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如意娘-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上有风。殿内经冬不扫的残枝败叶被风吹动,刮得地面哗哗作响。
阴寒的湿气浸在风中,吹到人身上,瞬间就透过总也晾不干的衣服侵入四肢百骸,让人打从骨头里冻得发抖起来。
守门的士兵纷纷缩着聚到火堆旁,抱怨,“这江南的冬天连冰都冻不住,怎么反而觉着比在怀朔时还冷。”
便有人取笑,“是阴冷吧,聚了这么多冤魂……”
“没事儿,这里和尚比鬼多,超度得来……何况这些窝囊人纵然做了鬼,也是窝囊鬼。”一行人便哈哈大笑起来。
这些匪兵杀人越货多了,心中百无禁忌,城中十万冤魂在他们口中也不过一句笑言。反而说到和尚寺庙,免不了就要说起这四百八十寺所聚敛的财宝,不由纷纷垂涎起来。不过崇佛之心不论胡汉南北,李斛和他手下这些恶鬼竟也敬畏佛法。乱世里独佛门庙宇免于劫掠,百姓纷纷投身寺庙寻求庇护,这些早先藏污纳垢、聚敛无度之处,竟真有些救苦救难的慈悲意味了。
接连的劫掠和屠杀之后,台城内没不剩多少人。经过这几天的焚烧清理后,街上更是空荡荡的,一眼就能忘到头。各处的守备便都十分松懈——只是听说临川王至今还没落网,上头严令追捕,故而夜间巡逻依旧十分密集。
比之外头,皇宫之内的守备反而更严密些——毕竟天子还被囚禁在此处,唯有这个囚徒是万万不能走脱的。
不过……想来天子也抗不了多久了。自四天前被软禁到含水殿,便无人送进去一粒水米。老皇帝纵然冻不死,恐怕快要被活活饿死了吧。
士兵们提起里头的人,不知谁说了句,“你们说大司马是不是想自己当皇帝啊?”
旁人正待接口,门边飞快的传来一声,“查岗的来了!”
一行偷懒的士兵手忙脚乱的踩熄火苗,各自归位站好。
果然片刻后便有巡逻的卫队走过来询问情况。
士兵们正待作答,忽听得有瓦片落地的声响,各都一惊,同时往墙上望去。
却并没见什么人。
士兵们面面相觑,片刻之后,有人问道,“要进里头去看看吗?”
正说着,却又听一声脆响。这一次士兵们却听清了来处,便有人绕到对面断垣处,向里一望——果然见一个肥胖的妇人站在水井边,正在打水,那脆响却是她不留神将水瓢落在地上发出的。
士兵们立刻便认出来,这是前日才掳掠来的厨娘——台城内宫娥们尽都被摧残,只这厨娘因肥丑和眼疾被嫌弃,没受太多罪。眼下人手不足的时候,她便被驱逐来做些煮饭和浆洗的活儿。因活计多,每日四更便得起床打水准备。
弄明白原委,士兵们不由厌恶她丑人多作怪,拥上去按倒她很是踢打了几脚。
那胖女人只抱着头缩在一旁,连声哀嚎都敲不出来,让人觉着分外无趣。便有人道,“行了。再打死了她,连个煮饭的人都没了。”
这些人才停下手。
见没旁的事,巡逻的卫队很快便离开了。
不多时,守门士兵们便又故态复萌,纷纷钻进门楼里去避风。独留一个人在外头把守。
那把守的人却也困倦,上前在胖女人屁股上拧了几下,忽瞧见她后颈上皮肤白细如脂,不由有些上火。正要腻上前去,便见那胖女人拘谨的回过头来,露出右眼上骇人的白翳来。那士兵吓了一跳,只觉得败兴至极。胡乱骂了她几句,道,“看着点!若有人来仔细老子扒了你的皮!”
便也打着哈欠躲到门楼内侧去了。
那胖女人抻着脖子忘了一会儿,才轻手轻脚的快步进屋取了个包袱出来,绕到门楼的那侧去。
乌云蔽月,天阴欲雪。
又有门楼遮蔽,此处几乎伸手不见五指,胖女人小心摸索着上前,果然见有个人躲在暗处,虽皮肤已涂黑了,却依稀能辨出轮廓来。
那人只用那双清冷的眼眸直视着她——她亲见那胖女人弄出动静引开卫兵的注意力,倒没有对她动什么杀机。但因不清楚她的立场,也难免心存戒备。
胖女人似乎察觉出她的紧张来,立刻便停住脚步。犹豫了片刻,伸手递过包袱来。
她不接。
胖女人便将包袱小心搁在地上,似乎打算离开了。可目光只是在她身上留恋不去,那目光宛若失孤的食草母兽,温柔无害,却令人打从心底里难受起来。那胖女人脸上还有适才为了保护她而被打出的青淤……
她不知为何便身上拉住了她。
胖女人愣了一下,眼中立刻便露出欢喜来。
她犹豫了片刻,压低声音问道,“你叫什么?”她想记住这人的名字,日后才好回报。
胖女人顿了顿,轻声道,“……七娘。”
她便也唤道,“七……娘。”
胖女人鼻头一酸,立刻垂下眼眸,转身匆匆离开了。
如意探手拾起包袱,那包袱软软的。里头想来是包了薄棉衣。她将包袱绑在身上时,手上不由顿了一顿——那包袱沉甸甸的,显然并不只有棉衣。她还嗅到了锅底饭的焦香——大战之后城中粮食紧缺,城中不知饿死了多少人,这人却把应急的食物分给了她。
第五十九章
风渐渐平息下来,不知何时月亮又从云后钻出来。
她借着月光悄悄的打量着四周的景物。
此处应当是含水殿附近——含水殿原本是沈皇后斋戒礼佛的地方,自皇后去世后便再没旁人居住,早已年久失修。外头院墙虽完好,可据说里头侧殿的墙垣都塌圮了。她原本以为此处应当没什么卫兵才是,谁知守卫和巡逻却比旁处更严密。
甚至还就近专门配备了厨房。
自台城沦陷之后,如意便再没见过天子。
传言她却听了不少——有说天子已然遇害的,也有说他被下狱的,但如意觉着更可信的说法是,天子被软禁在台城某个宫殿里。
见着含水殿的守备,她便依稀觉着,恐怕就是此处了。
如意也不知究竟是被何种心思驱使。
她这次出逃分明就是九死一生,不过是仗着李斛不会杀她——他似乎还打算将她当奖赏嫁给手下某个“功臣”——故而拼力一试罢了。能逃出去的可能微乎其微,何况是救天子出去?
可察觉到守备的空隙后,她还是立刻便趁机翻过墙垣,潜入院中。
院子里比她想象得更加狭小,只一处偏殿和一座主殿而已。
偏殿果然已坍圮,墙垣和屋宇上生着杂草,有倾倒的柱子断在台阶下。月光如白霜洒落下来,那塌倒的墙垣和柱子上可见焚烧的焦黑痕迹——似乎当年曾发生过火灾,幸而被及时扑灭,没有蔓延到主殿。
想来这也正是这宫殿废弃的缘由。
此地荒芜冷寂,毫无人气。空气里浮动着尘土和霉烂的气味,并不像是能住人的地方。
如意觉着自己可能是弄错了。
可她正要离开的时候,却听里头传来了微弱低哑的呼救声。
森冷寂静的深夜里,那呼救声鬼气森然,令如意不由后颈发寒——这些天宫里确实冤死了太多人,纵然果真滋生出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她也绝不会感到意外。可她还是忍不住想,万一真的是活人在呼救呢?
她稳了稳心神,小心翼翼的循声上前去。
待绕过侧殿,那声音却消失了。
惨白如霜的月光照耀之下,正殿的大门半开着,分明有一只枯瘦的手从门里伸出来。
如意眼中忽就一酸——月色下,那袖口上的五色华虫纹章清晰可见——那人穿的是天子衮服。
如意上前将天子扶起来。
他衣服冷得像冰,上头有几团污渍,却辨不清是水还是血。
如意想要掀开他的衣袖查看,天子却按住她的手,摇了摇头,道,“水。”他抬手时露出一小节手腕,那手腕枯瘦,只一层皮包裹着骨头。
如意眼中泪水立刻便滚落下来。
她慌忙翻出皮囊来凑到天子唇边,那昔日尊贵优雅的老人如饿鬼般仰着头去追一口水。如意又从包裹中翻出裹蒸喂给他。天子狼吞虎咽的吃尽了,闭目养神片刻,才终于缓缓恢复了些力气。
他说,“那边有熏笼,你拿近些,点起来……朕冻得疼。”
如意去搬熏笼,见里头只剩些炭灰,便扫了架子上几本书丢进去引燃。
天子被呛得咳了一声。
如意忙递水给他,天子却摇了摇头。
他只闭着眼睛,缓缓问道,“你怎么来了?”
如意答不上来。天子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复又闭上,道,“……你想逃出去?你阿娘没说过你的身世吗?你本是——”
如意这才艰涩的打断他,道,“阿娘生我,陛下养我,我没有旁的爹娘。”
天子不由动容,半晌方道,“……你阿娘好吗?”
如意声音一哑,没能作答。她只将话叉开,道,“二郎已逃出去了,等他杀回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天子便长叹了一声。
如意解下包裹,将徐思包给她的蒸饼和米团悉数掏出来留给天子,道,“我也要出城去找二郎——陛下可有什么话要带出去?”
天子便问,“你打算怎么逃?”
如意道,“……会有人接应我出去。”
天子不由轻嘲,“……荒唐。”
宫城的守备看似松懈,可非常时期,对于出入的管控只会更加严密。入倒还罢了,凡有出宫势必严加盘查。而如意和徐思一样,生就花容月貌,不论走到何处都极为醒目,定然不能轻易蒙混出去。何况如今兵荒马乱,法纪废弛,生存艰难。人性最凶残自私的一面已如虎兕出柙,再无约束。李斛手下这些匪兵更是罪恶之尤。如意一旦被盘查,还不知会落到什么境地……
可天子还是艰难的抬手指了指自己的衣襟,道,“里头有诏书,缝在夹层里。”
如意愣了一下,才猛的明白过来。
她便道罪,用匕首将衣服内衬割开,取了诏书出来。
天子道,“记得交给二郎……”如意领命,跪下给天子磕头,天子只抬手指她留下的食物,道,“都带出去吧。天高路远,不带粮食怎么成?”
如意便翻了锅巴给天子看,道,“我带了吃的。阿爹……陛下也要保重身体,二郎一定会杀回来的。您也——”
天子复又闭上眼睛。半晌,方伸手道,“你过来。”
如意膝行上前,天子艰难的抬手,沉沉的揉了揉她的头,道,“……好好的照顾你弟弟。”
不知何时,外头开始下雪。
那雪粒裹挟在风中,噼啪打落。沾衣即湿,守门士兵纷纷外头巡逻的士兵跺着脚偶尔咒骂着,不多时便消失在长巷那头。
如意从含水殿中翻出来,冒着风雪,飞快的往北寰门的方向去。
北寰门。
二郎安插进来的两个内应灌醉了几个本该在这个时辰换岗守门的士兵,自己替他们出来——但守门的士兵有十来个,城楼上还有二三十巡守的城卫,他们两三人混入其中,实在难以闹出什么动静。这些人虽也缩着脖子骂天,和他们偷偷的分喝烈酒取暖,但对于守门一事都不敢过于懈怠。
一时有人的递牌子上来,李兑便问,“谁大半夜的来闹人?”
校尉道,“个劳什子‘博士’的儿子,靠给大司马写酸文儿换了个门郎官儿。这不天冷嘛,上头安排他送炭。这会儿递牌子来打声招呼,免得到时候没人给他开门。”
李兑凑上去给他上酒,校尉便提点,“到时候查严点儿。这些世家子又肥还不经吓,多刮他点儿油水。”
正说着,忽见东方火光大盛。一行人忙去城墙上查看。
只见东方含水殿的方向,赤红色的火焰和烟尘翻腾而起,将大半边天空照的赤红。底下有人叫道,“失火了!”
冬日多衰草枯木,台城宫殿也多为木制,沾火即着。兼此刻宫中个殿人手不足,哪里来得及救火?风助火势,只烧得轰轰烈烈。片刻后便蔓延开来。
校尉先还道,“一时烧不到咱们这儿,横竖没有调令,别去管它。”
然而片刻后西南方忽也有红烟滚起——却是公主、嫔妃们聚居的辞秋殿和承香殿的方向。
校尉脸色这才有些变,喃喃道,“遭了,怕是有人图谋作乱!”忙道,“快传令下去,众人各自坚守岗位,不得擅——”一句话尚未说完,便听有人大呼,“走水了!城门楼走水了!”
浓烟便在此刻翻滚上来。
北寰门也失火了。
如意回望向含水殿的方向,泪水不停的涌上来。
她知道,纵火的必然是天子自己——他取笑她逃亡得草率荒唐,却将重任托付给她。想必那个时候他就已做好了打算,要用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火,给她的出逃增添一些成功的机会。
她抬手抹去泪水,深吸一口气。
李兑终于如约同她碰头,道,“少当家的,这边——”
第六十章
台城东北,覆舟山。
山上楼观、宫殿已尽数毁于兵隳战火,这个昔日繁华形胜的皇家园林已成废墟。
早些时候还有叛军驻兵在山上寺庙里,但为了攻破台城,叛军引玄武湖水灌城,而覆舟山正当水道。山下洪波漫浸,腥臭泥泞,不可久驻。故而攻破台城之后,军队便移驻到东边蒋陵、龙尾坡一带。因此地残留许多尸首,又引火焚烧。大火漫烧到山上去,直烧了一天一夜。
此时此刻,覆舟山上就只剩焦枯的山木和断壁颓垣。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云厚月隐,天地一片黢黑。更兼风雪掩护,这一队从京口驰道上来的骑兵,竟在叛军眼皮子底下悄无声息的绕过了北篱门。此刻来到覆舟山下,已临近台城。
年轻的将军传令下去,暂且行军,稍作修整。骑兵们便阵形整齐的迅速停住。
经过一夜奔袭,他们其实都已十分疲惫了,然而无一人口有怨言。都如令所宣,各自靠在马后饮水进食,安静的补充体力。
行在最前头的将军登上山石遥望台城,一旁骑士递上水囊和干粮,将军接过来喝了一口,又递还给他,“酒?”
骑士接过来也喝了一口,道,“是。临行前刘先生给我的。”
将军便道,“分下去,每人一口,壮壮胆量。”
骑士笑道,“敢跟着你来的,谁没有一身胆量?哪里就差这一口酒了。”却也即刻回身,将酒囊丢给旁人。
风势猛烈,虽说雪并不算大,但视野却相当糟糕。只能遥遥望见台城方向似有红光和烟尘。
大战之后焚烧尸体乃是惯例——若任由尸首腐烂在城中,不但腐臭难闻,还极容易引起瘟疫。徐仪一时还判断不出那火光的缘由。
他思忖着,问身旁张贲,“你看那火起的地方,是不是宫城?”
“……有些像。”
他们二人一时都没有说话。
片刻后,张贲道,“你说……我们是不是来晚了?”
徐仪没有作答。
晚了吗?他也不确定。
寿春之围一解,他的父亲、徐州刺史徐茂便派出精兵南下来救援台城。但大军行至京口便得到消息——台城沦陷了。
大军只能即刻班师回朝,重新修整,以为日后备战。但徐仪最终还是说服主帅,挑选两百精锐骑兵随他奔袭台城。趁着叛军立足未稳,台城城防松懈之时,能趁乱救出天子、太子或临川王最好,纵然不能也可就近打探虚实。
——北伐一战是国之大不幸,却是徐仪成名的基石。他在这场大溃逃中逆流而上,所创造的战绩堪以“奇迹”称之。他一路从枋头带到彭城又辗转带到寿春的十万大军都对他奉若神明,凡他挥鞭所向,他们无不舍命相从。因为在所有人都以为不可能的时候,他却如约带着他们杀出重围。他是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男人,跟着他就能活命、立功,创造奇迹。
所以尽管主帅直言指斥徐仪是被先前侥幸冲昏了头脑,此行分明就是送死,也不能不答应给他这么一个机会。
而后徐仪便将他的骑兵带到了台城城外。
以“趁乱救人”而言,他们确实来晚了——台城已沦陷六天,叛军早牢牢把守住四面城门和城外各处军事要隘。争抢出城的难民潮已消退,周边零星的反抗也已被镇压。若天子和他的两个儿子还活着,并且没有自行逃脱,此刻必已被重兵严密看押起来。
他们其实已是无机可趁了。
此刻是否该退让一步,只以就近打探虚实为目的,及早脱身而去?
应该。
可徐仪并不甘心。他的姑姑、表弟和他喜欢的姑娘都被困在城中,若不能拼力入城一试,他必定悔恨终生。
无机可趁?那么他便再来一场奇袭,制造一场混乱吧。
“传令……”
他正要开口,忽见驰道上有火把移动。分明是有人骑马从城中出来,看方向,应当是去往龙尾坡。
徐仪心中立时一喜——果然是台城失火了,他想,此人必是去龙尾坡调兵入城救火——看来运势依旧站在他这一边。
“拿住他,留活的!”徐仪一挥手,悄然吩咐道。
台城,广莫门。
这一夜多事,宫城中四处火起。城门尉先是接到严命,不论城内发生什么混乱,都一律不准开启城门。但随后宫城火势迎风暴涨,眼看竟有蔓延到宫外的趋势,城内忙又派令官出城调拨军队。
到处都是奔跑救火的人,城内一片混乱。
城门尉在城楼上遥望宫城火势,心下也不由惶恐不安——守城之人大都有经验,内城几处同时失火往往是密谋暴乱的征兆。虽说他的任务只是守门,但想到这数月来他们在金陵造下的杀孽,也不由感到骇恐。如今城内活人除他们自己的驻军外,恐怕都和他们有死仇。万一这些人都趁乱而起……
所幸此刻火势只限于宫城内,只盼大火千万别蔓延到宫外——城门尉正想着,外头便有人叫门。却是奉命入城救火的军队到了。
他匆匆查看符印,确认无误,忙命人打开城门。
入城军队并不多,只六七十而已。然而个个兵马精壮,兵甲湛然。那领头的将军极年轻英武,目光深邃坚毅,不苟言笑。
城门尉随口道,“怎么来得这么快?”那将军抿唇不答,只目光一瞟,周身浓重的兵威和杀气令城门尉不由一缩,再不敢多问了。
宫城,北寰门。
城楼上火势已然扑灭了,浓烟从焦黑的门楼柱上腾起。城楼上到处都是水,被无数双靴子践踏过后,地面上乌黑泥泞。
宫门尉正在武器库里检点损失——大火正是从此处烧起来,从砖石墙上被烧黑的痕迹可以轻易判断出,曾有人将薪草抱到此处。薪草易燃且多烟,可以轻易在城门楼营造出浓烟滚滚的气氛。
——至少城门楼上并非失火,而是有人蓄意纵火。
宫门尉即刻命这一晚值守的士兵上门楼集合。待人手齐聚之后,甚至都无需点名盘查,宫门尉立刻便意识到,李兑不在其中。
他不由暗叹糟糕。若李兑是内奸,那他今夜的作为起码也要被治失察之罪。且李兑极善交游,今夜守门的士兵几乎全都同他交好,宫门尉甚至不敢确定这些人中是否还有李兑的内应。
他即刻抽调出自己的亲信,命他们把守住宫门。将其余的人一律暂且看押起来。
宫门尉本意亲自盘问——但宫城内的大火已然绵连成片,城内所有人都被从梦乡中惊醒过来,纷纷扰扰的忙着救火。因人手不足,宫内传令出来,命调拨外头的驻军入宫救火,也协助镇压局势——他根本就没有关起门来细细盘查内奸的时间。
很快,外头便有人叫门。却是早先递过牌子,奉命入宫来送薪炭的门郎官,一个叫刘峻的世家子。
宫中大火的时候,他竟还敢进来送柴——宫门尉简直火冒三丈,立刻驱逐道,“今夜禁止闲杂人等入城,你改日再来吧!”
刘峻只道,“奉命而来,你说改日就改日?”
“奉你娘的命!宫中有人纵火,你却来送柴,莫非和乱党是一伙的?”
“你别血口喷人!宫内失火,贵人们危在旦夕,你却不放人入宫救火——莫非这火是你们放的?”
刘峻难得谋到入宫的机会,却不肯就这么放弃,他只寸步不让,心底暗想是否能趁乱强闯进去。
两边瞬间剑拔弩张。宫门尉手按在刀柄上,目光紧盯着刘峻。已准备随时撤回门楼上。
却在此刻听闻马蹄声响,有数十名骑兵汹涌而来。
宫门尉惊得头皮发麻,即刻就要入城,却听下头喊,“武威将军崔宣麾下校尉徐如,率骑兵六十名,奉命入宫。”
宫门尉听是自己人,心下先长松了一口气,立刻道,“印信呢?”
见确实的大司马府的印信,忙回头指挥,“快开宫门……”又道,“此处有意图闯宫门的乱贼,徐将军助我拿下他!”
那年轻的将军便在马上冷峻的望向刘峻。
四目相对。
那将军缓缓拔出腰间长刀。
宫门尉看向刘峻,指望他就此知难而退。谁知眼前忽就一花,那刀身澄明如练,转瞬便已切断他的脖颈。
其余的守卫见状大乱,纷纷奔向门楼,大喊着,“快关城门——”
然而一切已是晚了。徐仪手下起兵大半都已入城,徐仪杀死宫门尉便是一个信号,他们即刻大开杀戒。楼中守卫先是被李兑灌醉,后又遭遇火灾,还有许多人手被自己人关押起来。接二连三的劫难已剥夺了他的战力。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北寰门内外已被徐仪清洗了一遍。
徐仪手中长刀比在刘峻脖子上,“你投敌了吗?”
刘峻忙道,“沭阳公主在承香殿,徐妃和舞阳公主在辞秋殿……我虽投降,却并未事贼。今夜入宫是为了救她们出来!”
徐仪道,“天子和太子呢?”
刘峻一滞,羞惭道,“都在贼子手中……”又扬头规劝徐仪,“东宫守卫比台城严密十倍不止,你还是不要以身犯险了。”
徐仪收刀归鞘,回头吩咐裨将,“守住宫门。”随即刺马,带了十来个人急驰而去。
宫城,承香殿。
琉璃点燃了殿内所有帐幔,大火从内而起,转眼便烧透了门窗。
宫娥和侍卫们逃出去之后,才发现不见了沭阳公主,然而无人敢冒着火势闯进去,只能纷纷扰扰的一面呼喊着琉璃的名字,一面拼力救火——又急忙差人去徽音殿里禀报。
然而这一夜宫中起火的并不只有承香殿。辞秋殿的火势比承香殿中更早蔓延开来,此刻宫中仅有的驻军大都在辞秋殿中救火,一时还无人能顾及承香殿。
琉璃跌跌撞撞的赤脚奔走在空荡荡的宫殿里,钗环散乱,衣裙委地。
——明日便是她和李斛的婚礼了。
她本想在大婚夜里杀死李斛,而后自我了结……可是她做不到。她知道自己和李斛武力悬殊之大,她唯一的机会就是在洞房之后,趁着李斛入睡戒心松懈时下手,才有可能成功。可她已不是个小姑娘了,她很清楚洞房意味着什么。只要想到自己不得不在这个害死她父母的逆贼身下婉转承欢,她便觉着自己就要疯掉了。
她忍不下的,她决然忍不下的。可是她到底该怎么办?谁来教她怎么办……
她靠着墙颓然坐倒,心想若自己就此死去就好了。
她阿爹已不在了,阿娘也已死了。再不会有人来救她,事到如今她才知道自己竟软弱无能到这般地步——她既不能上阵杀敌、守卫她的家,甚至也没有胆量如豫让般自残牺牲,刺杀仇敌。
她像个孩子一样将头埋进膝盖,嘤嘤的哭起来。
她想,明日她爹娘的头七了。她怎么能让她阿娘白死?她阿娘若看到她此刻的模样,又该多么恼火失望。
她得振作起来替他们报仇——她必须替他们报仇。
火势已快蔓延到后殿了,空气灼热,呼吸间肺都在隐隐作痛。
她扶着墙壁缓缓站起身来。
她听人唤道,“琉璃——”随即便是重重的一声响,有人撞开房门冲了进来。
看到那个人的脸的瞬间,怒火涌上琉璃的胸腔——那是辞秋殿徐妃。
徐思上前拉住琉璃的手臂,道,“跟我来——”
琉璃一把甩开她,愤怒道,“你有那么多机会杀死他——为什么你没杀了他!”
徐思回过头来望着她。
琉璃目光赤红,泪水已在灼热的空气中蒸干,她声音嘶哑着,“我不会跟你走的,我不像你是个没种的懦夫,我要留下来替我阿娘报仇。我要杀了那逆贼——”
徐思只道,“然后呢?你打算怎么杀他?”她进逼上来,“是打算和他同归于尽吗?”
琉璃未来的及作答,徐思已一巴掌扇上来,“这是替你阿娘打的——你若真有骨气,就想想怎么好好活着,把李斛送下地狱吧。谁还不会死?你敢活吗?”
琉璃只捂着脸,泪眼朦胧的望着她,徐思伸出手去,道,“你表哥张贲带人杀进来救你了。我再问你一句——你走不走?”
琉璃的倔强终于崩溃,她只哭道,“我要杀了李斛,我要替我阿娘报仇……”
徐思将她圈在怀里,半扶半推着她从火场中走出,“会,你会——只要好好活着,总有一天你能杀了他……”
——没有人知道,李斛入城哪天,徐思的袖子里也藏了一把匕首。
她是真的想,宁肯同归于尽,宁可不成而死,也不愿再落尽那恶鬼手里了。
杀身成仁对她而言,在很多时候都是最轻松的选择。死在那一刻至少她能留下壮烈的美名,令她一双子女日后过得轻松一些。
可是总有人要活下来,图谋将来。总有人要活下来,替两个沦入敌寇之手的女孩儿周旋,从李斛手中保护她们。
原本张贵妃是比她更合适的人选——毕竟是太子的生母。
可这也只是“应该”罢了。张贵妃比她更加烈性如火,她本也不该指望张贵妃能在这种局面下苟活。
果然,张贵妃刺贼不成,壮烈成仁。
于是那一刻起,徐思就唯有活下来一条路可走了。
她并非没有和如意一道脱身的办法,之所以不做,更多的还是因为她要留下来替琉璃安排出逃的路。
所幸——在又一次危难来临时,她的家人依旧没有放弃她。
他们再一次杀进来找她了。
“我找到她了——”徐思拖着琉璃从火海中出来,大声喊道。
隔壁房间里徐仪迅速冲出,拍灭身上火苗。他身后椽梁倒塌。他飞快上前抱起琉璃,和徐思一道向火场外奔去。
承香殿外,他们翻身上马。却正遇到从辞秋殿调拨来救火的人马。烟尘翻滚,火光夺目。那一行人看不清前头是谁,只见有马,心中不由生疑,喝问道,“前头是谁?”
徐仪只一挥马鞭,也不作答,直冲那一行人奔去。
只片刻间便冲出承香殿。
身后风声、火声交缠在一起,满耳都是呼呼烈烈的轰响。马蹄淹没其中,转瞬便再听不见了。
台城,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