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如意娘-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乎就在那马起步的同时,几只羽箭钉入她的肩膀,她吃痛脱力扑倒在地上——而那匹马现在所在之处,羽箭纷纷钉入了泥水中。
    她摔倒在泥水中,很长时间没有动静。疼痛贯穿她的全身,她脑中意识已有些昏黄麻木,四下里声音渐远。她在混沌中想,二郎不要紧吗,应该是逃出去了吧……而她恐怕是要死在这里了吧。
    但随即便有个人强硬的将她从泥泞中拉了起来,负在背上。
    如意恍惚从黑暗昏黄的痛楚里情形过来,只见那人被细雨淋湿的白玉一般雪白冰冷的脖颈,和脖颈上凌乱缭绕的碎发。那人扭过头来,赤红带泪的眼睛正同如意的目光对上,那目光里有种凶狠又释然的决意——如意在茫然中下意识抬头去望她那匹马,只见马背上空荡荡的。
    ……在最后的一刻,她的弟弟跳下马来,选择了和她同生共死。
    也许她该愤恨他辜负了她的牺牲,也许她该欢喜自己没被丢下,也许……但无论有多少也许,那一刻如意所唯一感受到的,其实只有明亮。她心底业已熄灭的求生之火,就在这一刻再一次轰然被点起。业已灰暗失色的世界骤然又有了色彩。她从三途川的河水里被强拖出来,自幼养成的顽强的意志再一次回到她的心中。
    她靠在二郎的肩膀上,本能的推着他避开几只羽箭。
    但追兵确实已杀进来了,渐渐将他们二人包围起来。何满舵他们都脱不开身,而如意很清楚凭她和二郎的力量是冲不出去的。
    他们身后便是横溪——近前看才知道这河中并非无水,只是水流清浅,河床中裸露出大量淤泥和乱石,芦苇大片大片的生在浅滩上。那浅滩也有丈余深,两岸泥土在饱吸了几日雨水后已有些垮塌,岸边垂柳树斜倒在一旁。
    他们便从那柳树上翻下去。相扶着逃到芦苇丛中。
    那芦苇丛竟有一人多高。
    路边追兵追上来向芦苇中射了几箭,却见那姊弟二人蹒跚的穿出芦苇丛,正试图涉水过河。
    这时节河水冰冷刺骨,追兵都不愿下河去追。
    踟蹰之间,姐弟二人已走到河中央,那河水也只湛湛没过他们的腰。眼看他们就要走脱,叛军立刻便下令,驱赶了一队人马下河去追他们,其余的人绕到前头桥上,从桥上过河拦截。
    那河水虽不深,但因地形坡度,水流却有些湍急。
    而如意受了伤,大半体重都靠在二郎身上,他们前进得其实十分蹒跚。
    这分明是一场必死之局,就算挣扎到尽头,最后他们的结果恐怕也是被擒拿——他们已丢了马,就算上岸之后也会很快被追兵赶上。但不知为什么,他们都没有放弃的意思。只是尽全力在排开沉重阴寒的水流,往对岸跋涉。
    身后追兵已都下了河,同他们相距只有半条河的宽度。而且他们都骑着马。
    距离在一点一点的缩短。
    二郎终于涉到河边,探手抓住了对岸斜垂下来的杨柳。
    此岸的水却很深,坡壁陡峭,没那么容易上去。而如意双腿沉重,小腹宛若被重击一般疼,疼得她意识昏沉。而她的右手边早已失去了知觉。她泡在冷水中,不经意松开了胳膊,眼看就要从二郎肩膀上滑下去。
    二郎忙揽住她的腰,用力将她托到后背上。声音颤抖着,宛若恳求,“抱紧我,阿姐……千万不要松开。”
    那声音令如意清醒了片刻,她没有再说什么,“放开我,你先逃吧。”只是尽全力抬起胳膊,两只手握在一起,斜环住了二郎的肩膀。
    二郎再度将她往上托了托,踩住河床上的乱石,用力往杨柳树上攀爬。
    而身后追兵也已涉过了河心。
    远处忽然传来雷鸣一般、山崩一般、万马奔腾一般丰沛的轰然的响声。
    所有的声音都被淹没了,还在交战中的双方都不由停住武器,向着声音的源头望去。
    只见一道裹挟这泥沙、碎石、枯枝的浑浊水流,如一条冲破锁链的巨龙般汹涌咆哮着自上游滚滚冲来。那黄龙张开巨口吞噬着沿途所冲击的一切,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河中人马眨眼便消失在浊流中,前方木桥瞬间便被拦腰击碎。
    河中、桥上所有这些人里,就只有萧怀朔在最后一刻背着他的姐姐踏上了对岸。
    那河岸也开始在浊流中垮塌。他背负着如意最后跃了一步,最终摔倒在地。而那黄龙般的浊流也终于被河岸束缚住,没能将他们吞下。
    他们摔倒在地上,河的这一面追兵只是目瞪口呆的望着他们。
    这些追兵中有许多先前跟随萧懋德去牛首山追如意的人,更多则是萧懋德提前安排在牛首山谷口的人——萧懋德原本的设想中也有一场前后夹击,他将如意当猎物,是想要彻底享受一次狩猎的快感。不成想他自己先死在伏击之中。而埋伏在牛首山谷口的追兵迟迟得不到信号,只能远远的追踪着萧懋德一行。直到从牛首山逃回来的人带回萧懋德被杀的消息,这只部队的指挥换人之后,才开始行动。
    而一日之内,他们当中许多人亲眼见到了两次异变。心理正承受着极大的冲击。
    而所有这一切萧怀朔都不知道。
    当他终于缓过神来,他只再度将如意扶起来,和她相互支撑着,继续他的逃亡。
    ——而这一场逃亡,确实还远远没有结束。
    
    第六十四章
    
    细雨无声飘落,天地阴晦沉郁,远山朦胧在雾气中。
    他们相互搀扶着,蹒跚向着不远处的村落前行——那村落外遍植果树,这时节大都枝条疏落,只寥寥数枝早梅花打起点点花苞。村中灰暗的瓦墙与破败的酒旗就掩映在那片果林之后。
    这村落显而易见也经历过劫掠——或者至少是被强行征收过钱粮,家家闭门锁户,外头几乎无人行走。
    二郎便先将如意搀扶到路旁林木之中,靠着一块青石坐下来。那青石挡住了风,聊胜于无的遮蔽一些寒意。
    他道,“你忍一忍,我要把箭拔出。”
    如意已几近昏迷,闻声只点了点头。
    二郎试图帮她撕开背上衣衫,然而那布料沾了水和血,越发的柔韧,他只撕不破。如意便指了指腰上短刀。
    二郎用短刀将她肩头衣服割开,只见一片血肉模糊,那箭头似已没入肉中。他不由就紧绷起来,顿了一顿,才握住箭杆。
    道,“阿姐,我有话很说——”
    如意不由凝神去听,二郎便在此刻猛的用力,将那箭一举拔出。如意不由闷哼了一声,疼得几乎要昏厥过去。
    片刻后才能凝聚起力气,问,“……拔出了吗?”
    二郎声音哑了哑,才道,“……箭头留在里头了。”
    如意想安慰他——中箭后肌肉咬得紧,原本就不容易拔出,这须怪不得二郎。只要找到大夫割开伤口,把箭头剜出来就好。然而她疼的说不出话来,只能言简意赅,“先找翟姑姑。”
    他们进了村子,敲开一户人家的门。
    有年老的妇人戒备的给他们敞开一条缝隙,见是一双白净美貌得近乎耀眼的年轻男女,脸上戒备才略松懈了些。又见他们满身泥泞血污,不由有些迟疑。二郎忙叫“婶婶”,那妇人手上便顿了一顿,有些不忍心将他拒之门外了。
    二郎这才道,“我们是来寻亲戚的。家婆姓翟,早年在富贵人家当奶娘,后来那家的姑娘入宫成了皇妃。家婆有个侄儿住在横陂,婶婶是否知道这家人住哪里?”
    他见那妇人审视着如意,便放柔了声音哀求,“我们路上遇了盗贼,我阿姐受了伤。婶婶帮帮我们吧……”
    他生来便高高在上,不曾用这么示弱的声音和人说过话,甚或该说他从小到大就没哀求过什么人——但眼下的处境却令他很快便无师自通。
    那妇人这迟疑才道,“向里走七八户有扇朱漆门,那家女人姓钱,似乎在宫里边儿有亲戚。你去问问是不是……”
    二郎还待再请求,那妇人已不由分说的锁上了门。
    如意已经越来越难保持清醒。
    待找到那妇人所说的朱漆门时,她终于抓不住二郎的衣襟,身体向下滑去。二郎慌忙抱住她,叫,“阿姐。”如意只无力的攀着他的衣袖,草草摇头。她呼吸略急促,已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下意识的蜷缩着,整个人都在发抖。脸上半分血色都无了。
    二郎只能将她抱住,靠在怀里,匆匆砸门。
    他本听见里头有男女抱怨和责骂声,可一敲门里头便静若无人。他便唤道,“翟姑姑。”
    果然他这么一叫,便听里头传出脚步声。不多时便有人挑开门闩,“吱——”的一声将门拉开。一个五十几岁的妇人从门后探头出来。
    这家日子显然比旁家更宽裕些,故而门内庭院被搜刮打砸得也尤其彻底。隔了庭院,有个十七八岁的高瘦的青年吊儿郎当的靠在门上,半眯了眼睛扬头向着这边嘟囔,“当初说让我入京——”然而瞧见如意话便噎住,一时只抻着脖子来看她。
    那妇人也是一样的眯着眼睛看人,目光凝在二郎脸上,满是疑忌。一个人是好是坏也许无法从眼神里看出来,但是是恶意还是善意却十分容易分辨。那妇人的眼中有一种市侩的多疑的恶意——她所权衡的分明不止是二郎是否会给她造成威胁。那恶意虽隐晦却又透着本性,以至于二郎心中当即便生出厌恶疏离来。
    他心中已然凉透,但此刻他并无旁的选择,只能说,“我们来找翟姑姑。”
    “你们是?”
    却是里头的青年先开口,“既然知道翟婆婆,当然就是亲戚。有话以后再问吧,没看人伤着吗?先进来——”
    那青年当即便要上前扶如意,二郎只不动声色的将他隔开,问道,“翟姑姑呢?”
    那妇人迟疑道,“姑姑去了镇上,家里只我们两个。”复又让开门来,道,“进来吧——”见二郎不动,便又说,“我粗通医术,你把她扶进来,我替她看看。”又训斥那青年道,“没眼力价的,杵在这里做什么!去热水,取些干净的麻布来。”
    那青年先还不肯,她施了个眼色,又作势欲打,他才悻悻然一步三回首的去了。
    那妇人方带了些歉意看向二郎,“快扶她进来吧。”
    钱氏带了如意进屋。
    屋里却点着火盆,只是火不旺,并不觉着多暖和。她略肉疼了片刻,还是取来木炭,颇往里头丢了几块。这才帮如意脱下湿衣服来。
    许是怕扯动如意的伤口,她脱得颇有些慢。
    二郎就隔了一层帐子侯在外头,见她只盯着伤口,不由心神紧绷。
    却听“吱呀”一声,那青年提了热水和麻布进屋里来,望见钱氏和如意在帐子里,便要将水提进去。
    二郎恼火至极,却不能发作,只上前接下热水和麻布,就势拦住他。那青年脖子伸了几伸都被他挡住,不由嫌他碍事,目光中便露出些凶恶之色。那青年有些胡人的面相,鹰鼻狼目,容貌粗陋,一旦目露凶光,便也激起了二郎心中恨意。
    “愣着做什么!去取青囊来——里头装了针石刀剪的那个。”钱氏终于觉出外头的气氛,回神差遣道。
    那青年这才骂骂咧咧的回身离开了。
    钱氏给如意擦洗干净,换好了棉衣,才又问二郎,“她是你的——?”
    二郎道,“姐姐。”
    钱氏便顿了一顿,道,“没什么大碍,只是肩上箭头得尽快取出来才行。”
    恰那青年取了青囊进来,钱氏便令二郎进帐子里去扶住如意。那青年又伸头,钱氏便再度差遣驱赶道,“你去熬些姜汤,她有些受寒了。”
    那青年只能再度转身出去。
    钱氏取了短刀在火盆上烤。
    二郎则在帐子里扶着如意。
    如意棉衣只穿了一半,露出右边肩膀来。二郎见她肩头有红渍,以为是血,忙掰了查看,却是一枚栩栩如生的蝴蝶胎记。她的肩膀随着急促的呼吸而起伏,那肩头蝴蝶胎记恍若在振翅一般。二郎也是头一次见到,不由愣了片刻。复又看到如意肩胛后模糊的伤口,立刻便将那胎记抛之脑后了。
    钱氏处置好刀剪,复又进帐,对二郎道,“圈住她,便让她乱动。”
    二郎已意识到了逾礼,然而事急从权,他便扶住如意的肩膀。
    钱氏的手法却十分熟练,只略微破开伤口,匕首尖探进去小心的将箭头剜出来。
    然而剜出箭头,那血便如泉水般涌出。比及敷药、缝合完毕,半片棉衣尽都染透了。如意悄无声息的昏睡过去,已再无半分力气。
    二郎守在如意床边。
    钱氏悄悄的推门出去,却正撞上那青年来送姜汤。他张望着想要进屋,却被钱氏强推出去。
    他不由骂骂咧咧,钱氏忙捂住他的嘴,道,“你还想不想要荣华富贵了?”
    他们说的声音极低,然而二郎精神紧绷着,听闻此言,不由再度从疲倦中强迫自己清醒过来。他便取出如意给他的短刀,悄悄的起身跟了出去。
    
    第六十五章
    
    钱氏将那青年一路拖回灶房,不由分说的将门关上,道,“你没瞧见她那弟弟已恼了你?没见识的轻骨头,猴急的窜上去还嫌不招眼烦?”
    那青年心下惦着如意,被她念得烦躁不已,道,“他那弱不禁风的小骨格儿,能拿我怎么样?惹急了我就弄死他,这世道谁怕谁?沟里填尸不都是达官贵人,凭他是皇帝老子的儿子,他老子还一样被乱臣贼子弄死呢。他既投难到我们家,是生是死还不是由我们?怕他做什么!”
    又耍滑哀求道,“好阿婆,你没瞧见那小细娘的模样?我长到这么大,做梦都没梦到过这样天仙。这兵荒马乱的,村里女伢都被抢,我十八了还没识过滋味。今日我就是要弄她,阿婆你不成全我,明日我就上山当贼匪去!”
    钱氏被他气得头昏脑胀,道,“去,你赶紧去。投贼要递投名状,你且出门杀个人先。”
    那青年作势欲走,钱婆恼得一把拉住他,道,“回来——也罢!你先听我说过事,说完了你还非要这小姑娘,我亲自帮你放平她。”
    那青年才略消停了些,“那你长话短说。”
    钱氏便道,“他们来投奔翟阿姥,你道翟阿姥是什么身份?”
    那青年道,“不是阿婆你娘家人吗?在宫里当过差,家人都死绝了,便来投奔我家。”
    钱氏道,“她不是当过差,她是宫里最得宠的娘娘身边儿,最受信重的亲信。那娘娘恰给天子生养了一儿一女。你也说她家人死绝了,那你说还有谁会特地跑来投奔她?”
    那青年却还没回味过她话中意味,只接腔耍赖道,“我怎么会知道……”
    钱氏被他蠢得咬牙切齿,只能点明,“你不是说‘任凭他是皇帝老子的儿子’吗——兴许他真是皇帝老子的儿子呐!”
    那青年不由瞠目结舌。
    钱氏便道,“当年我也在宫中做稳婆。和翟阿姥这些在贵人身旁当差的姑姑们不同,只能偶尔去给贵人们悄悄病。那年宫里新进了位贵人,你说这小细娘美貌?也就有那位贵人七分容色罢了!天子对那位贵人自然是宠得没个边儿。谁知那贵人入宫不到两三个月,肚子就挺了起来。一诊治,居然怀了五个月的身孕!那会子宫里议论的纷纷扬扬,都说这孩子不是天子的种儿。”
    那青年依旧没回过神来,只木愣愣的听着。
    钱氏便接着说,“转眼就到那贵人生出的日子,我近前去伺候她生产。生得虽艰难了些,总算平安产下一个男孩儿。旁的稳婆都不愿意接,独我爱出风头,便将孩子洗净了抱出去,给天子看——”
    “您真见过天子?”
    “就见过那一面——”钱婆便叹了一声,“谁知那孩子竟真的不是天子的。我就亲眼瞧见,天子用一个女婴把那男孩儿换下来了。”
    那青年也不由噤声。
    “那女婴也是提前准备好了的。牙子抱进来时,我忍不住悄悄抬头看了一眼,正见天子翻开襁褓验看那女婴……那襁褓一翻开,正露出那女婴的肩膀来——你猜她肩膀的是什么?”
    青年摇头,钱婆便低声道,“胎记——跟个蝴蝶儿似的,真真儿的。”
    那青年懵懂点头。
    钱婆便道,“今日他们在外头唤翟阿姥我就觉着不对头,一开门瞧见那小郎君,便下了一跳——他生得和那位贵人真是像极了。然后……你猜我刚刚在小细娘肩膀上瞧见了什么?”
    那青年一顿,恍若大悟道,“……胎记?”
    钱婆点了点头,“蝴蝶胎记。这么特别的胎记,我绝对不会认错。”
    那青年喃喃道,“他们竟真是皇子公主?”复又道,“李大司马在搜捕他吧?这便省了事了,咱们直接把男的送去换赏银,女的就留下给我当新妇!事不宜迟……”
    钱婆却道,“你就不问那男婴哪里去了?”
    那青年才又记起来,便道,“那男婴还活着?”
    钱婆便上下打量了他一样,道,“你不是总被人取笑像胡人,从小被人欺负吗?”那青年愣了一下。钱婆又道,“那李大司马,就是个胡人。”
    “那我——”
    钱婆道,“……你就是那个男婴。”
    仿佛怕他不信一般,钱婆又道,“你以为我和翟阿姥真有什么亲戚?她要年年给我捎体己钱?还不是因为你?”
    那青年便低声道,“是翟阿姥和你一道把我偷抱出来的吗?“钱婆噎了一下,才道,“翟阿姥没参与这件事儿,不过她当然相信你是那贵人的儿子,不然也不会偷偷的出钱抚养你。”又道,“早先我还疑惑,翟阿姥为何偏偏在义军打过来前,说要带你去台城见世面?后来听说义军首领是李大司马,才恍然大悟……她这哪里是要带你见世面,分明是想骗你去当人质。所幸李大司马来得快,没让她得逞。”
    那青年不由咬牙切齿,“这贼婆,等她回来有她好看。”
    钱婆忙道,“你别冲动……这件事后,当日所有在那贵人跟前当过差的人都被打发了,就只有天子跟前的亲侍和翟阿姥没受牵连。如今天子被俘虏了,他的内侍肯定活不了。只要翟阿姥给你作证,旁人肯定不敢说什么。”
    那青年又道,“对啊,你说我是李大司马的儿子……可是他若认定我是冒充的,我岂不是要被杀头?”
    钱婆道,“谁能证明你是冒充的?你放心,这种事都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只要有翟阿姥替你作证,就算他不信,肯定也怕杀错了。起码也会赏你金银,保你平安。”
    那青年不由摩拳擦掌,激动的走来走去。
    钱婆方欣慰的露出笑容,道,“所以你别总眼浅的想要美人,要紧的是先稳住他们,令他们安心留下来养伤,你才有时间去台城报信。只要事成,你要多少美人还没有?”
    他们正商议着,忽听见院子里有人道,“钱婆婆——”
    钱氏忙收声,推门出去查看,见那少年正在找她,忙堆了笑脸问道,“有什么事?”
    那少年便道,“能否为我们煮些饭食?”
    钱婆急于稳住他,忙道,“好。公子稍待,我这就熬上粥。”
    二郎回房,如意依旧昏睡不醒。
    他靠在房门上,将短刀抽出刀鞘,用指腹试了试刀锋。复又插好,放回到腰上。
    而后将长凳横在地上,挪动桌子和橱柜。
    将屋内布置尽数打乱之后,他便扯了帷帐割做绳索,收在一旁。
    待做好了一切准备,他便将短刀握在手中,安静的坐在桌子上闭目养神。等待其中一人推门进来。
    出乎他的预料,来送晚饭的人并不是钱婆。而是那青年。
    但是二郎也并非没有心理准备。
    那青年推门不开,便唤了二郎两声——他总算还记着钱婆的叮嘱,没有即刻暴起。然而心下到底还是不痛快,抬脚便要将门踹开。
    那门却比他想得更沉,只湛湛开了条缝。
    他心想莫非是门轴被什么东西挤住了。一面端着晚饭,一面上前用肩膀将门抵住,用力前退。
    然而那门轴却忽然一松,他闪了一下,不由踉跄前扑。
    二郎抬脚一跤将他绊倒在地,那粥和碗稀里糊涂撒了一地。他脚踝正磕在那长凳上,刚要爬起来复又被绊倒。
    二郎骑到他身上,双手攥紧短刀便刺下去。那青年反应却极敏捷,回身抬手去挡。那短刀正刺进他胳膊里。
    他哀嚎了一声,二郎不知怎的手下便一顿,徐思的面容浮现在他脑中。
    ……这个人也许是他同母异父的亲哥哥。
    那青年已反手挥了一拳,正打在二郎脸上。二郎被打抡倒在地上,那短刀脱手,才又猛的清醒过来。
    然而此刻已晚了,那青年双目赤红,如猛兽一般压住他,掐上他的脖子。
    二郎去抓他的手臂,那手臂却如石头般坚硬,纹丝不动。
    二郎憋得满脸紫涨,这大概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刻,死亡如此逼近。可他并不甘心受戮。他挣扎着抬手去抓那青年手臂上的伤口。那青年哀嚎着,手劲一松,二郎便趁机挣脱。
    两人目光不由都望向地上的短刀,那青年猛地翻身去抢拾那把刀。二郎则抢了地上碎碗的瓷片一把挥向他的眼睛。
    那青年捂住眼睛倒在地上,二郎终于爬起来,便向着他的下身猛跺了几脚。才抢上前拾起匕首来。
    那青年抓了长凳还要挣扎,二郎忙一脚踢过去,骑在他身上,猛的将匕首刺入他的后颈。
    鲜血喷了他满手,可这一次他再没留情,只疯了一般一刀接着一刀,直到那青年倒在地上,再没有半点挣扎。
    他气喘吁吁的坐在血泊中,发髻散乱,脸上、身上溅上去的鲜血混着汗水一滴滴的落下来,那双漆黑的眼眸水汽蒙蒙,空洞无神。
    
    第六十六章
    
    许久之后,二郎终于沉默的站起身来。
    他俯身去试那青年的脉搏,忽见那青年半睁着眼睛,瞳仁散乱无光,脑中不由嗡的一响,下意识的便后退一步。
    那青年没有再动——他确实是已死透了。
    这半年来坚守台城,二郎实在已见多了尸首,他本该心如止水。可这一次他只觉着触目惊心,那双无神的眼睛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但他并没有为此纠结,他只将那青年的尸首拖至门后,随即擦去手上、脸上的血水,回身拾了武器和绳索,便踏出了房门。
    钱氏正在灶房里碾香。
    其实她已在菜粥里加了曼陀罗,但因怕二郎察觉出药味来,加的并不多。又因心虚而手忙脚乱的加多了水,冲淡了药效,故而总有些放心不下。便决定再去给他们房里点一撮安神催眠的香药——明日那青年便要入城去告密,她一个人守着这姊弟俩,若不多加些药放倒他们,还真有些安稳。
    她手头没有现成的香料,便拆了一串合香珠串,用药杵捣碎了,碾磨成粉。
    那药碾子辘辘作响。
    她听见开门声,便唠叨,“让你去送个粥你送到现在,早和你说那个小细娘……”
    然而话还没说完,脖颈上便挨了一记刀柄。钱氏眼前一黑,便扑倒在地上。
    二郎见她倒地,方上前擒住她的衣领,想要将她捆绑起来。然而钱氏却是装晕,觉出二郎近前,回头便将手中石杵向他抡去。
    二郎却比她更快,手中短刀一挥,正切在钱氏手指上。钱氏手中石杵落地,却依旧不管不顾的一头向二郎撞去,想要趁机冲出。
    二郎撕住她的衣领,将她用力搥在地上按住。
    钱氏还要挣扎,二郎便反手勒住她的脖颈。
    片刻后钱氏便已喘不过气息,手脚胡乱挥动着,宛若溺水。二郎这才松开她的脖颈,将她的脸按倒在水缸上。短刀比在她脖颈旁。
    钱氏略缓过气来,喉中只是哀求,“饶命——”
    二郎便道,“想活命,便老老实实回答我的问题。”
    钱氏忙胡乱点头,“你问,你问……”
    二郎便问道,“他当真是那逆贼的儿子吗?”
    钱氏眼珠不由一动,二郎猛的将她向上一提,道,“你想死吗?”
    钱氏涕泗横流道,“不是——他不是!他是我的亲外孙,和那逆贼半点干系都没有。我是让猪油蒙了心,才生出这种该天打雷劈的念头。您就看在老婆子给大姑娘疗伤的脸面上,饶了我们吧!”
    就算那青年当真是他同母异父的哥哥,二郎也全不后悔杀了他。可不可否认的是,他逼问答案时,潜意识里所想听到的回答确实是这个。
    “那他为何生得像胡人?”
    “他那短命鬼老子就是个胡人——街坊邻居们都知道,不信您去打探。有一句谎话管教我烂舌根不得好死!”
    “既如此,翟姑姑为何会信你胡言乱语?”
    “她年纪大了犯糊涂,我就这么一说,她便信了!她每年寄不少银子回来,我贪图好处,便一直没戳破——”她见二郎依旧不满意,忙又道,“那件事没过去多久,我就被打发到浣衣所做苦力了。一年多才买通管事的放出来。我哪有能耐偷出天子老爷要杀的人啊?那逆贼的儿子早死了——”
    她见二郎犹豫,复又道,“可那小细娘着实不是什么金枝玉叶,当日娘娘生下来的确实是个男婴,我亲眼看到的。那小细娘是从宫外头买进来哄娘娘开心的。”
    二郎这才又问道,“谁能证明你的话?”
    钱氏忙道,“翟阿姥,天子身旁的决大人,还有那个牙子!对了,那个牙子还活着。我早些年还在城里见过她,我替您指认他——”
    要让她指认那牙子吗?
    换言之,他当真想拆穿如意的身份吗?
    二郎不知道。
    他陷入了极大的迷茫中,平生头一次在明知答案的情况下,他却无法认清自己的心,无法做出抉择。
    ——如意和他没有血缘关系。
    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姐,其实根本就是他阿爹从旁处抱来讨他阿娘欢心的猫猫狗狗。
    他只是迷茫的想,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他阿爹确实是在将如意调教成他脚边匍匐的忠犬,一个心甘情愿为他献出一切的死士。尽管她被许配给了旁人,可本质上她依旧是属于他的。他的感觉一直都没有出错。
    但是确实有哪里出错了。
    在他的心里如意从来都不是一个宠物,一只忠犬,一件工具。她是他血脉相连的亲人,是他在这个乱世里唯一的、仅剩的支柱。他们相互支持、陪伴,相依为命。
    可忽然之间,这一切就都被摧毁了。他从小到大从未怀疑过的东西被证明是虚假。他再度变成孤零零的一个人。
    他生而自负,而幼时早慧令他过早涉足功利冷漠的现实。尽管有徐思和如意的陪伴,他也从她们身上学会了守护和关爱,可这些品质其实只针对他的亲人。他善于权衡利与弊,却并不那么在意善于恶。约束他的唯一的道德准则,也不过是他阿娘和阿姐可能会因此而欢喜、悲伤、愤怒、痛苦……本质上他还没来得及学会用柔软的心温暖的看待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