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陌上春_乔簌簌-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骠骑将军夫人心中暗暗叫苦,她娘家身份不高,又只是继室,如何能管束得了母家身份高贵的嫡长女?
    骠骑将军虽然确实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可还有朱家顶在前面,并不大出众,贤妃正想说放肆时,却被林贵妃挡了下来,“杨娇?杨家的娇娇女儿?倒有我的几分胆气,贤妃,那便让她们比上一比吧。”
    林贵妃的话一出口,让众人都有些狐疑的看了杨娇一眼,这姑娘不会傻人有傻福被林贵妃看中了吧。
    这女人简直是生来克她的,贤妃心中愤愤不平,也只好吩咐下人拿来了玉琴,让两人演奏一番。
    徐欣虽然面容一番,但在家中却是受了系统的训练,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并不怕这样一个莽撞的少女。
    林锦初想到上世,她最终还是进了宫,但却与她姑姑一样,做了一个宫中的大管家而已,并不得新帝的喜欢,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南宫公主感觉到了林锦初细致的情绪波动,有些讶异的看了林锦初一眼。
    林锦初没有说话,将目光投到了两人的身上。
    两个少女走在一起,杨娇那出众的容貌更是显得徐欣的容貌平常,只不过徐欣并不在意于此,只认真的套上指套,谈了一曲高山流水。
    众位在场的都是从小学琴棋书画长大的,一听便知,徐欣的玉琴,只怕无人出其右。
    杨娇虽然容貌出众,但是弹出来的玉琴却只是平平了。
    无人知道她为何要挑衅徐欣,只有林锦初心中明白,只怕她早就倾慕于三皇子,也知道贤妃要撮合三皇子与徐欣的事,单纯的少女情窦初开,自然难以接受这些。

  ☆、第81章

徐欣、杨娇谁优谁劣自然不需要评比,众人一目了然。
    骠骑将军夫人面上羞愧,将杨娇拉了回来,对上首两位娘娘道:“臣妾实在是惭愧。”
    杨娇最不喜欢的便是这个继母唯唯诺诺的模样,只撇了撇嘴,没有说话。
    “小姑娘天真无邪,这算不得上什么。”林贵妃摇了摇手中镶嵌着红宝石的扇子,笑着说道。
    贤妃坐在一旁,面上闪过了一丝得色,她不是不知道自己那个儿子与骠骑将军暗通幽曲的事,呵,他居然想娶这样一个白痴?只怕今日之后,徐家女擅玉琴的事要传遍京城了。
    林贵妃看了贤妃一眼,自然知道她心中的打算,她用保养得宜的手指了指卫珍道:“我素闻珍姐儿的玉琴不错,珍姐儿也来演奏一曲吧。”
    卫家本是勋贵,又是太子的母家,也知道林贵妃有这么大的胆子去指使卫珍弹琴了。
    卫珍站了起来,从善如流道:“那小女便在贵妃娘娘面前献丑了。”
    林锦初见林贵妃指了卫珍,心间有些着急,徐欣的玉琴已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卫珍再去,只怕难以超越。
    林贵妃似感到了侄女儿的焦躁,她只看了一眼,眼中似在说你急什么?
    卫珍走到前,坐在玉琴前,她不如其他女子在玉琴前的娇柔,反而如男子一般利索,她弹奏的是一曲战前曲,曲调激昂,在座之人虽然都是闺中人,却也随着这曲调心中慷概激昂,恨不得亲身去感受那大漠孤烟之广阔。
    骠骑将军夫人更是用帕子擦了擦双眼,她本是小教头的女儿,在那广阔的西北长大,如今嫁了人,却只能充作贤淑之态了。
    曲声刚落,众场安静。
    徐欣首先反应过来,拍了拍掌道:“听了卫姐姐的玉琴,我才知道什么叫一山还比一山高。”
    明眼人都知道徐欣落了下风,可她能落落大方的承认自己不如对方,也显出了君子之风。
    林贵妃在上首跟着鼓掌道:“确实不错。”她派小宫女给三人呈上了赏赐之物,微微笑着想,明儿只怕卫家的门槛又要被踩烂了。
    虽然有着小小的插曲,但宫宴仍是顺利结束了。
    南宫公主知林锦初许久没有入宫,便放了林锦初去探林贵妃。
    林贵妃见林锦初,并不谈婚约之事,只抱着林锦初叫了好一阵子的“心肝儿”,逼得林锦初发誓一定时常来宫中探她才罢手。
    林锦初想起林贵妃叫卫珍弹奏玉琴之事,不由得问林贵妃道:“姑母怎么知道卫姐姐擅琴?”卫珍是她放在心间的朋友,若姑姑只是顺手为之,她便要为卫珍说几句话了。
    “还不是你表哥,当年老回来与我说卫真的玉琴实在是好。”林贵妃玩着手中的扇子,懒洋洋的说道。
    又是表哥……林锦初突然福至心灵,“姑姑,你有没有想过表哥与卫姐姐……”
    “……”林贵妃半晌没有说话,摸了摸林锦初的额头道:“你这丫头,莫不是学傻了吧,以卫珍的身份,怎么可能低就你表哥?”
    “表哥有何不好?他身上流着的不也是圣上的血么?”林锦初睁大了眼睛,觉得林贵妃有些妄自菲薄。
    “可他的母亲呢?”林贵妃嘲讽的笑了笑,低声说道:“卫家迟早会将卫珍送进宫中。”
    林锦初听了,心间一跳,她摇了摇头道:“太子殿下不会愿意的。”
    林贵妃听到自己侄女儿言语中对太子的信任,不由得摇了摇头,“这世上对于天子来说,有什么愿意不愿意?”
    面对赤luoluo的现实,林锦初一时无话。
    “你呀……”林贵妃想起了林锦初对太子那不知道从何而来的信任,“你要记住,太子是君,你是臣,而君心难测,你不要随意逾越。”
    林锦初听了林贵妃的话,想反驳说太子不是这样的。
    林贵妃见到林锦初那倔强的眼神,感叹太子的纵横人心之术,她碰了碰林锦初那如花的脸蛋,又想到了太子对林锦初的不同之处,沉声道:“你要记住,帝王之心最不可靠。”
    林锦初不知道姑母到底要警示什么,她只点了点头。
    林贵妃松了一口气,暗自苦笑,她初入宫时,圣上将她宠到了天上去,她以为自己是最独特的那一个,却不料被重重摔了下来,好在她运气好,还能重来,如今她真不愿意让侄女儿走她的老路。
    只不过看到林锦初懵懵懂懂的模样,又想起太子的高冷,林贵妃又觉得自己想得太多了。
    林贵妃打包了一堆宫中的好东西让林锦初带回了公主府,南宫公主看着这些东西哭笑不得道:“你姑母还以为我会亏待你不成?”
    林锦初连忙摇了摇头,与南宫公主撒了好一阵子娇才让南宫公主喜笑颜开。
    林锦初依偎在南宫公主的身边,南宫公主将视线放到了林锦初头上的发钗上,若有所思道:“这发钗是太子送的,若太子……便是御赐之物,你得好好收起来。”
    林锦初点了点头,对南宫公主笑着道:“我会好好收起来的。”
    林锦初回了自己的院子,看着自己发髻上流光溢彩的珍珠发了一会儿呆,才将它取了下来,放在手心拿了好一会儿。
    这时,十一悄悄的走了进来,对林锦初耳边道:“郡主,太子有信给您。”
    太子的信?林锦初啪的一下站了起来,她将手中的钗子握得紧紧的,太子为何要与她写信?
    十一见林锦初紧张的模样,便知道她心中其实对太子也并非无情,便偷笑着将一个白色的信封递给了林锦初。
    林锦初打开了信,一目十行,信中并无旖旎之色,只要林锦初好好学画,好好读书,并约定每十日要检查林锦初的功课。
    到底是我的聪明才智入了太子的法眼,还是太子觉得我太过意愚蠢了?林锦初拿着信想了半日,都无法明白太子这么做的原因。只不过她惯于听从太子的话,太子如何说,她便如何做了。
    宫宴之中,大家由杨娇与徐欣弹琴一事喟到了三皇子选妃的冰山一角,贤妃属意娘家侄女,而三皇子似乎更喜欢飒爽英姿的将门女。
    贤妃与三皇子几度角力,无奈的发现养子娶杨娇之心已定,并率先一步去圣上面前请质。
    “这个白眼狼!”贤妃恨得打翻了宫中的一套瓷器,还是徐欣在一旁劝着才顺了不少的气。
    “你以为他是真的喜欢杨娇飒爽英姿?”贤妃有些不屑的说道,“如今太子有朱家,他也想有个杨家而已。还真当我们徐家是看门狗?一定要站到他这一边不成?”
    可贤妃虽然这么说,但是心中也明白,如今宫中几足鼎立,他们徐家抱不成太子的大腿,也只能将希望放到这个养子身上了,“可怜了我的欣姐儿,居然要做那个一个粗鲁人儿的妾。”
    “姑母,你放心吧,我会过得好好的。”徐欣轻声劝慰道,那杨娇既然能做出宫宴中挑衅她的事,那必定便不是一个聪明人,而三皇子最讨厌的便是蠢人了,他是要她身后的将门势力,也不一定喜欢她,日子长了,三皇子会知道,到底谁才是对他真正有用的。
    “我自然知道我的欣姐儿是最好的。”贤妃拍了拍徐欣的手,叹息道,只不过,他能越过他这个养母,也别怪她不给他添堵。
    圣上从来没有想过,贤妃居然也有在他面前哭哭啼啼的一天,林贵妃哭哭啼啼那是美人与情趣,而贤妃便有些尴尬了。
    只不过贤妃从没有如此做过,圣上还是有几分上心,“你这是怎么了?”
    “小三与臣妾的侄女儿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臣妾本想来圣上这儿请旨成全了这两个的,却不料圣上您乱点鸳鸯谱,将骠骑将军的女儿指给了小三。”贤妃擦干了眼泪,沙哑着声音说道。
    又是一个想将侄女儿嫁给我儿子的?圣上瞪了瞪眼,这骠骑将军的女儿可是小三亲自求的……
    可贤妃与林贵妃的情况有不同,贤妃娘家本就是大族,又养育小三如此之久,小三给贤妃娘家一个王妃位置并不以为过,而小三却向自己求了骠骑将军的女儿,这性子未免太过于凉薄了些。
    圣上又想起了刚刚失去婚约的倒霉蛋儿五皇子,他只说过几年再看,等表妹找到可心人再说,这才是真正的有情有义!
    只不过这事他已经答应了小三,莫非还能反悔不成?
    圣上犹豫的与贤妃说了此事,贤妃又哇的哭出声来,“欣姐儿出入宫中见过表哥许多次,早已情根暗种,非他不嫁了。”
    圣上被贤妃哭得脑门有些疼,他睁大眼睛说道:“那你要孤如何?”
    贤妃擦了擦眼泪道:“只求圣上怜悯小三,让欣姐儿做侧妃嫁入三皇子府。”言下之意,便是让圣上下旨,让两人一同嫁入三皇子府。
    别的儿子都是一次娶一个王妃,而这小三确实一次娶俩,有意思,圣上砸吧了嘴,答应了贤妃的请求,可心中,却不知道怎么想的。

  ☆、第82章

除了最大的儿子与最小的儿子,圣上在朝中一咕噜的全部给了王妃,虽然三皇子一次性给两让人有些侧目,但也算不得上是什么大事。
    除了给儿子们王妃之外,圣上还动着脑筋与儿子们封王,毕竟儿子就这么几个,年纪渐长,成家立业之后在外行走总要一个好名头。
    圣上想法一出,朝中又起了风浪,几个皇子若是都封王的话,只怕越发有底气与太子相争了,不知道太子如何抵挡。
    众人将目光齐齐放在了太子身上,太子却并无不同,他在朝中听圣上说起要与几个弟弟封王的时候,并无反对,只淡淡点头道:“既以成家,那弟弟们必然要立业了。”
    不知道其他几个皇子心中怎么想,但圣上对太子此举却是十分满意,他之前觉得太子哪儿都好,只是性子太过于冷淡,少了一丝仁厚。如今看来,太子不过是面上冷淡些而已,心里还是十分顾及这几个弟弟的。
    圣上兴致一来,便拖着礼部的人不放,要与底下的几个儿子选一个好的封号。
    二皇子、四皇子自认为得了圣上的喜欢,底气渐足,在朝中对太子颇有些顶嘴。
    都在大家等着太子收拾着两个弟弟的时候,却不料太子只是笑了笑,“两位弟弟只是年纪小不懂事而已。”
    太子这么软和,众人一时之间有些接受不来,只有吴内侍知道,太子为甚如此宽怀。
    夏日已慢慢的到来,小内侍们走来走去顶着头上的一片艳阳天,都觉得提不起气来,而太子的竹林却是阴凉一片。
    吴内侍走过了竹林,擦了擦额间细细的汗,站在太子书房前将事情想好了,才迈着步子走入了太子的书房。
    太子的书童都是安静又妥帖的人物,书房内十分安静,只听见太子翻阅纸张发出来的细细之声。
    “太子,那事已经办妥帖了。”吴内侍几步走到了太子身边,低着声音说道。
    他本不想看太子手中到底是什么,可余光却不由得瞟了上去,淡黄色的宣纸上哪娟秀的字迹说明了这封信的主人是一个女子,这谁能想象百忙之中的太子会每隔三日都批阅荣华郡主的课业呢。
    “哦?那辛苦你了。”太子并不问细节,只看着手中的宣纸,用毛笔沾了朱砂色,细细的想了一想,才在上面行云流水的写了下来。
    最近太子如此能忍气,只怕也是托了这位的福。
    吴内侍一目十行,将林锦初的课业看了一遍,不由得将内心所想说了出来,“荣华郡主的课业越来越精进了。”
    太子抬起头来,清淡了看了吴内侍一眼。
    吴内侍自觉有失,又拍马屁道:“有太子这样的名师,荣华郡主的课业怎么可能不精进呢?”
    “我这样的名师?”太子笑道,“只怕她每次写这些课业都要烦得将笔杆咬破呢。”
    “荣华郡主怎么可能是这样?”吴内侍帮林锦初说了一句话,但却又想到林锦初那天真娇憨的模样,不由得笑了,还真有可能。
    太子说罢,又认真的批复了起来,吴内侍对太子行了一礼,慢慢的退到了一边。
    大概是天气有些热,吴内侍的思绪有些飘忽,太子为什么放着二皇子、四皇子不整治,却要偏偏整治那位看上去很老实的三皇子呢
    只不过主子的心如海底针,他无法去猜测,只好在一旁静静呆着,为主子的大业助上一臂之力。
    林锦初得了十一手中的那厚厚的一个信封,在书房将它打开来,信封中的宣纸掉下来,上面全是满满的朱批。
    林锦初去过太子书房,见过他书桌上那厚厚的书简,太子如此忙碌,却还抽出时间来帮批阅她的功课,所以太子给她回的每一封信,她都认真的读过学过,且将它收在书房中最隐秘的地方。许多年后,若他有了妻子,她还能将这些当做念想。
    太子的批阅照顾了林锦初的进程,举的例子,用的词汇也颇为巧妙。明明是繁杂的功课,但被太子批阅出来,却是十分有趣,林锦初眉目含笑的看完,到最后,还有一张太子与她的新论题。
    林锦初将论题看了几遍,记在心中,带着十一与思铃去了哥哥的书房。
    林锦晨的书房很大,南宫公主为了他,寻了不少十分少见的书籍,书房中有些微微热,林锦初站在阴凉处,踮着脚拿了几本书,放在怀中,又回了自己的书房,细细研读起来。
    林锦初觉得岁月静好,而后宫之中却又出了一件大事。
    在三皇子生母被封之前,有伺候过三皇子生母的宫嬷嬷站了出来,指正三皇子生母并不是追随元后而去,而是疯病而亡,人都已经去了这么多年了,又何必追究她是如何死的呢?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宫嬷嬷的突然出现来者不善,贤妃本想给三皇子一个小小的教训,谁叫这个好儿子让她的侄女儿成了侧妃呢?
    贤妃面带着忧愁将这宫嬷嬷往圣上面前一带,跪说当年失职,并没有查明白详情。
    而却不料这宫嬷嬷又说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那便是三皇子生母被疯病折磨之时,日日诅咒元后,这言语之中,含了些别的意思。
    贤妃没想到宫嬷嬷攀咬出这么多东西,如今不管当年的实情是如何,她总要为三皇子说上一两句话。
    只可惜圣上的逆鳞便是已经去世了的元后,他以前因为三皇子的生母跟随元后而去,便善待了三皇子,将三皇子放在掌管宫务的贤妃膝下养育。却不料如今事实如此的□□裸,让人实在难以接受。
    贤妃慌了神,三皇子就算再不得她的意,也是记下她名下的皇子,她如今年华已去,不可能再有儿子,那依靠的,便是这位了,如今他倒了,对自己并无好处。
    贤妃跪在圣上面前,一力担保当年三皇子的生母并无诅咒元后。
    圣上却是在宫中翻了个遍,将当年伺候三皇子生母的人全都翻了出来,严刑拷打之下,他们都吐了实言,三皇子的生母确实当年对元后有不敬之词。
    呵……圣上不怒反笑,难怪这么多年来,元后都不愿意入他的梦中,原来她在怪他糊涂,错将歹人当忠良。
    他看向三皇子的眼神再也不是和煦的,而是带了一丝丝恨意,这样歹毒的女人生的儿子,会是什么样的呢?圣上又想起他背弃一手养大他的贤妃的侄女儿,反而要娶骠骑将军的嫡女,这样的人,有什么情义?
    圣上越想越怒,三皇子生母的名号是别想再有了,圣上派人将她的骸骨挖了出来,葬在了某个孤孤单单的山头,这样的女人,没有权利与元后陪葬。
    而在封王的时候,圣上直接封了二皇子为庄王,四皇子为肃王,而三皇子却只是一个小小的静郡王而已,这样厚此薄彼,又让朝中众人嗟叹。
    圣上的这顿脾气来得如暴风雨,众人不知是为什么,偷偷打发了人去宫中问,才知道与三皇子的生母不敬元后有关。
    圣上的怒火极大,贤妃暗自叫苦,却也按住了要为三皇子说话的娘家,此事一步走错了,怕是演变成了她徐家谋害元后了。
    好在圣上并没有追究其他人的意思,他只重罚了三皇子的生母与三皇子,在林贵妃那儿又是和风细雨了。
    林贵妃等震荡过去,才将林锦初叫到宫中,将此事与她细细的说了,又感叹道:“这次贤妃可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只怕如今三皇子恨不得活活将自己的这位养母掐死。”
    林锦初上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上世三皇子因为自己的生母还被圣上封了忠义王的,如今却是如此下场。是何人所做?
    林锦初突的想到了太子捂住自己嘴巴时,那阵阵的冷香,顿时明白了,依太子的性子,怎么可能任三皇子将鸡鸣寺的事隐得无隐无踪?他等了这么久,总算给了三皇子一个重重的耳光。
    “到底是谁这么大的手笔来整治三皇子呢?”林贵妃有些不解,喃喃的说道。
    “也许这只是巧合?”林锦初并不想让自己的姑姑猜到到底是何人所为,她轻声说道。
    “你啊,就是傻。”林贵妃摇了摇头,“在这宫中,从来没有巧合。”
    “我才不傻呢。”林锦初扭着身子对林贵妃撒着娇,心中却在暗暗思量,太子这次出手,将三皇子那礼仪仁德的面具打了个彻底,三皇子到底还有没有还手之力呢?依她看,三皇子的性子极为能忍,要不然上世也不会最后在二皇子、四皇子两败俱伤之际才出手,此人不到最后不能小瞧。
    林锦初心中想着要不要在信中将此事提点于太子,可是依太子的聪慧,难道看不出这些?可是她毕竟是重来过一次的人,林锦初犹豫了半晌,在信的最后隐晦的说起了对三皇子的隐忧。
    太子看了林锦初的信,将信烧于烛火之中。
    “倒是越来越聪明了。”他微微一笑,轻声说道。

  ☆、第83章

夏天渐浓,天气越来越热了,林锦初日日躲在院子里消暑,在外面稍微一动,便有些喘不上气来。
    南宫公主怜她怕热,放了不少的冰在林锦初的院子里,林锦初又贪凉,背着邓嬷嬷偷吃了不少的冰碗。
    邓嬷嬷起先不知道,待知道了,才狠狠的将十一与思铃两个小蹄子骂了个遍,说就算再热,如何能吃这么多冰?日子长了,总会坏了郡主的身子。
    林锦初见邓嬷嬷将十一与思铃骂了,才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少吃了冰碗,并在邓嬷嬷的督促下,吃起了养生的那些。
    林锦初乖乖的听邓嬷嬷的话,每天将那些药膳一股脑儿的喝下了,邓嬷嬷这才安了心。她私下想着,郡主的这月事实在来得晚了些,只怕是身子太寒的原因,她还得为她好好的补一补。
    虽然天气炎热,但林锦初还是不会忘了定时去与林贵妃请安,她在院中无聊,研究了不少吃食,每每去了,总要为林贵妃带上不少,哄得林贵妃喜笑颜开。
    这一日,林锦初来与林贵妃请安,却不料圣上也在,圣上吃了林锦初的做的糕点颇为称赞,笑着说道:“你表哥也惯爱这些,你去与他送一些。”
    表哥?林锦初愣了一愣,圣上不是已经否了她与表哥的婚约,如今怎么会又将两人凑作堆?
    林贵妃似也误会了,她瞟了圣上一眼道:“圣上你莫不是忘了?最近容哥儿都在京城中忙火防的事,哪儿有空呆在宫中?”
    圣上听林贵妃说起程从容,面上闪过了一丝笑容,在其他儿子都在争抢着好媳妇儿好封号的时候,他却关心民生,天气酷暑,容易起火,他将京城中火防的事揽了过去,每日晒得如黑炭一般。
    “你想岔了,孤说的是太子。”圣上摇了摇头道。
    太子?林贵妃微微一愣,如今林锦初是南宫公主的女儿,她倒忘了她对太子也是能叫一句表哥的。
    “那便让初姐儿去与太子送一些吧。”林贵妃笑着说道,心中却有些狐疑,圣上怎么会突然提起这茬儿。
    圣上提起这茬儿也是有原因的,他给几个小儿子都分了妻子,但大儿却过得如苦行僧一般。如今他冷眼看着,林锦初容姿甚美,性格温婉,身份不高不低,不说做皇后,给太子做一个侧妃是值当的。
    只不过,这话圣上不会与林贵妃说,也不会与南宫公主说,这两人将林锦初当做眼珠子一般疼,自然不会愿意如此。可是她们没有想到,若是他百年之后,她们能靠谁呢?不如让林锦初去得了太子的宠,以后太子爱屋及乌,也能对这个两个女人多看护些。
    圣上被自己对妹妹与爱妃的爱护之情感动到了,他深深的看了一眼林贵妃,他为她将后路都扑好了,她还要怪自己呢。想到此,圣上如顽童一般拉了拉林贵妃的的裙子。
    林贵妃这裙子是江南最好的丝绸,她正在喜欢的劲儿上,怎容得圣上如此?她瞪了圣上一眼道:“您别扯了,扯坏了您赔不起。”
    “嗨,这天下都是我的,我还赔不起一条裙子不成?”圣上面上带着笑。
    林锦初见圣上与姑姑越来越有打情骂俏的滋味,便对两人行了一礼,悄悄离开了。
    林贵妃身边的陈嬷嬷眼睛尖,连忙跟着林锦初笑道:“郡主,我送送您?”
    林锦初点了点头对陈嬷嬷道:“圣上让我送些凉糕去太子那儿呢。”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些踌躇,圣上从来不是想一出做一出的性子。
    林贵妃身在其中,看不出圣上对林锦初的安排,陈嬷嬷却陡然看清了,她一心向主,又记起太子对林锦初的不同,便弯着腰道:“我送郡主去吧。”
    林锦初点了点头,带着十一捧着凉糕,到了太子的宫殿。
    太子的宫殿门口有两名小小的内侍,一个小内侍见着是林锦初来了,睁大了眼睛,一溜烟的跑了。
    林锦初见小内侍行为,站在太子宫面前有些晃神。
    只不过没一瞬儿,吴内侍快速走了出来,笑着说道“荣华郡主,这是什么风,将您给吹来了?”
    陈嬷嬷在一边见到吴内侍对林锦初的客气,便知道太子心中只怕并非没有林锦初,她想到五皇子差点娶了林锦初,背心便冒了细细的一层汗,若太子真的将林锦初记在了心上,只怕以后再如何,都与五皇子会有间隙。
    “我给姑母送凉糕,圣上说味道不错,让我给太子殿下送上一些。”林锦初面对吴内侍时从不托大,盈盈的说道。
    吴内侍听到此,笑眯眯的说道:“如今太子在堂中与人议事,还请荣华郡主稍等片刻。”
    林锦初本想若是太子繁忙,将凉糕送了就走,却不料吴内侍硬生生的将她留了下来,她有些犹豫,心中却又是想见到太子,便支吾着应了下来。
    吴内侍见林锦初愿意等,便笑着,前后张罗着将林锦初带去了一个四处通风的内室,这内室不远处便有一片荷塘,风一吹,荷塘的清凉水汽扑面而来,内室中还一串风铃随着风铃铃作响,让人在这酷暑中,多了一丝清凉。
    陈嬷嬷在宫中这么久,都没有进过太子宫,如今托林锦初的福进了,不由得感叹,太子的品味果然是不一般的。
    “郡主,您先等一会儿。”吴内侍笑着对林锦初说道,他看了一眼十一手中的凉糕,双眼转了一个圈儿,只留下两个小内侍,便将凉糕端走了。
    虽然与太子通信多时,但林锦初却还不知道遇见了太子时,太子会如何对她,且大概是要见到太子了,她总觉得自己有些心慌。
    吴内侍端着凉糕走到了太子书房门前,太子正在与几个心腹议事。
    吴内侍含着笑,将凉糕放到了太子书案前,太子微微皱了皱眉,他最讨厌的,便是在议事的时候有人打扰。
    吴内侍怎么不知道主子的性情,他将凉糕放了,在太子耳边轻轻说道:“荣华郡主来了,是给您送凉糕的。”
    太子将视线往凉糕上稍稍停了一会儿,这凉糕一看便是出自小姑娘之手,凉糕上面还印着各式的花色,一看便是用了心思的。
    “我让荣华郡主现在观荷厅等着了。”吴内侍见太子的视线,便知道太子在想什么,他又轻轻的说道。
    太子淡淡的点了点头,示意知道了。
    吴内侍这才悄悄的退下了。
    太子的心腹们的眼神都往那一盘凉糕上看,都知太子不喜吃这些的,如今吴内侍居然送上来一盘,到底是做甚?而让他们更惊讶的是,太子居然拿了一块凉糕,放入了嘴中。
    难道天气太炎热,让太子也改了口味不成?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得不了章程。
    太子虽然不能食得凉糕中的味道,但却也能感觉到凉糕中的冰凉与清香。
    虽然他面上没变,但是众心腹却能微妙的发现,太子的心情突然好了不少。
    各位一边与太子议事,一边想着且要回去好好打听,这凉糕的来路才是。
    太子不仅破天荒的吃了凉糕,还破天荒的与心腹们说:“今日天气炎热,你们便先行回去吧。”
    太子也有偷懒的一天?心腹们面面相觑,却也不敢问为何,只能谢太子关怀下属了。
    林锦初坐在栏前,盯着那荷塘瞧,吴内侍叫小内侍准备了冰碗,可她听了邓嬷嬷的教诲,不敢用。
    她不知为何,小腹突然疼得有些坠坠,待太子来了她站起来迎的时候,才明白了是为什么。
    太子提早结束了与议堂来见林锦初,却见林锦初一张小脸白了又红红了又白的,神色很是难看。
    “这是怎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