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盛宠录-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小姐们进宫,一同打春热闹,小姐同夫人前去也可散散心,若是结交了大家的小姐,往后更可以相互走动。”
自从上次惠姨娘替霍元姬来锦华轩传话失败后,红素便像转了性子一般,往日规矩里不该提的,如今也开始或多或少的也说与同霍定姚听。她能说的,自然也是从邢氏那里听得的消息。
霍定姚露出一脸头疼的样子。
一来因着上次五房的佟氏告密,大房和五房的关系还是生分了起来。其实霍大爷根本就不明白,五奶奶佟氏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给大房添堵,而是让侯府找到了借口拔出泥潭。
二来便是这宫中的帖子,沈皇后有了凤旨,永定侯府自然也在其中。现在霍元姬成了庶出,邢氏自然就得带上霍定姚。
她自个儿是不愿意去的,总觉得离皇宫的一切人事越远越好。
更何况,红素说得含蓄,什么结交了世家的小姐多走动走动,分明是自个儿母亲想着要把自己带出去,旁敲侧击地让那些奶奶们相看才是真的吧。
——真是心力交瘁。
冬日宴定在了十日后。
下午便有人进了珏鸢阁为十姑娘量身定做全套的饰品和衣物。进宫不比得平日,穿戴一定要隆重并且符合规制。比如她的宫装便一定是要鲜艳讨喜。
霍定姚偏不爱那深红色,对着邢氏撒娇定了一套芙蓉色的宽身上衣,罩了水红色菱缎背心裹白狐狸毛,下面配了双蝶云形千水裙。又打了一套侧尾青鸾簪钗,和一套侧翼的玲珑流苏簪。
进宫的头一天夜里又起了大雪。第二日的天变得更加冷冽,便是呼出一口白气似乎也能成了冰雾。不过好歹是放晴了,天色露出几分湛蓝。
沈皇后的冬日宴放在了酉时。
霍定姚虽然觉得奇怪,但是也不敢多嘴腹诽,想着许是日落后宫里的夜色更加漂亮罢了。她这几日被教养嬷嬷上赶着练习规矩,起座言谈都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池,错了便要重新来,多错几次还要罚抄写女戒,简直是受到了非人的折磨。
红素见自家姑娘苦哈哈的,除了偷偷拿护膝和宵夜给她,旁的俱是一点半点也使不上劲。再说她自己也要陪着霍定姚进宫,白天也是要跟着受训,只是没有这般严厉罢了。
好不容易熬过这十天,霍定姚难得早早睡了一个安稳觉。这天一大早又被人唤了起来,焚香沐浴,整个人都被弄得香喷喷的。侯府的下人早早送来了衣裳,果真是一套华丽旖旎的宫装,比她当初商定地还要精致几分。穿戴整齐后,藏碧和青欢围着霍定姚止不住地眼睛发亮,红素也赞了几句。
霍定姚也忍不住朝铜镜里张望了一下。
只见镜子中的自个儿身量又长开了一些。浅翠色马面裙,丝绸织绣纹样,同色丝线在其间织了原色鹤、蝠鼠、果桃与葫芦纹。外套芙蓉色的交领锦缎袄,边角缝制雪白色的狐狸绒毛,领口衣襟边缘均用了蓝绸,绣了花卉蝴蝶团饰,比邻的红绸窄边与绿地花卉边饰两条。袖口明黄绸地,又绣了梅枝紫藤与仙鹤望兰。配上流光溢彩的琉璃玉带,乍然又添了一两分婀娜姿态。
藏碧左右比划着,又给她戴上了和田玉花丝鎏金嵌宝双凤烧蓝璎珞。还是苦着脸道:“若是再挽一个双髻,未免寡淡了些。红素姐姐,你看要不咱们给姑娘梳一个惊云髻?”
红素却摇摇头,惊云髻是宫里贵人们惯常喜爱的。用在定姚小姐身上,却又过了。
她替了藏碧的位置,握了玉梳,轻轻旋拧着,不一会儿便挽出了一个蘸花元宝髻。再顺着发纹绑上了镶了玉珠子的发圈,又在两边套上了明晃晃的翡翠金鱼水晶流苏簪。最后拿起了那支侧尾青鸾多宝玉钗步摇,斜斜地插入了左下侧,便宣告大功告成。
中午的用膳是在老夫人屋子里。霍老祖宗瞧见了自家乖孙女儿的小模样愈发出落得标准,自然也是心底欢喜。又想着毕竟是到皇宫里面,少不了又检查了一番规矩,末了才满意点头放了邢氏和她离去。
侯府外的车马早就备好。宫中规矩森严,邢氏这次也只带了霍定姚,连同璎珞和红素两个一等大丫鬟,蒋魁和另一个小厮负责在前面打马,另外还有几个粗使婆子和家丁随在车厢外。
王氏也是要进宫的,她却是自言约了其他王公贵女,说是不方便与邢大奶奶一同出发,早早带了霍有纤离了侯府。
金姨娘眼热得紧。掂量着她与三奶奶似乎也有了那么几分交情,便厚着脸去求了王氏,盼着能让霍庄莲能跟着,进宫当然是不敢想了——可就是在宫内二门瞧上一眼,那也是十辈子求不来的福气。
王氏哪里还记得当初金姨娘跑前跑后的,眼下也没了用处,自然没了好脸色。再说想起二姑娘的蠢样,更是没好气道:“你也不自个儿掂量掂量,就二姑娘那吃相,只怕会让宫里的人以为咱们侯府里虐待庶子庶女呢——我可是丢不起这个人的。要不,你去求了老祖宗恩典,她若是肯点头,再让二姑娘饿上几顿忌忌嘴,我这个做三伯娘的,便也可以带着她去宫里长长见识。”
金姨娘被臊得涨红了脸。
她心知肚明,老祖宗怎么可能看得上霍庄莲?!回头在偏门瞧见王氏的车马走了,硬是咬碎了一口牙。她心头不痛快,便朝碎月阁去了。
金姨娘是个小心眼的,上一次幸灾乐祸地看了霍元姬失魂落魄,这次又打了相同的主意。
只是到了碎月阁,便被菊雁硬邦邦拦了下来,说大姑娘这些天诚心祈福,闭门谢客。
金姨娘肚子里犯了狐疑,“大姑娘都到了现今这个份儿上,还装什么样子?便是再祷告,老祖宗发了话,也不会可怜她的。”
菊雁却不理睬她,还是那句生硬地话:“姨娘请回。”
金姨娘没了地方发泄,这气更不顺了。不过转念一想,这大姑娘定是躲在屋子里摆出一副犹见我怜的模样,心头倒也觉得舒爽了。想走又不甘心,便假装离去,却绕道了耳房后面,踮着脚使劲往窗口里瞧,见里面紧闭了帘子,隐隐绰绰的瞧不清楚。
再说霍定姚两辈子都没有进过皇宫,就是这一世的这段日子,她也呆在侯府未曾踏出来一步。这下一踏出霍府,立刻偷偷掀了帘子一角,一双眼瞅着轿外的景致不放。
红素知道她最近憋坏了,也没有阻了她不合时宜的行为。
临安大道两侧,各式酒楼店铺鳞次栉比。其中有一座十分气派,正红朱漆大门顶端悬着黑色金丝楠木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题着三个大字‘奉仙楼’,金光闪烁。层层楼宇层层高,直耸入天际。再瞧车水马龙的,各色各样的小贩子们在沿街叫卖,有卖古董的,胭脂水粉的,首饰字画的,风筝香囊的,瞧着确实热闹。
红素见霍定姚瞧得仔细,以为自家姑娘被新奇的玩意迷了眼。却不知霍定姚心里琢磨的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大盛王朝其实是一个尚武的王朝,这也和它才传承了三代有关系。第一代是龙图帝,前朝异姓王,功高震主之后便被打发到了南部,偏偏当时的皇帝还是睡不安稳,想来个斩草除根。君逼臣反,臣不得不反,于是龙图帝在暴动之下干脆来了个揭竿起义。霍定姚的曾祖父便是跟着龙图帝,一分一毫打下的这个天下。
霍定姚上辈子在流放途中,也听了一些关于宫中的传言。说龙图帝的时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血流成河,尸横遍野,龙图帝信奉马背上打天下,也确实得了天下,驾崩前把事业传承给了儿子,便是如今在位的龙戾帝的爹龙武帝。而龙武帝比他老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极度嗜好战争。大盛王朝在他手里翻了三倍的疆域,一直把东南西北的十来个小国全吞并入囊中。而他儿子龙戾帝也不遑多让,一辈子南征北战,战无可战,于是终于罢了手。
——却也导致了大盛王朝在饱受战火蹂躏之后,经济萧条,百废待兴。
也许龙戾帝还看重太子,不仅是看重长幼有序,也认为王朝不需要再来一个如四皇子一般的残暴君王?
抵达春明门的时候,陆续已有好些车马堵在了门口。宫门处的管事太监自然知道车上的都是贵族女眷,也不敢惊扰。接过了牌子,因不会在宫中过夜,各家夫人小姐也没有带多余的随身物品,因此稍做一番查验便抬手放行了过去。到了二重门,这些女眷们都一一下了自家马车,换上了宫中的软轿。
来接永定侯府的宫人早就侯在了二重门显眼的位置。待邢氏和霍定姚下了马车,一个宫装打扮的老妈妈便上前伺候着她们换了一粉一蓝两顶软轿。蒋魁和其他家丁婆子自然是进不去,这老宫女便使唤了旁人带了他们退出春明门等候。
璎珞偷偷塞了一个香囊过去,这老宫女便更加殷勤了。她自称姓崔,唤崔姑姑便可。这崔姑姑还没见过事儿没办便打赏的规矩,心道遇见个大方的主了。既然得了便宜,又听闻这侯府的嫡小姐是第一回进宫,便趁着领路的档口捡了自个儿认为紧要的说与邢氏听,霍定姚也尖了耳朵。
这些世家命妇莫不是变着花样打听宫中贵人的喜欢,尤其是沈皇后偏爱什么,不喜欢什么,一来是唯恐犯了忌讳给自家夫婿扯了后腿,二来便是投其所好,让自家的姑娘们能在贵人面前挣得几分表现。
崔姑姑便道:“沈皇后虽然是个喜静的主子,不过也爱同诰命奶奶和小姐们热闹,说是后宫之中莫学前朝那些皇家的威严。宫里大节小节的,娘娘便会下了帖子邀了人前来。沈皇后出自阖中沈家,书香世家,又是文豪墨客风流才俊辈出之地。奴婢瞧姑娘生得福气,若再能作得一二诗句,定能给侯府长脸。”
霍定姚撇撇嘴,这世道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侯府里也便只教她们习了女则女戒,旁的是一概不允许再碰。虽然上辈子耳濡目染习了诗书,作出的诗句也被三伯父和四伯父称赞不俗,可这辈子莫说她没兴致对月吟诗,有时间倒不如看那些风云传奇。
她一开始还指望从这崔姑姑嘴里听得几句实在的,到后面只觉得越来越无趣,索性干脆扮起了小天真,低头摆弄起手指头来。
其实霍定姚最想知道的是皇太后的身体是不是真的垮了下去?她听说这太子因为皇太后抱孙心切,才求了圣旨。
可若是皇太后真不好了,当皇后的还有什么心思办什么宴会,岂不是存心给皇太后添不快?
便是皇帝也会对她有意见吧?
☆、第34章 宫中
崔姑姑也瞧出了这位霍家姑娘脸上的不耐,心头转了转。这姑娘家大了自然也都有了那思怀之情,于是掩嘴轻笑凑得更近:
“若说娘娘还有什么福泽,那便是几位皇子殿下皆是人中龙凤了。太子殿下不必说,太皇太后言其恭孝谦和,深得皇帝和娘娘疼爱,乃是国民的福气;二皇子仪然翩翩,文武双全;六皇子高大威猛,武艺出众,一手箭弩百步穿杨;七皇子博古通今;八皇子足智多谋;十一皇子也是萧疏轩举,画艺卓然,多少王公大臣家的姑娘那是倾慕不已。”
她将宫中的皇子说了个通透。霍定姚听得仔细,唯独没听见翔王,便奇怪问道:“怎么姑姑您不提四皇子?难道他生得不好看,所以姑姑就略了过去,免得落得个不快?”
崔姑姑笑脸一僵。不提那翔王殿下丰姿隽爽,湛然若神,便是他真的生得奇丑无比,她们这些做下人的也是不敢胡言一二的。
她不提,自然也是因为沈皇后甚少提到……
主子没兴趣听的,她们自然而然便轻慢了几分。
霍定姚见这老宫女一脸为难,眨眨眼道:“或者是不得皇上和娘娘的喜爱?
崔姑姑心头一跳!这话严重了,要是被谁不小心传了出去,永定侯府的贵女可说是年纪小不醒事儿,可她却定是要受罚,便是打死也是有的了。
崔姑姑连忙赔笑道:“姑娘您这话就是与奴婢说笑了。莫说翔王殿下霞姿月韵,在几位皇子中最是挣脸,早早便得了皇帝的器重,赐下了封号和封邑。便是在边疆,那也是骁勇善战、威慑四方,铮铮血性一骑当千。翔王虽久不在宫中,皇帝和娘娘也是十分记挂的。”
说罢,还叹息了一声,以显示为主子的忧愁而忧愁。
“姑姑说得也是,翔王殿下远在边陲,又身负重任。皇上和娘娘想见上一面也难了。”
明明就是功高震主,皇帝干脆就将人打发得远远的。再加上龙戾帝疑心又重,其实她是深深怀疑,上一世这个四皇子谋反,会不会其实就是被皇帝和太子给逼的。
崔姑姑也没多想,一时嘴快道,“以前是这样,可眼下不同了。再过一个月太子殿下大婚,翔王便会回京,一则自然是恭喜太子殿下大喜,二则也是回京述职。那圣旨已经发了出去,想必现在已经到了翔王殿下的手里。到时候京城的姑娘,又会簇拥在城门口,去瞧翔王殿下的风姿。”
霍定姚心里咯噔了一下,转念一想倒也勉强释然了几分。
太子大婚,莫说是手足兄弟,便是亲王贝子也得进京朝贺,眼下四周并无战乱或天灾,拧巴着不肯回来,那皇帝不多疑才怪了。谨慎的藩王更是趁此机会来表达对皇室的忠心。
——想来她是多心了罢。
皇后的冬日宴定御花园的扶摇水榭。
霍定姚到时,偌大的水上宫殿里面早就有了好些世族贵女,大多是十三四岁的姑娘,一眼望去个个端庄得体,即便是有相识的,也大多轻言细语,唯恐失了礼数叫旁人轻看了去。见霍定姚年纪小,多数人也只是打量了一番,便不再瞧她。
崔姑姑将邢氏和她引到了内里靠前的位置,便退到一旁不再多言。
霍定姚左右张望,她的上首是一个长相颇为精致的女孩,估摸着与自个儿差不多年纪,穿了一袭宝蓝色的对襟缠丝襦裙,腰背挺直。旁人虽然守礼,但因着宫中主子尚未到场,形容坐姿多了几分松懈,哪有这位坐得如此辛苦的。
霍定姚想着这宴会吹拉弹唱,必定得二三个时辰,想想都替她辛苦。
崔姑姑见她目不转睛,便附耳低声道:“那姑娘这是太宰家的嫡孙女儿,名唤魏晚辛,上头有一个年长好些岁的族姐,便是宫中的端妃娘娘。”
霍定姚想起王氏曾经提过,这太宰家是太子最大的扶持,若不是这姑娘年岁小,只怕也会是太子妃强有力的竞争者,一时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
那宝蓝宫装的姑娘大抵是察觉到了,偏头瞧了霍定姚一眼,再瞧瞧她的衣装,立马露出一个高傲的表情又撇回了头。
对席一个穿了牡丹刺绣比甲的姑娘却是一声讥笑,对霍定姚挤挤眼。那宝蓝宫装的姑娘听见了,恶狠狠地盯了那少女一眼,又瞪了霍定姚一眼。
霍定姚莫名其妙。
倒是坐在下首的一个着绯色梅花缠枝纹襦裙的圆脸姑娘冷哼一声,对霍定姚道:“不就是她姐姐在宫中得宠,孔雀一般的显摆好像就比旁人高一等,想想我们哪一个不是名门望族,就她家一个武夫起家的,也不显臊得慌?自以为生得了一二分颜色,向来鼻孔朝天的瞧不起人,你别与她一般计较,免得心眼也变成了针尖一般扎人!”
霍定姚也没接话。她还摸清楚这些人都是谁跟谁呢,万一说了什么不和适宜的话,指不定就别当枪使了。
再说,她对这些小女孩之间的争宠斗艳一点也不感兴趣,也不想掺合到其中。
那圆脸姑娘见她没反应,嘟哝了一句无趣。倒是先前的牡丹姑娘多看了霍定姚几眼,又找了好些由头跟她递话。
——倒是一副不想善罢甘休,想把她拉入她们这边的势头。
霍定姚干脆扭头,假装认真地打量起这殿内外的景致。
这两个姑娘一瞧她这副不解风情的呆愣模样,顿时觉得索然无味,相互撇撇嘴,面露一个不屑也不再搭理她,自顾自地又去找其他人下绊子去了。
扶摇水榭确实奢华非比寻常,殿内水晶玉璧为灯,珍珠为帘幕,上面还悬着鲛绡宝罗的垂帘,又绣了洒珠银线海棠花。风起绡动,如坠云山幻海一般。殿外的四角上均挂上了一长串的红色宝莲灯,一直落到了水面上。再瞧那片澄清的水面,上面居然漂浮着奇异的莲花,每朵莲花上点上了宫灯,想必等到夜色沉了,远远看去,便会如同夜光珠一般熠熠生辉。
她看得正欢喜,忽然见远处一水榭里探出一个石榴色装的人影,身段楚楚,似乎是关注着这边水榭里,脸却始终没有给一个正面。
霍定姚瞧着有几分眼熟,紧紧盯着那人,皇天不负有心人,那人似乎也确认了水榭的位置,正慢慢转过头来……
却听得外间有了唱喏,这便是沈皇后凤驾到了。席间众人便一一起身跪迎。
霍定姚被邢氏一拉,不得不跟着朝前走去。
她犹自不放心,想挣开邢氏的手,邢氏却当霍定姚初次进宫,未免有几分胆怯,她怕自个儿女儿殿前失仪,更是牢牢抓住霍定姚的小手,根本不让她乱动。
霍定姚挣脱不开,只得匆忙间挣扎着缓了一步,硬是回头去又看了一眼,只见那人已经完全探出身子,一张略显得苍白慌张的脸也露出了树枝。
霍定姚瞪大了眼,差点惊讶出声!
这人不是旁人,竟然是永定侯的大姑娘,她同父异母的庶姐霍元姬?!
而那边,皇后也在众人的跪拜中下了凤辇。霍定姚慢了一步跪下,还好她人小,看起来倒像是因为被皇后凤威震慑,显得人有点迟钝而已。
沈皇后今日瞧着气色不错。一袭金黄滚黑貂绒边的锦缎宫装,衣上金银双线精细绣了展翅欲上的青鸾,脚踏盛开的珍珠莲花,繁复层叠,隐隐透露出飞天霸气。外罩了五彩刻丝石青的狐狸毛坎肩。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胸前挂了御制的福气朝珠。
王氏随在皇后身侧,得意地笑纳下四周的命妇投来的或者羡慕或者嫉妒滴目光。再着见了邢氏也跟着大部分人一起朝自个儿下跪,那神色别提多么的趾高气扬。皇后瞧见了这一幕,眼神中露出几分不屑,面上却并不做声,反而微笑着让王氏坐到了上首。
几个超一品夫人都面露不满,桂康王府是什么光景,在盛京中又不是什么秘密。也不知道这个王氏就凭什么入了沈皇后的眼,她们再有不满,也不好吱声。
霍定姚心惊肉跳,看见王氏的模样,再一瞧这队伍中根本没有五姑娘霍有纤,心下隐隐约约便明白了。敢情这王氏根本就没有死心,来了一手偷龙转凤,只怕她带进宫的,根本就是霍元姬。
席间坐的都是个府的嫡贵女,王氏没让她这个大姐入席,藏着掖着的,这王氏和皇后究竟想做什么?!
行礼问安后,皇后便赏了座。
众人一一谢恩,太宰府少夫人便开始恭维沈皇后风姿绰约,有了人起头,其他人便一一不落地挑些场面话,又让各家的姑娘上前问好,皇后都一直点头,不时赞上几句,一时间其乐融融。
邢氏也跟着中规中矩地说了些得体话,因着王氏的关系,霍定姚也上前谨慎上前见了礼,沈皇后到是不轻不重地点评了一句进度有度,就此揭过。
旁边有人偷笑了。进退有度是个中听的说话,说白了便是资质平庸。太宰家的魏晚辛听了,头昂得更高。
她便是得了一个尽态极妍的夸赞,几乎无人能超越。
邢氏面上有些挂不住,还是霍定姚自己倒不觉得有什么,沈皇后明显和王氏就是一个鼻孔出气。王氏能有机会奚落大房,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她还在为方才的事儿忧心呢,可惜再举目望去,那树枝后面却没有任何人影。
——放佛是她眼花了。
☆、第35章 太子
这冬日宴还是老三篇,不一会儿便有宫人鱼贯而入,上了南疆进贡的茶点香果。大殿上也开始有了歌舞助兴,诸女长袖漫舞,身姿妙曼,倒映在莹莹发光的莲花水面上,和着月色倒是别有一番艳色。这只是个开场白,接下来自然是轮到各家的小姐展示才艺。吟诗的,作画的,便是身无长物,勉强唱了一个曲儿的,也得了打赏。
霍定姚心神不宁。一脸提防着上面的人会出什么幺蛾子。
还好她年岁小,倒是免了一番表现。
邢氏也不在身边,和一群命妇坐到了另外一边,一时半会也不能告诉她。
宫人上了小点,她瞧着那梅花酥饼十分精致,心不在焉地尝了一块,顿时口齿生香,连精神都振作了一二,不禁暗想先不管如何,先填饱肚子打起精力。于是拿手捻起了第二块。刚想放进嘴里,就听见旁边有人嗤笑:
“听说永定侯教养甚严,可瞧她这那收不住嘴的模样,未免言过其实了。果然是一代不如一代,可是个上不得台面的。”
抬头一看,是一个生面孔,不过看起来似乎和的牡丹姑娘和圆脸姑娘是一道的,因为三个人正掩嘴嘀嘀咕咕地轻笑。
看来是此前自己不愿和她们一起对付太宰家的小姐,被她们划出了小圈子。
她垂下头,只当没听见。那些人却接二连三的没完没了。
“锦芝妹妹说得对,瞧她那衣服,不过就是蜀锦,哪里比得上妹妹身上的云湘双面金丝白云锦。”
“还有那副镯子,二指宽的上面竟然一颗珍珠都没有镶。”
“我看她这样子,估计也不没有拿得出手的才艺。哪里有惠眉姐姐一副彩绣名动京城?”
一句赛过一句,吵得人头昏脑涨。
霍定姚恼了。搁下手中吃了一半的东西,擦擦嘴,对着牡丹比甲眉眼一挑:
“姚儿自然是才疏学浅,不敢当众献拙。却十分敬仰方才姐姐的惊艳才绝,虽然姐姐不会作诗,不过吟的那首《望月啼春》却是十分应景,难为姐姐坐在歌舞升平的宫中,还能想起乱世中因昏君无道而被贬官客死他乡的忠良。”
——那牡丹比甲望文生意,一定以为那诗句提的是花前月下,春意融融。
又朝圆脸的眨眨眼道,“这位姐姐也不遑多让,知道宫中禁止养猫以避免宫中贵人惊吓,便画了一副野猫戏蝶图让沈皇后聊以慰藉。”
——后宫曾经因野猫害妃嫔滑胎,皇帝大为震怒,训斥了皇后。
她最后朝方才奚落的生面孔偏头一笑,“不知道这位姐姐一会儿会表演什么,定姚真是好生期待。”
几个人都变了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她们哪里想了那么多,难怪方才,皇后等人的脸色都很难看,顿时矮了气焰。
她们这边的小斗嘴引不起上面人的关注。倒是接下来一道唱诺才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原来是皇贵妃朱氏到了。
霍定姚发现,沈皇后的脸色一下就不好看起来,在座的诰命夫人们也一下噤了笑。
侧边有姑娘低声道:“听说当年沈皇后只是四大妃之一,身份却还没有朱皇贵妃尊贵,若不是因为前皇后也出自沈家,现在的凤位还不一定是谁坐上去呢。”
另一个稍大些的姑娘一下沉了声:“噤声,这些话可是你我能说与的?!”
霍定姚一下子就明白了,朱氏是内阁首辅大臣朱远的嫡女,一向与沈家不对盘,原来这后宫中,也有不少人给皇后添堵。
皇后毕竟也是经历过大场面的,在这种场合下倒是表现得相得益彰。她曾向皇帝报这冬日宴,皇帝虽是同意,却也让这朱皇贵妃协理。朱氏仗着皇帝的宠爱,一向对她这个年轻的皇后阳奉阴违。
她原本以为,朱氏定是不会前来……
朱皇贵妃刚坐下,却又听得外间一声唱喏,却是太子殿得了一匹上等的貂裘,亲自为给沈皇后送过来了。
在座诸人面露惊喜。霍定姚却心下狐疑,眼神在王氏和沈皇后之间来回打转。皇贵妃先是不请自来,后又有这太子早不送晚不送,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该不会有什么猫腻吧?!
正想着,便见一个二十左右的青年跨步而入,头戴通天冠,阔额方脸,透露出一股敦厚,相貌瞧着却是不怎么出色。只不过裹在黑金色的青狐大氅里,自有一股天家贵气。霍定姚心中腹诽,难怪门口的姑姑也只捡恭孝敏怀来说叨。
太子殿下见到朱皇贵妃也是微微一愣。沈皇后暗中使了个眼神,太子回过神来,拱手亮声道:“儿子给母后请安。儿子亲手猎得了一只千年紫貂,让尚衣局赶了一件披肩,希望母后喜欢。”又向朱氏见了礼。旁边捧着盒子的小太监甚是机灵,忙双手举过头顶奉上。
旁边有女官接了过来,呈给沈皇后过目。这紫貂自然是上好之物,皮毛油光水亮。尚衣局知道是给皇后的,也选了最得力的女工缝制。沈皇后见了自然爱不释手,再瞧太子殿下老老实实立在一旁,满脸恭敬的模样。他虽是自个儿嫡亲姐姐的儿子,可自小便养在自己膝下,几乎等同为亲生,于是这疼爱之意更是溢于言表:
“太子只想着我这个做母妃,这东宫里却是没人能为我们殿下打理,这大冷天形单影只,瞧着也怪可怜的。”
安国公夫人不知其意,拍马屁插嘴道:“开春有了太子妃,这府里便是有了女主人,嘘寒问暖,皇后自然也放心了。”
沈皇后顿了一下,微微有点恼地看了她一眼,她话还没说完,这国公夫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老糊涂了,广选太子妃是昭告了天下的,她这个皇后还需要操什么心?
于是没好气道:“安国公夫人言重了!太子身为储君,国之根本,自然不能像安国公府少爷那般随意了!”
安国公夫人笑脸一收,茫茫然不知这马屁拍错了地方。
常春侯夫人闻弦歌而知雅意,忙不迭道:“太子妃需得万里挑一,但太子殿下却不能没有个伶俐之人照拂,眼下离太子大婚还有一段时日,东宫也没有得力的后室,虽说有一两个宫女伺候着,到底不成体统,若是太子妃入了府,只怕也会心疼殿下。太子殿下孝顺,从不爱惜自个儿,沈皇后可是得替殿下操心了。”
她暗中瞥了一眼安国公夫人,瞌睡遇见枕头,她们这些人家世并不显赫,皇后都抛出了橄榄枝,自个儿还接不住,那可真不能怨天尤人了。
沈皇后满意的笑了:“常春侯夫人就是善解人意。我这当母后的,三天两头担心着,就怕太子腼腆。”
她转头笑着对太子道,“你也别不好意思开口,若有识大体的,便说与本宫知晓,本宫也就做主允了,如此也算得一段佳话。”
众人心中莫不一禀,沈皇后言下之意,岂不是只要入了太子本人的眼,即便不能肖想太子妃,也能争得个侧妃当当?
一时间,看向太子的眼神便热切了起来。
朱皇贵妃却突然开口了:“姐姐一片好心,臣妾以为不妥。想那太子妃必定出自世家宗亲。若此刻在广选之际,姐姐却为太子张罗其他女子入住东宫。岂不是打太子妃的脸,日后若是定下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