏也站起身来,瞪了自家闺女一眼,亲自将三太太送了出去。
等回到屋里,才对着徐昭道:“方才你说那些话做什么,没见你三婶脸色都变了,你这及笄了,倒是愈发没规矩了。”
周氏甚少这样责备她,徐昭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反应,只闷闷低着头,看着大理石的地面。
薛妈妈见着她这样,忙插嘴道:“太太也别生气,姑娘和三姑娘素来要好,见着三姑娘被人作践,才忍不住说出那些话来。”
听着薛妈妈的话,周氏的脸色才缓和了些,看了站在那里的徐昭一眼,开口道:“她是三房的当家太太,不管你心里怎么想,身为晚辈你人前然后都该敬着她些,别叫她抓住个不敬长辈的把柄,到外头说道去。”
“可知道错了?”周氏问道。
徐昭迟疑了一下,才点了点头,心中犹自有几分不甘。
周氏见着她脸上的神色,哪里不知道她心中的想法,微微叹了口气,叫她坐到自己身边来。
“你三婶责罚了你三姐姐,可对外头却是说你三姐姐受了风寒,病了不能见人。这府里上上下下都知道,可有哪个会说你三婶不慈,专门寻借口责罚你三姐姐?”
“你大伯母执掌府中中馈,这事情她会不知道?”
“无论你三姐姐如何,也轮不到你去说你三婶的过错。娘跟你说的那些道理,你可都忘了?只顾一时痛快了,别忘了日后就有人在你背后嚼舌根。正所谓人言可畏,你便是嫁到肃王府去,也不能不顾忌着。”
徐昭抬起头来,慢慢道:“娘亲说的对,女儿知道错了,女儿只是一时气不过,心里又担心三姐姐。”
这些日子,她不是没去过三房,只是每一回都被挡在了门外,看守的婆子说是三姐姐病了,不好过了病气去。
可瞧瞧院子里那些个婆子,还有懒散的丫鬟,三姐姐根本是被这些个奴才给作践了。
不等周氏开口,就听到外头一阵脚步声,有丫鬟进来回禀:“太太,三老爷从南边儿回来了。”
徐昭一听,眼中就闪过一抹欣喜。
周氏见着她这样,只说道:“快去吧,你三叔好不容易回来,你身为晚辈,也该过去请个安了。”
徐昭听了,福了福身子就退了下去。
周氏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叹了一口气,又忍不住笑了。
“太太心里头没怪姑娘,怎么方才还。。。。。。”见着自家太太这样,薛妈妈忍不住问道。
明明,太太见着姑娘着急,也担心三姑娘那里真的出了什么事,才写了信叫人送到南边儿去,说是府中有事,叫三老爷早些回来。
怎么偏偏不告诉姑娘,叫姑娘安心。
周氏听了,拿起手中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昭儿性子瞧着虽软和,可骨子里却最是个执拗的,这样的性子,若是嫁到寻常人家还好,可她是嫁到皇家。就算王爷肯宠着她,旁人也不见得会纵着她。”
“我借着三姑娘的事情提点她,也是想她往后能走的顺一些。”
听着周氏的话,薛妈妈点了点头:“难为了太太,想来姑娘能明白太太的苦心。”
“只是,奴婢还有一处不明白,太太既然想叫姑娘软和些,怎么这会儿就叫姑娘去给三老爷请安了。若是叫三太太知道,定会以为是姑娘在三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记恨上了姑娘。”
周氏抬起头来看了薛妈妈一眼,眼中闪过一抹不屑。
“我便是要警告她,她即便是府里的三太太,也不过是个继室。前些年三弟还敬着她,如今三弟常年在外,一年到头也不回来,她这三太太,无子又无宠的。倒还妄想着叫她那侄女给瑾哥儿做妾,也不看她那侄女配不配得上我的瑾哥儿。”
薛妈妈听着,才知道太太是因着这事儿生气了。
也是,如今姑娘要嫁到肃王府,过些日子就是正儿八经的王妃了。
三太太若只是想沾沾喜气,过来帮帮忙还好,太太心里头自然记着她的好。
可三太太千不该万不该在这时候还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