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主后宫-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犹豫了片刻,“今天……你妹——”说到一半他又改口,“许氏说英王妃居心叵测,给你说了好几个避孕的方子,你可记住了?”
许元姝睨了他一眼,她原先就猜皇帝坐立不安的是为了这个,这才要故意引着他说出来。
“我哪儿记得这个,她是什么时候来的?是王妃进门,英王妃带了她来贺喜……王妃进门,我光顾着想前头是什么菜了。”
皇帝一瞬间便是满心的感慨,他辜负了她多少情义。
“什么菜……其实我也不记得了,你若是想吃,回头叫施忠福照原样给你备上一桌?”
许元姝笑了起来,面带羞涩,像是体会到了皇帝的情义,“才不要呢,那会儿王府还没收拾好,好些菜都是外头定的,哪儿有御厨的手艺好?”
皇帝见状也轻松起来,道:“那也叫施忠福去整理个菜单……咱们慢慢地一天吃两样。”
许元姝点了点头,伸手就压上了皇帝胸口,“陛下若是担心我身子不好……不如等过了孝期自己来试一试。”
皇帝顿时觉得他浑身上下都热了起来,尤其是被她手压住的那一块,心里只恨不得明天就是二月初四,立即就能出了孝期。
第328章 长乐宫许贵妃
六斤挨打之后; 也在屋里待了几天; 毕竟是被太后打的; 虽然板子弄虚作假了,可若是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出来; 怕是太后要恼羞成怒了。
这招后头能用; 现在还早了点。
正月的日子没什么可说的,在百天孝期里头; 基本上什么事儿都不能做。
等到了二月初四; 皇帝先是带着大臣们去太庙祭祀上香,又派了六斤去殡宫给先帝上香; 虽然宗亲还要守孝; 不过皇帝的孝期算是出来了。
朝臣们能换上官服; 也不用整日哭丧着脸,见面要先怀念先帝。后宫的女眷宫女太监们也都能脱了素服; 穿上稍稍带些颜色的衣裳了。
二月初五的早上,皇帝在朝会上宣布了二月十二举行封后和封妃的大典,朝臣们倒是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后宫里头谁抢谁的风头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甚至礼部的官员还觉得皇帝很是体贴; 毕竟一块办了大家都省事儿。
下了早朝,皇帝回到养心殿里,看见他的许贵妃已经换上浅青的衣裳,便道:“总算是不用看着你穿白色了; 好看是好看; 可总觉得冷。”
许元姝笑了笑; 把手递给他,道:“陛下,我手暖着呢。”
皇帝拉了她起来,叹道:“长乐宫修得差不多了,我陪你去看看,若是有哪里不满意的,叫他们再改。”
在皇帝的监督下,长乐宫自然修得是很好,雕梁全都换了新的,抄手游廊上还加了镂空的隔断,上头雕刻着侍女图,精细到连衣袖随风摆动都能看出来。
院子里依着吩咐还种了树,还有从暖房里特意拿出来的花。
屋里的家具也已经摆好了,不过装饰摆件什么的都还空着。
两人从前院看到后院,皇帝忽然笑了起来,道:“我还记得你在王府的院子,最后一进叫你给锁了,说是用不着,现如今这宫里的院子就两进,你还锁不锁了?”
许元姝瞪他一眼,“兴许很快就能用上了。”
皇帝笑得很是满意。
许元姝心里却是一声唏嘘,许尔姝那番话还是叫皇帝听在了心里,再加上跟皇后比……她皇帝歇在她屋里两个月都没消息,皇后不过两天就有了孩子。
这两日一闲下来,立即就得叫贺太医来看看,好安皇帝的心。
“过了封妃大典再搬。”皇帝道:“养心殿也还没收拾好呢,估计还得两天,咱们一起搬。”
等到了二月十二,许元姝一早起来,便在皇帝的注视下换上了贵妃的礼服。
九翟冠,冠顶有金凤一对。
身上的大衫是红色的,配以深青色的霞帔,上头用金线绣的云霞凤纹,两边坠着硕大的珠子,下头坠着凤纹玉佩,免得霞帔滑动。
皇帝起身帮她理了理霞帔,又附身在她耳边,像是犹豫,也像是想了很久,“总算是瞧见你穿红色了。”
许元姝的心砰砰跳了几下,皇帝后退一步,道:“朕等着你来谢恩。”
皇帝说完,便带着施忠福去奉天门等着。
坤宁宫里,傅妈妈看着一身翟衣的皇后,激动得一直在掉眼泪。
“总算叫老奴看见这一天了,就是现在死了,老奴也心甘情愿。”
傅芳苓还在整理腰间的玉革带,听见这话不由得地说,“这是什么话?好日子在后头呢!”
只是看见皇后转过身,傅妈妈又是一脸的忧愁,眼睛里还有愤恨。
怎么就跟个贵妃一起册封了呢!
她愤愤地啐了一口,她家主子是九龙四凤冠,那一位就只有翟冠可以带,他家主子穿的是翟衣,那一位就只能穿大衫。
除此之外,从玉革带到玉佩,身上每一样的东西都不一样。
这么一想,傅妈妈就又不太难过了,她又暗暗告诫自己,今儿是皇后的好日子,她一句不合时宜的话都不能说。
许元姝坐在养心殿里等着,原先当宫女的时候,皇后跟贵妃的册封典礼都学过,只不过那时候是从宫女的角度学,现在……只用坐着等了。
前头都差不多,都是使官去奉天门,从皇帝手里接过宝册,之后是文武百官恭贺皇帝,接下来使官捧着宝册来后宫,受封之人身着大礼服在门口迎接,接下来便是跪拜受封,迎过宝册,最后使官再去复命,这就算是侧封完了。
不一样的是后头,皇后册封,文武百官要上贺表祝贺,还要大宴群臣跟内外命妇,除此之外皇后还要去太庙祭祀。
这么一看当皇后也挺辛苦的,祭祀前还得斋戒沐浴三天。
流程都是熟悉的,只是到了现在,许元姝心中不免有了三分紧张。
比方皇帝一直压着不叫她搬去长乐宫是为什么,比方皇帝叫她在养心殿受封又是为了什么。
她轻轻咳嗽了一声,甘巧立即便问:“娘娘可是口渴了?这时候也得忍一忍,这大衣裳穿上可不好换。”
这话听着她也紧张。
话音刚落,前头传来热闹的鼓乐声。
她身边一种宫女太监都是脸上一喜,开始了。
不多时内侍捧着金宝金册前来,典仪一声“跪”,甘巧跟张忠福两个一左一右扶着她跪下。
她马上就要成了贵妃了。
热闹的礼乐声传遍了整个后宫,太后看着面无表情,只是紧紧抓着扶手的手暴露了她的心事。
贵妃……又是一个贵妃,太后闭了闭眼睛,她跟贵妃反冲!
可是她还在,一个个贵妃都没有了,这个也不例外!
慈庆宫里,魏贵太妃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目光从不远处两个孩子身上扫过,道:“咱们这位皇帝,讨好起人来还真叫人招架不住,叫她在养心殿受封……”
“奉天门距离养心殿可比坤宁宫近多了,换句话说,虽然是一天,可却是贵妃先册封的。”
许元姝领了宝册放好,待内侍等人走了,便叫张忠海,“前头盯着点,看什么时候去谢恩。”
册封完了去谢恩,是皇后册封礼里头才有的步骤,可是既然皇帝发话了……许元姝决定她也要跟着这么放肆一回,“甘巧。”她又叫了宫女进来,把身上的大衣裳换了。
虽然打算放肆,可若是穿着大礼服出去,叫人看见就不太好了,许元姝换了一身宫女的衣裳,等内宫又安静下来,头一低,消无声息到了乾清宫。
乾清宫已经收拾好了,皇帝正坐在大殿上,下头是穿着一身大礼服的傅芳苓正在叩拜皇帝谢恩。
两人……脸上都看不出来什么喜色,由导引官一步步的说着,两人都跟木偶似的一板一眼对话,不多时皇后出去,导引官等等也都退下了,皇帝一人到了内殿,许元姝拿了宫女手上的茶,端了进去。
她没说话,只是端着茶奉过头顶。
皇帝如何认不出来她,只是见她不说话,心中就有了逗一逗她的意思,“你是哪里来的宫女,看着面生的很。”
许元姝又把茶往上举了举,“陛下,请喝茶。”
皇帝一把拉住她的手腕,茶杯茶托掉了一地,只是地上铺着厚厚的毯子,非但杯子没碎,甚至一点声音都没发出来,唯一留下痕迹的只有茶水,悄无声息的渗进了毯子里留下一点点深色的痕迹。
“施忠福!”皇帝叫道:“不许叫任何人进来!”
施忠福一声“陛下您还要大宴群臣”便给噎在了嗓子眼里,他低低应了声是,在外头守着了。
朝臣等着皇帝是应该的,再说那么一身大礼服,换上常服也得不短的功夫呢。
许元姝看着龙床上的锦绣龙纹,手放在了皇帝背上,声音里带着微微的喘息还有淡淡的笑意,“陛下,臣妾来谢恩了。”
转眼便是小半个时辰过去,听见里头叫水的声音,施忠福急忙带着人进去,隔着屏风把东西放下来,又带着人出去。
等屋里没了人,许元姝披了小衣起来,半低着头,看着略显得慌乱,下床的时候还绊了一跤。
皇帝一把拉住她,立即便笑了起来,故意道:“你怎么就这么么实心眼地谢恩呢,给我做个针线,晚上做上几道小菜也是谢恩。胆大包天,居然叫你摸到乾清宫里来了。”
许元姝瞪大了眼睛看他,只是一眼便又把头低了下来,“我哪知道我哪儿来的胆子?我猜是陛下惯得。”
“做针线怎么也得好几天,小菜……我也得会做才行,陛下万一等急了怎么办?”
皇帝在她背上拍了一下,立即便有点心猿意马起来,便又伸手来挠她,许元姝立即跳了下去,站在地上又回头看他,“陛下方才对这贺礼看着不怎么满意,怎么现在又上手了呢?”
“赶紧穿了袜子。”皇帝看她脚踩在地上,急忙道:“小心一会儿着凉了。”
两人收拾干净出来,一个往谨身殿大宴群臣,一个去交泰殿祝贺皇后。
许元姝到了交泰殿,就看见傅妈妈在门口立着,看见她来先是行礼,等她叫起之后,又是笑中带着三分鄙夷,道:“方才她们还猜娘娘来的这样晚,是不是身体不适,只是奴婢看娘娘面色红润,怕是不像生病。”
许元姝看了她一眼,什么都没说就进去了。
交泰殿里差不多已经坐满了人,皇帝的嫔妃能出来的只有一个梅氏,正坐在脚落里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剩下的都是外命妇,傅芳苓正跟一个跟她长得有三分相似的外命妇说话,一边的宫女提醒她之后,她转过脸来冲着许元姝笑了笑,道:“这边是许贵妃了,想必她知道你们都想见她,所以最后一个过来,免得来一个还要说一次。”
第329章 封赏
许元姝迎着一群外命妇的目光; 缓缓走到前头; 冲着高台上的皇后福了福身子; “恭喜皇后娘娘。”
傅芳苓伸了伸手,道:“这么客气做什么; 今儿也是你的好日子; 坐吧。”
许元姝转过身来,等一众外命妇给她行了礼; 这才在皇后下首头一个位置上坐下。
皇后身边那妇人就贴着皇后的耳朵道:“至少大面上是懂规矩的; 知道脱了礼服换了吉服过来。”
傅芳苓瞪她一眼,对许元姝道:“这是我母亲。”
许元姝也没起身; 只点点头叫了声“夫人”。
傅芳苓一笑; 道:“人都到齐了; 开始吧。”
皇后册封后的祝贺宴,是有典仪官看着; 会典上也是写了固定的礼仪的,当下众人按照典仪官的引导,一步步的朝皇后祝贺,也没什么说话的机会; 一顿饭折腾下来,已经快到申时了。
下头三天是皇后斋戒的日子,到了第四天早上,她去太庙祭祀; 这整个皇后册封大典才算是完成了。
花朝节一过; 树上的枝条吐了嫩芽出来; 迎春花也零零散散的开了几朵,许元姝搬去了长乐宫住着,日子过得倒也悠闲。
这天早上,吃过早饭又去御花园转了一圈,许元姝叫了贺太医来。
“娘娘。”
不等贺太医行礼,张忠福就把人扶住了。
“坐。”许元姝道,等宫女端上茶点之后出去,她才伸了手腕出来,叫贺太医诊脉。
贺太医半闭着眼睛,半晌才道:“娘娘身子健康,也无隐患,想必很快就有好消息了。”
许元姝点了点头,看了眼贺太医已经全白的胡子头发,叹道:“最多再有一年……等我生下孩子来,我就放您出宫。”
“娘娘,微臣——”
贺太医才说了两个字儿,就被许元姝阻止了,“第一个孩子生的危险,我也害怕,我得留着您看着。”
贺太医轻轻叹了口气,道:“娘娘不用太过担心,您身子健康,只要控制着饮食,别叫孩子太大,不会有问题的。”
许元姝嗯了一声,稍稍顿了顿,忽然道:“听说贺太医家里一直都是太医?”
贺太医正捧着茶杯喝茶,闻言放下手中茶杯,道:“微臣家里,从高祖时候进了太医院,原先是药童,微臣祖父到了晚年,这才当上了太医。”
“当初——”许元姝笑了笑,“祺贵妃吃的避子丸,太后吃的避子丸……您可知道方子?”
“还有陛下当初生病,您说一个月就能好……您看出来什么了?”
贺太医神色一凛,头上就有冷汗冒了出来。
“娘娘。”他手有点抖。
可许元姝既然开口了,那她今天就是一定要得到答案的。
贺太医又吞了吞口水,这才道:“这事儿……微臣听祖父说过个大概,只是时间久远,里头真假微臣也不知道。”
“原先高宗皇帝御驾亲征,从百岭之南带回个姑娘,方子也是她带过来的。据说高宗皇帝晚年觉得这方子有伤天合,搞得后宫乌烟瘴气,便把方子毁了。”
“连带知道方子的太医也受了牵连,微臣的祖父也是借着这个机会从药童当上了太医。”
“没了方子,这些药怕都是当时剩下来的,该是没剩下多少了。”
许元姝若是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道:“您不愿意您儿子再在宫里待着,我也明白,我觉得我舅舅医术也挺好,可是我外祖父也一样不愿意他进宫。”
“您这就去吧,今儿这事儿我也不会叫第二个人知道。”
贺太医起身告辞,许元姝叫张忠海送他,只是看着贺太医离开的背影,许元姝不由得琢磨起来一件事儿来。
她祖母手上的药是怎么来的?
宫里有避子汤她是知道的,喝一次能顶三五天,可是这能叫人绝育的药……
如果真像是贺太医说的这样珍贵,又没剩下几颗,她祖母不过一个宫女,二十出头就出宫了,还曾被祺贵妃下令跳入太液池捞金钗,手上又怎么会有这样的药材?
许元姝这边正思索,贺太医那边出了长乐宫就沿着养心殿跟乾清宫中间的夹道一路往南,出了内右门就算是出了后宫了。
哪知道刚到内右门,牌子递上去,守门小太监便问:“是贺太医?”
贺太医点点头,小太监便道:“陛下有请。”便又带着他到了乾清宫。
这会儿正是快吃午饭的时候,皇帝正和六斤说话,听见贺太医出来的消息,他挥了挥手,道:“撤藩这事儿不着急,朕看他们这些王爷也都不想离开京城,还能再拖一拖,务必想个万全之策。”
六斤领命下去,小太监带了贺太医上来。
皇帝看他一眼,道:“许贵妃是哪里不舒服?”
贺太医眼皮子立即就抽了抽,他道:“只是例行的平安脉,娘娘倒是没说哪里不舒服,不过天气转暖,季节交换之时的确会有人略感不适,都是正常的。”
皇帝嗯了一声,道:“那……”
虽然只说了一个字儿,只是贺太医听出来皇帝略有犹豫,像是不知道该怎么说,甚至还有点难为情。
贺太医又道:“只是微臣号脉……觉得娘娘略有肝气郁滞之相,怕是夜里睡得不太好。”
“可对身体有碍?”皇帝立即便问。
贺太医道:“无碍,过了这阵子就能好。”他稍稍一顿,又道:“不用吃药,也不好劝娘娘放宽心,否则是真的该多心了。”
皇帝稍一想便明白他什么意思了,“朕知道了,你且去吧。”
等贺太医出门,皇帝一个人笑了起来,夜里睡得不好,她倒是真经不得折腾。
可是被他养得娇气了,原先在东三所的时候,他生病,她三天就得来熬一个通宵,还依旧是精精神神的。
皇帝心里是又骄傲又觉得心疼,当即便站起身来,道:“施忠福!去吩咐一声,中午在长乐宫用膳。”
到了中午,皇帝从书桌里摸出一个小木匣子来,就往长乐宫去了。
许元姝到了宫门口接他,皇帝便把东西递在她手上。
“这是什么?”许元姝问道。
“你自己看。”
许元姝坐下打开盒子,便看见里头一叠地契。
四个田庄,最小的一千亩。
五个商铺,都是好地段的。
还有京城里的四处宅子,以及江南的一块地。
皇帝瞧见她不悲不喜的样子,忍不住问道:“不喜欢?”
许元姝看他一眼,“别的我都明白,这扬州城外的一块地是什么?”
皇帝道:“这是个小岛。”
“那我也看不见啊?”许元姝反问道。
“朕的父皇曾御驾亲征,朕——”
皇帝一瞬间挺直了腰板,意气风发,只是转念一想,这话似乎是诅咒边关不稳来着,便又有点泄气,“过两年咱们去江南巡游,这小岛在湖心里,风景上佳,我叫他们先去盖房子了,回头咱们住在岛上。”
许元姝脸上立即便有了笑容,只是还带了点埋怨,道:“我可算是明白您的意思了,这是叫我担了骂名,回头陛下去享受来着。”
皇帝一愣,随即笑了起来,“你这张嘴……你白得一处宫殿,怎么还成了我的不是了?”
许元姝也不理他,又问:“还有我母亲的封赏呢,我弟弟,我祖母呢?”
皇帝接连地叹气,“现如今世道变了,要封赏都要到皇帝鼻子前头了。”
“陛下。”许元姝索性坐在他腿上,两人贴的极近,皇帝又怕她没个靠的摔下去,伸手环住她后背,叫她真真正正做到了要到皇帝鼻子前头。
“我知道。”皇帝道:“你母亲是贵妃之母,又已经仙逝,就是封高一点也没有关系,我打算封她做侯夫人。”
许元姝点了点头。
皇帝瞧见她这个理所应当的样子,不由得笑了,“你弟弟年纪还小,先封个锦衣卫千户吧,至于你祖母,我也叫人查了,她原先是宫女出身,宫女最高是五品,出宫加一等,给她封个四品恭人的诰命可好?”
许元姝又点了点头,从皇帝身上起来,道:“臣妾多谢陛下隆恩,臣妾替母亲还有弟弟还有祖母谢谢陛下。”
皇帝才笑了一半,就听见他的爱妃问道:“那陛下什么时候发明旨?”
皇帝给气笑了,拉着她便站直了身子,“走!现在就去乾清宫,写了圣旨咱们再吃饭!”
许元姝故意犹豫了片刻,只是最后还是跟着皇帝走了。
皇帝很是哭笑不得,半推半就的也就从了。
等着明旨发下去,许家人照例是要来宫里谢恩的,先是往宫里传消息,然后宫里定下日子,到了二月二十七的早上,许老太太带着志哥儿两个,再一次踏上了皇宫的土地。
许老太太叹了口气,“这都……四十年了啊。”
一边说着,她又一边低头嘱咐志哥儿,“宫里都是贵人,你虽然得了你姐姐的庇护,封了个锦衣卫千户,可是在宫里,这什么都不是,你记得要小心谨慎,切不可——”
“志哥儿,祖母。”
许老太太话说到一半,就被人打断了。
她抬头一看,就看见半年没见的孙女儿正站在不远处,一脸笑意的看着她们。
许老太太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没错,这是北安门,她竟然到北安门来接她们了。
随着许贵妃的到来,北安门是一片的安静,里头守门的小太监,还有来往办事儿的宫女太监无一不屏息静气的行礼,又垂首恭恭敬敬地站着,一点多余声音都不敢发出。
“祖母腿脚不好,志哥儿腿还太短——”许元姝笑了起来,“我吩咐人准备了轿子,我知道祖母性子谨慎,我就自己来了。”
第330章 低人一等
许老太太只觉得她这心是跳了又跳; 最后能做的也只有上前一步; 道:“娘娘安。”
许元姝笑了笑; 回头一看,张忠海便吩咐小轿子上来; 许元姝说了声“请”; 便自己先上了轿子,又道:“去扶一扶老太太。”
许老太太是当过宫女的; 低着头却依旧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功夫早就已经刻在了她的骨头上。
叫她胆战心惊的是; 随着“扶一扶”这三个字儿出口,别说那个穿着蟒衣的太监; 就连旁边当差守门的小太监也动了动身子。
这可真是荣宠……太过了。
转眼间志哥儿便上了轿子;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许老太太身上落着; 她按捺住自己那一肚子的话,也在小太监的搀扶下坐上了轿子。
虽然是轻轿; 也就只比椅子多两根杆子,可这是宫里啊,她们要一路坐轿子从北安门到玄武门?
然后再到长乐宫?
不,先得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 然后去慈庆宫给魏贵太妃请安,这才能到长乐宫。
慈宁宫跟慈庆宫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她们这是要照耀整个皇宫啊!
一瞬间许老太太觉得这轿子有点烫,不由得扭了两下。
虽然已经快四十年过去了; 不过皇宫并没有什么改变; 北安门进来两边都是内廷二十四监的地方; 两边来往的都是太监。
只是这些太监无一不停下脚步来给她们家里的许贵妃行礼。
许老太太看见她神采飞扬的样子……不由得想起当初还在家里的时候,往事如烟。
许老太太叹了一声,已然明白她什么意思了。
“万岁山上的迎春花还是这个时候开。”许老太太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道:“一晃都快四十年了。”
许元姝看她一眼,道:“等过些日子再暖和些,咱们去万岁山上看看,还有西苑——”她稍稍一顿,“这次没人敢叫您下池子了。”
许元姝的目光又转向前头,“我打算把这个写进宫规里,不过一个钗,什么掉进去都不许人下去捞。”
前头一左一右的张忠海跟甘巧两个就都转过来,道:“奴婢先谢谢娘娘,也替她们谢谢娘娘。”
轿子从北安门进来,一路到了玄武门,从这儿进去可就是正儿八经的皇宫了,许老太太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瞧见她们连轿子都不用停就进去,心里还是抽了抽。
“咱们先去慈宁宫请安,然后去慈庆宫,下来再去坤宁宫见一见皇后,中午我吩咐御膳房准备了饭菜,等在我的长乐宫吃了饭歇一歇再回去。”
许老太太脑海里是很多疑问的,不过最终说出来的也就只有一个字儿,“好。”
“祖母不用太担心……太后一般是不见我的。”说着又看了看志哥儿,道:“一会儿姐姐做什么,你就一样做什么。”
许修志点了点头,道:“祖母也叫我看着她,她都教过我的。”
许元姝笑了笑没说什么,看见祖母脸上露出一丝怀念的神色来,她越发的安静了。
她当初从东三所回到皇宫都是一肚子的感慨,祖母可是四十年没进来过了。
眼看着轿子已经到了慈宁宫外头,许老太太忽然叹了口气,道:“皇宫这地方,果真是多少年都不带变的。”
“红瓦撞墙,黄琉璃瓦的屋顶,屋里是金砖铺地,外头是汉白玉的台阶栏杆……”
许老太太的目光又落到慈宁宫的大门上,许元姝先下了轿子,又来扶她,许老太太倒是也没推辞,只是又叹了一句,“我出宫的时候,她才当上皇后没多久。”
许元姝笑着接了一句,“您出宫的时候,在她面前得自称奴婢,现在也能用老身这两个字儿了。”
“我明白的。”许老太太看她一眼,下一步走出去,身上的气质就越发的沉静下来了。
张忠海上前一步,跟慈宁宫守门的太监道:“贵妃娘娘的家人进宫,来给太后娘娘请安的。”
往常太监都会回一句娘娘还没起,又或者娘娘不舒服之类的借口,然后叫她在慈宁宫门口行礼就算完事,不过今天……
太监身子一侧,道:“娘娘请,太后娘娘恭候多时了。”
果然还是要见她们,许元姝看了一眼祖母,拉着志哥儿的手进去了。
太后坐在慈宁宫的正殿里,穿了一身墨绿色打底,暗金织锦的衣裳,头上的首饰也都是金的,比往常又多了几分气势。
不过除了太后,慈宁宫里还有一个人。
看着很是面熟,是上回在皇后的大宴上见过的,皇后的母亲贾氏。
看见她们进来,贾氏站起身来行礼,口中叫了声“娘娘”,又看了看许老太太,道:“老夫人安好。”
许元姝笑着点了点头,许老太太心里虽然不太平静,只是表面上依旧很是镇定,道:“贾夫人客气了。”
贾氏就又夸了两句志哥儿,道:“这是府上的小公子吧?看着是聪明伶俐,不用长大就能看出来有出息了。”
许元姝毫不客气地说道:“夫人客气了,当初康平帝还夸过他,赏过他文房四宝的。”
贾氏今儿为什么进宫?要说凑巧她是不信的,只能是故意的。
今儿是她的家人进来谢恩,跟大长公主府一点关系都没有,况且……皇帝并没有封赏皇后的家人,别说她是想女儿了,许元姝记得在王府的时候,一年下来贾氏就来了两次。
待众人分别坐下,宫女上了茶,太后道:“今儿可是凑巧,没想贾夫人今儿也进宫了。一会儿你们还得去慈庆宫,顺路正好一起,路上也能说说话。”
许元姝道:“昨儿给皇后娘娘请安的时候倒是没听说您要来,可是府上有什么事儿?”
贾氏面皮微微一变,笑道:“能有什么事儿?都挺好的,这不陛下封了公主,又给公主取了名字,便进宫来谢恩了。”
许元姝微微颔首,不说话了,她扫了一眼桌上的茶点。
自打跟太后对上,又挑明了身世,她是没动过慈宁宫一星半点东西,今儿太后是为什么叫她进来?
除了许元姝,许老太太也是一样,她甚至连眼神都没往桌上去,志哥儿就更不用说了,姐姐不动,祖母也不动,他坐在对他这个年纪显得稍稍有点高的椅子上,脚都挨不到地上。
太后眼皮子不由得跳了跳,要给她下药什么时候是最佳时机?
现在算是一个,叫她连身孕都不会有,再放出风声去,说她担心自己年纪轻生孩子危险用了药,那她在皇帝心里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
不过等她有孕在身也是一样——太后心中冷冷一笑,有了孩子再掉,一样能用这个借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