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主后宫-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宫妃有孕要全体太医来诊脉,这已经是传统了。
听说似乎是大魏朝刚开始的时候,那会儿宫里各种规矩还不太严,有个妃子打算假装有孕,然后从宫外偷个孩子进来,最后自然是没成。
不过打那以后,这方面就查的很严了,毕竟混淆皇室血脉,这也算得上是诛九族的重罪了。
当然也就是这一下要全体太医确诊才行,后头个人都有个人常用的太医,毕竟每个太医都有自己治病的法子,若是混在一起开药,这病八成就治不好了。
许元姝没吃多少,她还记得以前外祖父闲聊的时候说过,吃得太饱,脉象就不太准了。
很快,皇帝陪着许元姝到了前厅。
看见两人进来,太医们急忙起来行礼,脸上都带着笑意,今儿早上,贺太医已经把事儿都说了,又提了昨儿得了赏赐。
贺太医也是太医院的老资历了,不至于连个滑脉都号出问题来,所以今儿太医院一股脑的过来,基本上就是个走程序。
为首的院使大人上前行礼,道:“恭喜陛下,恭喜娘娘。”
许元姝扫了一圈,得益于她有个当御医的外祖父,所以对太医院这一摊子,她也是有所了解的。
比方虽然分了十一个科,不过太医们基本都是全科的大夫,什么都能看。
又好比,太医院虽然人数不少,但是真正诊脉看病的一共二十二人,但是今儿这屋里,除了为首的院使,剩下还有二十四个人。
许元姝想起上回六斤说的皇后娘家往太医院安排人了,便道:“还有两位太医看着面生。”
皇帝听见这话,便也扫了一圈,目光落在院使身上。
院使有点紧张,道:“还有两位是今年太医院进补的新人,微臣想着带他们来沾沾喜气。”说着他又补充一句,“还没正式留任。”
许元姝听六斤说过,进来四个人,最终只能有两个人留下来,看来今儿带来她长乐宫的,最后留下来的可能性很大。
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孙太医。
院使的话音落下,最后头那两人上前一步行礼,虽然是太医院的新人,不过也都是五十岁上下,看着头发都花白了的老头。
许元姝留心听着,前头那人姓齐,后头那人姓孙,六斤也没说有两个新的孙太医,那八成就是他怕不掉了。
皇帝不太在意的挥了挥手,这事儿年初的时候院判就来回报过了,“上来诊脉吧。”
许元姝坐在桌子上,手往前一伸,那边太医就一个个坐了下来,片刻之后起身,一脸笑意的对着皇帝道:“恭喜陛下,恭喜娘娘。”
三五人之后,后头的就有点走过场的意思了。
一般诊脉,坐下来大夫先得调整呼吸,怎么着也得十几息的功夫,而且诊脉的时候都是不说话,不过现在就全变了。
太医坐下来,手一搭上去不过三五息,便是一声恭喜,或者恭喜皇帝添丁进口,或者恭喜娘娘脉象稳健。
这么一路下来,很快就只剩孙太医一个人了。
许元姝忽然眉头一皱,手把嘴一捂,二话不说就跑了出去。
这明显就是害喜了,太医们也不太在意,皇帝眉头一皱就跟着出去了,施忠福一想赏赐还没发呢,便也不送太医出去,只叫宫女又上了茶。
这里头的道道太医也是明白的,院判也不说要走,而且屋里宫女太监都看着,太医们也不好多说什么,一人手里捧着杯茶,只略说两句娘娘身体健康,脉象好之类的话。
许元姝一路跑到了净室,看着皇帝也想跟着进来,急忙把门关上了,道:“你快别进来了,我马上就好,许是屋里人多了,叫人有点闷,我洗一洗脸就出去。”
皇帝“嗯”了一声,道:“那我叫他们先走了。”
“别。”许元姝道:“不是还有个太医没看诊?就他一个没看,回头该有人说他了,我马上就好。”
许元姝一边说,一边飞快的解开上衣,在腋窝里头一边藏了一个香囊,有用帕子系好,又在脸上擦了两下,这才打开门出来。
皇帝见她额角还有水,伸手蹭了蹭,道:“下回还是叫宫女洗吧。”
许元姝嗯了一声,又跟在皇帝伸后,再次到了前厅。
这法子还是听外祖父说的,说是她舅舅小的时候装病不想背医术,就一边藏了一团手帕,只是夹得太紧,一点脉搏都没有了,这才叫外祖父看出破绽来。
她只是绑了两个香囊,脉搏还是能号出来的,而且不靠着自己夹,想必脉象也是稳定的,就是有点弱。
现如今就看着孙太医的了。
若是他好好的当太医,别把消息乱传,又或者他背后的主子不想着靠这消息惹是生非,那自然是大家都好,不然……
许元姝微微一叹,又坐到了桌子前头,冲着孙太医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太医请。”
孙太医这手一搭上去就觉得不太对了。
除了能号出来有孕在身,别的什么强健有力,胎像平稳,他是一点没摸出来。
看着那边几个太医一脸笑意的恭喜皇帝,孙太医这心中越发的忐忑了,还是宫里娘娘的身子已经弱到这个地步了?
连这样的脉都算是强健有力了?
孙太医这么一犹豫,脸上就有了点细汗,许元姝知道他摸出不对了,便笑了笑,“太医可诊完脉了?”
孙太医回过味儿来,急忙起身道:“娘娘脉象平稳,恭喜陛下!”
虽然他这么说,皇帝面色依旧不善,毕竟孙太医方才那犹豫,不仅仅是出汗,他连号脉的时间都比别人长了那么一点。
皇帝对他的印象一下子就不好了。
孙太医心中一阵苦笑,藏在人堆里不说话了,要么医术不精……要么……他倒是情愿皇帝觉得他医术不精!
院判急忙上前又恭喜皇帝,皇帝笑了两声,道:“赏!都有赏!”
等太医从长乐宫出来,许贵妃有孕的消息以飞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皇宫。
下头就是报喜啦,许元姝一脸笑意地看着皇帝,“陛下,咱们先去太后宫里?”
皇帝其实挺不想去的,可是看见他的许贵妃一脸耀武扬威的笑意,皇帝还是点了点头。
接下来他就又看见许贵妃毫不慌张的宣了全套仪仗,换了大妆,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这还是第一次有孩子,是不是有点太隆重了?”
这个眼神,胆怯中透着跃跃欲试,皇帝自然是什么都答应了,道:“这也是皇帝的第一个孩子,是该隆重些,正好你也穿了大妆,一会儿咱们去奉先殿上个香。”
皇帝两个字儿重读了,许元姝笑着挽住皇帝的胳膊,两人出了长乐宫,分别上了轿子,往慈宁宫去了。
太后自然是不肯见她们的,出来传话的人是湘君。
“太后娘娘叫奴婢替她恭喜娘娘,希望娘娘好好为皇帝开枝散叶,太后娘娘还在念经,就不请陛下跟娘娘进去了。”
“太后娘娘说会好好地替娘娘在菩萨前头念几卷经书的,求菩萨保佑娘娘生下小皇子的。”
“这就不必了。”许元姝摸了摸她现如今还不存在的肚子,客客气气的笑道:“我没觉得生下小公主有什么不好的,这事儿就不牢太后娘娘费心了。”
湘君一阵的错愕,她当着皇帝的面敢说这种话?皇帝居然也不生气?
当然如果她知道昨儿皇帝连公主的封号都想好了,自然不会生出这样的疑问来。
目送着两人的轿辇离开慈宁宫,湘君一回去佛堂,就看见太后娘娘连手上的念珠都扔了出去,“哀家饶不了她!哀家饶不了她!”
说了两句,太后忽然又念起佛号来。
几声阿弥陀佛过去,太后的声音越发的阴冷了,“先叫她好好得意一番,等她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
“再大一点孩子说不定就能保住了,两三个月孩子没了大人不会有太大影响,只有五六个月——哀家要叫她一尸两命!”
严格说来,这宫里的长辈其实就太后一个,魏贵太妃也是因为有先帝,并且养过一段时间的皇帝,这才稍稍比别的贵太妃高了一级,不然就冲贵太妃的这个数量,一天下来有半天都得用来晨昏定省。
光喝茶就能把人喝饱。
所以除了慈宁宫,两人也没耽误,也没想着去给别的贵太妃们报喜,直接坐着轿子又往慈庆宫来了
几乎是刚下轿,许元姝就看见魏贵太妃由两个宫女搀扶着,从里头快步走了出来。
“昨儿早上就听见喜鹊在叫了,可见是应在你身上了。”
许元姝笑着握住了魏贵太妃的手,“喜鹊儿来慈庆宫叫,可见娘娘的确是疼惜我。”
两人对视了一眼,魏贵太妃心中一声可惜,若是早知道如今这个局面,当初就不该跟她说孩子不能养得太大,就该说些什么壮实了生出来才不得病。
许元姝同样也是一声唏嘘,曹女官是魏贵太妃的人……她谋划了皇位几十年,她还有孙子,又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放手?
受了这样大的打击,这么快就又恢复过来……
两人相视一笑,魏贵太妃牢牢抓着她的手,笑道:“赶紧去里头坐,也不枉费我亲自出来迎接你们。”
第356章 朕心中有愧
魏贵太妃拉着许元姝的手,一路拉着她到了内室坐下; 又一脸笑意的问道:“几个月了?太医怎么说的?你自己有什么感觉没有?夜里睡得可好; 吃得可香?”
说完自己先笑了,道:“这还是第一个孩子呢; 你注意着些; 有什么不懂的只管来问我,我什么都告诉你。”
魏贵太妃一副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许元姝也是一脸捎带着羞涩的笑意,比魏贵太妃更是显得真挚,。
“我肯定是要来问您的。”许元姝笑道:“这宫里只有您一个生下五个孩子; 还都好好的养大了,除了您,怕也没人可问。”
听见这话,魏贵太妃心中不由得就是一阵的得意; 连有点忐忑的心现在都平静了下来。
是啊,还有谁能问呢?
她可是好好养大了五个孩子; 当年在康平帝的后宫里; 就连柳妃或者吴贵妃有孕在身的时候,都要来问一问她的。
这么一想,魏贵太妃面上越发显得从容,道:“头胎……你自己别紧张,就比什么都强,也别老想着孩子,皇宫里这么些人伺候着; 又不想寻常百姓想要什么都没有——”
她稍稍一顿,脸上露出点高深莫测的笑意来,“你只管顺着性子来,自己舒服了,孩子才能好。”
这话叫许元姝听出点别的意思来,魏贵太妃是鼓励她肆意妄为?
许元姝轻轻点了点头,脸上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
她前头虽然跟皇帝有点没大没小的样子,可她心里是清醒的,一来选了没人的时候,二来也是趁着皇帝心情好的时候。
虽然当着人也跟皇帝说两句,可那更多是打趣儿,显示出皇帝多么喜欢她的样子。
魏贵太妃又是什么意思呢?
魏贵太妃又对皇帝笑了笑,道:“头三个月尤其危险,你得顺着她的性子来,若是她有什么对不住的地方,我先替她陪个不是。”
她说完,便又看了许元姝一眼,见她正跟皇帝两个含情脉脉地看着,魏贵太妃嘴角不由得微微一翘。
有孕在身……脾气都是越来越大的,没见过哪个到了后头还能变好的,只是她没有生过孩子,这点是肯定不知道的。
皇帝这样喜欢她,不至于因为这点事儿嫌弃了她,况且她肚里还有孩子,可这一点点消磨下去,也是在给未来做准备。
再者她有孕在身,不能伺候,还能叫皇帝守着不成?
今年的选秀已经停了,太后闭门不出,机会可不全是给她留的?若是南嘉能得了皇帝的喜欢,那是再好不过,亲侄女儿总归是比她曾经用过的宫女好的。
就算不成她也没什么损失,不过是庶支的一个女孩子罢了。
魏贵太妃微微叹了口气,她一肚子的主意,可惜在没当上太后之前……还得隐忍着来。
几人又说了几句话,皇帝便起身告辞了,许元姝自然是跟着他一起出来。
“要不要……还是得给皇后报信的。”许元姝道。
皇帝眉头微微一粥,张忠海上来便道:“娘娘,皇后娘娘一早就去了西苑。”说完又补充一句,“奴婢出来接太医的时候看见的。”
这是躲清静去了?皇帝面上闪过一丝不喜,道:“正好中午了,咱们先去吃饭。”
待吃过午饭稍稍歇息片刻,许元姝便催着皇帝去御书房了。
“陛下一天到晚待在后宫,回头该有人说我了,什么妖妃祸国殃民之类的话都得出来。”
许元姝玩笑中又带了几分笑意,轻轻推着皇帝,“陛下为了我,也得好好处理政务才是。”
皇帝轻轻叹了口气,心想这的确是有孕在身就会想太多,只是这会儿的确是撤藩的关键时刻……他道:“那你一个人好好歇着——”话说到一半又想起来太医说的要多动一动,皇帝嘴又抿在了一起。
许元姝笑道:“我都知道了,我自己也注意着呢,你快别担心了,这一屋子的人呢。”
待皇帝出去,许元姝叫了宫女太监进来,道:“甘巧陪我去皇后宫里,你们收拾屋子。”
“家具尤其是桌子,都换成圆角的,尖利的地方用布包了,剪刀针线等等也都收起来,多宝阁上的东西注意着往里头放一放,注意放牢靠了,别叫掉下来。”
许元姝又踩了踩地,上头铺得毯子踩上去的确是很舒服,就是太软了些,“毯子换个薄些的。”
她又环视了一圈,“屋子里的小零碎都收拾了,小凳子圆凳子都贴着墙放,家具也是一样。”
“熏香都收了,这几个月用瓜果来熏,还有那些颜色鲜艳珐琅的摆件,也都收起来。”
她一样样的吩咐,宫女太监一条条的应下来。
许元姝看了一圈,觉得没什么疏漏,这才带着甘巧出去了。
收拾房子其实是收拾给皇帝看的,她当着皇帝从来不说害怕,不说紧张,可是皇帝晚上回来,瞧见屋子已经大变样了,连棱角都要包上棉布,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她的害怕?
当初她跟六斤一起谋划,六斤问的就是她能不能牢牢抓住皇帝,这一条,是永远该摆在第一位的。
许元姝一边想,一边往坤宁宫去了。
这会儿天气已经热了,就算是骑马,也只能去一个早上,所以这会儿皇后是该在坤宁宫的。
迎接她的小宫女神色有点紧张,飞快的行礼道:“娘娘稍待片刻,待奴婢进去通报。”只是才转身走了没两步,门帘子还没过去呢,她忽又转身回来,道:“娘娘请往抱厦里等着,外头日头大。”
看来她有孕在身的消息,的确是传遍整个皇宫了。
不多时傅妈妈跟着那小宫女出来,手一伸道:“娘娘小心。”
甘巧上来扶着她,虽然还没到那程度,可是宫里的门槛可不低,等再过几个月她肚子挺起来,指定是看不见的,那会儿无论如何都得人搀扶着,所以现在就得习惯。
许元姝的手搭在甘巧手臂上,脚一迈,进了坤宁宫。
坤宁宫是三间的进深,比长乐宫要大上许多,别的时候不觉得,可是一到天气热起来,坤宁宫里就显得特别的清幽。
许元姝微微松了口气,虽然才有孕,可是她已经体会到热了。
傅芳苓在西次间坐着,看见她进来,急忙起身,脸上挂着笑意,道:“小心些,快坐。”
许元姝行了礼这才坐下,“原该早上就来的——”
话没说完,就被傅芳苓打断了,道:“你早上来我是不在的。”她笑了笑,“我去西苑骑马了。”
说完她脸上忽如其来一阵的懊恼,道:“亏得上回没拉着你跟我去骑马,几个月了?”
许元姝笑了笑,客气中带着一丝疏离,“太医说刚一个月了。”
傅芳苓掐着指头算了算,道:“怕是正好生在过年的时候。”说着又是一声唏嘘,“生在过年的时候好,天气冷也就不怕什么,若是跟我一样生在夏天,坐月子就不好过呢。”
许元姝点了点头,“您说得不错。”
傅芳苓见她这个样子心中略觉不高兴,她毕竟是皇后,怎么她就敢当着皇后这样敷衍呢?
还是皇帝宠的。
“上回我差点生在你做寿了……”傅芳苓话锋一转,这话题就落在了陆姨娘身上,“你夏天的生日,你姨娘生你的时候想必很是辛苦呢。”
“皇帝给你嫡母赏了封号,给你祖母弟弟都赏了东西,我记得你还有个一母同胞的弟弟,若是你不好开口,我帮你。”
这话一出口,傅芳苓就看见对面许贵妃脸上的笑容挂不住了,转而变成了一层薄怒。
她便又劝道:“毕竟是生母,我知道你……唉,纵然是养在嫡母身边的,也该记着生母才是。”
许元姝直接便站起身来了,脸上有挂上了笑容,却比方才更加的客气了,“我家里的事儿,就不烦劳皇后娘娘操心了。”
“陛下赏给我家里的东西已经够多的了,娘娘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再赏下去,怕是有人要说我不安于室了。”
她说完便又福了福身子告辞了,道:“不敢打搅娘娘的清净。”
待她出了大门,傅芳苓看了傅妈妈一眼,道:“看来这消息说得不错,她的确是从小养在嫡母身边,跟生母不怎么相处,连带一母同胞的弟弟都不想搭理。”
傅妈妈便道:“奴婢觉得……她那生母陆姨娘,去庙里住着,说是思念亡夫说话,还带着儿子……不如咱们也派个人去庙里看看?”
许元姝出了坤宁宫,伸手摸了摸肚子,脸上又有了笑意,她微微叹道:“这有了身子,的确是什么都忍不住了。”
甘巧伸手把她一扶,劝慰道:“娘娘还是得放宽心,别跟不相干的人计较。”
到了晚上,皇帝回来看见大变样的长乐宫,面上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便是忧虑,到最后又变成了愧疚。
许元姝瞧见他这一脸的难以言表,知道皇帝怕是遇上什么为难的事情了,只是……她是该问一问,还是装聋作哑当做没看出来呢?
许元姝想了想自己现在的心情,她现在应该是沉溺在有孕在身,忐忑中带着不安的,所以她最后只是上前福了福身子,道:“我叫他们准备了陛下爱吃的青笋丝,陛下先去洗漱,等出来就能吃了。”
她还叫了陛下,皇帝眼中忧虑更甚,却依旧什么都没说。
许元姝在外头等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时间有点长了,这要是还没发现皇帝有异,那她这宠妃就做得太不合格了。
许元姝轻轻的走到净室,看见宫女太监都被打发出了门口,里头只有皇帝一个人安安静静的站着。
许元姝使了个眼色,宫人们悄无声息的下去了,许元姝加重脚步走了进去,“你怎么了?”
皇帝转过头来,一下子就握住了她的双手。
“元姝,我对不起你。”
这又是怎么了?
第357章 我同情的依旧是皇帝
皇帝能有什么对不起她的事儿?
皇帝做什么都不会对不起她。
心中虽然这样想,不过许元姝脸上满满的都是疑问; 还有一丝惊讶; 甚至还有点伤心。
不过伤心不表现在脸上,而是表现在动作上; 她手捂着肚子; 后退了一步。
“陛下做了什么?”
她说话的时候连眼睑都垂了下来,像是害怕看见皇帝的眼神。
皇帝心中莫名生出点恐惧来,上前一步拉住了她的手,“不是……我。”
许元姝默默叹了口气,叫皇帝刚好听见的水平; 她拉着皇帝的手坐了下来。
“陛下想做什么?”
皇帝道:“我打算给你两个妹妹封赏县君,再把你弟弟的锦衣卫千户升两级,到指挥佥事。”
许元姝看他一眼,道:“这是对不住我?陛下是这么对不住人的?”
县君是女子倒数第二等的爵位; 一年两百两银子,也不会记在玉碟上; 说出去就是个名号。
至于锦衣卫的指挥佥事; 正四品的官儿,就算是个虚职,拿出去也能糊弄人了。
要知道翰林院最高等的翰林学士也不过才正五品。
皇帝叹了口气,道:“还是撤藩的事儿,下头已经说开了,得找个别的什么事儿岔开,叫人别老盯着撤藩。”
许元姝没说什么; 这是想拿她当靶子?
皇帝见她什么都不说,越发的难耐了,道:“皇帝后宫里头的事儿,总是叫人好奇的。尤其皇帝有个宠妃……”
尤其是最后一句,明显不是自述的口吻,“这主意是谁给你出的?”许元姝微微瞪了眼睛。
皇帝松了口气,急忙道:“是六斤出的——”就说了半句,皇帝又急忙解释,“就是没他,我也是愿意给你家里人封赏的。这个跟他没关系。”
“就是赶得巧了,正好遇见你有孕——”
皇帝解释的有点心虚。
听见是六斤的主意,许元姝也不打算再装下去了,“若是能为陛下分忧,想必我肚里孩子也是愿意的。那……我明儿再宣祖母进宫一趟吧。”
见她已经恢复了正常,皇帝这心总算是放到肚子里了,正要说话,忽然见他面前的美人笑了。
“你现如今就这么封赏了,等孩子生下来我看你怎么办。”
许元姝一边说着一边起身,道:“我去擦擦脸,这天气也热了,又出汗了呢。”
哪儿是天气热?皇帝顿时明白,这就是方才被他吓得来着。
这边话说过了,皇帝找来个小太监,道:“去司礼监,跟六斤说一声。”
小太监虽然有点不明就里,不过说话的两个人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就成,忙跑着去报信了。
得到皇帝派人传来的口讯,六斤拿着印,往早就写好的圣旨上一印,心中默默地想:这宫里,唯一能不动如风的位置就是皇后的宝座了。
聪明人坐上这个位置就是不动如山了。
正好有这么个好机会,两者相辅相成。这么铺垫下去,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宠爱许贵妃,那等到真正废后的那一天,也就不显得突兀,更加不会有多少人反对了。
第二天一早,辰时刚过,太监便去了许家传旨,昨儿下午便有宫里的消息了,因此许家上下倒是也不显得多惊慌,尤其是薛姨娘跟丁姨娘两个,女儿成了县君,等将来出孝,嫁入高门大户不成问题,恨不得现在就给家里大姑娘立个长生牌位。
许老太太吩咐许修志接了圣旨,那太监上前客气一笑,接过下人递来的红封,笑道:“咱家也沾沾贵妃娘娘的喜气。”
又跟许老太太道:“娘娘临走的时候吩咐了,要接您跟少爷进宫谢恩的,正好咱家也要回宫,不如咱家伺候着两位一起走?”
许老太太客气了两句,家里的马车都是准备好的,当下跟着那太监的马车,一路畅通无阻到了玄武门。
这次进宫虽然没有自家孙女儿陪着,只是许老太太心中惊讶比上回还要多。
上回她们是北安门换轿子,这次是连着马车到了玄武门。
而且这次的轿子上头居然有遮阳的顶子,许老太太当过宫女的,还是先太后的暗线,她自然知道这样的规格纵然是宫妃,也要小心用的,她默默叹了口气,觉得上回激动之下说了那些事儿……
是不是叫自家孙女儿的胆子更大了。
只是想着她有孕在身,许老太太斟酌着要怎么提醒她两句才好。
许老太太正想着,忽然听见有人叫她,转头一看,是皇后的母亲贾氏,也坐着轿子,就是上头没顶,正催着抬轿子的小太监快一点。
许老太太便压了压轿子,道:“等一等。”
贾氏很快赶了上来,笑道:“原先就看见前头的眼熟,试着叫了一声,没想真是您。”
寒暄这事儿,许老太太是不输给任何人的,她也挂着笑意,道:“咱们两个倒是有缘,没想两次进宫都赶在一起了。”
贾氏跟着笑,道:“还没恭喜老太君呢,您两个孙女儿都成县君啦。”说着又一看许修志,笑道:“这便是贵妃的弟弟,小小年纪已经是正四品的官儿了,可见前途远大。”
若是搁在一般人身上,这会儿就该一脸的笑意道谢了,而且这笑意里还得是表面谦虚,内里骄傲。
可惜许老太太不是一般人,她笑是笑了,只是说出来的话叫贾氏一点都没预料到。
“您家里真是消息灵通,传旨的条件是辰时去我们家里的,我这就进宫谢恩,前后也就一个时辰的事儿——”
许老太太一顿,又道:“您上回说您家住哪儿来着?怕是挺近的吧。”
贾氏尴尬地笑了两声,道:“是听北安门的太监说的。”
她这么一尴尬就停了下来,可轿子是不会停的,说话间已经穿过御花园了。
贾氏的地方到了,许老太太还要一路往南去长乐宫,道别的时候许老太太便又笑了两声,道:“若是出宫的时候咱们还能遇见,一起喝茶可好?”
贾氏答应是答应了,只是转念之间就又紧张起来,“喝茶?”这不是她上回的借口吗?
她的眉毛不由得皱了起来,难道连北安门的小太监……也是许贵妃的人?
那她这个当皇后的女儿……可是四面楚歌了。
贾氏猜得不错,北安门的太监总管的确跟许贵妃有交情,不过喝茶这一条也是许老太太瞎编的。
女子间交往,关系没好到一定程度之前是不会上门拜访的,况且她们两个的身份是什么,一个皇后的生母,一个是贵妃的祖母,两人若是真出来能去什么地方呢?
庙里烧香,店里喝茶,再者就是一起去买首饰布料胭脂等等。
可许老太太这把年纪了,走路是走不太动了,又才死了儿子,家里都是重孝,买首饰胭脂也是不行的。
所以到最后也就剩下这一条喝茶了。
贾氏上回说喝茶,也是因为这些理由,只是她今儿有点紧张,竟然一点都没想出来,差点被吓了个半死。
这次无论如何都得跟女儿把话说明白了!
贾氏几乎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往坤宁宫里去了。
“娘娘,请屏退左右。”贾氏开头这第一句话,便是直截了当连傅妈妈都给吓了一跳,她忙带着宫女出去,把屋子留给了这一对儿母女。
“娘娘。”贾氏也不喝茶,什么铺垫都没有,道:“娘娘吩咐的两件事儿,都有着落了。”
“头一件,昨儿孙太医差人传话过来,他号着脉,觉得许贵妃这一胎不是很稳,但是别的太医都笑眯眯地说恭喜,而且他才去太医院,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跟着领了赏赐就出来了。”
傅芳苓若有所思的嗯了一声,可是眉头却皱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她不由得低语。
难不成……许氏这一胎是贺太医看着的,横竖都有贺太医担着,他们想害贺太医?
可贺太医年岁以高,听说这是他最后一年在太医院了,不然也不会新招两个人进来……
傅芳苓想了半天没有想明白,贾氏叹了口气,道:“娘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