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本色(九幽)-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近前,他斜眼看了萧瑾萱数眼,接着也不请安,更没有丝毫恭敬的意思,反倒是下巴一挑,冷笑讥讽的说道:
“摄政王在朝堂上不敬太后姑母,如今王妃娘娘一介后宅女流之辈,竟然也哗众取宠跑来我刑部府衙。你可别忘了我大周文帝陛下才是一国之君,而轮亲疏远近,对方更是下官的亲表弟。因此无论王妃娘娘此行所谓何来,还是请您即刻离开,否则搅扰了本官府衙的秩序,不但这些围观的刁民我必统统抓起来,就是摄政王妃您,我陈书航也不建议请您进大牢里去做做客。”
陈后和周显御这对母子,如今是势同水火的关系。
所以作为太后亲侄的陈书航,对于萧瑾萱这位摄政王正妃,自然不会有好脸色,更是本能的很抵触。
加上陈家男丁稀薄,陈书航很得太后器重喜爱,年纪轻轻就位列二品尚书,而这也助长了他目中无人,骄纵放肆的性格。
而对于陈书航的恐吓之语,什么风浪没经历过的萧瑾萱岂会在意,就见她立刻讥讽的说道:
“陈大人真是好大的官威啊,只不过你这刑部大牢小了些,本王妃恐怕你没那个本事请得动。而且这次前来是因为有位姑娘,状告无门求本妃为她主持公道,说是她的兄长因为一方砚台,含冤受屈关进了天牢,而这幕后始作俑者就是你陈书航。这刑部专审天下一切冤假错案,即便你是刑部尚书,若目无王法,一样要立案受审。”
其实陈书航适才一出来,就瞧见宁小蝶,更是猜到萧瑾萱所为何事而来。
可是有太后撑腰的他,向来有恃无恐惯了,否则也不会在长平城内,百姓口耳相传间被称为一霸了。
所以就见陈书航闻听萧瑾萱的话后,非凡没有丝毫的慌张,反倒为了力压摄政王府一筹,他很是嚣张跋扈的说道:
“我说王妃娘娘,这刑部大牢或许的确容不下您这尊大佛。可是凭你也不够资格在这替人出头,毕竟我姑母是当今太后,表弟更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我陈家人就是皇亲国戚,这大周的律法都是我们自家人说的算。因此想来评理,就叫摄政王自己过来,否则本官说谁是乱臣贼子,那谁就得按律斩首,这就是我陈书航的规矩,长德公主你现在听清楚了,可你又能奈我何呢。”
或许平时陈书航也未必这么嚣张,只是他敌视摄政王府的人,因此言语过激,也是为了故意去气萧瑾萱罢了。
可是萧瑾萱性格内敛,哪里会因为几句话被气的失了分寸,反倒是随行在侧的周显辰,这会是真的在也听不下去了。
一向性格宅心仁厚的他,竟然直接冲上前去,将手里提着的糕点馅料花瓣,砸了陈书航满头满脸不说。
他更是伸手气愤难平的一指对方,语气严厉的斥责道:
“皇亲国戚又如何,朕真是以有你这种亲戚觉得羞辱,愧对大周的百姓。陈书航你区区母后本家侄子,也敢和朕称兄道弟,适才竟然还对我七嫂不敬。对方是王妃,你一个臣下官员简直目无尊卑。而且你视我大周律例为无物,今日朕必严惩不贷,绝不叫你这等鱼肉百姓的官吏继续逍遥法外下去。”


 第757章:陈后震怒

周显辰在王府内,一晃也居住了月余的时间,萧瑾萱很早就发现对方并非游手好闲,不理朝政之辈。
反倒是一位很能听得进去忠言,愿意为大周百姓着想的仁主。
只不过周显辰长久以来被陈太后压制的太狠,导致极度的不自信,凡事没有君王气魄,总显得畏首畏尾罢了。
而如今在周显御日日辅政在侧,周显辰在王府内审阅周折,可以使用玉玺皇权的环境。
对方正飞快的独立起来,若用萧瑾萱的话说,就是周显辰已经越来越像一位皇帝了。
如今她身为王妃,却敢接下宁小蝶兄长冤屈一事,有恃无恐,更不怕僭越身份的来到刑部衙门。
就是因为萧瑾萱相信,若陈书航果真无视律法,因公徇私的话,那周显辰绝对不会坐视不理,任由这种恶霸官吏逍遥法外的。
原本周显辰一身小厮打扮并不起眼,可等他这一站出来说话。
陈书航官拜二品,又经常去衍庆宫给陈太后请安,自然认出面前之人是谁了。
刚刚还盛气凌人的陈书航,这气势当即就是一弱。
不敢置信的猛看了周显辰数眼之后,接着他腿一软,就跌坐在了地上,并马上不住叩首说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微臣不知陛下驾到,失礼亵慢之处,还望皇上看在太后姑母的份上,切不要和表哥我计较。至于刚刚微臣那番话,不过是和王妃娘娘笑闹之谈罢了,我乃朝廷命官,自然不会枉顾律法,更不敢欺压百姓,还望皇上明察。”
周显辰被陈太后把控在皇城内足有三年,长平帝都的百姓,虽然都知他们的文帝陛下年纪尚轻。
但这回在刑部衙门前,众人才算将周显辰这位九五之尊的容貌看个真切。
而在知道对方身份后,围观的百姓不禁全都跪拜在地,这里面最为惊讶的就属宁小蝶了。
因为在前来刑部衙门的路上,她因为和周显辰年纪相仿,又觉得这个小厮性格颇为憨厚,所以她粘着对方问了一路,有关萧瑾萱的事情。
可如今一想到,陪她说了半天话的人竟然是大周的皇帝,宁小蝶伸手指向周显辰,可是又惊又吓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看着宁小蝶这副傻愣愣的样子,对她那股子灵动大胆模样,并不厌烦还挺有好感的周显辰,在示意四周百姓平身之后,就笑呵呵的说道:
“小蝶这一路上,你不是一直说要让七嫂为你主持公道吗。如今朕在这里,若查明陈书航果真栽赃陷害,胡乱给清白之人安插罪名。那朕向你保证,纵使对方是皇亲国戚,也必会摘掉头上那顶乌纱帽,当众枭首以证国法。”
从错愕里回过神来的宁小蝶,闻听这话惊喜之余她“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接着就见宁小蝶掷地有声的对着周显辰,就是一连磕了九个响头,并喜极而涕的高声喊道:
“吾皇圣明,陛下不轻纵皇亲国戚,愿意为我们百姓讨回公道,皇上乃有道仁君,吾皇万岁,万万岁。”
陈书航自打当上刑部尚书之后,私底下欺压百姓的事,可没少做。
但因为他平日里总拿皇亲国戚的身份压人一等,寻常百姓受了委屈,谁又敢和现在如日中天的陈家人对着干。
因此这会周显辰要严查陈书航,并一言九鼎,只要罪证属实,必严办对方的话,可算是说到百姓的心坎之中了。
所以原本才起身的百姓们,随着宁小蝶发自肺腑的高喊皇上万岁之后。
众人也乌压压又跪倒了一片,并且也不住磕头高喊万岁,以此来表达他们对于周显辰的恭谨和信服。
眼望着面前,这民心所向的一幕,周显辰莫名的双眼就发红起来。
因为这一刻他突然体会到,为帝王者身上所担负的责任,竟然是这么的重。
接下来的事情,有周显辰这位皇帝在场,一切都变的很容易了。
原本不敢受理陈书航的大理寺,也将周显辰亲手为宁小蝶所写的状纸,毕恭毕敬接下,并且保证三日内就会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等到陈书航的事情一了,站在一旁有意叫周显辰历练,基本没说话的萧瑾萱,眼见天色都过了正午,她觉得也是时候该回王府了。
只是在离开时,望着站在刑部门口,可怜兮兮的宁小蝶,萧瑾萱不禁无奈一笑,就对她招招手说道:
“你兄长若真是含冤入狱,不出三日就会被无罪释放出来。这段时间你既然无家可归,不如就跟随我回王府静等消息吧。”
一听萧瑾萱这话,正愁去哪里安歇,身上更无分文的宁小蝶,赶紧谢恩。然后仍旧跟在周显辰身边,欢欢喜喜的随众人一起打道回府。
可是等到萧瑾萱一行人在摄政王府门前下了马车之后,望着府门外停靠的凤撵,以及宫内的禁军队伍。
萧瑾萱就通过轿撵纹饰,非常确定的知道,陈太后必然移驾来了摄政王府。
对方会来这到不出乎意料,毕竟陈家男丁不多,陈书航更是其中还堪称大用的后辈。
如今对方被周显辰金口玉言,直接抓进了大理寺受审,陈后怎么可能会不过问。
只是叫萧瑾萱也挺意外的,还是太后一党的眼现传递消息的速度到是挺快,刑部才出事,前后处理完也不过一个时辰罢了。
而这个消息必然是陈书航才被缉拿,就立刻被暗中眼线掌握,并马上送进宫内,否则陈后段然来不了这般快的速度。
扭头看向身旁明显不安起来的周显辰,萧瑾萱知道对方在怕什么,轻轻拍了下对方的肩膀,她不禁勉励的说道:
“显辰你还记得刚刚那些百姓,满脸感激跪拜你的一幕吗。你是大周的皇帝,更是他们这些黎民百姓的希望,所以你要坚强些,绝不能在忍让退缩。陈书航的事情你办的并没有错,甚至可以说是大快人心。如今太后娘娘必然是为此事而来,若你退让叫这个欺压百姓的官吏,再次逍遥法外,他只会越发猖獗的鱼肉百姓。你是皇帝,就该拿出天子该有的气度,我会陪在你身边的,所以任何情况都别怕。”
对于萧瑾萱这个曾救过他性命的人,周显辰听到她的安慰,不安惶恐的心,确实平复不少。
而站在一旁明显是个鬼机灵的宁小蝶,虽然她没将萧瑾萱的话全听明白,但周显辰的不安她却是瞧出来了。
想到这位年轻的皇帝,刚刚为她伸冤做主的那一幕。
宁小蝶就很豪爽的一拍周显辰肩膀,笑眯眯的鼓励道:
“陛下你刚刚为小蝶做主的时候,那胸襟气魄,震慑的陈狗官都腿软跪在了地上,除了连声高喊开恩饶命,整个人都被吓傻了呢。虽然不知道陛下为何现在如此不安,但小蝶只知道您才是我们大周的皇帝,整个江山都是您的,谁也大不过你去。所以陛下一定要自信些,你就是小蝶心目中的大英雄。”
看着宁小蝶摇头晃脑,却极为郑重其事的说出这番话,周显辰压抑紧张的内心,莫名都觉得轻松起来,嘴角更是不自觉露出了笑容。
点点头后,他就叫宁小蝶先下去休息,接着周显辰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坚定的神情,就在萧瑾萱的陪同下,直奔王府前厅走去。
等他们到了厅堂外,还没进到里面,陈后与周显御激烈的争执声,就清晰无比的传了出来,至于交涉的内容,正是有关陈书航的。
在外面听得真切之后,周显辰脸上虽然闪过畏惧之色,但忽然宁小蝶那双眼弯弯,激励他时的爽朗笑声,就清晰的浮现在他脑海之中。
莫名就是很不想叫宁小蝶失望的周显辰,双手紧握成拳,深吸一口气后,他就勇敢的推开厅门,迈步走了进去。
而一看见周显辰进来了,陈后也不在和周显御争吵不休,反倒是在上首位坐稳,手中的杯子往桌上狠狠一甩,就满脸不悦的怒斥道:
“显辰月余不见,我看你这孩子是要活活气死母后不成。你明知道书航是陈家的人,按亲疏他还是你的大表哥。自家人就算有什么错处,关上门解决也就是了。你怎么还将人送去了大理寺,若那些糊涂东西真给书航定下罪证,那他的仕途岂不是全毁了。你这孩子也十七岁了,早就应该懂事些,怎么能做出如此糊涂的事情。你赶紧告诉大理寺把你表哥放出来,否则母后真是对你太失望了。”
周显辰眼瞧他才一进来,许久没见的陈太后这位生母,没有一句嘘寒问暖,上来就是一通斥责。
虽然心里难受的厉害,但一向不敢违逆陈太后任何话,但凡对方一生气,就必然下跪请罪的周显辰,这次却只坦然躬身请了个安。
接着他将头抬起的同时,不理会陈太后的诧异,就据理力争的说道:
“母后您是我大周堂堂太后娘娘,所以应该清楚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的意思。而我大周历代国君,更是以此为标榜,严于利己不敢有丝毫德行有亏之处。而陈书航纵使他是皇亲国戚,但再大也越不过天子。他既然敢以权谋私,皇儿为何不能办他。若是所有皇亲国戚,都倚仗身份随意欺压百姓,那我大周国法何在,我连自己的臣民都保护不好,又算得上哪门子的皇帝。”


 第758章:坦白身份

周显辰一向仁厚,凡事也甚少言辞激烈的相争过什么。
因此这会他不在因为孝道而向陈太后低头,反倒更如一国之君般,不容旁人践踏皇权国法的气势。
不但叫陈太后因为不适,楞在当场,连火气都忘记发了。
就连一向对周显辰这个弟弟爱护有加的周显御,都诧异的看着对方,但眼中却闪过欣慰之色。
很明显对于一直主张周显辰必须亲政的周显御来说,这个九弟能变得有主见,并且不在一味仁厚下去,这本身的确是件天大的好事。
而今日也将话彻底说开了的周显辰,他不在顾忌会不会惹怒陈太后,这位生母是不是会被气倒。
心里也压了很多话,早就想一吐为快的周显辰,在深吸一口气后,眼见厅堂内雅雀无声,他不禁接着刚刚的话继续说道:
“母后其实显辰一直都清楚,自己不是块当皇帝的料,当初这把龙椅更是您推着皇儿坐上去的。但无论怎么样,毕竟现在我是大周的一国之君。您纵使贵为太后,但也不能纵容外戚弄权,枉顾国法。母后若是父皇在世,或者五哥称帝那会,皇儿真的很想知道,您还会这么执意维护陈书航吗。”
闻听这话,陈太后无言以对,更不知该怎么作答。
因为她心里比谁都清楚,无论是明帝在位,还是周显睿称帝时。
陈家人若无治国之才断然不会被封为高官,得享朝廷俸禄。
望着站在堂内,满脸哀绝看着她,已经哭得泪流满面的这个小儿子,陈太后不得不承认。
多年来她之所以对这个皇帝儿子,肆无忌惮的呵斥命令,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她从没将对方当成一国之君看待过。
更是在内心深处觉得,这个儿子能得想帝王至尊,都是她一手送到对方面前,就凭这一点,她的话周显辰就不该违逆。
看着一天天长大成人,已经十七岁的周显辰,对方这次没有回避忍让,而是直言不讳的当面将话讲破的举动,反倒叫陈太后陷入了沉思。
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个做生母的,似乎的确有些过分了。
而已经和周显御并肩站在一起的萧瑾萱,她这会也一直默默注视着陈太后的神情举止。
对方那丝追悔以及自责,萧瑾萱都看的清楚,遥想当年陈太后还为良妃时,端庄得体的言行举止。
还有如何这被襄平,季凌风蛊惑,而越发沉迷弄权之中的对方。
萧瑾萱忽然感叹世事无常,人心果真是最难琢磨的东西。
轻叹了一口气,接着就见萧瑾萱望向周显御说道:
“显御你带九皇弟下去休息吧,我有事情想和太后娘娘单独说,你们能都出去下吗。”
如今还不知道萧瑾萱真实身份的陈太后,她闻听这话,就想不明白面前这位北戎公主,究竟能和她讲什么。
而眼见周显御并未提出异议,而是很配合的马上带着周显辰出去了。
将这一幕尽收眼底的陈太后,望着空荡荡在无旁人的厅堂,莫名忽然笑了。
“长德公主,哀家对你还真是不得不说一声佩服。显御这孩子是在本太后身边长大的,这么多年里他唯独只喜欢过一人,并且哀家也以为那个女人身死后,显御这辈子都没法从这个心结里走出来。可是如今他不但娶你为妃,更是对你的话言听计从。不过想想也是,你一人为对方调动来北戎二十万兵马,纵使显御对你无情,看在兵权的份上也要对你恩爱有加才是。不过哀家不妨告诉你,周显御的心里不可能装着你,他不过是在利用你罢了。”
陈太后言语里挑拨离间的意思非常明显,甚至没有丝毫的掩饰。
只是萧瑾萱听完后,非但毫不在意,更是柳叶剑眉一挑,喃喃轻声说道:
“我自然知道显御不会对长德动情,可太后娘娘您又知不知道,所谓的长德就是瑾萱,而我不过是以北戎公主的身份重返大周。向你们这些昔日诬陷害过我的人报仇罢了,或许我如今的面容,就算说了太后也必然不信,那我不建议提几件事情证明下自己的身份。”
萧瑾萱如今就是要和陈太后坦明身份,她如此做可并非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所以失去理智下的冲动决定。
因为萧瑾萱由始至终都很清楚,如今大周朝局看似陈太后和周显御分庭抗争,实则对方贵为太后不假,但却筹谋不足,更没有稳固大权的本事。
因此准确些来讲,陈太后名义上是季凌风的主子,可她实则就是对方弄权的一枚棋子罢了。
正所谓打蛇打七寸,若将太后一党比作是条毒蛇,那这蛇身上的七寸,并非身份崇高的陈太后,也绝不是狠辣的襄平,反倒是隐在这两人身后,操纵全局的季凌风。
只要将这位季大督公擒下,萧瑾萱相信,太后一党必然要不了多久,就会土崩瓦解,不攻自破。
因此离间季凌风和襄平之间的关系,叫他们彼此就算还肯联手,但心里也会存着疙瘩,在不似过去那么牢不可破之外。
萧瑾萱觉得,陈后对季凌风的信任,也是时候斩断掉了。
因此丝毫不理会陈太后满脸的错愕,已经震惊下站起身的举动,萧瑾萱仍旧不急不缓的继续说道:
“太后娘娘,虽然瑾萱容貌改变,但想必娘娘应该还没忘记,当即废后薛宜给您下蛊,将你幽禁在衍庆宫中,是瑾萱冒死闯宫相救。后来为了牵制薛宜,仍旧是我萧瑾萱以妃位进宫,与对方周旋,保住您西宫太后的身份不被动摇。可最终您是如何对待我这个救命恩人的,先是暗中打压排挤,接着更是借我北戎身世大做文章,几度谏言启帝欲杀我后快。其实娘娘可有想过,若非你一手推波助澜,周显睿根本不会早死,大周也不会是现在这番内忧外患的处境。良妃娘娘您可想过,百年之后泉下在与明帝陛下相见之日,你可还有颜面去见对方,周家皇室的列祖列宗又能不能放过你。”
当萧瑾萱不在以太后相称,转而称呼对方为良妃时。
一直被陈太后尘封在心里,并不想去回忆起的种种往事就在难压制得住了。
想到了明帝,陈太后内心是畏惧愧疚的,在这种刺激之下。
本就并非心思深沉之辈的陈太后,她根本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反倒是立刻慌了手脚的指向萧瑾萱说道:
“果然是你,萧瑾萱你竟然真的没死。可你毒杀我儿,如今为何还敢回来。大周如今这个局面并非哀家的错,全部都是因为你造成的。若不是你和睿儿离心离德,怒下毒手将他害死,显辰也无需登基称帝。我只是担心这孩子年幼,因而才垂帘听政。所以这些根源追究起来,统统都是你造成的,萧瑾萱你休想将责任推到哀家身上。”
陈太后歇斯底里,矢口否认的话喊得很大声,可萧瑾萱却只是静静的看着对方,并没有去争辩一句。
毕竟她很清楚,只有彻底慌了心神的人,才会像陈太后如今这样,企图用大声的喊叫,还有激烈的反应去掩饰内在的心慌。
因此任由陈太后一通指责,眼瞧对方喊累了,情绪也没那么激动了,萧瑾萱这才好整以暇的温婉一笑,悠悠说道:
“良妃娘娘若是累了,就坐下休息喝口茶吧。瑾萱会以良妃相称呼您,就是觉得在您心里,或许还留有一丝贤德仁慈,并没有彻底被权势所摆布。而如今看来瑾萱所料并没有错,娘娘会着急的把罪责都推到我身上,换言之您心里是有愧的,更为自己做下的事情感到不安,因此才想要逃避。既然娘娘还算良心未泯,那瑾萱也愿意和您敞开心扉的好好谈谈,四年前启帝驾崩的事情。”
这话说完,萧瑾萱当先坐回到椅子上,接着眼中闪过追忆的说道:
“娘娘还记得追随您多年的梁御医吗,其实当年您喂服启帝虎狼之药,将对方强行苏醒,好借这个儿子亲口放权为由,相压我义父永昌王,好满足你掌权的事情。因为梁御医内心不安,更与我也算熟识多年,因此在他被诬陷暗害启帝前,已经将娘娘做下的好事统统告知给我了。而良妃娘娘您可知,梁御医除了道出虎狼之药的事情,更是说启帝当时的茶点膳食,统统被加入有害肺部,导致旧疾发作的食材。他是御医会看破并不奇怪,而这也是襄平为何留不得对方一命的真正缘故。”
对亲生儿子暗下虎狼之药,这事虽然已经过去数年,但如今在被提起,陈太后的脸色还是一片惨白,愧疚后悔的感觉,也在她心里,不住的蔓延开。
而闻听除了虎狼之药,周显睿当年竟然还误服对身体不利之物,陈太后虽然不是精于算计的人,可也并真的全然一无是处。
一见萧瑾萱提起梁御医的死,并且还和襄平联系在一起,她的脑海里马上就浮现出杀人灭口这四个字。
只是这种想法才冒出来,陈后就被吓的连连摇头,更是不敢置信的说道:
“萧瑾萱你别在这污蔑襄儿,显睿是她的亲哥哥,难不成你是想告诉我。襄平这个做妹妹的,亲手害死了自己的亲大哥不成。他们可是亲兄妹,都是哀家十月怀胎所生的骨血,襄平根本没有理由暗害显睿,你休想挑拨我们母女不和,我是断然不会中计的。”


 第759章:周逸被抓

亲生兄妹相残暗杀,为人母者难以接受,这的确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萧瑾萱既然已经决定,和陈太后将四年前,急于逃出皇宫,而未有机会讲明的真相都说出来,那即便这个现实十分的残忍,但她仍要将话讲完。
因此就见萧瑾萱忽然感慨的笑了,然后轻声叹息的说道:
“良妃娘娘您这一辈子久居深宫,这皇室子弟自相残杀,争权夺位的事情您恐怕比瑾萱更清楚。而且襄平为何不会对启帝下手,毕竟你这位生母,不都为了掌权,给作为皇帝的儿子灌服下虎狼之药,完全不顾念对方的身体能不能承受住。那襄平为了当年莫林芝的事情,怎么就不能对启帝出手暗害。毕竟咱们这位八公主,有多痴恋莫林芝那个侍卫,甚至为对方患上疯癫之症的事情,娘娘你又不是不知道。”
已经被萧瑾萱的话,质问的楞在那里,心神都搅扰的陈太后,她错愕间诧异的问道:
“莫林芝?这里面还有对方什么事情,襄平这孩子最近几年,确实心性狠辣了些,但我相信她不会做出弑君杀兄的事情。萧瑾萱,显睿就是被你杀死的,这一点证据确凿你休想狡辩。”
一听这话,萧瑾萱嗤之以鼻的笑了下,然后冷哼一声又说道:
“若启帝真是我杀的,那我萧瑾萱为何要回来自寻死路,又何必为了将当年事情讲清楚,而向娘娘您坦白身份。至于您所谓的证据确凿,难道娘娘亲眼看见我喂服启帝毒药不成。更何况当年我被幽禁昭阳宫,周显睿身死那会,我正躲避襄平和季凌风派来的杀手,急于逃出皇宫。太后娘娘只要稍微把时间相互匹配下,就能知道暗中毒杀启帝的人,绝对不会是我。置于我为何会提到莫林芝,难道娘娘忘了当年那颗阎罗泪了。襄平偷药不成,没能救下心爱之人,反倒害的对方尸骨全无化为浓血。所以我这个手中有药的人,启帝这个最终服药的人,在襄平的眼中根本都是间接害死莫林芝的凶手。所以她要除掉我们,就是为了报仇,娘娘您该知道襄平是有疯癫之症的人,她的想法已经和正常人存在极大的诧异。这种事情外加有季凌风在旁挑唆,襄平是做的出来的。”
萧瑾萱这番话,不但有理有据,而且也极为合情合理。
渐渐情绪平复下来的陈太后,这会也想到四年前,她一步步陷入权欲之中,并对周显睿这个亲生儿子,都狠心灌药,似乎也的确因为襄平不断怂恿的缘故。
很多事情往往发生时,不会叫人觉得哪里反常。
可当细想回忆的时候,一些漏洞与深意,就会慢慢浮现出来了。
如今越往细处去想,陈太后就越发现,四年前从针对萧瑾萱开始。
在到最后她为了掌权对周显睿出手,以及这个大儿子身死后,推周显辰上位登基的一系列事情。
看似她这位太后娘娘站在主导的位置上,但事情的走向,的确都是襄平加以引导下发生的。
而若是没有这个女儿时常在身边谏言,偶尔出出主意。
陈太后猛然发现,她或许当年的确不会觉得萧瑾萱与薛后相像,会成为第二个薛宜与她作对。
更加不会为了皇权,一而再对周显睿的身体做出伤害,灌服对方虎狼之药。
而后来周显睿驾崩之前,本来拟好圣旨是叫周显御登基称帝。
也是襄平在旁说这个儿子毕竟是养子,对方做了皇帝,必然会和陈太后细算萧瑾萱被幽禁迫害的事情。
所以本来没想过,更可以说没那个胆子,做出烧毁周显睿遗诏圣旨,在登基称帝一事上动手脚的陈太后。
全然是在襄平的劝诱,以及季凌风的推波筹谋下,这才将周显辰扶持上了皇位,她自己垂帘听政了起来。
但如今也渐渐发现,自己不过更像枚被推到前面的棋子时,陈后可就真的谈定不下来了。
“萧瑾萱虽然你的话看似合情合理,但同样也是无凭无据,襄儿是哀家的亲生女儿,这孩子自幼连只兔子都不敢杀,怎么可能敢毒杀亲哥哥。而且你如今是以长德公主身份从回大周,这就说明你的确是北戎血脉。而且当年你抚养周逸那孩子,他并非皇室中人这点哀家很清楚,但对外众人都以为他是显睿的亲生骨肉。显睿病重之时,膝下并无子嗣,你毒杀对方推周逸成为皇帝,自己就可以掌握大周的皇权。所以和襄儿比起来,你的动机更大,所以我绝对不会相信你刚刚那番片面之词的。”
眼见讲了半天,她的句句真话,陈太后竟然全然不信。
对于这位空有身份,却毫无心机可言的太后娘娘,萧瑾萱也觉得莫名的心好累,却不得不继续说道:
“太后娘娘,周逸不是皇子的事情虽然外人不知。但皇室中人除了启帝与我,还有您以及襄平,甚至永昌王还有周显御全都知晓。我若真要推这个孩子登基,单单毒杀周显睿是完全不够的,你们这些知道内情的人,统统死掉我这个计划才能实行。这个风险不但太大,而且成功的可能性又太低,太后娘娘觉得萧瑾萱会如此愚蠢,做出这种自寻死路的事情吗。无论您信不信我的话,该说的我也说清楚了。不过您最好也别想着,在像四年前那般针对于我。毕竟有北戎二十万大军在,娘娘在想动我也要掂量下这个后果。另外我在奉劝娘娘最后一句,小心襄平和季凌风,别在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否则大周社稷若真落入旁人之手,这个千古罪人的黑锅,一定会被扣在您的身上。”
今日陈太后是为了侄子陈书航而来,可如今她早就因为萧瑾萱的话,这会内心惶恐难安了。
所以陈书航的事情,陈太后已经顾不得了,她更加因为忌惮北戎二十万兵马,也不敢轻易将萧瑾萱如何。
因此等到萧瑾萱的话讲完,在不言语只是静静品茶的时候,陈太后只觉得整个厅堂内的气氛,都压的她快透不过气来了。
堂堂大周太后,竟然最终逃也似的推门而出,急急忙忙就离开了摄政王府,上了凤撵直奔皇城而回。
陈后的慌张,叫萧瑾萱知道,她的话对方是听进去,只是不愿相信罢了。
只要给对方缓冲的时间,萧瑾萱觉得,无论陈太后会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