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家宠媳-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他走远了,萧少珏看了一眼跟来的臧元凯:“先生怎么看?”
    臧元凯字斟句酌地道:“十分可怕,情绪没有任何波动,冷静的就像是一部机器。”
    臧元凯道:“大皇子怎么说?”
    “他说找那个西域药师买药是他自己的主意。”
    “燕王完全有能力把他玩弄于股掌之上,让他掉进套中却一点儿不自知。”
    “只可惜,咱们没抓到他的证据。”萧少瑜宫变事发之后,萧少珏查到京师附近三大营有两三万兵马的调动十分异常,他顺藤摸瓜,查了许久,所有的线索都似是而非,但隐隐约约全都指向一个人,那就是萧少玹。
    萧少珏禁不住汗透重衣,军队是他的地盘,萧少玹什么时候在军中布下了两个钉子,他居然毫不知晓。
    他想起陆清岚对萧少玹的评价,真是再中肯不过了。他就像是一条毒蛇,隐藏在草丛中,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冒出来咬你一口。
    他和臧元凯仔细分析了此事,若他和皇帝真的被毒杀了,萧少瑜就算暂时有太后的支持,当上了太子也笑不到最后,萧少玹会打着为皇帝太子报仇的旗号,带兵杀进紫禁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萧少瑜自以为计谋万无一失,实际上早就沦为了萧少玹的棋子。
    最可恨的是明知道他狼子野心,却偏偏抓不住他的把柄,拿他没什么法子。
    臧元凯见萧少珏眉头紧皱,安慰道:“太子不要担心,既然他对皇位有心,总有露出破绽的一天。到时候再收拾他不迟。”
    萧少珏点了点头。两人的谈话就此打住,又说了一会儿话,萧少玹已经带人走了出来。后头抬着一个担架,上头用草席草草掩盖着,隐约像是萧少瑜的尸体。
    萧少玹神色冷静地道:“幸不辱命!太子可要检查一下?”
    萧少珏走过来,揭开草席看了一眼,见萧少瑜脸色一片青紫,早已气绝。
    萧少玹解释道:“他不肯自缢,也不肯用匕首,最后我帮他喝下了毒酒。”他不屑地道:“最后时刻,他屎尿齐流,丑态百出,真是我皇族的耻辱。”
    萧少珏瞪了他一眼:“再怎么说,他也是咱们的大哥。不管他活着的时候犯下什么样的过错,如今他的死已经偿还了所有的罪恶,本宫不希望再从别人的口中听到类似的话,否则就请四皇兄给本宫一个交代!”
    萧少玹只觉得一阵屈辱愤怒,但他强忍了下来,微微垂头:“本王明白了。”
    萧少珏道:“送佛送上西天,父皇虽然要了他的命,却并没有剥夺他的亲王身份,就以亲王之礼为他操持后事吧,这件事还是由四哥来主持。”
    “是!”
    萧少瑜谋逆之事尘埃落定。萧少瑜被赐死,司妃虽举报有功,仍被贬为贵嫔,郑阁老提前致仕,其余萧少瑜的同党,也被贬的贬,抓的抓。萧少珏雷厉风行,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把这件事给漂漂亮亮地处理完了。
    本来萧少瑜被处死,他的同党全都提心吊胆,以为这次定然大祸临头。嘉和帝连儿子都不放过,他们这些人助纣为虐,哪里会有好下场?没成想,萧少珏居然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表现出仁慈的一面。
    不但没有将此案扩大化,借以打击政敌,就算对涉案人员的判罚,也是很轻的。他的这一举动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誉。
    建始殿,嘉和帝的病情每旷愈下,萧少瑜是他亲自下令处死的,可当他的死讯传进皇帝耳朵中的时候,皇帝当场竟呕出血来。
    此后他一直昏昏沉沉,宫中太医用尽了各种名贵的药材,也没让他的病情减轻半分。朝政尽数落入萧少珏的掌控之中,人人都知道皇帝命不久矣,都等着他什么时候咽气,众人好拥立新君登基呢。
    这一日,萧少珏正在内阁值房内批阅奏章,卫彬急匆匆进来:“太子爷,皇上醒过来了。”
    萧少珏把朱笔放下,匆匆站了起来,带着卫彬来到建始殿。在门口处看见葛院正和瞿玉泉正在垂手恭立。
    两人上前给萧少珏见礼。萧少珏没理会葛院正,直接问瞿玉泉,“父皇的病如何?可有起色了?”
    瞿玉泉摇了摇头:“皇上……不过是回光返照,恐怕余日无多了!”
    萧少珏面色一沉,推门走了进去。
    嘉和帝精神还好,正靠在御榻上半坐着,脸上是不自然的潮红,果然像是回光返照的样子。
    贞妃陪在他的身边,低声细语地陪他说着什么。
    看见萧少珏进来,皇帝脸上露出笑容来。“太子来了。”
    萧少珏上前给他行礼:“父皇,您总算醒了。您病的这阵子,母妃镇日守在您的身边,寸步不离,人都瘦了一圈呢。这下好了,您身子好起来了,咱们也能放心了。”
    嘉和帝笑笑:“朕自己的身子自己最清楚,朕知道自己没剩多少日子了。”
    贞妃劝道:“皇上可不能说这种丧气话!您的寿数还长着呢。”
    嘉和帝摇了摇头:“别看那些大臣们一见面就叫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可真正能够活过百岁的皇帝,自古以来,一个都没有。”
    他面色平静,“朕刚登基的时候,也曾有过一番雄心壮志,打算继往开来,做一番超迈祖宗的宏大伟业。只是朕这阵子扪心自问,朕这一生庸庸碌碌,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值得大书特书的功绩,真是惭愧。”
    他看着萧少珏:“朕死了以后,将国家交到你的手中,朕是放心的,只有三条,朕希望你能答应。”

    ☆、第340章 即位
    
    他用的是“希望”二字,不是直接下命令。萧少珏觉得胸口堵得发闷,“不论什么事,儿臣一定答应您。”
    嘉和帝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第一条,朕死以后,你要善待太后及所有朕留下的这些妃嫔。”
    萧少珏点了点头:“儿臣答应。”
    “第二条,朕希望你在有生之年,不杀任何一个兄弟。”
    萧少珏不由想起恶毒阴险的萧少玹,“只要他们不谋逆造反,剩下的犯了再大的罪,儿臣也能容下他们。”
    他加了一个前置条件。
    嘉和帝想了想,“若他们还敢肖想这个皇位,那也是死有余辜。”顿了顿,又到:“第三条,朕要你善待大齐所有黎民百姓,有生之年,绝不加赋。”
    “儿臣一定办到。”
    “好好好!”嘉和帝十分高兴,“这样,朕也就真的放心了。”
    他感叹了一声:“老大死了,老二被圈禁……朕余日无多,趁现在还清醒着,你把你那些兄弟们全都叫了来,朕想再见他们一面。”
    萧少珏当即便去安排,一时间所有的儿子都聚齐了,老四、老五,一直到老十一,甚至连智力低下的老三都来了。
    众多儿子们济济一堂,嘉和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对儿子十分和善,挨个嘱咐了一番。他说:“朕活不了多久,朕死以后,你们要恪守臣子之道,好好辅佐老九管理大齐,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有你们这些臂助,何愁大齐的事情办不好。万不可再像老大、老二那样,被荣华富贵迷昏了头……老九是个有情有义的,他也答应了朕,会善待你们……”
    絮絮叨叨说了不少。众人知道嘉和帝余日无多,全都有些伤感,老十一年纪还小,不由哭了出来。
    嘉和帝到底是久病之躯,说了一阵子,精神便有些不济了。
    萧少珏就叫兄弟们退到殿外等候。
    嘉和帝拉着他的手道:“朕这些日子,时常想起你的母亲。”萧少珏心知肚明他口中的母亲,不是贞妃,而是夏惠妃。他声音悠远而又苍茫:“朕这辈子绝大多数的快乐,都是你母亲给的。”
    萧少珏没作声,他一直知道母亲在皇帝心中的地位特殊,没想到皇帝这般感念她。
    “当时朕听了太后的话,是有些疑心你母亲的身份,若非如此,恐怕你现在该有个一母同胞的弟弟了。”
    萧少珏全身一震。
    嘉和帝抓住他的手紧了紧,“别的事情,朕全都放心。唯独有一件,朕知道你和太子妃感情深厚,朕也无意叫你娶侧妃,只是你现在还只得一个儿子,子息太过单薄了,为朝廷的长治久安,你身边也该添几个女人了。”
    “这……”萧少珏有些愕然,他没想到临了临了嘉和帝会提出这么一个要求来。他当然是不愿意的,若在平日,他拼着惹嘉和帝生气,也要断然拒绝这件事。可是如今,这分明就是临终遗言的架势,于情于理,他都不好拒绝。
    他略一犹豫,旋即抬头,“父皇,这阵子你一直昏迷,有件喜事,儿臣没来得及向你禀报呢。”
    “什么喜事?”
    “宝儿她又有喜了。”
    “真的?”嘉和帝精神一震,抚掌大笑起来:“宝儿真是你的福星,朕这就放心了,这就放心了。”
    再没提让萧少珏纳妃的事情,“你把太子妃宣进来,朕要当面叮嘱她几句。”
    陆清岚就在玉明宫候着呢,就怕皇帝临时起意召见,不片刻就来到建始殿。刚要下跪,嘉和帝已经温和地道:“你是双身子的人,就不要跪了。”
    萧少珏正担心她搞不清状况,别再露馅了。陆清岚却看了他一眼,居然没有就否认此事。
    嘉和帝给她看了座,笑道:“什么时候诊出的喜脉?”
    陆清岚道:“太医刚刚才诊出来,才刚一个月,因为时日尚短,不敢过多宣扬。”
    “刚才朕还在担心老九的子嗣问题,你就又怀上了一个。之前的迟哥儿就生得好,虎头虎脑的,又聪明。这次再生一个,将来迟哥儿做了太子,有个亲兄弟帮衬着,比什么都强。”
    陆清岚低头羞涩地道:“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呢。”
    嘉和帝哈哈大笑:“朕有种预感,你这一胎,一定是个男孩儿。”
    陆清岚抚着肚子,“那儿媳先要谢过父皇的信任。”
    “你给我大齐立下了大功,朕要好好赏你。”他从中指上褪下一个葱翠碧绿的扳指来,“这个给你。”
    陆清岚楞了楞:“儿媳瞧着,这一枚扳指一直戴在您的手上,须臾不曾褪下,怕是您的心爱之物,太过贵重了。”
    嘉和帝笑道:“这扳指给你,最合适不过了。”
    贞妃也道:“这是皇上当年和惠妃姐姐定情的信物,给你你就拿着吧。”
    连萧少珏都不知道,夫妻俩不由对望一眼,满脸惊异。
    陆清岚恭恭敬敬地接过扳指,套在大拇指上,居然很趁手。
    嘉和帝一连说了这么一会子话,实在是累了。三个人就告辞出了建始殿。
    贞妃走在前面,小两口跟在后面。
    萧少珏压低了声音说:“多亏你反应敏捷,刚才本宫真替你捏一把汗。”
    陆清岚被他说得一头雾水:“什么反应敏捷?”
    “你怀孕的事儿啊?”
    “我还想问问太子爷呢,这件事您是打哪听见的,我明明嘱咐过他们不许说出去的。回去我一定要查查,是哪个狗奴才嘴皮子这么松!”
    萧少珏听完这句话整个人站住了。“你说什么?你真的有了?”
    “嗯,刚才不是都说了嘛。”
    “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什么权宜之计?我真的有了啊!”
    萧少珏愣了三秒,忽然“啊啊啊”地大叫了起来,他兴奋地一把将陆清岚抱了起来,“我又要当爹了,我又要当爹了!”
    这几天萧少珏一直笼罩在嘉和帝即将逝去的低气压中,心情十分不美丽。这个消息就像是一剂强心剂一样,让他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他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难怪最近这段日子,他每每向她求欢,她都毫不犹豫地拒绝。还以为是她身子不适,原来是有了。
    贞妃也闻讯赶了过来,一把拉住陆清岚的手,激动地道:“这是真的吗?”刚才她也以为两人合伙演戏给皇帝看呢。
    陆清岚更是一脸懵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萧少珏就把之前的事说了一遍,陆清岚听完也觉得神奇,世上竟有这样的巧合!
    贞妃生怕这又是空欢喜一场,将小两口带到玉明宫,叫来太医一诊脉,陆清岚果然有了一个月的身孕。
    整个玉明宫一片欢腾。
    最高兴的莫过于萧少珏了。同时他也的产生了深深的愧疚感,这阵子太忙了,忽略了宝儿母子,连她怀孕了他都没有觉察。
    当日下午,他安排好一些事情,早早回到太子府,陪伴陆清岚母子度过了一个下午。迟哥儿早就能满地乱跑了,萧少珏陪着儿子在后花园里捉迷藏,陆清岚不敢乱走乱动,就在一旁看着。
    迟哥儿太过活泼,陆清岚生怕他的碰着磕着,派了三四个小丫鬟跟着他到处跑,黄嬷嬷也好,顾嬷嬷也好,老胳膊老腿的,谁都跟不上迟哥儿的脚步。
    陆清岚有些头痛,儿子再长大一点儿,该多少人才能看住他?
    一整个下午,萧少珏放下了太子爷的架子,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孩子,和迟哥儿玩得不亦乐乎。整个后花园都回荡着父子俩欢快的笑声。
    两日后,宫里传出消息,嘉和帝驾崩。
    彼时,外有陆文廷、欧阳大统领等能征善战的将领拥护,内有内阁五位阁老的倾力支持,整个京城已尽在萧少珏的掌握。因此他顺顺当当地在皇帝灵前即位,年号元朔。大齐立国百多年,每一次最高权力的更迭,都会掀起一阵血雨腥风,唯独这一次风平浪静,单是这一点就足以载入史册。
    而元朔这个年号,是臧元凯给取的。萧少珏并不知道,另一个时空里,有一位了不起的帝王,就曾经用过这个年号,臧元凯把这个年号搬出来,可见是对萧少珏寄予了莫大的期望。
    萧少珏奉贞妃为皇太后,移居长春宫,太后晋为太皇太后,仍居于寿安宫。紧接着,他册封陆清岚为皇后,居正宫兰台殿,萧少珏亲自将其改名为长乐宫。
    萧少珏在太和殿举行了盛大的登基大典。陆清岚稀里糊涂搬到长乐宫的时候,整个人还都是蒙的。
    虽然很早之前她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她会成为整个后宫的女主人,母仪天下,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她还是有些不习惯。
    刚安顿好,采菱进来禀报:“皇上来了。”
    陆清岚赶忙起身迎了出去,看见萧少珏穿着一身明黄色的龙袍,大步流星走了过来。他已经两天一夜没睡了,眼里有着淡淡的血丝,但是精神看起来还好。
    陆清岚急忙屈膝福了一福:“皇上!”
    他一把拉住她:“你是双身子的人,我不是跟你说过了,不论何时何地都不须对我行礼。”
    陆清岚见他在自己面前仍自称为我而不是“朕”,心里熨帖,嘴上却道:“可你现在不一样了,你是皇上了。”

    ☆、第341章 再孕
    
    萧少珏呵呵一笑:“只不过就是从太子府搬到东宫,身份换了一个而已,别的哪里还有什么不同?不信你来瞧瞧。”
    陆清岚围着萧少珏转了一圈,“我怎么瞧着,皇上似乎比从前俊了不少!”
    萧少珏哈哈大笑。
    先帝驾崩,上上下下一片哀恸,萧少珏亲自主持嘉和帝丧仪,按照惯例,以日代月,守灵二十七天。二十七天内,全国所有政务都由内阁处置,好在焦阁老等都是老成谋国之辈,又对萧少珏忠心耿耿,二十七天内到没有发生什么大乱子。
    等萧少珏坐上太和殿的蟠龙宝座上,一颗心终于彻底放在了肚子里。
    他是个雷厉风行之人,嘉和帝尚未入土为安,他便着手清理积弊,推进了一系列的改革,裁撤淘汰了一大批昏庸无能尸位素餐的高级官员,将一大批年轻且干劲儿足能力强的官员提拔到重要位置上,一时间朝政为之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为了表现新皇的宽宏和博爱,萧少珏大封兄弟,老五和老十被封为亲王,剩下的几个兄弟,还不是王爷的,都被封为郡王,是郡王的,俸禄加一级,每个人都有恩赏,可谓皆大欢喜。
    连老三一个傻子,都被封为和郡王。
    唯独萧少玹,什么赏赐都没捞着,皇帝在圣旨里连提都没提到他。大臣们全都看明白了,皇帝这是不喜欢这位四爷啊,不是一般的不喜欢,是非常不喜欢。
    萧少玹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偏偏哑巴吃黄连,有苦也只能往肚子里咽。满朝文武,没一个人肯为他说一句话的。通过大皇子、二皇子两件事,众人看清了他阴毒自私的本质,他在京城几乎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人人见了他都绕着走。
    忙活了接近两个月,嘉和帝的丧事终于办完了,朝廷总算慢慢回复了正轨。
    周国,上京。
    周帝叶元修正和大臣们商议军国大政。
    叶元修说:“没想到,最后是萧少珏继承了嘉和帝的皇位。”
    五皇子叶元信不屑地冷哼了一声:“臣弟出使齐国的时候,曾经见过这位新任皇帝,此人急躁冒进,不过是个有勇无谋之辈罢了。”
    叶元修目光从手里的情报上离开,“老五,你若不是看走了眼,就是他可能欺骗了你。朕观元朔帝登基之后的一系列政策,开海禁,通贸易,设船舶司,哪一条不是利国利民,影响深远,若连他这样的皇帝都不算是明君,那么历史上怕是没有什么明君了。”
    “这怎么可能?”叶元信大为震惊,他没想到皇帝对萧少珏的评价这么高。“那咱们该怎样应对?”
    叶元修缓缓抬起头来:“齐国地大物博,根基深厚,近三十年来在嘉和帝的治理之下,贪污横行,民间奢侈成风,国力日渐衰弱,而我国国力蒸蒸日上,此消彼长,本来用不了多久,咱们的实力就可以超过齐国。可是如今,朕最担心的事出现了。”
    叶元修雄才大略,目光看得极为长远,众大臣们全都伸直了脖子听他说话。叶修元道:“你们说说看,咱们周国这几年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内阁首辅想了一下道:“是贸易。”
    “对!”叶元修赞许地点了点头,“咱们周国国土面积不如齐国,资源比起他们也差了一截,但是咱们开放了边贸,通过和西域、波斯以及更远的佛郎机的贸易,咱们赚得盘满钵满,才渐渐追上了齐国。”
    顿了顿,他又道:“朕从前瞧不起齐国,是因为齐国坐拥数千里海岸线而不知利用,若是齐国肯将他们的岸线全部向东瀛、南洋开放,用不了多久白花花的银子就会流水一样流淌进入齐国,甚至和咱们做生意的佛郎机,也会通过海运和他们进行贸易。不出十年,他们的国力必将翻一番。朕一直羡慕他们的,不是万里锦绣河山,而是边境数千里的海域。”
    众人全都听得有些毛骨悚然。
    “那咱们怎么办?”
    叶元修道:“办法只有一个,趁萧少珏立足未稳之际,发动战争,将齐国纳入咱们的版图,最后至不济,也要引发齐国国内的政治危机,逼迫萧少珏下台。”
    “可是咱们还没有准备妥当,和齐国这样一个军事强国开战!”
    叶元修说:“咱们是没有准备妥当,齐国则是根本没有准备。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朕会后悔一辈子!”
    一个月后,周国五皇子叶元信带领二十万大军,公然撕毁齐周两国缔结的盟约,悍然出兵燕国,燕国的全国人口也就二十来万人,如何能够抵挡,不过数日便连首都都沦陷了。
    燕王蒋信鸿带着三公主,及一子一女逃到雍州,并紧急向齐国求援。
    消息传到京师,举国震动。齐、周两国边境时常也有摩擦,但那都是小打小闹,一次动员二十万大军,这是不死不休死磕的架势。
    萧少珏大为震怒,当即召集各位大臣商讨对策。众人从中午一直讨论到晚上二更天。
    长乐宫中,陆清岚也没睡。彼时她已怀孕四个多月,小腹微微隆起。他一边等着萧少珏回来,一边给还未出世的小孩子做小衣裳,气氛倒是一片宁洽。
    这时采菱进来禀报:“皇上回来了。”
    陆清岚刚放下手中的针线,就看见萧少珏一马当先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高大轩昂的英俊男子。正是哥哥陆文廷。
    陆清岚微微吃惊,叫了一声“皇上”,又转头去看哥哥,“哥哥怎么来了?”
    陆文廷年纪大了,沉稳了许多,行礼道:“臣参见皇后娘娘!”
    “也没有外人,哥哥你就别闹这些虚礼了。是不是皇上?”
    萧少珏没想到她把球踢到他这儿来了,也笑着摆摆手:“好了廷之,快坐吧。”又给陆清岚解释道:“廷之此来,是跟你告别的。”
    “哥哥要带兵出征了?”她何等聪明之人,一下就猜到了。
    “阖朝文物,朕最信任的,唯有廷之一个人。这次要调动几十万规模的大军,和周国来个硬碰硬。而且又是朕登基以来的第一次战事,只能胜不能败……”陆清岚怀着孕,这个孩子和迟哥儿不一样。迟哥儿那时候,陆清岚只是普通地孕吐,这个孩子她的妊娠反应却极厉害,折磨得她死去活来。萧少珏生怕她担心陆文廷的安危,再让身体雪上加霜。
    陆文廷也说:“娘娘不必担心微臣,小外甥降生之前,微臣一定拿着叶元信的脑袋来贺。”
    陆清岚点了点头,她自信满满地道:“叶元信定然不是哥哥的对手。哥哥一切小心,早去早回。”没人比她更清楚陆文廷的能耐,这一世陆文廷虽然也算一位名将,但是历史给他的舞台太小,他一直没有表演的机会,指挥大兵团作战,正是他的长项。这次叶元信碰到陆文廷,可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了。
    “哥哥一定要注意安全!你要时刻记得自己是三军统帅,切不可再像从前那般亲自带兵冲杀在最前面了。”她嘱咐了一番,陆文廷又安慰了她几句,就退了出去。明日一早他就要点齐兵马奔赴战场,再没时间和陆清岚告别,这才选了这个时间来见她。
    送走了陆文廷。
    夫妻两个简单洗漱,也就歇下了。萧少珏抚摸着她微隆的肚子,忽然在她耳边说了一声:“谢谢你宝儿。”
    陆清岚转过身来,奇怪地道:“为什么要这么说?”
    “我还以为你会反对廷之带兵出征呢。”他笑笑,“你现在这个样子,若是执意反对的话,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一向说一不二,也只有陆清岚能让他改变主意。
    陆清岚轻轻摩挲着他的手:“我是你的皇后,咱们夫妻一体。你对长兴侯府百般恩赏,长兴侯府更应该作出表率来,回报你的知遇之恩。这是君臣的相处之道,于情于理都该是如此,就算这次你没选我哥哥,我也会向你推荐他的。”
    “我萧少珏何德何能,能娶到你这样的贤惠的妻子。”
    陆清岚“噗嗤”一笑,“肉麻!”
    “我说真的!我现在真是越来越喜欢你了。我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
    “我想立迟哥儿为太子!”
    “什么?”陆清岚一惊:“太早了吧,迟哥儿还不到两岁呢。而且迟哥儿到底什么样的资质,现在哪能看得清楚。”
    “一点都不早。我想在咱们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之前,就把未来的君臣名分定下来。你看看先帝,在位三十多年,一直不肯立太子,兄弟们斗成什么样了?将来咱们的孩子都是一母同胞,我可不希望看到他们和我们兄弟几个一样,斗成乌眼鸡,等咱们其他的孩子一出生,迟哥儿既是长兄,又是太子,他们自然也就不会生出心思和迟哥儿争了。至于迟哥儿的资质,咱们的孩子,还能差得了吗?”
    “你说的这些我都懂,”陆清岚还是有些迟疑,“我是怕迟哥儿这么小的孩子,骤然得了太子之位,别再损了他的福气,就算要册封,也等到他过了两周岁的生辰再说吧。”
    “也好!”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二日,陆文廷点齐了三万新军,又在三大营中挑选了十二万军队,一共十五万大军,誓师出发。萧少珏亲自出城相送。
    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十几万大军的吃喝拉撒睡都要操心,一时间不光兵部鸡飞狗跳,户部也跟着乱作一团。打仗打得就是钱,而大齐刚给先皇办过一场盛大的丧礼,银子花得海了去了。
    加上各州的秋税还未开征,正是一年中国库最为空虚的时候,叶元修之所以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发动战争,也是考虑到了这个因素。于松这个户部尚书看着陆文廷雪片般飞来催粮催银的公函,一个脑袋两个大。
    只好去找萧少珏,萧少珏也变不出钱来。见他愁眉不展,陆清岚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要不你请我大伯父出山吧。”
    萧少珏一拍脑袋:“我怎么把他给忘了?”之前的燕国之战,陆瀚就和他有过合作,一起供应大军的后勤,那时给萧少珏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绝对是后勤方面的天才。
    萧少珏当即下旨,叫陆瀚夺情。
    陆瀚作为嗣子,该为陆抗守孝三年,如今两年都没到,顾忌到名声,加上之前他身为大皇子的老丈人,身份敏感,萧少瑜被抓的时候,他还曾替他求过情,各种因素掺杂起来,他上书婉辞。
    萧少珏竟带着陆清岚亲自登门,言辞恳切地向陆瀚表明,自己绝不会因为萧少瑜而对他有一丝一毫的怀疑。陆清岚更是以一个晚辈的身份,恳请陆瀚出面帮助萧少珏度过难关。
    皇上皇后做到这个份上,之前陆瀚简直不敢想。他不由感激涕零,终于答应了到户部任职。
    陆瀚起复之后,第一个职务便是户部左侍郎,整个户部于松是一把手,他是二把手。陆瀚展现出组织后勤方面的才能,他施展乾坤大挪移,于松都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变出来的钱,没过几日,居然把陆文廷的军饷给凑足了。
    于松也是不得不写个服字。
    萧少珏大为高兴,将于松转任吏部尚书,然后直接提拔陆瀚做了户部尚书。没有于松掣肘,陆瀚在户部更是如鱼得水。
    再说陆文廷,银子到位之后,行军速度极快,很快就到了雍州。和叶元信短兵相接。两人的军队加起来有三四十万,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彼此之间相互试探,接连打了几仗,几乎每次都是周国军队吃亏,次数多了,叶元信也吃不消,加上不服气,又仗着自己人多,终于发起了全面的进攻。
    三十多万军队,在西北广袤的平原上厮杀,那场面可不是一般的宏大。三十多万颗芝麻撒在地上都要占据很大的一块地盘呢,何况是三十多万人马。
    叶元信一向对自己的指挥艺术十分自信,可是这么多军队,他一个人就是八张嘴也指挥不过来,只能做到个大概齐,大方向上没有什么错误,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第342章 亲征
    
    这时就显示出叶元信和陆文廷之间的差别了。陆文廷通过新军严密的组织方式,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命令传递方式,通过传令兵加旗语的方式,几乎能做到对大军如臂使指般的指挥。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指挥官必须要有极高的军事素养,做到极致的冷静并且当机立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