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深宫宠妃:陛下,来嘛-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向宸帝,苏清宁说着自己的想法,原本打算满月了,就将人送出宫去,可那时候,褚玉柔的孩子生了病。

    都已经到了那个时候,总不能见死不救,苏清宁派人救治了褚玉柔的孩子,如今,孩子已经痊愈,褚玉柔的身子,也养好了。

    最近情况还不错,元翊如今自顾不暇,没时间去管褚玉柔跟孩子,趁着这时候,将他们送出皇宫,送离京城,是不错的选择。

    “这件事,你做主便是,朕不参合,就按照之前说的,让她从太后的遗物中,选一些东西带走吧,以后如何,就是她自己的事儿了。”

    跟褚玉柔之间,本就没有半分情意,会管她的事儿,是不想让她成为大元对付大兴的工具。

    如今该解决的,都帮着她解决了,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其余的,宸帝不会再管。

    “好。”苏清宁应了一声,她心里早就盘算好了,只等着找机会,就把她们送出宫去。

    如今,机会来了,苏清宁派人告知了褚玉柔,然后带着她去了存放太后遗物的地方。

    “皇后娘娘吩咐过,不管是什么,你都可以拿走,等出了京城,到了你想去的地方,便是生死看天命了。”

    吉顺看向褚玉柔,传达着苏清宁的话,褚玉柔应了一声,挑选了一些东西。

    等她都挑好了,吉顺给了她一些时间,让她跟紫霄收拾东西,趁着夜幕,将他们送出皇宫,离开京城。

    在她们带走的包裹中,还有苏清宁给的银票跟银子,只要好好利用,足够他们安稳一世了。

    至此,不管以后褚玉柔跟紫霄有什么事儿,亦或是孩子有什么,他们都只能依靠自己。

    元翊不知,褚玉柔母女已经离开京城,紫霄也跟着去了。

    在宫里的这段时间,她的身体也得到了一些调养,虽不知能活多久,可到底凑合着活着。

    马车驶离京城,主仆俩的眼中,都含着泪,为过去,也为新的开始。

    …………

    进入十月中旬,小公主去上书房的热情不减,苏清宁见她如此,同意她跟着东方熠启蒙读书。

    于是,挑选了一个日子,小公主正式拜东方熠为师,成为东方熠最小的学生。

    因为她还小,所以东方熠专门制定了适合她的课程。

    小公主似乎知道,自己也开始学习了,在课堂上,照比之前规矩了许多。

    上书房中,有东方熠为她定制的文房四宝,平时上课,她便用这一套,来练习东方熠交给她的字。

    学会拿笔之后,小公主的字,从开始的歪歪扭扭,到勉强合格,再到还算端正,她的进步很快,让宸帝跟苏清宁都有些感叹。

    有些时候,苏清宁难免担心,因为小公主实在是太聪明了。

    都说慧极必伤,她怕小公主的聪明,会成为将来伤害她的利器。

    这样的担心,被她埋在心里,她没告诉宸帝,也没跟陈嬷嬷说,她安慰自己,一切都是她想得太多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宸帝琢磨着,书信已经送到大元了,事情也该有个了结了。

    三皇子的伤势,照比他上一次进宫,倒是好了许多,但还没有完全好,他已经接受了水土不服的说法。

    找了个机会,宸帝派人将他请进宫中。

    在元翊进宫的那一刻,驿馆的人,被皇上派人包围。

    清心在驿馆之中,见驿馆被包围,心里不好的念头,越来越重。

    眼下这般,想要离开驿馆,根本就不可能,清心很担心,自家公子进宫之后,会发生什么。

    自从上一次,公子吩咐她继续找人之后,她一直派人找着,却一直没有收获。

    跟上次一样,宸帝在承乾宫中,接见了元翊,他看上去,跟上次的样子差不多,还是一副瘦得脱相的模样。

    赐座之后,宸帝打量着他,目光让元翊有些不适应。

    “皇上为何这般看着在下?”强作镇定,元翊询问道。

    “有些日子没见,朕瞧瞧三皇子的情况如何?三皇子自己觉得,你最近恢复的如何?”

    打量完了,宸帝开口问道,元翊想了想,回应着宸帝,“回皇上的话,在下觉得,已经好多了,不知过去这么久,可有什么收获吗?”

    “确实有收获了,不然的话,也不会将三皇子请进宫来,朕派人送去大元的书信,差不多也到了。”

    “不知皇上在书信上,写了些什么?”元翊心中一紧,下意识开口道。

    “自然是跟这次有关的事情。”宸帝回应着他,看着他脸上紧张的神色,再度开口,“三皇子似乎有些紧张。”

    “自然是紧张的,毕竟就要知道是谁害了我,若非此事,在下早就回到大元了。”

    勉强保持着镇定,元翊回答着宸帝的话,“说起来,皇上将在下的侧妃跟孩子,如何处置了?”

    之前的时候,他完全没工夫去想褚玉柔跟孩子,如今忽然想起,便随口问了几句。

    “三皇子有侧妃吗?看样子,大元跟大兴不同,娶侧妃竟然不必回禀当朝天子?”褚玉柔跟孩子已经离开了京城,可宸帝不会告诉他。

    宸帝的话,让元翊心中愤愤,谋划了许久的一切,就那样毁了,如今又出这样的事儿,当真是流年不利。

    他一点都不在乎褚玉柔跟那个孩子,只是想起来,想要膈应一下宸帝,毕竟,褚玉柔曾是大兴的贵妃,可他瞧着,皇上似乎并不在意,还笑着反问他,让他哑口无言,无法应对。

    按理说,他娶侧妃,是必须要回禀给父皇,然后由礼部择选吉日,才能迎娶,严格来算,褚玉柔确实不算是他的侧妃。

    “且不说这个了,咱们说正事吧,之前朕说过,发现了有趣的事儿,也说过有了些线索,如今,线索明朗,这有趣的事儿,越发有趣了。”

正文 第560章 游戏终止

    “不知皇上说的有趣,是何事?”虽然如今已经很冷了,甚至还下了雪,可不知怎的,他坐在屋子里,却觉得后背一阵阵的发凉。

    “光是说,三皇子怕是体会不到其中的有趣,来人啊,带上来。”宸帝脸上的笑意更深,他吩咐了一声,不多时,有几个人被带进了殿中。

    元翊转头,向着殿门口看去,当瞧见被押着进到殿里的人时,元翊瞪大了眼睛。

    被押进殿中的不是旁人,正是元翊的那些手下。

    这些日子,他们没少被暗卫们招呼,一个个死不了,但是也活的不好。

    有的骨头硬,什么都不肯说,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折磨,都不肯说,有的骨头软,还没等做什么,就都招认了。

    “不知三皇子可认识他们?”宸帝的声音传来,让元翊收回视线,他勉强笑着。

    “皇上这话是何意,在下怎会认识他们?不知他们是何人?”

    从声音里,就能听出来元翊的心虚,宸帝也不戳穿他,再度开口,“事实上,三皇子遇刺之后,朕的人就抓到了他们,这些日子,问出了不少的事情。”

    “有件事情,三皇子怕是不知道,早就听闻三皇子要来京城,朕早有准备,就怕招待不周,那驿馆之中,到处都是朕的人,为的就是防止之前的事情再一次发生。”

    “只是,朕没想到,三皇子喜欢那样的套路,朕便干脆让手下看着三皇子同自己的人玩耍,等他们‘逃跑’的时候,才让人抓住他们。”

    宸帝的话,让元翊的脸色,越发的难看,他是真的不知道,驿馆之中一直都有人盯着。

    “皇上竟然派人盯着在下?”看向宸帝,元翊的声音,有些发抖。

    “三皇子可别这么说,朕不过是派人保护你罢了,之前你大元的使者,在大兴受伤,朕可是花费了不少功夫,若是你再受伤,那可就不好了。”

    “可朕没想到,大兴的人没伤到你,你自己的人把你给伤了,你的这些手下,都被朕抓到了,少数几个死了,他们也想死,被朕的人卸掉了下巴,拆除身上所有毒囊,想死都死不了。”

    “你既然早知道,为何到现在……到现在才揭穿?”直到现在,元翊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被玩弄于股掌之中。

    “为何……”宸帝看着元翊,虽然脸上仍旧带着笑,却让元翊觉得心寒。

    “不为何,既然三皇子想玩,朕身为大兴的皇帝,自然奉陪到底,再者,朕觉得这样很有趣,不是吗?”

    “说起来,朕一直有句话,想要告诉三皇子,若是以后,你还能有机会再来大兴,记得对朕的皇后客气点。”

    宸帝是个记仇的人,直到现在,他还记得中秋宫宴上,元翊对苏清宁的不恭敬。

    “你所做之事,朕都已经告诉了大元的国君,顺便,告诉给了国君跟皇后之子,想必三皇子回去之后,会十分忙碌。”

    “为了节省时间,朕已经派人去了驿馆,帮着你收拾东西,三皇子也就别耽误时间了,即日离开吧,朕的人会一直送你离开边关。”

    “你……”元翊猛然起身,殿内的侍卫立刻拔出兵器,看向元翊。

    “怎么?三皇子还有话说?”宸帝站在上首处,看着元翊,“有什么尽管说吧,不然以后,怕是没机会再见了。”

    元翊所做的这些蠢事,足以让大元的国君动怒,毕竟,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实在是太蠢了。

    当然,若是当初,事情成了,都按照元翊的想法来发展,那就不是蠢事了。

    幸好,紫霄活了下来,及时报给了皇上,皇上早作安排,将一件件事情全部都化解,让元翊吃了个哑巴亏。

    除了要承受国君的怒意之外,元翊还得承受自己兄弟的怒火,他想要争夺皇位,这可是大事,涉及到生死的大事。

    元翊很清楚,自己若是真的回到大元,会是怎样的后果,他倒是想反抗,可宸帝的吩咐已下,有人帮着他离开殿中,离开皇宫。

    驿馆内,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收拾好了,之前那些被关在皇宫里的人,都随着元翊,回到了驿馆之中。

    清心站在驿馆的门口,看着被请回来的元翊,以及押回来的其他人,心里明白,这一切,都结束了。

    此时此刻,她的心里没有失败之后的惶然,她总觉得,自己松了口气。

    当天,元翊就被宸帝派出的人,送出了京城,驿馆内重新收拾干净,就好像从未有人在此住过一样。

    宸帝估摸着,等元翊到达西北边关的时候,大元的书信,也就送回来了。

    在此之前,他会给西北边关写一封信,让沈啸知道元翊的事儿,到时候如何处置,再做定夺。

    折腾了几个月的闹剧,终于彻底落幕,天气越发冷了,接连下了几场大雪,似乎是要将元翊留下来的气息,给完全清理干净一般。

    殿中烧着地龙,摆放着炭盆,苏清宁靠在软榻上,翻看着各宫的账目。

    又到冬月,等进入腊月,就要筹备过年的事儿了,这一年一年的,过得还真是快。

    这段时间,她梦到过现代两次,每一次,自己都跟之前一样,躺在床上。

    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两次所在的地点不同。

    现代的时间,跟古代不同,古代过去了好几年,现代连半年都没过去。

    有的时候,苏清宁忍不住想,会不会等自己在这边死了,就会回到现代?

    没有人能为她解答,这一切,只是猜测,如今,唯一让她遗憾的,是直到现在,她也不知道那个男人到底是谁?

    陈嬷嬷守在一旁,见杯子空了,给苏清宁重新倒了杯水。

    “这几天接连下雪,让宫人们扫出一条小路就好,没必要都清理干净,这般下雪,哪里能扫干净?”

    喝了口水,苏清宁吩咐着,红绣应了一声,准备一会儿出去的时候,嘱咐几句。

    这会儿功夫,孩子们都还没回来,红绣向着外面的冷,忍不住开口,“主子,天儿越发冷了,奴婢瞧着,皇子们还有公主每天很早起来,实在是辛苦。”

正文 第561章 大雪

    虽然是皇后,可苏清宁从来都是睡到自然醒。

    以后兄弟俩没读书的时候,也是如此,读书之后,便一直在很规律的时间起来,小公主也是这般。

    “确实辛苦,可既然就定在那个时间上课,也不好坏了规矩,等养成了习惯,也就好了。”

    不是不心疼,可历朝历代都是这般,总不能到了自己的孩子,就开特例。

    说起来,当初她上学那会儿,也是到点起床,到点上课,从没有更改。

    身为皇家的孩子,有些时候,一些苦也是必须要吃的。

    她如此说,红绣也知道,这确实是改不了的,想到刚才主子的吩咐,她行了礼,向着殿外走去。

    主子向来体恤宫人们,最近接连下雪,刚收拾好,便又下一场,一直收拾着,着实辛苦,还清扫不干净。

    “今年的雪,倒是比往年大。”等红绣出去了,陈嬷嬷开口道。

    她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似乎没下几场雪。

    “确实,今年的雪要多一些,不过这才刚开始,之后如何还不知道,保不齐就集中在这会儿。”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的。

    “都说瑞雪兆丰年,这雪啊,还是要适量,不然的话,怕是要闹雪灾了。”陈嬷嬷微微皱眉,有些担忧,今年的雪,确实太多了。

    “嬷嬷别太担心,不会有事的。”苏清宁觉得,还不至于到雪灾的地步,想来很快就会停了。

    然而,陈嬷嬷的担忧,到底是实现了,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每天都下很大的雪,京城之外,已经有民房坍塌,索性没有发生人员伤亡。

    宸帝调派了人手,去京城外查看各处的情况,与此同时,让各地官员,回报当地的情况。

    京城之中,也有人家出问题的,但问题不大,很快就能解决。

    这段时间,宸帝一直很忙,苏清宁帮不上什么,能做的便是在他回来的时候,递上一杯热茶,帮着他缓解身上的不适。

    大雪又接连下了五天,京城外,受灾的百姓越来越多,宸帝吩咐人,就在京城外,搭建了可以临时住人的帐子,毕竟全部进到京城中,有些不太现实。

    苏清宁给沈家人写了信,让舅母沈李氏带人,去京城外搭建施粥棚,如此一来,暂时安顿在京城外的百姓,有住的地方,也有吃喝可以保障。

    所有的费用,都是苏清宁从自己的私库里出,这些事情,宸帝是知道的,他很感动于苏清宁对他的支持。

    知晓皇后动用自己的私库,去城外施粥,让百姓们不挨饿,后宫里的妃嫔们,也纷纷动员起来,这让苏清宁没有想到。

    不仅如此,她们也纷纷给家里人写信,于是在朝堂之上,不少官员都捐献了银子,来帮助受灾的百姓。

    有了后宫妃嫔以及朝中大臣们的捐赠,许多事情也就容易多了。

    大雪终于停了下来,天开始放晴,可毕竟冷了,所以融化不了多少。

    京城外堆积了大量的积雪,苏清宁询问宸帝,知晓并非所有地方,都下了大雪。

    有的地区一直干旱着,盼望着能下几场大雪,不然等到开了春,地里的庄稼都不容易生长。

    “皇上,我觉得,可以派人,将京城的积雪,送到那些缺水的地方去。”苏清宁思虑之后,给宸帝出了主意。

    “把雪运出去?”这一点,宸帝从未想过,之前早朝的时候,曾有官员提出,要处理那些积雪。

    毕竟积雪太多,眼下不会融化,又不知道是否还会继续下雪,这些雪若是一直堆积着,不仅没办法帮助百姓将家园重建,更容易在开春的时候,发生灾患。

    “恩,不是说,有些地方缺水吗?不仅如此,下雪也少,他们那边跟京城一样,如今都冷着,那就派人,将大部分积雪运出去,放在他们的地里。”

    眼下地里什么都没有,将雪运过去,放在地里,等到开春的时候,雪融化成水,进到地中,那时候烧一下地,让地暖了,就可以种庄稼了。

    如此,既解决了京城外积雪太多的问题,又能解决个别地方缺水的问题。

    听苏清宁说完,宸帝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靠谱,如今天冷,那些积雪运出去,也不会融化,每个地方都运一些,京城外留下一部分,以防之后少雪。

    “等明天上朝,朕跟朝臣们商量一下,若是可行,便按照你说的做。”这件事,是必须要跟朝臣们说的,到时候派出合适的人,押送积雪到需要的各地。

    宸帝如此说,苏清宁笑着点头,若是这个办法真的可以,那就再好不过了。

    到了第二天,宸帝上朝的时候,将昨天跟苏清宁商量的,说给了朝臣们听。

    听宸帝说完,殿中议论纷纷,讨论着事情的可行性。

    “启禀皇上,微臣觉得,此想法甚好。”有大臣站出来,支持皇上的意见。

    “臣附议……”

    “臣附议……”

    有人站出来,其余的也纷纷出来,支持宸帝的办法。

    见群臣都同意,宸帝将之前想好的名单,公布出来。

    眼下积雪太多,必须尽快处理,等全部处理完了,也好派人为百姓重建家园。

    距离过年,也没多久了,宸帝希望,在过年之前,那些受灾的百姓,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中。

    有朝廷派人去办这些事,自然效率很快,积雪被一批批的运送出去,很快,工匠们根据原本的基础,为百姓们重建房屋。

    原本,这些应该开春后再做,毕竟那时候地面融化,许多事情好做得多。

    可如今情况特殊,就要过年了,百姓却只能住在京城外临时搭建的地方,每天靠着施粥来填饱肚子。

    所以,宸帝才会下令,哪怕再难,都尽量在年前让百姓们搬回去。

    宸帝如此,百姓们感恩戴德,他们清楚,临时搭建的住处,是皇上提供的,吃的东西,是皇后娘娘的主意,一时之间,帝后在民间的声望,倒是越来越高。

    积雪都运了出去,运往各处,因为有些地方较远,所以需要一些时间。

    有些近处,已经将积雪分布下去,每家地里,都铺上了一层雪,就算如此,百姓们也很高兴了,毕竟,比一点没有要好得多……

正文 第562章 过年

    早已经进了腊月,因为大雪的关系,苏清宁一直没有着手除夕之事。

    大雪终于停了,积雪也解决了,苏清宁同宸帝商量之后,决定今年的除夕,不办宫宴了。

    其实说起来,每年的除夕宫宴都差不多,除了看歌舞,就是吃东西。

    大多数时候,人们都盼着子时快点到来,这样就可以回到家,跟家人在一起。

    宫宴之上的食物,浪费的总比吃下去的多,殿中的歌舞,也没几个人用心去看。

    不仅如此,一场宫宴办下来,花费不少,倒不如节省了,帮着百姓们将家园重新建立。

    宸帝跟苏清宁的命令,传遍前朝后宫,官员们自然没意见,后宫的妃嫔更是没意见。

    对于官员们来说,不用进宫待到子时,可以跟家人一起守岁,有说有笑,实在是太好了。

    而对于妃嫔们来说,每年就那么回事,没什么区别,也没什么意思。

    命令下达后不久,苏清宁再发命令,因为除夕不办宫宴,后宫里的妃嫔,可以在除夕那天,回到家中,跟家人一起守岁。

    那些家里远的,没办法跟父母见面的,若是有关系好的,可以跟关系好的人一起回家,也可以选择留在宫里,几个人一起过年。

    此项命令一出,后宫顿时沸腾起来,各宫妃嫔满心喜悦,赶紧让人给家里送信。

    那些家里远的,虽然遗憾不能跟家里人过年,可总有关系好的,倒也可以出宫一起,去别人家里过一个与往年不同的除夕。

    “主子,这样会不会有些坏了规矩?”后宫里的消息,不断传到凤阳宫中,妃嫔们对于苏清宁,自然是感激的。

    红绣有些担忧,于是询问苏清宁,她从未听说,进宫的妃嫔,能够出宫回家过年。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后宫里哪一条写着,妃嫔们不得与家人一起过年?”

    笑着开口,苏清宁并不在意,这后宫里的妃嫔们,其实也挺可怜的,只可惜,她可以在别处帮着她们,却绝对不会将自己的男人,给分享出去。

    不过是让她们回家过个年,又不是什么大事,触犯不到祖宗律法,皇家颜面,所以无妨的。

    她如此说,红绣点了点头,“主子,您呢?要在宫里过年,还是要去沈家?”

    想到了什么,红绣再度开口道,苏清宁看向她,脸上的笑意更深,“我?自然是留在宫里的,我的丈夫跟孩子们都在呢!”

    她不是后宫里的那些妃嫔,她在这里,有人陪伴着她过年。

    “倒是奴婢愚钝了,该打。”等苏清宁说完,红绣笑嘻嘻的开口。

    不用筹备除夕宫宴,这后宫里,有不少的事儿,便可以从简了。

    京城之外,一切都还顺利,虽然之后又下过两场雪,却不像之前那般鹅毛大雪。

    年前,百姓们陆续迁回了自己的房间,家园的重建,让他们对朝廷十分感激。

    京城外的粥棚,已经撤掉了,毕竟大部分都回到了住处,小部分的,不好意思再麻烦沈府为了他们施粥,所以都离开京城外的临时住处,回到了村子里。

    或者找关系好的,先蹭上几天,或者跟着朝廷排下来的的人一起干活,晚上挤一挤,也就凑合过去了。

    年三十那天,所有的百姓,都回到了自己家中。

    等宸帝忙完,来到凤阳宫,已经是下午了,苏清宁正带着孩子们,尝试着包饺子。

    饺子馅是陈嬷嬷准备的,有肉馅的,也有素馅的,还有三鲜的,反正什么馅都有。

    面是小厨房的宫人发的,等发好了,由他们来和面。

    擀皮的活计,交给了红锦跟红绣,苏清宁只需要带着孩子们包饺子就行。

    大公主也在,惠妃出宫去了,明儿个才能回来。

    “皇上,洗把手,你也来试试。”正好才刚开始,见宸帝回来了,苏清宁笑着说道。

    瞧着殿中摆好的一切,宸帝眨了眨眼,以前做月饼的时候,他尝试过,做元宵的时候,他也尝试过,这次要尝试做饺子,他的心里是拒绝的。

    然而,苏清宁笑脸看着他,在美人的笑脸下,他只好应了一声,带着周成仁去洗手。

    “皇上,娘娘叫您洗手,您拉着奴才干嘛?”周成仁本想跟着看热闹,却被宸帝拉住,他小声开口,询问着宸帝。

    包饺子这事儿,他是会的,但是他不想包,他只想着吃,皇上拉着他,就意味着他也得上手,他心里也是拒绝的。

    “你看这殿中,人人都忙活着,就连朕的小公主,手里都捏着东西,你也不能闲着。”

    但凡在殿里的,就没有空手的,都忙活着,当然,真正包饺子的没几个。

    苏清宁的手艺还成,包出来的虽然不是太好看,却也端端正正。

    大公主包的也不错,毕竟年纪在,人聪明手也巧,跟着学了一会儿,就学会了。

    大皇子像模像样,却根本不会,他也就是做做样子,饺子没包几个,面粉抹了一脸。

    二皇子也还凑合,他性子稳,不像大皇子,加上学的认真,所以包出来的,也还能看。

    小公主跟大皇子差不多,说是包饺子,倒像是玩,她跟大皇子挨得近,时不时地,两人拿着自己捏了半天的面团,比较一下。

    苏清宁倒是没指望孩子们真的包出一锅饺子来,就是尝试一下,宫里面自有人将需要的饺子,都给准备好。

    他们这边的,若是有,就一起煮着吃了,若是没有,也就这么着了。

    宸帝跟周成仁洗完了手,来到了面板前,瞧着面板上放着的饺子皮跟馅,再看看正‘忙活着’的孩子们,只能认命的拿起饺子皮,跟着他们一起包饺子。

    周成仁的饺子包的好,一个个跟小元宝似的,宸帝的看着有点瘪,可不管怎么说,皇上已经很尽力了。

    有了两个大人的加入,速度快了起来,不一会儿,那些面就包完了。

    宸帝跟周成仁连忙去洗手,大皇子跟小公主还有些意犹未尽。

    大公主跟二皇子看着宫人将他们包的饺子拿走,脸上带着喜悦。

    至于苏清宁,同大皇子还有小公主一样,总有些意犹未尽,她觉得自己还能再包几个。

正文 第563章 无题

    过去,苏清宁一直以为,除夕吃饺子,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等到了古代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她来到古代几年,吃饺子的次数,完全可以数出来。

    对于饺子,她倒不是特别喜欢,只是过去在现代,过年的时候,已经习惯了吃饺子。

    忽然改了,多少有点不习惯,但也渐渐适应过来了。

    今年的这个年,跟以往不同,苏清宁想着,或许可以按照现代那样,也过上一回。

    于是,她提出来今年的除夕吃饺子。

    反正是在凤阳宫过节,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于是陈嬷嬷便操持起来。

    傍晚的晚膳,吃的是饭菜,等到快子时的时候,才要吃饺子。

    后宫里的妃嫔,都出了宫,回家过年去了。

    偌大的皇宫之中,就只剩下了宸帝跟苏清宁带着孩子们。

    宫人们都在,苏清宁吩咐下去,只要别闹的过分,出什么事情,他们可以在宫里自由活动。

    凤阳宫内,十分的热闹,宫人们都领到了赏钱,一个个十分高兴。

    等吃过晚膳,苏清宁留下了一部分,其余的,打发他们去凤阳宫外,找相熟的去玩了。

    虽说皇后下了命令,让宫人们可以在宫内自由活动,可宫人们也不敢太放肆,最多找个宽敞的大殿,摆好酒菜,一大群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

    “陈嬷嬷,你快歇会吧,这些事情,交给红绣他们做便是。”拉着陈嬷嬷坐了下来,苏清宁笑着开口。

    今天是除夕,一家团圆的日子,陈嬷嬷是皇上的亲姨母,该跟他们一起过年。

    就算不将她的身份公开,可她到底服侍苏清宁几年,这大过年的,格外优待些,也没人会说什么。

    陈嬷嬷知道苏清宁的意思,她向着皇上看了一眼,犹豫之后,终于坐了下来。

    以往,她就算坐着,也只是搭个边,今天坐的多了些,她盼着能跟皇上一起,过一个团圆年。

    哪怕他什么都不知道,能这样一起坐在殿中,听着他们说笑,她也满足了。

    “听说嬷嬷爱吃橘子,今儿个是除夕,想吃什么便吃什么,不必客气。”从苏清宁那儿,宸帝知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