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主后宫-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娘,王爷来了。”
  魏妃眉头一皱,急忙迎了上去,道:“你今儿不是休息?怎么进宫了,可看见元姝了?还是出什么事儿了?”
  靖王爷脸色不太好看,正要说话,齐公公在外头道:“娘娘,坤宁宫来人了,说是武阳伯夫人进宫请安,皇后娘娘叫您去。”
  “怎么都凑到一块了?”魏妃急忙叫了宫女梳头,又道:“武阳伯夫人来做什么?她——”
  魏妃忽然手一挡,拦住了正给她梳头的宫女,“出去!”
  等着宫女出去,魏妃看着靖王爷,道:“武阳伯是什么出身?是当年陪着你父皇御驾亲征的,一家父子四个死到最后只剩下一根独苗,这才赏了个世袭罔替的爵位——”
  魏妃一声冷笑,“我说皇后为什么叫我陪着……前些日子尚平说要找个武官之后,我叫人差了京中差不多的适龄少女,武阳伯有个嫡孙女儿,今年正十五岁。”
  靖王爷眉头皱了起来,“武阳伯的嫡子?那岂不是说他的正妃是武阳伯的嫡女?父皇如何能答应?”
  “有什么不好答应的?当年太·祖皇帝的几个儿子娶的可都是将军之女,只不过后来太·祖怕拥兵自重,又怕皇子和武官勾结,这才立下规矩,再者贺妃当年也算受宠,死的也早,尚平也没什么当皇帝的希望,老老实实的也不生事儿,说不定你父皇想着补偿他,就答应了。”
  靖王爷在屋里走了几圈,“武阳伯虽然没有兵权了,可是当年那一拨人还没死绝,不少人的子孙都在军中效力,还是有一定威望的,这事儿不能成!不然有了这个助力,他没心思也要被人撺掇的有心思了!”
  靖王爷的语速越来越快,“还有这次父皇派下来的差事,恭仁去祭天算是办好了,花灯节毁了个老十二,迁百姓去边关的事儿被内阁否了,但是救济百姓这个差事,老十三做得很是不错,父皇经常夸他!可恨这两年咱们竟然没看出来他这狼子野心!”
  “你莫要着急。”魏妃冷着脸道:“我先去探探口风,横竖没有自己去说婚事的,他的婚事得我点头,我要作梗容易得很!”


第131章 百转千回的婚事(一)
  魏妃略整理了仪容,带着青花去了坤宁宫。
  一进去她就打起了精神; 因为皇后没在正殿招待武阳伯夫人; 而是带着她去了东次间。
  这可是个不同寻常的信号。皇后一般招待人都在正殿,正殿是最能显示她皇后权威的地方; 正好叫人心存畏惧。
  但是去了东次间……两人说的就是稍显亲昵的话题了。
  魏妃在外头稍稍等了等,就见皇后的身边的大宫女湘君掀了竹帘子出来; 道:“娘娘,皇后娘娘有请。”
  魏妃冲她点点头,到了里间。
  皇后见她一笑,武阳伯夫人站了起来,“魏妃娘娘。”
  魏妃只受了半礼,笑道:“您快请坐。”说着上前一步拉着武阳伯夫人的手; 半真半假的把她又按在了座位上。
  皇后笑着跟魏妃介绍; “这一位便是武阳伯夫人了; 你原先想必是见过的,不过她性子很是谦虚,除了随大家一起进来; 这还是第一次单独来请安。”说着又对武阳伯夫人笑了笑,“您千万别客气。”
  能得皇后这样对待; 也是独一份了,可是想想武阳伯家里四个男丁,死的就剩下最后一个小儿子; 客气也就不算什么了。
  皇后不说什么; 魏妃便跟武阳伯夫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起来; 什么天气、京中又有什么新消息,像她们这种上了年纪的人,关系多,见的人也多,真要聊起来能从二三十年之前的小人物开始,没完没了,而且绝对不会冷场。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武阳伯夫人叹了口气,道:“儿女都是债啊……小的时候担心他们养不养得活,长大了又担心他们上不上进,会不会误入歧途,成亲了又担心能不能过到一起,现在子孙满堂,又要当心孙女儿能不能找个好人家……唉。”
  一听见孙女儿能不能找个好人家,魏妃的动作有个几乎察觉不到的停顿,等武阳伯夫人说完,她笑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看我的尚明,我就不太管着他。”
  武阳伯夫人忙道:“这天底下又有几个人能比得上靖王爷的?”
  魏妃不由得小小的得意了一下。
  武阳伯夫人看了看皇后,又看了看魏妃,笑道:“也不瞒着娘娘,我这次进宫是想求娘娘来做媒的。”
  “哦?”皇后应了一声,武阳伯夫人继续道:“我那嫡子有个嫡次女,今年刚过十五,从小在我身边长大,不是我自夸,长的是花容月貌,性情也温顺可人,学问更是不用说,想请皇后娘娘给做个媒,找个婆家。”
  皇后喝了口茶,脸上笑意淡了些,问道:“可有中意的人选?”
  武阳伯夫人摇了摇头,“不曾有。这正是来求娘娘的原因。”
  皇后笑着看魏妃,“你也帮着想一想。”
  魏妃微微皱起眉头,像是在思索的样子,不过想的内容就不是什么帮着找婆家了。
  皇后为什么要叫她来?武阳伯夫人比她来的早,是提前跟皇后商量好了什么?又会不会是挖了个坑想叫她跳下去?
  魏妃一边想着,一边口中喃喃自语,能听清的就只有什么侯啊伯啊之类的,像是真的在帮着武阳伯的嫡孙女儿找个好人家。
  武阳伯夫人谨小慎微的,连茶杯都端在手上不敢放下去了,看起来是一点不敢打断魏妃的思路。
  脸上看着是期待,不过心里也在想别的。
  她想起前两日跟昌南侯夫人的闲聊。
  “你去求皇后娘娘啊,你们家世袭罔替的爵位,原本一大家子死成了单传,又是为了陛下死的,求娘娘帮你孙女儿找个婆家而已,举手之劳,娘娘又怎么会不答应?”
  “再者这里头好处可不止一两条,顶着皇后娘娘做媒,甚至能叫她赐婚的名义,你孙女儿嫁出去了也不怕有人欺负她。”
  当然武阳伯夫人想的更多,比方这个世袭罔替的爵位的归属。
  虽然现在的世子是她生的嫡子不假,可是武阳伯还有庶子,而且还是得宠的庶子,没继承爵位之前,世子这个头衔可一点都不保险,想想那个已经被埋在土里的安庆太子就知道了。
  所以怎么能给她的嫡子加码呢?若不是昌南侯夫人几句话,她还想不到。
  宫里可是有年纪正合适,而且还没成亲的皇子的。
  若是能嫁给皇子……等十三皇子出宫建府,大小也是个王爷,有了这样一个女婿,她儿子的爵位才稳。
  至于皇子妃的身份不会太高……横竖嫁进来的时候她爹不过是个世子,没品没级的,连俸禄都没有,说白了什么都不是。
  再者昌南侯夫人也说了,武阳伯一家跟着皇帝出征,死的就剩下一个还不到十岁的小儿子,这点面子皇帝不会不给的。
  况且他们又不是什么读书人家,功勋贵族原该就是找皇族联姻了,公主嫁的都是公侯之家,他们把孙女儿嫁给皇子自然也是正常。
  想到这儿,她看着魏妃的表情就又有点热烈了。
  半晌魏妃像是盘算完了,笑道:“倒是想起几个人来,只是都是听别人说的,等我好好再去问一问。”
  武阳伯夫人起身又行了个半礼,道:“那我先谢谢娘娘了。”
  魏妃看似无意的扫了一眼皇后,试探道:“说到这个,尚平马上就要出孝了,他年纪也不小了,皇后娘娘可有什么打算?”
  武阳伯夫人眼睛立即亮了起来,皇后倒是一点没失态,看着武阳伯夫人道:“您若是有什么好人选,打听好了也跟我说一说,尚平今年都十九了,若不是母孝,早该成亲了。”
  这时候宋妈妈从外头进来,附在皇后耳边说了两句话,魏妃很是有眼色的起身告辞了,武阳伯夫人一看,也跟着告辞了。
  等着两人出来,皇后脸上就冷了下来,“我叫昌南侯夫人去撺掇她,倒是把她的心撺掇大了,你看看她那个眼神,就差没跟魏氏说尚平就行了!眼皮子太浅!”
  皇后原本就是这个计划,想叫武阳伯夫人先提出来,好叫自己藏在后头不动声色的掌控全局,否则叫皇帝看出端倪来,她这计策不一定能成,只是看见武阳伯夫人这样情绪外露,她就有点不开心了。
  宋妈妈安慰道:“这不是正和娘娘的心意?十四皇子是有点式微,等她犯了大错,将来事成之后十四皇子才好压住她们。”
  皇后嗯了一声,“这两日想来请安的公侯夫人都叫进,给她点压力,时间不多了,咱们一步步都得加紧!”
  “我扶着您。”
  “我扶着您。”
  看见坤宁宫外头的台阶,魏妃跟武阳伯夫人说出了一模一样的话,两人相视一笑,都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了。
  当下两人手挽着手下来,十几节台阶走完,似乎关系也近了不少。
  魏妃问道:“你那嫡孙女儿可有什么喜欢的?你想给她找个什么样子的?多说一点才好寻合适的。”
  “咳,她害羞得跟什么似的,哪儿能说出来,都是长辈们给做主,无非就是老实,知道疼人,若是年纪再大一点就更好了。”
  比方十三殿下……成亲的时候怎么也要二十了。
  魏妃了然的笑了笑,武阳伯夫人也问,“十三皇子想找个什么样子的?”
  魏妃几乎是用一模一样的话答了过去,“他能知道什么?他一向洁身自好,都快二十了,屋里也就两个宫女,我都有点担心。”
  武阳伯夫人的眼睛亮了起来,魏妃又道:“他虽不说,不过我也知道一二,大体上也就是那么些,第一要样貌好,第二通文理能聊在一起,第三便是温柔贤淑,毕竟将来是要当王妃的,得操持整个王府呢。”
  魏妃像是不自觉压低了声音,道:“您是京城人士,想必也是知道的,陛下给前头几个王爷找的都是什么人?国子监的教谕,锦衣卫百户的女儿,这种人家里下人都不会超过十个,如何能管得了整个王府?眼界就在那儿放着,更别说跟王爷琴瑟和鸣了,我估摸着陛下也有点后悔,后头几个是想找出身高一点的。”
  武阳伯夫人脸上的表情看着越发的兴奋了,魏妃却像是知道自己失言一般,急忙道:“唉,我宫里还有事儿,我先回去了。”
  武阳伯夫人借口脚有点麻,站在坤宁宫门口好一会儿,神情变幻莫测,等压住心潮汹涌,这才离开了。
  虽然娘娘定下里的时辰是申时,不过不管是许元姝还是林公公,都不敢压着点儿回来,未时二刻她们回到了宫里,刚到翊坤宫门口,就跟匆匆而来的魏妃撞见了。
  “娘娘。”两人急忙上前跟魏妃行礼,魏妃心中有事儿,不过看见许元姝还是多说了两句。
  “回来了?可顺利?好容易出去一次,怎么回来的这样早?”
  两人跟在魏妃身后,许元姝道:“先去了王府,赵侧妃看着还好,公主府也——”
  正殿的门帘一掀,许元姝就看见靖王爷了。
  虽然从靖王府出来没多久她就恢复正常了,可那是因为这一天要去的地方很多,回去许家她还要敲打顾氏,震慑许义靖,顾不得想别的。
  可是……她无论如何都没想到靖王爷又进宫了。
  她一时语塞,顿时停住了。
  魏妃虽然察觉到她有点不太自然,不过也没多想,道:“公主这会儿应该已经回来了,你去跟她好好说一说,叫她放心。”
  许元姝立即行了个礼,出了正殿往东偏殿去了,魏妃坐了下来,这才看见靖王爷的眼睛一直黏在许元姝背上,等门帘子落下来,嘴角竟然还翘了翘。
  魏妃立即想起许元姝方才的不自然来,她面色一沉,“你做了什么?”
  “母妃别担心,两个月之后她就是我的人了,就是做点什么……也没人能看出来。”
  不等魏妃说话,靖王爷又叹了口气,“可惜叫人打断了,没得手。”


第132章 百转千回的婚事(二)
  “尚明!”魏妃板着脸叫了一声,“都到了这个时候; 你何苦还要节外生枝!就两个月你还忍不了?”
  靖王爷道:“只是一时兴起; 早上她那个模样——”看见魏妃吊着脸,靖王爷叹气道:“忍了三十年了。”
  一听见这个; 魏妃脸上也有几分黯然,她压低声音道:“我知道你日子过得辛苦; 只是到了紧要关头,你父皇眼看着就没多少日子好活了,现在不绷紧了,难道要等到事后后悔?”
  见靖王爷没说话,魏妃又道:“再忍忍吧……等当了皇帝,还不是你想怎么就怎么?尤其是这种事情; 又有哪个大臣能来劝你不成?”
  靖王爷叹气; 道:“有时候倒真的是挺羡慕二哥的。”
  “呸!”魏妃啐了一声; 只是一想起皇帝这已经塞满了的内廷十二宫,她也就没的什么可说了。
  亲爹就偏好女色,再说龙生九子; 这一条也没偏离太多去。
  毕竟是要争皇位的,想起皇位来; 想起安庆太子,想起励郡王,想起被打了一顿板子闭门养伤的隋王; 靖王爷心里就什么旖旎都没有了。
  “我府上的人……该敲打敲打了。”靖王爷摆正脸色; 说出今儿来的目的。
  “早上元姝来; 恭越去了我的内书房,还有赵氏,六斤,都被身边人通传,说来了个许姓宫女。”
  “恭越才多大?他若是真有本事甩开身边丫鬟小厮,那我也就认了。”靖王爷冷笑两声,“后来我用计问他,他说是霏霏说的,说他既然会背千字文了,不如来背给我听,我一定高兴。”
  靖王爷摇头,“我这还什么都没有呢,她还是我的正妃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她就敢明目张胆的拖后腿。”
  “叫赵氏来是什么意思?想叫她失宠?想叫我盛怒之下落了她腹中胎儿不成?”
  “若不是六斤在途中遇见赵氏,把她劝住了……”靖王爷摇了摇头,“赵氏必定走在恭越前头。”
  “霏霏才不过八岁,她哪儿来的心眼?一个郡主,做事一点都不光明磊落,连自己弟弟都利用,这都是谁教她的?”
  魏妃脸色比方才还冷,“当年你们几个皇子成亲的时候,你父皇正当盛年,自然不想有人分权,给你们娶的都是小门小户的人。可这些人哪儿来的见识?能有什么眼界?能当上王妃就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这么许多年过去,想的还是在这府里争宠。”
  “我还记得当年我试她,她居然还跟我说比翼鸟连理枝?她那样的出身,家里能养得起几个妾?还真当她父亲是情深不成?出嫁的时候连嫁妆都是礼部置办的,除了名声,她什么都没有。再看看这两年,她娘家靠着你有了官职,她爹还不是一个个的往家里纳?”
  “这事儿你不管了。”魏妃拍板定案,“明儿你叫她来,横竖都是太子的孝期,我叫她帮我抄佛经,斋戒沐浴修身养性,叫她好好的待在屋里!还有这两本女戒女训,明儿给霏霏,就说是我叫她练字,只是恭越……年纪还太小了些。”
  魏妃叹了口气,看见已经申时了,道:“你先回去吧,你父皇派给你的差事好好做。”
  说了这一通,靖王爷心情也好了许多,他站起身来,道:“总之已经到了紧要关头,母妃放心,我都晓得。”
  送走靖王爷,魏妃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她叫来齐公公,吩咐道:“去找太医,就说……就说尚平病的不明不白的,本宫有点担心,叫太医来给本宫贴身伺候的几个人都看一看,别有什么隐患。”
  齐公公领命前去,魏妃叹了口气,揉了揉发涨的眉心,道:“被他这一打岔,要紧的事儿忘了说了。”
  “不过也不打紧,皇后又怎么会叫老十三娶个这样的人?她做事一向有后手,我倒是可以推波助澜一番。”
  许元姝正在公主屋里,对着那张公主府的图纸,给公主一点点讲。
  “大门进去的影壁是泼墨石的,看着是个山水画的样子。”
  公主摇头,“不行不行,这个得换。”她身边的宫女就给纸上的影壁做了个记号。
  许元姝一条条说了过去,幸亏是她记忆力不错,否则真是经不住公主盘问。
  “后院有个池塘,边上——”
  “池塘里种的是什么?”不等许元姝说完,公主就把她打断了。
  “还没放水,等着公主的定夺呢。”
  许元姝这么一说,公主就开心了,她笑道:“人人都种荷花,我偏要跟她们不一样,不然就太没意思了。”
  “我都想好了。”公主的身子微微前倾,声音也变低了些,一看就是有点把许元姝当自己人,又想给她说点什么隐秘的样子。
  许元姝依着她的意思,问道:“公主打算怎么安排?”
  公主得意的笑了一声,道:“什么都不种,就养些鱼,按照水流做成前高后低,然后架上水车,引一条渠出来种地。”
  许元姝一脸的惊讶,当然见识过这么多宫廷秘闻之后,已经没什么能叫她惊讶了,她这都是装的。
  公主的笑声更加的得意了。
  忽然青花从外头进来,一脸的笑意,先是行了个礼,道:“打扰公主了。”
  “可是母妃差你来有什么事儿?”
  青花看了一眼许元姝,道:“十三殿下病了,娘娘担心翊坤宫的人,便请了太医来给都瞧一瞧。”
  公主“哦”了一声,摆摆手道:“你去吧。等一下——”她忽然又道:“燕羽,拿两个银锞子来赏她。”
  说着又对许元姝道:“你差事办的不错,本公主很满意,下次有事儿还找你。”
  许元姝心里只有喜悦,冲着公主又行了个礼,“听候公主差遣。”
  青花带着她出来,许元姝看见廊下一排的宫女,正等着太医号脉。她原本心里还有点不太舒服,还以为是因为去看了十三皇子,魏妃怕他们沾染上什么脏东西,可是看见这个场面……就是魏妃这么想她也认了。
  宫女太监一般是看不成太医的,原本只是点不舒服,熬着熬着就成了大病,现如今魏妃竟然给整个宫里的人都请了太医,被当成借口也就无所谓了。
  许元姝排在后头号了脉,到了晚上,药就送来了。
  她屋里五个人,一人一碗放在桌上。
  林林端起碗来闻了闻,“有点苦啊。”
  莲织的目光在五个碗上一一扫了过去,“大家的药都不一样啊。”
  梨悦白她一眼,“咱们人都不一样,药自然也不一样了。”
  “喝吧。”思乔端起碗来,喝了两口就皱起了眉头,“真苦。”
  许元姝也端起碗来,叹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啊。”说着她一口就把药喝了,又急忙去找水。
  已经有了示范,剩下几人便也不再拖延了,一一端起碗来把这苦药汤子喝了个干净。
  林林叹气,“五天的药,还有九碗。”
  许元姝的脸一直到上了床放下帐子来才变了颜色。
  这药她见过……真难为魏妃娘娘费心了。
  早先……母亲喝过,她当时还小,不太明白事儿,只是隐隐约约听见李妈妈跟母亲私下说过,“一碗顶一次,要是连着喝上三天就是一个月,五天是两个月。”
  避子汤!
  许元姝在黑暗里握紧了拳头,亏得上一次她说自己不懂药理骗过了魏妃……不然今天还指不定是什么!
  她紧紧咬着牙,叫自己冷静下来。
  她明明没有跟靖王爷……可是这汤药……听说靖王爷中午就来了,在翊坤宫待了很久。
  他跟魏妃说了什么?
  原来魏妃还是拿十三皇子当了借口……真实的目的却不是怕她跟齐公公沾上什么脏东西,而是怕……而是怕……
  不能再想这个了。
  魏妃给她喝这药说明什么?靖王爷是不是在跟魏妃的言语里透露出对她的兴趣来了?魏妃觉得不保险……所以才先下手为强?
  翊坤宫不能待了!
  可是她又能去哪里?争皇位……所有的皇子都在争皇位,她去哪里都不安全!她去哪里都躲不开!
  许元姝蜷缩起身子来,在四月的夜里竟然感受到了寒冷。
  一定还有法子的……留心看着,一定还有法子的!
  可她是不是还得感谢魏妃……没给她下绝子汤。许元姝喉咙里发出声音来,在她努力的压制下像是呓语,没惊起半点波澜。
  正殿的烛火只剩下一根了,青花悄无声息的进来,魏妃正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眼角的皱纹,还有已经耷拉下去的嘴角,以及花白的头发。
  “娘娘,那边来了消息,她没察觉,还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一口气喝了。”
  “我知道了。”魏妃挥了挥手,叹道:“越是这个时候,就越一点差错都不能出,你把她看紧了,不能叫王爷——”
  魏妃只说到这儿,青花道:“娘娘放心,奴婢都明白的,殿里这么多人伺候,里里外外都是人,不会有事儿的。”
  五天过去,那五副药喝完了,许元姝心里再没有一点侥幸心理,她留心观察着宫里的一切,仔细听着一切能听见的对话。
  这天早上,她跟着魏妃去给皇后娘娘请安,完事儿之后皇后留了魏妃,没多久来了个伯夫人,一脸的笑意,许元姝听见魏妃叫她武阳伯夫人。
  三人都是一脸的笑意,看得许元姝略有些心惊肉跳,又过了一会儿,皇帝也来了。
  这是要做什么?许元姝又把头低了低,站在魏妃身后动也不动,只当自己是个花架子。
  “陛下。”几人一起站起来行礼。
  皇帝坐下之后这才道:“这么客气做什么,武阳伯一家都是国之忠良,伯夫人要常来宫里陪着皇后说说话才是。”
  许元姝屏住呼吸,安庆太子这样忌惮皇后……皇后的确是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依旧屹立不倒。
  皇后笑了笑,道:“武阳伯夫人有个嫡孙女儿,今年刚十五,人见过了,的确不错,正好尚平也到了年纪,他母妃去的早,又耽误到了现在,眼看着已经十九了,前两日又病了一场,臣妾这心里也有点心疼,便想着不如说给尚平?也全了臣妾跟贺妃一场姐妹之情。”
  这是什么意思?许元姝克制住了才没抬头,哪儿有当着皇帝的面问的,竟然像是要逼问皇帝……还是打算给武阳伯夫人没脸?
  不不不,事情不是这样做的,皇帝才是一家之主……所以事先必定跟皇帝通过气儿了。
  ——十三皇子要娶武阳伯的嫡孙女儿了?


第133章 百转千回的婚事(三)
  皇帝叹了口气; 屋里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 除了皇后; 剩下几人脸上的笑容都不太自然了。
  武阳伯夫人等一个对她来说一飞冲天的机会,魏妃到现在都不敢相信皇后竟然是真心促成这件婚事; 怎么可能?
  若是真的成了; 尚平的皇子妃就是所有皇子妃里头身份最高的一个了!还不是一星半点的高!
  皇后……难不成他们两个私下勾结在了一起?
  屋里众人思绪烦扰; 可是随着皇帝沉默的时间越来越长; 就连皇后脸上的笑容都有点僵硬了。
  半晌; 皇帝又叹了口气; 缓缓开口,“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朕还记得武阳伯一家……朕班师回朝的时候……武阳伯那个时候还不到十岁吧; 跪在朕跟前说他也愿意为朕上阵杀敌——他还没朕的弓高。”
  听见这话; 皇后嘴角不由得微微一笑,这事儿成了!
  武阳伯夫人眼里挤出两滴泪来; 哽咽道:“愿为陛下效力。”
  “尚平……倒是个好孩子。”皇帝又叹了一声; 道:“伯夫人还没见过尚平吧,去叫他来,先给伯夫人看看。”
  皇帝这姿态是很低了,魏妃越发的心绪不宁,真要叫尚平娶这么个皇子妃回来?
  难不成皇帝也想培养他?
  这时候屋里最镇定的人怕就是许元姝了。
  过了没多久; 尚平匆匆而来; 先是冲着屋里几人行礼; 武阳伯夫人急忙站起身来; 皇后却把她按住了; “受半礼是应该的。”
  听见这话,尚平不由得多看了武阳伯夫人两眼。
  皇帝目光落在尚平身上,忽然眉头一皱,问道:“你怎么……看着瘦了些?”
  尚平还没开口,魏妃抢先了,“他前些日子病了,还在调理。”
  皇帝看了魏妃一眼,目光略有不喜,魏妃心中一惊,知道自己多嘴了。
  许元姝就站在后头听着,自然明白魏妃这话……接得极快,完全是下意识的反应,说他病了,明显说的是短处,证明她不想叫十三皇子娶这样的皇子妃。
  “行了。”皇帝站起身来,“朕还有事儿,尚平随朕来,皇后好好招待伯夫人。”
  皇帝露了个脸就走了,皇子自然也不是能叫武阳伯夫人评来评去的,当然也没人会觉得不合适,想跟皇帝结亲,就该是这个样子的。
  武阳伯夫人起身冲着皇后鞠了一躬,“娘娘的大恩大德,妾身没齿难忘。”
  皇后笑道,“你谢我做什么?”说着指了指魏妃,“尚平暂养在她名下,这可是你们家玉棠半个婆婆。”
  武阳伯夫人又冲着魏妃行礼,虽然名义上来说,魏妃是玉棠半个婆婆,武阳伯夫人是玉堂的祖母,武阳伯夫人还比魏妃高了一辈,可是谁叫这是坤宁宫呢。
  “唉……”武阳伯夫人今日达成心愿,话难免多了些,道:“玉堂这个名字是我取的,她是春天生的,她母亲生她的那天,正好我们府上培养了好些年的玉凤海棠开花了,才给她起了这个名字。”
  还有一句隐藏的没说,这么些年过去,总算是飞上枝头当凤凰了。
  魏妃哪儿还有心思听进去,只想着回去好好盘算一下将来该怎么办。
  皇后自然也有自己的心思,不过看见魏妃一脸的不耐烦,她脸上的笑意就更浓了,“倒是个好名字。回头你再把玉棠带来,我安排他们两个见一面,等出了六月就能叫钦天监去合八字了。”
  武阳伯夫人明白正式的三书六礼得要等出了太子的孝期才能办,再说连皇帝都点头了,她哪儿有不答应的道理?这时候见一面又有什么关系?
  “娘娘您什么时候得空?”武阳伯夫人客客气气的询问道。
  皇后头一偏,湘君就递上黄历本子,皇后一边翻着,一边喃喃自语,像是在算着日子,“就五月初一吧,你们还是今儿这个时辰来,正日子宫里所有人都要来,叫她们都认一认玉棠,好好准备。”
  武阳伯夫人浑身一颤,这是要叫全后宫都看一看玉棠了!
  皇后又对魏妃笑了笑,“到时候跟尚平说一声。”
  魏妃应了声是。
  等出了坤宁宫,魏妃耐着性子跟武阳伯夫人又寒暄了几句,这才下来月台,匆匆往翊坤宫去,速度快到许元姝都有点跟不上。
  一回去魏妃就把许元姝赶了出去,又叫齐公公亲自走了一趟去把靖王爷叫了过来。
  “她有这么好心?我倒是不信!”魏妃皱着眉头冷笑道:“她自己就不是什么好出身,家里的庶支还是地里刨食的,当了皇后之后才给家里封了爵,给皇子选妃的时候,也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