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帝直播攻略-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不要命了?”
  副将甲狰狞道,“我不要了原信这崽的命,他明儿便能要了老子的命!”
  副将乙面色一沉,不敢应下。
  “怎么?你怕了?”
  副将乙道,“不是怕了,只是杀了原信……我们怎么办?”
  副将甲道,“打仗这些年,咱们兄弟也搜刮了不少银钱,到哪儿都饿不死!”
  副将乙还是没动静。
  副将甲道,“当个地主也比现在好过,娶十个八个娘们,生十几个崽,给你们家延续香火。”
  副将乙咬咬牙,点头应下。


第1285章 伐黄嵩,东庆一统(二十七)
  “拿、拿酒来——”
  原信醉醺醺地眯着眼睛,脖子以上的皮肤因为酒气而涨红,嘴里还不忘嘟囔嚷嚷。
  “人呢?人在哪里?快点拿酒——”
  他以为自己喊得很大声,实际上低如蚊呐,几乎是含在嘴里说出来的。
  原信四仰八叉地躺在主帅床榻上头,半个身子横在床内,半个身子横在床外。
  尽管时下的酒水度数不高,不会喝酒的女子都能啜上半瓶,但原信喝酒是以“坛”做单位,酒量再好也架不住他鲸吞龙吸般往肚子里灌,酒醉是常有的事儿。这会儿酒意正浓,身子热得冒汗,他撕扯着将身上的铠甲卸下来,图个凉快。这样还是热,他便将衣襟扒开来——
  酒意侵占理智,他沉沉睡了过去,意识模糊间听到外头传来几句对话。
  “……末将……有紧急要事……对,十万火急的事儿,必须当面和将军商议……”
  说话的人是副将乙,他身后还跟着一个缩着肩膀、垂着脑袋的小卒,小卒似乎很怕生,一直都看着地,没有抬起头。天色已深,守卫主帐的小兵也困了,盘问几句便放人进去。
  副将乙进去前还不忘叮嘱一句。
  “这几天将军心情不好,你们都打起精神,别走神了。”
  守卫谄媚笑道,“小的知道,一定不会走神。”
  说是这么说,等副将乙带人进去,守卫两旁的小兵懒懒地打了个哈气,困意更浓了。
  副将都在主帐里头呢,安全性够高,他们兄弟几个也能趁机偷偷懒。
  副将乙带着小卒进入帐内,那个“小卒”抬起头挺起胸,赫然便是被看押起来的副将甲!
  一阵如雷呼噜声传入二人耳畔,他们对视一眼,分别从两旁绕过屏风走入帐内的寝居。
  原信睡得死死的,胸口一起一伏,呼噜声有节奏地响着。
  副将甲目露凶光,低喃道,“真是天助我也,他竟然将铠甲卸下来了——”
  旋即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发黄的牙。
  如果原信穿着铠甲,保护住全身各大要害,他们没办法一击得手,说不定会引起原信的挣扎从而惊动外头的守卫。未曾想原信如此配合,浑身上下没有丝毫防备,不就是待宰的羊羔?
  他给副将乙使了个眼色,二人交换了个眼神,心神领会。
  他俩本就是相扶相持走到现在的好兄弟,彼此一个眼神便能领会各自的意思。
  碍于原信平日的威吓,他们不敢明目张胆上前杀人,不仅放轻了步子,连呼吸都屏住了。
  副将乙距离原信不过三步距离,他抓住机会,眼疾手快冲上前。
  伸手死死捂住原信的口鼻,当即翻身压在原信身上,借用两腿的力量将他的两肩压住。
  副将甲也动了,他拔出藏在怀中的短匕,空中划过一道雪白冷光,刀锋即将吻上原信脖子。
  原信睡梦之中感觉呼吸困难,身上又压了重物,下意识挣扎着睁开眼睛,入眼便是看到两张狰狞的面孔。原信心中巨骇,凶险的危机感涌上心头,还未等他用力掀翻压制他的副将乙,副将甲已经手起刀落,尖锐的刀锋划破了他的喉咙,鲜血“噗”得一声喷了出来——
  二人被原信的血喷了个正着,他们也不在意,副将甲手下加大力道,直至刀身卡在了原信的脖颈骨头上才罢休。副将乙翻身下来,副将甲将刀子拔出又在原信胸口捅了几刀——
  “够了,快点收拾走人!”
  副将乙看不过去,连忙阻止同伴虐待尸体的举动。
  原信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大罗金仙来了也救不了他,何必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
  副将甲恨恨收手,动手将沾血的外裳剥下来,离开之前还扭头对原信的尸首吐了一口口水。
  副将乙调整表情神态,胸腔的心脏跳得跟擂鼓一样,外表却若无其事。
  守卫的小兵嗅到二人身上的血腥气,眉头一跳,正要开口盘问。
  副将乙苦笑道,“将军心情不虞,我先回去上点儿止血药……”
  守卫小兵一下子明白过来了,这阵子原信太暴戾了,动辄打骂鞭笞,不少人进去都挂了彩。
  他用同情的眸子瞧了瞧副将乙,没有多盘问便放人离开。
  二人刚走了没几步,有个守卫小兵诧异地开了口。
  “刚才……似乎没有听见帐内有什么动静啊?”
  副将乙听了心头一颤,仍然强装镇定地向前,只是步子略显凌乱。
  这时候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
  “快将他们拿下,有诈!”
  副将乙和副将甲一听背后传来这话,立马失了分寸,蛮横向前跑去,冲撞了一队巡逻兵。
  他们反常的表现被一众兵卒看在眼里,不管有事儿没事儿,先把人抓起来再说。
  二人虽孔武有力,但双拳难敌四手,很快就被擒拿抓住。
  这时候,有人感觉哪里不对劲,外头这么大动静,为何将军原信没有半分动怒的意思?
  他便壮着胆子掀开帐幕,空气中弥漫的浓郁血腥味让他面色巨变,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探看。
  “啊——”
  一阵尖锐又短促的尖叫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聂洵收到消息的时候他刚睡下没多久,听到两个副将把主将原信谋杀了,他心下骇然,不顾伤势未愈,执拗要过去看看。军医只能妥协,让两个小兵搀着他,免得伤口崩裂复发。
  除了某些情况,聂洵是个很听话又很合作的病患。
  他的伤口很深,但这些日子乖乖养伤喝药,再加上身体年轻,伤势愈合很快。
  这会儿伤口已经开始结痂了,他偶尔还能下地走两步。
  只要没有大动作或者剧烈的情绪变动,应该无碍。
  “你们为何要谋杀将军?”
  聂洵去看了原信的尸首,目光带着几分骇然和惊惧。
  副将甲下手贼用力,原信大半个脖子被切开,下半身横在床内,上半身横在床榻外头,脑袋因为悬空而下垂,露出半个血肉模糊的横截面,鲜血流淌了一地。原信死了,死的时候还不甘地睁大眼睛,死死盯着帐顶。
  两个副将被五花大绑起来,面如土色,狼狈的模样瞧不出曾经的英武。
  副将甲挣扎着要起来,浑身上下冒出了热汗,他对着聂洵道,“军师,非是末将要杀他,分明是原信这崽子不给末将生路!末将若是不下手要了他的命,明儿末将就得尸首分家!”


第1286章 伐黄嵩,东庆一统(二十八)
  副将乙老老实实跪着,双手被缚在身后,整个人像是失了魂儿般。
  聂洵一直在养病,他当然“不可能知道”副将甲做的事。
  “好端端的,将军为何要杀你?”
  副将甲憋青了脸,半晌挤不出一个字。
  有知情者上前说明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聂洵闻言,面色铁青。
  他双目锐利地望着副将甲。
  “强占民女,残杀妇孺,违反军纪——这些都是真的?”
  副将甲无言以对,面颊的肌肉因为用力而蠕动,唇瓣翕动半天也没冒出一个字。
  人证物证俱在,他连为自己申辩的余地都没有。
  他能说什么?
  说不止自己做了这事儿,别人也有做,他们做得不比自己少?
  这不是他给自己脱罪的理由啊。
  军营里头也有潜规则,不然怎么会有百姓暗地里骂兵卒是“军匪”?
  披着兵的衣裳,干着匪的勾当。
  不少流氓混混出身的兵卒趁着打仗的空档,暗地里抢掠百姓钱财,乃至冲入百姓家中欺凌妇孺,这都是常有的事情。他们不仅欺负活人,有时连死人都不放过,靠着扒坟发家致富。
  当然,扒坟这事儿缺德归缺德,有时候也是无奈之举。
  如果姜芃姬哪天穷得养不起兵了,她说不定也会搞个“摸金校尉”,克扣死人去养活人。
  死人不会吭气,但是活人被欺负了,他们会怨愤!
  不管干了多少缺德事情,只要没有捅到上层那里,发生了也能当做没发生。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过,这要建立在没人过问的前提下。
  如今苦主上门讨要说法,原信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副将甲为了性命才选择反杀原信。
  本以为原信死了,他们就安全了,孰料这么快就东窗事发。
  副将甲不吭声,默认了聂洵的说法。
  “谋杀主将,强占民女,残杀妇孺,三罪并罚!你可有异议?”说罢,聂洵不管副将甲,对着副将乙道,“你与他合谋残杀主将,知法犯法,其心可诛,论罪当死……你可有异议?”
  二人面如土色,聂洵大手一挥,语气冰冷无比。
  “来人,将他们二人拖下去,军法处置!”
  二人被押了下去,他们这才如梦初醒,挣扎着向聂洵求饶,希望将功抵过。
  聂洵却没有心软。
  他也不可能心软。
  “愣着做什么?全部拖下去!”
  作为主将的原信死了,如今军营大权落入聂洵手中。
  他撑着病体让人收殓原信尸首,因为战事吃紧,原信的丧事只能从简。
  “派人去给主公报丧,如实说来即可。”
  聂洵大刀阔斧地动手,或剪除或打压一部分依附原信的蛀虫,再提拔一部分人补上。
  一系列行云流水的动作,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临危受命,反倒像是预谋已久。
  奈何感觉不能作数,哪怕有人嘀咕,他们也不敢将这话说出来。
  莫说他们,哪怕原信、副将甲和副将乙三人复活,当事人也说不出聂洵在背后做了什么。
  纵使这是聂洵设下的局,但明面上他仍旧是最无辜的人。
  因为聂洵为此准备了许久,所以主将被人谋杀,全军不仅没有动荡,反而诡异地稳定许多。
  聂洵又接连出手肃清潜在的隐患,犯错者施以重刑,有功者予以重赏,手段迅若雷霆,尽可能扭转原信留下来的坏账,倒是让人重新认识这位看似脾气温和无害的军师——
  一番动作下来,风气肃然一新,勉强压下浮躁的军心。
  聂洵的手段到底不是原信能比的,风瑾这边迟了好些天才知道原信死了。
  典寅是个实诚的汉子,心里有什么嘴上说什么。
  他咋舌叹道,“原信就这么死了?”
  风瑾笑着反问,“不然你觉得他该怎么死?”
  典寅面露不解之色,他也不是从前的傻白甜了,他能听出风瑾话中藏话。
  “军师这话何意?”
  风瑾道,“你不觉得聂洵的反应过于迅捷了?”
  典寅忍不住挠头道,“据末将所知,聂洵此人是渊镜先生的女婿,连先生都看得上眼的人,怎么会是普通人?聂洵临危受命还能做得这般周全,可见此人也是难得的人才——”
  风瑾失笑道,“典校尉也是难得的人才,这般纯澈的赤子之心很少见了。”
  典寅难为情地讨饶道,“军师莫要笑话末将了,这里头到底有什么门道?”
  风瑾道,“从表面上来看,原信是死于两个副将的记恨,实则死于聂洵的算计。”
  典寅惊愕地睁圆了眼睛,“您是说……聂洵撺掇两个副将杀了主将?”
  风瑾摇头,典寅更迷糊了。
  “武人杀人用有形之器,谋者杀人用无形之剑,聂洵是个谋者。”风瑾道,“正如主公曾说的,再精妙的计谋一旦被人知晓,便失去了效力。同理,谋者的杀人手段也不足为外人道。”
  如果聂洵粗暴指使副将谋杀主将,那他处死副将的时候,不怕被副将临死攀咬一口?
  越是精妙隐秘的算计,成功的几率越大,同时也能最大限度保护谋者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风瑾道,“原信之死和聂洵脱不了干系,只是无人有证据指证他。”
  唯二的证人,早早被送到阎王面前了。
  典寅听后打了个寒战。
  风瑾道,“瑾也没有证据,不过种种巧合都指向了聂洵,巧合多了,便不是巧合了。”
  典寅忍不住咋舌,“谋害主将……聂洵不怕黄嵩秋后算账?”
  黄嵩本就是多疑的人,原信之死看似死有余辜,但仔细彻查,聂洵绝对会被怀疑。
  没有证据不妨碍怀疑一个人呀。
  风瑾道,“有消息传来,说是聂洵将妻女送至丸州岳家。他现在孑然一身,光脚不怕穿鞋,有什么可担心的?黄嵩找聂洵秋后算账有个前提,他得赢了主公才行!瞧如今的局势,典校尉觉得黄嵩赢面大?与其说聂洵杀原信是为了报仇泄愤,倒不如说是为了孤注一掷,放手一搏!只是……不知黄嵩对不对得起聂洵这番苦心谋算……”
  没了原信在一旁束手束脚,聂洵才能彻底放手守卫谌州。
  只可惜——
  一手好牌被原信打得七零八落,聂洵又无通天本领,如何扭转乾坤?


第1287章 伐黄嵩,东庆一统(二十九)
  典寅感慨道,“可惜了,还是太迟了。”
  风瑾赞同点头,附和道,“的确是太迟了,倘若聂洵早些废了原信,兴许主公——”
  他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如果让聂洵全权掌控谌州兵马的调度权,原信从旁辅助,兴许姜芃姬真会吃大亏。聂洵的手段不是原信能比的,原信带兵打仗可以,说起算计布局远不如聂洵。
  行军打仗最忌讳让外行指挥内行。
  原信不算门外汉,但他性格激进鲁莽,容易坏事儿。
  原信能当好一把刀,但他当不好拿刀的人。
  典寅是姜芃姬的隐性脑残粉,症状虽然没有姜弄琴那么狂热明显,但他对姜芃姬也有着蜜汁自信。听到风瑾这么说,典寅便反驳道,“纵然聂洵独掌谌州大权,他也奈何不了主公。”
  风瑾笑道,“是,主公自然是最强的。”
  脑残粉说得都对,风瑾和杨思一样,早就放弃和他们交流了。
  风瑾口中“最强”的姜芃姬,此时在做什么呢?
  她带兵在谌州浪够了,丢下一堆烂摊子给风瑾处理,自己带着人拍拍屁股走人。
  原信被谋害的时候,她才赶至半路,远古时代信息传递那么落后,她想收到消息还需要一段时间呢。如果她知道的话,肯定会给聂洵双击666,顺便留个点赞——此举,大快人心!
  姜芃姬骑在小白背上悠悠赶路,口中哼着古怪的调子。
  优哉游哉的模样不像是带兵打仗,倒像是带着一群小盆友去郊外野游。
  “主公哼的是什么调子?”
  原以为主公是随便哼哼,可他认真听了一会儿,发现有几段调子是重复的,不是随便乱哼。
  不同于时下的曲调,主公哼的调子听着很新鲜。
  姜芃姬语调愉悦地道,“联邦十军进行曲。”
  这句话拆开来,每个字杨思都听得懂,合在一块儿他就不懂了。
  杨思诧异问道,“联邦十军进行曲?联邦是什么地方?”
  姜芃姬欺负杨思听不懂,干脆就糊弄道,“做梦梦见的地方,那是个很遥远的自由乡。”
  纵然穿越快十年了,姜芃姬心里依旧惦记着自己的故乡,未曾忘记。
  “自由乡?”杨思“哦”了一声,随口一问,“那是个怎样的地方?”
  姜芃姬回忆了一番,平静地道,“充斥着战争的地方。”
  从她记事开始,联邦大战小战不断,若非战事吃紧,联邦也不用启动基因战士计划。
  姜芃姬算是这项计划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受益者。
  没有这项计划,她怕是早死了,亦或者泯然众人,成了被人保护的普通民众。
  杨思诧异道,“充斥着战争的地方……这也能被称之为‘自由乡’么?”
  姜芃姬笑道,“兴许是因为……梦中的人兴起战争是为了争取自由?正如现在诸侯争夺天下,兵戈四起,同样是为了平定天下。战争是不好,但战争也是达成目标的手段之一……”
  “为了平定天下而兴起战争,这话说出去,不知会惹来多少人抨击攻讦。”杨思摇摇头,“诸侯争夺天下,本身还是为了私欲,绝非主公说得如此坦荡。主公与他们不一样……”
  姜芃姬笑着反问,“哪里不一样?”
  “主公逐鹿九州是为了太平,您说这话是发自肺腑,不止思相信,别人也信。人与人不同,其他诸侯不一样的,不是每个人都和您一样有这么高的操守和觉悟。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主公甘心为了百姓和将士掏空自己的私库,这些年陆陆续续投出去数千万贯巨财,极少动用公库。别人却恨不得将百姓将士榨干,尽可能剥削他们仅有的利益,仗着权利将公库据为私有。那种人说自己逐鹿天下是为了百姓而不是为了天底下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谁信呢?”
  杨思不承认自己在吹主公,他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从这一角度来看,姜弄琴整天吹捧主公,不是没有道理。
  姜芃姬笑道,“没想到我在靖容心中的评价这么高,为了对得起你的赞誉,我要做到最好。”
  杨思尴尬地咳了一声,不经意间瞧见姜弄琴看过来的视线,对方的眼神写满了一句话——
  你的眼光很好!
  杨思:“……”
  自己看上的女人是个脑残粉,那是种怎样的体验?
  答曰:好似自己脑袋上长了青青草原,随时都能放羊。
  姜芃姬道,“我得抓紧了。”
  杨思诧异,“抓紧?抓紧什么?”
  姜芃姬说,“军改啊。”
  “主公不是说等战事结束再改?”
  变革一向是风险与利益并重,一个不好还会惹来杀身之祸,杨思希望她能更加慎重。
  姜芃姬说,“的确是安排到战争结束之后,不过现在也能提上日程了,你给我参谋参谋。”
  行军太枯燥了,哪怕有直播间咸鱼逗乐,但她不能沉迷弹幕啊,杨思可是个眼尖的人精呢。
  偶尔看看弹幕都要小心翼翼,以免杨思发现蛛丝马迹。
  她要给自己找点儿事情做,打发打发时间。
  杨思问道,“主公打算怎么改?”
  姜芃姬道,“目前的军制,我不是很满意。职权责任不分明,拖慢效率,将士军饷分拨不清晰,总有小人趁机钻空子吃空饷,再强的精锐也经不起害虫蚕食……还有军纪军规,以前弄得不错,仍有人知法犯法,肯定是因为犯罪的代价太低,助长了他们的气焰……”
  她倒是想偷个懒,直接联邦军制照搬过来,可她知道这么做是不行的。为了将利益最大化,姜芃姬只能在原有基础项进行深化改良,细分权责,符合时代背景的同时还能让人们接受。
  因为她是军伍出身,从小接受基因战士训练,年纪小小就上战场的人,所以她深刻明白强大的武力有多么重要。不论是国家还是势力,尊严、权利和地位都需要强大的武力作为支持。
  她想在乱世杀出一条血路,建立一个万国来朝的国度,没有强大的武力,一切都是空谈。
  军队一定要经营好,军改避无可避。
  时下的军制在她看来,实在是糟糕,弊端之多能说三五时辰。
  姜芃姬军改不打算一步到位,她打算一步一步慢慢来,尽可能减少动荡和反弹。
  先从问题最大的部分着手,逐渐细分深入。


第1288章 伐黄嵩,东庆一统(三十)
  最初的军制简单粗暴,文武不分、军政一体,地方诸侯虽有一定的调兵能力,但必须听令中央皇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诸侯豢养私兵、组建私人武装力量蔚然成风。
  军权过于分散,自然也为整个社会动乱埋下了隐患。
  为了顺应政治和经济制度,军制改革也刻不容缓,军政开始剥离,转变成以君王为中心的高度集权化军事体制,文武开始分职,奖励军功制度也更加明确,兵源从单一的渠道转而面向普通百姓,再将军赋压力转移到百姓身上,兵力进一步扩张壮大,有利于战争动员。
  如今的军制更加复杂多变,以东庆为例,和平时期,为了保证兵源稳定,东庆皇室下令将兵卒家人编入军籍,强迫对方世代从军,战争时期则强征普通百姓入伍,强迫他们当兵卖命。
  军籍二字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不是什么好词汇。
  如果不是姜芃姬弄了种种措施,百姓对“军籍”可是避之不及的。
  这种军制下的兵卒,战争素养自然高不到哪里去,打仗划水,至多比注水兵高一些。
  地方势力还能用钱财招募大量私人武装势力,例如姜芃姬曾经的部曲。
  天下五国的军制大同小异,大多都是从大夏朝时代继承过来的。
  各国因为国情不同,略有变化改动。
  姜芃姬的野心很大,她不满足现状,她要让自己的军队成为真正的顶尖精锐!
  她思考军改不是一日两日了,心中早有了腹稿,一旁的杨思认真听着。
  二人时不时低声交流探讨,时间流逝飞快。
  杨思越听越是心惊,同时也拔高了对姜芃姬的评价。
  自家主公能收割那么多脑残粉,自身魅力不可谓不强。
  他道,“若是这么做,诸人可会反对?”
  姜芃姬暗中翻了个白眼。
  “他们反对做什么?他们又没有尝过吃空饷的滋味,没有得到过的,失去了也不会可惜。”
  杨思一噎,顿时没了言语。
  他不由得怀疑,自家主公到底从什么时候萌生军改的念头,早早就开始布局了?
  姜芃姬和杨思刚才谈论一人多职衔多粮饷的问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杨思身上不止一个职衔,他一人就能领到对应职衔的粮饷,实际上众多职衔只有一个是实在的,其他都是虚名。说得再简单一些,他一人干了一人的活,最后却拿了好几人份的工资,导致资源浪费。
  因此,姜芃姬从来不给他们虚名职衔,一人就领一人的工资。
  谁有功劳谁就多拿赏赐,平日年节还有福利。
  姜芃姬在员工福利方便从不吝啬。
  除了这个问题,多职衔还带来职权不明的问题,弄出外行人指导内行人的笑话。
  和平时期不算大问题,但到了战争时期,这就是致命点了。
  姜芃姬还和杨思谈了军衔制度,她打算细分职权,提拔更多可用的新人,调动兵卒的建功立业的积极性。按照目前的制度,那就是“僧多粥少”,长久以往不利于内部稳定和发展。
  二人从正午谈到了落日,刚好提及军纪。
  杨思道,“依思之见,主公治下军伍纪律严明,已是世间罕有。”
  再改,还能改到什么程度?
  姜芃姬却摇头道,“话不能这么说,明面上没人犯事,但暗地里就没有一例违法乱纪的?”
  杨思默了一下,他还真不敢保证。
  凡事无绝对,打仗那么混乱,难保没有胆大包天的人趁乱惹事,欺凌百姓。
  姜芃姬又道,“他们现在不敢,因为我还年轻,威慑力尚在。假如我百年之后不在了,威慑不存,统领他们的将军心术不正……届时,上梁不正下梁歪,全军上下互相包庇,欺上瞒下,苦的还不是苦主?正所谓民不与官斗、不与军斗,若真有小人作祟,那真是防不胜防。”
  杨思苦笑一声,“主公想得未免太深远了。”
  嘴上这么说,但他心里还是赞同姜芃姬的话的。
  自家主公想军改,希望未来没有英明神武的领导,军营依旧能保持浩然正气。
  “我曾听过一句话,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姜芃姬道,“同样可知,守法是因为犯法的筹码不够。倘若犯法的筹码令人心动,自然会有人主动践踏律法……那么,我便增加犯法需要付出的代价,沉痛到无人敢触碰底线。靖容,你说这个想法怎么样?”
  杨思听后,笑着调侃,“主公这话该和文彬说,他若是听到这话,必然奉为警世名言。”
  韩彧毕生追求的“道”,不正是“法”么?
  姜芃姬道,“你说好不好就行,将文彬扯进来做什么?”
  “好是好,但……”杨思道,“过犹不及。”
  自家主公的想法很好,但也要捏好一个度,不然会适得其反。
  姜芃姬点头道,“这个我知道,所以我想将军籍统一管理,统一记录在册。但凡有人违反军纪,不仅会绝了自身的晋升之路,同样还会累及子嗣后代,三代之内不能从政从军,子嗣不能享受一切军属福利。待来日,金鳞书院扩张分院,犯错军士后人同样会被拒之门外——”
  杨思暗中摸了摸鼻子。
  刚才还跟她说“过犹不及”呢,自家主公直接下了狠手。
  这一制度要是推出去,谁敢犯事儿呢?
  犯事儿的代价太大。
  很多人脑子里都有“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执念,
  一旦违反军纪,不仅会令祖宗蒙羞,还会祸害后人的前程。
  某个方面来讲,这比杀了人还令人痛苦。
  姜芃姬道,“我这只是大致想法,具体怎么定,还是要等人齐了,集思广益。”
  除了这些,姜芃姬还和杨思探讨了不少,姜弄琴看着自家主公的眼睛一直冒着崇拜的星星。
  杨思一看就来气,他长得不比主公好看么?
  这一下午,他没少浪费口水啊,怎么不见她怜惜自己?
  “我的呢?”
  杨思眼巴巴问姜弄琴手中的水囊。
  姜弄琴冷笑一声,“没有,这是主公的。”
  杨思:“……”
  嘤!


第1289章 伐黄嵩,东庆一统(三十一)
  杨思内心受到了暴击,但他不敢找自家主公的晦气,因为自家主公快变身爆竹了,不敢惹!
  这事儿还要从前不久收到的战报说起——
  姜芃姬和杨思相谈甚欢,她享受着姜弄琴奉上的水囊,顶着杨思幽怨的眼光将它喝空。
  未等她喟然一叹,外头传信兵说有要事回禀。
  姜芃姬眉头一蹙,嘀咕道,“这时候能有什么事情?”
  她统领五万大军骚扰黄嵩谌州的事情,知道的人没几个,更别说派遣传信兵半路截道了。
  “让他进来说话。”
  为了将消息传到,传信兵日夜奔驰,早已人疲马乏,神色倦怠,可见到了姜芃姬,他的眸光又添了几分光彩。他道,“回禀主公,前线浒郡边境失守,敌方攻入浒郡冢河县,将士伤亡六千余人。罗越校尉带领残兵退守三山峡谷,韩彧军师北上支援,局势暂且稳定下来。”
  姜芃姬听后惊愕地睁圆了眼睛,似乎没听明白传信兵说了什么。
  “浒郡失守,丢了一个冢河县?靠着文彬出兵牵制黄嵩兵力才能勉强稳住三山峡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