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帝直播攻略-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岫钔馓砩喜簧佟!
“难道不会使诈?例如真米混杂假米,混淆视听?亦或者在运粮队伍中设下埋伏?”
姜芃姬这会儿有些懵了,她觉得孟湛的思维真不是正常人能理解的。
柳佘摇头道,“两千石粮食,对百姓来讲是一笔巨款,寻常乡绅也没那么多。可对于孟氏这样的世家来件,兴许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孟氏占据沧州多年,底蕴岂是你能想象的?”
见姜芃姬沉思,柳佘趁机道,“沧州地广人丰,且不说夏朝时期的孟氏,单说东庆建立之后,孟氏盘踞沧州的这几十年,每一年昧下银钱米粮,足以供十万大军行兵打仗。”
所以说,两千石粮食,孟湛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依照柳佘对他的了解,兴许还会“大方”添上一千石粮食,足足送来三千石呢。
“你以孟浑的名义绑架孟悢,孟湛在米粮上面做手脚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说不准送来的还是上好的新粮。”柳佘嗤了一声,孟湛那人在私事上拎不清楚,但公事上还是不容小觑的。
经由柳佘这么一说,姜芃姬已经完全明白过来。
“父亲的意思是……孟湛不仅不会在粮食方面动手脚,反而会正大光明送过来,以此昭示,他孟湛仁至义尽,而孟浑却是为了些许粮食就可以不计较妻女惨死的伪君子?”
“嗯,依照为父对他的了解,十有八、九会这么做,他恶心人的本事可不弱。”
最了解你的,有可能是你的对手。
柳佘和孟湛已经割席断交,两家互不来往,私底下也多有摩擦,柳佘对那人了解可透彻了。
孟湛这人骄傲至极,轻易不会纡尊降贵和“孟浑”这种下等人交手,或者说,懒得理会。
姜芃姬暗暗嗤笑,道,“若是这样,那可真是恶心透了。如果孟悢还活着,孟氏方面用两千石或者多一些的粮食将他安全换了回去,孟浑铁定会成为世人耻笑的对象,名誉扫地。”
偏偏,孟悢已经死了,孟氏要真敢用这种方式来恶心她,她就让对方知道什么叫真的恶心!
不过话说回来,没想到孟氏竟然这么有钱,积蓄底蕴丰厚得令人眼红呢。
“早知道他这么有钱,索要给三五万石好了,弄个区区两千石,反而让人暗地里耻笑。”
姜芃姬有些不爽地补充,“孟氏那么大方,估计几万石粮食,他们也能眉头不皱地拿出来。”
柳佘险些被自己口水呛到,他闺女上辈子不是土匪出身吧?
“两千石差不多了,再多,恐怕你也兜不住。”柳佘哑然道,“也别把孟氏当做冤大头,这点儿蝇头小利他们不会在乎,不会计较,但若是要得很了,恐怕会真的动怒。”
两千石和两万石,这概念能一样么?
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柳佘看来,这话套在自家闺女身上十分适合。
谁会没事去找孟氏的麻烦?
她不仅找了,还将孟悢给宰了,顺便拐了和孟氏有仇恨的孟浑。
多大仇?
不过,想想阿敏曾经说的话,他倒是能理解了。
也许这就是命吧,自家闺女和孟氏天生八字不合。
姜芃姬想了想,问道,“两千石粮食对孟氏来说只是蝇头小利……对其他家族而言呢?”
柳佘不解,追问她,“什么?”
她说,“我原本是想以这批粮食暂时压下上涨的粮价……父亲也该知道,沧州孟郡的事情还没传扬出来,目前只有少部分人知晓。等真正闹得天下皆知的时候,我怕河间会受到影响。”
河间郡到沧州孟郡,快马加鞭不过半月路程!
孟郡民乱的事情一旦宣扬开来,百姓自然会民心惶惶,粮价随之上涨也十分正常。
“受影响是肯定的,不过两千石……你若想要从中牟利一笔,倒是个好机会,轻轻松松就能翻个三五倍,毕竟是孟氏白白送来的,多少都是赚……可要是想要压下粮价,绝对不够。”
毕竟是当浒郡郡守的人,又是这个时代的人,预测自然比徐轲和姜芃姬准确。
竟然不够?
姜芃姬略一错愕,一石足有五十公斤,也就是一百斤,足够正常四口之家吃四五十天,这还算是吃得饱的,很多人家省吃俭用,粮食搭配其他食物,还能坚持更久时间。
河间郡又不大,刨除那些士族,普通百姓人数也就两三万的样子。
大部分百姓家中还有上一年节省下来的余粮,竟然会不够?
柳佘稍微一想,便知道姜芃姬哪里算错了。
“百姓大多盲从,说得难听一些便是听风便是雨。”柳佘详细给她解释道,“为父之所以说两千石不够,那是因为手里有余钱的富户,一次性买走的粮食有可能是一年份甚至是更久的。而你的计算,却是以每人食用一月乃至半月的量为准……精打细算,两千石的确够了。”
柳佘叹了一声,说道,“你知道每户百姓只需再买一两月的粮食,坚持到秋收,粮荒就能缓过来,哪怕沧州孟郡民乱再厉害,也不会真正影响到百姓,但他们不会考虑这个。”
姜芃姬要是想用两千石粮食猛赚一笔,绝对轻松。
但若是抱着压下粮价,别说两千石,哪怕一万石,估计也是捉襟见肘。
姜芃姬蹙眉,认真思索柳佘的话。
知耻而后勇,姜芃姬没觉得被柳佘否定自己的计划有什么难堪的,对方比她更加了解这个时代,作为土生土长的土著人,柳佘的对这个时代的阅历、经验和见识也比她更多。
“若是……实行限购呢?”
柳佘疑惑,“限购?”
姜芃姬想了想,解释道,“民乱流言前几天,百姓人心惶惶不安,肯定会哄抢。那么粮铺一下子推出五百石或者一千石的储粮,以此营造储粮丰富的假象,令民心安定。在此之后,每日限购一百石,对每个购买者的粮食重量进行限制,足以拖延一月!”
姜芃姬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没毛病,便询问柳佘的意见。
“父亲以为如何?”
柳佘:“……”
他的闺女,天生的奸商!
第224章 土匪归心
两千石粮食,愣是玩出两万石的效果,他还能说什么?
柳佘问,“每日限购……倒是不错……不过,要是有百姓连续几天重复购买呢?”
姜芃姬旨在压下粮价,也就是说在其他粮铺价格飞涨的时候,她出售的粮食价格和平时一样,或者比平时稍微高一些,比同行低廉许多,百姓自然会选择到她这里购买。
大部分百姓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的,能便宜就便宜,不会大手大脚。
反正又不是饿死,只是延迟几天购买更加廉价的粮食,他们自然愿意等。
姜芃姬笑了笑,说道,“只要暗地里宣扬,粮铺是为百姓谋福祉,所以才在同行粮价飞涨的时候,坚持只涨一点点。在每日限购的前提下,若是有百姓连续几天买太多粮食,势必会让另一部分百姓买不到粮食……如此一来,百姓应该会理解粮铺的苦心……压力能小一些。”
柳佘听得目瞪口呆。
他以为闺女涉世未深,对世道不了解,所以才会冒出以两千石粮食压下粮价的念头。
现在一瞧,她的确涉世未深,却是一点就透、举一反三的机敏脑子,他稍稍点出弊端,她就能针对弊端进行改正……不说别的,光是这一份灵活变通就足以让人羞惭,令人欣赏。
若是按照她的计划,结果大概是粮铺顺利卖出几千旦粮食,并且收获河间郡的民心。
赚够钱的同时还赚了名声。
碍于舆论,其他粮铺再想涨价,估计也涨不起来。
只要拖延到秋收时节,粮价自然而然就会一降再降,百姓也不用担心粮荒。
不过……
“……不过若是这样,能赚的利润就比预期要少一些了。”
姜芃姬颇为可惜地摇头,她原本想把两千石的粮食卖出一万石的价格,专门去坑河间士族,如今看来,只能舍弃这个诱人的想法。她手中的粮食太少太少,还不足以玩转这么大的盘。
柳佘倘若知道她脑子里的想法,估计会忍不住翻白眼。
光是她现在的这个计划,就足以拉足仇恨了,若还想坑河间其他士族,这是不想混的节奏。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那些士族,原本还能趁这个机会,将粮仓堆积的储粮清一批出去,痛痛快快赚个饱。
被姜芃姬这么一搅和,河间接下来一个月的粮价市场份额都要被她占走。
做人不带这么无耻的!
柳佘心中哭笑不得,却对姜芃姬有了更加充足的信心。
真正有本事的人,不管开局如何,哪怕一手烂牌,也都能走到常人难以想象的高度。
无疑,他眼前这个闺女便属于这种人。
柳佘浅笑着道,“能赚就好,反正都是孟氏白送的。”
她慢吞吞地道,唇角是抑制不住的弧度,“孟氏真的会额外送一千石粮食过来么?”
正所谓,打了瞌睡来枕头,若是孟氏真的“好心”多送了一千石粮食,那真是太棒了!
“届时,拭目以待便好。”柳佘也笑了,“为父看人眼光没有你准,但也不至于看走眼。”
“父子”两人默契一致地忽略了孟氏送来粮食,迎走孟悢尸体时候的表情。
那种场景,定然是十分美妙。
原想着用自己的“大方”羞辱人,现实却在他们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
孟浑是伪君子?
他不是!
他有血性还有脑子,坑了孟氏几千石粮食,还敢对他们的宝贝疙瘩挥下屠刀,为妻女复仇!
孟氏想要将孟浑的脸面踩在地上,姜芃姬就将他们整个族的面子都踩了。
部曲的发展十分顺利,姜芃姬早早便将那些容易闹事的刺头给拔掉了,剩下的这些人,在孟浑和徐轲的配合下,自然掀不起任何风浪,反而被部曲的生活同化,渐渐接受现状。
当土匪有什么好的?
世人对鸡鸣狗盗之辈报以鄙夷的态度,连土匪自己都是这么想的。
要是可以吃饱穿暖,当一个堂堂正正的良民,谁想当被人唾弃的土匪?
看着其他人领到的月银,那些土匪一开始是暗地里耻笑的,那么点儿钱能做什么?
去酒肆吃两顿就没了,能在手里头留多久?
不过等他们知道每个部曲成员,每一季度都有分发应季衣裳,吃住都是主家负责,发下来的月银自由支配,偶尔还有奖赏……唯一的不足就是训练辛苦,总得来说比农地干活好多了。
比他们这种生意不稳定、生活不稳定的土匪更好!
于是,他们心动了、眼红了、生气了!
因为他们发现,那些赏银都是从他们寨子里抄出来的。
虽然是打家劫舍的土匪,可他们每个人的积蓄几乎为零,真正的财富都在几位当家那里。
“呸!老子抄着刀子,赚的是血汗钱,到头来钱都进了几个当家口袋里……一样都是卖命,这些人为主家卖命,自个儿能拿钱,俺们就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这都什么事儿!”
一样都是卖命,他们是非法的,人家是合法的,待遇自然不一样。
“那你想怎么样?真的为这户人家卖命?”
几个土匪暗地里聚在一起,低声谈论,脸上充满了挣扎。
良久,最先开口抱怨的土匪才道,“……老子饿怕了……只要能让老子吃饱,攒俩余钱娶个娘子,生俩大胖小子……为谁卖命不是卖命……跟着那几个当家,一年到头只能看着他们享乐,老子拼死拼活,干了那么多昧良心的事情,却连头母猪都没瞧见过……”
他的立场已经开始动摇了,其他人原本就不坚定的态度也摇晃得厉害。
“俺也怕饿……这户主家人真好,每顿都有白馒头,有时候还有葱饼……”
“……俺们要不答应,他们不是说,要卖给人牙子……”其中一人怯怯地说,“……那些人牙子是个什么德行,兄弟们都知道……还不如努努力,争取被主家看上,选中留下来……”
对啊,当土匪有什么好的?
被人唾弃,以后的孩子都抬不起头,永远都是人下人。要是归顺了这户人家,正经八百也是个良民,要是表现英勇,立下功劳,说不定就摇身一变,成了人上人了。
第225章 赔了儿子又折粮(一)
姜芃姬双手环臂,依靠在校场木桩上,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景,眉梢不由得轻挑。
“我原本以为驯服这些土匪,需要耗费一番功夫,再不济也要拖延个十天半个月……没想到你三五天就将他们搞定了。”她笑着对站在身旁的徐轲说道,“他们训练十分卖命。”
为了防止有可能存在的隐患,徐轲将收纳过来的土匪全部打散插入原先的部曲队伍。
然而,现在放眼望去,那些刻苦训练得额头冒出青筋,一看就知道用了狠劲儿的,竟然都是那一伙土匪。相较之下,原先的部曲虽然也十分努力,但两者一比较就能看出不同。
这倒是让姜芃姬颇为意外。
“除了极个别穷凶极恶之徒,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一生所求不过三餐温饱和一家子祥和,若有其他选择,也不会冒着风险去当了土匪。轲只是让他们看到成为部曲能获得的好处,其他不用多做,他们自然就会想要留下来。为了留下来,自然也会拼了命地去表现自己……”
说得难听一些,有奶便是娘。
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愿意跟着谁,为谁卖命。
徐轲不用多说多做,他只需要让原先那些部曲稍稍透露一下自己目前的待遇就行了。
对于这些土匪来,再天花乱坠的好话都抵不过实打实的好处。
姜芃姬在心中算了算时间,道,“再过几天,孟郡那边也该把粮食送过来了……我们这里也该提前准备一下,先安排人在河间郡和孟郡交界处守着,摸清楚对方粮队的底细再说。”
徐轲听她提及这件事情,同样忧虑地蹙紧了眉头,问道,“若是他们将粮食送过来,我们该如何接手?柳府方面肯定不能沾上这件事情,免得被孟氏怀疑,可若是让孟教头亲自领人过去,唯恐粮队有诈,突然发难……若是这样,岂不是陷孟教头于危险之境?”
姜芃姬呵呵一声,道,“我何时说过要亲自遣人过去将粮食收走?”
事实上,姜芃姬就没打算露面,露出的破绽越多,越容易被人抓到把柄。
“那么……郎君的意思是?”
徐轲眼神闪了闪,似乎已经想到了什么。
“竹片。”不知何时,她的双指夹着一片细长的竹片,看似是从旧竹简上面拆下来的,“我们只需要将每一步要做的事情写在上面,让他们自己去执行。先令他们将粮食放在指定的地方,然后再用竹片将他们引到别的地方,调虎离山,之后再将粮食转移走就行。”
徐轲面露迟疑之色,“只是……两千石粮食并非小数目,哪怕将部曲所有人都派遣出去,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将粮食全部转移。孟氏若回过未来,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这该如何?”
姜芃姬倏地一笑,神秘兮兮地道,“山人自有妙计,且等着看就是了。”
徐轲:“……”
突然有种说不出的蛋疼感觉,貌似他才是对方的智囊吧?
感觉角色完全颠倒了。
几日之后,天气一日暖过一日,大部分人都已经穿上较为轻薄的春衫。
那些面容姣好的郎君簪花傅粉,长衣宽袖,迎风而立,颇有些羽化登仙的意境。
姜芃姬是受不了这种流行风尚,依旧素面朝天,衣裳颜色也都素净,乍一看上去,似乎是普通人家出来的,可若是仔细观察她身上衣料的质地,便会知道她的家境并不简单。
距离河间郡最近的驿站,姜芃姬坐在附近茶肆,让茶肆的老板娘给她端了一壶大碗茶。
“兰亭,这茶的味道……难为你能吃得下去……”
一旁的亓官让瞧了一眼她端着的土陶碗,大口大口地喝,再看周遭简陋的环境,暗暗摇头。
姜芃姬暗暗翻了个白眼,“喝了又不会出事儿,怎么就不能喝了?”
相较于平时喝茶的精细,此时的大碗茶显得尤为粗犷简陋,口腔蔓延着一股略涩的味道。
只是,驿站旁的茶肆,本来就是供来往旅客解渴的,一文钱喝到饱,不能指望味道有多好。
亓官让听后,一再打量姜芃姬如今的形象,暗暗好笑。
这会儿,哪怕眼前这人主动站出来,说自己是浒郡柳郡守家的郎君,也不会有人相信吧?
不同于平时斯文精致的儒雅装扮,此时的姜芃姬一身深色粗布裋褐,肩头还打了俩补丁,一头长发高高扎了起来,发绳是用稻杆搓出来的,皮肤比平时灰暗了好些……
除了脸庞轮廓精致,眼睛明亮动人,乍一看上去,还以为是哪个农家小子。
要不是她乘坐柳府的马车过来找自己,亓官让差点没认出对方是谁。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只是对你来说,似乎没什么区别。”
姜芃姬经笑着冲他挑了挑眉梢,道,“我哪里有那么娇气?”
亓官让咳嗽一声,姜芃姬说自己不是娇气的人,反过来就是说他娇气。
果断转移话题,他一手搭成凉棚状,眺向远方。
“你说让我看好戏……这好戏在哪里?”
话音刚落,远处似乎有浓烟扬起,亓官让神经一绷,瞬间明白姜芃姬的目的。
“这……那个冤大头,还真送东西过来了?”
碍于旁人还在茶肆,亓官让并没有将话说得太清楚,而是以两人都能明白的代指。
姜芃姬望向亓官让所看的地方,唇角微扬。
“你敢不敢与我赌一赌,这是大鱼呢,还是一条大鱼?”
亓官让问她,“何为大鱼,何为小鱼?”
“超过两千为大,两千以下为小,如何?”
亓官让听后,忙摆了摆手中的羽扇,道,“不和你赌,一赌必输。”
姜芃姬能恰好时间拉他过来看戏,自然已经摸清楚粮队的底细,这种情况下再和她赌粮队里面有多少粮食,这不是明摆着找虐么?
不管是猜大还是猜小,眼前这人都不输,赌起来又有什么意思?
“无趣!”
亓官让一手轻摇羽扇,任凭姜芃姬怎么说,他都不为所动。
第226章 赔了儿子又折粮(二)
运送粮食的粮队规模很大,两旁还有两百余名军官装扮的士卒护卫,每一名兵卒手中都握着寒光闪烁的枪,哪怕有人眼馋这一批粮食,想要趁火打劫,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
运粮的伙夫累得浑身是汗,脸庞已经憋成了酱红色,汗水早已打湿了衣衫。
看到前方驿站旁有一间茶肆,顿时喜出望外。
“军爷,大家伙运粮那么久了,也都累了,要不先在前头歇息一会儿,然后再上路?”
伙夫头领嘿笑着凑上前,和护卫粮食的兵卒首领交流。
都是血肉之躯,又不是钢铁铸就的,运送那么多粮食从孟郡紧赶慢赶送到这里,众伙夫的身体和精神已经疲倦不堪,偏偏这些骑着马的兵卒还眼瞎看不见,谁走慢了就是一鞭子。
所幸,河间郡已经近在眼前,再有大半天的路程就能到了。
不然的话,继续这样下去,迟早有人要被活生生累死。
负责押送粮食的兵卒头领,便是之前被姜芃姬刻意饶过一命的扈从。
他急于戴罪立功,将功折过,接到押送粮食的任务之后,时时刻刻压榨运粮伙夫的体力,催促他们没日没夜地赶路,希望能尽早将孟悢救回来……眼瞧着一日一日过去,他心中越发忐忑不安,总觉得迟则生变,加上求功心切,自然看不到运粮伙夫脸上的疲倦。
哪怕看到了,他也不会在意。
几个伙夫而已,能与孟氏二郎君相提并论?
要是因为这些人赶得慢了,导致孟悢出什么事情,到时候谁来承担责任?
不过,现在距离河间郡只有半日的路程,他心中的忐忑情绪也缓解了不少,加上他也觉得有些累了,干脆顺着伙夫头领的话,扬手一挥,让整个粮队暂且休息半个时辰。
得到应允,那个伙夫头领如蒙大赦,连忙跟队伍后面的伙夫大喊一声。
“都手脚麻利一些,前面便是茶肆了,先去那边休息休息,喝一碗茶。”
众人一听,瞬间来了动力,拖得长长的粮队宛若蠕动的虫子一般,慢慢向茶肆靠拢。
茶肆这里经常接待南来北往的商队,大场面也见过。
老板娘连忙端上笑脸,招呼几个进了茶肆的兵卒,其他兵卒则在外头随便找了个地方坐着。
姜芃姬见老板娘忙得团团转,在亓官让见鬼的眼神中起身,脸上带着和善老实的笑。
“老板娘,要不俺帮您忙吧……嘿,这出门太着急,忘了带铜子儿了。”
那个老板娘将她上下打量一眼,漾开了笑,显得十分热情,“正好这里忙不开,去端几碗茶给外头的军爷……好好做,要是笨手笨脚的,可要加倍赔偿……”
姜芃姬笑了笑,道,“这个您放心,俺在家里每天都下地,手脚可麻溜了。”
要是换成稍微刻薄一些的,估计就该算账了,连一文钱的茶都喝不起,跑过来干嘛?
不过姜芃姬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个老板娘虽然生了一张刻薄的脸,但本身却是刀子嘴,豆腐心,为人十分热情周到。有时候旅人没钱付茶费,她也会大方免了。
碰上寒风天气,甚至会煮好姜汤给人驱寒。
亓官让目瞪口呆,眼睁睁瞧着姜芃姬端着一盘子大碗茶出了茶肆,轻轻松松混入粮队,借由送茶的名义,暗暗观察粮车上的东西,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简直像是变了一个人。
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柳郡守之子——柳羲么?
说她是农家出来的野小子,也有人相信好么?
这边,亓官让大开眼界,另一边的姜芃姬却是收获颇丰。
靠着送大碗茶的机会,她看似抱怨和闲谈,慢慢从几个伙夫口里套出了重要情报。
当然,那些泄露口风的伙夫并没有意识到这点,毕竟他们身边还有押送粮食的兵卒在场。
“嘿,我说你一个野娃娃,好奇心那么重做什么?”一个兵卒一仰头,灌下一碗茶,末了还是觉得有些渴,让姜芃姬给他再送一碗,“再给爷端一碗过来,渴死老子了……”
另一名兵卒笑着道,“这不是没见过大世面么,人家好奇问两句又不打紧。”
反正也没问什么要紧的问题,回答就回答呗。
姜芃姬从善如流地应下,“两碗茶,两位稍等嘞。”
亓官让看着姜芃姬身形迅捷地到处忙碌,要不是知道这人有其他目的,指不定就误会了……不过,一个士族贵子为了套取情报消息,能做到这个地步,也是拼了。
他哑然失笑,半个时辰之后,片刻不停的姜芃姬才有机会坐下来,粮队已经重新启程了。
“你真是……何必呢……”亓官让哭笑不得地说。
“不这么做,不好接近。”姜芃姬忙碌那么久,也有些口干舌燥,一碗茶喝下肚,这才感觉清凉了一些,她低声和亓官让说道,“粮队的粮食都没有问题,而且不是两千石,而是三千石有余!孟氏可真是大方呢,就是不知道……他们过两天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亓官让扬眉,惊异道,“我只看到你忙来忙去,忙着和人套话,又不曾真的接近被兵卒看押的粮车,你怎么就能知道那些粮食没有问题……竟然连具体数目都清楚……”
姜芃姬道,“这个还不简单,看看车轮吃重的深度,同样袋子的米粮和泥沙,重量可不一样。我也去套了那些伙夫的话,大致能推算出他们这粮队的粮食总数……”
别看姜芃姬忙来忙去,其实都是在一心多用。
她又低声补充了一句,“当然,我趁机接近粮队,并不是为了看粮食……”
亓官让狐疑了一下,接近粮队,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看粮食?
那是为了什么?
他的眉心微微蹙起,开始回忆姜芃姬这段时间的举动,希望能猜出她的真正用意。
“不用继续乱想了,我是为了送一样东西过去。不趁着这个机会送,其他时候动手不方便,容易引起怀疑……”姜芃姬笑眯眯地喝着茶,惬意的模样,像极了计谋得逞的狐狸。
送一样……东西?
第227章 赔了儿子又折粮(三)
运粮队伍在茶肆稍作休整之后又上路了,河间郡就在前方不远处,只需要再坚持半天,他们就能从繁重的运送任务中脱身了……众多伙夫抱着这个念头,仿佛四肢又有用不完的力。
终于,他们在日落之前抵达河间郡城门口。
因为队伍冗长,扈从头领没办法像之前那样纵马闯入,只能耐着心,等队伍慢慢排到自己。
此时,一个模样机灵的伙夫小跑上前询问。
“军爷,咱们将这些粮食送到城内就能完工了?”
扈从头领翻了个白眼,怒声怒气地道,“谁跟你这么说的?等着命令就是,不该管的别管!”
伙夫问他,他问谁去?
粮队那么大的规模,一路行来引起不少注视,孟浑应该早早知道他们来了才对。
只是,到现在还是不知道那个乱贼到底想干什么,对方又会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用何等方式接手这批粮食。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安心等待对方派人,然后一手交人一手给粮。
正想着,队伍已经快排到自己了,扈从头领瞧着高大巍峨的城门,不由得蹙了蹙眉头。
因为城门守卫的工作是轮番倒的,而今天值班的守卫和之前的并不是同一批,所以他们没有第一时间认出扈从头领就是制造城门血案的元凶。众人眼睛只看到粮队,不由得起了疑心。
一个城门守卫上前询问,“你们是哪里来的?车上装着什么东西?”
一双滴溜溜的鼠眼在伙夫和那些押送粮草的兵卒身上打转,内心想着如何榨出点儿油水。
这种事情他们做得多了,暗地里占占便宜,让进出城门的百姓交点孝敬银,民不与官斗,哪怕城门守卫还算不上官,但大多数百姓还是会咬着牙被占便宜,花财消灾。
只要不将事情闹大,上头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城门守卫是个比较肥的差事。
城门守卫说完,正要大摇大摆上前搜查车上的粮食,甚至将一个挡路的伙夫抬手推开。
那个伙夫不敢吱声,只能眼巴巴瞧着扈从头领。
“摸着还挺硬实……你们就没个主事的人,回答一声车上装了什么?”
城门守卫抬手摁了摁粮袋,仅仅凭手感,他多少已经猜出里头装着什么东西。
但他要挑事儿啊,让粮队的主事主动送上孝敬银子的,自然不能这么罢休,于是,他作势要将腰间的刀拔出来,捅破粮袋,“我觉得这车上的东西有问题,全部拆开来查一查!”
不过,他的刀还只拔出来一半,一条黑色的鞭影从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