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主后宫-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藩这样大的事情不可能瞒多久; 甚至皇帝都没打算瞒着,因此到了第二天; 消息就彻底传开了。
满朝皆惊。
不过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个不同; 这些王爷们包括朝臣的的反应,也的确是褒贬不一。
“要就藩了……”鲁王爷申时不到就回到了鲁王府,语气里有点莫名的情绪; 看着许元姝道。
虽然目光落在她身上,不过许元姝觉得他看的是虚空; 所以许元姝安安静静在他身边坐下,只是把茶杯又往他面前递了递。
“大魏会典上写的……”鲁王爷惆怅地把这一天的消息都慢慢说了出来。
“是祖宗里下来的家法; 王爷坐镇边关,能安定民心; 叫他们安稳种地生活,这一条谁都反驳不了。”
许元姝听着鲁王一句句把朝堂上众位的议论都说了出来; 鲁王爷没打算让她回应,况且她一个鲁王侧妃,半点影响朝政的能力都没有。
可是……要离开京城?
许元姝的呼吸一下子急促了; 这对她意味着什么呢?
她再也不用进宫了!她甚至可以带着志哥儿一起走……不,许家还在,不能直接带他走。
能不能把许义靖一起带走呢?
他已经丢了官; 临走前还卖了上头的太监; 现在没被算计是因为有她跟尔姝的关系; 有两位王爷的面子。
可若是王爷就藩……他就一点靠山也没有了; 许家的铺子田地都在好地段,一个平头百姓可保不住这些东西。
所以鼓动许义靖跟着一起走,一点都不困难。
他也不会跟着尔姝一起走,毕竟英王年纪大了,世子也已经定了下来,等他过世,尔姝虽然吃穿不愁,但是也不会再有进益了。
可跟着她就不一样了,人人都知道鲁王爷喜欢她,王妃生的还是个女儿!将来王府谁当家做主还不一定呢!
想到这儿,许元姝就打断了王爷,“既然王爷说大势所趋,陛下又已经下了明旨……那陛下给王爷挑的是什么地儿?”
鲁王爷倒是完全没想到元姝这样的干脆,他还有点惆怅呢,他的许侧妃已经开始谋划未来的生活了。
“胶东郡,王府盖在即墨县。”
许元姝眉头皱了皱,原先她在许家的时候,是看不到堪舆图的,尤其是大魏全境的,这东西只有皇宫里有,所以到了王府之后,她闲来无事也对着鲁王爷收藏的堪舆图看游记杂文等等。
因此这胶东郡在哪儿,她还是有三分印象的。
“这地方仿佛靠海?”许元姝问道。
鲁王爷点了点头,许元姝笑道:“可见陛下还是向着王爷的,若是将来能开个港口就更好了。”
鲁王爷也来了兴致,比起在只能在户部对着钱粮,去属地当个藩王明显更好。
“那地方水产丰富,也能靠着打渔为生,靠着海也不缺水,还能晒盐——”
听见这话,许元姝就知道鲁王爷今儿一天都在户部查胶东郡的钱粮了。
看来鲁王爷也是想走的,许元姝放下心来,道:“陛下可拟了章程出来?王妃才生了孩子,孩子年幼的时候如何上路?”
“这倒不打紧。”鲁王爷眉头微微一皱,道:“十几个王爷要就藩呢,我查了原先的记载,连带盖王府等等费用加起来,每个王爷怕是要花掉小一百万两银子,去岁国库一年的税银是一千九百六十七万两,加上别的开销,怕是不太够。”
许元姝心下有点失望,不过想起这事儿是因为几位王爷联合起来给皇帝难堪,况且皇帝也下了明旨,应该也不会拖太久,否则这皇帝就威信全无了。
“那就先不用着急了。”许元姝换了个话题,“我今儿去看了小郡主,长得很是结实呢,还有半个多月她就满月了,王爷可想好名字了?”
一句话说的鲁王爷又沉默了,“女孩子的名字……容我慢慢斟酌一番。”
许元姝笑着睨了他一眼,虽然没说破,但是明显是在告诉王爷:我知道你偷懒了。
第二天一早,许元姝一起床还没吃早饭,就叫了张忠海来。
“就藩的事儿你可听说了?”许元姝直白的问。
张忠海称是,又道:“听说昨儿六——奉国将军喝醉了在街上大闹,说皇帝这是排除异己,后来皇帝差了太监去斥责奉国将军:你要就藩还没这个资格,亲王才能就藩,你还差着四级呢!”
许元姝听完就算,虽然现在这位皇帝不是什么好人,可这位奉国将军……这样自暴自弃的性子,看着也不是皇帝的好人选。
“若是真要就藩,王爷也逃不开,甚至因为跟陛下走得近,要先做个表率。”许元姝微微皱着眉头,声音略显得低沉。
她昨儿虽然安慰王爷不用着急,可事实上,如果真的要就藩,鲁王爷怕是第一批的,同时还有会英王孟王这两个年纪大的,以及楚王这些年纪小的,甚至安王……皇帝也不会放他在京城里碍眼的。
张忠海垂首静静立着,他已经猜到侧妃要说什么了。
“我名下的庄子、店铺,还有宅子,你这些日子打听可有人想要——”许元姝揉了揉脑袋,道:“别临了卖不出价钱,叫人占了便宜。”
张忠海应了声是,正要下去,许元姝忽然又道:“慢着。”
只是他等了好久也不见许侧妃说话。
屋里安静了一会儿,许元姝深吸了一口气,又道:“再差人去小西沟打听一户姓孟的人家……原先是太医,大名叫做孟青川的……一会儿我有信给你,把信给他看,等了回信再回来。”
孟青川?这名儿听着有点耳熟啊。
张忠海猛地想起来这不是原先被皇后赶出京城的那一家太医?还牵扯到了钦天监监正跟原先的六王爷的谋逆案里头?
不过想归想,张忠海面上依旧是波澜不惊的应了是,道:“娘娘放心,一定给办得妥妥的。”
等张忠海出去,许元姝松了口气,至于许义靖这边就不用着急了,拖到最后叫他来不及变卖家产是最好的!
许元姝吩咐张忠海,又叫屋里丫鬟拿了她院子里的各种首饰器物单子来看,想着要怎么收拾东西,又觉得这一王府的丫鬟小厮怕是不能都带走……
怕是得好几个月功夫才能收拾好,这么一想她就又叹了口气,现如今都六月了,若是不快点定下日子来,怕是要在路上过年了。
接下来的几天,鲁王爷每天回来都有新进展跟她说两句,张忠海这等消息灵通的太监也有消息告诉她。
比方皇帝暗示国库银子不太够,先就藩的王爷能多得一点银子,后头的就只能用变卖的家产填补空缺了。
又比方皇帝给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宁王挑的是江南这样富庶的地方,可魏贵太妃依旧不满意,已经在皇帝面前哭了好几次了。
还有英王已经开始变卖家产了,孟王名下那个整个京城赫赫有名的点心铺子也再找买家。
鲁王爷又说皇帝这次叫他们兄弟就藩的决心很大,连安王都挑了地方,只是位置不太好,选在了蜀地。
又听说吴贵太妃为了这事儿去求了好几次皇帝,每次出来都哭哭啼啼的,可皇帝就是不心软。
最后这一条消息叫许元姝恶心了好几天才缓过劲儿来。
到了最后,连王府都人心浮动起来,一时间各人找各人的门路,有跟主子面前表忠心的,还有想留在京城的,叫许元姝狠狠罚了几次,王府至少在表面上又恢复了平静。
七月初一的早上,许元姝去给王妃请安,看见了府上另外四位侍妾。
别说单从请安这事儿,就能看出来这三位侍妾成不了什么大事儿。
王妃刚进府的时候,这三位侍妾是风雨无阻天天都去,后来被傅妈妈晾了几次,王妃也不见她们,这请安就从三日一次变成了五日一次,再后来察觉王爷对王妃也冷冷淡淡的,请安就只有初一十五去了。
前头她们还曾想来给自己请安,许元姝知道这是要挑起王妃的嫉妒心来,就算没挑起来王妃的,傅妈妈也成,只是被她吓了两次,又恰逢那几天大雨,她们也就顺理成章的停了下来。
许元姝刚坐下,傅妈妈就进来,冲她行了礼道:“娘娘请您进去说说话。”
梅氏一下子就站了起来,道:“娘娘身子好些了?妾身也想去拜见娘娘。”
傅妈妈看了她一眼,又重复了一遍,“王妃娘娘请许侧妃进去。”
许元姝站起身来,跟傅妈妈两个都没有再看梅氏,直接往里头去了,身后还传来梅氏的声音,“……替妾身向娘娘问好……”
她着急什么?也是因为要就藩?
许元姝没再把心神往她这等不相干的人身上放,跟着傅妈妈到了内室。
王妃看着精神还不错,头发用布包着,看着还算清爽,屋里也没什么奇怪的味道。
奶妈怀里抱着王爷的长女,正一边拍着一边哄她。
“我今儿才知道当娘的多不容易。”傅芳苓叹道:“一个时辰就要喝一次奶,真不知道那些没有奶娘,自己奶孩子的人是怎么过来的。”
许元姝见她床边放着凳子,像是给她准备好的,就直接坐了上去,道:“娘娘看着挺好,不知道有什么事儿吩咐。”
她一边说着,一边余光留意着傅妈妈,瞧见傅妈妈眼里赞许的目光,许元姝不由得冲着王妃挑了挑眉毛,脸上也带上了三分笑意。
傅芳苓小小的瞪了她一眼,道:“大后天要进宫谢恩,你同我一起去?”
第263章 魏贵太妃晕了
许元姝下意识就看了傅妈妈一眼; 果然她眉头皱了起来。
“娘娘,这怕是不妥。”许元姝推辞道:“您进宫谢恩; 我又去做什么?”
“况且宫里也没旨意叫我跟着一起去。”
傅芳苓毫不在意的挥了挥手,道:“我就是这么一问。我进宫先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再去魏贵太妃哪儿一趟,你可有什么话叫我带的?”
许元姝摇了摇头,道:“替我向娘娘问好就成。”
傅芳苓点了点头; 傅妈妈道:“娘娘,该给孩子喂奶了。”
这话说的挺没道理的; 给孩子喂奶的是奶娘,王妃看着就行; 况且那孩子现如今在奶娘怀里睡得正熟呢。
许元姝知道这是叫她告辞的意思,当下站起身来; 道:“娘娘忙,我先回去了。”
傅芳苓点了点头; 傅妈妈亲自送她出来,看见她出了院子,这才折返回来。
只是屋里只剩下王妃一人; 见她进来,怒道:“这是最后一次了!”
傅妈妈一愣,喃喃道:“奴婢……奴婢是为了娘娘好啊。许侧妃得王爷宠爱; 要是生出不好的心思——”
“再叫你这么试下去; 没有也有了!”
“她是侧妃; 是魏贵太妃宫里的旧人; 不是丫鬟,叫她伺候我进宫,亏你也想得出来?”
“我又是什么身份?我也配带人进宫伺候我?”
傅妈妈脸色变了又变,什么都没说出来。
傅芳苓一指门口,道:“今儿不用你伺候了,你好好歇两天,等我从宫里回来再说。”
七月初四小郡主满月,鲁王爷早上陪着王妃一起去了宫里,先是去给太后请安,太后冷冷淡淡的说了几句话就叫太监送她们去了慈庆宫。
魏贵太妃倒是一脸的和蔼,拉着傅芳苓的手叫她挨着自己坐下,又问:“可给孩子取名字了?”不等鲁王爷回答,她又接着道:“这才满月,按理来说是不能取大名的,取个好叫的小名就成,免得折了服气。”
说着她就叹了口气,又拿帕子压了压眼角,这很容易就叫人想起那个生下来没三天就夭折的安康王来。
鲁王爷便道:“也没想好,翻遍了诗经,也没找到合适的。”
魏贵太妃便笑,“在周岁之前取好就成了。你几个公主姐姐……你也知道她们小名都是什么的。”
鲁王爷笑着点头,按理说这话都正常至极,取名字的确是王爷的事情,公主的小名她也的确是不知道……可傅芳苓总有种被却有种被排挤在外的感觉。
可自己的手却被魏贵太妃拉着。
跟鲁王爷就说了这几句话,魏贵太妃又问傅芳苓,“上个月她们来报你要生产的时候,可把我吓坏了。算了算日子,你这生的有点早,早了一个月呢。”
傅芳苓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不过魏贵太妃也没等她接话,便又跟王爷道:“孩子生的早,得好好看护着,这些日子虽然热,可屋里也不能用冰,奶娘也经常叫太医诊脉,吃什么用什么都得看严了。”
两人又点头应是。
魏贵太妃又问她,“你事先可有什么预兆?吃了什么东西没有?怎么孩子生的这样早呢?”
傅芳苓眉头微微一皱,解释道:“也没吃什么,一切都挺好,许是这孩子就该这个时候出来?”
魏贵太妃哦了一声,便不再问什么了。
因为才出了月子,身上还不太方便,魏贵太妃也没久留他们,又说了几句便道:“我就不留饭了,天气热,你们早点回去,别赶着大中午的。”
两人起身告辞,魏贵太妃看着两人背影,面上就没方才那和蔼可亲的笑容了,反而显得有点阴沉。
“我越想越觉得皇帝说的有道理……不到生孩子的时候,怎么就出来了呢?又是在元姝的生日宴上,哼——”
魏贵太妃冷笑一声,“这事儿我在宫里看得多了,为了赶个吉祥日子……有孕要在大宴上吐,孩子要生在四大节,也不看看她们有没有那个福气!”
“鲁王妃不知道宫里这些事儿……尚平虽然懵懵懂懂的,可未必不能想明白。虽然元姝是侧妃……可也是我宫里出去的人,什么人都能在她头上蹦跶不成?”
鲁王爷的马车没跟王妃一路回府,说了一声就去了户部。
刚过申时,鲁王爷就出现在了会宁馆里,许元姝迎了上去,道:“王爷今儿回来的有点早?”
鲁王爷笑了笑,抓着她的手捏了捏,道:“我早点回来难道你不喜欢?”
今儿王爷怎么连这样的话都敢说了?只是许元姝是绝对不会好好说出“喜欢”两个字的。
她微微一笑,道,“王爷猜我喜不喜欢?”
鲁王爷愣住了,随即大笑起来,从身上摸出一个匣子来打开,道:“昨儿是你满月,原本昨天就想给你的,只是这东西不知道藏在哪里,遍寻不着。”
说着就往她手上套了一对翠绿色的镯子,又道:“这是翠生石做的,是西南那边进的贡品,是我母妃留下来的旧物,你手白,带这个好看。”
许元姝举起手来,对着太阳一照,这桌子通体碧绿,一点瑕疵都没有,轻轻一敲发出清脆的声音,似乎比玉要硬一些。
可最重要的……这是贺妃的旧物,所以今儿他们去宫里发生了什么?王妃又讨王爷不喜了?
只是王爷就在面前站着,没什么功夫叫她想别的,许元姝把手往身后一藏,头一偏,道:“我喜欢的。”
“我是说我喜欢王爷。”说完这句,许元姝立即便转身跑了,像是害羞一样。
鲁王爷大步跟了上去。
乞巧节过去没两天,许元姝派去寻她外祖父的人回来了。
许元姝是在观德院见的他,这前院的三进小院在王爷的默许下已经划到了许元姝名下。
隔着一道屏风,许元姝听见那人道:“人见到了,也把娘娘的信给他了,这是他的回信。”
张忠海上前拿了回信奉给许元姝,许元姝迫不及待的拆开,恨不得一目十行的看下去。
只是才看了两行,她就有点失望……外祖父拒绝了她。
许元姝抿了抿嘴,按捺住性子把信收好,又问:“他们生活得如何?”
这人道:“老爷在家里待着,种种花草,年轻的父子两个在镇上的药房里做事,听说小的那个已经跟镇上刘家的姑娘定亲了,等中秋过了就成亲。”
许元姝这才松了口气,叹道:“这就好。”
“奴婢在镇上住了几日,看他们生活得还不错,老爷子虽然不看诊了,只是邻居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找他,也挺受人尊敬的。”
“奴婢拿张公公给的银票去支了一百两银子留下了。”
许元姝点头,道:“你辛苦了,下去歇着吧。等一下——”
那人转了一半的身子又转了过来,道:“娘娘有何吩咐。”
“还有个人呢……我记得还有个姑娘,十五……十七了。”
“这……”屏风那边的人犹豫了一下,道:“听邻居说刚去的时候的确是有个姑娘的,只是一直病着,没见几次面,后来……不到夏天就死了。”
什么!
琦姐姐死了?
许元姝觉得她气都吸不到肚里了。
……回头等我……等我成亲了,就能带你去好多地方了。咱们上街逛去,天天去庙里听和尚尼姑念经都听烦了……
许元姝觉得自己眼泪就要下来了。
屋里安静了下来。
“娘娘!娘娘!”外头忽然有了声音,是施公公来了。
许元姝深吸一口气,狠狠咬了下唇,面色除了有点阴沉,就看不出什么了,“你先下去,你这一路辛苦,能打听到这些事情,你在那边也住了不少日子,去账房支十两银子,我赏你的。”
这人行了礼退下,施公公正好进来。
施公公自然是不用被屏风挡着的,他直接走到后头,飞快的行了礼,道:“宫里来了消息,魏贵太妃晕过去了,叫赶紧去侍疾。”
许元姝猛地站起身来……想的却是借着这个劲儿,她都是不用花力气掩盖自己的悲伤了。
“怎么搞的?可是中暑了?”
施公公道:“听说是被皇帝气晕的,因为宁王就藩的事情。听里头的人说,魏贵太妃说皇帝怎么忍心把一母同胞的弟弟还没成亲就扔出去。”
“还有一句话……”施公公有点犹豫,不过也没犹豫太久,毕竟他也知道许侧妃跟魏贵太妃有旧,进了宫肯定是有说话的机会的,知道的越多越好。
“魏贵太妃说皇帝当初答应的事情难道不作数了?又要他记得他这个皇帝是怎么当上去的。”
许元姝脚步一顿,电光火石间已经想到了许多。
她扫了一眼自己身上的衣服,道:“没什么违制的,就这么去吧,真要换了衣裳反而刻意了。”
两人到了二门,马车已经备好了,只是等在车边的梁太监道:“王妃还没来,说得换一身衣服。”
许元姝眉头一皱,她这会儿心乱如麻,不耐烦跟人说话,便直接上了马车,道:“再去被一辆车,我先进去了,不然比别人去到晚,又是就藩的关键时刻……别牵连到王爷身上。”
鲁王爷就是王府的天,这话一出没人敢拦她,当下施公公皱着眉头道:“赶紧走!”
马车哒哒的出了王府,许元姝这才发现外祖父的那封信还在身上带着。
外祖父一家三个大夫,琦姐姐怎么会死了?
那简公子呢?
二表哥原先也是订过亲的……外祖父家里落败了,自然是不作数了……
许元姝觉得自己胸口更闷了。
第264章 表哥
许元姝到北安门的时候; 正好跟英王妃碰在一起,若是平常; 英王妃肯定要摆架子,什么她排行靠前; 她是正妃,再讽刺两句她们姐妹二人都是给人当妾的命。
可现在魏贵太妃气得晕了过去,英王妃没这个闲心纠结这些细微末枝了。
魏贵太妃醒过来怎么办; 万一醒不过来又该怎么办?
若是醒来,叫魏贵太妃知道她趁着人生病; 在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她的旧仆,她得吃挂落。
若是魏贵太妃不好了……她这更是小人得志的嘴脸。
所以最后英王妃只冲许元姝点了点头; 似乎都没注意到许元姝是一个人来的,直接就奔着宫里去了。
许元姝走在另一边; 两人井水不犯河水一起到了慈庆宫。
正殿里已经挤满了人,不过仔细看看都是宫里的; 外头的王妃们只零零散散来了几个。
只是许元姝一眼就看见了吴贵太妃,她……甚至能用艳光四射来形容了。虽然穿着深色的衣服,可是依旧夺目; 尤其是在一群上了年纪的太妃们中间……越发的明显了。
许元姝默默叹了口气,跟着英王妃的脚步,上前给太后请安; 退下来之后左右一看便瞧见莲织了; 她直接把人拉住; 压低声音道:“御医是怎么说的?娘娘可好些了?”
莲织引着她到了东稍间; 小声道:“御医方才来看过了,说是急火攻心,加上天气炎热,娘娘这会儿其实已经醒了,只是……不太想见人。皇帝还在里头。”
许元姝若有所思点了点头,仔细想想……是有点丢人。
她松开莲织,道:“你去忙吧。”她也跟着莲织后头,又回到了大殿里。
周围几人的目光就转了过来,只隔了一个人的兴王妃问道:“怎么不见鲁王妃?你怎么一个人过来了?”
这话怎么回答都是事儿,许元姝把脸一沉,只当做没听见,不过没等兴王妃再说什么,艾贵太妃就咳嗽一声,皱着眉头道:“你过来,我有话要问你。”
兴王妃深吸了一口气,知道这是不叫她再跟许侧妃说话的意思,当下应了声是,换了个位置坐到了艾贵太妃身边。
太后冷眼看着,眼神里带着点讽刺。
不多时鲁王妃跟着励王妃一前一后的进来,柳太妃面色一变,怒喝道:“这么来的这样晚?给魏贵太妃侍疾,难道要换衣裳不成?”
这话听着是说的励王妃,可实际上却骂的是鲁王妃。
不过这热闹并没有看成,因为皇帝从里头出来了。
皇帝给太后请安,许元姝这些侧妃正妃们给皇帝行礼,等众人都直起身子,皇帝道:“贵太妃醒了,你们去看看吧。”
太后手一伸,洛王妃就扶了上去,“走吧。”太后打头,一群人往里头去了。
魏贵太妃靠在榻上,身上穿着柔软的常服,身上还盖着毯子,头面已经都取了下来,头发松松绾了个发髻,眼圈略有点红,想是已经哭过了。
太后坐在她床边,情真意切的拉着她的手,道:“你是知道的,我不太会安慰人,只是……你说你都当了太妃了,怎么还这样要强?孩子的事儿就叫他去吧。”
说着太后又叹了口气,“虽然我没有孩子,可也知道孩子长大了就不能管得太严厉了。”
这话里头句句是刺儿,别人兴许只能听出来太后是居高临下的嘲讽,可知道内情的许元姝明白,魏贵太妃快要忍不住了。
“您说的是。”魏贵太妃叹气道:“我这生了五个孩子,我能好好把他们生下来,又把他们好好养大……大儿子还当了皇帝,我也算对得起他们了。”
完完全全顶了回去,太后面色一变,拍了拍她的手背,又笑了笑,伸手招了招吴贵太妃,笑道:“儿子不听话这事儿,你们两个怕是能说到一起去,听说前两日安王又顶嘴了,你为了安王那样求皇帝……安王年纪太小,你表面上得顺着他来。”
“你说是吗?”太后又是一脸笑意的看着魏贵太妃。
吴贵太妃白着一张脸,半低着头什么都没说。
所以……太后也知道皇帝跟吴贵太妃有染了?
似乎是瞧见魏贵太妃面色不太好,青花端着药出来打断了她们的对话,“娘娘,该吃药了。”
太后笑着站起身来,道:“知道你挺好的,我也就放心了,我这就回去,省得一会儿日头大了不好走。”
“送送太后。”魏贵太妃发话,青花放下碗就跟着出去了。
太后能这么堂而皇之的出去,别人不敢。再者是打着侍疾的名号进宫,怎么也得说两句话,叫贵太妃看见自己的关心才好出去。
纵然是太妃们,也都留了下来。
当下又有宫女上去伺候贵太妃喝药,魏贵太妃慢吞吞的喝了药,宫女又端了清水来漱口,再拿帕子压一压嘴角,这一整套程序下来,魏贵太妃才抬起头,表情看着有点惊讶,瞧着站在她床边的吴贵太妃。
“你怎么还在?”
这话一出口,魏贵太妃面上就有了点懊恼之情,表情一缓,目光落在了艾贵太妃身上。
“你们都回去吧,都跟我似的老胳膊老腿了,人老了常常这里那里不舒服的,没什么大事儿。”
她叹了口气,表情已经完全舒缓下来了,“我没什么事儿,叫她们小辈留在这儿就成,你们回去歇着吧。”
正直盛夏,纵然是太妃们在宫里坐坐轿子也没人说什么,可终究是没人想顶着大太阳在宫里走的,况且魏贵太妃这也没什么事儿,当下太妃们这一辈也都站起身来客气两句,一一告辞了。
屋里只剩下一众小辈。
说是小辈,不过年纪最大的英王妃,看着跟魏贵太妃也差不了几岁了。
“带她们去侧殿歇着喝喝茶,别都在我屋里待着了,虽然不热,可大夏天的,看着也心烦。”
众位王妃们不敢出声,生怕动作一大了,这惹贵太妃心烦的帽子就扣到了她们头上。
“好好招待她们。”魏贵太妃发话了,又道:“元姝留下来,我有话跟你说。”
众人脚步一顿,许元姝应了声是,走到了魏贵太妃床边。
等众人到了侧殿,隋王妃眼珠子一转,道:“也不知道贵太妃跟她说什么,说起来有这么个侧妃在……”她瞧了傅芳苓一眼,不怀好意的笑了一声,“你当王妃的也觉得挺省事儿的吧?”
许元姝这会儿已经坐到了魏贵太妃床边,手也被拉上了。
“你说……皇帝他……”魏贵太妃半天就这么吞吞吐吐说了几个字儿,剩下的就说不下去了。
诚然元姝是从她宫里出去的,现如今也当上了侧妃,某种程度上也是有资格听她诉苦的人了,只是……这话的确是不好出口。
许元姝便另外起了个话头,也是为了叫自己撇清干系。
“娘娘,您别对吴贵太妃那样冷淡——”
听见这话,魏贵太妃立即顾不上悲秋伤春了,连眼睛都瞪了起来。
“太后拿不争气的安王跟皇帝相比,打的是什么主意也不用我多说,您可不能被她带进沟里去,放宽心养病要紧。”
魏贵太妃顿时送了口气,想了想道:“你说的不错,我方才的确是迁怒于她了,唉……都是太后的错!”
许元姝笑了笑,又道:“您几个孩子都教养得极好,吴贵太妃如何比得上您?原先我在承乾宫的时候,吴贵太妃一门心思都在讨好先帝上,好好一个皇子,她除了吃饱穿暖,不叫别人欺负他,别的一概不管。”
魏贵太妃从这三言两语里理清了思路,也明白元姝还不知道宫里那点子腌臜事情,她甚至还能用这个理由搪塞过去,打消别人的怀疑。
魏贵太妃心下一松,脸上就有了笑意,“你说的是。安王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皇帝的——这两人就不能放在一起比!”
心里轻松了许多,原先觉得过不去的坎儿也就没那么叫人难过了。
“尚锡才十七岁,还没成亲,皇帝又是他的兄长,怎么就忍心把他赶出去京城?”
“他们兄弟两个差了十好几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