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燕萧艾-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多日子,终于听到王爷的一句话了。萧艾心里一酸苦却很温暖,失声痛哭……
“小姐,您别这样,您应该高兴才是。”严嬷嬷劝道,“奴婢说过的,王爷他不会放下您的,您安心吧。”
“奶娘,当皇上告诉我王爷病重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也快活不成了……如今知道他没事,我是高兴的。”
柳儿听得也很是安慰,“那王爷知道小姐病了这些日子吗?”
“不知道,我三日前告诉王爷,姐姐听说他生病,很担心,至于姐姐跪在奉天殿前面,后面的事,我当时不知道,这几日还没来得及送消息呢。”
“不要告诉他。”萧艾说道:“答应姐姐,不要告诉王爷。好不好?”
“这可不行,王爷说过,您的事,都要告诉他。”
“啊?那小姐侍寝那天的事,王爷他也……”柳儿惊道。
齐雅却皱眉问道:“我还想问姐姐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我只知道那天皇上很生气,可是他却不许任何人说半个字,我是如何也打探不出来,又怕皇上怀疑,所以,我都还不知道呢。我还听到皇上说他不该打你,姐姐到底是出了什么事了?”
“没什么,不知道最好。”萧艾道:“姐姐求你,别告诉王爷,不然就让你见不到姐姐了。”
齐雅为难,“好吧,我不告诉王爷。哦,对啦,还有一事,毛伊罕嫁给了坤帖木儿,如今是新可汗的王妃,王爷说姐姐知道了肯定很高兴。”
“毛伊罕姐姐嫁给了坤帖木儿?”萧艾欣喜道:“那个坤帖木儿,我见过,他的确会对姐姐好的,姐姐嫁给他,我就安心了。不过坤帖木儿成了蒙古的新可汗了吗?那额勒伯克汗呢?”
“那肯定是过世了呗。”齐雅道。
“可是他和王爷差不多大年纪,才三十多岁呀。”
“那我就不知道了。”齐雅开颜道:“哎呀,姐姐管那么做什么?”
萧艾拉着她的手,问道:“齐雅妹妹,你进了宫,额祈葛怎么办?”
“这件事,我是和额祈葛商量好的,额祈葛说他征战一生,什么苦都吃过,如今女儿最重要。让你一个人进宫,我们谁都不会放心的。”
萧艾心里酸楚,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了,额祈葛,萧儿不知道此生还能否有机会,尽孝膝下?
“齐雅妹妹,你在皇上身边,一定能知道很多事,对不对?以后王爷若有什么事,你一定要告诉我。”
“我答应姐姐。”
萧艾忽然紧张的拉住她,“对呀,你在皇上身边,在皇上身边,那岂不是很危险,万一皇上对你……”
齐雅低下头去,轻声说道:“已经是了。”
“什么?”萧艾和柳儿都大惊。
“早在姐姐还没有进宫的时候,就已经是了。”
萧艾忙着起身,“我去求皇上,给你名分。”
齐雅一把拉住她,倔强道:“我是来给王爷做信使的,不是给皇上做妃子的,皇上说过要给我名分的,是我自己不肯要,所以,姐姐去了也没用。”
“为什么呀?”萧艾心疼的一把抱住她,“是姐姐对不起你,是姐姐害了你一辈子。”
“姐姐别难过,其实皇上待我还是很好的。”齐雅道:“姐姐,你安心的吃些东西吧,王爷布置得很周到,不只是我,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人也在帮助姐姐,所以呀,您就踏踏实实的。”
“那王爷呢?皇上说他派兵去北平,还把王府的护卫都调走了,这些是不是真的?王爷他有什么对策?”萧艾紧张道。
“我的确是听到皇上和大臣们说调军队之类的话,至于王爷那边怎么做,我哪能知道呀,不过,我看王爷也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柳儿插话道:“小姐,您还是别再想这些事了,安心的吃些东西,再睡一觉,明天天一亮,什么都会好的。”
萧艾好似没听到她的话,自顾着考虑道:“皇上这么做等于幽禁了王爷,他还说他不能留王爷,但是皇上答应我了,他不会杀王爷的,可是王爷会怎么做呢?”
“小姐,你在想什么呢?”
“王爷为什么要说自己生病了?皇上怕他,他明明可以和皇上谈判的,至少皇上不敢轻易动他呀,可是如今王爷没有了人马,真的只能任皇上处置了,王爷他。。。。。。”
严嬷嬷忙拍着萧艾的背,安慰道:“小姐,没事的,奴婢相信王爷,当年他被留在京都,上有先皇压制他,身边还有一帮兄弟挤兑他,他无权无势,又没有人帮着做主,那么难的时候他都能挺过来,奴婢相信如今的王爷不会比当年差。”
“是呀,姐姐,如今您要做的就是照顾好自己,别让王爷担心。”
萧艾没有说话,只是感到脑袋一直在嗡嗡的响,终于半晌,愣愣的说了句,“我想吃饭。”
“奴婢这就去准备。”柳儿忙乎乎的跑出去,齐雅也安心道:“姐姐,那我回去了,我毕竟是在前朝帮差,如今跑来后宫已经这么长时间了,还是赶快回去的好。”
“齐雅,姐姐对不起你。”萧艾很心疼她。
“姐姐再说这样的话,我以后就不来了,”齐雅欢快道:“姐姐,其实我呆在皇上身边这么多日子了,是真的有些喜欢他了,所以一点儿都不觉得委屈,姐姐还是保重好自己吧。我走啦。”
☆、耳目往来
烈日炎炎,殿外鸟儿时时飞过,草丛中知了一声一声的,躺着这么些日子,身子都软了,柳儿陪着萧艾到处逛逛,这时李太医带着位公公找过来。
“李太医,劳烦你这些日子费心照顾了。这几日本宫感觉已经好多了,不需要再诊脉了吧。”
“娘娘客气了,都是微臣该做的,不过眼下是有人想见您。”李太医弓着身子侧头向后看去,萧艾注意到他身后的那位公公。
“这位公公是?”
来人扬脸微笑,“娘娘,几年不见,您可安好?”柳儿大吃一惊,萧艾思索,也忽然站起身来,“张信先生。”
“娘娘还记得在下。”
“你怎么这身打扮?又怎么会在这里?”
李太医道:“娘娘还是先伸出手,让微臣给娘娘切脉,你们再慢慢聊。”萧艾会意,“先生,当年京都燕王府一别,再没听到过您的消息,您怎么会忽然出现在皇宫呢?”
“承蒙燕王爷不弃,给我安排了差事,在翰林学士黄子澄手下,可是为避人耳目,也就没再明着和燕王爷有过往来了。”
“避人耳目?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属下还是在为燕王殿下办事。这位李太医也是去年,王爷担心太医院的太医不尽心照顾您,特意让属下安排进来的。”
萧艾倒吸一口气,看了看李太医,见他朝着自己点头轻笑,再看看张信,王爷居然为自己想得这么周到。
“萧儿多谢先生了。”萧艾欲起身谢礼,却被李太医按下,张信道:“娘娘,这里可不是客气的地方。”
“那先生来找我,可是有事?”
张信笑了笑,“我师兄说过,当日若无萧艾小姐,他不会有今日,所以写信拜托过我,照顾您,如今属下受命要去北平,所以特来看望您,也算是对师兄和王爷有个交代。”
“先生受命,去北平?是皇上派你去的吗?”萧艾直觉,这不是什么好事,“是去做什么?”
张信想着怀里皇上下的密旨,可是师兄有过交代,还是不告诉她的好,“倒也没什么,只是任命我为北平的都司,去接管北平。”
“先生此去会威胁到王爷吗?”萧艾转脸又问道:“先生方才不是说,您是在替王爷办事吗?”
“所以,娘娘就放心吧。”
“多谢先生。”
“娘娘可有话带给王爷?”
萧艾心头一热,自己又好多话要告诉王爷,真的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告诉他吗?可是满腹思念,也只有一句,“麻烦先生帮我告诉王爷,萧儿一切都好,请王爷放心,还有,大名府外,萧儿说过的,不论王爷如何做,萧儿都支持他。”
“属下一定带到。”张信郑重道,又起身看向柳儿,“柳儿姑娘,师兄很关心你呢,每次来信总要问起你,柳儿姑娘可有话告诉他?”
柳儿早已泪眼朦胧,却不敢太明目张胆,哭道:“告诉他,照顾好自己,若是让我知道他受了伤生了病,我可饶不了他。”
张信感慨,叹气道:“属下告辞。”
看着李太医和张信的背影,萧艾两人的心也早已飞回了北平。
☆、千钧一发
“王爷,您喝药吧。”徐王妃喂着他汤药。
“妙云,你怕不怕?”
徐王妃温柔一笑,摇头道:“妾身跟在王爷身边这么多年,什么没见过,只要王爷在身边,没什么好怕的。”
朱棣握着她的手,“妙云,本王亏欠你的太多了。”
“王爷,你我夫妻,不需要说这样的话。”徐妙云吹了吹汤勺里的药,“王爷,快喝吧。”
张玉敲门进来,“王爷,您这几日好些了吗?”
“咳嗽两声而已,没什么大毛病。”朱棣接过徐妙云手中的药碗,一口气喝完,温和道:“你先出去吧。”
张玉躬身待徐王妃退下,禀告道:“王爷,都安排好了。”
“留下了多少人?”
“八百。”张玉握拳道:“可是王爷,八百人,如今守卫燕王府连换岗的都不够。而现在的北平城,原布政司守军加最近刚调来的朝廷军队,有好几万人马,王爷,我们真的走到绝路了。”
朱棣刚要开口,忽然一阵咳嗽,微有喘息道:“没事,本王心里有数。”
这时,就听一人甩着步子踏进来,“陈懋,这是王爷的房间,你怎么能……”却被朱棣打断,道:“找本王何事?”
陈懋没有好气道:“王爷,火真将军,我父亲他们全都被朝廷调走了,如今的北平全是朝廷兵马,燕王府里也空了,王爷,您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朱棣轻笑道:“谁说燕王府空了?”
陈懋不屑道:“王爷不会说剩下的那帮王府官员吧,那都是些文官,能顶何用?”
朱棣没有说话,张玉拍着他,笑道:“小将军,如今还是这样沉不住气呀,陈亨将军既然把你这唯一的儿子留在王爷身边,他就是相信王爷,您也应该相信王爷。这不,燕王府里还有你和朱能将军呢嘛。”
“可是我看不出王爷还有什么办法,王爷,您倒是说句话呀。”
张玉拦道:“陈懋,你没看到王爷病着了嘛。你给我出去。”陈懋气得攥着拳头,直跺脚。朱棣咳嗽了两声,笑道:“陈懋,本王承诺你,若是本王不保,一定把你送到陈亨将军身边,绝对不会让你有事。”
“王爷,我陈懋岂是贪生怕死之辈?若我保不住王爷,也就无颜再见我父亲了!”陈懋急道:“算了,大不了就是一死嘛,王爷都不怕,我怕什么。”说刚落地,气哼哼的冲出去了。
这时,听到外面徐管家禀告道:“王爷,外面来了一人,吵着要见您,我都说了您闭门谢客,他居然从后门偷偷进来了,不过老奴看他的样子还挺急的。您看如何处置?”
“你去看看。”
张玉点头出去,不一会儿快步跑进来,身后还带着一人,“王爷,是张信来了。”朱棣赶紧起身,他可是自己安排在朝廷的人,他此时跑回北平,说明出大事了。
张信赶紧道:“王爷,皇上下旨,任我为北平都司,目的是秘密抓捕您。”
“什么?”张玉感到了紧张。
朱棣冷静道:“那怎么是你来了?”
“朝堂议事,皇上说秘密抓您回京。属下待在黄子澄手下,不外是为了献策推延皇上的削藩政策,如今他矛头直逼向您,我待在京都已经无用了,自然是要回到您身边帮您的,所以属下主动向皇上请命。可现在麻烦的是,张昺谢贵二人得到皇上的明旨,抓捕燕王府除您以外所有人员,从官员到随从,一个都不能放过。属下找了借口拖了他们两天,可是现在只要他们发现属下不见了,肯定会怀疑的,王爷,您早做决定吧。”
朱棣知道了,他主动放弃了京都安全的身份,冒险给自己报信,这是真的。
张玉道:“皇上居然能想到秘密抓捕。倒是让人没想到。”
朱棣却皱眉道:“本王更加好奇的是,既然他已不容我,为何不杀了我?”
“哦,对啦,属下这次特意进宫,看到了燕小姐。”
朱棣心里一紧,自己正着急得不到她的消息呢,“她怎么样了?”
张信道:“王爷,燕小姐看上去很不好。”
“你说什么?咳咳……”朱棣着急道,“她怎么了?”
张玉赶紧上前捶了捶他的背,“王爷,您别着急。”张信接道:“属下不知道燕小姐发生了何事,只是听李太医说,她病了好几日,一直高烧不退,属下这次见到燕小姐,她的确脸色很不好,和属下几年前见到的,完全不一样,形容消瘦,毫无神采,她很担心王爷您。”
朱棣心疼。
“朱允炆待她不好?”
张信道:“这个属下不清楚,只是前几日上朝的时候,听前朝宫人议论,燕妃娘娘跪在奉天殿前,一个时辰,后来晕了过去……”
“混账!”朱棣气得直抖,“她居然跪了一个时辰?朱允炆居然对她不闻不问?”
“王爷,燕小姐让属下带话给您,她说,她一切都好,让您放心,还说,当年大名府外,她对您说过,无论您如何做,她都会支持您的。”
朱棣心里一酸,萧儿,你是不是过得不好,不然,你不会好端端的让我放心……
“王爷……”张玉欲说什么。朱棣抬手打断,眸子里泛着冷光,紧紧攥着的拳头,青筋暴起,终于:“去把道衍找来,然后安排吧。”
张玉听着他淡淡的几个字,心里却犹如炸裂了一般,兴奋道:“王爷,您决定了?”朱棣闭眼。
“属下这就去!”
朱棣还未更衣,就听到陈懋赶来,慌张道:“王爷,布政司使张昺,谢贵带人包围燕王府啦!口口声声叫嚷着,让您交出王府所有人!”
“知道了。”朱棣再不似之前那般退让,严词道:“既然皇上尚未废黜本王,那么本王还是北平藩王,告诉张昺等人,燕王府,没有本王令,擅入者,死!”
朱棣抬步走出房间,回身看了眼,□□皇帝牌位,父皇,是您把儿臣逼上绝路的,母妃惨死,五弟放逐,萧儿,您都不放过,儿臣如今不要您的江山!儿臣要亲手将您的江山,打下来!
“王爷都已经布置好了!”张玉赶过来,道衍也得意笑着走来,眼里满是斗志,“王爷,如今外面几千人已经把燕王府围住,我们不能与他们硬碰硬,想要击溃,先要分化才是。”
朱棣思索点头道:“张玉,告诉张昺,本王拟好王府人员名单,顺皇帝命,交出所有人,但是,本王尚是燕王,爵位尚在,所以他不得携兵器进来,也不得带闲杂人等进来,若要来取,他亲自来。本王恭候。”
“是。”张玉抬步跑出去,道衍狎笑:“王爷高明。”
朱棣冷道:“接下来的事,要看大师您了。”
“王爷放心。属下这就去。”道衍走开了,朱棣对陈懋道:“告诉王妃,准备一桌酒菜。本王要招待贵客。”
陈懋不解,也点头去办。
朱棣此时却回了房间,狠下心,快笔写下一封书信,叫来信使,告诉他速送京都,面呈朱允炆。
☆、心决诱杀
不一会儿,张昺谢贵二人笑吟吟的被张信带进了王府,朱棣老远拱手相迎,“张大人,谢大人,本王身体微恙,有失远迎。”
张昺二人本就为难,上头让抓燕王府所有人,却独独不能动燕王,所以自己就不能来硬的,如今燕王愿意配合,那自然是好。
又见他如此客气,自己也不好冷着脸,“微臣张昺,谢贵拜见燕王殿下。”
朱棣一把拉起他,朗笑道:“二位大人来北平赴任,本王作为一方之主,一直未得机会招待二位,今日略备薄酒,望二位大人不要嫌弃才好哇。”
“王爷,这,这怎么好意思?”张昺二人如何也没想到呐,原以为要和燕王打起来才对呀。
朱棣佯装生气,“俗语说得好,‘抬手不能打笑脸人’,如今二位大人是瞧不起本王了?”
张昺只当是他穷途末路了,有心讨好罢了,忙道:“微臣哪敢?既然燕王殿下盛情相邀,微臣却之不恭。叨扰了。”
此计已成一半,朱棣嘴角上扬,酒席之上,朱棣敬酒,“二位大人,有你们守着北平,本王就放心啦,日后本王还要多多仰仗你们了。”
酒席正酣,张昺已经喝红了脸,摆手畅快道:“燕王殿下太客气了,皇上如今抓您府里的人,听说是因为您府里有人告密,叫什么来着?”
“本王知道,是长史葛城。”
张昺一拍脑袋,“对,就那个葛城,所以皇上才要抓人的,但是燕王殿下放心好了,您看皇上终究是没有要废黜您的意思,对吧,皇上对您和对其几位藩王还是不一样的呀。”
……
饭桌上,陈懋,李皋,张玉轮番敬酒,张昺两位文官哪里能喝得过他们,觥筹交错,举杯欢饮,畅谈无阻,早已忘了时辰。
“……燕王殿下,您就把心放在肚子里,我张昺……一定在皇上面前多多,替您美言两句……您那个……”
朱棣没有再搭理他,因为道衍走进来了,点头示意,朱棣知道,成了!
“你们可以醒醒了。”朱棣忽然站起身来,冷声说道。
“你说什么?”张昺红着脸,一身酒气,谢贵倒还算清醒,看着朱棣脸色不对,赶紧拽了拽张昺的衣服,“燕王殿下,怎么了?”
朱棣微笑未答,因为张玉的刀已经架上了他们的脖子。二人瞬间被一阵冰凉惊醒,慌道:“燕……王殿下,您这是什么意思?”
谢贵道:“王爷,您杀了我们,就是谋杀朝廷命官,是造反!外面的兄弟已经包围了这里,他们立马就可以冲进来的。”
张昺赶紧叫道:“来人啦,快来人啦!……”
道衍烦道:“蠢材有时是很有趣的嘛,就是太吵了。”说着堵上了张昺的嘴,咂嘴道:“贫僧是个出家人,喜欢清静,趁着王爷还有些耐心,贫僧倒是愿意让你们死个明白。”
“你要杀了我们?燕王,您身边好像没剩多少人了吧,我们的人在外面的可有几千人,到时你们一个都跑不掉。”
道衍道:“所以说你蠢嘛,在我们对你们举刀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你外面的那些人已经指望不上了。唉,朱允炆怎么会派你们这种人来呀。”
谢贵打了寒颤,“你这个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你们在里面,有燕王陪着,好酒好菜的,这都什么时辰啦,外面兄弟们也是要吃饭的,不是?”
“你说什么?”
朱棣闭眼道:“想不明白,就留着下辈子想吧。”话音刚落,两人应声倒地,张玉的刀柄垂地,鲜血滴落。
张玉道:“王爷,都已经安排好了,八百人全部待命,方才朝廷围在王府的军队散去,兵器盔甲也趁机全部从东城的那个宅子运进来了。”
朱棣横下心,走出去,看着外面站着的士兵,高声道:“兄弟们,我朱棣戎马一生,为大明呕心沥血,如今却遭皇上怀疑,落得这般地步,实在让我心寒!但是,本王庆幸的是,还有你们这帮兄弟,对本王忠心耿耿。如今,本王杀了朝廷官员,已无退路,你们,敢不敢跟着本王,干出一番事业?”
“敢!”众人一心,因为这些都是张玉亲自挑选,除了是精兵之外,更是对燕王忠心的。
朱棣抱拳诚恳道:“本王向你们保证,如今站在这儿的人,日后必定封侯拜相,身居万人之上!”
“谢燕王!”
“眼下,本王只有你们,而朝廷有几万军马驻守在北平城中,但是我们此战必须取胜,否则,死无葬身之地!你们,敢不敢去拼命?”
“敢!”燕王府内,热血沸腾,个个摩拳擦掌,谁都知道这是谋反大罪,所以大事不成,死路一条,与其被抓杀死,不如战死!
众志成城,斗志昂扬,却不料,这时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人,窜到朱棣跟前,苦心劝道:“王爷,您不能这样做呐,您这是谋逆,是要灭九族的呀。”
朱棣根本没有看他,冷着声音:“本王念在你教过萧儿读书的份上,不计较,但是你最好闭嘴!”
忽然屋檐下一瓦片摔落在地上,那人大声叫道:“王爷,您逆天而行,天都不容你,王爷,您不能。。。。。。”
朱棣手起刀落,那人真的闭上了嘴。
只听道衍挺胸上前,扬声高笑道:“大家休听此人胡言乱语,燕王府邸青瓦坠下,那是因为燕王乃是天子之身,宫宇之上应是黄瓦,这才是天意!如今老天助燕,我们大事必成!”
“末将誓死效忠燕王!”
朱棣好笑,道衍都是哪里来的一套一套的,不过只要人心聚,斗志足,自己不在乎那么多。
“还有一事,如今王爷举事,其名头该如何说?”张玉问道。
道衍狡猾的先看向朱棣,朱棣也看着他,随意道:“都是说给别人听的,自然是别人听着顺耳就好,本王要的是实际,所以,有劳大师了。”
道衍点头,大声道:“皇上初登帝位,不顾亲情礼法,不顾先皇祖训,废黜五位藩王,实乃误听奸臣谗言,如今燕王被迫起兵,实属无奈之举,但,燕王心系大明江山,今日举兵,意在清君侧之奸小,平社稷之国难。故:奉天靖难!”
“奉天靖难!”道衍一番话颇煽动人心,连朱棣也觉得有些好笑了。
朱棣几人回到屋子里,开始详细的计划,道衍大袖一挥,豪气道:“越过黄河,拿下山东,逼向淮河,攻进京都!”
看他眼里像要冒出火来,张玉等人不由得大惊,朱棣道:“看来先生早有打算。”
“王爷,属下说过的,您会起兵的。”道衍眯眼笑着。
☆、八百兵起
朱棣开始排兵布阵:
“如今,城内有朝廷大军五万余人,分布在内城九门把守,九个城门分布在东,南,西,北四面。而我们要做的第一步,不是击败这五万人马,而是要拿下这内城九门,占据城门,化攻为守。”
朱棣指着他亲自规划的北平城图,说道:
“东面,朝阳门是城中九个粮仓,所有粮食运输必经之门,如今我们首先要保证的就是粮草供应,所以,朝阳门尤为重要,不仅要拿下它,更要守得住它。和朝阳门相邻的是东直门,东直门整体区域很大,分布的全是商家店铺,也是百姓最密集的区域,我们主动发难,百姓定会有民怨,所以,夺下这个门,首要一点,减少百姓损伤,其次,安抚民心。所以,夺下这两个城门,任务艰巨,却极其重要。”
朱棣一扫众人,“李皋,交给你了。但是本王只能给你一百人。”
“末将领命。”李皋接令,“王爷放心!”
“北面,德胜门,安定门,这两个城门,众位将军驻守北疆,心里都应清楚,德胜门乃出兵必过之门,安定门乃收兵回营之门,如今朝廷的兵马驻守这两个城门,他们既要防内,本王的兵马杀出,又要防着蒙古大军的攻入,所以,这两个城门一定有重兵把守。同样,本王夺下这两个城门,也要防止蒙古军队趁虚而入,所以,此战尤为困难。”朱棣一番话说完,却没有看向众人,静默片刻。
终于陈懋叫道:“王爷,我去。”
“王爷,我去!”朱能拍着桌子。
“好!”朱棣笑道:“朱能将军一战必胜,不容有失。本王给你二百人。够吗?”
“区区两个城门而已,够啦!”朱能接令。
“西面,西直门,当年元顺帝从此城门出逃大漠,致使大明边患无穷,所以徐达将军接管北平之后,特意重修此城门,加固城垣,所以此城门最为易守难攻,想要攻下它,我们可能需要付出巨大代价,但是一旦拿下它,我们就可以以逸待劳!阜成门与西直门毗邻,但是这一地区所住多为城中大商大贾,一旦战事开始,钱财军需,少不了他们的供养,所以,最好不要伤及这一地区百姓。”
“王爷,末将请命!”
朱棣拍着张玉肩膀,“先生,西直门可不是那么容易攻打的。”
“王爷放心吧,哪怕末将战死,也会拿下它。”
“好。”朱棣郑重道:“本王给你三百人。”
张玉接令,却见朱棣令牌未松,“先生,哪怕此城门攻不下来,本王要你活着回来。”
张玉心中一暖,“王爷放心吧,属下保证拿下它。”
朱棣接道:“最后南面,面朝京都,也是朝廷大军集结之地,共三个城门,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历来南北商贾来往,流民混杂都在这几个区域。尤其宣武门一带乃菜市热闹处。这里驻扎重兵,军民混乱,我们也可以利用这里的便利,因为这里失所流民会露宿大街,士兵夜间对出入的百姓反而没那么提防,但万事还是要小心;本王要的是,拿下这三处之后,紧闭城门,不许任何人出入。因为一旦开战,城中必然大乱,但是本王命令,明早结束所有战斗,三天之内城中必须安定。一旦火起,朝廷必定会支援,本王需要这三天的时间,所以,禁闭城门,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奸细探子混入。”
“张信,你去。”
“是,末将领命!”
“本王给你两百人,让你去对抗朝廷重兵,你敢不敢?”
“末将敢!”
张玉上前道:“王爷,您把所有人都派出去了,您怎么办?燕王府不能没人保护啊。”
朱棣一笑,“只要你们顺利拿下所有城门,本王自然不会有危险的,本王相信你们!”
“是。”众人齐呼。
朱能见他这样安排,上前问道:“王爷,我们兵力本来就不多,您这样布兵,岂不是有分散的危险?”其实大家也都有此忧虑。
“朱能将军说得客气了。我们的兵力不是不多,而是很少,若是这么点儿人全部投向一处,不论攻打哪一处,其他几面很快就会赶来支援,我们很快就会被那几万大军吞掉!”朱棣扫视众人,道:“本王给你们的人是少,可是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强兵,精兵,他们能打胜仗,关键是,你们有没有信心指挥?”
“有!”
“好!”朱棣一拳掷下,“本王最后令:士兵以招降为主,为首将领,就地斩杀!现在各自回去准备吧,戊时初刻,本王要见到北平城,四面开花!”
“末将领命!”
待众将士散去,在一旁一直未开口的道衍笑了。
“大师笑什么?”
“王爷凭什么认为用区区几百人就能打败朝廷几万大军?”道衍看着那张北平城图,笑道:“属下不懂用兵打仗,但是属下了解王爷,‘以一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