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人间的关系复杂,而孩子间也不遑多让,严青茶从外头兴冲冲地回来,“姐姐看,有人请我麦芽糖,好甜。”

    古青娅知道严父那边的情况,一听严青茶的话,脸色马上沉下来,“严青茶,谁让你随便要别人家东西的?”

    “别人家请我,我为甚不能要?”严青茶不服气地说道。

    古青娅冷笑了两声,“拿人手短,你吃了他们家的东西,哪天你就要卖掉自己还给他们。”

    严青茶见古青娅这么严厉,眼角下拉,嘴一张就哭了起来,“大姐,你坏,我不理你了。”

    “你哭什么,难道人家给你糖没跟你说什么?是不是让你跟爹传话?你就不能学学青朴,这段时间先乖乖呆家里吗?”古青娅有些恨铁不成钢,伸出手指头戳着严青茶的小脑袋。

    严青茶一想好像真的是这样,委屈变成害怕,倒哭得更凶了,“呜呜呜呜!”

    古青娅叹了口气,起身去找了一块一斤的红糖,跟严父提了下这事,“拿着,将这红糖拿去还给人家。”

    “红糖太大块了,他们给我的麦芽糖才这样子。”严青茶比了下小拳头,她也是分得清两者的分量的。

    “多出来的是赔罪的,看你以后还敢嘴馋不!”

 第188章 帮忙

    严青茶因为这一件事,被严父狠狠批了一顿,禁足在家里,很是闷闷不乐。

    而严素锦过来时,也跟古青娅说了件事,“你说那些人的脸皮怎么就那么厚呢,要我找你拿种子什么,把事儿想得那么简单。”

    “其实我觉得村里有些人对这个种子未免也太过在意,总感觉不对劲。”县太爷亲口说了,由自家试种,那么那些人三番两次地要种子要果实什么的,很像是有人在后头指使。

    “嗯?”严素锦有些没反应过来,“青娅,你想到什么了?”

    “我家种出来的这些东西,首先是我们家是没有决定它们的去留的,一切都要县太爷张口,那些人缠着我家要,若真给了,县太爷怪罪下来呢?”

    严素锦跟着想到这一层,脸色不由变了变,“你说有人要陷害你们?”

    “估摸是我家太过于出风头,有些人不高兴了。”古青娅当然不知道是什么人呢,但最近自家几件事的确太显眼了些。

    “有些人的想法,真是让人想不通。”严素锦叹了口气,“青娅,不想这些让人不高兴的事了,我们身正不怕影斜,没事的。”

    古青娅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那些人也就能做一些膈应人的小事了,还真不敢弄出什么大事来,起码严父因为沤肥的事已经在县衙那边挂上号了。

    农桑农桑,一个地方的政绩最看重的方面,而三化县并不大,能做出的改变也不多,严父献上的沤肥法,不能说对农桑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起码也是一个小政绩。

    今年的雨水光照都好,桑叶长得好,价格上不去,不过胜在量大,小舅古成名竟然也做起贩卖桑叶的生意来。

    满载桑叶的船只在水面上来来往往的,小舅的生意还不错,卖完得了空闲还买了糖来找几个外甥外甥女。

    严父也没曾想要与古家的人老死不相往来,古成名为人还算不错,两人倒是熟悉起来,还能坐下来喝一杯。

    熬蚕的时候,每日的日子都是忙忙碌碌的,不知是何时,今年没熬蚕,古青娅还有点不习惯,到了小满的时候,已经有生丝上市了。

    正如之前预料的,今年的生丝价格降了不少,不过许多人家的生丝出率也高了些许,算下来,跟往年差别不是特别大。

    严素锦虽说没参加家中的熬蚕,但是后续还是要帮忙的,剥蚕绪,挑蚕茧煮茧做丝什么的,还是很忙碌的,就没再过来看书。

    不过古青娅也没闲着,她收拾了下东西,准备去吴家那边帮忙做丝,怎么说也算是熟手了。之前也有一些人来请她去帮忙,不过都让严父给推了,主要是跟这些人家不熟,丝做好做差了都难说。

    吴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迹象,每个人都在忙,古青娅去看了下古氏,还没说上两句话,就被安排到一架丝车前了,这个时候她才注意到做丝的规模大了不少,而且很明显的,里头有许多陌生人。

    看来,冷盆缫丝法的秘密也保存不了多久了,且这个也不算是自创的,被传开去损失也不大。

    冷盆缫丝法是煮茧做丝的一个进步,终有一天所有人家都是这样,想要与众不同,要么是品种,要么是丝织法。

    这些想法只在脑海里转了一圈,古青娅就专心地做起事情来,大家都忙,已经没空去注意旁边的丝车是什么人了。

    做完丝,古青娅也没有多停留,就先走了,吴家会做东请大家吃一顿好的,犒劳这些天的辛苦,不过古氏觉得这样的场合,女儿已经不再适合了。

    回到家里,古青娅好好睡了一觉,严父古氏现在不让她放牛也不让下田,只能在周边的菜园子内活动,姜荣安带回来的那些种子,许多都是她在照顾的。

    严父也没闲着,地里要施肥,水田要加水,许多事够忙的,好在严青茶还懂事些,带着严青朴放牛什么的,倒是省了不少功夫,要不严父一个人还真忙不过来。

    而此时古青娅正在菜园里发愁,发芽率最少的那个种子,十几株竟然是藤蔓的,现在已经往四周爬了,想办法给搭架子,但好像不管用,不像角瓜丝瓜那些会顺着往上爬。

    而这个时候移植已经太晚了,没办法,只能尽量将藤蔓牵到别的作物下方,不遮盖住了。

    摘了一把嫩嫩的空心菜,加上地里拔的野菜加个鸡蛋,也能做两个菜了,若是不够,就再加一把地瓜叶,总之,古氏不在,饭菜就粗糙了些。

    “青娅,去村里屠夫那里问问还有骨头不,买一根回来熬着,你娘今天不会来明天也该回来了。”严父在外头洗了手脚,看了下菜园子的情况,很茂盛。

    “行,爹,等会菜我回来炒,您要是饿了,就先喝一碗稀饭。”古青娅应了,就往村里去。

    刘屠夫家里也有人在买肉,看到古青娅到来,不由叫道:“哎,这不是古小灵的女儿吗,听说你娘在吴家用一种新的做丝法,你可是晓得一二不?”

    古青娅微微皱了下眉头,说话的妇人有点眼熟,不认得是谁,“这是我娘的事,我怎晓得?刘婶子,还有骨头不,我要两根,然后一块五花肉。”

    刘屠夫家那位点了下头,“正好剩两根,五花肉只有一斤不到,你要不来点猪肺,今天这个还有。”

    古青娅犹豫了下,“猪肺就不要了,有小肠吗?”古氏熬蚕饮食肯定不那么规律,可惜猪肚都是要提前预定的。

    那妇人见古青娅不咋理自己,说话就阴阳怪气起来,“哟,我就问个事而已,有必要给我使脸色看吗?”

    “婶子,那是我娘的事,我做女儿的哪里会过问,还有,您还不回家做饭吗?”古青娅扯了下嘴角,这个妇人真是莫名其妙。

    “哼,小丫头倒是伶牙俐齿的。”那妇人说着,转身就离开。

    刘屠夫家的见状,不由笑道:“可是走了,就在我这边跟我磨,哪有白送猪肺的道理。”

    古青娅笑了笑,没有接话,“婶子,您称一下,骨头砍成两段。”心里却在想,冷盆缫丝法现在有多少人知道了?

 第189章 改变

    古青娅回家路上还在想这个问题,吃过午饭,就抓了一小篮的花生来剥,严青朴见了,也屁颠屁颠地跑来帮忙。

    “姐姐,那石头真的会发光呢。”严青朴凑到古青娅的耳边悄声说道。

    “嗯?”严青朴不说,古青娅都忘记这回事了,“要晒太阳才能发光?”

    “是的,晒两个时辰,可以用一个月呢,可亮堂了。”严青朴略有些得意地说道。

    “……”敢情这个小子都自己研究出来了,“比那蜡烛还要亮?”

    “是的,姐,晚上你来我屋里瞧瞧。”古氏不在,严父又是个粗心的,压根就没注意到小儿子做了些什么事。

    “那你想过以后怎么办吗?”晒太阳就能发光,比那蜡烛还好使,这东西要是传出去,家里肯定遭殃了。

    “我还不知道呢,再看看。”虽说自家现在能跟县太爷搭上关系,可是真的算的话,县太爷的能量还是太小了,护不住自家。

    “捂住自己的嘴巴,别说出去了,外头的人可狠毒呢。”古青娅压低了声音,“行了,帮我剥花生吧,跟小肠一起炖,娘今晚没回来明天肯定回来。”

    严青朴用力地点点头,想起今年是癸卯年,有秋闱,也不知道姜荣安这个姐夫会不会给力点,进入明年春闱,不求登入金銮殿,怎么也能认识几个背景强大的人吧。

    在自家没有强大靠山前,他绝对不会将这东西拿出来的。

    想了想,古青娅又有些不放心,“你可要藏好了,对了,那东西也不知对身体有害没,你可有什不舒服?”

    “姐,我好着呢,没事的。”严青朴笑着说道,前世也没有听说有什么问题啊,就是不知道那座宅子里他们没捡到的石头被人发现了没,真是便宜那些人了。

    “你也收收心,蚕季过了,你也去学堂罢,早点读书的好。”古青娅想了想说道,这两年陆陆续续教了严青朴不少,脑袋瓜不错,也不要求他们一定要金榜题名,考中秀才能免了赋税就行了。

    “姐,这个不急,我看大哥读的,有些我都会呢,就算再晚去,也跟得上。”严青朴扬了扬下巴,“不过今年秋闱,你不担心姐夫吗?”

    “什么姐夫,叫姜大哥。”古青娅觉得脸热了下,只是定亲而已。

    “姐,你别害羞了,早晚的事,我挺看好姐夫的。”严青朴有时候想一想前世的事情,再想想现在,感觉真是像在做梦,家庭完整,大姐有完整的归宿,二姐的心性也不差,父母身体安康,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这种事情,随缘。”古青娅还是知道功名不是想取得就取得的,有时候真是命中注定。

    古青娅拿了两个一大一小的陶罐,小肠清洗好加花生加清水下去慢火炖,骨头向来都是熬一大锅汤的,根据情况加东西,也是难得的加餐了。

    不出所料,当晚古氏就回来了,梳洗了下,吃了饭喝了汤就躺下睡了,可见有多劳累,也就只有在家中,才敢睡得这么熟吧。

    严父将今天割来的草送去刘家那边,都说两个人吃饭食欲好,动物也一样,两只牛都长得很好。因此严父回来的时候,只看到古氏在熟睡的样子。

    “都吃饭吧,小点声,别吵到你们娘了。”严父压低了声音,他当然心疼媳妇,可谁叫她的熬蚕收入是家中的大头呢。

    “爹,要不杀只鸡给娘补一补?”严青茶低声说道。

    “咱家的鸡都下蛋了,我明个儿村里问问去有没还没下蛋的。”严父点点头,古氏真的需要补一补。

    古青娅在一旁没说话,心里却想着在藏书阁里找一找一些补身体的药膳,若是能找到其他营生就更好了,熬蚕也在熬人啊!

    “娘,您怎不多睡会?”古青娅起床准备做早饭,没想到古氏已经在厨房里忙活了。

    “没事,我睡好了,这些日子家里辛苦你了。”古氏笑着说道。

    “娘,您才辛苦呢。”古青娅摇摇头,走到古氏身边,压低了声音,“娘,昨天我去刘屠夫家买骨头,那有个婶子问我吴家新的做丝法呢,这是传出来了?”

    古氏点点头,“的确是,不过他们都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今日吴老爷对所有做丝的人都敲打了一番。”顿了顿,她接着说道:“冷盆缫丝法是不会一下子流传开来的,尤其是现在吴家靠在府城秦家那边。”

    虽然古氏没说很清楚,但是古青娅却听明白了,“也不知道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有利有弊吧,我们别多嘴就是。”古氏拍拍古青娅的头,“听说我熬蚕这段时间你们小舅经常来?”

    “他来卖桑叶,就顺便来家里坐坐。”古青娅老实地点点头,知道古氏对小舅并不讨厌。

    “嗯。”古氏点了点头,“青娅,你说以后要是不熬蚕,专做纺织如何?”

    古青娅心里有些奇怪,古氏怎么突然问这个,难道是这回熬蚕有了什么事情?“纺织当然比熬蚕好,起码不用整宿地睡不好,刚眯会就要起来,就是咱家没织机。”

    “织机倒是可以而花钱买,不行的话,让你爹学着做一个。”古氏似乎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先准备着罢,这两三年完成就好。”

    听了古氏的话,古青娅两眼一亮,让严父做一个,藏书阁里肯定能找到图纸什么的,说不定能找到一些织法呢。

    自己最近找的书,上头有说过不同品种蚕蛾配种的事,据说得出的丝很好,就是无法传到下一代,还是要继续异种配种。

    这一种事情,古青娅也不敢说,应该许多人都接受不来,所以想要得到一个好蚕种,真的是要看变异的程度以及运气了。

    因为从未想过学纺织的事,所以古青娅也没特地在藏书阁里找这方面的书籍,都是偏向于蚕桑以及农作物的,还有姜荣安和严青禾可能会用上的书籍。

    “娘,我们家肯定可以的。”古青娅握了下拳头,改变总比不变的好。

 第190章 成熟

    熬蚕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古氏竟然产生了学纺织的想法,古氏不说,古青娅也没缠着问,她打算悄悄问问刘冰冰,是不是知道点什么。

    不过可惜的是,刘冰冰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她被分的蚕房离古氏的地方很远,每日能见上一次已经是很难得的了,更别说说点什么,再加上大家都忙着熬蚕,也没心思关心其他事,就不清楚了。

    古青娅有些失望,没法知道真正的原因,只能猜测,吴家方面肯定不会为难古氏,那就是秦家来的人?

    这个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府城的人看其他地方的人总会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更别说还是处在秦家这样的大家族,自然是眼高于顶,受古氏管教,肯定是心有不甘。

    即使古氏临时学了不少的御下诀窍和方法,但是架不住别人有乱七八糟小手段,不会让吴家抓住错处,让古氏不舒服却容易得很。

    而且古氏的性格不是事事在意的人,肯定是那些人说了什么过分的话,但往另一方面想,能有改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日子一如既往,平凡而平淡,通过藏书阁,古青娅已经将几种新作物的名称找了出来,除了玉米,那爬藤厉害的是西瓜,其他的实际上她都见过,只不过是品种不同,样子差别太大罢了。

    古氏一回来,古青娅进菜园子的机会更少了,藏书阁上叫西瓜,实际上叫绿皮瓜的,三化县很少有人种植,卖的也少,主要是价格贵,看来这瓜要是长得好,今年能小小地赚上一笔。

    不过等到开花结果的时候,一切就很明显了,经验丰富的严父和古氏就分辨了出来,他们也不失望,同样是豆,还要分大小呢。

    到了六月夏收的时候,又收到了姜荣安和严青禾的信,这次捎带了不少晒干的海产品,一大股的腥味,闻着很是不习惯。

    信上说了姜荣安要去参加秋闱的事,而严青禾陪同,不过考试场却不在向阳府,而是在隔壁的西州府,那是一个更繁华的城市。

    古氏并不知道秋闱的具体时间,就问了下严父,才知道是在八月中旬那段日子,“这么重要的事情,我寻个时日,带着青娅去拜拜,求支签。”

    严父点点头,“地里的活我们请人快快做了,菜园子里那些,我总感觉不放心。”

    古氏本来也舍不得出那些双抢的工钱,可是菜园子里的确让人忧心。在大致鉴别出是什么品种后,他们就上报给了县太爷,可以说,没有一样比得上玉米的重要和特别。

    因此,除了玉米,其他的严家都可以自行处置。

    那些不同品种的蔬果,在陆陆续续成熟的时候,送了一些给县衙和吴家那边,其余的,东一家要一点,西一家要一点,自家并没吃到多少,不过品种不同,味道也是不同的,倒是有不少人家提前要种子了。

    古青娅看着玉米杆子由青翠的绿渐渐地变成青黄,那棒子也越来越结实,很想要掰个尝尝味道,但是县衙那边却是派了衙役来统计过的,压根不能动。

    但是玉米杆子高,又长得特别,也不知道怎么传的,从结果开始,就有人来看稀奇,不得已,严父还去找人要了两只狗回来,专门守着。

    人多就杂,严父已经发现好几个二流子的身影了,他觉得玉米可以摘的时候,就通知了县衙那边,又找了里长,安排了些人轮班守着,就怕让人钻了孔子。

    不过县太爷却说要等植株半枯的时候摘,最能看得出重量,不得已,守着的人只好一直继续。

    “爹,快来看,有玉米被老鼠啃了。”早上,照例去菜园子看究竟,结果竟然发现地上有细碎的东西,走近了一看,竟然有好几个玉米棒子被祸害了,外壳被剥开,里头的颗粒消失了大半。

    在外头守着的人也没想到还要防动物,昨夜是有听到狗叫,却没多想,没想到是老鼠鼻子这么灵光。

    “这就是果实,长得真不一样。”

    “就是,也不知道味道怎样,个儿看着挺大的,吃两三个估计就饱了。”

    “真是可惜了,让老鼠祸害了,得值多少钱呀。”

    看守的人议论纷纷,脸上是好奇夹杂着心疼,稀罕的东西,总是能卖出高价的。

    严父上前看了看,的确是老鼠祸害的,好在不超过十个,忙叫了人去县衙报信,再不赶紧摘了,今夜过去,估计一半都要遭殃了。

    县太爷亲自带着人过来,还带着几辆空车,衙役更是佩戴整齐,给人一种震慑的氛围,让人不敢轻举妄动。

    县太爷走了一圈,问了严父几句话,就让衙役去动手,直接整棵拔起来,堆放在一起,然后再一个个地掰。

    县太爷亲手剥开一个,里头的玉米颗粒排列整齐紧密,且按压结实,拿在手里还挺重的。

    将剥下来的玉米壳拿到马前头,马没有任何犹豫地啃了,再看其他马匹的样子,似乎对眼前这对食物很感兴趣。

    不过县太爷也没将所有玉米给搬走,留下了三棵比较瘦小的植株,“严木,你们几个的功劳,本官会牢牢记住的。”

    严父看着地上的三株,那上头大大小小算起来也才十个玉米棒子,再看其他人的眼神,忙搬进屋里去,打定主意等会这些人说什么都不松口。

    “哎,青禾爹,别小气啊,好歹让我们尝个味啊!”

    “我们也不求啥,你好歹给我家留两粒种子呀。”

    “青禾爹,我们守了几天几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给几粒种子呗。”

    在场的人闹哄哄的,都吵着要种子,大家都没想到县太爷会留下这么少,而且连植株都一起搬走,只能将主意打到留的那三棵上头了。

    里长见状,“都别吵,具体如何要看县太爷如何处置,指不定大家都能分到种子呢,严木家也没几个,大伙就别盯着了。”

    “里长,怎么回事,县太爷会分种子?”许多人抓住这个重点,追着里长开始问了。

    “这是我的一个猜测,毕竟严木家种的这些太少,要算出亩产量不容易,我看大伙还是好好表现,指不定能多发些种子呢。”里长说话也有一套,真发种子,也是过里长的手的,到时候要发给谁,发多少,还不得看他,不过村民们哪里会那么深入地想呢。

 第191章 失败

    见里长成功转移了注意力,严父马上关门落锁,还好早上起来得早,又发生了这事,大门还没打开。

    听着外头里长的话,严父觉得这个县太爷很可能会分出一小部分种子安排人试试第二季的情况,不过很肯定的是,自家肯定是轮不到了。

    不过这样也好,这可不是一件好差事,而且这几个玉米,大多是要留种子的,看来没个人只能吃个两三口尝个味了。

    “爹,闻闻味道,是不是甜滋滋的。”古青娅将玉米棒子摘下来,就将玉米杆子的叶子剥掉,折成两半,一半递到严父跟前。

    “姐,这可以吃?”严青茶凑上来,有些好奇地问道。

    严青朴揉着还没怎么睁开的眼,折了一根杆子,直接就啃了,上辈子这东西出现是出现,不过却没这么早,而且也不是由三化县传开的,变化真的是太多了。

    “青朴,好吃吗?”严青茶好奇地说道,到底好不好吃啊,真的好像啃一口,这样看着真有点像是甘蔗呢。

    “好吃,有点甜。”严青朴点点头,等传开以后,随处可以看到掰杆子啃的孩子,更有那熊孩子掰了还没长成的去卖,反正以后事儿多着呢。

    严父接过杆子,啃了一口,味道的确不错,但也只能解解馋,不过要是喂牛马什么的,却是再好不过了。

    “行了,收拾一下,先吃早饭了。”古氏将早饭端上桌,看那边父子几个手里拿着玉米杆子一脸满足,不由很是无奈。

    古青娅嘴里应了两声,手脚却很快地将玉米给剥开,很快就在笸箩里摆了一圈,“娘,这几个太小了,晚上切成几段,跟粥一起煮了。”

    “煮了也太浪费了。”古氏微微皱眉,她敢肯定,这几个拿出去卖,肯定也有人拿着银钱要。

    “可也做不了种子啊。”古青娅并不知道古氏所想,只单纯得想让父母尝尝。

    严父点点头,“就按孩子说的,余两个出来,好的那些等会我拿去里长那边晒。”里长家里除了前头的大天井,后头还有小天井,外人是不可能跑进去的,总比自家门口来来去去的人多。

    于是这一段时间内,大家都在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那玉米啥味道,啥时候才能种呢?

    而那些孩子从严青茶和严青朴口中得知玉米杆子也能吃之后,也打听了下县衙那边的,结果知道全都喂马去了,顿时满脸可惜,可以当甘蔗啃的好东西呢,就这么便宜那些马了。

    而带回县衙的那些玉米剥出来之后,自然不可能全都留种,不饱满的全都煮了吃,县衙从上到下都尝了个味,有些心思活络的当值的,就想着怎么让县太爷给弄到自个村里去种。

    而县太爷齐秋生却是有自己想法的,姜荣安说着东西在当地的种植并不广泛,因为是海岛,风大浪打的,玉米高,容易吹倒了,而且当地温度高,可以种三季的稻子,一点都不稀罕这东西。

    当地不稀罕,自然是不会推荐出来,他关心的是,有没有人将它带走去推广,若目前只有自己,那这些完全可以留作种子,明年大规模地种下去,上报上去的话,功绩自然不同。

    不过就目前来看,还没有听说什么消息,而没消息就是好消息,但愿自己的打算没有错。

    齐秋生的确打着第二季的主意,找了严父,具体询问之后,却不是很确定。

    严父没有隐瞒,三化县这边秋季降温会稍快一些,而玉米这东西看得出来是喜温的植物,不像麦子那些,真种的话,收成肯定不会太好。

    不过严父还是说了另一种可能,就是明年的时候,在第一季还未成熟的时候就种好第二季,刚好可以赶上时间,但今年是不可能的了。

    齐秋生这时候,却是有些庆幸自己连任了,要不然这功绩就白白送人了。任何时候都会有机遇,就看能不能把握住了。

    虽然严父这么说了,县太爷还是安排了人去试种,这是不意外的事情,猜测总不如实际动手更有说服力。而一切也如严父所猜测的,没安排到太来村来,具体在什么地方,也就没人清楚了。

    玉米一事完,还有西瓜的事呢,地里一个个圆滚滚的,早就有人注意到了,不过到底没玉米那么引人注目,玉米一被拔掉,就很明显了。

    这东西到底是有人听说过的,价格贵,也就有人来问问价格,却没人说要买的。

    不过发生了老鼠偷吃的事情,古青娅姐弟三个将地里查了一遍,愣是没一个有被啃过的,心里奇怪,看到有的瓜蒂部分都枯萎了,就拿了个回家尝尝味道,难不成还不是西瓜不成?

    结果用刀一切开,古青娅都要呆了,跟自己在藏书阁里头看到的图片不一样,里头哪里是一片红色的镶着黑色瓜子的瓜肉,分明都是青白色的皮,有点想是去了皮的丝瓜,只有中间一个碗口大小的红色瓤,还满是是黑色瓜子。

    “大姐,这是什么东西?”严青茶和严青朴本来满抱希望的,结果一看,都傻眼了。

    古青娅也有些愣,这不对啊,明明是西瓜啊,怎么就长成这样了呢?

    “要不,试着吃一口?”古青娅建议道,切了三小片,一人拿了一块,那青白色的瓜肉有点酸,没什么甜味,红色部分酸大过甜,总之,没什么好期待的。

    “姐,还是给牛吃吧,它们肯定喜欢。”严青朴皱着眉头说道。

    古青娅却觉得心疼,早知道种出来是这东西,当初就该拔掉,多占地方啊!

    不够一切要怎么处理,还是要等父母回来再说,也许他们有别的主意呢。

    严父是没什么主意,古氏也想不出,古青娅又死活不让喂牛喂猪,最后捧了切开的半个去找鲁婆婆要办法,她做饭见过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说不定也见过这样的西瓜呢?

    听着古青娅说,鲁婆婆却哈哈大笑,“现在知道为啥没人光顾你家这些瓜吗,就是这原因,那些偷儿老精了,什么消息都一清二楚,肯定是有人已经光顾过了。”

    “什么?那为啥狗儿没叫?”

    “傻丫头,让狗不叫的方法多的是”鲁婆婆拍拍古青娅的头,“也别急,这瓜还是能做点吃的,跟我来。”

    古青娅有些郁闷,原来小偷也会看人下筷的。

 第192章 变化

    古青娅看着鲁婆婆手脚利索地将这个大西瓜给去了皮,又将红壤分出,手上的刀光闪动,没一会她就看到案板上一堆堆粗细一般的丝,颜色略呈豆青,看起来就非常的清爽。

    鲁婆婆下水捞了下,放到盘子中,放入各种调料,而后递了一双筷子给古青娅,“喏,尝尝。”

    古青娅是很相信鲁婆婆的手艺的,举起筷子挑了几分,入口的味道怎么说呢,有点不习惯,但吃完后又有点回味,让人忍不住想要继续。

    “婆婆,您说这个可以当菜吃。”古青娅惊喜地说道,如果说将用心照顾了好几个月的绿皮瓜当猪食,那该有多心疼啊,还不如地头随处种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