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帝直播攻略-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子生育风险太大,谁也不能保证女子生育不会出危险。
对百官来说,男嗣没有生理孕育的拖累,生存的可能性更高,对稳定朝堂更加有力。
除此之外,女子在朝堂的分量太轻,这也是女帝继承制受到阻碍的难题之一。
卫慈有些心颤地猜测。
自家主公这是为以后的太女殿下铺路么?
当年册立太女,颠覆以往的继承机制,陛下卫慈承受了不少压力,今生竟早早布局了?
一想到前世的女儿,卫慈不禁眼眶发热。
尽管陛下抗住了压力册立太女,但百官对姜琰的质疑一直没有少过,她只有做得毫无瑕疵,方能让那些人闭嘴。可想而知,从出生到成年,这位承上启下的继承人背负着怎样的压力。
卫慈出神想着,倘若主公现在就为她铺路,琰儿往后遭受的压力……应该会小一些吧?
姜芃姬笑道,“我这人吃什么都不肯吃亏,我给伯高甜头,自然是为了让他能回报我更多。”
卫慈听后越发肯定自己的猜测。
“主公的意思——”卫慈几乎要咬着自己的舌头,咬字都不清楚了,“您想——”
姜芃姬道,“我听你说过她。”
卫慈目露诧异。
“当年汉美和婉儿成婚,你喝醉了,还警告子实家的丰攸别祸害琰儿,那孩子是叫姜琰?”
卫慈心脏怦怦乱跳,丝毫想不起这茬事情。
姜芃姬暗笑,她耳力惊人,卫慈那点儿动静怎么可能瞒得过她的耳朵?
有个女儿叫姜琰,丰真家有个叫丰攸的孩子还是她相好,这一波剧透她挺满意。
卫慈承认道,“是,她叫姜琰。”
姜芃姬道,“那必是个很优秀的孩子。”
“生得很像主公,只是脾性不怎么像,琰儿性情更加内敛深沉,年仅十岁便能出阁讲学。”
哪怕是卫慈,他也摸不清这个女儿的心思。作为新建王朝唯一的继承人,除了她自己之外,旁人无法想象她肩头背负着多大的压力。卫慈只能尽可能陪着她读书,教导她学识——
【每次见到太傅,孤总觉得很自在。那些只会掉书袋的人,孤不喜。】
【他们又没有当过皇帝,怎知皇帝该怎么做?只会照本宣科,那些孤都背下来了。】
这话是姜琰四岁时候说的,这也是她难得的任性言辞,平日的行事作风十分稳重。
相较之下,卫琮更像是个孩子。
等卫慈意识到姜琰及笄成年,他恍惚发现这孩子已经长成另外一种模样,最合格的继承者。
“内敛深沉么?”姜芃姬道,“看样子比较像你。”
她是个什么脾气,她心里清楚,未来女儿却是个沉静的性格。
卫慈道,“主公这次是为、为琰儿铺路?”
“前世今生不同,你我以后要是有了孩子,还不知道是不是琰儿呢。”姜芃姬平静道,“只是,有些事情要尽早准备。不管是不是琰儿,总归是我们女儿。黄嵩这家子,给她备下的。冲这点,我能容下伯高。”
她看中的不只是黄嵩,还有黄嵩的人脉旧臣,运作得好,必然是一股助力。
既然早早知道未来可能面对的困难,早早布局,以后负担的压力也小些。
卫慈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姜芃姬笑着眨眼,“你我关系还清白呢,距离晋升父母还有漫长七年,子孝莫要让我久等。”
卫慈:“……”
时时刻刻不忘撩一把,主公与前世的画风真是不同了。
姜芃姬道,“除了姜琰,你我还有其他孩子?”
卫慈默了一下,低声道,“尚有一子,取名卫琮,表字……廷璋。”
听到两个孩子的姓氏和名字,姜芃姬便知道里头的含义了。
她没有深入追问,反而回了自己的营帐。
根据她的观察,那两个孩子估计都是卫慈心上的伤,这事情还是以后再谈吧。
第二日,姜芃姬召集众人说了她和黄嵩歃血为盟的事情。
众人眉头轻蹙,他们都赞成灭了黄嵩,但自家主公想要留下黄嵩,也不是不行。
等他们看了盟约内容,仅有的反对声也没了。
第1341章 歃血为盟(二)
众人不似卫慈那般了解姜芃姬的“未来”,自然没看出里头隐晦蕴含的算计,只是光从盟约内容来看,自家主公也没有吃亏。在这个大前提下,只要黄嵩守约,饶他一命也不是问题。
姜芃姬问道,“诸君可有不同的意见?”
众人没什么意见。
真要说有,多半也是觉得禁止三代入仕太短了些。
盟约上的子孙三代指的是黄嵩、黄嵩的儿子以及黄嵩的孙子。那家伙早已娶妻生子,府上儿女都已经好几岁了,等他曾孙辈长大成人,貌似也用不了几年,众人担心这个时间有点短。
只是算算时间,等黄嵩曾孙辈出仕,他也早已入土为安了,曾经的旧臣也不剩了。
如此一想,禁止三代入仕还是能接受的。
主公允许黄嵩活着,总不会让他这一系永生永世都不能入仕,这不是施恩这是故意找茬了。
姜芃姬见小公举们如此通情达理,心下满意,这便命人下去准备结盟仪式。
她和人结盟不少次,但大多都是口头盟约,歃血为盟则不同。
直播间观众以为这种盟誓就是将血滴入酒盅,一饮而下。
实际上却是将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借此表示结盟的诚意和决心。
对于电视剧而言,自然是前者的表现力更强烈一些。
昨天姜芃姬关直播的时间比较早,所以咸鱼观众并不知道她和黄嵩一块儿吃夜宵谈盟约的细节。今天刚到直播间,他们便被故事的发展惊到了,不少观众对此还表示了置疑和担心。
【小盆】:主播,你就是毁约装业户吧?你能保证黄嵩的子孙不会暗中搞事儿?
搁在古言小说,黄嵩子孙的人设就是妥妥的男一。
先祖和皇室争夺天下失败,皇室为了安抚人心,假仁假义地施恩,后代子孙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男主这一代,他是最优秀出众还让残暴无道的皇帝羡慕嫉妒恨的存在,时刻提防打压男主。男主和女主一边谈恋爱一边蛰伏、养精蓄锐,经过一番斗争,推翻皇室,取而代之。
这种剧情观众们都看得审美疲劳了,忍不住担心黄嵩子孙会作乱,还不如斩草除根呢。
【古古咕咕】:虽说滥杀无辜不好,但主播也要为自己和后代想想,留着黄嵩的确危险。
【食堂打饭阿姨】:歃血为盟很严肃的,双方不会轻易毁约,更别说还要签订纸质合同。举个比较近的例子,长征时候,某位元帅也曾用歃血为盟的法子,与少数民族约定各不相犯。
别看古代各方面都落后,但他们的契约精神却十分值得推崇。
如果只是口头盟约,这要靠自身道德去履行约定,毁约的自然多一些。
姜芃姬却将各个条款落到实处,歃血为盟的同时又多了一道签订盟约的流程。
白纸黑字,盟约为证,谁会想不开主动毁约?
韩彧和程靖作为双方司仪,分别检查两份盟约,确保盟约内容与约定的条款没有任何差异。
检查过后,韩彧还要朗声宣读,让见证的众臣和士兵知道盟约里头写了什么。
“若无异议,你我便签了它。”
黄嵩叹道,“自然没有。”
他提笔沾饱了赤红色的墨汁,爽快在盟约末端签上自己的名字,印上私印。
光是这样还不够,二人还需要在盟约上留下自己的手印。
姜芃姬面无表情地拔出匕首在自己手心划了一道,拳头一攥,让鲜血涂满整个手心。
对面的黄嵩看她如此豪迈,默默放弃使用印泥的“秀气”举动。
可他身边没有锐器,只能借她的匕首一用。
盟约一式两份,一份由姜芃姬保存,一份由黄嵩保存。
姜芃姬用手指在盛满牲畜血液的碗中沾了一下,将血抹到嘴唇,黄嵩照做。
她心情愉悦地道,“盟约签订,看样子我们到花甲之年还能聚餐的想法,不是不能实现。”
黄嵩觉得自己是个长寿的命,眼前这人可就未必了。
只是,他敢将这话说出来,姜芃姬身后那一波人肯定会将他打死。
在求生欲的监督下,黄嵩只能默默将心里话咽了回去。
盟约签订了,但事情却没那么容易结束。
黄嵩思及程靖等人,不由得长叹一声,自己辜负了他们的厚望和期许。
“主公,何至于此啊——”原冲身上的伤势做了处理,但因为他的动作,纱布又一次被鲜血浸红,他丝毫不顾这些,继续道,“皆因末将无能,未能护得主公周全,以至于主公……”
想到自家主公的经历,原冲难过得红了眼眶。
如果不是他无能,无法摆脱追兵,主公怎么可能落入“柳羲”手中?
黄嵩连忙打断原冲的话,抬手将他扶起。
原氏武将众多,虽然各有各的心思,但也不乏赤诚忠心之辈。
黄嵩只觉得自己亏欠了原冲,哪里是原冲亏欠了他?
“恒舒,这话从何说起?”
黄嵩苦笑一声。
原冲越是如此,他越是内疚难过,作为主公,他亏欠众人太多,怕是今生都还不起。
好说歹说才将原冲哄住了,但悲伤的气氛只增不减,众人更是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
黄嵩与风珏隔着一段距离对望,后者的神情黯然而冷漠。
“主公可有想好以后怎么办?”
某个谋士问黄嵩,声音带着几分沙哑。
黄嵩道,“兰亭是个信守承诺的人,既然歃血为盟,她便不会轻易毁约。我倒是不担心自己,反而更加担心你们。你们年华大好,总不能现在就退隐不出,白白浪费一身才华?”
对于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人来说,蹉跎岁月是最残忍的刑法。
黄嵩不是输不起的人,他也不介意旧臣归顺姜芃姬。
俗话说得好,爹娘还有续弦改嫁的,更何况君臣?
众人听到这话,一时间更加难过了,还有人因此嚎啕大哭。
黄嵩也不是全然无私,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因为盟约规定黄嵩三代男嗣不得出仕,那他就只能想办法培养膝下女儿。旧臣若是归顺姜芃姬,他们便是未来女儿在朝堂上最天然的助力!
打小的经历告诉黄嵩,名声什么都是虚的,唯有实力才能让人尊重。
姜芃姬以后给他封世袭三代的爵位,但这只是没有权利的虚名,别人愿意敬你三分是看得起你,若是不愿意敬你,你也只能受着。黄嵩作为一家之主,自然不能让家人面临这种窘境。
因此,他现在就得慢慢筹划。
殊不知,他的反应全在姜芃姬的算计之内。
第1342章 歃血为盟(三)
黄嵩帐下不愿意归顺的人可不止一个程靖。
姜芃姬嫌弃什么都不会嫌弃能用的人多,黄嵩旧臣一个一个不愿意归顺,她损失大了去啊。
此番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给未来的女儿铺路,同时也是为了让黄嵩去劝降这些人。
“劝降”其他人不难,唯二的难度在于程靖和风珏。
程靖不用多说,他不愿意归顺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时机不成熟,二是姜芃姬帐下琅琊郡一系过于强盛。若再加上他,渊镜四个徒弟便凑齐了三个,他不想给老师和师弟们增添麻烦。
哪怕姜芃姬不是个喜爱猜忌的人,但难保其他人不会生出危机感。
倘若卫慈在这里,他也会赞成程靖的想法。
前世的卫慈不就是这样?
哪怕他没有任何反心,哪怕他扶持卫氏子弟的本心也是为了陛下,但卫氏众人不安分,惹来亓官让等人的怀疑和戒备。一出天降陨石,卫慈险些没了性命,卫氏也被彻底打压下去。
哪怕是同一个势力,内部也会有不和谐的声音。
任由一方派系影响力扩大,其他派系自然会感觉到危机和紧迫感,这也是内部不和的开端。
人总有私心和喜好偏向,真正一心为公、心无旁骛的,不是说没有,只是太少。
哪怕这部分人也不是绝对安分的,他们会为了忠心去铲除他们认定的危害。
程靖委婉说出了自己的担心,黄嵩自然无法勉强。
那么,风珏为何不肯归顺呢?
面对黄嵩委婉的询问,风珏沉默了许久。
他淡淡地道,“无他,厌倦了。”
风珏说得风轻云淡,黄嵩却觉得他还有别的意思,只是风珏不肯明说,黄嵩也不能强求。
他叹息道,“你若厌倦了,归隐之后当个隐士,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也好。”
不管如何,风珏都是风氏三郎君,只要他不刻意作死,姜芃姬看在风瑾的面上也不会动他。
从这一角度来看,风珏是众人中间最安全的,可进可退,黄嵩也不用多操心。
他和风珏年少相识,自然慢慢了解了对方的为人。
别看风珏外表很是随和,实际上却是极为傲慢的,这种傲慢不是说性格傲慢,反而是他的行为处事。因为风珏学什么都容易,做什么都简单,渐渐养成了这种容不得失败的性格。
此番大败,风珏遭受的打击小不了,黄嵩也希望他能冷静一些时间。
风珏道,“主公当真死心了?”
黄嵩神情一怔,倏地想起当年二人的一番对话。
【倘若——我输了呢?】
【倘若主公输了,珏便陪着主公再战森罗地狱。那里,总不会还有一个柳兰亭——】
思及此,黄嵩脸面蓦地臊红起来,几乎羞得无地自容。
风珏并不是个惜命的人,不惜旁人的命,同样不惜自己的性命。
结果——
黄嵩却和姜芃姬签订了盟约,付出三代不能出仕的代价,牺牲自由换得一夕苟且。
风珏此时必是十分失望吧?
黄嵩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但他无法开口为自己辩解,同样解释不了他如今的举动。
“怀玠——”
黄嵩讪讪地开口,根本不敢和风珏的眼睛对视。
风珏又问道,“主公当真死心了?”
这次的语气比先前更加严肃一些。
“怀玠,非是我彻底死心,只是如今这个情形还有争下去的必要?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输了便是输了。赢得光明,输得磊落,我黄伯高不是输不起的人。”黄嵩狼狈地道,“你我相识相交多年,岂会不知我的志向?倘若柳兰亭真能平定天下,终结这乱世,我臣服她又如何!”
如果不是死境,黄嵩也不会轻易认输。
只是胜负已分,他也不想再争了。
风珏闻言,眸光一暗,又是一阵静默。
半晌之后,他道,“归根结底,终究是珏的不是。”
黄嵩懵逼。
他以为风珏会斥责自己,没想到话锋一转反而经错误揽到自己身上,这是什么意思?
风珏不肯解释。
当年,东庆皇室迁都谌州,黄嵩因此有了展露拳脚的舞台。
尽管是杨思算计黄嵩失去了东庆皇帝的信任,但这里头也有风珏的推波助澜。
黄嵩的野心可以说是风珏一手养大的,他只顾着自己却忘了黄嵩本心追求的是什么。
风珏不给黄嵩追问的机会,径直拜道,“珏心意已定,还请主公日后珍重己身。”
黄嵩说不清自己心里是何种感觉,只觉得无力又难过。
他这边的动静很快传到姜芃姬耳朵里,她也知道了众人的选择。
愿意归顺的,她也要考核之后才能接纳。
不愿意归顺的——
“……程靖和风珏二人……真是不识相……”
有个武将低声嘟囔,为姜芃姬抱不平。
话音刚落,这人便被几个人瞪了一眼,吓得对方不敢吱声。
瞪他的人不是旁人,卫慈、杨思和韩彧,幕僚几个巨头,新晋的小武将哪敢得罪。
这三人和程靖都算得上师兄弟关系,风珏则是风瑾的三弟,哪个都不好处理。
姜芃姬揉眉道,“程靖丢给渊镜先生吧,风珏……还给风氏当人情好了。”
自己教出来的孩子自己负责板正。
姜芃姬也不想杀了这俩小子把渊镜和风仁得罪死,毕竟还要指望他们帮自己完善教育。
只要程靖和风珏不会背叛自己,姜芃姬可以放任不管。
反正程靖去了渊镜那边,他也不可能清闲。
风珏回了风氏,风氏会盯着他,不给自己添乱。
众人皆言:主公仁慈。
谋士还能找到她的小心思,旁人迟钝一些,快将她捧上“仁德”的神台了。
姜芃姬:“……”
瞧,明明她一肚子坏水,算计算得老远,外人还是觉得她光风霁月,简直酸爽得不行。
先不管黄嵩那边的事情,姜芃姬这里是忙得要死。
先前黄嵩兵败,死伤无数,但逃兵更多,若是任由他们不管,他们不是饿死了就是落草为寇残害百姓。姜芃姬自然要善后,一面派兵将他们抓回来,一面招募兵马,将他们骗回来。
收拾这些残兵败将,姜芃姬最有经验了。
为了不影响军营风气,俘虏的安置问题也成了首要解决的棘手问题。
第1343章 无头尸骨,法印(一)
姜芃姬治军严格,但给士兵的饷银待遇和抚恤福利也是诸侯间首屈一指的。
她花费半月时间去处理这事,空闲时间便带人外出勘察长冶的地形,看看应该改善哪里。
不仅自己去,她还将黄嵩给捎上了。
“他们都忙着呢,思来想去只有你还是清闲的。”
姜芃姬平静道,风轻云淡的模样好似只是谈论今天的天气。
黄嵩几乎要憋出血了,好歹二十天前还是打得死去活来的对手,你难道都忘了么?
这是变相骂他吃闲饭么?
姜芃姬身着比较休闲的宽袍大袖儒衫,长袖用襻膊束好,露出两条光溜溜的胳膊。
如今的天气快要进入深秋了,黄嵩瞧她装扮便觉得冷飕飕,巴不得离她远一些。
姜芃姬脚下穿着宽齿木屐,身边跟着一个黄嵩,身后立着二十多个带刀的护卫。
他们爬到附近的山顶,往下眺望,还能瞧见连绵不断的规整军营。
“现在的长冶是个荒凉的地方,不过听闻以前也是个产粮丰裕的县城。”姜芃姬瞧了一眼,忽视一众护卫担惊受怕的眼神,爬上山顶那块石头,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伯高可知此事?”
黄嵩见她作死的举动,头皮都麻了,立马退开一些距离,洗清嫌疑。
他可不想被人误会想要谋杀姜芃姬,估摸着他还没谋杀呢,他们已经扑上来将自己绞杀了。
“听过一些,据闻是雨水倒灌,引发了瘟疫——”
姜芃姬道,“此处地势低矮,若是碰见罕见暴雨,再加上水道不通,的确容易让河流倒灌。”
东庆天灾不断,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谁也不能保证长冶此处不会再发生罕见大暴雨。
若要此处发展起来,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长冶这个地方要是能治理好了,未来也是个产粮重县,粮食这种东西总是不嫌多的。
这个时代谷贱伤农反而是一种幸福,最可怕的是粮食不够吃。
黄嵩瞧了一眼,问道,“兰亭打算怎么做?”
姜芃姬道,“引流河水,滋养肥力。”
因为古代工具十分落后,为了弥补这点,必须遣派大量人手和劳力。
按照以前的办法,姜芃姬都是附近招募流民,以工代赈,既能解决一地的治安问题,还能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与此同时还不耽误各个项目的施工建设。针对长冶,自然也是这么做。
只是……
长冶是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莫说流民了,连个活人都很难见到。
若是开发此处,姜芃姬必然要从别的地方调拨人手。
这么做又是一笔开销,调人还需要时间呢。
“我打算将战服清理筛选一下……”
说是战俘,还不是黄嵩以前的兵马?
姜芃姬打算吸纳年轻力壮的战俘,扩充军营,剩余的留下来当做劳力。
当然,哪怕他们是战俘,姜芃姬也打算给他们酬劳,只是酬劳只有正常劳力的一半。
待此处工期结束,这些俘虏可以留下来当长冶的居民也可以选择返乡。
黄嵩道,“兰亭做决定就好。”
搁在他看来,姜芃姬的手段温和且仁慈,若是搁做以前米粮吃紧的时候,战俘会被坑杀的。
战俘不能算人,社会地位比奴隶还要低贱。
姜芃姬若是嫌弃他们能吃,为了节省开支,大可以将他们坑杀此处。
这会儿不仅留着他们的性命,还给他们工钱劳作,以后甚至有机会恢复平民的身份——
饶是黄嵩也挑不出错处。
姜芃姬待在山上看了一会儿风景,起身跳下巨石。
“回去吧,天色快暗了。”
众人下山返程,刚刚走至半山腰,黄嵩不慎踩到什么,险些滚了下去。
姜芃姬眼疾手快拉了他一把,吓得黄嵩冒出一身冷汗。
“你怎么踩空了?”
“脚下有什么东西——”
黄嵩让开一步,发现之前踩着的地方露出一截发黑的骨头。
姜芃姬原先还不在意,等她低头一瞧,发现黑色骨头附近的地面露出一块碧绿。
她起身对护卫道,“将东西挖出来。”
护卫挖得很深,耗费一刻钟的时间才将无头尸骨从泥地挖出来,尸骨旁边还有一枚法印。
姜芃姬不在意尸骨,她在意的是这枚法印。
黄嵩瞧了一眼,说道,“这枚法印质地极好,看雕工和风格,倒像是大夏朝初期的。”
大夏朝一统中原,周边小国纷纷臣服,那是个经济极为繁荣,风气靡丽奢华的时代。
这一风气也影响了各行各业,很多地方都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靡靡之风。
哪怕是道家常用的法印,多少也受到了影响。
姜芃姬道,“大夏朝初期?那会儿道教盛行?”
这枚法印和卫慈身边带着的那枚法印同出一源,除了印文不一样,其他像是克隆出来的。
黄嵩道,“虽不是国教,但可比佛教僧侣讨喜多了。”
佛教是舶来品,不是本土教派。
僧侣最跋扈的时候,几乎动摇了整个社会根基。
佛教刚传来的时候,有些水土不服,后来站稳脚跟便一发不可阻挡。
百姓为了免税、逃脱兵役,私自剃度出家。哪怕出了家,行事作风却与普通俗人无异。
为了修建庙宇而侵占良田千万顷,关键是他们还不交税,豢养大量僧兵,无数铜铁金银用于修筑佛身,严重影响社会。十六国时期,那也是佛教最兴盛、最黑暗的时期。
大夏朝建立之后,太祖在皇甫丞相的建议下灭佛,捣毁无数庙宇,没收寺院非法占有的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没收奴婢数十万人,勒令没有读碟的非法僧侣尼姑还俗。除此之外还将铜身佛像、金身佛像都拆了,材料拿去铸造钱币或者打造农具、兵器,制定严苛的出家法规。
经此一役,佛教颓靡,道教在朝廷的扶持下迅速拔起。
当然,民间也有人说皇甫丞相年轻时候是道观的记名弟子,所以格外亲近道教。
经过黄嵩的科普,不止姜芃姬听明白了,直播间咸鱼也懂了。
【偷渡非酋】:听着蛮像三武一宗灭佛?
【妖精女王的绯红】:我以为僧侣都是面目慈祥的……听得一脸懵逼。
【依依紫眸】:华国历史的僧侣也差不多这个德行。
观众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姜芃姬的目光却始终望着手中的法印。
第1344章 无头尸骨,法印(二)
“无头尸骨生前是被人毒死的?”黄嵩感叹道,“唉,这老兄也是可怜。”
虽然过了不知多少岁月,但骨头上面依旧能瞧见黑沉沉的颜色。
尽管不知道尸骨的主人是谁,但这个下场也挺凄凉的。
姜芃姬瞧了一眼尸骨。
“这具尸骨有些年头了。”
总之不会是这个时代的尸体,看手上这枚法印,估计尸骨主人也是大夏朝时期的。
“挖个坑埋了吧?死得那么可怜,要是连尸骨还被抛弃野外,未免太惨了些。”
姜芃姬点头,护卫又吭哧吭哧挖坑将尸骨埋入地里。
黄嵩诧异地望向姜芃姬,迟疑道,“这枚法印……怎么处理?”
死人的东西还是别碰为妙,谁知道上头有什么脏东西?
姜芃姬说,“子孝身边也有一枚差不多的法印,我让他看看。”
黄嵩哦了一声,没有继续追问。
看法印的质地,价值不菲,不要白不要,反正主人也不能找活人算账。
这也算是飞来横财了。
等他们回到营地,天色也暗得差不多了,姜芃姬将直播间关闭,还请黄嵩一道用晚膳。
黄嵩感慨道,“输给兰亭,越发服气了。”
姜芃姬道,“吃饭也堵不住你的嘴。”
黄嵩心下摇头。
他以前听说姜芃姬的膳食都和士兵等同,那时候还觉得不可能,如今一瞧却知道是真的。
正因如此,他才会那般感慨。
东庆大部分国土隶属于北方,小麦种植兴盛。
不过大夏朝之前,人们还不知这东西能磨成面粉,大多都是带着壳蒸着吃,称之为麦饭。
之后,人们发现小麦能磨成粉被制成各种面点。
不仅吃得饱,味道也比之前的麦饭好得多。
尽管如此,奈何农业技术不成熟,麦子去麸皮耗费的成本太大,价格也随之上扬,普通百姓根本吃不起。百姓们吃的麦子或者其他食物,处理过程很粗略,时常掺杂砂砾、小石块。
判断一个人出身富贵还是贫穷,往往看他的牙齿就知道了。
牙齿整齐干净,这意味着吃**细,还能洗牙漱口,生活条件自然富贵。
牙口磨损且层次不齐,多半是贫穷人家,他们吃的食物都是没有精细处理过的,沙石较多。
士兵的军粮,十六国之前是小米粥或者麦饭,如今则是用小麦磨成的粉制成面点和米粥。
搁在他眼前的烧饼馒头瞧着十分精细,看不到沙石的痕迹,吃着也是香软可口。
姜芃姬身为主公,吃得精细一些也正常,但黄嵩看到普通士兵吃的也是这个。
这说明什么?
说明姜芃姬治下经济十分繁荣,农业工具发达,普通士兵也能吃得精细。
窥一斑而见全豹。
黄嵩自然是输得心服口服。
殊不知,姜芃姬对农业器具的改良和发明几乎与战争器械等同,每年都拨下去大量经费,木工坊的邵光张平拿着那么丰厚的工资,要是不给她吐出点儿好东西,她能捶死这俩。
如果姜芃姬这会儿回去一趟,她会发现丸州的农业器具又改良了。柏月霞可是墨家巨子指点过的,天赋极佳,三个科技达人凑到一块儿,天雷勾动地火,灵感迸发是一波接着一波。
吃过饭,黄嵩主动告辞,姜芃姬点着油灯看了三个时辰的文件。
等她放下最后一卷,她听到卫慈的脚步声。
果不其然,卫慈又给她送夜宵了,要不是她吃不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