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狄夫人生活手札-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狄禹祥沉默不语。
    当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珍王当年的意气风发在他身上荡然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挥之不去的忧虑。
    小世子的身子是太不好了,狄禹祥也是听说,这孩子隔三岔五地病,能安然活到现在,怕不知耗了父母多少心血。
    见狄禹祥面露恻然,脸上有诸多不忍,易修珍自嘲地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
    那厢长南已抱着宝儿,说起了大冕话来。
    长南长生他们记都好,大冕话许久没说,可还是记得会说,只是他们的大冕话带着关西音,小世子听得很费力,要想一会才能好好地答。
    “说他们说一会罢。”珍王看着用很慢的速度,但认真说着话的儿子,眼睛也温柔了下来,“难得他这么愿意跟人说话。”
    “小世子平时不喜言语?”狄禹祥沉默了一下之后问道。
    “不是不喜,”珍王叹了一口气,“而是能陪他这样玩的太少了,他母亲为他选的那几个童子,他们开口说话的声音大点,她都怕他们吓病了他。”
    “这……”狄禹祥迟疑了。
    “我想把他送进宫,求皇后为我带一段日子。”易修珍轻声地开了口。
    “这怕有些难罢?”狄禹祥不禁道。
    他知道珍王是奔着什么目的去的,他指望皇后把小世子治好,可皇后会答应?那可是一个连皇帝都硬来不了的主。
    “求罢。”易修珍笑了笑,没再多说。
    老实说,他先前也没敢打皇后的主意,毕竟皇后自嫁入皇家自先皇后,她就不再为任何人看病了,但自知道她出手为永叔家的长福治病后,就是勉强,他也是要把世子送到皇后身边呆一段的。
    这其中事,他自有分寸,也没打算拖狄家下手,遂就没再跟永叔多说了。
    **
    狄禹祥与儿子们接近午时才回来,萧元通和暮小小早在他们前脚出门,后脚就进了狄府了。
    外祖等他的外孙们小半天才等到人回来,在为他们洗过手后,就带着他们去看他为他们雕的小木人去了。
    厨房和府里的事,都有二夫人和三夫人打点,客人也是要到傍晚才来,这时萧玉珠还得空,她先前一直都在侍候着父亲嫂子吃点鲜果,喝点凉粥,见他们回来,又小忙了一会,等儿子们走后,她就拉了狄禹祥坐下,给他端了一碗凉粥,“你也喝点。”
    凉粥是用莲子红枣熬成,放入井里冰了一上午才提出来,狄禹祥刚从外回来也热,接连喝了两碗,又用了一碗浮掉了油的鸡汤。
    暮小小一直在旁看着不语,直到狄禹祥心满意足地放下碗,她才开口笑道,“我可算是知道妹夫为何天天这般神清气爽了,原来是胃口好。”
    狄禹祥有些汗颜,看看妻子,想自己是不是真用得多了些。
    萧玉珠好笑,朝嫂子轻声道,“您就饶了他罢。”
    “心疼了?”暮小小挑眉,“说一句都说不得。”
    萧玉珠暗想,兄长说今天是定会来的,现快用午饭了都还没来,嫂子脾气不好也是应该的,她便笑了笑,没回嫂子的话。
    面对着她的好脾气,暮小小也是无话可说了,也不再挤兑狄禹祥,跟他说起了正事,“珍王现在精神可好?”
    “还算不错,就是,”狄禹祥顿了一下,颇有些感触地道,“看着比以前要老一些了。”
    “谁都会老,”暮小小不以为然,“尤其是他,以前他还只操心大冕,现在多了关西关东,该他操心的事以后还多着呢。”
    珍王可是天下第一王候,只有他的封地最大,尤其易王世代都可拥兵坐镇大冕,那么大的一个位置,不操点心,如何坐得稳?
    暮家女在此,狄禹祥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把珍王打算把小世子送进宫的事说出来。
    这次,他准备两方都不插手,等会他也得找个空跟媳妇好好说说,让她在这件事上装聋作哑,别卷了进去。
    这日直到申时初,萧知远才从宫中赶来,这时狄府家宴请的客人也陆续来狄府了,没跟暮小小说几句话,就带着一帮小的帮着妹夫待客去了。
    暮小小也是个奇人,人好不容易来了说了两句就走了,她反倒没先前那么盼着人要呆在她身边了,她觉着人只要离她不远,随口叫叫就能来到她身边,不在她身边也无妨。
    这时,下人来报,珍王和珍王妃来了。
    萧玉珠一听,见迎进张夫人陶夫人郑夫人三位夫的她又准备去门边迎。
    “我跟你去罢。”陶夫人一听,忙上前挽了萧玉珠的手。
    萧玉珠想了想,笑着与她道,“我去罢,你们就在偏厅陪我嫂子说会话,我等会把王妃迎到正厅了,到时你们就过去见见她。”
    嫂子身子重,珍王毕竟位大,见了王妃,还得给王妃施礼应酬,嫂子自己是不想见的,萧玉珠也不想勉强嫂子。
    珍王妃要是因此而怪罪他们家,那就怪罪去,这些都是无可避免的。
    另外嫂子不想在没有珍王的情况下跟珍王妃打照面的原因是,她兄长这一支跟王妃娘家那一支,已是有了隔阂,前面萧池武进京不拜见她兄长,萧老将军那边也没什么话过来,就已说明两家以后的态度了。
    她兄长是自行疏远萧家主家的,所以主家不再把他们当回事,于情于理也说得过去,同理,他们这一家不再待萧家主家如初,也亦然。
    所以,于暮小小而言,她有的是理由和地位对珍王妃敬而远之,而于萧玉珠来说,现在她给珍王妃的脸面,是不可能如过去那般体贴周到了。
    珍王妃现在于她来说,就是个王妃,该对王妃尊着敬着的她就会尊着敬着,至于王妃另外想得的脸面,王妃就得靠她自己了,她是不可能双手送上了。
    **
    跟着珍王来的萧玉宜通身富贵,她比过去稳重了许多,但样子还是很好看,站在珍王身边,两人就像一对佳偶天成的璧人。
    “玉珠姐姐……”萧玉珠给她行礼的时候,萧玉宜忙扶住了她,笑意吟吟的脸甚是迷人,“莫要多礼。”
    萧玉珠微笑着回了一声“王妃客气了”,就叫了二弟妹和三弟妹过来与她见礼,随即就簇拥着珍王妃去了正厅。
    正厅里还没坐人,因狄家给长南备的是家宴,族里的早去了自家女眷的偏屋里去了,她们来,多数是要帮府里的忙的,也不出来在众人面前,所以外边来的人也很不能见到她们,而与正厅隔着一道拱门的偏厅,坐的都是萧玉珠自己的人,就像郑夫人,还有狄禹祥身边的主薄其夫人,张夫人陶夫人,这些都是要常来往的人家,坐的地方自然都是能随意说话的地方,而正厅,迎的都是规规矩矩的客人,今天来的,也就珍王妃这一位了。
    萧玉珠与萧玉宜说话的时候,张夫人与陶夫人,郑夫人她们也来了,张陶两位夫人在偏屋一会儿就在几位夫人含蓄的指点下就明白了现在珍王妃身份的不同了——珍王妃是狄夫人娘家妹妹的这个身份,以后是管不到事了。
    珍王妃身份尊贵,她们肯定是要见的,但这次见跟以前见还是不一样了,以前她觉得跟珍王妃还站在同一条船上,感情上要亲近些,现在还是隔着了些,遂跟珍王妃说话的时候,还是提起了三分神,多注意起了看王妃的脸色起来。
    毕竟,不是同一船上的人,说错了话领错了意,后果就不一样了。


☆、第183章 最新更新
    小世子没有来;萧玉宜跟萧玉珠甚是歉意地道,“本是要来给他长兄义兄贺寿的;可一路宝儿也累了;我们出门时他刚睡下了;不好带来;改日我再带他登门上府,给长南道歉。”
    “你这说的什么话?”萧玉珠笑着摇头;“你们一路劳顿;这么远的路赶来;想必大人都仗不住,何况小世子还那般小?王爷和你一进京还没歇好脚就能我们府里给长南过寿,我们已很是感谢了。”
    “是啊,是王妃您看得起我们家。”尚留在大厅堂的陈芙蓉感激说道。
    “哪里的话。”萧玉珠微微一笑,转脸向张夫人陶夫人看去,笑着朝她们说道,“走的时候还想跟着你们一道来呢,没想,你们竟比王爷和我先到京了。”
    张夫人朝她福了一礼,恭敬道,“我家大人身受军令,不敢误时,就先于王爷与您走一步了。”
    他们是跟着军队走的,离开大谷,经过大冕的时候没有停留,张夫人在走之前在大谷接到了王妃的信,信里王妃商量着意欲她们与她一道走,但因临时没有决定跟王妃走,张夫人走时就写了封推辞信,推掉了此议。
    现下一想,还好因陶夫人离不开陶将军,非要跟军队一块走,她就随了陶夫人的意,一道跟着军队急马进了京,若是按她原本想着跟着王妃一道走,走得慢一点舒服一些的想法,跟着珍王的车队一道进京,这一路来相处这么多日子,与王妃的关系就有些扯不清了。
    他们在大谷的这段时日,他们长儿可没少受狄大人与萧大人的打点,他们家无疑是站在狄,萧两家这边,如若王妃娘家跟萧大人家现在关系如此僵硬,他们家万不可能与王妃亲近。
    她先前不知,要真是跟珍王妃交了好,那才是打了狄大人萧大人两家的脸面。

    张夫人一想通,背后一阵发凉,想那算命的说她四十之后就一路畅顺,凡事皆能遇贵人,缝凶化吉,想来此话真是对极,这一次,她还真是托了那离不开陶将军的雨芳的福了。
    “竟是如此,”萧玉宜释然地笑了笑,“难怪,我接到你的信时还想,怕是你和陶夫人忌讳着我什么,不敢与我同行呢。”
    “哪里,王妃言重了,您再好不过,我跟着我们张大人一道回京,令乃军令难违。”张夫人把事情推到了朝廷调令上,如此,珍王妃想说什么也就不便说了。
    那头陶夫人跟在她身后附和,她自知自己嘴快,说话不过脑子,这个时候她少说就是少错,由着张夫人说,她跟着随机应变就是。
    “这几位……”萧玉宜颔首,眼睛往郑夫人等看去。
    郑夫人忙上前,跟萧玉宜说起了话。
    萧玉珠在旁边微笑不语,由着她们交谈,不多时,门外有人下人报,说兵部三部的主事夫人,和枢密院那边几个将军夫人来了,萧玉珠忙跟萧玉宜致了个歉,出门迎客去了。
    走之前,她看了几位夫人一眼,见她们朝她微笑,她也回了个微笑,带着下人去迎客去了。
    把几位夫人迎进门来,都悉然与珍王妃见了礼,因来的人多了,大厅堂热闹了起来,萧玉珠却还得不停迎客进门。
    曾倩倩身为狄府内府的三夫人,亲自带着丫环去给众夫人奉了一次茶,在堂内听了一阵珍王妃跟众夫人谈笑风生的说话出来,原本带着笑意的脸就沉了一沉。
    客不压主,珍王妃这般长袖善舞,就有些夺他们家的面子了——她二嫂坐在一边陪笑着,笑得脸都僵了,插话都插不上。
    曾倩倩虽说与她二嫂总爱吵吵嚷嚷,私下也爱比较,但见珍王妃不给她二嫂脸,就觉得珍王妃不给她脸一般,难受得紧。
    她想了一下,没先回厨房,而是在半道上迎了迎回客人的大嫂,忙笑着与新来的几位夫人见了礼,随后拉了嫂子在后面,说要与她说几句要问的话,等大嫂一停,她在状似求教同时,把状给告了。
    萧玉珠听得微微一愣,等回了厅堂,带着人又去见过王妃之后,听珍王妃与众人说话的亲切样子,萧玉珠也知王妃今天是把她家当与众夫人交往的地方了。
    其实这没什么太大的不妥,就是珍王妃的光芒太甚,盖过他们这主家了。
    萧玉珠朝二弟妹看去,见她带着笑与身边闲下来的一位兵部主事夫人说话,那是禹鑫的同僚夫人,说话间隙,又拉了一位枢密院所的一位夫人进了她们的谈话中,见她们相谈甚欢,萧玉珠心下也欣慰。
    二弟妹还是j□j出来了,能知道怎么正确应对场合。
    **
    暮小小在偏厅用着用清鸡汤煨出来的面,听丫环说了正厅堂的情况,她好笑地摇了摇头,嘴上一言未发。
    珍王妃这不知是在敲打他们这支萧家,还是真没处跟夫人们交往了。
    想来,怕是前者罢,用珍王妃的身份,给娘家撑腰来了。
    不过,珍王妃身份虽大,但他们这家头上,还有更大的,她总不能大过皇后娘娘去?
    “要我说,”暮小小一小口一小口地把鸡汤喝了,才慢条斯理地道,“命再好,这要是拎不清,再好的棋局,也能把局面下死喽。”
    厅堂那头,自客人来得差不多,萧玉珠落坐后,萧玉宜的话就少了,打萧玉珠一开口,她就不再像先前那样八面玲珑,把场面还给了萧玉珠。
    萧玉宜坐在右边主位,无论气势还是举止,已不是当年那个未出嫁的小女孩可比,她坐在那就是不说话也是通身的尊贵,与萧玉珠说话的夫人也会自然而然地把话带到她身上去。
    这种时候,总是身份最尊贵的那人的喜好最为要紧。
    萧玉宜说是接话,不过说两句,就要带到萧玉珠身上去,再由萧玉珠接话,由此看来,她也真是个再顾全体面不过的王妃了。
    曾倩倩再过来给众夫人送点心的时候,见她嫂子说话,珍王妃凝神注意听的样子,她心下不免有点别扭,心道难不成是自己小心眼了?
    看现在这样子,先前就似是她的错觉,珍王妃好像再尊重她嫂子不过了。
    不多时,夜宴就开始了,这次来的夫人因着有几个性情开朗中人,宴筵上有着她们说说笑笑,场面欢快得很。
    长南中途还过来跟各位夫人见了礼,等到宴散,时辰已是不早了,京中最近夜禁甚严,今天来的客人都与上方打过招呼,但无奈掌管京中大防的萧大人在席,到了尾声他往天一看,说道一句“天色不早”了,聊得正畅的诸位也只得起身,拱手而去。
    后院的夫人一得了消息,也都收拾一番,出门随夫回家去。
    萧玉珠相送,萧玉宜与她走在最后,与她道,“等过几日,王府收拾整齐了,到时我再请玉珠姐姐过府好好一叙。”
    “得空,我就上门来打搅你。”萧玉珠温和地笑着回。
    萧玉宜见她微低着头,她看着她温柔却带着微微疏离的侧脸,嘴情不自禁微抿了抿。
    她的无奈,想来,这位玉珠姐姐已经不想懂了罢?
    道不同,不相为谋,萧玉宜闭闭眼,把那份凉透了她心的冰凉塞到了角落,再睁开眼时,她嘴边的微笑就更柔和了。
    既然如此,那就各行其道罢,分久必合,合久了,也难逃一分。
    娘家养育她多年,祖母甚至为了她的母亲弟弟以老迈之龄赴死一博,她若是还有点人性,岂能不成为娘家的倚仗。
    她想与这位族姐成为好姐妹,可到底,时不与她啊。
    **
    狄府送走了客人,暮小小这时已有了些困意,但一家人还是围在了一起说了好一会话,直到长南带着长生他们要去睡,暮小小才应了小姑的话,打算回府。
    夜里有点微凉,萧玉珠给嫂子披了披风,细心地握了握她手的体温,叮嘱兄长嫂子起夜的时候,要扶着嫂嫂慢慢起,切莫一下子就把人扶起了。
    暮小小听得直笑,拿手指点萧玉珠的鼻子,调侃她道,“管教婆!”
    萧玉珠摇头,“不说得多点,多重要的事哥哥也会左耳进,右耳出。”
    她可是不信他得很。
    萧知远在旁直掏耳光,满脸无奈地听着妹妹数落他,身边父亲还在劝他耐心点,要把妹妹的话听进耳里,记在心里。
    “我媳妇我都不知道怎么伺候了?”萧知远在嘴里嘟囔着,迫于父亲与妹妹之威,到底还是不敢把知说出来。
    狄禹祥正送回儿子们回去回来,听到妻子正一条一条地给舅兄在列要注意的事,他摇头失笑,见舅兄朝他瞪眼,他这才轻咳了一声。
    见到他来,萧玉珠停了嘴里的话,朝他嫣然一笑,“你回来了,我们送爹和兄嫂上马车罢?”
    “嗯。”狄禹祥点了头。
    萧知远立即长吐了一口气,一脸终于逃过此劫,逗得暮小小扶着腰发出一长串爽朗如银铃般的笑,边笑边道,“你们兄妹可莫再逗笑了,我肚中的萧小公子都要笑昏头了。”


☆、 第184章 最新更新
    珍王进了京都;陆续也有一些与皇家沾得上关系的人进了京城。
    因这时不到官员叙职的时候,也无皇帝传召;就是有官员有心想来京城趁机打点;他们也没那胆子擅离职守出现在京城;要是被人逮到了参上一本;他们会被剥离官身且不说,而且身后三代;皆不可入仕;那个才是重罚;跟被打入贱籍无异,所以,易国东南西北的各地官员,只要使得出银子的,就会找掮客找上能打点上关系的人入京,与他们四方打点升官发财。
    就是轩孝王,他没答应帮人说事,这八月周刚过j□j天的样子,他手上也收了各方让他睁只眼闭只眼的二十几万两孝敬钱。
    轩孝王不缺银钱,内务府现在还管着他吃喝,他封地每年也有一笔不少的进帐,他是再富贵不过的闲散王爷,但钱到了手里,他也没推,每年都是到了整百万两,他就闷头闷脑地拿去孝敬他皇嫂,把钱送去了就走,也不敢再求她了。
    这次他就j□j天就收了二十来万两,这整年又快到整百万两了,轩孝王揣上银票就又进宫上贡去了。
    轩孝王是宫中最小的皇子,他皇兄当皇帝的时候,他还未满七岁,皇嫂那时候还夸他机灵,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他皇嫂每一次见着他就很不愿意跟他说话,有时候还皱眉,常把轩孝王给骇得不敢开口多提请求的话,到后来,他只管按数进贡,把得来的银子贴补皇嫂,也不敢怎么求她为她说好话了,顶多是在看在她高兴的份上,稍微提那么两句。
    暮皇后见到小叔子又来了,就知他又来送银子了。
    要说,她是喜欢轩孝王的,整个宫中,也就他能不用得她凤令就可在通报一声直接入宫,而轩孝王确也是个好的,小小年纪的时候就知道她要为他那皇兄囤打仗的银钱,每次都会把多得的银钱放到她这来。
    所以,他出宫之日,她赐了孝字给他,也为他讨了一道保他一世无忧的圣旨。
    而别的,她是没打算多给了,她也给不起。
    见到轩孝王给了她银票就要走,暮皇后冷眼看着他躬着背走出了她小后花园的门,等看到他终于走出,她才收回眼神,就又看到轩孝王别扭地走回来了,站她面前低着头问她,“皇后嫂嫂,你就不留我坐一会啊?”
    “你坐。”暮皇后朝他颔了下首。
    轩孝王顿了一下,挑了个挨着她的小矮凳坐下了。
    那小矮凳,是平时放让暮皇后低手就可拿到手的点心盘子的,凳子不高,轩孝王坐在小矮凳上,一个长大成人了的男子汉顿时就矮了坐在椅上的皇后一截,显得有几分可怜兮兮。
    除去变化太大的身形,这其实很像他小时候拿着书,坐在皇后脚前摇头晃脑念书的情景。
    暮皇后一见,也是一怔,那冷淡得总像覆着一层薄冰的眼也像是融化了一些,她低头看着那不抬头的小叔子,看了他好一会,见他不说话,她轻启了薄唇,“你来跟我准备讲什么?”
    “给我口茶喝呗。”见皇嫂开了口,轩孝王就又回了句另外的话,不敢看她。
    “画眉,给小王爷抬茶过来。”
    “是。”
    暮皇后就又转过了头,声音难得地柔了一些下来,“说罢。”
    “我先想想,准备准备。”轩孝王闷声道。
    “是么。”暮皇后淡应了一句。
    “那我说了,你不许生气啊?”轩孝王忍了又忍,觉得这次他还是忍不住要问了。
    他那么喜爱的人都快要到京城了,有些事,他忍了好久,还是想要问上一问。
    “说。”暮皇后嘴里冷淡,手却轻柔地摸了下他细柔的头发。
    这个小弟弟,是皇帝同母的亲弟弟,他们母亲当年生下他没几个月就走了,她嫁进来后,照料他直到他出宫立府,养在身边那么久的人,她再冷心冷肺,养一个人养得久了,也是能养出点相处之情来的。
    她对他,总要比对皇帝别的兄弟要慈软几分。
    “我要是……要是随了她去行医,你说皇兄会不会被我气死啊?”轩孝王说完,下意识就害怕得缩了缩肩膀。
    他不是个懦弱的人,相反,他小时候被太后打得头破血流,他也不哭不闹,不让人包扎,流一路的血,留着头上的证据,只管去找他的皇兄皇嫂为他报仇。
    他是个下定了决心就很坚定的人,但很显然,因他的话太背宗忘祖,他害怕极了这个要是他做了这个决定就会引发的后果。
    暮皇后听了眼睛越发地冰冷起来,她连犹豫一下都未曾,当下就冷冰冰地道,“不会被你气死,他还要留着命完成先帝爷在他面前留下的遗愿,不过,他会永生永世都不会原谅你,永远都记得他的亲弟弟为了一个女人,背弃了他这个从小护着弟弟长大的兄长,背弃了他们易家为这江山社稷劳碌而死的世代祖宗,背弃了他们易家皇室的荣耀,成为了一个为了女人抛弃祖宗皇族的胆小鬼。”
    “皇嫂,求你别生气……”轩孝王抱着头痛苦地大叫了起来,他哀嚎了好几声,求饶道,“你说了你不会生气。”
    “我没生气……”暮皇后疲倦地靠向了椅背,嘴里淡淡地道,“这话,你就在我这里说说,在外面半个字都不许吐露,更不能传到你皇兄耳朵里去,若不然,他想处置你,你嫂子再有通天的能耐,也拦不住他。”
    轩孝王把头埋在了衣袖里擦眼泪,哽咽着不能自己。
    “别说,轩逸,别让暮家女承担一个拐走易家王爷的名声……”暮皇后轻抚着他的头,话里藏着不为人知的痛苦,“那不是爱,只会带给她一生一世都摆脱不了的痛苦。”
    “那我怎么办?我忘不了她,难道就像别的人一样,娶一个一生都不会放在心上的女人过一辈子吗?那时,我不高兴,我娶的那个人也不会高兴的啊。”轩孝王喃喃,他趴在自己的腿上,刚止住的眼泪又流了出来。
    “去爱别的人罢,然后把她娶回家,日子久了就好了。”暮皇后忍着心中如被刀绞般的痛,脸上淡然地道。
    “我不要这样过,”轩孝王听了擦了脸上的泪,抬起头跟暮皇后道,“我跟她说过要娶她,一直等到她答应嫁给我,没等到我就一直等,我知道她也喜欢我,皇嫂,这么多年我也想明白了,她也是喜爱我的,她不是在守天,她是一直在守着我,要不然,她早嫁了,是不是,若不然,您不会多次劝我去娶别的不相干的人忘掉她,您也是知道她对我的同样的心思,你想让她死心,忘掉我是不是?”
    暮皇后听了勾了勾嘴角,没再言语了。
    轩孝王一看她没否定,竟然傻傻地笑了起来,他傻笑着想了好一会,竟欢喜出声,道,“我怎么早没想明白呢?她守着我,我守着她,就算没成亲,我们也是在一起的呀,我怎么就那么傻?为娶不到她这么伤心呢,原来我不知道我们早就在一起了啊。”
    说罢,他站起就朝皇后行了一个一揖到底的揖,朝皇后欢天喜地道,“我回王府收拾给她备好的礼物去,我给她那一棵绛仙草,她肯定喜欢……”
    暮皇后看着他欢跑出去,那一直冷漠如冰的眼睛,竟有了点水光。
    端上茶一直在边上候着的画眉这时放下盘子,跪坐着收拾着桌面,这时她轻声道,“小孝王不是皇上,他喜欢了,就会做那人喜欢的事,他不会为难斐小姐的。”
    “你也喜欢他?”暮皇后凤眼一挑,问她。
    “我喜欢他,”画眉不紧不慢地点了下头,“因为像他这样喜欢一个女子的男人,这世道太少,他能喜欢我们家斐小姐,就是我们暮家的人,奴婢也就把他当半个主子那般的喜欢。”
    暮皇后轻笑了一声。
    “您就为他们想个能在一起的法子罢。”画眉又言道了一声。
    暮皇后这次敛了眼,脸上无波无绪。
    画眉知道,只要轩孝王不是皇上,不会折断一生要在高空中飞翔才自在的凤凰的羽翼,不为轩孝王,她的小姐也会为成全堂小姐而尽力而为的。
    **
    狄长南的寿辰过后,狄长生受父亲叮嘱,代入宫伴读的长兄之责,负起了看顾起三弟和四弟之责。
    往常,也会有与狄家处得来的夫人带着儿子过来闲聊玩耍,但八月十二这天后,狄家人就紧闭大门,那几家夫人也不再带儿子过来窜门来了,而长南在八月十二之日被留在宫中,一直没有回来。
    萧玉珠也被狄禹祥强行禁止不许出门,萧知远那头也是派了大俭把老父送进了狄府,同时告知妹妹,她嫂子进宫陪皇后去了。
    萧玉珠是直到十五,才从夫郎的口里得知,有人行刺九皇子,九皇子命悬一线,直到今天早上才从昏迷中苏醒过来。


☆、 第185章 最新更新
    九皇子性命无忧;宫中把九皇子遭冰国探子刺杀的消息传出去后,京城的百姓愤怒不已;这时在京中行商的别国人;哪怕不是冰国人;都被客栈拒之门外;百姓见着了就打,一时之间;京城混乱了起来;还好顺天府府尹当天就下令要百姓明辨是非;又从禁卫处调了五百禁卫军出来维持秩序,这场见着别国人就喊打喊杀的混乱才没有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
    宫中凤仪宫,暮皇后坐在九皇子的床边,九皇子躺在他父皇的怀里,把他父皇碗中的那碗苦药喝了下去。
    “母后,苦。”九皇子喝完,抬起那双神似文乐帝的眼睛,看向了他冷漠的母后。
    老宫女递上蜜饯,暮皇后伸手去拿,九皇子盯得甚紧,却只见他母后捏了颗最小的,放入了他的嘴里。
    有总好过没有,九皇子含到嘴里,也就释然了。
    “可还疼?”文乐帝看着不太敢去看儿子胸口的伤,所幸是剑偏了,剑上的猝毒他母后能解,要不然,他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就没了。
    “一丝丝疼。”九皇子在他父皇怀里挪了□子,回头歉意地朝皇帝道,“父皇你放我到枕头上躺着可好?母后给的枕头可软了。”
    文乐帝忙不迭地小心翼翼把他放在枕头上,语气温柔地跟他说,“不舒服了要跟父皇说。”
    九皇子微笑着点头,他长得太像文乐帝,微笑起来的样子更是像极,文乐帝看着他的眼不由就更柔了。
    “母后……”九皇子叫了一声他连头都未挽,披着一头黑发的母亲,“您去歇会好可?”
    暮皇后抬头探他的头,淡道,“眼下还不行,你今天到明早,可能还会发一次烧。”
    “哦。”九皇子哦了一声,把母亲欲要离开的手抓到了手里紧缠着,他咬了咬嘴,好一会才道,“孩儿让母亲担心了。”
    暮皇后淡淡地“嗯”了一声。
    她看着像平常一样冷漠,对什么都不为所动,但已是守在明华殿四天未动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