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加上严二叔和钱氏,很好,四个儿女全部都到齐了,方氏略点点头,很好,免去自己一个个通知,正好今天一次性将事情给说了。

    “娘,您怎么能去县衙请求县太爷判和离,您怎么能这么做,你这让我们以后在乡里人面前还要怎么立足?”严水儿一开口就是指责,还是为的自己,并不关心方氏和离后的生活会如何,只在乎和离对自己家的影响。

    严二叔在一旁附和,“娘,水儿说的是,谁有主动将自己的夫君告上县衙,要县太爷判和离的,您这不是让大家看我们家的笑话吗,以后谁还跟我们做生意?”

    “娘,夫君说的是,再说咱们家的姑娘可都不小了,以后谁还敢娶咱严家的姑娘啊?”钱氏皱着脸,很是忧心忡忡的,哪有这样当婆婆的,一点都不顾及孙女儿的名声。

    方氏顺着钱氏声音的方向看去,脸上凌厉之色一闪而过,“你们都觉得我上诉状坏了严家的名声?”

    严双儿只坐在一旁呜呜呜地哭着,并不说话,而严二叔和严水儿互看了一眼,“娘,您这样做,影响这的不好,咱们是一家人呢,有必要到对簿公堂的地步吗?”

    大姑丈陈向南和二姑丈王有互看了一眼,他们都是做生意的,眼光不同,也没错过刚才方氏身上那一闪而过的气息,他们只怕都对这个岳母一点也不了解啊!

    严父见弟弟妹妹都跟审问犯人似的对方氏问罪,非常的不高兴,“严山,严水儿,有你们这么跟娘说话的吗?我并不觉得娘做的有错,你们都觉得爹各种好,怎么就没看见他纵容那个野女人要煽动村里人强迫娘让位?”

    “你们扪心自问,娘有做错什么吗,她只是不想与人共事一夫而已,这有错?我可不忍心让娘去看爹的脸色,受那个女人的气!”严父说着说着,就拍起桌子来,他以为这些弟弟妹妹,就算不支持方氏,也不会说什么过分的话,看来是他想错了。

    严二叔和严水儿听了严父这话,脸色也不怎么好看,在方氏要和离这一事中,他们做子女的的确不能站什么位,毕竟他们都早已成家生子,也早就分家,压根就没有是跟父还是随母的问题。

    “我们说话,你多嘴什么?难不成这事里头你也插了一手?”严水儿恼羞成怒,对严父说话就一点都不客气。

    陈向南不由皱着眉头,这个媳妇真是越来越过分了,他一把扯过严水儿,厉声道:“你怎么说话的,瞧瞧你现在的样子,有这样跟娘说话的吗?你是觉得你自己做的事说的话就很有名声?”

    也许该严格管教下了,要不然还不知道严水儿这张嘴以后还会说出什么话来。

    “你……”严水儿有些没反应过来,陈向南怎么会阻止她?

    “岳父和岳母的事,不是你们做儿女能够插手的,我们过来要了解的是老人以后的赡养一事,而不是去指责,质问甚至怪罪,你没有立场,也没那个资格!”

    陈向南看得很清楚的,自己媳妇就是管得太宽,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对的,以前不觉得有什么,现在一看,问题大着呢,他也是要做生意的人,家里可不能有这么一个拖后腿的存在。

    别看严水儿在严父他们面前很横,但是她还是怕陈向南的,陈向南一开口,她就算心里再有不满也不敢开口,乖乖地站在一旁。

    一旁的王有见了,朝陈向南挑了下眉,这个姐夫驭夫有道啊,再看看还在哭的严双儿,倒是给自己省事许多。

 第149章 推波助澜

    听到陈向南说起方氏以后的赡养问题,严父马上开口,“娘一直都是跟我们住的,以后也一样,你们也不用担心。”不用担心方氏会去打扰你们。

    严二叔沉着脸看向方氏,“娘,这事真的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吗?爹又不是故意的,那是他失去记忆的时候犯下的错,就不能原谅吗?”

    方氏冷哼了声,“老二,你凭什么觉得我有那么大的心胸去原谅?你就没想过你做的这些事时有考虑过我,有多让我这个当娘的寒心?”

    “娘,我做的没有错。”严二叔丝毫不觉得自己做的有错,为自己的利益争取,这有什么错,其他人难道不该为他着想吗?

    “那我要和离又什么错?你当儿子的可以帮着后娘来欺负亲娘,我为什么还傻傻地任由你们欺负?”方氏冷哼道,抬了抬下巴,这个时候,她的身上有着一种不同的光彩,“你们今天来得也正好,我正好有事要跟你们说。”

    “我与严承这几十年来,并无多深厚的情感,他能护着别人伤我,我也没必要守着这个位置不放。和离后,你们也不用担心我的赡养问题,我自有我的去处。”方氏既然会递诉状,那她肯定是做好退路,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决绝而冷酷。

    严父和古氏惊讶地看向方氏,他们都没想到方氏竟然是想要离开,尤其是她看不见,这该有多麻烦?

    “娘,您要去哪里?难道儿子这边不适合吗?”严父急急忙忙问道。

    “不用多想,我要走自然有我的理由,届时会与你们书信联系的。”不知道怎么的,想到就要离开这个呆了许多年的地方,方氏一点感伤都没有,反而觉的有点兴奋。

    儿女们都已成家,她还真没有什么可担忧可牵挂的,未来的生活,她特别地期待。

    “娘,……”严父声音有点哑,他不知道该说什么才能说服方氏留下来,他才反应过来,方氏早就做好了离开的准备,为什么没有早早地察觉呢。

    严双儿这时也停下了哭泣,不可思议地看着方氏,“娘,您要去哪里?谁来照顾您呢?”她无法理解方氏怎么会抛弃舒适的生活离开,但做女儿的本能让她关心方氏。

    “我自有人照顾。”方氏点点头,“我要说的事就是这个,你们都回去吧,这没必要再劝说什么。”

    陈向南和王有都沉默着,作为女婿,他们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话适合,这个岳母做起决定来还真是能吓死人。

    钱氏的眼珠子转了转,低下头没说话,她刚才说的话并不是真心的,她一点都不想阻止方氏和离,与倩娘相比,方氏多小气啊,又凶得很,自己一点好处都捞不着。

    严二叔很矛盾,他一点都不想方氏和离,这是他无法理解方氏的地方,不过是多了两个人罢了,方氏也多一个人伺候,那倩娘怎么可能比得过正室的地位?

    “娘,您为什么就这么狠心要和离,就没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严二叔觉得方氏太冷血了。

    “严山,你别再说话了,那你考虑过娘的感受吗?爹如果对娘还有一丝情义,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外室到娘面前戳娘心窝子?”严父忍不住想剖开这个弟弟的脑子,到底是在想什么。

    “行了,都不用说了,老二,你还是太想当然了,你们都回去,我不想听到你们的声音。”方氏下了逐客令,明天就是去县衙对簿公堂的事,没精力对付这些。

    而屋里,纪骁生看了一眼一旁的古青娅几个姐弟,没想到能听到这么劲爆的事,递诉状和离,就是在京城,也是很少见的啊,方氏真是个特别的妇人啊!

    眼珠子转了转,也许自己可以助上一臂之力,从古青娅的反应中,可以看得出来,她并不反对方氏和离。

    而另一边,严承也得到了这个消息,第一反应就是暴跳如雷,骂方氏没德行什么的,最后甚至觉得自己被戴了绿帽子,要找人,让这个和离作废,怎么也是他休妻才对。

    对此,倩娘眼珠子转了转,无论是和离还是休离,对她来说都是好事,不过想起某些人的交代,当然是不能让方氏好过,于是她看起来像是为方氏说话,实际上却是给严承的火气上加了一把油。

    每个人心里是各种心思在打转,却都不知道,这场官司最后的结果,将对他们产生多大的影响。

    姜荣安那边,心里很是惊讶,齐秋生怎么会特地叫他过来,等看到那纸诉状的时候,也不由有些窘然,都说清官那段家务事,这话真的不假。

    方氏这样的事情,理应由严氏宗族处理调和的,实在不行才会闹到公堂上,而这事似乎并未经过调和,看来是某一方面是铁了心的。

    齐秋生之所以叫姜荣安过来,是知道这个侄子跟这家人熟,又挺上心的,想问问他的意见,有助于断案。

    不过就在姜荣到的前一刻,他又收到了一封书信,却是要他同意判方氏和离的,送信的人他认识,是七皇子身边的人,所以现在这事好像不是简单的家庭纠纷了,连七皇子都插了一手。

    了解始末后,姜荣安一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不是七皇子的主意,不过也差不多了,是七皇子的表弟,去年端午出事的那位少爷。”

    “……”齐秋生有些无语,详细问了下姜荣安,而后才感慨地说道:“你说着一家人看着就是个普通的,怎么就能牵扯上那些贵人呢?”

    “用世人的观点看着是普通,但能让贵人另眼相看,肯定有特别的。”这是姜荣安很肯定的一点,纪骁生是很受疼**的外戚少爷,即使有失忆时的救命情节在,但肯定有别的原因,古青娅定是个宝无疑,他也确定了不是?

    “这话说得没错,既然如此,届时我会判和离,毕竟这种事情很少闹到县衙来的。”类似的事情大部分宗族内就直接解决了,要么是留孩子,要不就是直接将人都养在外头,很少会不顾原配的感受的。

 第150章 和离

    方氏这可是三化县多年以来第一起诉状和离的事,没多大工夫就传遍了十里八乡,大家都非常的好奇,不少人特地赶去县衙围观。

    严二叔的脸一直都是黑着的,劝说方氏无效后,他回去后企图再去找一些平时村里比较有威望的妇人去劝说,结果却被各种推辞,自此他心里就堵着一口气,非常的不舒服。

    而作为这起事件主角的方氏却是姗姗来迟,她由严父和古氏搀扶着,身后跟着良伯良婶,以及古青娅姐弟几个,以及据说过来给方氏打气的鲁婆婆。

    相比方氏这边的情况,严父那边站的人就多了,严二叔一家以及倩娘母子,还有一些严家亲戚什么的,人数就要多得多,也很热闹。

    因着只是民事纠纷,并不涉及什么,众人只是朝县太爷行了大礼,并不需行跪礼。

    齐秋生看了眼被阻拦在外头看热闹的人,又看了看公堂上泾渭分明的两拨人,看到方氏这边竟然请了个状师,心里略诧异,准备得非常的充分啊!

    “在本官宣布判决前,尔等有别的意见可提出,或许会影响最后的判决。”

    方氏这边并不打算怎么开口,一切由这个二十多岁的状师代为开口,率先开口的他,说话也简单,“我事主认为,严承已死去多年,感情渐消,如今严承死而复生,又有**幼子,我事主愿成人之美,故请求和离。”

    严承黑着脸看着对面的方氏,没有开口,说话的事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也不是严家人,好像是他带回来的手下。

    “我家老爷反对和离,女子素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怎可随意和离?且说我家老爷的过处也是失忆的缘由,这并非不可原谅。”

    “就我调查所知,严承是要坐享齐人之美的,可知眼老爷未有功名在身,又儿子成群早就成家,不符合纳妾的规定。严承想要给新纳的夫人和年幼的少爷一个名分,还曾企图煽动村人逼迫我的事主退位让贤,此事当时在场的村人均可作证。”

    “当初那事纯属误会,倩夫人只是要为自己的过错赎罪,没曾想会引起村人们误会,并非有煽动一说。”

    “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都差点造成事实,无可否认的事,我家事主自认嫁入严家一直谨守规矩,相夫教子,并无错处,如今儿女均成家,责任均完成,和离并不会给严家人带来巨大的伤害,终归是缘分一场,不如好聚好散。”

    围观的人听着,也觉得非常有道理,而且方氏和离也不是为别的,只是为了成全别人,她年老色衰,又眼瞎了,完全没有再嫁什么的可能性。

    想一想,方氏退出这场两女争一夫的戏码,免了夫君犯了规矩的责罚,也让人家母子不用分离,是多么的大度,多么的明理,谁能不为她的举动而竖起大拇指?

    “什么好聚好散?谁知道我不在的这十年发生了什么事?我严承只有休妻一说,可没和离一说。”严承看着对面的方氏,老神在在的,所有的事情全部让一个小伙子来说,就这么瞧不起自己,不想跟自己说话?

    “我知道你当初嫁给我不甘不愿,如今有了这机会,你想要离开,没门!”

    严承几句话,似乎透露了什么惊天秘密一般,围观的人满脸的八卦,就像是那闻到血腥味的蚂蝗,激动异常。

    方氏并没有什么情绪波动,她依然很冷静地站着,并不说话,严承就是这样性子的一个人,自私而自我,觉得其他人都该照着他想的去做,这么多年了,她已没必要去迁就。

    倩娘的脸色微微一变,似乎有些不可置信,袖子中的双手几乎要将手心给掐出血来,这个老头子到底在搞什么,不过是一个瞎了眼的老婆子,还有什么可留恋的?

    “那严承严老爷是想要如何?要求我的事主委曲求全地看着你左拥右抱,还是说严老爷想要看着身旁的娇妾幼子充入贱籍一辈子为奴?在做决定之前,可要想好后果如何?”

    年轻的状师似乎一点都不担心,接的这笔生意实在是太简单了,简直没有任何的难度,对方的错处都是实实在在的,一抓一个准。

    严承黑着脸,正要说什么,忽的感觉腿上被人抱住,就见年幼的儿子抱着自己的腿,两眼泪汪汪,一脸的可怜,再看倩娘柔弱得不成的身子,脑子不由清醒了几分,心里升起几分愧疚。

    “你要离开也成,不能和离,只能休妻。”严承觉得和离太丢自己的面子了,休妻的话,起码错处看起来不在自己。

    “是和离还是休妻,这由县太爷判定,相信县太爷已经看我们双方提交的各种证词,心中有数,难不成你还要质疑县太爷断案的公正性?”

    严二叔数次想要开口,却被钱氏死死地抓住,但凡做儿媳妇的,都不喜欢上头有个正经婆婆压得死死的,方氏离开后,换了倩娘上位,肯定是客客气气的,那日子该多好过,不用看人脸色。

    严水儿和严双儿都在,不过她们和她们的夫婿是站在外头围观的人群中,看起来都很低沉,私底下应该都被各自的丈夫教训过了,并没有开口说一句话。

    齐秋生在公堂上坐着,看得有趣,方氏这一边,很明显的整个气势就不一样,那不是普通人有的,从严承刚才透出的信息来看,下嫁另有隐情。

    心里再好奇,该做的事也要做,“本官已阅双方陈词,方氏怜严健年龄稚嫩,不忍其母子分别,更不忍严家骨血流落在外为奴,愿退出成全,本官素来敬重这般重情重义的女子,准许和离。”

    与状师说话的简单粗暴相比,齐秋生说的话就显得文绉绉的,但听起来更好听,似乎也没抓着男方的错处不放,与严承刚才说的话相比之下,就显得要高大上得多,让人好感爆棚,不会觉得其中有什么隐情存在。

    这是一场没有什么悬念的官司,也就一段时间的话题性,很快就会有别的八卦代替,以后只不过偶尔会有人提起这个主动和离的方氏。

    不是谁都能放得下手中的东西的,大部分人都是选择隐忍。而和离,方氏只能带走自己的嫁妆,其余的却是无法带走,没能力自立的人,又没有老本可以啃的人,自然无法走得如此的潇洒。

 第151章 离开

    “什么,还是判和离?”方梅清气得差点没将手上最喜欢的这套茶杯摔出去,“怎么回事,不是安排了人去走关系,让县太爷一定判休妻?”

    “安排了人去,却是没得到回复,等到判决结束,我们的人才发现送出去的东西不知何时又回来了。”报告这事的婆子也觉得有些奇怪,不过是一桩简单的案子而已,是和离还是休妻根本就没多大的差别,这世上还会有那不贪的官?

    “再去给我打听,到底是谁在里头插了一手。”方梅清很生气,本来她还想找借口去三化县住个两天,顺便看方氏被休弃的可怜模样,没想到,秦二爷却临时通知,要早点回府城,她不得不跟着走,另外安排了人去做这些事。

    “是,二夫人。”

    方梅清阴沉这脸,方如清竟然选择和离,就自己所知,当年她可是没什么嫁妆的,就严家的情况,这些年她还能攒什么私房钱?

    还是说,方如清的手中,还有方家所不知道的方子?又或者说方氏用同样的一个方子找到了另一个靠山,企图来打倒方家?

    如果是最后一种,一定要将这种可能给扼杀在摇篮中,她在秦家的地位并不算高,秦二爷对她还算可以,也是因为方家的那独特的染色法子,若是出现了家差不多的,会如何就难说了。

    “找两个可靠的人,跟着方如清,我倒要看看她一个瞎子,还能翻出多大的风浪来。”方梅清招来一个信任的丫鬟,让她去安排这一件事,这一次外出,想要做的事没成功,感觉太不好了。

    而秦二爷那边,也是知道方梅清的异常举动的,“找人查一查看夫人都在做什么?”本来他也想要去三化县的,毕竟金泽平在那边,来一个偶遇,再以方如清这个大姨姐为切入口来拉近关系的。

    没想到他得到的消息却是,金泽平得到了一批很满意的生丝,已经赶回府城,他也不得不跟着改变计划。这可是一件大事,整个向阳府,在秦家的掌控之下,几乎每一个有特色蚕丝的地方就有他们秦家的身影,现在多了个不知名的蚕丝,这事可不能忽视。

    秦家之所以能到如今的半垄断地位,就是他们秦家人从来都不会小看人一个养蚕人,指不定哪一天就会有新品种蚕丝的出现,而就是这些特种蚕丝,让他们打出了名气,在全国的商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方梅清做的若是无异于秦家的,她以后的许多事都是要限制的,秦家人都是以秦家的利益为先的,不能损害一丝一毫。

    县太爷也判了和离,起初还会有人过来坐坐,后来见没什么八卦可以聊,也就没人来。

    方氏却是没什么想法的,她请了鲁婆婆主厨,然后请了每个儿子女儿一大家子,再加上一些交好的人,办了好几张桌子。

    所有人都很清楚,方氏请的是告别宴,她房中早就收拾好,良伯良婶也早就安排好,就等着将方氏接走了。

    离别前夕,即使是对方氏再有意见的严水儿,也忍不住红了眼眶,方氏这一走,也不知道多久才会再见面,最怕的是最后一面会是要天人永隔的时候。

    “不用为我担心,我是那种会委屈自己的人吗?绝对过得比你们好,该教你们的,我也已经教了,至于如何做,我已管不了你们,但愿你们都珍惜眼前的人和日子。”方氏淡笑着说道,显得非常的洒脱。

    古青娅也忍不住眼眶红红的,再过一个月就要过年了,可是方氏却坚持要走,说她想要过个不一样的新年,儿女们见劝说无效,也只好顺从了。

    方氏前脚一走,纪骁生后脚也离开了,他很是恋恋不舍,但这已经是最后的期限了,必须赶回京城过小年,否则来年就要被禁足了。

    屋子一下子少了两个人,冷清了许多,古青娅非常的不习惯,以前方氏在时的习惯也一时没改过来,比如单独准备她的饭菜,比如在某些事上询问她的意见……

    到底离别的伤感,还是被已经浓郁起来的年味给驱散,古氏很是庆幸,今年因为收入还尚可,给方氏准备的好几身新衣,全都提前做好,正好赶上她离开。

    小孩子的适应能力明显的要强很多,方氏一不在,严青禾几个说笑什么的就不会顾忌着什么压低嗓音了,整个屋子里的看起来没什么变化,终究还是有什么变了。

    既然严承已经恢复了户籍,不管什么原因,终究是长辈,严父和古氏都不能少了该有的礼节,礼貌的问候送礼什么的,不过很显然的,人家看不上也不屑。

    没什么意外的,严承一恢复自由身,很快就挡不住娇妾的柔情蜜语,正式过了户籍,这个倩娘也成了正式的严夫人,古氏的继婆婆。

    而显然的,严承也看不上严父现在住的老房子,带着**幼子另外在天香县那边买了宅子,确定要在那发展了。

    对于叫一个年级跟自己差不多人婆婆,古氏是很有心里障碍,她不像钱氏那样厚脸皮,顶多就是说几声您好,其他的却是不会多说,好在不在同一个地方,也没机会经常见面。

    而严承不在三化县长住,松了口气不只严父古氏,严水儿他们也一样,毕竟倩娘的年纪实在是尴尬。现在住得远,就当一门普通亲戚走动了,要说有不高兴的人,那肯定是钱氏无疑了,她最支持方氏离开,就是为了继婆婆好拿捏,住得远这不是让她打算落空了吗?

    方氏离开后,她的屋子并没有做什么太大的改动,古氏每日都有打扫,她觉得保持原貌的话,方氏再回来也能很快适应。

    不是说不想让孩子们搬进去住,毕竟情况特殊,再说了,严父和古氏已经商量好,明年就将这老房子给翻修一下,后墙往里,这般就能再隔出起码四间的屋子了,毕竟孩子也大了,再在同间屋子里也不适合了。

 第152章 变化

    方氏坐在码头附近的一家茶馆里,面上没什么表情,让人看不出她在想什么,远处的小镇不时传来鞭炮的声响,小年了呢,年味是越来越重了。

    “小姐,该上船了。”良婶走到方氏旁边,小声地说道,脸上掩饰不住的担心,这是过年前最后一趟船了,若是没赶上,就要等到明年初九过了。

    方氏应了声,点点头,将手放到良婶的手中,“走吧。”

    良婶终究将心中的话说出口,“小姐,不用担心,青禾少爷是有出息的,定是能到京城见到天子的,时间不会太长的。”

    “良婶,我不是担心,只是在感慨,都说人老恋旧,我反倒没这种情绪,是不是很不同?”

    “不值得的地方,自然没必要留恋,未来会更好的。”良婶为方氏抱屈,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耗费在这样的小地方,真不值得啊!

    “是啊,会更好的。”方氏应着,与良婶一同上了船,而良伯在船上接应着,船只离岸边越来越远,耳边的声音渐渐只剩水声,方氏闭上了眼睛,过去的一切,都过去了。

    除夕这一天,严二叔建议大家一起吃上一顿饭,不过严承现在还看严父一家不顺眼,记恨着他们站在方氏那一边,怎么都不同意,最后是严二叔一家人大老远地跑去天香县那边吃那所谓的团圆饭。

    严父对此没什么想法,他对严承没多大的孺慕之情,不凑在一起也好,免得相看两相厌。

    因着方氏不在,这一次的年货以及准备的各种饭菜,就不用怎么考虑方氏的口味了,古氏这一次就放开手脚,做的都是严父和孩子们爱吃的。

    对此,古青娅姐弟几个都非常的高兴,尤其是今年种了绿豆,还做了绿豆糕以及用糯米做的很有弹性的,里头抱着芋泥和绿豆泥的小圆球,很是受欢迎。

    严青朴笑得眼睛眯眯的,前世的记忆中哪里有这样全家欢乐的场景,更别说这些奢侈的饮食了,这辈子真好,一定要守护住这些幸福。

    古青娅想着自己从藏书阁中看到的一本厨房小能手的书,上头有写着绿豆芽和黄豆芽的发法,她很是好奇,磨着方氏,终于得到了尝试的机会。

    严青禾几个知道了,也非常有兴趣地围观并动手,平时大家是吃过花生地里的花生芽的,绿豆芽都没听说过,黄豆芽也就富裕的人家能尝到。

    因为古氏想着让孩子动动手也好,成功了有个新鲜菜吃,若是失败了,损失也不过一斤半斤豆子,不用时时那么小气。

    书本上写的什么温度看不懂,不过古青娅大概能够预计,就是在温暖的地方,而屋里最暖和的就是灶膛口了。

    刘冰冰有次过来玩见到了,也很是好奇,回家说也要试试,刘家的绿豆并没全卖出去,还是有剩一些质量差的,刚好就给刘冰冰玩了。

    几番试验,绿豆芽和黄豆芽都很成功,而量也暴涨许多,严父和古氏不是那小气的人呢,都各装了一些送给要好的人家尝尝,毕竟这东西也不好买得到,即使有,价格也不会很便宜。

    吴家那边自然也是没漏下,没意外的话,新一年的冰玉蚕还是要请古氏去掌着的,不管怎么说,跟主家处好关系绝对没错的。

    而隔天,吴翔就派了个身边的小厮过来要发绿豆芽黄豆芽的方子,古青娅也没多加隐瞒,仔仔细细地说了,这并不是什么绝活,没什么秘方一说。至于靠这个发家,那别想了,店里绿豆黄豆的价格摆在那。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目前这两样东西只能尝鲜,是无法大量贩售的,好在严父他们也不靠这一个吃饭。

    过年期间,就是走走吃吃,不过严父和刘父今年在地里种了不少的油菜,施肥除草什么的正好是在立春雨水这个时间,所以也没多闲着。

    实际上以往一直种植的作物类型让人有种错觉,好似他们这里不能再种植别的作物,实际上,不过是一个思想惯性罢了,油菜很少人种,原因大概是它的时间,正是南方传统时间上的休耕。

    反观那些有种冬小麦的地方,油菜确实种了大片大片的,终究还是地域性的差别了。

    立春以后,就进入春季,都是咋暖还寒的,雨量增多,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与严青禾他们男孩子相比,古青娅就不喜欢跑动,鞋袜裙脚都容易湿,很是麻烦。

    与去年的干旱相比,今年看起来似乎风调雨顺的,桑叶长势非常的不错,出了上元节,古氏就往吴家跑了许多趟。

    起初古青娅还留在家里,最后她和刘冰冰都被抓着跟在一旁学习,无非就是蚕室、蚕筐蚕架之类的布置。这些在古青娅和刘冰冰看来没多大重要的东西,实际上却是有很大影响的,尤其是像冰玉蚕丝这样的娇贵的。

    古氏已经知道吴家给冰玉蚕丝找到一个好路子,今年冰玉蚕丝的规模肯定是扩大无疑的,除了去年那些蚕室,其余的也都被挪用,只剩下少数的几间来养殖吴家一直养着的老品种。

    每天要被塞不少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吴家还找了许多口碑不错的人,男男女女都有,年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