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主后宫-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Panax
文案:
年过四十的父亲忽然找到了真爱要合离,端庄贤淑的嫡母穿着红嫁衣把自己吊死在了正房里。
许元姝原本波澜不惊的生活戛然而止,并滑向了不可预知的未来。
男主醉心情爱。
女主醉心权势。
男主:唉……
阅读提示:
1。女主稳步前进,大杀四方。
2。纯架空不考据。
内容标签: 励志人生 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许元姝 ┃ 配角: ┃ 其它:
作品简评:
许元姝是上林苑监典署家的庶长女 ,从小被嫡母当亲生女儿养大,日子过得波澜不惊。可是在父亲遇上真爱,母亲上吊之后,许家一众子女的日子过不下去了。许元姝选择入宫寻找出路,太子在皇帝寿宴上自杀、夺嫡大幕正式拉开,借着这一次又一次的机遇,她终于登上了权利的巅峰。
本文女主心志坚定,从不被外物迷惑,从宫女一路迈向巅峰,一步步走来十分踏实。作者文笔流畅,剧情跌宕起伏,文中各种阴谋算计叫人拍案叫绝,是一本难得一见的佳作。
第1章 嫡母、生母
“许义靖!你休想!”
外头隐隐约约传来母亲压抑的怒喝,住在西稍间的许元姝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外头的声音更加的清晰了。
是父亲跟母亲在吵架!
许元姝睁大了眼睛,两只手紧紧抓着被子,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佳兰。”父亲声音里也带着几分压制住的怒火,“当初你也说娉婷可怜,也曾对她伸出援手,还给她几件你的衣裳首饰,怎么现在就不愿意了?”
“不愿意?”母亲的声音越发的尖利,“你说这些年你纳妾我哪个没同意了?”
她冷哼一声,“娉婷,绝对不行!”
“她是个什么身份?哥哥是太监,这个不算什么,太监是可怜人,若是还有活路谁都不会把自己儿子送去宫里。可是你也不看看她哥哥干的都是什么事儿?”
“把自己才十四岁的妹妹送到了锦衣卫都指挥使家里,靠着这个把自己从御用监活动到了司礼监外差,占了个苏杭织造太监的肥缺儿。这种靠吸着自己亲妹妹血发迹的人,我不愿意跟他有任何牵连!”
“可是这跟娉婷没关系,她不过一个弱女子,她何其无辜。”
“她无辜?她无辜她早就死在都指挥使后院了!我告诉你许义靖,女人的消息可比你们男人灵通多了,她一点都不无辜,她手上的血不比她哥哥少!”
“佳兰!”父亲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我跟你好好商量,你扯这些有的没的干什么!她那是为了活着!到了咱们家里,她必定好好的,她也说感谢你,还说——”
“感谢我?可千万别!我还想好好活到寿终正寝呢!都指挥使才死了没一个月,哼!你以为你是她找的第一个?还是觉得她就找了你一个?只不过别人都没你这么傻!”
“孟佳兰!”父亲的声音越发显得恼羞成怒了,“我告诉你,今天你同意,她进门,你不同意,我休了你也要让她进门!”
许元姝乍一听见这个消息,惊得连口水都不知道咽了,她索性趁着这个劲儿剧烈的咳嗽了两声,又掩饰一般用被子捂住了头,不过她确定这个声音是一定会让叫明间里的两人听见。
也能叫父亲不好意思再说下去。
毕竟哪个当父亲的都不会在自己才十三岁的女儿面前说要纳妾的。
明间里,许义靖冷哼一声就要走,孟氏冷冷地问道:“明天去我娘家拜年,你还去不去了?”
“不去!”
随即便是几声大门被甩得砰砰响的声音,许义靖走了。
许元姝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直到孟氏在她身边躺下,握住了她的小手,“别怕,母亲在。”
“嗯。”许元姝应了一声,就觉得自己眼圈有点酸,她用力握了握孟氏的手,小声道:“母亲也不怕,我记得当年学写字儿的时候抄过七休三不去的,母亲给祖父守过孝,父亲休不了您。”
这样的维护叫孟氏不由得一愣,黑暗里她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声音里也带了几分轻松,“嗯,母亲不怕。明天去你外祖父家里拜年,你想好穿什么了没有?”
“穿红色的喜庆些。”
孟氏揉了揉她的头,道:“前儿给你做的那个红色小袄可好?袖口领口都用了白狐狸皮的那一件?”
“嗯,那一件可暖和了。”
“下头穿什么好?茜色的暗纹马面裙?”
气氛轻松了下来,忙了一天的孟氏很快睡着了。
许元姝默默地叹了口气,也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早上醒来,孟氏已经不在她身边了,李妈妈带着丫鬟梅香伺候许元姝洗漱。
“太太带着二少爷去库房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玩意,见姑娘睡得熟就不叫我们吵着您。小厨房备了姑娘喜欢的麻油冬笋丝,还有粳米熬的粥,姑娘用了饭再去给姨娘问安。”
许元姝应了一声,很快梳洗完毕又用了早饭,换了预备做客的一身衣裳,这才带着自己的丫鬟玉珠,往陆姨娘屋里去了。
沿着雕花的抄手游廊一路往西,穿过圆形的垂花拱门,许元姝到了西跨院。
她父亲的妾室很多,光生育过的就有四个,加上大伯死后整个许家就剩下父亲这一个独苗苗,祖母索性让大伯娘带着孩子跟她住在了一起,把原来大伯的院子也给了父亲。
两个院子和在一起修成了跨院,陆姨娘就住在西跨院中间的这一进,从拱门穿过去刚好就是。
“大姑娘来了。”掀门帘的小丫鬟笑盈盈的冲着许元姝行礼,屋里又出来陆姨娘身边的婆子赵妈妈,上来就要挽许元姝的胳膊,又笑道:“姨娘一早就盼着您来呢。”
许元姝微微后退一步,道:“这是一会要出门的衣服。”
赵妈妈笑得似乎一点都没察觉出来这是个软钉子,她收了手,把许元姝引进屋里,大声的道:“姨娘快来看看大姑娘新得的衣裳,上头出了一圈毛,显得姑娘越发的娇俏可人了。”
里屋的门帘掀开了,里头走出来个看着三十余岁的妇人,正是许元姝的生母陆姨娘。
许元姝弯了膝盖冲着陆姨娘行礼,口中道:“姨娘可好?”
陆姨娘年轻的时候样貌好的惊人,否则也不会连着生下许义靖的长女长子了。
如今她虽已年过三十,但是保养得不错,眉眼间还能看出几分年轻时候的好颜色,她看着许元姝笑得很是欣慰,道:“姑娘也不必每天来看我,免得惹太太不高兴。”
她说着眼圈就红了,“你是我肚里掉下来的一块肉,母女连心,我知道你心里向着我就行了。”
许元姝半垂着眼帘,表情淡淡的。
赵妈妈急忙上来扶着陆姨娘,笑道:“这大过年的,昨儿的放得鞭炮还能闻见烟火气息呢,姨娘这又是哪儿来的伤感?姑娘天天都来看您,也没忘了您是她生母啊。”
陆姨娘装模作样用帕子压了压眼角,对许元姝道:“坐。”
她亲手给许元姝倒了茶,赵妈妈笑着就上前挽住了玉珠的胳膊,笑道:“我才得的花样子,想绣个春天用的帕子,你帮我看看哪个好?
玉珠看了眼许元姝,得到她的肯定这才跟着赵妈妈去了外间。
屋里没人了,陆姨娘笑道:“咱们母女两个清清静静说说话。”
许元姝这才微微抬了头,面色平静极了,道:“怕是没多少工夫,要去给祖母请安,之后要跟母亲去外祖父家里拜年。”
陆姨娘脸色变了变,她叹了口气道:“姑娘长大了……唉,只是你不亲近我也没什么,但成哥儿是你一母同胞的弟弟,将来他成器了也好给你撑腰,你总得顾着他一点吧?太太生的志哥儿什么都有,你何苦也要凑到他前头。”
顾着他?许元姝飞快的抬头看了陆姨娘一眼,道:“成哥儿是姨娘亲自养的,姨娘难道顾不过来?”
陆姨娘坐近了些,故作亲切道:“要么你给太太说说,给他重新换个先生?你弟弟比志哥儿大了一岁半,听说志哥儿已经开始学四书了,可是你弟弟还在抄什么三字经百家姓。叫我说这有什么好学的?科举又不考这个。”
“姨娘。”许元姝叫了一声,郑重其事道:“他们两个是一个先生。”
“唉,”陆姨娘又叹了口气,“我总觉得是太太故意压着不叫你弟弟上进的缘故。”
许元姝猛地站了起来,“姨娘再这般胡扯,仔细叫母亲听见了!”
陆姨娘继续叹气,“也是,我出身于佃户之家,祖上说好听点是种地的,不好听就是乡野村妇,姑娘是该好好伺候太太,也好奔个锦绣前程。”
“我难道不该好好伺候母亲?”许元姝气得眼圈都红了,“我从东次间被抱出去的时候,烧得就剩下半条命,若不是母亲连夜带着我去外祖父家里救治,外祖父又请来了太医院里擅长儿科的御医,现在世上有没有我许元姝还不一定呢!”
“你是我亲生的!”陆姨娘说着就掉了眼泪下来,“这些年她离间我们母女,连名字都给你改了,成天叫人在你耳边说这些有的没的,你年纪还小,可不就当真了。”
“姨娘。”许元姝深吸了一口气,指着西次间。
“我五岁那年姨娘有了身孕,自打大夫说是个男孩儿,姨娘从此便不叫我近身,怕我伤了你的胎。”
“等弟弟生了出来,姨娘又怕我伤了弟弟,整整两个月都没叫我进西次间。我整整两个月没见过姨娘……姨娘还有别的的孩子,我却只有姨娘一个。从那个时候起,我就知道在姨娘心里我是一点都比不过弟弟的。我还记得赵妈妈劝姨娘对我稍稍用点心思,姨娘是怎么说的?”
陆姨娘脸上已经变成了青白色,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出来,看起来好像抽筋儿一样。
“小孩子不记事儿。”说到这儿,许元姝脸上已经冷得好像数九寒冬了。
“姨娘,小孩子是记事儿的,我全都记得。”
说完,许元姝一脚踢开帘子,厚重压风的棉布门帘被她踢了半人来高。
“玉珠!走!”
等她们两个出了陆姨娘的院子,赵妈妈悄无声息的扶住了陆姨娘。
陆姨娘冷哼一声,道:“听说昨晚上老爷跟太太吵了一架?还说要休了太太?”
赵妈妈点了点头。
“忤逆老爷,我倒是要瞧瞧她们还能得意几天。”陆姨娘一甩头,又回了内室。
第2章 祖母许老太太
许元姝有点不管不顾的一路向前猛冲,叫玉珠都有点跟不上了,不过走到祖母院子外头,看见正在廊下等着她的孟氏还有志哥儿,许元姝心口那点怒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母亲。”她上去笑盈盈的行礼,又牵过志哥儿的手,“他总爱叫人拖着走,别让母亲累着。”
孟氏也笑了两声,视线若有似无的扫过玉珠,又落回许元姝身上,“怎么走得这样快?连脸都红了。”
许元姝摸了摸自己脸,是有点烧。“倒是没怎么觉得。”
初六还没过去陆姨娘就敢找不痛快,究竟是凑巧了还是故意的? 母亲出门从来都只带着志哥儿和她,别的姨娘生的孩子,无论是男是女从来不带,所以陆姨娘是知道母亲今儿要带他们去外祖母家里拜年专门找事儿?
又或者是知道了昨天夜里母亲跟父亲吵架故意来看笑话的?
陆姨娘只知道玉珠是被赵妈妈拉出去的,不过她哪里明白,就算没有赵妈妈,许元姝也是要玉珠出去等的。
大过年的,她绝对要正房开开心心的,让母亲也开开心心的,绝对不能浪费精力在这等琐事上,想到这儿,许元姝岔开话题问道:“祖母可起来了?”
孟氏点点头,道:“才起,咱们这就进去。”
三人一路往里,到了许家老太太住的正房。
跟别处有点不太一样,别家的正房冬天一般都是厚帘子,但门是打开的。
许老太太的房门一年四季都是关上的,里头还有两层厚帘子,非但如此,连窗户也不太开,屋里几乎是一点风都没有。
许元姝一进去就被热气熏得冒汗。
小丫鬟上来伺候换了薄衣裳,又转过一排八扇的锦绣插花大屏风,许元姝这才看见了自己祖母。
许老太太斜靠在美人榻上,身上穿着厚厚的袄子,显得有点臃肿,腿上盖着熊皮做的毯子,下头垫着一整块狼皮,大伯娘孙氏正沾了药油,给她搓着手指。
看见她们三个进来,孙氏停了手。
许老太太笑道:“方才就听她们说你来了,我叫你先进来,你倒是不肯,咱们都是一家子人了,我就是头发没梳好也是一样能见你。”
许元姝急忙上前给祖母问安,又叫了声“大伯娘”,这才道:“母亲是为了等我,我起晚了。”
许老太太笑得更厉害了,“瞧瞧你这个女儿养得,不过一句玩笑话就护上了。”
见孟氏要往她身边坐,许老太太又道:“别别别,我这一身的味儿特别冲,你不是还要回娘家?既然看了我就去吧。”
虽许老太太这么说,不过孟氏还是在她身边坐了下来,跟孙氏点头一笑,接过她手里的药油,给许老太太擦了起来。
“等我回去问问父亲还有没有别的药油。”
“哪儿还能治好呢?”许老太太叹了口气,道:“这都是早年在宫里落下的病根了,那会祺贵妃受宠,我们这些宫女还不如树上的知了地里的蚂蚱,当初……唉,大过年的我怎么说起这个了。”
许元姝听着这话题略显伤感,忙拉着许修志,两人一起站在许老太太身后,从小丫鬟手里接过美人锤来,给许老太太捶肩膀。
许元姝笑道:“医书上说冬病夏治,咱们明年夏天多买些姜来熬汤喝。”
许修志也一本正经道:“不能讳疾忌医。”
许老太太笑了起来,“你才多大点年纪就知道讳疾忌医了?”
“明理跟年纪大小没关系。”
许修志的话叫一屋子人都笑了起来,许老太太指着他,笑道:“可真是我的亲孙子,这等话寻常人是不敢说的。”
孙氏面色一黯站了起来,道:“我去看看她们备好饭了没有。”说完头一低,不叫别人看见她的脸色,就这么出去了。
许老太太脸上还挂着笑容,孟氏的眼神在孙氏身上一扫,就又转了回来,轻声轻语道:“我也不着急回去,往日您也不拘着我,我隔三差五的就能回去娘家看看,也不差这一小会儿。”
许元姝心里叹了口气,大伯去世的时候她还不会走路,一点印象都没有,但是大伯娘这些年一年比一年憔悴她是看在眼里的。
尤其是三年前,大伯娘唯一的亲生女儿嫁了出去,这日子过的……许元姝忍住了叹气,大过年可不能想这种事情,她的视线又落在了祖母身上。
祖母身子骨不太好,从立秋开始就得等到太阳出来没了潮气儿才起床,一年有小半年都不能活动,连带着晨昏定省都晚,早饭也不跟她们一处吃,就更别说管家了。
若不是这样,父亲也不会——许元姝有点心不在焉的,又想起昨天父亲要纳的妾,娉婷?
听他们的意思,这一位娉婷还跟他们家里有旧,跟母亲也是旧识。
“快带着你弟弟看看她们给我准备的什么?”祖母的话打断了她的思绪,手里的美人锤也叫祖母夺了去,“若是没有黄金糕我是不依的。”
许元姝知道这是要有话跟孟氏说了,她拉着还有点不明就里的志哥儿,笑道:“若是有黄金糕,我也再吃两块。”
说着手上微微用力,对志哥儿道:“这方子是祖母从宫里带出来的,先帝每天都吃,雷打不动。”
待到两人离开,许老太太用力坐了起来,她落下病根的不仅仅是手指,连腿脚也是一样,每年一到冬天就酸疼无比,连下床都得好几个人抬着。
孟氏急忙扶住了婆婆。
许老太太叹了口气,道:“当年我还是个小宫女,你父亲是熬药的药童,我们是认识几十年的交情。再后来我向你父亲提亲……”许老太太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
她抓着孟氏的手,“我那老二……若不是他大哥死了,如今他也当不了家,你放心,我总是站在你这边的,我们两个好好看着他。”她拍了拍孟氏的手,“我叫他们又备了东西,你一会一起带去。”
孟氏哽咽着点了点头,“您快好好歇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去吧。”许老太太又拍了拍她的手,笑道:“别叫你姑娘吃撑了。”
孟氏笑了起来。
许元姝倒是没吃撑,不过许修志看见桌上有他最喜欢的水晶虾饺就不太忍得住了,等到孟氏说完话找来的时候,他已经吃完一笼了。
孟氏一脸的无奈,又瞪了一眼在一边看热闹还帮着倒醋的许元姝。
许元姝抿着嘴笑了起来,“母亲别担心,祖父是专门给陛下看饮食的太医,还治不好一笼虾饺了?”
许修志脸上有点红,只是眼神还往小丫鬟又端上来的虾饺上头瞄,他犹豫了不过几息的功夫,就小声问道:“那也应该能治好两笼吧?”
孟氏气得笑了出来,抬手就在他背上一拍,道:“赶紧走!”
许元姝的心情一下子变好了,她跟着孟氏从祖母的屋里出来,沿着廊下一圈抄手游廊往二门走。
许家从发迹到现在,就算加上许元姝也就才第三代,不过家底已经很丰厚了,去年翻新的抄手游廊修得十分精致,据说雕刻的师父是工部的工匠,手艺好得惊人。
只是这抄手游廊上雕刻的多是正财神偏财神等等,花纹也用的是元宝纹,着实不像是有底蕴的人家能干出来的事情。
不仅仅是家里的院子比一般的官员的都要好,家里各种产业每年还有四、五千两银子的收益,就是在京城也算得上是富贵人家了。虽然不想承认,但是她们家里的确就是一般人眼中的暴发户。
许家太爷,也就是许元姝已经去世的祖父,当年是个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的庄稼汉,家里饥荒了之后上京投奔当了太监的兄长。
后来靠着太监的关系,祖父领了宫廷买办的差事,还娶了宫女出身的祖母。虽然祖父只是个小头目,不过十几年下来,家里也攒了不少银子。
祖母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也就是许元姝的大伯父,听说书读的还不错,刚过三十就考中了举人,勉强也能算得上是才俊了。
只是乐极生悲,跟友人酒宴的时候掉下河淹死了,就在中举的第三天,连个儿子都还没留下来。
二儿子就是许元姝的父亲了,在读书上没什么天分,加上祖父忙于生意,祖母身子不太好,有限的精力全都放在了大伯身上,等到大伯死了,他们才发现再想让二儿子上进已经晚了。
祖父临死前咬咬牙找了关系,给他捐了个功名,娶了太医的女儿,又花了大力气把他安插在上林苑监,靠着太监讨生活,至少现在看来还算不错。
至少要许元姝说,家里的摆设是越来越精致,丫鬟婆子也越来越多了。
只是他们家里是靠着太监发家的,许元姝曾经听母亲说过,他们家里的收益有六七成都仰仗着宫里的太监,许元姝忽然打了个寒颤。
父亲昨天说要纳的妾,那个叫娉婷的,哥哥好像是宫里的太监?司礼监外差?哪里的织造太监?
司礼监这地方对太监来说,就是文臣的内阁啊,就算是外差,那也是好比翰林院一样的地方,如果是这样——
许元姝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依照父亲的性子,他怕是一定要把这娉婷纳回家了。
第3章 三表哥
许元姝眉头皱了起来,转头去看身边的孟氏。
孟氏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许元姝虽然不知道祖母跟母亲说了什么,但是看母亲这个样子,就知道祖母肯定是站在母亲这一边的。
祖母是一定能管住父亲的,许元姝心里的阴霾顿时消散了大半。
“虽说冬天天冷,可是每日的活动不能落下,就是在这抄手游廊上多走两圈也是好的。”孟氏看着他们两个,柔声吩咐道,“你绣上两朵花就出来走一走,你写上两张大字也要活动活动。”
许元姝笑着点头,志哥儿问道:“又是外祖父说的?可是外祖父明明就是给陛下调理肠胃的太医啊?”
孟氏的笑容有点高深莫测,“你外祖父啊……他最擅长的其实是养生。”
许修志似乎还想追问为什么外祖父不做自己擅长的,但是等在二门口的李妈妈已经迎了上来。
“车子备好了。”
许元姝跟在孟氏后头走了出来,一共两辆马车。
前头一辆是给他们三个坐的,后头一辆拉满了东西,老太太身边的万妈妈正等在廊下,看见孟氏出来忙上来行个礼,笑道:“老太太叫我来送送您。”
又指了指后头的马车,“老太太叫我又加上了两匹蜀锦,都是厚重的好颜色,给亲家母做衣裳穿。还有新得的秋茶,给亲家公尝尝。”
孟氏拉着万妈妈的手客气的笑了笑,“您先替我谢谢婆母,等我晚上回来再去给她请安。”
万妈妈点了点头,扶着孟氏的手伺候她上了马车,又看着许元姝跟许修志两个上去,这才离开。
不过马车才走了几步,还没出许家的院子,孟氏忽然又叫停了下来,冲着后头马车的李妈妈招了招手。
李妈妈动作利落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太太有事儿吩咐?”
孟氏扫了许元姝一眼,道:“今儿不用你伺候了,你也歇一天。”
李妈妈不明就里,不过还是先道谢。
孟氏又道:“过不了多久就是十五了,平安寺要做大法事,你去跟陆姨娘说一声,叫她抄上一百遍法华经,替成哥儿供在佛祖前头。”
陆姨娘认识的字儿手指头就能数清楚,还是一个手的。叫她抄经就跟画画似的,一张纸最多画两个。
法华经一共七卷二十八品,加起来七万多字儿,别说一百遍了,就是只叫她抄一遍,她到明年正月十五也抄不完,所以这个举动明明白白的就是在告诉陆姨娘:我要为难你。
马车哒哒哒的又走了起来,许元姝眼睛有点湿润,她悄无声息的拉着孟氏的手,孟氏安抚性的在她手背上拍了拍,什么都没说。
许元姝靠在孟氏身上,这么好的母亲,可是父亲……自打她有印象起,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妾,有的留下来了,有的送人了,有的……死了。
父亲是上林苑监典署,正七品的官位,若是在别的衙门,这官位就有点小了,不过上林苑监稍微有点不一样。
这个衙门管的是皇家的猎场、果林、菜地等等,上头有太监照看着,面圣的机会一年也能捞着那么几次,逢年过节的兴许还能跟皇帝说两句话,得一两盘菜,因此就算是只是个七品官,也足够在京城里横着走了。
至于她的生母陆姨娘……原本是佃农之女,被父亲瞧上之后免了一年的佃租,他们就迫不及待雇了顶轿子,连正日子都等不及,就这么眼巴巴的送了来。
她父亲的妾室……很多都是这么来的,然后就扔在后院不管了,她们旁边三进的小跨院里,连带后罩房,一共住了十二个妾……
许元姝一路想着,很快到了外祖父家里,原本有点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就轻松了起来。
外祖父是宫里太医,在调理肠胃上很有一手,家里不大不小五进的院落,旁边还有个假山有活水的小花园,虽然比不上许家的地方大,却雅致了许多。
几人刚走到二门,许元姝就看见外祖母孟老太太一脸笑意的看着她们。
顺着母亲轻轻推她那一下,许元姝拉着许修志快步上前行礼,脆生生的叫了一声“外祖母”。
“……没来也好,家里没男人招呼他。”
志哥儿在前头蹦蹦跳跳的走着,许元姝跟在他身后照看着,不过后头的话却听得清清楚楚。
外祖母中气十足,身体想必也很好。许元姝嘴角翘了翘,加快两步赶上了志哥儿。
“你父亲一大早便被宣召进宫给陛下瞧病去了,你哥哥因为要陪你大嫂回娘家,因此让你侄儿跟着去了,家里就剩下我还有你侄女儿。”
孟氏嗯了一声,问道:“琦姐儿风寒还没好?我记得送腊八粥的时候她就病了?”
孟老太太道:“快好了,就是还有些咳嗽,原本她也要一起去的,只是你大嫂担心她吹了冷风又要加重,便将她托付给我照顾。”
说着说着孟老太太的声音里就有了笑意,“其实已经好了,我知道你大嫂是怕我一个人在家闷得慌,专门留她给我解闷的。”
说了没两句话几人就到了内室,孟老太太拿了个小匣子出来递给许修志,笑道:“天工院做出来的新奇玩意,说是给十四皇子玩的,正巧你外祖父去请平安脉,就顺手给了他一匣子。”
皇上的赏赐得的毫不费力,这就是天子近臣的好处,许元姝垂下眼眸,不仅仅是志哥儿,就是她手里也有几件宫里赏赐下来的小玩意。
这怕也是父亲对母亲有点忌惮的最主要原因吧。
许修志今年才七岁出头,再是天资聪慧也逃不开爱玩两个字儿,加上天工院做的东西又精巧,他打开来就不放手了,孟老太太一脸的笑意,吩咐丫鬟,“带他去里头玩吧。”
许元姝知道外祖母跟母亲有话要说,便笑道:“我去看看琦姐姐。”
“去吧去吧。”孟老太太笑道:“她在家里闷了一个多月了,你跟她好好说说话。”
许元姝嗯了一声,跟着丫鬟一路往后院去了。
舅舅膝下一子一女,都是大舅母生的,表哥去年及冠,表姐刚刚及笄,都已经定了亲,今年外祖父家里要办两件喜事,想必很是热闹。
才走到门口,许元姝就听见姚妈妈的声音,火烧火燎的,“好我的姑娘,这帕子是纳吉的时候给姑爷的回礼,可不能再拖下去了。”
许元姝脸上顿时就有了笑意,先开帘子就走了进去,叫了声:“琦姐姐。”
桌边坐着个跟她一样几乎是一身红的少女,看见她进来脸上立即就绽放出笑容来。
她急忙把手上东西往针线篓子里一扔,人就站了起来,笑眯眯拉过许元姝的手,“你可总算是来了。”说完又扫了姚妈妈一眼,“你看她是不是又长高了?”
虽然是亲戚,但也是客人,断然没有把她放在一边自己绣花的道理,姚妈妈收敛了脸上神色,一边叫小丫鬟倒茶准备点心,一边拿着东西出去了。
屋里就剩下她们两个,孟琦拉着许元姝笑个不停。
许元姝被她这笑容搞得有点发憷,头一偏道:“你怎么还不去绣手帕。”
孟琦长长的“哦”了一声,声调很是奇怪,“别说我了,你怕是也要绣手帕了。”
许元姝心里猛地一跳,虽然有点明白她说的是什么,不过还是下意识的反驳道:“我哪年不锈手帕,今年还送了你两块呢。舅母也有,外祖母也有。”
“你还记得我外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