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主后宫-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后满意的笑了,道:“许侧妃,你上前一步。”
  许元姝从魏妃身后出来,走到皇后面前行礼,皇后目光在她身上停了好久,直到坤宁宫里安安静静的,这才叹道:“今日一看,你也是进退有度,举止优雅了。”
  “谢娘娘夸奖。”
  皇后脸上露出几分笑意,语重心长道:“后天你便要跟着尚平去鲁王府了,记得要好好照顾王爷——”她稍顿了顿,“贺妃去的早,他身边也没个体己人,现在那几个——”
  又是一顿,皇后眉头皱了起来,“着实上不了台面,尚平身子还没养好,一切事情你都要操心才是,我可把尚平交给你了,若是有什么,我唯你是问!”
  许元姝又行礼,“娘娘放心,妾身一定好好照顾王爷。”
  皇后这才满意的挥了挥手,状似无意道:“尚平这身子……我倒是真想叫陛下再留他一段时日。”
  许元姝见皇后没什么说的了,这才又站到了魏妃身后。
  皇后的话听听就行了,真要照着做,等正妃进门,那就是死路一条。
  皇后交代她的是什么?那是正妃的职责,可她许元姝呢?听着是侧妃,勉强也有个妃字,可说白了就是妾,再变出花样来取头衔,她还是个妾。
  妾是什么?想想许义靖的后院就全明白了。
  她深吸了一口气,皇后这一招是实打实的阳谋,赌的就是她就算听出来,也会忍不住咬钩的。
  听听,是皇后娘娘叫她照顾王爷的,只是她断定,等到正妃进门,真为这事儿跟她起了冲突,皇后可是一个字都不会替她说的。
  众人附和着皇后说了几句出宫建府的事儿,魏妃便问:“昨儿三个姑娘是各有千秋,我是那个都喜欢,恨不得再生几个儿子,把她们都娶回来。”
  皇后笑道:“尚平也不是个闹腾的性子,我瞧着郑姑娘性情温顺,安安生生倒是挺配。”
  姜嫔不愿意了,昨天宴会就郑守备家的姑娘一个没幺蛾子,若是叫尚平挑去了,她的尚柏怎么办?
  “我也觉得郑姑娘挺好,昨儿拉着她的手说了一路,很是合我脾气。”
  皇后又道:“过几日便是尚柏的生辰了,太液池的荷花还没谢呢,咱们再多请几个姑娘来。”
  听见这话,姜嫔不做声了。
  魏妃笑了笑,道:“娘娘也叫些年轻的姑娘来,尚锡年纪也不小了呢。”
  “一个一个来。”
  众人笑作一团,皇后道:“行了,不好喝的薏仁水也喝了,一会儿天气该热了,赶紧回去吧。”
  说着又嘱咐一句许元姝,“明儿就别来了,我估摸着你们明儿就要开始搬了,还得去奉先殿上香,去跟陛下辞行,你好好跟着尚平便是。”
  “是。”许元姝上前行礼,跟在魏妃身后出了坤宁宫,下了台阶,她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这一去……皇后娘娘怕是再也不会宣她进来了。
  到了翊坤宫,魏妃道:“郑姑娘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表面功夫做得足,不管是真是假,既然昨儿她装的贤良淑德温婉可人,就算她当了鲁王正妃,也不会差得太多。”
  魏妃叹了口气,也生出点感慨来,“去吧,该交代的我都交代了,明儿你也别来了,一大堆事情,出宫也挺好的,至少能到处看看了。”
  许元姝自然也是要滴水不漏的,她给魏妃行了大礼,低着头,声音略带哽咽,还死死咬着牙,叫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越发显得悲切了。
  “多谢娘娘的大恩大德,妾身永不敢忘。”
  魏妃直接把她拉了起来,在她背上轻轻一推,“行了,赶紧走吧,正如皇后说的,一会儿天该热了,东三所说近不近的,也得穿过半个内廷呢。”
  许元姝嗯了一声,脚底下却没动,像是依依不舍的样子。
  魏妃笑道:“又不是不来了?没听皇后说,这月二十九宫里还有宴会,没几天就又进来了,下头还有八月十五,还有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呢。”
  许元姝这才又行了礼,低着头出去了。
  东三所已经搬得差不多了,屋里空荡荡的,家具上什么都没有,椅子上的绣垫也收了起来,叫许元姝在炎热的夏季感到一丝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寒冷。
  平常喝茶的茶具也都收了起来,换成了宫里统一给配的净里青花瓷,跟里头红褐色的酸梅汤倒也般配。
  许元姝才坐下没一会儿,施忠福就来了。
  他上前行礼,道:“娘娘,明儿便要开始准备出宫了,辰时二科先去拜别陛下,巳时去给皇后娘娘处,接下来是魏妃娘娘。”
  许元姝点头应了,施忠福又道:“待吃过午饭,再去奉先殿烧香。”
  “前头听说这次出宫是跟肃王宁王他们一起,这行程跟他们是一样的吗?”
  施忠福道:“都是一起的,只是后头拜别的娘娘不一样。”
  许元姝又问,“按理是该穿大妆的,可有什么别的要求?”
  这如何是不知道穿什么衣裳?施忠福知道这是卖好给他面子,也是怕中间出什么岔子,他想了想,便隐隐约约提醒道:“虽名单上有娘娘,只是宫里前头出去的几个王爷,内眷都没有进去的先例。”
  许元姝笑着道了声谢,施忠福又道:“怀郡王也是明日出宫,他的内眷也是跟着的。”
  到了中午,许元姝去跟王爷一同吃饭,刚进去便听见施忠福道:
  “陛下亲自定的日子,下头官员虽提了几次,不过陛下都没松口,吏部的官员求到了奴婢这儿,说王府属官慢慢地给配,一个都不会差,只求王爷宽限几日。”
  鲁王爷叹了口气,道:“听说庆王宁王的宅子都没收拾好,只有主院能住人。咱们的院子倒是收拾的好好的。”
  这话一听就是同意了,只是不同意也没办法,催的急了吏部塞进来些滥竽充数的,后头还得扯皮。
  许元姝既然听见了自然不会装作不知道,她眉头一皱,快步走了进去,道:“别的不说,王府的良医正可不能少,王爷现在还吃药呢。”
  说着又问施忠福,“良医正可选好了?”
  施忠福这些天忙的脚不沾地,别的不说,王府现如今三百多下人都是他一个个挑的,已经是忙得昏天暗地了。而且这些王府属官按理都是该吏部准备的,谁能知道到了最后吏部说没准备好呢?
  施忠福拿了吏部给的单子,一个个对了过去,然后许元姝就看见他苦笑起来了。
  这就是还没配了,许元姝道:“不如找了给王爷瞧病的贺太医如何?他年纪也大了,按说这两年也该从太医所退下来了,王爷这次生病就是他给看好了,咱们接了他去王府,一来能继续看着王爷的身子,这会儿可不能换太医。二来他治好王爷的病,医术自然上佳,咱们给他养老,也算是报恩了。”
  这话说得谁都挑不出错儿来,鲁王爷点了点头,施忠福道:“奴婢这就去说!王爷宽限他们这么多日,难道一个太医都换不来了?”
  施忠福拿着单子又一溜烟的跑了出去,许元姝笑盈盈地给王爷行了礼,道:“恭喜王爷出宫建府。”
  鲁王爷道:“你从魏妃哪儿回来了?”
  这话叫许元姝心里一颤,鲁王爷这是不太满意?
  倒也不算是出乎意料,她天天去翊坤宫,王爷屋里那两个人肯定是要借机生事的,不过许元姝等的就是这一遭。
  她坐了下来,给自己到了茶,道:“还去了坤宁宫,原想着还能叫皇后娘娘赏点什么,只是这次什么都没了。”
  说得很是轻松,鲁王爷面上表情一缓和,道:“临出宫的确是该多去尽尽孝心的。”
  来伺候午饭的恩敬容娟两个听见这话,不由得眉头一皱。
  “我也不算白去。”许元姝稍稍变了声音,听着有些拿腔作调,还带着一丝酸意,“听皇后娘娘的意思……王爷的正妃怕是定下来了。”
  话一出口,屋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许元姝手里拿着茶杯,缓缓转了几圈,像是在欣赏上头的花纹,却又像是不知所措。
  她先是抬头看了恩敬容娟一眼,道:“你们出去,我有话要跟王爷说。”
  两人对视了一眼,又是那副委委屈屈的样子,一起退着出去了。
  许元姝旧事重提,“王爷,恩敬容娟两个伺候您多年,又是娘娘亲自挑的人……施公公到了鲁王府也要成王府大总管了,剩下的人也都各有提升,王爷难道还叫她们当丫鬟不成?”
  等着两人当了侍妾,有了自己屋子,那就只能等着王爷去看她们了,那个时候又如何天天在王爷身边吹风?
  这一次王爷倒是没有拒绝,而是略有犹豫道:“王妃还未曾进门……”
  他想说什么?正妃还没进门,后院就这么多有了品级的妾室,对王妃不尊敬?
  虽然还没进门,不过王爷已经是开始对正妃上心了。
  妻妾之别啊……只是王爷既然开始犹豫了,就证明他其实是动了心思的。
  不喜新厌旧,大概也算得上是长处了吧。想到这儿,许元姝专心吃饭,再不劝了。


第169章 搬家(下)
  第二天一早,几位要出宫的王爷在日精门前头集合; 等着去乾清宫拜别帝后二人。
  的确是如施公公所说; 这里头没她什么事儿。
  许元姝等在日精门外头; 站在她旁边的是怀郡王的正妃。且不说什么正妃侧妃的; 这地方就没人敢说话。
  她们两个在日精门下头足足站了一个时辰; 这才又等到了鲁王出来,等回去东三所吃完饭稍作休息,顶着日头; 又是一群人往奉先殿里去。
  “一会儿进去; 你也给母妃上个香。”鲁王爷表情略有惆怅,淡淡地说。
  许元姝轻声问道:“贺妃娘娘; 是个什么样的人?”
  鲁王爷一愣,长叹一声; 很久都没说话。
  到了奉先殿门口,许元姝一眼就看见了戴公公。
  戴公公行了个礼; 面色严肃道:“几位王爷,今天的祭祀由老奴主持; 祭品已经准备好了,王爷请。”
  尚平排在第一个; 许元姝站在他身侧; 可是才往前走了两步,戴公公手一伸; 就把她拦住了。
  许元姝眉头一皱; 脚步停了下来; 轻声道:“戴公公,这是何意?”
  “侧妃娘娘,这是奉先殿。”戴公公面上露出几分为难,声音又放低了些,“您……不是正妃。”
  若不是在奉先殿这样的地方,旁边的人怕是要嘲笑出声了。
  许元姝心中暗暗一叹,面上却一点变化也没有,直接转身便站在了大殿门口,“戴公公说的是。”
  前头鲁王也停了下来,皱着眉头道:“戴公公,我带她去给我母妃上香。”
  戴公公脸上的为难更加的明显了,“王爷,您是知道规矩的。这儿是奉先殿,是祠堂,是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
  鲁王叹了口气,看了许元姝一眼,道:“你在外头等着,心意到了就行。”
  许元姝应了声是,接下来楚王过去,看了她一眼,肃王过去也看了她一眼,宁王叹了口气,也走进大殿,庆王目不斜视的也进去了。
  最后则是怀郡王和王妃,两人一样一人看她一眼,尤其是郡王妃,脊背挺得直直的,看她那一眼里有蔑视,又轻轻的冷哼一声,这才走了进去。
  最后一个进去的是戴公公,他轻声道:“祭祀怕是得一会儿,许侧妃往里头站站,外头晒着太阳,热。”
  许元姝道:“多谢戴公公提醒。”
  奉先殿门口除了小太监,就只剩下许元姝一个。
  她难受吗?自然是难受的,可是这时候难受一点用都没有。
  施公公说过,以前王爷出宫,是没有内眷的事儿的,那今天为什么又有了呢?
  早上跟郡王妃一起等在日精门外头的时候,她还以为这是陛下的意思,想要警告怀郡王不要想不该想的东西,只是因为单单拎出来一个怀郡王妃太过引人注意了,所以她也被捎上了。
  但是现在看……怕不是陛下,而是戴公公的意思。
  而且表面上看是为了警告她,可实际上是想明明告诉她妻妾有别,想叫她争,想叫她跟正妃起冲突。
  这又是阳谋,跟皇后昨天说要叫她好好照顾王爷一模一样。
  许元姝缓缓地摇了摇头,扪心自问,如果有能当正妃的机会,她会不会出手?
  答案是肯定的,她想当正妃。
  许元姝的嘴角微微翘了起来,默默对戴公公道:我想当正妃,不过我当上正妃的那一天,戴公公你怕是看不见了,你若是死在这前头……可千万别觉得是我没本事。
  又是在外头站了一个时辰,鲁王爷几人才出来。
  “回去吧。”鲁王站在许元姝身边,又问:“累不累。”
  王爷说话极其小心,又带着脉脉的情义。
  许元姝摇了摇头,今儿这事儿她也看明白一点,王爷放在心上的是受了委屈的她,是弱小,他同情的是被人欺负的人……那她的计划又要变一变了。
  可是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性子,是因为他小时候被人欺负……还是因为他见过什么?
  想到这儿,许元姝放慢了两步,两下就落在了王爷身后。
  鲁王回头看她一眼,“是不是累了?还是脚麻了?”
  许元姝飞快的抬头,又摇了摇头,回头看了一眼奉先殿,道:“不能乱了规矩。”
  鲁王脸上表情变得一言难尽,他胳膊一伸,道:“你来扶着我,我头有点晕。”
  许元姝立即便抿了抿嘴,一幅感动的样子扶住了鲁王的手臂,她轻声问道:“上次……妾身还在宫外的时候,王爷救了妾身,那一次是要去给母——贺妃娘娘扫墓吗?”
  鲁王爷点了点头,“不错。”
  “那等咱们——等王爷出宫了,下回扫墓的时候妾身能跟着一起去吗?”
  鲁王爷眼里闪过一丝心疼,道:“一起去,王府里也是设有正堂的,明天搬进去就先给母妃上香。”
  许元姝的头更低了。
  鲁王爷反手拉住了她。
  许元姝小心的回应,手指头稍稍动了动,心里却生出点感慨来。
  王爷是她跟志哥儿的救命恩人,更是救她跳出火坑,可王爷的性子……
  她能这么单纯的活着吗?
  她从五岁开始,从姨娘生了弟弟开始,她就再没有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了。
  许元姝轻轻叹了口气,道:“王爷,我有点累了。”
  鲁王爷加快了脚步,道:“明天我们五个都要出宫,还有恭仁,虽然有钦天监择时辰,不过咱们应该是第一个,等到了鲁王府就能好好休息了。”
  许元姝重重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两人交叠的手上,大大的袖子遮着,几乎什么都看不出来。
  王爷大病初愈,这样炎热的天气,他的手还有点冰凉。许元姝长吸了一口气,这是要跟她过一辈子的人。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是要好好用心经营的。
  回到东三所,钦天监已经送来了明天出宫的时辰,鲁王爷排在第一个,辰时三刻。
  这时辰不算早,大概是想到王爷病才好,也不敢叫他起来太早。
  在宫里的最后一顿饭,御膳房上了鲥鱼、还有御花园的桂花做得桂花糕,以及太液池长的莲蓬和还没长大的莲藕。
  吃过饭,许元姝坐在王爷屋里,手里拿着莲蓬,一颗颗的往外剥莲子。
  太液池的莲蓬一样是荷花结的,并没有比外头卖的好吃多少,甚至没有外头卖得莲子饱满,除了沾个太液池长出来的,几乎一无是处。
  “莲子性寒,王爷尝个鲜就行了。”
  鲁王爷笑了笑,“是莲心性寒。”
  许元姝一愣,像是掩饰一般立即便换了个话题,“咱们王府里也有池塘,今年有莲子吃吗?”
  说起来出宫建府,虽然明天就能真正出去了,不过王爷也来了兴致,他叫人拿来王府的堪舆图,一边指一边告诉她。
  “这两处桥底下都种着荷花,这一处是浅滩,也是荷花。”
  这是真正属于他的地方,不像东三所,迎来一位又一位的皇子,送走一位又一位的皇子。
  “这儿我想竖两个靶子,没事儿可以练练箭。”
  “前头我打算去掉一个院子,把马厩扩大一些,宝马是不能窝在小地方养的,就算不出来,也得是不是拉出来遛一遛。”
  “花园里再种些石榴红枣等物,还有桂花槐花。”
  鲁王爷说了不少,忽又叹气,想起并不太宽裕的银子来,道:“只是要慢慢改了。”他眉头皱了起来,犹豫着先从哪里开始。
  “你说我是先改马厩还是先改后门呢?”
  许元姝没回答,鲁王爷回头一看,她趴在桌上已经睡着了。
  “累了啊……”鲁王爷叹息道,嘴角微微上翘,可是随即他眉头就皱了起来,看着堪舆图上那个圈。
  她为什么要选这样偏远的一个院子呢?
  第二天一早,天没亮东三所一干人就都起来了,甚至有些宫女太监都是一夜没睡。
  虽然都是东三所的人,不过是分两拨出去的,王爷照例要先去乾清宫行礼,然后从前头午门出去,许元姝她们则是从后头玄武门出宫。
  两拨人在东安门外头汇合,一起去了鲁王府。
  鲁王府中门大开,已经先一步过来的施忠福带着全部下人在门口等着,还有礼部的官员主持仪式,一起冲着鲁王爷行礼。
  等到鲁王爷进去,中门很快就关上了,许元姝几人则是从侧门进去。
  坐在马车上,许元姝不由得看了一眼大门,鲁王府的大门……下一次打开,怕是要等到正妃进门了。
  不过她也是要奋斗一个能从正门进出王府的机会的。
  王府都有定例,不算院子里扫洒的粗使婆子丫鬟,侧妃是十六个丫鬟伺候。
  当然过上一阵子,受宠的院子里可能会多几个丫鬟,不受宠的也会少几个人,甚至妾室骑在王妃头上都是有可能的。
  许元姝看着面前一排的人,还有她从宫里带出来的六个人,道:“先把睡觉的地方收拾出来,其余的慢慢来。”
  具体的事情她是不用吩咐的,若是连这个都叫她一一分派下去,那这二十几个人里就没一个能用的了。
  一屋子人都去外间商量了,许元姝叫了甘巧,道:“陪我去府里看看。”
  连着送了五个儿子一个孙子出宫,到了黄昏,皇帝也有点伤感了。
  他去了皇后的坤宁宫坐坐。
  皇后头发已经放了下来,穿着宽大的常服,皇帝一进来便看见她几乎已经全白的头发……还很稀疏,跟皇后平日里那副端庄的样子简直是天壤之别。
  皇帝越发的伤感了,“快起来吧……一晃都快五十年了。”
  “今儿他们几个都出宫了,臣妾不知道怎么,就觉得有点累。”皇后先从湘君手里接过茶杯,递给皇帝,这才在一边坐了下来,又稍稍拢了拢头发,道:“臣妾失礼了。”
  皇帝略扬了扬嘴角,什么都没说。
  “出宫建府便是开枝散叶,很快陛下就又有孙子可抱了。”皇后轻轻抿了两口茶,半是讨好,半是感叹道。
  听见这话皇帝没有多少欣慰,他沉默了一会,道:“上回那三个姑娘,怎么样了?”
  皇后一笑,道:“郑姑娘是最体贴的,陪我们这些老婆子坐了一天,连琼华岛都没出,我们年纪大了,说话慢悠悠的声音也大,她也没有丝毫不耐烦。”
  “若是……”皇后长叹一声,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一脸的褶子真正像个六十余岁的老婆婆。
  若是什么?
  若是她也有个儿子,她也想要这样的儿媳妇。
  皇后相信陛下是能听懂的。


第170章 各尽所能
  皇帝的回应是端着茶杯喝茶,一句话都没有。
  气氛应该是有些尴尬的; 不过皇后不觉得尴尬; 因为这是她故意的; 至于皇帝……
  她太了解皇帝了; 皇帝心中自己只有自己; 纵然是现在一句话不说,也不过是装作愧疚,他心里必定是目空一切的笑着; 觉得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
  就是去年收拾老六……若不是陛下觉得老六太过张狂; 不仅仅是压了有名无分的太子,更是骑在了他这个皇帝的脸上; 她又怎么可能会成功?
  皇帝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去选继承人?
  这一路他得到皇位、站稳脚跟、收拢皇权走得多么艰难,他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他的这些儿子们……甚至是孙子们; 但凡身上有着一星半点他的血脉的人,都是敌人。
  皇帝为什么要叫万岁?真正掌握了这样的权利; 又有谁不想活一万岁的?
  皇后心中默默啐了一声,脸上挤出笑容来; 叹了一声,好像方才的沉默是在想着郑姑娘一样; “郑姑娘的确不错; 我仿佛听见有谁问过她,是花朝节附近的生日; 今年定下来; 等明年成亲正好十七; 年纪也合适。”
  皇帝没理这茬,茶杯一放,四平八稳问道:“其他两位姑娘呢?”
  一瞬间皇后的嘴角似乎绷不住了微微下垂,不过她很快就又扯了浅笑出来。
  “长兴侯家的姑娘认错人了。”皇后声音里有了笑意,“追着靖王跑了一路,后来遇见尚平了才知道。”
  “性子有点迷糊,不过却是最活泼的一个,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听她说了,她把北边四个宫殿全逛了一遍,因此午饭要了两碗,她倒是大大方方的一点都不掩饰。”
  皇后言语里难掩对她的欣赏,“这个姑娘我也挺喜欢的。”
  皇帝嗯了一声,又追问道:“还有一个姑母家里的姑娘呢?”
  这话一出口,皇后似乎有点僵硬,她小心看了皇帝一眼,放下手中茶杯,道:“她跟福清大长公主脾气挺像的。”
  “怎么说?”皇帝看了她一眼。
  听见皇帝说得是“怎么说”这等较为缓和的语气,而不是直接来一句“说”,皇后便用了略带埋怨的语气,道:“她把许侧妃给推了。”
  稍稍等了等,待皇帝微微皱起眉头,似乎是已经回忆起许侧妃究竟是谁之后,皇后这才叹气,“许侧妃,唉……毕竟是宫里出来的人。”
  “当时都在玉熙宫里,湘君正说当年福清大长公主的趣事,不知道谁笑了一声,说她也是能住进来的,然后芳苓就害羞了,一把推开许侧妃跑了,若是不是供桌挡着,人怕是就倒了。”
  “芳苓这性子……”皇后摇了摇头,“她虽然是大长公主的嫡亲孙女儿,却不是大长公主,这样的脾气怕是跟王爷过不到一起。”
  皇帝没说什么,又喝了两口茶这才站起身来,道:“朕知道了。”说着便离开了。
  皇后眉头微微一皱,不过自觉自己说的话天衣无缝。
  拿长兴侯家里的姑娘给靖王挖坑,傅芳苓更是不可能嫁到皇家。别看陛下对自己儿子说训就训,说降为郡王就降了,但是也仅限于自己收拾,若是别人给皇子没脸,那一定是要倒大霉的。
  皇后轻松了下来,回到内室修养去了,想从皇帝手上谋取皇位……一定得有耐心。好在这宫里没有谁比她更有耐心了,也没有谁比她更懂皇帝的心思了。
  皇帝出了坤宁宫,等在廊下的戴公公立即跟了上来。
  坤宁宫跟乾清宫不过是前后脚,不过皇帝今儿明显不想回乾清宫,而是道:“跟朕去御花园走一走。”
  戴公公眼神一使,立即有太监跑了出去,先去御花园准备了。
  皇帝要逛御花园,尤其是这个时候,肯定是要清场的,万一说上一两句什么话叫听见了……
  沿着坤宁宫一路往北,出了坤宁门就是御花园了。
  夕阳西下,御花园里已经有点暗了,皇帝年纪也大了,更是想着长命百岁,完全没有往小路上走的意思,戴公公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
  皇帝笑了两声,略带着点自嘲的语气道:“朕都这把年纪了,不会自己找麻烦的。”
  戴公公又是讪笑两声,跟在后头不说话了。
  皇帝沿着大路,慢慢地走到了天一门。
  天一门进去是一大块空地,正对着钦安殿。往常选秀女就是在这一处。
  皇帝忽然冷笑一声,道:“认错人了?”
  戴公公两步跟了上去,苦笑道:“陛下……”
  皇帝回头看他,目光中透着不满意,“这里只有你我二人。”
  “陛下。”戴公公神色严肃起来,“不可能认错人的。”
  “正如许侧妃所说,她们进宫的时候,不把人认全了是不可能放出来的,这些姑娘进宫也是一样。”
  “皇后娘娘要在太液池赏荷花,请了什么人是早就说了的,这次宴会要做什么或明或暗的也都给了暗示,所以长兴侯家里的姑娘,也是心知肚明,她进宫是给皇子相看的。”
  “鲁王爷今年十九,大病初愈,身材瘦削,肃王今年十七,虽然已经有了天家威严,但是稚气未脱,靖王爷早已年过三十……长兴侯家的姑娘,除非是家里没见过男人,否则怎么也不可能把这几位王爷认错的。”
  皇帝冷笑了一声,“不是认错,就是故意的。”
  后头的话就不用戴公公接了,他稍稍退后了半步,依旧跟在皇帝身后。
  长兴侯传到现在,祖产败得差不多了,家里子弟又没有出息,靠得全是专营,这样一家子看上了靖王爷,为什么能?
  还不是靖王爷风头正盛,已经有了隐太子的地位。
  所以长兴侯才要冒着触怒皇后的危险,去巴结靖王爷啊,毕竟跟王爷正妃比起来,还是后宫嫔妃更有出息一点。
  而且大魏朝从开始到现在传了十来个皇帝了,只有一个是嫡子继位,这么一算,给皇帝当嫔妃甚至比当皇后都要前程远大。
  戴公公悄无声息的笑了,哪知道皇帝忽然转身,看见了他脸上的笑意,皇帝眉头一皱,道:“你笑什么?”
  戴公公腰弯得更低了,道:“老奴想起一件事儿来。”
  皇帝来了兴趣,“什么事儿?”
  “老奴记得那会七公主刚六七岁的样子,几个公主都是差不多的年纪,皇后娘娘经常叫勋贵家里的女孩子进宫陪着一起玩,其中就有大长公主家里的姑娘。那会王爷们也不过十岁出头,有时候也陪着一起玩。”
  这事儿说真不真说假不假的,哪朝哪代都是这么来的,而且也没了查证的余地,再者就是皇帝自己小的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他肯定有印象。
  更何况……跟皇帝朝夕相处的戴公公已经察觉到皇帝开始糊涂了,却又不想承认,那怎么办呢?只能装作自己记得很清楚了。
  皇帝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点怀念来,道:“不错,那时候宫里天天都是笑声啊。”
  戴公公又道:“老奴还记得大长公主家的姑娘,很得贺妃娘娘喜欢,还得娘娘不少针线呢。”
  这话也是半真不假的,谁家的姑娘进宫来给娘娘们请安,总是要得针线的,只不过他这么一说,意思就全变了。
  对于这个病得完全没法争的贺妃,皇帝还是有点怀念的,他叹了口气,“你一说朕倒是有点印象了,那阵子尚平身后总是跟着个小姑娘,只是后来贺妃病得严重……尚平就天天去侍疾了。”
  戴公公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