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深宫宠妃:陛下,来嘛-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沈李氏已经进到了正殿,不止是苏氏,苏清宁也是吓了一跳。
“舅母,您怎么来了?也没派个人知会我一声?”沈李氏的脸色,很不好看,看着她,苏清宁的心里,生出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清宁,舅母问你点事。”将食盒放下,沈李氏勉强一笑,苏氏从殿外进来,见沈李氏看向苏清宁。
“舅母有什么话,尽管说便是,清宁定然知无不言。”心中的不安感,越发强烈,苏清宁向着沈李氏身后的苏氏看了一眼,这才将目光,重新落在沈李氏身上。
“你这孩子,从小到大,就没骗过舅母,舅母问你,你大哥跟二哥,最近可有消息?”
很小的时候,苏清宁被接到沈家,沈李氏对她,就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在家的时候,苏清宁对沈钰跟沈啸的称呼,都是大哥跟二哥,极少数的时候,会称呼大表哥跟二表哥。
听沈李氏问起兄弟俩,苏清宁心里的不安感,越发重了,她很清楚,无缘无故的,舅母是不会问起两人的,或许,她知道了什么。
“舅母,您听我说,不管外面在传些什么,您都不要放在心里。”向着沈李氏走近,苏清宁伸出手来,挽住她的胳膊,她想带着她先坐下,然后慢慢说。
“我要一句实话,沈钰是不是出事了?沈啸是不是真的被褚家的人斩杀了?他是我的儿子,我知道他是什么性子,他真的……真的通敌叛国了?这怎么可能?”
沈李氏随着苏清宁,走到椅子前,她没有坐下,她直盯着苏清宁的眼睛,一连问了几个问题。
到了这个时候,苏清宁明白,舅母定然是听到了什么,所以才会如此问。
“舅母,请您相信我,您不要相信那些个传言。”事已至此,苏清宁只能如此说,她无法说出真相,也不想去说,自己的哥哥们是出了什么事情。
“你让我相信你,好,我信你,可你总要给我一个确准的消息,西北的信都送回来了,朝堂上的大人们,都知道了,你还要瞒我到什么时候?”
苏清宁的话,说完,沈李氏一挥手,甩开了她,她瞪着苏清宁,眼睛通红的质问着她。
“李姐姐,您先冷静下,有什么话,咱们慢慢说。”苏氏上前,扶住了沈李氏的胳膊,开口劝说着。
今早上,苏清宁将事情的大概,跟她说了一下,她知道一部分的真相,也知道那些消息传出之后,对人有多大的打击。
原本想着,她装病出宫,可以将沈李氏拖在家中,不让她出府,这样就听不到那些消息,却没想到,她还没走,沈李氏就进宫了。
不仅如此,她还听到了那些不想让她听到的消息。
“冷静?你让我怎么冷静?我就这两个儿子,如今都出了事情,我要怎么冷静!”将苏氏的胳膊也甩开,沈李氏瞪圆了眼睛,言语中满是怒意。
苏清宁跟苏氏的话,让她从心底里确定,刚才那个宫人说的话,全都是真的。
自己的两个儿子,自己的骄傲,都出了事情……其中一个,竟然是被人以通敌叛国之罪,给处置了。
可这一切的一切,她都被蒙在鼓里,没有人告诉她,她会知道这些,都是从别人的嘴里听来的。
那个宫人讶然的目光,出现在她的眼前,是啊,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她竟然都不知道,那可是她的儿子啊!就……就死了?
想到这些,沈李氏的嗓子眼有些发甜,眼前一阵阵的发黑,身体不断的摇晃着。
见她如此,苏清宁连忙上前,想要扶住她,她不忍心让舅母如此难过,所以她打算屏退众人,将一切的事情,跟舅母坦白。
等坦白之后,她会让舅母配合她,免得被人看出端倪来。
“你走开!”清脆的巴掌声,盘随着一声怒喝,沈李氏推开了苏清宁,与此同时,她的身体,向着地上倒去。
苏氏及时扶住了她,这才没让沈李氏摔倒,苏清宁站在那儿,伸手捂着脸。
从原主的记忆来看,从小到大,这是沈李氏第一次,对她动了手。
闭上眼,苏清宁深呼一口气,沈李氏已经晕了过去,她松开手,吩咐人去找了太医。
命人将沈李氏安置在软榻上,苏清宁看着她昏睡的脸,“吉顺,去查一查,消息是如何被我舅母知晓的!”
舅母进来的时候,拎着食盒,可见在进宫之前,她是不知道那些事的。
既如此,消息一定是她进宫之后,才知晓的,她早已经对毓秀宫的宫人下令,所以不会是他们说的。
可舅母还是知道了,这就说明,从她进宫到她到达毓秀宫的这段路上,遇到了什么人,跟她说了这些……
她倒是想知道,说了这些的,到底是谁!
正文 第204章 醒来
得了吩咐,吉顺离开了毓秀宫,苏清宁守在沈李氏的身边,眉头紧皱。
“清宁,你没事吧?”向着沈李氏看了一眼,苏氏收回视线,目光落在苏清宁的脸颊上。
“我没事,虽然声音挺响,但是不疼。”摇了摇头,苏清宁叹了口气,“当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原以为能将此事顺利度过,没想到横生枝节。”
“也是怪我,若是早点出宫,没准就能拦住她了。”听苏清宁说完,苏氏连忙开口。
“这事不怪您,姑母也没想到,今天舅母会进宫来,我也是没想到。”握住苏氏的手,苏清宁安慰着她。
这件事情,本就不该怪在姑母苏氏的身上,真要怪,应该怪她自己,若是昨晚就安排好一切,或许今天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两人说话的功夫,钟太医来到了毓秀宫中,苏清宁让他给沈李氏诊脉,确定沈李氏的情况。
“请娘娘放心,沈夫人并无大碍,只是急火攻心,所以才会晕厥,待下官准备一副方子,等醒来之后,喝上几次,也就好了。”
为沈李氏诊脉之后,钟太医冲着苏清宁行礼,将沈李氏的情况,回禀给了苏清宁。
“有劳钟太医了。”听他说完,苏清宁点了点头,吩咐之前去找太医的宫人,随着钟太医去拿药。
等钟太医走了,苏清宁吩咐人,将沈李氏扶到内室中,暂且安顿下来。
守在内室,苏清宁等着沈李氏醒来。
…………
寿康宫中,太后得了回禀,十分满意,她让秦嬷嬷给了赏赐,这才吩咐前来报信的人退下。
收了赏赐,宫人离开了寿康宫,她不是寿康宫的,前来报信,都是听从了自家主子的吩咐。
“想法子打听一下,毓秀宫里,热不热闹。”等宫人退下,太后看向秦嬷嬷,开口吩咐道。
秦嬷嬷应声,行礼之后,离开了寿康宫。
太后靠在软榻上,伸手揉按着腰身,眉头皱着,她总觉得,自己的腰酸有些蹊跷,可不止一个太医瞧过,都说没事,这让她有些烦躁。
秦嬷嬷很快回来了,将打探来的消息,回禀给了太后,听了禀报,太后心中的烦躁,淡去几分。
“秦嬷嬷,来给哀家揉一揉,也不知怎的,这几天腰酸的厉害。”
冲着秦嬷嬷招手,太后趴在了软榻上,秦嬷嬷应声上前,为太后揉腰。
“太后,莫不是您晚上睡觉的时候,着了凉?”一边揉着,秦嬷嬷猜测着可能性,这段时间,太后不舒服,她都看在眼里。
“不应该啊,哀家一向盖得严实,应该不会着凉,要么等到晚上哀家睡着之后,你进来瞧瞧哀家,看看是不是哀家睡着之后,不小心透了风?”
有秦嬷嬷揉着,难受的赶紧,缓解了不少,“这腰酸还真就耽误事儿,哀家觉得,这几天腿脚都不灵便了。”
“那等到了半夜,您睡着之后,老奴进来瞧瞧,若不是着了凉,老奴就给您时常按一按,也好缓解一些。”听太后说完,秦嬷嬷回应道,太后点了点头,将此事定了下来。
…………
吉顺回到毓秀宫的时候,沈李氏还未醒来,苏清宁从内室中出来,听了他的回禀。
“启禀主子,沈夫人进宫那会儿,身边没人,她到底是何时,又是在何地,遇到了何人,奴才都查过了,奈何没人瞧见有人跟沈夫人说话,请主子恕罪。”
为了查清此事,吉顺费了不少的功夫,可那人明显段数更高,选择的地方,是个人来稀少的地方。
正因为如此,才会没人瞧见,那个跟沈李氏说了许多不该说的人,到底是谁。
“那你查没查过,今天各宫里,有什么动静?”前朝跟后宫,向来是密不可分的,二哥沈啸的事儿,大部分人都知道,可大哥沈钰的事儿,知道的却少之又少。
苏清宁怀疑,此人要么是皇上身边的,要么就是听从于褚家的人。
相比之下,皇上那边的可能性,要小一些,毕竟有周成仁在,他在皇上身边多年,又是********,眼睛毒辣,真有那离了心,怕是早就被他给处置了。
既如此,就只剩下后一种可能,那人是听从于褚家的。
后宫之中,太后跟褚贵妃都是褚家人,也就是说,这两人都有嫌疑。
“回主子的话,奴才想到这点了,所以特意查了,今儿个各宫都很消停,没什么事情发生。”
吉顺再度开口,回应着苏清宁的话,听他说完,苏清宁的眉皱得更深。
难道,是自己想错了,那个背地里传递消息的,既不是寿康宫,也不是柔福宫的?那会是谁呢?
想到这儿,苏清宁不由得叹了口气,“查一查咱们毓秀宫,看看有没有多嘴多舌的。”
之前苏清宁决定,自己的毓秀宫,不可能有透露消息的,可吉顺在外面没查到什么,她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毓秀宫,是否有最快的。
得了吩咐,吉顺退了下去,苏清宁重新回到了内室,等待着沈李氏醒来。
午膳时间,沈李氏仍未醒来,陈嬷嬷进来劝了几次,苏清宁都没有胃口。
无奈之下,陈嬷嬷只好亲自去小厨房,给苏清宁准备了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只等着她饿了,就能吃上一些。
按照往常,午膳之后苏清宁会午睡,可沈李氏还在昏睡,她睡不着,她就一直守着,直到沈李氏睁开了眼睛。
“舅母,您醒了?”见她睁开眼,苏清宁不由得松了口气,她伸手将沈李氏扶起,给她倒了杯水。
就着苏清宁递过来的杯子,沈李氏喝了些水,她看了看苏清宁,言语间带着冷淡,“多谢苏妃娘娘,民妇再次叨扰多时,也该离开了。”
一边说着,沈李氏掀开被子,起身穿鞋,见她如此,苏清宁不由得咬了咬唇。
“舅母,你宁愿相信别人的挑唆,也不愿意相信我吗?”
“我相信你,可你却在隐瞒我,我的儿子死了,我这个做母亲的,却穿着鲜艳的衣裳,带着满身珠翠,欢欢喜喜的出门,你可知,在我得知一切的时候,是如何的心情?清宁,你若真当我是你的舅母,就送我出宫去吧!”
正文 第205章 解释
最终,沈李氏离开了皇宫,同她一起离去的,还有苏氏。
临走之时,苏氏悄悄跟苏清宁说,她会找机会,将一切告诉给沈李氏。
苏清宁颓然的坐在椅子上,今天的事情,让她的心里很不好受。
她的本意,是希望舅母不受伤害,可偏偏,事情向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主子别想太多,苏夫人不是跟着出宫去了吗?等她跟沈夫人解释清楚,沈夫人一定会理解您的。”
沈钰没死,沈啸也没死,可眼下的情形,是两人在有些人的眼中,都已经死了,这般情况下,苏清宁不能轻举妄动。
许许多多双眼睛,都在盯着,走错一步,对于宸帝来说,就可能是致命的打击。
一旦宸帝那边出了问题,不管是苏清宁,还是孩子们,都不会有好下场,所以苏清宁不能动,也不敢动,哪怕她知道一切,也不敢直截了当的告诉自己的舅舅跟舅母。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有人钻了空子,将她不想让舅母知道的消息,告知给了舅母,以至于两人之间,生出了误会。
就算最后,姑母苏氏将一切告诉给了舅母,之前所造成的伤害,也是无法弥补的。
“主子,世间之事,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这样或许更好,更能够让那些盯着的眼睛信服。”
就算知道,也不敢告诉,毕竟,人的情绪,在许多时候,是无法伪装的。
若沈李氏一开始就知道真相,就不会有今天的事情发生,那样一来,肯定会让人怀疑,毕竟,那是她的儿子。
亲生儿子出了事情,做母亲的,绝对无法冷静,尤其是在她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出了事情的时候。
陈嬷嬷的劝说,让苏清宁的心里舒服了不少,她倒是想过,给舅父写封信,让他劝说一下舅母,可她不敢写,万一被旁人得到,后果不堪设想。
幸好,在此之前,姑母苏氏已经知道了不少事情,等回到家之后,关上屋门,有些事情可以慢慢去说。
“主子,吃点东西,歇一会儿吧。”见苏清宁的脸色,渐渐好转,陈嬷嬷让红锦端来了准备多时的食物。
这会儿功夫,苏清宁是真的饿了,她吃了些东西,靠在软榻上休息了一会儿。
宫外,沈李氏跟苏氏一起,回到了沈府之中,苏氏扶着她,将沈李氏送回到了房间。
“今天的事,麻烦你了。”看向苏氏,沈李氏歉意的开口,苏氏的身体不大好,她是知道的。
“无妨的,李姐姐,虽然我不知道,是谁跟你说了什么,但你要相信清宁,事情绝不像你想的那样。”
让下人们都退下,苏氏拉住沈李氏的手,小声的说着。
她的性格还算谨慎,哪怕回到了沈府,她也担心隔墙有耳。
“这件事,我现在不想说,我有些累了,想睡一觉。”还没等苏氏说完,沈李氏就打断了她的话,“钰儿跟啸儿的事儿,暂且别告诉丛文,我怕他受不住。”
经历了悲痛,沈李氏很明白,那是怎样的心情,她希望等自己缓和一点之后,再将事情告知丈夫。
“李姐姐,这件事,今天必须说清楚,我知道你心里难过,可这件事情,难过的不止是你一个人。”
早起的时候,苏清宁将事情大致跟她说了说,虽然没有说的很完全,可苏氏能感觉到,是有大事要发生了。
苏氏的态度,难得如此强硬,沈李氏不再开口,只沉默的低着头。
苏氏起身,检查了一下屋子的四周,确定没有人偷听,这才覆在沈李氏耳边,小声将她知道的事情,说给了沈李氏听。
听苏氏说完,沈李氏一脸惊诧,她看着苏氏,见她冲着自己重重点头。
“李姐姐,想必你明白事情的重要性,所以,这件事,咱们务必保密。”见沈李氏的情绪,在听她说完之后,有了缓和,苏氏一脸郑重的嘱咐道。
沈李氏并非是那种拎不清的人,知道了真相之后,她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不由得提起心来。
很明显,这是要有大事发生,她在宫外,倒是没什么的,可外甥女就在宫中,万一……万一有什么事情……
“李姐姐,这个时候,咱们不能添乱,虽然之前让你难受了,可也并非没有好处,你要将那种心情,尽量保持下去。”
苏氏聪慧,既然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就该有所应对,虽然苏清宁没交代过,可她心里,自有一番算计。
之前是想着隐瞒沈李氏,可既然她知道了,就要有另外一种处置方法。
“我懂得,你放心。”沈李氏点了点头,她沉默好一会儿,凑到苏氏耳边,小声跟她商量着,她明白苏氏的谨慎,也觉得应该那般谨慎。
“你这个主意好,或许眼下,清宁正用得着。”听沈李氏说完,苏氏连连点头,两人商量了好一会儿,苏氏这才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当晚,沈李氏将沈钰跟沈啸的事情,告诉给了丈夫沈丛文,得知两个儿子出了事,沈丛文许久未能说出话来。
“咱们儿子,不可能通敌叛国。”好半天,沈丛文终于开口,说完一句话之后,他的眼圈就红了起来。
瞧着丈夫这个样子,沈李氏心里不好受,可有些事情,为了逼真,必须这样做。
凑到丈夫耳边,沈李氏低语了几句,沈丛文先是一愣,随即一脸惊诧的看向沈李氏,那副神情,就跟沈李氏刚知道一切的时候,一模一样。
“当真?”暗自松了口气,沈丛文询问道,沈李氏点头,一脸严肃。
“这件事情关系重大,你刚才是什么心情,可要记住了,明天开始,咱们家里要布置灵堂,若是来人拜访,可就全靠你了。”
低声嘱咐着,沈李氏虽然是妇人,可事情的轻重缓急,她还是看得出来的。
“放心吧,我又不是无知小民。”沈丛文点头,光是听妻子说,他就已经瞧出了事情的严重性,自然会谨慎对待。
“只盼着最终一切都会平稳,等到那个时候,我得好好跟清宁赔礼,今儿个在宫里,我有些失了理智,打了她一巴掌。”
说起这个,沈李氏满心愧疚,沈丛文伸手搂住妻子,低声安慰着她。
夫妻俩挨着,小声讨论着之后的事情,一直到了很晚,才各自休息……
正文 第206章 试探
“太后,吕昭仪来了。”寿康宫中,宫人走进殿中,冲着太后回禀道,此时,秦嬷嬷正在给太后揉按腰部。
“请吕昭仪进来。”应了一声,太后坐直了身体,秦嬷嬷站在一旁,向着殿门口看去。
吕昭仪进到殿中,双手捧着一个不大的锦盒,她冲着太后行礼,言语恭敬。
招呼吕昭仪起身,给她赐了座,太后看向她手中的锦盒。
“恰好前段时间,妾的母亲去寺院进香,寺中的主持送给妾的母亲一串佛珠,听闻是经过高僧加持的。”
“妾知晓太后信佛,特意借花献佛,将此物献给太后。”一边说着,吕昭仪将锦盒打开,露出了里面的佛珠。
太后向着秦嬷嬷看了一眼,秦嬷嬷会意,从吕昭仪手中接过锦盒,呈给了太后。
毕竟是太后,眼光是毒辣的,她看得出,锦盒中的佛珠,乃是上等羊脂白玉所制。
伸出手来,将佛珠拿起,放在手中把玩,太后发现,这串佛珠的油润度极强,必然是有人时常盘玩,才会如此。
想到刚才吕昭仪说,这是经过高僧加持的,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她觉得,这佛珠拿在手中,就有让人凝神静心的效果。
“你有心了。”将佛珠放回到锦盒中,太后笑着收下,吕昭仪福了福身,重新坐在椅子上。
“哀家听闻,你去了毓秀宫,不是说你将苏氏送给你的东西,都给送回去了吗?”
看向吕昭仪,太后试探着开口,她打量着吕昭仪的神情,想要从上面看出些什么来。
“回太后的话,妾确实去了毓秀宫,虽说之前,妾将东西都送回去了,可仔细想想,到底过去,跟苏妃娘娘关系不错。”
“况且,哪怕是为了二公主,妾也该多去毓秀宫走动走动。”
听到太后问,吕修容笑着开口,说到苏妃娘娘跟毓秀宫的时候,吕昭仪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狠意。
瞧着吕昭仪的模样,太后心中越发满意,“理应如此,该多多走动才是,若是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跟哀家开口,哀家会帮你。”
“多谢太后。”站起身来,冲着太后福身,吕昭仪十分恭敬,太后招呼她坐下,同她随意聊着。
“你之前送来的佛经,哀家很满意,字迹工整,一看就知道是用了心的。”
“你也知道,哀家信佛,只是年岁大了,眼神不济,有时候想要抄写佛经,实在是困难……”
“能为太后抄写佛经,是妾的福气,若是以后有需要,太后尽管开口,平日里,妾在永春宫中,也会时常抄写,为皇上跟太后祈福。”
太后的话,故意说了个半截,吕昭仪不傻,岂会不明白她的意思,她将话接了过来,让太后觉得,她很识时务。
“说起来,妾很早之前,就一直想为太后绣一副屏风,眼看着就要好了,等过几天,就给太后送来,希望太后能够喜欢。”
眼中极快的闪过一缕光,吕昭仪在太后面前,始终十分恭敬。
“屏风?你心思细腻,绣出来的东西,自然是好的,哀家很期待。”
吕昭仪的识时务,让太后对她越来越满意,晌午,她留了吕昭仪在寿康宫用膳。
…………
宫外,沈家搭起了灵棚,来往路过的人,都知晓了沈家两个儿子去世的消息。
平日里,沈家的人缘很不错,街坊四邻的,不少人过来帮忙。
月灵无意中知晓消息,十分诧异,她赶到了沈府,见到了眼睛通红的沈李氏。
不得不说,沈李氏是个演戏的好手,她明明知道,儿子并不是真的死了,却还能让人以为,她是真的因为丧子之痛,而悲痛不已。
见沈李氏如此难受,月灵将她拉到没人的地方,跟她低语了几句。
之前的时候,她只跟皇上还有苏清宁说过,跟沈钰有关的事情,她以为,沈家也会知道,可瞧着如今的样子,分明是‘不知道’。
“原来是你救了钰儿。”听月灵说完,沈李氏拉住她的手,低声说着,“我知道他们没死,这样做,不过是给人看罢了。”
月灵说了真相,她也不想隐瞒月灵,直觉告诉她,月灵是个信得过的人。
听了沈李氏的话,月灵这才知道,一切都是演戏,她松了口气,“不过是举手之劳,沈夫人不必在意。”
“救命之恩,怎能不在意,眼下不方便,等以后必要报答的。”不敢说太多,怕别人发现端倪,沈李氏又说了几句,这才去忙别的事情。
月灵知晓一切都是演戏,也就放心下来,她在沈府待了一会儿,见沈府里忙忙碌碌,而自己又帮不上什么,便离开沈府,向着家中归去。
回到家中,月灵坐在椅子上,这几天,她总觉得身体有些发虚。
想到最近这段时间,天气忽冷忽热,她估摸着,是自己染了风寒,所以才会如此。
让下人给准备了一些驱寒的姜汤,月灵喝了一碗,回到内室中休息。
…………
宫外沈府的消息,传到了宫中,被苏清宁知晓,听闻沈府设了灵堂,苏清宁很是诧异。
她猜想着事情的真相,毕竟一个在皇宫之中,另一个在皇宫之外,她无法得知舅舅跟舅母的真实想法。
“嬷嬷,你说舅舅跟舅母,到底知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姑母有没有将一切告诉给他们?”
站起身来,苏清宁在殿中来回踱步,猜测着家里人的想法。
“主子稍安勿躁,老奴已经派了人,去打探消息,您放心,做的很谨慎,外人不会知晓。”
见苏清宁很担忧,陈嬷嬷劝着她,有她的安抚,苏清宁放心不少。
一直到了傍晚,消息才终于送回来,跟消息一起回来的,还有沈丛文的书信。
连忙展开书信,仔细看上一遍,苏清宁这才松了口气,信上,沈丛文将一切写的很清楚。
书信的最后,是沈李氏的字迹,她为自己那一巴掌,跟苏清宁道歉。
知晓沈家的一切,都是为了麻痹他人,又看到信的末尾,有舅母沈李氏的道歉,苏清宁的心里,既是感动,又是高兴……
正文 第207章 责怪
沈家摆灵堂的消息,不止苏清宁知晓,宫里面不少人,都得到了消息。
宸帝知道之后,为沈家的配合,感到高兴,这样一来,褚家必定会认为,一切都是按照他们想法来的。
如此,他手中的底牌,越来越多,胜算也就更大一些。
最近这段时间,因为派人将轩辕奇给看起来,许多事情,宸帝做的非常顺手。
褚家的势力,他暗中除掉了不少,换成了自己的人。
明面上,他也解决了几个,褚家虽然很不高兴,却无话可说,毕竟,自己处理的时候,有理有据,他们也只能哑巴吃黄连。
即将进入三月,宸帝琢磨着,轩辕奇可能动手的日子。
最大的可能,便是春猎,毕竟那个时候,他要离开京城,不仅如此,还会带走一部分守卫,这个时候下手,是最好的时机。
有了这样的猜测,宸帝觉得,自己应该提早布置,距离春猎,还有些日子,应该都还来得及。
大不了,自己将春猎的日子延后一些,这样一来,准备也能更充分一些。
除非轩辕奇忽然谋反,不挑选时间,不然的话,主动权就会一直掌控在自己手中。
坐在桌前,宸帝喝了口茶,手指轻敲着桌面,从西北送书信回来到现在,要经过很长时间,这么久的时间,想必西北边关,已经有了结果。
若沈啸能够带领自己的暗卫,拿下褚家人,那么自己的胜算,就会再多一分。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张底牌,那就是沈钰,沈钰没死,可褚家人以为他死了。
自己派出去的人,因为有褚家人的截杀,所以都是有来无回,他们一定会以为,他们的胜算更大。
这样一来,倒是方便了沈钰,或许此时,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嘱托,将事情全部办成。
如同宸帝预料的那般,沈钰已经完成了他吩咐的所有事情。
为了不被人发现,他乔装打扮,成了另外一副样子,走的地方,也都是一般人想不到的。
事情都已经办妥,沈钰松了口气,他已经开始启程,向着京城归去。
…………
陈嬷嬷坐在自己的屋子里,手里面拿着针线,她在给两个孩子做小衣裳。
虽说孩子们的一切,都有人来打理,可陈嬷嬷总是不放心,许多事情,她都得亲自把关,确定无碍,才给孩子们用。
有陈嬷嬷的精心,就算有人想要对孩子们下手,也不容易。
眼睛有些酸涩,陈嬷嬷放下手中的活计,揉了揉眼睛。
她的眼睛,早些年间因为一些事情,以至于落了病根,这一点,苏清宁知道,所以毓秀宫内的针线活,苏清宁很少让陈嬷嬷做。
孩子们的小衣服,她都是偷着做的,但凡苏清宁知道,都会拦着她,不让她继续做下去。
靠坐在椅子上,陈嬷嬷在心里面算计着日子,“就快了……就快了……”
等算完,她开口念叨着,继续低头,去做手里的针线活。
…………
“瑞儿,把这个送去毓秀宫,回来的时候,本宫若是不在,那就是去寿康宫了。”
近来这段时间,吕昭仪十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