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帝直播攻略-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浙郡本土势力想要作妖也妖不起来。
  为嘛?
  还记得程远和秦恭攻下浙郡,暗中扮作土匪到处劫掠么?
  那番折腾,弄得各家实力大损,姜芃姬又过于强势,他们只能暂时臣服以图后谋。
  浙郡是他们的主场,还能让外来的强龙霸占了?
  姜芃姬还真就压倒了地头蛇,将自己人安插在浙郡最重要的几个职位上。
  文有韩彧,武有秦恭。
  二人皆是受宠若惊,他们以为依他们的情况,至少还要观察一阵才能真正受重用呢。
  韩彧在浙郡的根基不浅,秦恭也是浙郡本土人士,这俩要是想搞事,太方便了。
  姜芃姬却不担心。
  浙郡士族不可能策反他们。
  “打仗一时爽,善后火葬场。”
  这是姜芃姬连日来的心声,若非帐下人手越来越多,如此繁重的劳务真能将人压死。
  姜芃姬身为主公,忙里偷闲,还没来得及打个盹儿便被卫慈抓了包。
  “子孝——”
  卫慈道,“丸州来信。”
  信?
  姜芃姬接过打开火漆,取出里头的信纸。
  一目十行扫完。
  “文辅先生病了——”
  程巡死后,战事只剩扫尾,程远恳求扶灵北上。
  卫慈跟着叹息,“中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先生年纪也大了,经不住刺激。”
  前世的程丞比这一世惨多了,不仅失去了长子,还失去了次子程远,三女在最好的年华香消玉殒,恩爱一生的程夫人经不住连番打击,病死南下逃亡的路上,只剩程丞一人。
  姜朝建立,程丞作为第一史官怼天怼地,之后又帮着陛下建立相对完善的考试取人制度,无形之中得罪了不少权贵世家。不管旁人如何攻讦,权贵如何引诱,他都视若无睹。
  起初,卫慈敬佩程丞的高风亮节,等他为了儿子卫琮操碎心的时候,这才明白其中心酸。


第1218章 渊镜判命
  程丞的病情远比信函所述更加严重,一度到了意识混沌的程度。
  丸州有名的郎中都请来看过了,有些斟酌着开了药方,有些则隐晦叮嘱家人做好心理准备。
  程夫人不肯接受现实,一改以泪洗面的颓靡,转而去打听有没有更好的良医。
  结果令人失望。
  程府上下一片阴云,程远更是大受打击,既要操办长兄程巡的葬礼,还要照料病重的老父和身心俱疲的母亲。没过多久,他的气色便憔悴了许多,整个身子骨都清瘦了两圈。
  程远不止一次懊悔,倘若他早早派人将程巡拿下,不给他撞墙自戕的机会,兴许就不会死。
  不过,他心里也清楚——程巡已经存了死志,哪是那么容易拦下的?
  “二郎君,有人递了拜帖。”
  程远深吸一口气,试图驱散一夜未眠的倦意,他伸手接过那几张拜帖。
  他扫了一眼拜帖内容和落款,强打起精神。
  “快些将渊镜先生和风先生引至偏厅,我清洗一番便过去,莫要怠慢贵客。”
  程丞、风仁和渊镜算是同事,私交甚好,这会儿程丞病重,另外二人自然要上府探望。
  程远打起精神接待两位,风仁询问了程丞如今的病情,渊镜先生始终皱着眉头,沉思什么。
  “家父昨夜呕吐数回,高烧发热不退,郎中用了各种办法,仍是不见效,反而病情愈重。”程远想起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的父亲,顿时红了眼睛,对方病重昏迷的时候口中还喃喃“大郎”,可见大兄程巡之死给父亲带去了多大的打击,程远现在连睡都不敢睡一下,生怕程丞就这么没了,“……多谢先生过府探望,父亲若醒了,晚辈定会第一时间派遣家丁告知二位。”
  风仁叹息一声,脑海中想起许久之前程丞的梦境。
  程巡之死早有预示!
  思及膝下风珏和风瑾,风仁不由得生出同样的隐忧。
  风仁正欲开口,一旁的渊镜先生开口,“冒昧问一句,公辽可知文辅生辰八字?”
  程远怔了下,疑惑地摇头。
  “不知,先生需要家父八字作甚?”
  远古时代不同于其他时代,人们对生辰八字十分看重。
  每个婴儿诞生,父母便会将八字写下锁紧提前准备好的盒子。
  因为刚出生的小孩儿阳气弱,容易招惹邪物,锁住八字便是锁住孩子的“命”。
  等孩子到了定亲的年纪,父母才会打开盒子。
  一般情况下,生辰八字只有极其亲近的几个亲人才知道。
  程远作为儿子不在其列。
  渊镜先生道,“文辅此番病情来势汹汹,老夫担心是不是邪祟作梗——”
  彼时的人们还是很迷信的,渊镜先生作为有本事的老神棍,他的话自然没人怀疑。
  程远将此事告知了母亲,程夫人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急忙写下夫君程丞八字。
  渊镜先生拿到程丞八字,粗粗一看便皱了眉头,等他仔细掐算,眉头更是紧得夹死蚊子。
  程夫人忐忑问,“先生,夫君有何不妥之处?莫非真是邪祟附身作祟?”
  渊镜先生沉吟一会儿,开口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程夫人放心,文辅病重是吉兆。”
  程夫人怔了一怔。
  长子撞墙自尽、丈夫命悬一线——
  如此惨状竟是吉兆?
  她脸色变了,渊镜先生连忙补救。
  “程夫人,老夫便实话实说了。文辅八字凶险至极。”渊镜先生道,“克妻克子克女,按照命数来算,人至中年连丧两子一女,数年寒苦之后更接连丧妻。这是上天定下的命数,凡胎肉体极难改动。文辅如今病重,正是因为他的命数被外力改动,原本凶险的命格转为大吉。如此大的变动,凡身肉胎承受不住,自然要病上一阵。今夜子时,文辅病情应该会好转,破晓时分便会苏醒。”
  程夫人见渊镜先生说得如此笃定,担忧也淡了几分。
  “如此说来,夫君会转危为安?”
  渊镜先生点头,“自然。”
  程夫人道,“奴家并非玄门中人,不知命数,但也知道命格难改……”
  渊镜先生道,“命格是难改,不过身负大气运之人却不在其列。顺应天命者,自有优待。”
  有了渊镜先生的保证,程夫人也安心多了。
  风仁面色古怪,私下问道,“先生的话可是真的?”
  不管外人信不信,风仁是不信的。
  渊镜那番话十分可疑,不像是神棍算命,倒像是姜芃姬高价聘请的无脑水军。
  什么叫“顺应天命者,自有优待”?
  从政治角度来讲,岂不是暗示天命在姜芃姬这边?
  跟她作对就是跟天数作对?
  历史上的皇帝也是一个尿性,喜欢碰瓷神仙,出生前后总有异象发生,好似没有异象就不是上天钦定的天子一般。诸如老家农作物一茎九穗啦、出生前一晚屋内赤光皆明、母亲怀孕的时候梦见抱日啦——这种带有神话色彩的内容,深入剖析不过是政治宣传,愚民而已。
  渊镜先生失笑道,“自然是真的。”
  实话他说了,别人信不信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莫说旁人不信,渊镜先生本人也不想相信。
  天命多变并非好事!
  程丞的命数可以被外力影响而改变,真正的真命天子也有可能被改命啊。
  风仁眉头皱起,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
  “改明儿给你送两副八字,先生能不能测一测?无需太详细——”
  见到程巡、程远兄弟二人的结局,风仁也担心自家两个熊儿子。
  渊镜先生道,“不用送了。”
  风仁脱口而出,“为何?”
  渊镜先生用陈述的口吻道,“显德是想给二郎君和三郎君算命吧?”
  风仁道,“白发人送黑发人,天底下的父母哪个愿意看到这局面?”
  “三郎君该是大富大贵的命,离经叛道却有一番奇遇。二郎君不同,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渊镜先生道,“不过,他们的命轨也改了。老夫修为有限,暂时瞧不出改命之后的模样。”
  “他们的命也改了?”
  风仁的心情就跟坐过山车似的,起起伏伏。
  “嗯。”渊镜先生道,“不过有一点可以放心,暂无血灾。”
  换而言之,不论结局如何,两人应该都能活着。
  风仁心中滋味莫名。
  半晌才道。
  “活着就好——”
  总好过生死永隔。


第1219章 中二少年风怀玠(一)
  “祖德,你在想什么?”
  渊镜先生见唐耀想得出神,沏茶都溢出来了,不由得出声将他唤醒。
  唐耀惊了一下,险些被茶壶烫到手,慌忙将滚烫的茶壶放在茶垫上面,恢复正经坐姿。
  “先生,学生方才走神失态……”
  渊镜先生叹息道,“你方才在想什么?”
  唐耀支支吾吾,他脑子里乱哄哄的,内容太多了。
  “学生在想程先生府上的事情。”唐耀对这位恩师太尊敬了,甚至连敷衍塞责都不愿意,他实话实说道,“……有两件……顺应柳羲既是顺应天命?先生也曾说过周天之内变数无常,无穷无尽,故而天机不可泄露,命数不可算尽。对于风氏两位郎君,先生能说出口的,必然是能说的,那么……是不是还有不能说出口的?学生近日分析诸事,总觉得有些……”
  唐耀说着说着声音愈来愈低,面上带着浓浓的愁色。
  他对姜芃姬初始好感几乎为零,不过随着之后那些事情以及这些年的变化,他慢慢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尽管有所改善,但让他笃信柳羲才是真正的天子,唐耀思想上有些难以接受。
  奈何自家老师对她这么推崇,唐耀再难受也只能憋着。
  渊镜先生笑道,“倘若天下终归一统,你希望是哪家诸侯?”
  唐耀被这个问题问得懵了一下,险些咬到舌头。
  “这、这……学生未见过其他诸侯治下的情况,不知百姓生计如何,无从比较,不敢妄言。”
  虽说出身世家,但唐耀也希望百姓过得更好,天下太平。
  他坚持世家为正统的理念,本身是觉得这种理念有利于维持太平,同时又能维护世家利益。
  从这个种角度来讲,唐耀的抱负和很多士子一样,殊途同归。
  “你说得对,总是待在一处便如坐井观天,双目看不到更多的东西。唯有行万里路,阅遍山川大海,历经人间繁华,才能比较各地优劣。”渊镜先生笑了笑,他听出唐耀的回避却不追问,“另外,为师可没说过顺应柳羲便是顺应天命,准确来讲应该是柳羲顺应天命!”
  唐耀浑身一颤,这还是他这么多年头一回从渊镜先生口中听到如此笃定的论断。
  他心中五味杂陈,宛若打翻了无数调味料。
  “风氏两位郎君,他们暂时没有血灾,可……有些人活着未必比死了痛快。”渊镜先生叹息道,“试想一下,让一个身怀抱负的人圉与方寸之地、山野之间……未必是一件幸事。”
  唐耀眨了眨眼,迟疑地道,“先生所说之人,风二郎还是风三郎?”
  结合渊镜先生先前的话,姜芃姬顺应天命,日后前途不可限量,跟随她多年的风瑾怎么也不至于沦落到“圉与方寸之地、山野之间”的下场,不是风瑾,那不就是风珏?
  若是风珏的话——
  唐耀摇头道,“求仁得仁,若风三郎是这个下场,怕是遂了他的心意。”
  这下轮到渊镜先生诧异了。
  “祖德还认识风三郎?”
  “算不上认识,但也了解一些。风三郎在风氏族学启蒙,之后又在上京官学读了几年,他的同窗好友正是学生的朋友。根据朋友所述,风三郎并非醉心权势的人,若说他有什么匡扶天下的大志,似乎也没有。此人年幼时便有些……离经叛道……外人对他评价褒贬不一……”
  唐耀端着遗憾的表情摇头。
  渊镜先生来了兴致,认真听学生讲述风珏的往事。
  风氏作为千年世家,的确有其独到之处,除了家风清正、学识涵养绝佳,还有让人不得不叹服的生育和教育本事,好似人才苗子都投胎到风氏了。生孩子生得好,教孩子也教的好。
  金鳞书院也借用了风氏的教育手段。
  风仁还打算搬出风氏家规,厚厚几卷足有上千条家规,看得渊镜心肝儿颤。
  “离经叛道?风三郎?”渊镜先生颇为诧异。
  看看风仁、看看风瑾、再看看前阵子从家族跑来给老父亲拜年的风珪和膝下两个儿子……
  一脉相承的家风,说是君子之家也不为过。
  这样的家族也会出现’“离经叛道”的子嗣?
  唐耀重重点头,面上端着一种说嫉妒但又不算嫉妒的酸爽表情。
  “据闻风三郎天赋卓绝,学习神速,平日不见他苦读,但成绩却总让人难以望其项背。”
  风珏大概是那种整天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还能考第一、稳坐前三的学神。
  如果他是个好学生也就罢了,偏偏是很多夫子口中的“败类”,这就让人很难受了。
  按理说风氏出来的子弟,多半是温翩君子,风珏却是个异类,离经叛道、蔑视礼教和宗族。
  东庆讲究孝道,有一次官学夫子让学生做文章去歌颂父母,年仅十二岁的风珏却写了一篇“父母无恩”的文章,内容以前朝大儒那句“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为中心展开的讨论,狠狠出了一把名。
  当然,同样也打了别人的脸。
  风仁那会儿还是当朝中书令,他没把风珏这个熊儿子捶死,绝对是真爱。
  对于父母如此,对于宗族更是淡漠,所作所为全是出于本心。
  通俗来讲就是——
  老子爱干啥就干啥,别人管不着!
  重申一次,风仁没有捶死风珏这个熊儿子,真踏马是真爱!
  “兴许是这样,风三郎性格有些孤僻怪异,不然的话他也做不出帮助黄嵩这样的事情。”
  唐耀拧着眉头,说起这事儿还有些蛋疼的感觉。
  风珏作为高门出身,他竟然在天下初乱的时候投靠黄嵩这个宦官之孙!
  唐耀真想用锤子敲开他的脑阔看看,看看里头是不是装满了浆糊和海水!
  虽说前世的唐耀最后也投靠了黄嵩,但那时候黄嵩的势力隐隐有诸侯之首的意思。
  不少士族以为天下形势明朗,很多将赌注下在了黄嵩身上,前世的唐耀也是那会儿出仕。


第1220章 中二少年风怀玠(二)
  黄嵩出身是个不可忽视的短板,寻常世家瞧不上他的。
  这个时候出仕刚刚好,既不会拉低自身格调,同时又能给黄嵩带去帮助,增加筹码。
  若是等黄嵩平定天下再投靠他,那只是锦上添花,人家还不稀罕呢。
  孰知姜芃姬这个土匪异军突起,一人搅浑了愈渐明朗的局势,最后漂亮翻盘。
  傻了吧!
  的确是傻了!
  风珏呢?
  一穷二白没什么根基的黄嵩凭啥让风珏倾力相助啊!
  唐耀和风瑾当初的想法很相似,风珏都这么离经叛道了,干脆自己下海当主公打天下好了。
  自己当主公,自己当谋士,两不误。
  若是风珏事业有起色了,风氏还会是他最坚实的底牌。
  这不比投靠黄嵩来得强?
  做个通俗比喻,超级富N代加权N代部不去自己创业反而帮着普通中产小子创业打天下。
  脑子进水了!
  总而言之,学神的思维他不懂。
  “风三郎出仕襄助黄嵩,既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更不是为了一展抱负、涤荡天下……”唐耀想到什么,脸上出现可疑的红晕,斟酌着道,“兴许,他襄助黄嵩另有缘由?若是黄嵩兵败,风三郎性命无忧却被‘圉与方寸之地、山野之间’,兴许正遂了他的愿。”
  越说,唐耀越相信自己的判断。
  激动搓手手,他好像发现了一桩八卦。
  渊镜先生是什么眼神啊,他会看不穿学生的脑洞?
  按照唐耀的逻辑,风仁没有捶死风珏这个熊儿子是因为父亲对儿子的真爱,那风珏倾力襄助黄嵩却不求其他,说不定也是某种真爱?呵呵——这样“天衣无缝”的逻辑好棒棒哦!
  渊镜先生感觉心累。
  他隐隐明白风珏帮助黄嵩的真正原因。
  “说起来,风三郎倒是与为师年轻时候颇为相像——”
  唐耀啊了一声,抬头望着渊镜。
  “相似?”
  “很相似。”渊镜先生失笑道,“天赋高,性子傲,狂妄而自我。正因为学什么都没有难度,故而产生了‘众生皆蠢笨而我独聪慧’的想法。一面觉得世间没什么事情能难得到自己,一面又孜孜不倦找寻能让自己挫败的东西。为师以‘桃李天下’为道,自然也是出于这个想法。”
  感觉自己太聪明了,非得找个具有难度的事情难倒自己,不然太无聊了。
  人生那么漫长,难不成要无聊蹉跎一辈子么?
  颓废个毛,嗨起来啊!
  当然,如此中二的想法是年轻时候才有的。
  经过多年沉淀和成长,渊镜先生是真的喜欢上教书育人的感觉,认认真真循着自己的道。
  风珏多半也是如此。
  “大概对风三郎而言,匡扶一个不可能人的人登临天下,那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渊镜先生苦笑着道,“虽未谋面,但这风三郎却让为师有种瞧见少年的自己的感觉。不知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还是仍在盲目前行。倘若是前者,纵是败了,他也无憾吧?”
  因为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蹉跎岁月年华,失去了也不会觉得遗憾。
  等风珏真正成熟了,回首过去,他会不会心痛懊悔呢?
  渊镜先生叹息。
  当夜子时,程府。
  “退了退了,真的退了!”郎中给程丞试了试体温,果然开始退烧了。
  屋内伺候的丫鬟即刻将这个好消息传给室外焦急等待的程夫人、程远和程三娘子。
  三人一听这个喜讯,顿时喜极而泣。
  退烧便好,程丞若是倒下了,他们的主心骨也就没了呀。
  程夫人感激地双手合十,口中道,“儿啊,记得明日备一份厚礼,亲自上门向先生道谢。”
  程远也红着眼眶重重点头。
  他们又熬了几个时辰,天光破晓,第一缕阳光冲破云层。
  “醒了,老爷醒了!”
  一个接一个好消息传了过来,程夫人在儿女的搀扶下激动走到程丞床榻旁。
  “文辅,文辅……”
  程夫人情绪激动,莹莹泪光在眼眶打了几转,簌簌落下。
  程丞感觉身子沉珂,四肢百骸动弹不得,眼皮子沉得像是灌了千钧铅水,怎么也睁不开眼。
  他病重的时候,隐隐还有些意识,可以听见外界的声音。
  听到亲眷如此担忧自己,程丞内心对丧失长子的悲恸也淡了一些。
  费力睁开眼,手指弹动几下,模糊的视线渐渐清晰起来。
  他感觉自己躺了好久好久,身子骨麻木得不像是自己的,半晌才缓过劲来。
  “夫人……”
  程丞眼珠子转了转,落到跪在一旁的二子和女儿,心中一暖。
  他正欲抬手,还未抬多高便被夫人紧紧握住。
  程丞扯出虚弱笑意,“为夫已经醒了,这是喜事,莫要哭了……你们也劝劝她,多哭伤眼。”
  程远和妹妹上前劝说程夫人,一家人四口萦绕着温馨的氛围。
  世人都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话搁在程丞身上并不适合。
  郎中给他把了脉,惊诧发现程丞的身体除了有些虚弱,似乎没有什么隐患。
  反而因为这场大病,郁结的病气都舒散离体,好好修养一阵便会恢复健康。
  “这真是奇事啊,闻所未闻!”
  郎中感慨。
  程夫人心中一动,开口将渊镜的话告知了程丞。
  “先生真是铁口直断——”程丞也露出诧异的神色,开口道,“夫人有所不知,为夫病重沉珂之间,隐隐觉得身体越来越轻,耳边似有无数声音,不久之后做了一个玄而又玄的梦。梦中仅有寥寥数幅画面,但梦中内容却应了先生断言——连丧二子一女,连夫人也病亡了。”
  程夫人心中咯噔,急忙抓住程丞的手。
  “这可如何是好?”
  程丞道,“先生不是说改命了?大凶转为大吉,这已经是上天庇佑了。”
  长子的死已经无法挽救,但程丞真不想再失去另外两个孩子。
  程夫人道,“日后我会多多行善,只盼上天能将这份善缘算到巡儿头上,盼他来世无忧!”
  如此玄乎的事情都发生了,程夫人也信了积善行德的说辞。
  程丞道,“嗯,为夫与你一起。”
  他将夫人揽在怀中,夫妻二人静默不语。
  程丞心里却想得更多,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
  他如今所做之举有利于开启民智,若是真的成功了,难道不是足以流芳万世的大善?
  只盼,此举能稍微照拂已故长子。


第1221章 中二少年风怀玠(三)
  许裴兵败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般散播出去,黄嵩知道此事将自己关在书房两日不见人。
  帐下众臣忧心忡忡,生怕此事彻底打灭了黄嵩的斗志,若是连斗志都没了,那还打个蛋呀。
  第三日凌晨,黄嵩一脸常色地走出书房,好似先前两日自虐般的关禁闭不是他。
  “怀玠、友默……你们怎么在这里?”
  黄嵩见书房前立着两个熟悉的身影,出声唤了一句,二人立马转身行礼。
  风珏道,“自然是担忧主公,故而在这里等等,未曾想主公便出来了。”
  因为黄嵩闭关之前叮嘱任何人不能打搅,哪怕是风珏也不敢擅自闯入。
  “这是我的不是,让你们白白担心了。”黄嵩怔了下,很是惭愧地道,“最近局势严峻,我心情有些烦躁,所以想一个人静一静,好好剖析一番利弊。圣人也说吾日三省吾身,我自然也要好好反省一番,找找自己的错处和不足,平息浮躁心情。如今已经好了,二位无需担忧。”
  风珏和程靖对视一眼,他们还以为黄嵩被许裴之死打击到了,如今看来黄嵩不仅没有倒下反而激发了斗志。这是他们愿意看到的,倘若黄嵩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反而令人失望。
  程靖给风珏使了个眼色,后者心神领会。
  有些比较冒犯的问题风珏可以问,但程靖不可以,毕竟黄嵩对二人的信任度是不一样的。
  风珏随意问道,“不知主公这两日醒悟到什么?”
  “我反省了很多问题,例如兰亭为何能走到如今地步、我比她短缺的地方在哪里……”黄嵩神色平常,没有丝毫不悦的意思,“反省一番,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不如兰亭多矣。”
  黄嵩的确认真反省了两天,他把以前的消息翻来覆去看了无数遍。
  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体悟和认知,越看越是心惊胆战。
  风珏道,“主公勿要妄自菲薄,人有长短,各有各的长处和缺处,兰亭公也并非完美无缺。”
  “怀玠无需安慰我,是非对错,我还是能判断的。比得过就是比得过,比不过就是比不过,没什么好忌讳。强行贬低兰亭,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黄嵩面上露出一缕笑意,灼灼目光带着几分凌厉和锐气,“天下局势,风云骤变,纵使现在不如,以后未必没有机会赶上。”
  见黄嵩元气满满的样子,二人彻底放下担忧。
  知耻而后勇,亡羊而补牢,为时未晚。
  黄嵩又道,“待兰亭休整结束,多半要寻借口对我发兵了。”
  程靖和风珏没有发声,这已经是众人的共识了。
  “兰亭虽强,但我亦不弱。她想赢我,那可得拿出本事。”黄嵩神情严肃,他猛地退后一步,双手在胸前作揖,对着二人说道,“还请怀玠和友默不计前嫌,助我度过这一难关——”
  黄嵩这一举动超出二人预料,但他们也能感觉到黄嵩的认真和诚恳,自然不敢怠慢。
  “喏!”
  黄嵩刚刚走出书房,这会儿又将二人引入书房,三人密谈数个时辰。
  离开的时候,风珏和程靖并肩走了半路。
  程靖道,“主公的确是长进了,若是能再早一些,局势怕是会好很多。”
  黄嵩身为主公却能主动承认错处,承认先前对原氏武将的包庇,以至于文武势力失衡不合。
  原氏毕竟是黄嵩的本家,让他承认这点是错误的,无异于是自打脸。
  偏偏他承认了,这才让程靖高看一眼。
  只可惜——
  原信这个坑货带起来的坏风气没那么容易掐灭,聂洵嘴上不说,但心里意见很大。
  “这倒是……还是迟了些”风珏道,“诚允心中还是有芥蒂,怕不是三两日就能消弭的。”
  他将双手拢在袖中,一派安然闲适的模样,唇角还噙着淡笑,似乎丝毫不担心此事。
  程靖道,“诚允乃是真君子,主公与他坦诚公布,必然能解开心结。”
  得亏聂洵是个君子,哪怕心中有怨怼也不会做出伤害主公的事情。
  要是换成亓官让或者杨思之流试一试?
  分分钟捅死主公!
  他们和其他谋士最大的不同在于思想。
  传统的谋士讲究忠诚。
  一颗红心向主公,自发将主公捧高,将自己放低一等的位置,往往将主公宠得没有B数。
  非主流的谋士讲究随心随行。
  主公只是老板,谋士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份工作,犯不着为了不成器的老板死扒着工作不放。
  工作不满意就跳槽换一个,主公不满意就捅死换一个,多简单的事情,何必寻死觅活呢。
  所以,前世的亓官让阴死了旧主昌寿王,今生的杨思从昌寿王这里跳槽还阴了他一把。
  黄嵩好运碰见了聂洵,所以他现在还是安全的。
  假如后续危机公关做得好,君臣二人便能恢复如初。
  二人并肩走了好一阵,直至黄嵩府邸已经被远远甩在身后,周遭空旷无人。
  程靖问道,“柳羲来势汹汹,怕不好对付。”
  风珏偏头浅笑,眼底却是冰冷一片。
  “倘若柳羲好对付,青衣军、红莲教、北疆、沧州孟氏和浙郡许裴,他们输得也太冤了。”
  此人能接二连三克敌制胜,踩着敌人的万千尸骨上位,哪里是好对付的。
  更令风珏烦躁的是另一件事情——
  他始终没有听到风氏嫡支出仕站队的消息,风氏子弟安安分分待在上阳郡。
  这说明什么?
  要么,风氏觉得天下局势还不明朗,此时不是站队的好时机。
  要么,风氏已经做出了决定,所以迟迟没有动静。
  倘若是前者,风珏还不担心,倘若是后者,这说明风氏更看好姜芃姬,所以才没有风氏子弟再出仕,因为姜芃姬帐下已经有一个出身足够高贵的风瑾!如果她帐下再来一个风氏子弟,难免会给性格强势的姜芃姬造成一种风氏想要渗透夺权的错觉,反而不利于家族利益。
  针对不同的诸侯,世家应对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要是性格强势又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