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隐凤朝阳-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代读文章要比现代难多了,毕竟古代没有标点符号,认字不代表能读懂书。谢知这些女秘书不仅认字,还能熟练的处理各项公务,能力完全不比秦宗言手下的能吏差,这让谢兰因都很羡慕,她就想不明白,一样是培养人才,为何女儿培养出来的人才总比他们的好?
  这也是认识差距,谢知对孩子的培养从他们刚生出来就开始,每一个孩子都是花了大心思,学堂的整体氛围又好,孩子们学习自然又好又快。且这些孩子都是谢知和秦纮亲卫的孩子,花再多心思培养都不会亏本。
  两人的侍卫很多生完孩子后,就把孩子送到谢知开的托儿所,白天让托儿所的人照顾,晚上接回家享天伦之乐。很多跟着秦纮、秦八等人在外的侍卫,把孩子都托在托儿所。
  “五公子这次回来,可能要带不少孩子回来。”凤容说,跟秦八镇守在革岛的侍卫都是夫妻一起过去的,革岛环境简陋,大人待着无所谓,孩子肯定不能长住,秦纮这次过去,不止要把秦八、柔娘的女儿接过来,还要把侍卫们的孩子接来。
  谢知问:“傅姆可曾备好?”
  凤容说:“备好了,一个傅姆照顾四个孩子。”能跟秦纮坐船回来的孩子,起码也要有四五岁,所以也不用准备乳母,只要傅姆照顾就行。慈幼院里的傅姆都是能读书认字的,要经过特殊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当傅姆。
  傅姆选拔过程虽然严苛,可很多从慈幼院里出来的女孩子都希望回慈幼院当傅姆。慈幼院是谢知补贴最多的地方,也是她最关心的地方,在里面干活不止月钱高,平时福利也好,待遇仅次于女君的亲卫,亲卫多难当,还不如当慈幼院的傅姆。
  谢知满意的点头,这条件比后代很多托儿所都好了。
  凤容叹息:“也是你乐意做这种事。”孩子太易夭折,办慈幼院实属吃力不讨好,孩子要是出什么问题,很多父母只会责怪阿菀,不会感激她照顾孩子。
  谢知道:“这些亲卫为我们出生入死,如果这些责任我都不承担,又怎么让他们为我们卖命?”谢知也知道办托儿所吃力不讨好,可那么多在外面的亲卫,难道都让他们不生孩子?这会孩子夭折率太高,大家孩子生得也多,对孩子远不及后世那么宝贝。
  她办的托儿所各种措施到位,还有儿科大夫随时待命,孩子夭折率要比外面低很多,亲卫们也放心把孩子放在这里。当然夭折是不可避免的,父母伤心,暂时责怪他们,谢知也不在乎,可要是一直怀恨在心,那就是人品问题了,谢知也不要这种亲卫。
  凤容微微颔首,也是阿菀内政做得好,不然秦家那些亲卫如何肯为秦家卖命?
  谢知突然扑哧一笑,偏头对凤容说:“阿容,你说五哥回来时候对着一船孩子会有什么表情?”
  凤容想了想那情形,也跟着一起笑了,五公子看似冷漠,对孩子却极好,养在慈幼院的孩子都挺亲近他的,回来的路途无聊,五公子恐怕要给孩子缠上了。
  谢知笑了一会,又叹息道:“也不知阿柔在哪里过的如何?”这妹妹是她一手带大的,在她心目中跟阿生没区别,如今她跟秦八住在外,向来报喜不报忧,秦八又是个荤素不忌的,谢知心里不知有多担心。
  凤容却觉得阿菀关心则乱,“你还怕秦八欺负她不成?”秦家男子在女色方面是不大忌讳,可要说他们好色也不尽然,他们是只是没有守身的概念,他们的妻子也不指望他们如此,只要他们不要弄出私生子即可。秦八心悦柔娘,要是柔娘不许他纳妾,凤容不觉得秦八会偷嘴,秦八纳妾大部分还是柔娘的意思。
  “我不怕秦八欺负她,我只怕她——”谢知欲言又止,她很担心柔娘跟秦八的夫妻关系,柔娘是一心要跟秦八相敬如宾,可秦八愿意吗?要是两人之间有了隔阂怎么办?这里的夫妻不能随便离婚,是要生活一辈子,如果成了怨偶柔娘怎么办?
  凤容失笑,“我看你是太操心,柔娘是你养大的,难道这点分寸都没有?”她顿了顿道,“他们夫妻在革岛独木难支,联姻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将心比心,换成她也会做柔娘一样的选择。侍妾而已,还是倭姬,比玩意还不如的东西,还能威胁到她们不成?
  谢知无语,她跟这些古人代沟差了不止一条马里亚纳海沟。
  谢知想着秦纮和柔娘,此刻远在革岛秦纮也想着谢知。秦纮到达革岛的时候,小八并不在革岛,他携大伴氏、美娘去扶桑了,柔娘招待五伯兼姐夫。柔娘几乎是秦纮从小看大的,两人之间也不用太避嫌。
  秦纮听说秦八带着大伴氏去扶桑了,眉头微皱,细看神色平静的柔娘,“小八有欺负你吗?”
  柔娘知姐夫肯定是受了姐姐的托付才这么问,她将茶盏放在姐夫面前,对秦纮笑道:“五哥放心,夫君对我很好。”
  秦纮是男人,不可能跟谢知一样跟柔娘谈心,能问柔娘一句过得好不好,已是极限,听她说自己过得好,他也不再多言,遂同柔娘说起革岛和扶桑的情况。秦家有革岛金山后,秦宗言和秦纮就有称霸中原的野心,而革岛是秦家最后一条退路,也是秦家最大的依仗,是故秦宗言才会坚持让儿子来镇守革岛。
  秦八和柔娘也明白秦宗言的想法,达到革岛以后,并不偏安而居,而是通过大伴氏跟扶桑高层有了联系。秦八后来纳的几名侧室也都是扶桑高门贵女,秦家是魏国贵族,秦八的身份又不作假,扶桑高门也乐意跟他联姻。秦八一心发展扶桑势力,一来是为了五哥,二来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父亲和五哥都曾隐晦授意过自己,说如果将来有机会,可以让他在一直在扶桑发展。
  起初秦八并不把扶桑看在眼里,这地方太穷,他还听五嫂说过,这里百人以上的就算是大战,且时常有地动,这种地方有什么好争的?可随着五嫂的人探明了扶桑本岛的大银矿,五嫂说这个银矿起码能开采几百年后,他便改了主意。有了这银矿,中原肯定会源源不断的支援他们,届时他又何愁这里不富裕?他不能放扶桑富裕,还有他的子孙。
  是男人都有野心,中原那块是父亲和五哥的,他从来没想染指,他可不是老二那个看不清形势的蠢货。高句丽是中原的心腹大患,迟早要拿下,甚至五嫂都准备对高句丽动手,秦八也不想接手那烂摊子。他的目标是扶桑王。扶桑虽然穷,可有金山银山,还有中原鼎力支持,不愁将来经营不好。
  秦八来扶桑前唯一犹豫的就是他是外族,贸然攻占扶桑肯定会失败。可等他来到扶桑,看到扶桑贵族所谓的武士之后,一颗心就定了。五嫂果然没有抹黑扶桑,她甚至还美化了扶桑现状,扶桑的武士比五嫂的描绘还不堪,这种武士秦家的亲卫一个能打二十个。
  只要他将革岛经营好,后续补给跟上,还愁占领不下扶桑吗?就算他跟柔娘占不了,他们的子孙后辈也能占下来。虽然秦八现在才只有一个女儿,可他已经在替自己的子孙后代考虑了。他跟柔娘之所以能狠心把目前唯一的女儿过继给秦纮,也是出于因为疼爱女儿。
  在五哥五嫂身边,她可以当个最幸福的小娘子,他们相信五嫂对女儿的疼爱,绝对不亚于他们。将来一旦父亲荣登大位,五哥就是太子,他的女儿是公主,全中原的优秀男儿任她挑选,总比跟他们在扶桑选一群矮子当驸马好。秦八现在看扶桑的小矮子就当看笑话一样,可一旦想到阿锦将来的夫婿也是这种小矮子,他就忍不住暴躁。
  还是将阿锦送到中原养大好,如果他跟柔娘将来再有儿子,他也要儿子娶中原贵女,扶桑这些未开化的蛮女,当玩物尚可,当妻子就是笑话了。柔娘的想法跟秦八一样,因此女儿出生后,她跟秦八就几乎没怎么照顾过,都由乳母来照顾女儿,两人怕养出感情来后,舍不得放女儿。
  革岛环境太差,先不说享受,光是大夫和药物都要靠中原供给,如果留在这里,爱女能不能顺利长大还两说,所以柔娘在女儿一满周岁后,就迫不及待的要把女儿送走。先前不走是怕她年纪太小,经不起长途颠簸。
  柔娘将革岛的账册都让人搬来给秦纮看,秦纮让带来的书记官查阅账册,他看着被乳母乖乖抱在怀里的小胖丫头,问柔娘:“取名了吗?”
  “夫君给她取了个小名叫富锦。”柔娘略带不舍的女儿看着自己的长女,他们希望她将来前途富贵锦绣,一片坦途,“大名就让阿姊取吧。”秦家女儿多,可秦纮没有嫡女,秦家兄弟女儿的名字都是随意取的,柔娘对秦八的审美不抱任何指望,就希望阿姊能给阿锦取个好大名。
  秦纮看着小丫头滚圆肥润的富态小模样,暗忖这名字取得还真贴切,他对柔娘道:“你得空回建德看看你阿姊,她很想你。”
  提起谢知,柔娘嘴角泛起笑意,“我会的。”可她跟秦纮都知道,这句话是空话,至少这十来年之内,她是不可能回建德的,只有她守在革岛,秦八才敢放手在扶桑谋夺天下,她若不在,秦八就只能在革岛看人开矿。
  秦纮在革岛住了一个月,期间还跟回来的秦八去了一趟扶桑本岛,大家都知道秦纮是秦八的兄长,可他长期不在这里,那些贵族也没舍得送自家亲女儿给他,只给他送了几个美姬、养女。秦纮倒是没明着拒绝,全部收下了,回头都配给革岛的单身军士。
  秦纮看着左拥右抱的八弟,“你也适可而止。”要是让阿菀知道秦八有这么多侍妾,非骂死他不可。秦纮也挺委屈的,他自己看都不看别的女人一眼,阿菀干嘛老骂自己?
  秦八漫不经心道:“做戏而已,反正柔娘不在乎。”她都让自己纳妾了,她还会只在乎这些。
  秦纮看着八弟,“你什么时候这么听话了?”
  秦八一怔,秦纮对秦八道,“你自己都约束不住自己,又怎么能让柔娘放心?”
  “她——”秦八脱口就想说,柔娘根本不在乎自己,可又觉得这像告状,太没男人气概了,只能硬生生的把下面的话咽下去。
  秦纮拍拍他肩膀,“我要是跟你一样,你五嫂早不理我了。”喜欢就自己努力,自己去追,就这么跟柔娘负气,除了将柔娘越推越远外,还有什么意义?
  秦八沉默不语,秦纮也不再多言,这是兄弟私事,要不是阿菀他也不会劝兄弟,他问八弟:“你现在手上有多少黄金?”柔娘给秦纮看了账册,可入册的黄金跟秦八手头的黄金数量是不同的。这不是秦八有意隐瞒,而是金矿开采出来,还需要炼制才能变成金块,账册也不能铸造一块金块便入账,基本都是延迟半年或是三四个月的。当然不入账不代表没记录,有多少秦八心里应该大致有数。
  “怎么?五哥要黄金?”秦八回过神来问秦纮。
  “你五嫂要。”秦纮说。
  秦八道:“约莫有千把块,我回头都让人拉到船上去。”他顿了顿又问:“五哥,五嫂要那么多金子做什么?”
  秦纮说:“她说要对付高句丽。”
  秦八糊涂了,“对付高句丽还要现成的金子?”金子是很有用,可金子不能当武器也不能吃,怎么对付高句丽?
  “回头你就知道了。”对于谢知的金融手段,秦纮也一知半解,反正阿菀说能把高句丽搞垮,他就负责给阿菀提供金子便是。革岛是阿菀发现的,莫说她只要一点金子,就是要走革岛所有金子,秦纮也不会多说。
  秦八想到五嫂那些云里雾里的话,摸摸鼻子,不忘叮嘱秦纮:“五哥,阿锦哭闹时最爱人抱着走、飞高高,她要是在船上哭闹,就劳烦你抱她出去走走。”
  秦纮说:“放心吧,她也是我女儿。”
  秦八一笑,不再多说什么,他跟五哥的关系,不需要多说什么,他女儿不就是五哥女儿吗?
  秦纮也想着,他跟阿菀商量过,这次生完就不生了,不管是男是女,这孩子总归留不住他们身边,肯定要送到父母身边去,留着阿锦也能排遣阿菀思念孩子的寂寞。柔娘和小八的孩子,就是他们的孩子。现在只希望这是个男娃,若是女娃,这孩子未来就有点麻烦了……秦纮轻舒一口气,他现在还是太弱了。


第216章 郗家来人(上)
  秦纮和秦八在革岛紧锣密鼓的准备金子; 秦纮以为谢知会等自己回去再收拾高句丽; 却不知谢知对高句丽的网在早几年就开始布置了,现在都已经初见成效了。当然这一切都得益于革岛源源不断出产的黄金; 黄金不是流通货币,可是谁都喜欢的金灿灿的黄金。黄金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 无论在什么国家都是硬通货。
  谢知让亲卫们揣着黄金去高句丽收购棉花和甘蔗; 高句丽的贵族们被黄金迷花了眼; 居然私下让农奴用良田来种这些经济作物。或许也有几位有识之士看出其中不妥,可微薄的个人之力如何能挡得住众人对黄金的疯狂追求?
  凤容知道黄金让人疯狂,但没想到会让人这么疯狂,它甚至让高句丽王让都失去理智; 居然听从下属的建议; 照着阿菀的手段建立了钱庄。他知道阿菀弄钱庄前做了多少准备工作吗?他知道阿菀迄今都不敢对外推广钱庄; 他们名下的钱庄仅对秦家的亲卫和农奴开放吗?
  谢知见凤容一脸匪夷所思; 她嗤笑一声:“一旦有适当的利润; 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 他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 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 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甚至冒杀头的危险。”谢知前世见惯金融市场的疯狂; 太知道怎么利用人贪利的心理了。可惜高句丽还是太穷; 即便是贵族; 手头钱也不宽裕,赚了钱也只想买地,不然她一定搞次金融危机。
  凤容第一次听到这种话,一开始有点不理解,毕竟现在还没资本这概念,可听谢知说完,她便大概了解资本的意思,再仔细一想,可不就像阿菀说的这样吗?她感慨的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是啊。”谢知暗忖还是老祖宗有本事,八个字就把人类逐利的疯狂描绘的淋漓尽致。
  凤容问谢知:“那下一步我们怎么做?让高句丽王染病?”
  谢知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摆放在窗台上的盆栽道:“不止让绯樱动手,让丁八几人也做好准备,这情况该有人揭竿而起了。”如果不是被压迫到极致,普通百姓是不可能想到造反的,高句丽目前条件还不算太成熟,但这场叛乱本就是谢知幕后操纵,只要时机差不多成熟,她随时可以点燃□□,等时机成熟,就把高句丽王换了。
  谢知并不在乎下任高句丽王是谁,就凭着他们安插在高句丽王宫的人手,下任高句丽王是谁都摆脱不了他们的控制。她又看了看最近的支出,黄金撒出去不少,但收入也不少,光是棉花就收获不少,棉花属于战略物资,放这着也不会坏,总会需要的。糖不属于必需品,但总能消耗掉。就算这方面亏本也无所谓,她光靠在高句丽发行的货币就把本钱赚回来。
  凤容问谢知:“你现在就想下重手?不等五公子回来?”她以为打仗的事,阿菀会等五公子回来再说。
  谢知说:“现在是最好的时机,等五哥回来,我怕大军也回来了。”拓跋曜带了一队精英南征,只留下老将看守,这些老将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原则,只要高句丽内乱不牵涉魏国边境,他们肯定不会出手。等拓跋曜南征回来,万一他觉得这是吞并高句丽的好机会,转而把高句丽弄下来,她不是为拓跋曜作嫁吗?
  “南征有这么快?”凤容扬眉看着谢知,她对拓跋曜这么有信心。
  谢知说:“我不知道能有多快,但我们总不能放走这次好机会。”统一南北,是拓跋曜自登上皇位起就下定的决心,谢知不知道拓跋曜现在做到哪一步,可她知道他不是会轻易放弃的人,他会在这么短时间南征,肯定是做了充足准备。谢知不想等,也不愿再等。
  哪怕没有拓跋曜的南征,谢知也不想等秦纮回来再干这些事。大人和五哥都有称霸天下的野心,想要称霸天下,一定要能打,离开名垂千古的帝王,不一定都是能征善战的,可手下一定有能征善战的部下。秦家军里不乏老将,谢知这次不想用秦家老将,只想用她的亲卫,她也需要能打仗的亲信。高句丽这一次就是绝好的机会。
  谢知相信秦纮现在对自己绝对是真心的,可将来他们父子得了天下呢?人心易变,谁也不能保证将来,谢知自己都不能保证她能爱秦纮一辈子。她跟秦家的利益因为革岛和阿生而密不可分,哪怕将来她跟秦纮感情有变,她也不可能跟秦纮分手,她必须要未雨绸缪,一开始就培养安插在重要位置的亲信。谢知从来不信人心,她也做不来默默在男人背后支持他的女人,她知信自己的实力,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重要的。
  谢知等凤容走后,偏头看着书案上的公文微微苦笑,她现在能理解,为何有人愿意放弃登顶的那个位置了,因为只有站在这个位置上才知道责任有多大的。她的随口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的无数人生死。她右手轻转左手手腕上的崖柏手串,像她这这种行事,如果死后真有地狱,她会下十八层地狱吧?谢知轻叹一声,可她不会后悔,她总会走到这一步的。
  比起凤容的乐观,谢知却谨慎许多,现任高句丽王族在位通知高句丽的时间也不短了,他们贸然进入高句丽,只会激起高句丽百姓的反抗,还是徐徐图之更好。再有一点就是,谢知一点都不希望秦家现在就跟拓跋曜对上,如果拓跋曜这次南征顺利,那么他的威望将会无人可及,她不觉得以秦家现在的实力可以跟拓跋曜硬抗,自古造反也有理由,无理,就是她装备再精良、他们再有金山银山,也不会成功。
  谢知又批阅了一会公文,觉得脖子有点酸疼,她揉了揉颈脖,刚想喊侍女进来给自己按揉脖子,却不想凤容又进来了,谢知诧异的看着她,“出什么事了?”凤容一般只在上午陪自己处理公文,下午她一般都不在。再说高句丽的任务不小,凤容光是交代就需要不短时间,她莫说马上回来,就是明天都不一定会有时间。
  凤容蹙眉说:“阿菀外面有人自称来自南朝的郗家人找你。”
  “来自南朝的郗家人?”凤容的话让谢知一怔,随即就想起,她的外祖母姓郗,所以是她外祖母的人来找她了?郗家人来找她做什么?谢知轻啜一口茶水,“问清楚身份了吗?是郗家哪房的人?”
  凤容说:“是你大舅公和二舅公的孙辈和曾孙辈。”
  “问清楚他们是来做什么的吗?”谢知问,她记得外祖母有两个同母的胞兄,但不记得她这两位舅公有几个儿孙了。谢知比较疑惑的是,郗家人怎么来找自己?她是出嫁的外孙女,又跟外祖母素未谋面,跟郗家的关系已经很淡了,他们不应该去找阿娘嘛?阿娘跟他们关系还更近些。
  凤容摇头:“他们不肯说,坚持要见你。”凤容心里有些不悦,这些郗家人真把自己当回事了,阿菀是这么容易能见的吗?
  谢知笑了笑,“舅公的曾孙远道而来,我理应好好招待,不过他们路上舟车劳顿,还是先歇息后再见面。”
  凤容点头:“正是如此。”就算阿菀现在想见他们,她也会劝阻的。这些人一路赶来,谁知道身上得了什么病。
  谢知倒不是有意摆谱,而是她是实在是怕了古代的虱子……古代的虱子之猖獗,绝对不是现代人可以想象的。哪怕是贵族,身上挠着挠着挠出几个虱子来也是常态。也是谢知好洁,而谢简、秦宗言、秦纮几人有多少有点洁癖,才会让谢知身处一个相对的安全的环境。除非情况紧急,不然谢知是绝对不会立刻见远道而来的人,起码也要确定他们身上没虱子了再说。她现在还有身孕,就更要注意环境卫生,她可不想肚子里的孩子出什么问题。
  坐在客厅的郗家来人,原以为自己摆明身份后,很快就能见到谢知,没想他们等了大半天,也只见了几个小丫头,好容易后来出现了一个看着像大管事的年轻妇人,可那妇人才问了几句话就走了。他们探头等了半晌,肚子都饿得咕咕直叫,都没人出现。就在众人神经越来越紧绷的时候,终于有几个小丫鬟端了丰盛的菜肴让他们饱腹,又给他们准备热水洗漱。
  郗三郎坐在大大的浴缸里,享受着滚烫的热水,一面呲牙一面忧心忡忡问兄长,“二兄,你说谢家娘子会愿意收留我们吗?”他们当然也知道比起谢知,谢兰因跟他们的关系更近,可是郗家上下谁不知道,谢兰因看郗家人不顺眼。在她当皇后的时候,都能不顾母仪之风的给外家没脸,现在成了兵家子的夫人,肯定更蛮不讲理。倒是谢知年幼,可能不知郗家跟谢家的往事,辈分也小,或许有可能收留他们。
  郗二郎沉稳道:“她既然没把我们赶走,应该是愿意暂时留下我们的。”郗二郎嘴上说的笃定,心里则直打鼓,毕竟他们跟谢知从未谋面,光靠姑母的情分想让谢知太难,她知不知道姑母存在还两说。谢二郎心中长叹,可惜他们在北朝无人可投,不然何至于厚着脸皮求助谢家。


第217章 郗家来人(中)
  郗二郎等人洗了热水澡; 享受了一顿美味佳肴后; 才见到谢知。谢知坐在客厅招待他们,她穿着素色道袍; 手执茶盏倒茶,手腕如玉; 莹白柔美; 屋内的烛火在她周身晕染出柔和的光晕; 犹如云气萦绕。
  郗二郎不由看呆了,他来北朝之前,就曾听闻过谢知的美名,可没想到她居然这么美; 比容色比年轻时的谢皇后更胜; 看着竟然有几分像先帝。郗二郎比谢知大了十二岁; 以前曾在宫宴上见过萧赜; 对他惊为天人; 即便萧赜已驾崩二十多年; 对他的容貌依然记忆犹新。
  郗三郎对谢知的容貌纯属赞叹; 他年纪小,没见过萧赜,对谢兰因的容貌都淡忘了; 只觉这萧家表妹容貌长得很真出众; 可惜先帝驾崩了; 不然她若南朝; 单凭她的容貌; 就肯定有不少世家子求娶。
  谢知见两人进来,含笑起身行礼,为了维持她信奉道教的人设,谢知常年穿道袍,横竖她没有诰命在身,见客也不需要穿礼服,当然谢知的道袍是经过她再设计的,腰部做了些修身设计,比寻常道袍穿着好看。三人见礼后,谢知才客气的说:“我年纪小,没见过南朝的亲戚,若有怠慢之处,还望两位见谅。”
  “表妹无须多礼。”谢知喊不出郗家兄弟表哥,郗二郎却要厚着脸皮跟谢知套近乎,不然他们怎么敢求谢知收留?
  表妹?谢知暗暗重复了一边,眉头微挑,看来她这两位“表哥”来这里是别有所求了,就是不知他们是来做什么?谢知不动声色的跟他们寒暄,表哥表妹叙旧一番后,郗二郎才惦着脸说出他们此番来的目的,他们是来求谢知收留的。
  收留?谢知一怔,讶然问着郗二郎,“二表哥,可是郗家出了什么事?”不然怎么会请求她收留他们?
  郗二郎尴尬的一笑,“祖父一直心念先帝,得罪了伪帝,伪帝一心想要清算郗家,祖父担忧我们安危,特地让我和三郎带上几个孩子外出避难。我等出了建康便遭到伪帝暗卫扑杀,不得已才来建德叨扰表妹。表妹放心,我们只要暂避一段时间,等小七郎病好,我们立刻离去。”
  谢知根本不信,郗家是出名的墙头草,当初伪帝篡位,除去伪帝岳家王氏外,郗氏是第一个跳出来支持伪帝的家族,这样的家族就算被伪帝清算,也跟她生父无关。
  谢知没去过南朝,但对伪帝的脾气个性还算了解,这人要真想清算郗家,郗家怎么可能逃得走那么多人。谢知讥讽的想到,郗家不会是担心魏国侵占建康,所以特地派家族弟子来投诚吧?只是为何是来秦家找自己?他们不应该去平城找阿耶吗?或是去怀荒找阿娘吗?
  谢知困惑郗二郎为何会来,郗二郎也是不得已,他如何不知找谢灏和谢兰因对他们更有利,可奈何也要这两人配合。谢灏自姑母同谢中书和离后,便在没踏入郗家半步,偶尔遇到姑母都是口称郗夫人而不是母亲。
  至于谢兰因就更别提,伪帝篡位,郗家早早的跳出来支持伪帝,加上先前的恩怨,郗家早得罪狠了她。唯有谢知才有可能收留自己。谢洵也有可能,可是谢洵远在京城,郗二郎可不敢在这个时候去魏国的都城,那里还有谢太傅。
  郗二郎现在的打算是让谢知收留自己,然后通过谢知,慢慢解除跟谢灏的隔阂,谢家在魏国独木难支,就算跟秦家联姻,也不像郗家这般同他是一样是从南朝过来的,两家利益才一致,谢灏和谢中书总有跟郗家和解的一天。郗二郎心里做着最顺利的打算,当然他也做好了被谢知扫地出门的准备。毕竟他们跟谢知素昧谋面,谢知年纪也不小了,她或许也知道郗家跟谢家的恩怨。
  谢知垂目听着郗二郎的话,沉默了一会,抬头微微笑道:“都是自家亲戚,你们来做客我欢迎都来不及,哪里谈得上收留?表哥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郗二郎见谢知说的豪爽,心中大喜,对谢知拱手道:“多谢表妹相助。”
  谢知起身冲两人屈身行礼,“天色不早了,两位表哥一路舟车劳顿,还是早点歇息。”
  郗二郎也不打扰谢知休息,痛快的同她告辞,他急着回去看生病的儿子和侄子,他们才是郗家的希望,不能有半点疏忽。
  谢知等两人离开,才偏头对亲卫吩咐:“盯着他们。”
  亲卫应声而下。
  凤容无声的从屏风后转出问谢知:“要派人去南朝打听吗?”
  谢知摆手道:“不用。”梁国马上要跟魏国打仗了,兵荒马乱的,能不去南朝就不去,“横竖就那么几个理由,他们住几天就知道底细了。”谢知从来没见过自己亲外祖母,怎么可能对郗家人有亲情?会收留他们也不是同情心作祟,而是现在是对付高句丽的最关键阶段,任何异变她都不敢掉以轻心。郗家这种变数,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好。
  凤容跟谢知相交多年,对她了解甚深,自然明白她收留这几个所谓的表兄、表侄的意图,所以才开口问谢知是否要派人去南朝查明情况,听到谢知拒绝,她有些担心地说:“他们会不会有麻烦?”
  谢知淡淡一笑,“他们无非就是看梁国取胜希望不大,想要提前来魏国讨好拓跋曜而已,盯着他们,别让他们碍事就好。”
  凤容轻嗤一声,“若是想要讨好拓跋曜,为何来找你?不应该找谢中书和谢刺史吗?”谢中书真正简在帝心的人,就是谢灏在朝堂上的关系都比他们厉害,朝堂上谁不知道秦纮被拓跋曜压制得厉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