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帝直播攻略-第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错过这次机会,鬼知道会不会有其他变故?
老将军的担心,众人不是不明白,但如今的情形实在是不允许他们再出兵了。
听着底下众人的辩论,姜芃姬神色无悲无喜,仿佛他们谈论的事情跟她没有半分关系。
过了大概半个时辰,主战的声音渐渐低了,她才出声打断两方争论。
先是肯定了两方观点的优劣,然后再表述她的想法。
姜芃姬也不赞同出兵。
为什么?
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工。
满打满算,从备战出征聂良、掉头打杨涛再到攻打安慛,她这边打了快三年的仗,期间没怎么停歇,期间还因为安慛的算计而出现粮荒,靠着非常手段才度过那个难关。
她有心继续打,但后勤却跟不上,若是一意孤行,势必要暂时放下南盛的治理。
姜芃姬很清楚,南盛各地还有不少反对声音,若是她松懈了对南盛的掌控,这些声音紧跟着就会搞事儿。哪怕没法子让她伤筋动骨,但也能学一回苍蝇,将她扰得心烦意乱。
中诏的确是块肥肉,但现在吃,她怕消化不良。
亓官让的意思估计也是再看看,奈何帐下那群主战的狼崽儿太激动。
自认为是中年男人的亓官让以及老年代表孙文,二人感觉年纪大了,经不住狼崽的软磨硬泡,干脆来询问姜芃姬的意思。依照二人对自家主公的了解,她这次多半会选择保守方案。
有她发话,那些嗷嗷乱叫的狼崽儿也能消停一阵子。
同时,他们也向姜芃姬透露了北渊的局势。
“长此以往,北渊必会自掘坟墓。我等若是出兵中诏,惹得北渊警醒,让北渊士族暂且放下内斗一致对外,反而对我军极为不利……”这群人都蔫坏蔫坏的,肚子里满是黑黝黝的水儿,“倒不如暂且看他们内斗,斗得两败俱伤,我军再出兵征伐,损失方能降到最低。”
第1729章 裁减兵力
谋士们将道理掰开揉碎了讲出来,一群肾上腺素飙升的好战分子终于冷静了几分。
仔细想想,军师们说得很有道理呀,只是——
理是这个理,可让他们眼睁睁看着大好的立功机会从手指尖流失,他们心痛啊,心痛得无以加复!好比一个千娇百媚的美人儿或者帅气逼人的美男,人家都脱光光、洗白白在床上招呼他们了,这都不上……太不给人面子,作为爷们儿,这种时候怎么能说自己不行呢?
不止是那位老将军心里憋屈,杨涛、李赟几个也是心痒难当。
尽管他们不算是鸽派也不算是激进的主战派,但也不是热爱和平的和平奖得主。
有仗就打,没仗就歇。
武将就是个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高危高风险职业。
战机就在眼前却不能打仗,对于他们这些精力过剩的大老爷们儿来说,实在是有些憋屈,憋久伤身啊。特别是李赟、杨涛、谢则这样正值当打之年的,他们迫切需要建功立业给家中的小屁孩儿积攒未来的资本。对于武将而言,还有什么比战功更加有用的晋身资本?
姜芃姬看着文臣武将们泾渭分明的表情和态度,心情有些复杂。
她手底下的人都这么好战吗?
咸鱼们则表示——
【偷渡非酋】:好战不好战,你心里没点儿AC数?
有什么样的主公就有什么样的下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姜芃姬本质上就是个主战鹰派,在她的影响下,不论是谋臣还是武人,对外的态度都偏向暴力,不能用嘴何谈的,那就用拳头说话,一些原本挺佛系的老将都被她带“坏”了。
会议的结果基本定下来了,打仗肯定少不了,但目前以休养练兵为主。
姜芃姬为了安抚这群躁动的武将,说了不少漂亮的场面话,连哄带骗将人哄住了,直播间咸鱼忍不住吐槽——她是被争霸大业耽误的传销头子,不去给人洗脑实在是太屈才了。
根据他们的判定,明年肯定是没什么仗打的,全部工作精力集中在南盛建设恢复,同时观察中诏的局势、防备西昌与北渊的动静。反正人都到了大半,姜芃姬干脆接着开会,大家伙儿谈谈明年整体工作。卫慈几个自然不用说,从年头忙到年尾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谢则几个手掌兵权的武将也不清闲,亦或者说,他们的任务比卫慈几个还要繁重。
先前颜霖说姜芃姬手中百万雄兵,其中有五十万精锐、五十万杂兵,听着牛逼哄哄。
实际上,这个数字不准确,“百万雄兵”只是颜霖随口一说的虚词。
吹牛注水早就是这个行业的潜规则,颜霖这么说也没人跟他计较。
若真有这兵力,姜芃姬还顾忌什么,直接带人横扫中诏,顺便吊打西昌与北渊两个龟儿子。
粗略统计,姜芃姬真有百万兵力,但却不是“雄兵”。
算上湛江关以及驻守东庆各处的兵马,姜芃姬手中足有五十多万,能调动的兵马便有二十五六万。看似不多,但个个都是能上战场的精锐,隔三差五实战训练,维持良好的作战素质。
自从她拿了安慛的俘虏,精锐比例直线下降。
她手中的兵马疯狂扩张了一两倍,但大多都是作战素质底下的杂兵乃至浑水摸鱼的“水军”,这些家伙除了拉到战场冲人头、摇旗呐喊,只剩下逃跑了,姜芃姬实在是看不上他们。
倘若把原先的兵马比作健美先生,自从加入这些俘虏,健美先生的一身漂亮紧实的肌肉没了,全是累赘多余的脂肪,灵活性大不如前。姜芃姬打算趁着修养的一年,进一步精简兵力!
精简兵力,本质上就是动了诸位武将手中的兵权,减少他们统领的兵马。
对于姜芃姬这个提议,老人略有诧异,但没啥反对意见,近一两年投降的新人却不太赞同。
他们反对,自然不会用“主公你这么做是减少俺们手底下的兵”这种理由。
武将可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能统兵的将领肚子里的黑水不比谋士少。
若非姜芃姬格外注重分工合作,武将的权利应该比现在还大得多,从战前到战后,基本以统帅为核心,谋士一旁打辅助。奈何自家主公与众不同,限制武将兵权的同时也限制了谋士的权利,令二者互相制衡、互相辅助。大概……这也算是一种特色吧,习惯了就好了。
反对精简兵力的武将拿出的理由也很有说服力。
修养一年之后便能对中诏动兵,兴许还会面临西昌北渊两国的觊觎。
他们抓紧招募青壮入伍还来不及呢,怎么能在这种时候精简兵力?
不应该精简兵力,他们应该继续招募!!!
姜芃姬岂会看不出他们的小九九?
别忘了,姜芃姬也是正统“武将”出身。
她兴许看不懂谋士们的小算盘,但绝对摸得准这些武将的脉搏。
“将在谋不在勇,兵贵精不贵多。”姜芃姬笑着问道,“诸君皆是熟练沙场的老将,岂会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安慛为何惨败?原因繁多,我想诸位也仔细研究过。安慛只以为兵马多了便能无往不利、战无不胜,殊不知,这么做反而给自己留下了致命隐患。这些作战素质高低不一的杂兵,他们在战场上的战力对得起安慛支出的粮草?一群没什么大用的废物,吃得倒是不少。得亏安慛死得早,要是再拖个一年半载,他怕是要气得悔青肠子……”
姜芃姬作为主公,她的确挺尊重下属的,但众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位主公嘴太贱了!
【棠梨煎雪】:兵贵精不贵多,这话我能理解。不过,主播干嘛加上一句“将在谋不在勇”?
【鬼才郭奉孝】:赌一根辣条,这货在讽刺自家武将,让他们趁着修养的功夫多读书。
【我的将军啊】:科科,如果我是武将中的一员,早就摔杯为号,反了主播!
嘴炮也就罢了,嘴炮自家下属什么的,这也太过分了。
第1730章 操心的老父亲
记得我吗:相信我,有这种念头的绝对不是你一个,但关键在于他们打不过主播啊。
黯然**:看样子只有我发现主播又在鞭尸可怜的安慛……
人都死了,尸骨也寒了,隔三差五还被老对头拉出来鞭尸,真是可怜。
卫慈额头的青筋直跳,生怕自家主公继续diss武将,出列打圆场。
“慈有疑惑,不知主公打算如何精简?”
姜芃姬道,“南盛正值百废待兴之际,无数荒田亟待开垦耕种,各处都需要人马。我的意思是让那些伤残士兵领了补贴,能遣返原籍的回到原籍,不愿意回到原籍的,派发到各处耕种开垦。章程仿照民屯兵来,以低廉的价格借给他们农具、耕牛、良种,鼓励各处恢复民生。”
姜芃姬又道,“那些身强体壮、没有残疾的,先询问他们有没有回归原籍耕种的意向,若想离开,分些干粮铜钱,若是想留下来,再交由各营,充作新兵训练。我们的确需要大量青壮扩张兵力,但农田也需要他们耕种,不然的话,我军入口的粮草从何而来?”
她说的很明白,众人也明白她的考量,自然没再反对。
丰真又补了一句,“那些年岁超过不惑之年的,也遣送回去吧。”
老将军不爽了。
“不惑之年了怎么?”
瞧不起老年组啊?
丰浪子的回答堪称公关典范。
他笑着回答,“不惑之年的,大多都是瑰宝,留在军中浪费了。”
老将军心下舒服不少。
“为何这么说?”
“士兵入伍前,大多都是与田地打交道,年纪越长,打交道的时日越长,自然积累的经验也越多。若是让这些有耕种经验的老人回到田间,指导开垦荒田、农作播种,本身的价值可比在战场厮杀大得多。”丰真笑着反问那位老将军,“这番话,老将军以为然否?”
老将军点头道,“然也。”
会议结束,姜芃姬给亓官让写了回信,众人忙得昏天暗地。
这些士兵不是说裁就能裁的,待在军营好歹有一口饭吃,离开了军营,说不定就要饿死了。
姜芃姬说要裁了他们,不少被俘虏过来的伤残士兵惶惶不安,混吃混喝等死的“水军”更是人人自危。尽管没有闹事儿,但军营的气氛也显得很紧张,处理不好怕是会有乱象。
为了这事儿,杨涛几个当然忙得脚打后脑勺。
“请神容易送神难,处理不当的话,各处会有乱子”
杨涛愁得头发都掉了好多,小伙伴颜霖也忙,他思来想去找李赟几个求经。
李赟道,“此事不难,本就有一套章程,杨将军直接拿去用吧。”
杨涛这才发现李赟谢则几个都挺清闲,他们帐下的兵马都是原先的老兵,新塞进来的俘虏和新兵不多,精简兵力的工作量自然也不大。杨涛找他们求经,真是找对人了。
姜芃姬在东庆的时候就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士兵退役安置方案,试行多年又完善了不少。
将这套方案拿过来修修改改就能用了。
简单的裁减兵力肯定不行,会引起士兵内部的恐慌。
杨涛应该好好宣传一下,让士兵知道裁员回家并不意味着没人管他们了,军营给他们找好了下岗再就业的机会回家开荒种地,官方可以用低廉的价格租借农具、耕牛和良种,若是没有钱租借,官方还可以暂时给他们赊债,头三年的粮食分成会比民屯兵更加有优惠。
姜芃姬那些民屯兵的福利一直挺好,若是租借官府的良种、耕牛和农具,秋收的粮食是官府收四成,民收六成,若是各家各户自己出的工具,官府只收三成粮,百姓能留下七成。
若是这批士兵被裁,他们可以赊债租赁官府的工具,秋收之后留下七成粮食。
这个比例,哪怕是盛世太平也算得上轻赋,更别说如今还是乱世。
待遇这么优渥,原先惶恐的士兵也放心下来。
让这些士兵更加感动的是,姜芃姬还给残疾士兵给予了更高的优惠,头三年耕种,官府只收一成粮食。若是身体不便耕作,一些工作还会优先考虑他们,尽可能保证他们能活下去。
这个消息一出来,夜幕下的军营响起了幽幽哭声,听得杨涛汗毛都炸了。
“真是输得不冤”
杨涛摩挲着鸡皮疙瘩,努力将它们安抚下去,再一次感慨姜芃姬收买人心的手段。
难怪她敢正面diss武将多读书,实在是因为她让人又爱又恨啊。
不过
“碰上她,真是万民之幸。”
尽管脾气糟糕了点儿,但她的确是个仁慈良善的明主。
这天下在她手中,百姓必能过上安稳殷实的日子。
感慨两句,杨涛继续投入忙碌的工作,顺便抽空学习充电。
过了几日,寒意渐浓,杨涛收到许久不见的妻子的信函,上面还有一枚小脚印。
“少阳,你瞧”
杨涛穿着厚重的铠甲,走路的时候,铠甲碰撞发出响亮而有节奏的动静。
“瞧什么?”
颜霖头也不抬。
杨涛笑着裂开嘴,随着他说话,白雾从齿间消弭。
“脚印,你家大外甥的脚印大了一些……哈哈,这小子长得可真快!”
颜霖:“……”
杨涛道,“再过几年,我就能教他骑马射箭。”
颜霖故作漠然得道,“还早。”
杨涛自顾自道,“等他十四五岁了,便能给他物色媳妇儿了。你说哪家闺女好?”
颜霖道,“还早。”
杨涛道,“不早了,手脚慢了,好人选都被定下了。”
若是可以,杨涛恨不得儿子还在娘胎就给他定下婚事。
颜霖眉头一挑,觉得自家小伙伴情绪有些不对劲,顺嘴问了一句他是不是受了啥刺激。
一问还真问出点儿八卦。
“丰浪子家的儿子,据说过两年要成婚了。”
士族成婚,一般都是提前数年开始筹备,两年时间都算匆忙了。
颜霖纠正道,“那是丰真,岂能直呼这种诨号?”
上赶着跟人结仇呢。
杨涛道,“你猜女方家是谁?”
颜霖自然不知。
“上阳风氏嫡系长女,啧啧他可真是占大便宜了。”
颜霖点头赞同,“的确是走大运了。”
只要姜芃姬没有生女儿,如今取大名为风羽的长生可是这代中地位身份血统最尊贵的。
第1731章 杨思的心痛
杨涛也不是单纯的人,忍不住感慨道,“听闻那位风氏嫡女是风氏这一代唯一的嫡出娘子,真正的金尊玉贵。若是搁在十几年二十几年前,这个出身母仪天下都够格了。真不知道丰浪子究竟走了什么大运,居然能入了风氏青眼。听闻风瑾性格最端正不过,怎么容得下丰真?”
他目前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自然希望给他最好的,一想起孩子长大后要娶妻生子,杨涛就忍不住眼睛发红,眼巴巴盯着别人家的闺女哪家闺女日后会成为自家小子的媳妇呢?
一想到儿子要娶妻生子,杨涛脑袋就蹦出“聘礼”二字。
娶媳妇可花钱了,不仅要有权有势还要有财,他这个当老子的要给儿子挣足才行。
“母仪天下?”颜霖忍不住嗤笑,“风氏怎么可能看得上所谓的后位?”
想当初,东庆皇帝用昭仪的位子才换来一个风氏旁支的庶出女子。
长生可是嫡系嫡出,还是尊贵的嫡长女,东庆那种层次的后位还想入得了人家的眼?
由此可见,丰真这货真是撞大运了。
杨涛不明白,颜霖也不明白,丰真和风瑾怎么就成了亲家?除了脑子,这两人从性格到出身,几乎没有半点儿吻合的,风瑾出身高门,如何会甘心将宝贝女儿嫁到丰真这样的人家?
莫非是脑子被驴踢了?
亦或者姜芃姬从中牵线搭桥?
杨涛不掩饰自己的羡慕。
“唉……丰浪子那厮过个五六年能当祖父了,我还不知未来的儿媳在哪儿。”
听说丰真家的丰仪和长生还是标准的青梅竹马,感情打小就很好,标准的互相养成系。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听着多么美好,从年少情深到暮年相守,经历一次也不枉此生。
颜霖忍不住白了一眼小伙伴,温吞道,“你不是给大外甥订了杨思家的闺女?”
杨涛愣住了,反问道,“杨思家的闺女?什么时候的事情?”
他怎么没有印象?
颜霖叹了一声,出言提醒杨涛,同时有些心疼自家大外甥。
有这么一个记性不太好的父亲,一门好亲事差点儿就鸡飞蛋打了。
先前杨思作为使者与杨涛等人商讨归顺事宜的时候,二人曾戏言两家成亲家的事儿。
当然,杨思这边是不情愿的,杨涛这里也没当一回事,全靠颜霖从中插科打诨,使得杨思进退两难,含糊应下这桩略显儿戏的娃娃亲。杨思觉得这就是戏言,时间一长也就忘了。
奈何颜霖记性好得很,经过他的提醒,杨涛也想起的确有这么一桩事情。
“那不是一番戏言吗?”
杨涛挠头,这桩娃娃亲他可没当真。
颜霖道,“可你不是发愁大外甥的婚事?柳公帐下文武家中的子嗣,阳盛阴衰,你想给大外甥找个同龄又门当户对的,不容易。亦或者说,正泽是嫌弃杨思出身低微,不大相配?”
婚姻不仅是两个孩子的事情,更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如果杨涛对杨思有这样的芥蒂,颜霖就不用继续关注杨思家的崽儿了,一个不好会结仇的。
说来也是奇怪,姜芃姬帐下文武早些年都是生女儿多些,二胎三胎则是儿子居多。
这也导致与杨涛儿子同辈的同龄人,男多女少。
杨涛若是想从他们中间找亲家,越早下手越好,迟了就只能捡剩下了。
“怎么会?只是孩子还小,贸然定下终身大事,长大了会不会怪我?”
颜霖:“……”
说要订娃娃亲的是杨涛,现在说包办婚姻不好的也是他,真是越来越难伺候了。
杨涛读出小伙伴脸上的嫌弃,不由得嘿嘿笑笑,试图蒙混过去。
说是这么说,但杨涛还是认真考虑一番杨思家的闺女,思来想去越想越心动。
杨涛就是个实干派,他觉得杨思家闺女的确不错,紧接着就要“旁敲侧击”了。
他自认为问得很隐晦,搁在杨思跟前就是“昭然若揭”。
杨思一连几天都躲着杨涛走,实在避不开了,他就装聋作哑当自己没听懂。
若是让姜弄琴知道他一不留神把女儿许出去了,还不锤死他?
二人的动静也传到姜芃姬耳朵里,她随口问了一句。
杨思是文臣,杨涛是武将,后者身份还很敏感,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当做寻常事情处理。
这两人若是起了龃龉,那就不好处理了。
杨思被提到姜芃姬跟前询问,他只能苦笑着说出前因后果。
姜芃姬失笑道,“你是说,你没经过弄琴的同意,脑子一涨就把女儿的婚事订了?”
杨思替自己辩解,“那不是戏言么?谁知道杨正泽居然当真了……”
姜芃姬道,“儿女婚事还是看孩子的意愿吧,你们两个糙老爷们儿在一旁干焦急也没用。”
杨思道,“思也是这么想的,可、可孩子……孩子才多大啊,真不知杨正泽急个什么劲儿!”
姜芃姬想起近几日走路带风的丰真,忍不住发笑了。
“大概是被子实刺激到了。”
论年纪,丰真也不是众人中间最大的,可谁让人家成婚早,有孩子也早呢?
丰仪懂事聪慧,订下的婚事还是顶顶好的,叼走风瑾家最水灵的白菜。
难怪丰真这么嘚瑟,惹得几个家里有儿子的人也急了。
“不过话说回来,光从表面来看,杨涛倒是极好的亲家人选。”
杨思道,“这倒也是,但总归要知会弄琴一声。”
毕竟
闺女户口随妈啊,杨思作为生理学上的父亲,还真没资格对女儿婚事大包大揽。
说起这个他就很伤心。
符望还能软磨硬泡让慧珺松口,若非杨思和丰真两个人皮,将符望推上统帅之位,怕是人家早就娶回美娇娘了。杨思可就惨了,姜弄琴是软硬不吃,迄今为止都没有给杨思名分的意思。杨思总有一种自己是姜弄琴外室的错觉,她有需求了就来睡他,提上裤子就不认人……
思及此,杨思望向自家主公的眼神带着浓浓的幽怨。
“主公打算何时要个少主?”
明年修养一年呢,正好要个孩子,还不耽误征伐中诏。
第1732章 养成系
姜芃姬笑道,“怎么突然问这个?”
杨思低声哀求道,“求您尽早提上日程……”
“这么盼少主?”
杨思斟酌着道,“子嗣之事,按理说乃是主公家事,为人臣子不便多言。”
姜芃姬忍不住白了一眼杨思。
知道是她的家事还这么多嘴?
杨思话锋一转。
“只是……弄琴时时刻刻将主公记挂在心间,直言主公还未成家,她岂可先主公一步?”
姜芃姬:“……”
这么说,杨思单身至今还是她的锅了?
杨思:“QAQ”
究竟是谁的锅,自家这位主公心里就没点儿AC数吗?
幸好对方是女性,如果是男性,杨思真怀疑他们这群臣子还能不能脱单了,脱单之后脑袋是不是绿颜色的。自家主公的魅力太大,几乎是男女通杀,杨思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别人催生是为了少主,他催生真就是为了脱单啊。
“咳咳!!此事日后再谈——”
杨思眼神幽怨。
大家都是成年人,这句“日后再谈”可内涵了。
杨思知道这事儿暂时不会有结果,只能放弃,选择从卫慈这里曲线救国。
奈何卫慈也是个滑不溜丢的老狐狸,人家狡兔三窟来着,哪里是那么好抓的?
倒是姜弄琴那边收到了杨思给自家闺女定下一门娃娃亲的消息,看到这封信函,她眉头一挑,双唇紧抿成一条线,似乎在压抑着怒火。她现在的确是想将杨思这货大卸八块来着。
若非她离不开,说不定就要单枪匹马杀过去了。
“杨涛……”
愤怒过后,姜弄琴也认真思量这封信函的内容,平心而论,杨思找人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杨涛好歹也曾是诸侯,祖上也有底蕴。按照时下的标准来说,这门娃娃亲还是闺女高攀了。
这个时代的人可不讲究什么自由恋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才是主流,同时还要讲究门当户对,门第出身都是两家结亲的重要考核标准。杨涛的儿子还小,看不出资质如何,但只看父母——杨涛与颜舒窈,父辈皆是人中龙凤,生出来的孩子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反观自家闺女,出身家世的确弱了一大筹,日后议亲也很难找到这么好的对象。
“阿凉——”
姜弄琴刚将信函塞起来,耳边就听到自家闺女奶声奶气的呼唤。
她起身走出书房,寻声看去,只见数米外的长廊尽头,自家那个三头身闺女正一扭一扭冲她走来。稀疏柔软的短发扎成三束揪揪,衬得那张粉扑扑的小圆脸更加滑稽可爱。
闺女身后还跟着一个贴身丫鬟和乳母嬷嬷,两人一脸想要搀扶闺女但又不敢的模样,随时伸着手,预备接住这个宝贝疙瘩。姜弄琴面上的冷意如逢暖阳,顷刻间便冰雪消融了。
“阿凉!”
奶声奶气的奶团子费劲儿走到她脚边,张开双手将她的腿抱了个满怀。
这段路对她来说还是太长了,在加上外头的冷风吹拂,肥嘟嘟的双颊晕开两朵红晕。
姜弄琴将将奶团子抱起来,鼻尖能清晰嗅到她身上的奶香味。
“阿凉!!”
见母亲不理她,团子锲而不舍得喊,试图得到回应。大概是出身将门的缘故,这孩子一出生就比同龄人强健,也比同龄人更快学会走路,如今已经能走得稳稳当当,说话也早。
虽然咬字不清楚,但这娃却是个话痨,逮到人就喊,叽叽咕咕能说好久。
这一点——
大概是随了她父亲吧。
姜弄琴轻松掂了掂孩子的重量,沉甸甸的分量让她心情大好。
乳母提心吊胆,“夫人,大娘子非要出来,奴婢几人拦不住……”
姜弄琴倒是很开明,将门孩子皮糙肉厚,用不着那么精细,“如今天凉了,衣裳要多穿几件。她若要出门,你们就让她到处溜达溜达,记得防寒保暖、远离危险地方就行。”
乳母几个的确很精心,孩子里三层外三层的,根本不怕冻着。
“阿凉!!!”
团子不满将手放在姜弄琴脸颊两侧,似乎要将她的脸扭过来对着自己。
她在喊阿娘呢,阿娘怎么可以不理她?
姜弄琴笑道,“在呢,脾性这么大,以后该怎么办……”
拍了一把闺女饱满的PP,笑着将她带到屋子里。
团子好奇得到处张望,姜弄琴刚将她放下地,她就迈着小腿到处跑了。
“过来,到娘这里来。”
团子还是很听话的,只是她跑得太远了,距离姜弄琴有些远,跑过去有些费时,她干脆滚着过去。她穿得很厚实,瞧着就像是个团子。一直滚到姜弄琴脚边才停下来,咯咯笑个不停。
“你阿爹给你寻了一门亲事。”
团子歪着脑袋,茫然重复道,“阿爹?”
姜弄琴道,“对啊,就是你那个不太靠谱的阿爹,擅自给你订了娃娃亲。”
团子哪里听得懂,只是听到“阿爹”两个字就忍不住笑,左右张望,似乎在找人。
姜弄琴问她,“这门亲事你满不满意?”
团子不懂得仰头看她。
“天下男人大多一样,全看后天怎么养了。”姜弄琴拨弄着闺女脑袋上的揪揪,自言自语道,“听闻杨涛也是少有俊俏男子,其妻不知相貌,但她姓颜,乃是颜霖的胞妹,相貌也差不到哪里去……这二人的儿子,相貌这点必然是不差的,家教也放心……倒是不错……”
阿娘自言自语,团子就坐在席垫上,低头玩着母亲腰间的配饰。
趁着对方不注意,她凑近脑袋,伸出舌头舔了一下。
“噗——”
团子吐舌头,小脸写满了嫌弃。
正嫌弃呢,自家母亲勾着手指,轻挠她软乎乎的下巴。
“与其选个不知根底的,倒不如养个知根知底的,你说如何?”
怒火过去,姜弄琴的算盘就打得噼里啪啦响,越想越觉得是一门好亲事。
孩子及笄了再议亲,多半是盲婚哑嫁,夫家的情况全靠调查以及媒人那张嘴。
与其如此,倒不如打小挑一个,知根知底。
姜弄琴做下决定,当即就给杨思写了回信。
杨思看了信函,一时间五味杂陈。
他不知道该心疼即将失去闺女的自己,还是心疼毫无知觉的杨涛……
第1733章 定下亲事
杨思这些事儿自然瞒不过姜芃姬。
谁让姜弄琴是她头号粉丝,几乎没有任何秘密呢?
杨思前脚收到家书,姜芃姬后脚也收到了头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