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帝直播攻略-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只松鼠零食】:我一个大老爷们儿,现在哭得跟娘们儿似的,一边哭一边打字,别人还以为我发神经了……主播,这娃儿那么可怜了,你就再抱抱他,再这么哭下去,得哭坏。
  【曹老板爱人妇】:失孤孩童,不止这么一个,以后会更多,主播要不要建立一个育幼院,专门收养这些在天灾人祸中失去家长的孩子?现代好歹有孤儿院会收留这些孩子,古代这个社会,要是没有碰上好心人,这些孩子要么饿死病死,要么沦为小乞丐,每天夹缝求生。
  弹幕陆陆续续多了起来,内容大多沉重,事实上,这种时候也没人敢嬉皮笑脸。
  姜芃姬垂着眼睑,瞧了一眼那个孩子哭得通红的脸蛋儿。
  地震发生之前,这个孩子应该生在富裕之家,孩子母亲衣着妆容都十分精致,孩子也养得白白胖胖,瞧着十分喜人。只是,她从来不是一个容易被外物打动的人。
  任凭孩子哭得如何凄惨,姜芃姬还是将孩子递出去。
  她要是哄着他,其他等待救援的人该怎么办?
  她要是将孩子带着一块儿去救援,万一发生意外,顾及不到他怎么办?
  【老司机联萌】:事实上,这种时候感性发作抱着孩子哄他,才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姜芃姬做了最正确的决定,只是这个孩子如今没办法理解。
  仆从抱着孩子,见他哭得那么厉害,再想想孩子母亲,顿时心软得不行,“郎君……这……”
  姜芃姬想了想,抬手将自己的外衫撕了一大块下来,然后用里面干净的那层裹住孩子。
  若是这样还没办法,她是没辙了。
  奇迹的是,孩子嗅到了熟悉的气味,可怜巴巴地啜泣了会儿,慢慢消停了。
  “倒是个机灵的。”
  这户人家,除了被女子护在身下的孩子,还有两人存活。
  一个是模样有些年迈的老人,按照姜芃姬的判断,估计是管家,另外一个是容貌素净的妇人,姜芃姬检查了一番,发现对方奶水充足,再看她的穿着以及居住的位置,应该是奶娘。
  除了这三人幸存,其余十七人尽数死亡。
  看着一具又一具尸体被抬出来,不少人已经看得麻木了。
  “继续找吧,这些尸体也运回去,今晚找片地方一块儿安葬了。”
  现在是天气燥热的夏日,尸体腐烂极快,若是再下一场暴雨,不难想象,到时候水源被污染,会爆发出怎样可怕的瘟疫……最好的办法是焚尸,但她觉得这个提议很难被接受。
  所幸,姜芃姬知道怎样处理尸体,也会制作简单的“消毒液”,她之前抽空从商城兑换了一千旦粮食以及各种药材,只要孝舆将东西运回来,堆积的尸体就能处理了。
  “我们到那边搜一搜……”姜芃姬缓了一会儿,起身继续工作。
  另一头,徐轲也已经摸到姜芃姬地图所画的“粮库”,以及另一个药铺存放药材的地方。
  为了不引人怀疑,姜芃姬换取的都是放了一两年的陈米。
  不过,这种时候有的吃就不错了,谁还管是陈米还是新米。
  “把这些都搬上车……”
  一整天了,徐轲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松快。


第388章 东庆地动(二十)
  姜芃姬在这个“粮库”放了千石粮食,仅凭徐轲带来的三十人根本没办法一次性运回去。
  他干脆先取了一部分粮食,占了推车一半的面积,另一半放药库里面的药草以及姜芃姬特地交代的物件,徐轲戳了戳那几大袋古怪的东西,以他的见识,一时也看不出那是什么材质。
  不过根据刚才的手感来看,那几个大袋子里面装着的应该是粉状物质。
  “像是石灰……”有个仆从在一旁低低地道,“只是这种袋子见所未见。”
  仆从自然没有见过这种袋子,因为这是工业纸袋,姜芃姬考虑到火葬会被阻拦,只能用土葬处理尸体,既然如此,她肯定要做好预防土地污染的准备,连埋尸的地方都要慎重考虑。
  翻了翻简陋的商城,能用来消毒的东西寥寥无几,没办法,她只能兑换几袋石灰应急。
  依照她了解,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有石灰的存在,各家各户偶尔会用来防潮防蚊虫,建造坟墓也会用这东西在坟墓底端撒上一层……唯一出格的,便是装石灰的工业纸袋了。
  不过这个也好解决,反正柳府的造纸作坊已经有成熟的造纸技术。
  造纸行业,柳府便是权威,是非黑白都是她说了算。
  更加重要的是,徐轲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纠缠。
  石灰?
  徐轲蹙了蹙眉,倒是没有怀疑什么。
  为了安全起见,一行人摸着黑,推着车顺原路返回。如今地动造成的危害刚刚开始,朝廷至今没有任何救援动作,幸存的百姓生存堪忧,这般情形下化作暴民,烧杀抢掠并不奇怪。
  然而,他们有心躲避,奈何运气太差,远处竟然有丛丛火光摇曳,黑夜之中显得极为吓人。
  “鬼火——那是鬼影——”
  “鬼影?”
  乍一看到,不少人还以为那些火光黑影是鬼,顿时惊叫出声,恐慌的情绪在人群蔓延。
  徐轲见状,面色一沉,低声呵斥,“全部住嘴!看清楚,他们都是人,不是鬼!”
  严肃的声音带着迫人的威压,那些仆从被吓得噤声,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徐轲声音缓了一些,重复道,“子不语怪力乱神,不用怕,他们都是人。”
  大家伙儿太紧张了,喉头滚动,不住地吞咽口水。
  今夜的温度本就燥热,现在再一紧张,不一会儿就额头冒汗,手心湿热。
  徐轲冷静沉着地压低声音,“不要出声,全部蹲下来躲避……”
  远处的火光正向他们靠拢,原本豆大的火光慢慢扩大。
  看这些人前进方向,竟然也是准备进城的。
  上京城墙看似巍峨厚重,然而经历数百年风雨,内在远比外表脆弱,地龙翻身,城墙坍塌损坏了不少,守门的兵将也不见了踪影,巍峨的巨大城门碎裂成了几块,看着摇摇欲坠。
  一些幸存的百姓为了生存,简单收拾了家当,包袱款款,从城门偷溜出城。
  如今这个时候,百姓逃命都来不及,哪里会主动进城?
  徐轲眉头深锁,猜测这群人是不是朝廷派遣下来救灾的队伍。
  若是如此,上京城的百姓便有盼头了。
  半柱香之后,徐轲打消了脑中的猜测。
  那一伙“鬼影”人数众多,夜色太黑,徐轲也判断不出具体人数。
  侧耳细听,他们步伐沉重稳健,队伍间无人交谈,唯有脚步声和车轱辘滚动的沉闷动静。
  徐轲早就让人将十数辆推车推到阴暗处,他们则小心伏在背光的地方,如今月色昏暗,一般情形下不会被对方发现。只是,他心理素质强,不代表着队友也有钢筋锻造的心脏。
  子不语怪力乱神,话是这么说,可人类天生便畏惧未知事物。
  当他们碰见自己无法解释的现象,往往喜欢将这些现象推到鬼神身上,脑洞巨大。
  那一伙人从不远处的小道走过,双方人马距离十分接近。见状,徐轲脸色沉重无比,众人更是紧张得无以加复,有一个仆从甚至两股战战,腹下一松,一股温热的骚味儿冒了出来。
  徐轲睨了他一眼,倒没有说什么,奈何人算不如天算,猪队友还是给他掉链子了。
  正当那支奇怪队伍快要走到一半,队伍后面的仆从突然面色狰狞地跳了起来,嘴里发出痛苦的求救,右臂挥舞不停,隐约能看到一条长条状东西在空中乱甩,定睛一瞧,竟是一条蛇。
  “蛇——有蛇——”
  这人的呼叫惊到了其他人,队伍瞬间乱了起来,不少伏地掩藏的仆从也吓得跳了起来,动作迅捷地远离那个被蛇咬住的人,这下子,顺带也将那支来历不明的队伍惊动了。
  “谁在那里——”
  徐轲心中一沉,暗暗咬牙,这都是什么破运气!
  他最不愿意见到的场景发生了,那支来历不明的队伍执枪将他们团团围住。
  燃烧的火舌不停舔舐着,时不时发出爆鸣之音,徐轲的脖子抵着人家的利刃,性命不由己。
  他暗中深吸一口气,压下那些杂念,脊背笔直,一身染血的乌枣儒衫,衬得他傲骨铮铮。
  “这些人鬼祟可疑,全部抓起来——”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那一伙持枪之人作势要上前拿人。
  “慢!”双方对峙,徐轲不惧威胁,抬手阻止,神色冷静地开口,“地龙翻身,致使上京满目疮痍,生者十不存一。在下受命运粮送药,关系众多百姓性命,片刻耽误不得,还望各位壮士通融。之前见诸位行踪,为防误会,这才避让。若是诸位还不肯信,在下愿意与诸位走一遭。只是林间多蛇虫鼠蚁,有一运粮伙夫不慎被蛇类所咬,不知能否搭救一二?”
  这一伙人也是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处置他们。
  他们夜间干路本就疲惫,一时松懈,竟然没有发现有一伙人在这么近的距离“埋伏”。
  若是这些人有恶意,他们铁定要被打个措手不及。
  眼前这个狼狈儒生看着像是领头的,面对十数把锋利枪头而不变色,不仅没有被他们吓到,反而振振有词地希望他们救人,这倒是奇了。


第389章 东庆地动(二十一)
  他们没有放松警惕,十来个人继续用长、枪指着他们,另外派遣两个人举着火把上前检查。
  火把一照,果然看到十数辆藏在暗处的推车,上面放着药材和粮食。
  “是一条无毒的乌梢蛇,咬一口死不了,别嚎了。”
  另一人举着火把上前,借着火光之便,大家伙发现那条蛇还死死咬着那名面色苍白的仆从。
  那人仔细辨认,便知这是无毒的蛇,野外十分常见,抬手便将它弄了下来,放在手中卷成了团,然后健硕的右臂用力一掷,那条蛇就被丢得老远老远,过一会儿传来草木抖动的动静。
  那个仆从听了,身体也不发抖了,低头一看手腕伤口,血液鲜红,并没有中毒的迹象。
  “不过回去还是要用干净的水冲一冲,敷点消肿的药,这样伤口好得快一些。”
  这边的动静也惊动了队伍前面的人,队伍因此停了下来。
  队伍最前面,文士装扮的男子眸色阴沉,宛若化不开的浓墨,“发生了什么事情?”
  “发现一支形迹可疑的人,他们自称是帮上京百姓运粮送药的。”
  男子闻言,眉梢轻扬,“哦?带我去看看。若真是为百姓谋福的,何须遮遮掩掩?”
  “先生,孟某跟您一块儿过去。”男子身边另有一个蓄着浓密络腮胡的壮汉,一身肌肉似要将身上的裋褐撑爆开来,肌肉一块一块,一眼就知道里头蕴含着怎样的爆发力。
  黄覃带着一千禁卫以及五百石粮食,从上京城另一处坍塌的东门进入。
  禁军高举数百火把,远远看着像是一团漂浮在空中,缓慢移动的火球。
  黄覃半眯着眼,借着火光看清了周遭的情形,不由得感慨——天灾非人力能抗拒。
  前两日还繁华热闹的上京城,如今已经化作一片废墟,夜风携卷着说不出的腥臭。
  他嫌弃地从怀中拿出帕子,捏着掩在鼻尖,抬手一扬。
  “走——”
  这时候,一声有气无力的求救声从一旁坍塌的废墟下传来。
  “救命……救、救命……”
  这般虚弱的声音配上如今的夜色,倒有几分渗人的味道。
  禁卫骚动,不少人面露惧色,黄覃脸色不变,挥手一扬。
  “宣旨要紧,勿要耽误了。”
  上京俨然成了一座死城,纵然黄覃这般见惯世面的大宦官,这会儿也忍不住汗毛倒竖。
  姜芃姬住在城东,营地也是搭建在城东区域,黄覃一行人又是从东门入城,两者之间的距离并不远,加上营地烛火不灭,在黑夜中显得十分显眼,倒是减少黄覃找人的麻烦。
  “柳氏二郎可在?”
  黄覃带人宣旨,一路行来引起的动静并不小,风瑾远远也看到了,提前做好了接旨的准备。
  风瑾不卑不亢地道,“二郎带人搜救百姓,一时半会儿赶不回来,还请天使稍作休息。”
  黄覃看似目不斜视,实际上已经用余光将这个临时搭建的粗陋营地扫了一遍。
  耳边尽是伤患痛苦的申吟,空气中飘散着些许药香,更多还是浓郁呛人的血腥味,闻得多了,总觉得胃袋翻滚,喉头泛着一股子酸味,“这都是什么味儿?”
  黄覃作为大宦官,养尊处优,风瑾作为世家子,难道就是泥地里打滚儿长大的?
  他也受不了,只是想到地动之中百姓的惨状,这些难受都不算什么了。
  风瑾见他眉头蹙起,想了个折中的法子,“天使见谅,营地粗陋不洁,伤患百姓又多。为防百姓身上秽物冲撞天使,瑾斗胆请天使到另一处稍待,瑾这便派人去将二郎君唤回来。”
  他将黄覃哄到一边等着,那里搭了小棚,摆着熏炉,燃着檀香,倒是冲淡了空中的异味。
  黄覃在马扎上坐下,眼睛大大方方地扫来扫去。
  看到远处有一堆小山似的阴影,他指着问,“那是什么?”
  如今正是顺风,那边飘过来的气味尤其臭,要不是身边还有两支香炉,他都要吐了。
  风瑾顺着看去,露出一丝苦笑,应付道,“回禀天使,那些全是地动之中不幸丧命的百姓。如今天气炎热,蝇虫又多,尸体不易保存,不过三五天就能腐烂生蛆。尸体发臭腐烂,若是不妥善处理,容易引发各种疫病。所以搜救之时,便将这些尸体也挖出来了,过会儿埋了。”
  起初,黄覃还能镇定听着,可是随着风瑾的讲述,他脸上的红晕慢慢退去,化为苍白,尔后转为铁青……他目力还不错,夜色之中也能看清那堆“小山”的轮廓……
  那么高的“小山”堆,竟然全都是由尸体堆积而成的……
  想到这里,黄覃再也忍不住,胃袋翻滚,一股黄酸之物从口中吐出,秽物之中还有没有消化干净的鲍鱼鱼翅、肥肉之类的东西……风瑾暗暗觑了一眼,嘴角扯开一抹淡薄的冷笑。
  等了一炷香的功夫,黄覃想到不远处那一座“小山”阴影,越发坐不住,如坐针毡般难受。
  所幸,这时候远处传来“天籁之音”,正主儿柳羲到了。
  黄覃是见过柳羲的,模样风流,气度清傲的士族少年,若是再长个一两岁,怕是无数闺中少女倾慕的良人。如今再相逢,黄覃险些怀疑自己是老眼昏花了,眼前这人,竟是柳羲?
  姜芃姬看到黄覃晃神的模样,再低头看看自己的形象,心中暗蹙眉头。
  她知道自己现在的模样像是两年三载没洗澡的乞儿,衣袖残缺不齐,衣衫染满了污血和其他秽物,根本看不出原本的颜色,灰渍混杂着汗水,死死黏在脸上,险些瞧不出本来样貌。
  更别说姜芃姬双手血肉模糊,双脚绑着厚重粗布也被她磨得只剩些许残片。
  别说乞儿了,哪怕是逃荒十来年的,看着都比她干净。
  “柳氏二郎接旨。”
  鉴于姜芃姬模样太惨,黄覃忍不住挪开视线,心中无端生出一股感慨,相信柳羲是真的怀有仁心,一心只为百姓,而非那些装腔作势的虫豸,嘴上好听能说出朵花,手上却一动不动。
  “草民柳羲,跪迎天子圣意。”
  黄覃从袖中取出一卷精致的绸缎,慢慢展开,尖着声音宣读。
  另一处——
  “呦——好久不见,孝舆怎得如此狼狈?”青年文士骑在马上,露出些许兴味的笑。
  徐轲惊愕地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
  “你怎么在这里?”


第390章 东庆地动(二十二)
  亓官让双手拉着缰绳,手心还攥着不离身的羽扇,“孝舆聪慧非常,自己猜?”
  故人在这种情形下相见,哪怕是他都未曾想到。
  猜?
  猜个大头鬼!
  徐轲抿紧了唇,扫了一眼拿火把的青年壮汉,道,“部曲?”
  “正是。”亓官让笑着应下。
  若非他骑着高头大马,徐轲当真想将亓官让拉下马,好好揍一顿。
  “郎君的部曲怎么会在这里?”
  部曲便是私兵,个人武装力量,亓官让怎么拉着这么多部曲从崇州跑来这里?
  亓官让没有开口,倒是一旁的孟浑拱手道,“亓官先生知道郎君有难,这才来了。”
  徐轲道,“轲怎么不知道文证还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亓官让但笑不语,只是扫了一眼被推出来的粮车,再看看徐轲一行人的狼狈,心中一动。
  “此时不是饶舌拌嘴的好机会,若是孝舆怀疑让,事后再盘问也不迟。这会儿人命关天,孝舆还是尽快带路,我们也好早早与郎君会和。”亓官让使了个眼色,“此地不宜久留。”
  徐轲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只是不理解亓官让为何这么凑巧出现在上京城外。
  “既然如此,回去再解释。”徐轲沉着脸,目前环境的确不适合谈这些。
  部曲如今的训练方法还都是姜芃姬制定的,只是训练量比以前加重不少。
  三四年训练下来,哪怕是一头猪都能两腿行走了,更别说这些精心挑选的青年壮汉,他们大多都是土匪出身,原本一身悍匪之气,几年下来,愣是被打磨成了令行禁止的精锐之兵。
  孟浑挥了挥手,立马有人牵着一匹马上前,他说,“徐先生上马。”
  “你们带了多少部曲过来?”
  徐轲看到孟浑,心中便清明一片,知道亓官让这次带人出来,走得是正规渠道。
  姜芃姬离开的时候,将部曲运转事宜交给孟浑打理,亓官让偶尔也会过来搭把手,管一管。
  若没有这两人,姜芃姬这个甩手掌柜当得不会太舒服。
  “一共带了三千人。”亓官让开口,又补充了一句,“不过这里只有千余人。”
  孟浑是个武夫,但心思细腻,敏感嗅出两人之间微妙的气氛,不由得接过话茬,隔开两人。
  “其余两千人都被派遣出去援救奉邑郡的百姓了。”孟浑想了想,又道,“徐先生放心,这三千部曲从崇州带出来,大多时候都是化整为零,肯定不会给郎君带来困扰……”
  部曲几乎是每个士族都有的,规模有大有小,和平时期都要栓好了,不能乱跑。
  要是被人发现大规模集结,指不定就怀疑他们是要搞事情,到时候部曲的主人可就要倒霉。
  徐轲听了,嗯了一声,脸色稍有缓和,只是蹙起的眉心依旧没有松缓的痕迹。
  他知道亓官让生性谨慎,不会将这么大的把柄交给敌人,事实也的确如此,部曲离开崇州境内,便被化整为零,相约在上阳郡和奉邑郡的交界处会和,一路行来并没有引起怀疑。
  但他还是有些介意,亓官让未经姜芃姬允许,调动三千部曲乱跑。
  亓官让令三千部曲在一处隐蔽的山谷躲好,就地扎营,藏了有几天了。
  地动发生之后,部曲没有一人死亡,倒是有几个倒霉鬼被倒下的帐篷给砸了,受了点轻伤。
  亓官让未曾来过上京,看着那巍峨的高大城门,他能想象出城门之后该是何等繁华的建筑。
  然而,穿过破损的城门,经城门内的景象冲击着他的心脏,令他瞳孔微缩。
  满目疮痍,废墟一片,哪里还有脑海中想象的繁华景象?
  他们从北门入城,附近的区域未曾搜索过,当几名幸存的百姓听到脚步声,立刻想尽了办法发出声音引起活人的注意,这番景象倒有些渗人,部曲众人却面不改色,不为外物所影响。
  “怎么……朝廷竟没有派人过来?或者……还未搜索到这里?”
  亓官让这段时间住在小山谷,外界的消息不怎么灵通。
  若非地动发生,他还想继续蹲在那儿等姜芃姬过来。
  徐轲寒着脸,嗤笑道,“坐在九重天阙的天子,怎么可能听到人间疾苦之声?”
  亓官让心中一沉,如今地动都发生一天一夜了,朝廷还没有任何动作,这是为何?
  哪怕他不知道什么黄金救援时间,但他也知道时间拖得越久,百姓死得越多。
  留了几十个部曲,将刚才求救的几个百姓从废墟之中救了出来。
  姜芃姬接受了圣旨,黄覃将一千禁卫和五百石粮食留下,迫不及待要离开了。
  这地方味道太大!
  看着黄覃被百来人护卫着离去,姜芃姬捏紧了手中的圣旨,依旧面无表情。
  她视线扫向禁卫,“你们这里,谁主事?”
  因为地方有限,人多没处下脚,所以只有寥寥三人跟着黄覃到她面前,其余全在外头待命。
  她说完,有一人上前抱拳,瓮声瓮气道,“正是下官。”
  姜芃姬仔细打量这个男人,身高约有八尺,虎背熊腰,魁梧有力,一步上前,竟抵得上寻常人两步,他身上还穿着禁军甲胄,里面套着薄衫,那轻薄的衣裳根本挡不住这一身肌肉。
  姜芃姬如今的个子在同龄男子中也不矮,但面对这个男人却需要仰着脑袋。
  “你叫什么?”
  “下官罗越。”
  “官家将你们赐给我,那这段时间,你们的身家性命便由我定夺,而你们也只需遵从我的命令。”姜芃姬冷静地道,“若有阳奉阴违者,就地斩杀,无需埋葬。”
  罗越闻言,蹙了黑浓的剑眉,心中略有不快。
  禁军护卫上京安危,在他们心中自然与常人不同,哪怕眼前这人家世不凡,但终究只是一介白身,若非官家命令,也没资格对他们吆五喝六,可姜芃姬却说出这样的话……
  姜芃姬瞧出对方眼中一闪而过的不快,内心冷呵一声,若非需要人手,她也懒得与这种人打交道……只是,傲气归傲气,眼前这个罗越也有点儿本事,要是地动结束之后能将一千禁卫军都拐走,那就完美了。姜芃姬垂着眸,内心的坏水又开始沸腾了。
  这时,她耳朵一动,又听到一阵千人脚步动静。
  眉心一挑,问罗越,“官家还派了其他禁卫过来?”
  给两千人?
  这么大方?


第391章 东庆地动(二十三)
  罗越一脸疑惑,不懂姜芃姬为何这么问,然而作为禁卫,他必须要听从姜芃姬的命令。
  “据下官所知,应该只有这一千人。”
  圣旨明明白白写着呢,怎么会多出一千人?
  姜芃姬拧紧了眉心,侧耳细听那一阵脚步动静,看情况是朝着他们方向来的,罗越的听力没有姜芃姬这么变、态,但随着陌生势力靠近,他忍不住绷起肌肉,露出警惕防范的表情。
  看着好似蓄势待发的罗越,风瑾微微眯了眯眼,打量着什么。
  踏踏踏——
  整齐沉稳的脚步越来越近,外头等待的禁军也发现了陌生势力的踪迹,人群骚乱越来越大。
  姜芃姬也坐不住了,起身越过罗越三名禁军,大步流星向外走去,视线之中出现一团小小的火光,随着他们接近,这团火光越来越清晰,队伍前方有三人骑着高头大马。
  孟浑身为武人,视线最好,很快就发现姜芃姬的身影,脸上顿时一喜,策马快跑几步。
  “郎君——属下孟浑,参见郎君!”
  几年未见,孟浑也不会把姜芃姬的容貌忘记,哪怕如今的她狼狈如斯。
  姜芃姬大老远便看清了打头三人的身份,险些怀疑自己的眼睛花了,直到孟浑下马,抑制不住脸上的激动,她才回过神来,一边将半跪的孟浑扶起来,一边似笑非笑地看着亓官让。
  依照她的了解,孟浑是做不来这种事情了,不可能带着部曲乱跑,还在这么关键的时刻出现在她面前。思来想去,有这个本事做到这点的,唯有亓官让。
  “文证曾说,会在羲最需要你的时候现身相助,难道便是现在?”
  姜芃姬上前,亓官让踩着马镫下来,稍稍弹了弹染灰的衣袖,对她深深作揖。
  苦笑着道,“人算不如天算,让本想在奉邑郡附近等待郎君大驾,哪里知道会发生地动。”
  姜芃姬将他扶起,疑惑道,“为何在奉邑郡等?”
  亓官让正欲开口,视线瞥见禁军一行人,眼神一闪,便将含在舌尖的话咽了回去。
  姜芃姬发现他的动作,抬手让罗越将禁军带远一些。
  罗越纵然心有不甘,但他作为禁军小头领,自然看得出姜芃姬的部曲也是难得的精兵,打头的孟浑更是气息内敛,光用身材就能震慑一众宵小,便带着自己的人退了十来米。
  “原本,按照让的测算,郎君恐怕要遭人追杀。算了算各条路线,让以为上阳郡与奉邑郡边界之地最有可能,便带人在那边潜伏着,便于接应郎君……哪里知道一场地动,搅乱了让的算盘。”亓官让两手一摊,一副“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的表情。
  再算无遗策的人,也架不住老天爷不给脸。
  “有人会追杀我?为何?”
  姜芃姬双手环胸,不是不相信亓官让的说法,只是好奇而已。
  亓官让摇摇头,道,“如今事迹皆已变轨,让再说出一番盘算,那也只是徒添笑柄。”
  很明显,亓官让不想说。
  这次地动,不仅打乱了亓官让的计划,也让那些摩拳擦掌准备清君侧、清缴士族的外戚和宦官憋火,预备逼宫的太子更是有劲儿没处使,都光顾着逃命,哪里还记得这些“大业”。
  姜芃姬沉吟了会儿,道,“你纵然不说,我也猜得到一些。不管如何,还是要谢谢你。”
  人手缺乏,看着原本能救的人在无助等待中死亡,姜芃姬的心情可想而知。
  现在,亓官让带来三千部曲,两千已经在奉邑郡搜救百姓,剩下的一千人也能帮到她大忙。
  “郎君过誉了,这本是让的分内之事。”
  亓官让眯起眼,平日里阴仄的眸子多了些平和。
  姜芃姬听到他这话,心中一动,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
  “既然如此,事情宜早不宜迟。”姜芃姬脸色一肃,道,“此次地动,百姓伤亡无数,如今天气炎热,尸体不能保存太久,为防腐烂生蛆,应该尽早找个地方安葬入土,免得生出疫病。”
  亓官让点头,道“一切皆由郎君做主。”
  一千禁军,一千私人部曲,再加上之前招揽的百姓,姜芃姬手头可用的人立马宽裕不少。
  她将亓官让、风瑾、徐轲、孟浑以及禁军罗越都喊了过来,预备重新部署搜救方案。
  罗越心思怎样,姜芃姬懒得管,只要这人能乖乖听话做事,这就够了。
  “孝舆,我让你运来的东西,你可带了?”
  有了皇帝支援的五百石粮食,口粮还能撑几天。至于药材,她让人搜了几家药材铺子,里头的人都死光了,没人要的药材便被她“借”走,省着点儿用,还能撑半天。
  这么算来,最重要的竟然是埋尸需要的石灰。
  徐轲怔了一下,道,“已经带来了,全都在车上。”
  姜芃姬道,“让人把粮食药材全部卸下来,车上铺一层稻草或者其他遮挡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