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仅时间上会节约许多,安全性也上升非常多的。

    姜荣安没有告诉古青娅的是,其实在祭海之前,齐王私底下就召见他,问他是否愿意一同出海,他以古青娅还怀孕的理由拒绝了。

    实际上,姜荣安觉得如果他真的要出海的话,也要带着古青娅的,尤其是跟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话。

    他从来都不会小瞧自己的妻子,古青娅绝对有这个能力去应对那些事情。

    不过现在说这个还为时尚早,因为在孩子还未成长能够独立以前,他们绝对不会远行的。

    号角声响起,无数大大小小的船只挂起风帆离开港口,渐渐地消失在海面上,在码头上送别的人们,分别发出赞叹声,大家的脸上都充满了希望。

    在那些船只的上面,或者载着他们的亲人,或者他们的财富,也许是其他东西,总之对大部分人来说,远航的出现给了许多人希望。

    这让许多看到,出去闯一闯,也许就能够捞到本钱,回来能够做一个小生意,每个人心里的打算都是不同的。

    但是这些对古青娅以及严家人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他们有更需要关心的事情,出海对他们来说一个开拓眼界的途径,带着一颗投机的心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而这时古青娅并不知道自己寄回去的书给家里人多大的惊吓以及惊喜,并为此作了种种的计划。

    天气渐渐闷热起来,古青娅感觉有些不舒服,感觉坐也不是,躺也不是,睡都睡不大好。

    姜荣安想说花些银子去买些冰块回来,放在屋里降温,好让古青娅觉得舒服些。

    “不要去买冰块,太贵了,我们耗不起。”古青娅拉着姜荣安,不让他去弄这个,“井水一样有用的,没必要花那个钱。”

    姜荣安舍不得古青娅辛苦,“要不我在藏书阁找一找,看是否有什做冰的好法子?”

    古青娅摇了摇头,“后日就是夏至了,你们也休沐罢,京城的习俗好似是要吃面,你想要吃什口味的,我让厅婶去做?”

    “我不挑,你看着做,我给你扇扇子,快睡吧。”姜荣安盘着腿,手里的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不敢扇得用力,都说避风如避箭,就因为许多邪气都是随风而致病的。

    看着古青娅的呼吸渐渐平稳,姜荣安闭眼进入藏书阁,问青纱整理了制冰的类似书籍,还真给找出不少来,但那些名称看起来实在是陌生。

    随手挑了一本,姜荣安研究了一下,是有方法的,不要要准备的东西有点多,制造出来的冰也不能吃,不过用来降温却是搓搓有余了。

    睡了一觉起来,古青娅没看到姜荣安的身影,别看时辰还早,他说不定已经出门去翰林院了。

    “夫人,这是萧家三小姐送来的林檎果,我帮您洗一个尝尝?”程水指着墙角的一大筐红色的林檎果说道。

    古青娅刷完牙,有些意兴阑珊地坐在桌旁,“没啥胃口,让姜秀研究下再放到井里镇一镇。”

    “都说酸梅汤很是解暑,夫人要不让姜秀试着做一做?”程水建议道,古青娅不耐暑热,他们这些伺候的人也跟着急,这才要夏至,这天气起码要持续两个月才完。

    “山楂孕妇不能吃,再说罢。”古青娅打了个呵欠,上午还不热,她吃了东西想再眯一会。

    “夫人请怪罪,我不晓得山楂不能吃,以前有见邻居的吃过,就以为您也能吃。”程水略惶恐地说道。

    “这个不怪你,山楂味酸,有些孕妇喜酸,却不知这东西有行气破滞的作用。”古青娅摇头,端起厅婶特意熬的苞谷大米粥,胃口难得的不错。

    “等会去拿纸笔,把我昨日写的给抄录一份。”古青娅放下碗,摸了摸肚子,打发程水去备份,自己准备给肚子里的孩子读书呢。

    其实很容易就知道孩子的性别,大夫轻轻一摸就能摸出来,古青娅已经知道是女儿了,所以读的书也有不小的偏性,有时候也会说一说自己小时候的事情给女儿听。

    摸着肚子感觉到那个个小凸起的时候,就像是女儿对自己的回应,古青娅感觉非常的满足,本来有些惧怕生产的阵痛的,现在忍不住期待起孩子的降生。

    姜荣安其实是有些郁闷的,他也很想跟还在肚子里的女儿打招呼,读书说故事给她听,但是他天天早出晚归的,回来的时候女儿都不动了。

    一直到现在,他就趁着她在肚子里活动的时候摸过两次,每次听古青娅说今日女儿踢了几次,活泼不活泼的时候,他都非常的羡慕。

    夏至这种节气,许多人都会聚在一起聊聊天,吟诗作画或是赏荷解暑,姜荣安一点兴趣都没有,统统都拒绝了,就想留在家里陪着妻子,给未出世的女儿读书讲故事。

    有人或许觉得姜荣安这样子很没有男子气概,害怕妻子很不像话,但在他看来,这才是一个顾家的男人该做的事情,如果他自己都不想经营自己的家,那谁能够呢?别人的想法又关他什么事情呢?

    再说了,那些玩乐什么时候不能做,为什么非要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去做呢,孩子出生前只有这么一段时间,他能够好好感受下胎教的乐趣,实在没有放弃的理由。

 第302章 召见

    “这是什么?”古青娅看着碗里一个个绿色的疙瘩,很是好奇地问道。

    姜荣安伸筷子夹了一个放到嘴边吹了吹,“娘子,你尝尝?”

    古青娅看了姜荣安一眼,伸手咬了一口,入口感觉有苦涩,但是嚼了几口之后感觉苦涩味散去,有种特殊的甘甜在舌尖跳跃,她两眼一亮,“这是用什么做的?”

    “一种叶子绞汁加入面里,我本来想试着做面条的,结果只成这个了,娘子你就凑合着吃罢。”姜荣安说着又把筷子伸到古青娅嘴边。

    古青娅听了先是一愣,而后露出一抹笑容,一口一个地吃起来。姜荣安并不是那种秉着君子远庖厨的人,当然他也不会特意去锻炼厨艺,但做点粥汤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味道不错,你也尝尝。”古青娅抓住姜荣安拿筷子的那只手,凑到他的嘴边。

    姜荣安吃了一个,舀了一汤匙汤,“来,喝口汤,闺女可不能嫌弃爹的手艺不好啊!”

    古青娅睨了姜荣安一眼,乖乖地张口喝汤,“这才几个月,闺女能听到听到才怪。”

    姜荣安瞅着古青娅的肚子,眼巴巴地问道:“怎么还不见她动?”

    “月份还小,哪会动那么多,再过两个月,就踢得厉害了。”古青娅将一碗疙瘩汤给吃了个精光,觉得挺满足的。

    “今个儿夏至,你真不打算出去走走?”古青娅还是关心姜荣安的人际来往的,尤其是之前祭海一事,关注他的人就多了许多,不少人都主动攀谈。

    或许陛下那边还没有一丝,但大家都觉得姜荣安肯定是留在京城往上升,即使是外放也是在京城周边的地区,并不会太远。

    “难道我留下来陪娘子不好吗?”难得的休息日,姜荣安也不想浪费在应酬上,平时也没少应酬,完全没必要赶着。

    “你没问题我肯定没问题的。”古青娅扬起一抹笑,打了个呵欠,又想睡觉了,好像有姜荣安在身边,她会睡得更好一些。

    姜荣安看着眯眼又睡过去的古青娅,将碗筷递给一旁的程水,自己拿了一本书看了起来,几番研究之下,他觉得要改变交通方式首先得有个循序渐变的过程。

    若是突然间出现了难以理解的东西,百姓们不是欣然接受而是恐慌,这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事情。

    所以第一件事,姜荣安就想要对造纸术进行改造,藏书阁内太多的书了,即使未来那些高科技有许多,但并不代表他所处的时代就不行了,况且纸张还分类别和等级的。

    解决完纸张的问题,剩下的就是印刷的事情,对比未来那些一个按钮就能快速完美地打印,现在的技术的确教人头疼,能够改进的的确不多。

    但姜荣安很清楚,他想要实现的许多事情,凭自己的能力是无法解决的,只能依靠皇家的力量。在国家机器的推动之下,速度不是个人力量能够比的,更别说百姓们对国家总是有一种盲从。

    看着一旁熟睡的古青娅,姜荣安心里涌起一股柔软,他知道她很想家,可是现实就是她想要见家人一面都不容易,甚至要好多年,即使书信往来,也要一个月才能看一次。

    他心疼她,明明想家却什么都不说,总是笑着跟自己说她很好,而实际上呢?

    即使被人当做怪物,姜荣安也觉得无所谓了,他会想办法把拦在面前的所有问题都解决的。

    古青娅醒来的时候,就看到手边有一小碗切好的桃子,还带着水珠,她伸手捏了一个扔进嘴里,左右看了看,没有见到姜荣安的人。

    “少爷呢?”古青娅站在廊下,看着院子里明晃晃的阳光,心里就觉得一股热意从心底涌出来。

    “夫人,刚才有人来请少爷,好似身份不低,早晚两位大哥都跟着去了。”程水拿着蒲扇,站在古青娅旁边轻轻地扇着。

    古青娅沉思了下,姜荣安说不会应酬就不会去应酬,那么来请的人肯定是让他无法拒绝的,好吧,她心里其实有点小失望的,只能希望人早点回来了。

    而事实上,来请的人姜荣安认识,也认识他身后站着的人,当今陛下的身份,他怎么可能能拒绝得了。

    “微臣参见陛下,陛下圣安。”姜荣安行了个大礼,心里其实有些摸不准陛下叫自己来做什么。

    “不愧是新科状元,果真是一表人才。”陛下打量着姜荣安,此时仔细看了,更能发觉出他身上的不同之处。

    史书满腹的人他见得不少,就是萧老这般学识渊博的人他也见过好些个,但没一个像姜荣安这样子,给人一种神秘之感。

    这点是他和齐王两人私底下聊天的时候说到的,不过这一点神秘之感,普通人却是看不出来的。

    “多谢陛下夸赞,微臣不才,尚需努力。”姜荣安并不因此而自喜,反而警惕了起来。

    陛下见着姜荣安的反应,心里有些好笑,转身坐下,“荣安不用紧张,此次请你来是想跟你聊聊,齐王说你很是与众不痛,我甚是期待。”

    “来人赐坐上茶。”

    姜荣安喝着茶,一时沉默着,不知道该怎么先开口好,齐王是在陛下面前说了什么,竟然能让陛下私底下召见自己?

    身为一国之君,不说日理万机,但肯定不会特别注意一个小臣子,即使这个小臣是状元出身。

    至于陛下所说的神秘之感,他可没什么感觉。不过能够单独与陛下见面,肯定要刷一刷好感度,为以后的打算铺路。

    “齐王说你天赋异凛,不知对当今时局有何见解?”陛下知道自己必须先提起一个话题。

    “承蒙齐王夸赞,见解不敢当,倒是有点想法,出海热定是带动稀有物品的价格,然而富裕的人家始终有限,重开西部丝绸之路,是一个流通,但在达到热潮之前,田桑应当有所提升才是。”

    其实真要说,许多事情都能提,但是姜荣安率先想到的是古青娅抄录下的那几本书。而作为一国之君,肯定也明白作为一国之本的农桑也有多重要!

 第303章 密谈

    “哦,听你这般说,想必已经有了想应对的法子?”陛下微微挑眉,做出一副感兴趣的样子,而实际上他心里很是期待的。

    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他很清楚整个国家内的田桑的真实数据,除去那几个鱼米之乡,许多地方实际上连温饱也难以解决。

    之前先是被大力推广的地瓜,而后是苞谷,都是通过增加作物品种来增加产出,而实际上,总产出实际上并没有提升多少?

    姜荣安能够凭空写出航海的各种注意事项以及预测,那么同样的,他也能够对这些问题想出解决之策。

    陛下表示自己很期待,新上任的储君,除了海事局的建立,其实他更想要在其他方面做出成绩来巩固自己的威信和地位。

    “陛下通过齐王想必也晓得我的特殊之处,我知道改善稻谷品种的方法,亩产起码能够翻一倍,若是条件成熟,甚至两倍三倍都有可能。”

    姜荣安决定自己来背负这个秘密,他想把古青娅保护起来,反正调查自己的话,因为聊天系统自己的表现,其实也是能够对得上号的。

    陛下放在袖子里的手指头在摩挲着,这是他思考的表现,早在姜荣安在航海一事上有所表现有,他的案桌上就出现了姜荣安从出生到现在完完整整的档案。

    让姜荣安看到档案里的资料,他都会疑惑这写的是他吗,因为很多事情他已经遗忘了。

    不够这份档案里头,古青娅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调查上将姜荣安的改变归到被古青娅救的那一次上头,古青娅的表现普普通通的,并不太叫人注意。

    听到姜荣安说的话,陛下即使再冷静,也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而身后伺候着的高公公,已经是倒抽凉气,惊诧地看着姜荣安了,至少翻一倍,这是什么概念,完全不敢想象。

    “你说的是真的?”陛下觉得自己的声音很是干涩,他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他将会在青史上垂名,即使有过,这个功也能完全抵得过。

    甚至可以说,他在任的这段历史永远都不会被后人遗忘,随时都会被人提起。一国之君,名利是没什么可追求的,但是名留青史却是一个仰望,而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已。

    “我岂敢说谎,这是事实,我娘子已将书籍抄录了一份送至岳家,由他们先进行试验。但终究只研究稻谷一种,陛下可组织人,专事研究其他五谷,相信不出三年,定能见成效。”

    “三年?”陛下猛地站了起来,忍住踱步的欲望,“荣安,若这事属实,赐你一门免死金牌,封为庆安侯。”

    姜荣安做这些并不是为了功名利禄,“陛下,我对封官加爵不感兴趣,我脑中有的东西肯定不止这些,只要您以后能给予我最大的支持。”

    陛下微微皱眉,没想到有人能够拒绝这样的诱惑,封了侯,以后整个家族都脱离了普通人的范畴,什么样的人才会拒绝呢?

    他忽然觉得自己看不透姜荣安了,本来以为眼前这个年轻人是为了功名利禄,若是不为这个,那就凭他做的这些,可真是个大德大善了。

    “高田,开密室。”陛下眯着眼看向姜荣安,“我想我们需要密谈一番。”

    高田惊讶了一下,没有任何一丝犹豫,看着陛下和姜荣安走进了密室,大门在自己面前缓缓的关上。

    能动用这个密室的,也只有齐王从海外回来这次,而姜荣安这个看着普通的人,结果却是出乎人意料的。

    没人知道陛下和姜荣安在密室这长达一个时辰的时间内谈了什么,只知道从密室出来之后,陛下在书房一个人待了很久,似乎在思考什么大事。

    这段时间内,整个宫内的气氛都很压抑,而那些王公贵族在宫中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很快就晓得了这一件事,心里在惊讶的同时,对姜荣安这个人不由也高看起来。

    之前主动结交姜荣安的人都是些品级差不多或是高一些的官员,那些王公贵族却是拉不下面子的,即使他看起来很得齐王看重。

    但能被陛下看重且密室密谈,跟被齐王看重,这两者之间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而很多时候,要接近一个人,从那个人的后宅入手是最快速且容易的,而一查就发现古青娅的人际交往那叫一个窄,说的那几个人命在整个大家小姐的圈子中连听都没听过。

    刘钰木着脸从书中抬起头来,听丫头说了三遍之后才听清楚,原来是嫡母喊自己过去。

    刘太医不算很有名,只能算中等水平,刘老太医才最厉害,只可惜的是前年仙逝了,因此刘太医一家渐渐没落,在京城社交圈子里是没什么存在感的。

    “母亲。”刘钰垂着头,面无表情地叫人。

    刘夫人看到嫡女这张脸就来气,活像自己虐待她的似的,但想到刘太医交代的事,“听说你跟姜状元的夫人走得挺近的?”

    刘钰微微皱眉,心里疑惑,她很清楚自己家里跟姜荣安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嫡母突然问起这个肯定不是自己这边出了什么事,那就是古青娅那边了?

    “嗯,通过玉玲姐姐认识的,见过几次面。”虽然见面的机会不多,但实际上她们挺聊得来的。

    沉默了一会,刘夫人见刘钰话都不多说一句,气不打一处来,只能扯着笑说道:“是这样的,我这边认识了几个夫人,想要认识下姜夫人,要知道姜状元可是为她拒绝了不少人的好意,大家都想知道她是不是御夫有术呢。”

    刘钰抿了下唇,觉得刘夫人说的这话太假了,“母亲,姜夫人有孕了,精神并不那么好。”意思是古青娅都在修身养性,闭门谢客了。

    刘夫人当然也听了出来,脸色不大好,“你****看那些医术,想来也学了不少,不如去帮着看看?”

    “姜夫人若来请,我定是不推辞的。”刘钰话是这么说,心里却打定主意这段时间不主动去找古青娅了,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呢?

 第304章 下雨

    短时间内,但凡跟古青娅走得比较近的人,或多或少都被家里人给提点了一下,她们心里都非常的惊讶,有些无法理解。

    廖玉玲被来看自己的母亲提点,要特地跟古青娅打好关系,偏偏又不说明原因,又特意跟卢尚棋和温氏提议孩子的百岁眼办得大一些。

    卢尚棋和温氏因为儿子外调,他们正想要在京城里缩小存在感,廖家这么提议,他们并不高兴,嘴上说着要考虑考虑,实际上却打定了主意什么都不做。

    不过卢尚棋和温氏并没有怀疑什么,因为他们的社交圈子就是很普通的商人圈子,与达官贵人这些都搭不上线。

    要说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萧思灵了,她现在心里还别扭着呢,是不排斥古青娅了,但被人特意交代要跟古青娅好好搞好关系就很让她不舒服了。

    直接表现就是萧思灵去找了陈文悦,吐了不少的槽,觉得那些人特意来提点她的人特讨厌,该怎么做难道她还不知道吗?

    陈文悦一如既往地沉默寡言,其实跟其他人相比,她家是被人暗示最多的,家中父母听多了,反而害怕接近古青娅给女儿招来灾祸,愣是拘着不让出门,等风头过了再说。

    “别想太多,那些人太闲了而已。”

    陈文悦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得到了萧思灵的赞同,“没错,就是太闲了,我们怎么交友还需要他们来提点吗,真是莫名其妙。”

    “多看书,要不下次见面你又要自惭形愧了。”陈文悦说话毫不客气,直中红心。

    萧思灵的脸涨得通红,死鸭子嘴硬地说道:“那是我让着她呢,我才不回怕她呢。”

    陈文悦但笑不语,萧思婷成亲了,她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官媒最近走得好像有些勤快啊!像萧思灵这样心思单纯什么都写在脸上的人,可要幸福多了。

    到底卢家还是没有大请百日宴,只是邀请了姜荣安两口子以及廖家,就在家里办了简单的两桌吃一顿,不过席间廖家大舅子频频与姜荣安搭话,看着很是热情。

    姜荣安似乎并不意外,将近一个月以来,他已经应付过很多此类似的情况了,完全是得心应手,当然邀请喝酒的人也增加了许多。

    要在这么多人里头筛选他个人觉得不错值得交往的人,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索性都维持着一个淡淡的交情。

    不过也正是如此,渐渐的,年轻一些的官员中,渐渐的有以姜荣安为中心的趋势。也许有人开始是抱着一些别的心思,但随之被姜荣安的学识所折服。

    宴席过后,姜荣安跟廖家大舅子转换阵地继续聊天,不过此时的话题就换到了还在下的这场雨上,谈到了其持续性可能导致的后果。

    古青娅听着温氏说了不少的话,被再三交代了许多禁忌,终于被放过之后,她就坐在窗前,看着外头的雨如断线的珍珠下个不停,轻轻地打了个呵欠,也不知家里那边是不是也一样在下雨?

    姜荣安虽说一直在跟别人聊天,但他一直关注着古青娅的动态,见她有了疲态,就三言两语地结束谈话,准备带着古青娅告辞回家。

    温氏考虑古青娅的特殊,就没有挽留,只再三嘱咐路上小心,冒雨上了马车,车子在雨中飞快驶过,路上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倒也不用担心什么。

    “夫人,快烤烤火。”程水见古青娅进门,马上拿了一块干燥的大布巾过来,厅婶还带着一个炭盆。

    “这雨下得真大,也不知要到什时候,这菜价只怕又要涨了。”厅婶将一个竹编的罩子罩在火盆上,这一般用来烤干布巾等小件衣裳的。

    “我来吧,你们去厨房准备点姜汤。”姜荣安拿过布巾,将程水给支使出去,上前替古青娅拿掉发钗解散头发,动作轻柔地擦起来。

    古青娅换了双干爽的苇编草鞋,“早上出门看着雨要停了,这又下起来,可别涝了。”古青娅有些担心,说话的同时将一双一模一样的鞋子递给后面的姜荣安。

    “应当不会,不过若是继续下下去,怕会减产。”姜荣安顿了顿,“南方正好赶上双抢,若是持续下雨,稻子没法晾干,发芽发霉损失就大了。”

    “但愿没我们想的那么严重吧。”古青娅有些担心,想起干旱的那一年,也是劳累得很。

    “若是有情况,加急快件也应当到了。”姜荣安不由叹了口气,小暑大暑期间,最怕的就是旱和涝了。

    古青娅默了摸头发,感觉差不多了,“成了,我给你擦一擦。”

    姜荣安没有拒绝,还去搬了把矮凳子,坐在古青娅的跟前,感觉着头皮上轻微的扯动,不由眯起了眼。

    这场雨在姜荣安和古青娅的但心中,下了将近十天,在七月初一的凌晨才停了下来。

    即使姜荣安什么都不说,但古青娅从每日厅婶发愁的脸色和话语中,通过市场上的物价变动以及各种小市民间独有的小道消息,也拼凑出一个大概来。

    还好雨停了,要是再接着下下去,可要教人崩溃的,起码下雨地区的灾情会更加严重。

    “谢天谢地,感谢老天爷,这雨终于停了。”早上起来,古青娅就看到厅婶在院子里对着天空又跪又拜的。

    古青娅不由叹了口气,在这看天吃饭的年代,人的力量太薄弱了,不像是藏书阁里头那些未来的书,有不怕日晒雨淋的交通工具,速度又快,有个什么都能很快反应过来,自己所处的时代到底还是跟不上啊!

    “夫人,您先别出来,这院子滑着呢,先等晒干了。”厅婶起身看到走廊下的古青娅,急急忙忙走过来,虚扶着她。

    古青娅点了下头,“等正午看看,若是天气还好些,就把衣服被子等晒晒。”

    “我都交代下去了,夫人您有什想吃的,我出去瞧一瞧。”厅婶估摸着再晚出去就什么都买不到了。

    “没什想吃的,你看着买,路上小心些。”古青娅点了下头表示知道了,准备让程水把躺椅搬到廊下晒晒太阳,许久不见太阳,人又没活动,感觉自己都要发霉了。

 第305章 意见

    姜荣安没有想到自己会收到这一些数据,是有关于这场长达十天大雨所造成的损失,因为不是连成大片的,所以看起来影响不大,而实际上损失并没小到哪里去。

    这场雨的范围主要在沿海一带,包括向阳府西州府等,统统都没有逃过,不过损失的话,明显是北方比南方的大。

    南方大部分双抢,开始下雨的时候收割的稻子已经到了尾声了,而南方在应对这方面的经验也不少,几乎每家每户都极建有类似北方的炕,就是用来专门烘干水汽的。

    谷子只要烘干了水汽不让在下雨期间发芽,等到出太阳再完全晒干就成。

    损失主要是在北边,长时间下雨根部会被泡烂,这是预计的损失,好在现在北边的作物种植比例有所改变,还不至于损失太大。

    这样的持续大雨并不少见,经验丰富的百姓们可有适当的应对经验,都是靠天吃饭,也不会怨天尤人。除非是真的碰到颗粒无收,活不下去的时候,否则谁也不至于做出过分的事情。

    但对于掌权者来说,往往是走一步看两步三步的,任何不利政权稳固的事情,都要有应对的方案才行。

    姜荣安表示自己只能保持沉默,他能够从藏书阁中拿出一些适应的法子,但不代表对于这种自然天气就有办法了,除非技术发展到可以无视某些自然环境的时候。

    考虑了半天,姜荣安没有马上提笔写回执,速度过快对他来说并不是好事。对于上面的人来说,就能理解出好几种,一是他对于这种情况的应对成竹在胸,要不就是早早预料到有这么一出,特别准备好了如何回复。

    如果是第二种,只是会被认为有心机,若是第一种就会感觉他身上还有更多可以压榨的,甚至有了更高的期待,有更难的事情拿来让他拿解决办法,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的。

    更关键的是姜荣安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陛下吩咐人给自己的,还是说上头的某个人给自己的,总之不要过于锋芒毕露才是好事。

    陛下那边,姜荣安用作物改良刷了一圈,又留下了一个关于新型交通的设想,短时间内他是不想再出风头的。

    所以姜荣安在翰林院找了好些书,有关于近一百年来各地天气变化导致的灾情的应对方案,以及相关的总结,他想要看看前辈们是怎么写的,他依样画葫芦就成了。

    可以新颖些,但不能太超出,在冒出头之后就要迅速缩回来蛰伏着,积蓄力量等待这下一次爆发,而不是一直顶着出头鸟的身份,那么大的目标不用瞄准都能打。

    实际上姜荣安猜的也没错,这并不是陛下给他的任务,总结一直以来都是由翰林院的人来总结整理的,只不过这次提前了而已。

    而这次并不知只有他一个人得到这样的任务,跟他同期的榜眼探花也一样。

    回家的时候,姜荣安手里还带着好几本书,这让古青娅有些奇怪,要知道有了藏书阁之后,姜荣安往家里拿书的情况并不多,就是有,那代表很有价值。

    姜荣安习惯性地跟古青娅谈起自己碰到的事,妇人因为环境关系的确见解有些短浅,但并不代表说的意见全部没有参考价值,更何况古青娅是与众不同的。

    “你考虑的确很好,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