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现在,严青禾定亲成亲都是放在一起的,他的事一办完,就是青茶,完全不用担心自己在外头漂个好几年而错过兄姐的亲事。
正想着,严青朴的肩部突然被人拍了一掌,他吓了一大跳,回头看去,却是姜荣安按,他又惊又喜,“姐夫,可吓死我了,姐姐他们呢,你怎么是从那边过来的?”
“因人多,我们干脆包了艘小船过来,那边比较好停靠。”姜荣安笑着解释道,“行了,你多叫几辆车,这回东西也不少。”
到家后,古青娅就发现家里很热闹,都是邻里乡亲,见姜荣安他们回来,打了个招呼就起身告辞,也不好意思继续留着,人家严父要招待女儿女婿呢。
一番忙乱之后,大家终于都能坐下来说说话,而一碗碗点心也被送了上来。
被古青娅抱在怀里的飞飞看着桌上的碗,啊啊啊地叫着,也想着尝一尝。
古氏瞧见了,乐呵呵地接过去,“都快五个月大了,这重的,青娅,给吃米汤蛋羹了没?”
“娘,还没呢,就偶尔用筷子沾点让他尝个味,等六月再慢慢地加,怕他肠胃受不得。”
“没事,可以喝点米汤了,等会我就去用砂锅熬上,那米油最是养人了。”古氏笑呵呵地说道。
吃完了点心,果果和面面坐了一会就待不住了,跑到古青娅的身边,低声询问:“娘,我和弟弟想去找朋友,带着我们带来的礼物,成吗?”
“可以,让小草和小石帮着点,别摔了啊。”古青娅点头同意,孩子的心思总是那么简单纯粹。
厅里的人少了,姜荣安就去问严青禾,“这定的是哪家的小姐?”
闻言古青娅也竖起了耳朵,她这个弟弟可不是那会将就的人,这个未来弟媳有什特别之处吗?
“是天香县新搬来的一户人家,姓夏,据说祖上是这边的,已搬走上百年了,这姑娘的父亲也是为官的,因病告退,跟齐县令也很是熟识呢。”
不待严青禾说,古氏已经将事情仔仔细细地说了出来,看她说话的表情和语气,就知道她对这个儿媳妇很是满意。
姜荣安不由挑了下眉头,齐秋生认识的人啊,看来他的人脉也不少呢。
“咱好歹也算得上是耕读人家了,青禾又中了进士,不会比别人差,也算是门当户对了。”古青娅笑着说道。
严青禾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以前挺会说的,现在轮到自己,却只会傻笑,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了。
“娘,这都谈好了?成亲的时间定在哪日?有什需要我们帮忙的。”严青禾这桩亲事有些急,怕是有许多事情很赶,姜荣安心想能帮上几分也好。
严父笑着摆手,“不用不用,需要的东西我们早就备好了,这不都用上了,主要是宴席的事,不过你们鲁婆婆一家把事儿给揽下了,都好着呢。”
“对了,奶奶呢?”古青娅没看到方氏,有些奇怪。
“你奶奶说家里人来人往吵闹,去你鲁婆婆家了,有伴儿能说说话。”古氏解释道。
说起来,人一旦年纪大了,就愈发感觉到力不从心,总怕哪日两眼一闭就去了,总爱跟要好的人一块儿呆着。
古青娅不由想到严承,嘴巴张了张,到底没问出口,对于这个爷爷,他们几个孩子感情都不深。
年初严正堂成亲的时候,拜堂以及见亲人的时候,他还把他那娇妻幺儿都给带上,好在方氏看不见,所谓眼不见心不烦了。
不管众人心里如何的别扭,严承的续弦和幺儿都算长辈,表面功夫都要做好的。
严父和古氏该送的东西一样都没落下,亲手做的,吃穿啥的都有,但与方氏相比,却是少了孙辈环绕膝下。
说起来,古青娅对于那个比自己还要小的小叔是没什么印象的,现在严承老了,这个小叔叔的亲事什么,岂不是都要严父严二叔他们张罗?
“你们一路坐船回来,累了吧,先去躺会,这边有青禾和青朴在,可以招呼客人。”古氏看着怀中睡着的小外孙,放低了嗓音。
“娘说的对,姐,姐夫,你们先去休息罢。”严青禾说着起身,为自己的事让他们大老远地赶回来,要知道坐船可不是那么舒服的事。
“行,那有事再喊我们。”姜荣安点点头,到底心疼妻儿。
定亲的时候,是男方这边的人过去女方那边,所以姜荣安也跟着过去,结果看到接待的老者,嘴角不由弯了起来。
正是那日和严青禾在半道上帮忙的人,看来自己也真是帮了一把,当然这主要媒人还是齐秋生。
看到姜荣安,那老者朝姜荣安一笑,也没有说话的机会,就各自忙碌起来。
其实到了天香县,安定下来之后,老爷说要去拜访老友,去了三化县,顺道一打听严青禾,本以为是游学的学子,没想还真是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尤其是姜荣安,果真是人不可貌相,只看他气宇轩昂,气度不凡,却未曾想过竟然是状元。
能与状元爷做亲家,那可是让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好事啊!
当然严家也厉害,严正堂和严青禾堂兄弟,竟然是同期进士,或许因为某些关系要待分配官职,但怎么看也不错。
尤其是趁了老爷之意,有功名又不为官,家境安康,人口简单,完全不用担心女儿受苦,可真是个佳婿呀!
姜荣安自然不知他人内心想法,他正好与齐秋生同处一处,便趁机问起这事来。
“说起这事来也是巧合,那会外头不知谁提了青禾的名,福灵心至,我就试探着问一问,谁知最后真成了,也是缘分啊!”
齐秋生很是感慨,有时候无意间一句话,真的是改变了命运,而他一语成就一桩好姻缘,也当得上一回月下老人了。
第432章 亲戚
“那这夏家是个怎样的情况?我瞧着可不像是简单的。”
“夏家的根的确是在天香县,后举家搬迁,夏仁一是夏家比较近的旁支。与我是同期的进士,不过他一直在北方任职,政绩平平,身体似乎一直没适应北边环境,后就告病辞官。”
齐秋生倒是高兴,“仁一的学识很好,我一直认为他适合当夫子而不是为官,我见他言语中对青禾甚是赞赏,你这当姐夫可以放心了。”
姜荣安闻言,笑着点点头,听着是很不错,但他觉得这家应当不那么简单,若是男主人没有什么特别的,那就应当其夫人比较特别了。
不过身为男子,自是不好问人家夫人,是很失礼的一件事。
“听你这么说,该不是翁婿要一同办书院吧?”从这齐秋生的话中,姜荣安感觉这个夏大人应当不会逼着严青禾出去谋求官职,反而很有可能将夫子一职发扬光大。
“咦,你这主意听着不错,他们若真办书院,定是远近闻名了。”齐秋生抚掌大笑。
定亲一事都是双方早就商量好的,按照流程的来的,最后的纳征礼也把彩礼都送到了女方家。
夏老爷读书人,本身家境尚可,并不注重价值,而是要求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
若是按照记载中的来,总是过于简单,商量过后,送了五色彩罗,全部又冰玉蚕丝织成。
在外人看来这是价值很高的东西,但在严家眼里,冰玉蚕丝是作为工钱或奖励给予,由严青茶亲手织就,方氏口述,古氏染成的,是亲人的劳动成果,反而更加的有意义。
如此这般,女方那边的亲朋见了也觉得严家甚是用心。除此之外还有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棉絮、长命缕、干漆等物,各项物品皆有祝福夫妻爱情永固的含义所在。
而后便是定成亲日子了,这些早就是谈妥的事,只是走个流程而已,时间就定在九月初二,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
好在严父和古氏考虑到大儿子婚事的情况,早在两年前就将大件的东西给备好了,比如新床、衣橱等,全部都是严父亲手做的,自己上的漆,完全不至于手忙脚乱。
至于其他要采办的东西,这些都不需要古青娅和姜荣安操心,有两个姑姑呢,他们一个开杂货铺,一个做的牙子行当,采买他们当然有门路,多少赚一些就是,能有这机会与严家拉近距离,他们求之不得呢。
“娘,这回外公外婆会来吧?”古青娅忽然想起来,已经很久没有古家的消息了,也不知道情况如何。
古氏点点头,“应当只有你外公和你小舅一家,其他的应当来不了。”
古青娅有些惊讶,“怎了?”古氏跟古家的关系并不好,但并不是说真的断绝了关系,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你大舅二舅他们都搬走了,你外婆也跟着离开,倒是你外公不想,如今在你小舅家住着。”古氏不由叹了口气。
古家的名声并不怎么好,他们对古氏这个女儿的态度乡里乡亲都是清楚的,如今古氏儿女有出息了,这左邻右舍说的话免不了带上些幸灾乐祸,他们受不了,索性搬去了别的地方。
有的人故土难离,有的人却是无所谓,更奉行人往高处走的话。
古青娅略有些惊讶,“小舅啊,也不知道小表弟成亲了没?”她还记得当初他们几个孩子在小舅家住了一阵,那个整天玩得脏兮兮的男孩子可是印象深刻。
更重要的是,在那里,她和严青朴搬了不少的石头回来,如今想起来,往事还历历在目。
“还没呢,他如今也挺厉害的,烧窑有一手。”古氏笑着说道,每年都要去一两次看看老父,对于古成名一家的情况还是比较清楚的。
“小舅一定会很高兴。”每人都有每人的生活,家家都有自己的一本经,即使是亲戚,也只能问问他们的生活情况了,除非某家危难时才伸与援手,平常也就各过各的了。
毕竟是出嫁女了,古青娅没有问再多的事,有什么事,也是古氏以及未来的弟媳的事了。
毕竟已嫁做人妇,就要以夫家的事为主,包括各种亲戚来往,娘家的也只有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了,其余的哪还有精力呢?
鉴于小时候要好的小伙伴没几个,所以回来也没什么人家可走动的,就是刘冰冰和严素锦,更多的时间,古青娅都待在房间里看书照看孩子。
严父有空的时候,就会一起谈谈农桑方面的事,在这方面,他多年摸索早就是个专家,古青娅不过只会纸上谈兵而已。
或许是受儿女的影响,严父热衷研于研究作物的新品种,听过嫁接或是授粉等方式,从而得到具有其他特点或是优势的品种。
“青娅,之前我找人要了些土蛋子回来种,味道很是不错,就是太小了,还不到半个鸡蛋大,我就想着能不能研究研究。”
严父饶有兴趣地跟古青娅说他得到的新作物,以及他的观察和研究。
这方面的事,除了跟刘父商量讨论,剩下的就是大女儿了,严父心里虽说有些疑惑女儿没下地种田怎的懂那么多,但也没多想,实惠才是真,追根究底反而让女儿为难。
古青娅听着这陌生的东西,脑中好像有点印象,“爹,是什么东西?跟地瓜一样的吗?”
到了北方也是有地瓜的,不过品种不同,人们的叫法也不同,所以单听名称并不准,还是要看过实物再说。
“类似的东西,不过不拉藤,走我们去地里看看。”严父的兴致来了,就想拉着女儿去地里看看。
古青娅闻言,看外头的太阳也不大,便抱着小儿子飞飞出去,呼吸下新鲜空气也好。
这是种在坡上的,古青娅看了看,植株看着并不高,看起来生长状况不是特别好的感觉。
“爹,您这是什么时候种的?挖开看看吧。”古青娅依稀想起这是什么东西了,那会书上好像是叫土豆或马铃薯的。
第433章 著书
“今年有点事情,我就拖到七月半过后才种的,也不知道会不会太晚了。”
严父说着,徒手扒开田垄的一角,露出底下的根系,古青娅抱着飞飞蹲下来,仔细地看了看,根部只能看到跟小指头差不多大小的颗粒。
“爹,我似乎在书上看过,这东西怕热,等到了九月十月,开花之后半个月应该差不多了。”
古青娅努力着,简略地说了一下,“个头的话,很可能是品种的关系,您把大个的留种,一代代下来,总能培养出不错的来。”
严父听了,点点头说道:“这东西都没啥人种呢,因为个头特小,一颗即使能有不少个,但也没人乐意种,还不如地瓜呢。”
“爹,其实这东西很不错的,若是大个品种的,那收获并不比地瓜低,重要的是它吃多了不会跟地瓜一样烧心难受。”
“咦,真的吗?”严父挑挑眉,显然起了兴趣,“那我可真的要费些心思了。”
古青娅见严父脸上露出的欢快笑容,心里不由感到欣慰,当一个人的身体有缺憾的时候,体力劳动上肯定是比不上别人的,但能在其他方面找到成就感,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她很高兴严父找到了,且成为了一个先行者。现在看严父的精神面貌,跟十几年前的相比较,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人。
“不过,爹,这东西的叶子啥的不能吃,是有毒的,还有这土蛋大面积发芽或是变绿了,就不能吃了,会有毒的。”
古青娅想了想又补充道,“若是只长了一两个芽,将周围的肉给挖掉,用冷水浸泡两刻钟以上,煮透了也是没事的。”
“不过平时要煮的话,最好还是要稍微用冷水浸泡个两刻钟,这就不怕有什么问题了。”
入口的东西总是要分外小心,尤其是这种新作物,万一发生了什么事情,推广这东西的人很可能会被认定是罪魁祸首。
所以一切隐患就要在一开始给指出来,自然能见面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严父听了不由笑道,“这不是跟那野菜一样,也是有些微的小毒,总要稍微处理一下才能入口。”
“是这个理没错。”古青娅笑道,站在地头看着层层叠叠的梯田,此时地里还是一片黄绿,再过一个多月,这将是一片金黄。
“行了,我们回去吧,这太阳都落山了。”严父把在襁褓稍微给拉了拉,傍晚这山风也就大了起来。
回来的路上,时不时能碰到归来的儿童黄牛,山羊也是不少,孩子们手里口袋里更是装了不少桃金娘,吃得嘴唇都有些发黑了。
“青娅,你说,我有必要把我这身本事给写下来吗?”严父心里有这个想法,但一直没跟儿子说,但跟女儿提起来却是没有丝毫压力。
尤其是这两年,这个想法就更加强烈了。他想起了拿到改良种子相关的书籍时候,那会就有了模模糊糊的念头。
当时肚子里没多少东西,经过这些年研究摸索,也经过虫灾,也看过植物本身的疾病,可不都是让所有人发愁的事?
每个地方的地理环境不同,一套东西也不见得适应其他地方,就像那种子改良只能作参考。
“爹,这个好啊,怎么就不能写下来了,现在就可以开始动笔了,反正青禾在家,你口述他写。”古青娅倒是非常赞成,农事是一国之本,不说留名声,能有益于子孙后代的事,怎能不做呢?
“我以前一直以为这是读书人才能去写的,一直没敢跟青禾提。”一是读书人的身份重要,其次就是书籍贵,纸墨也不便宜。
古青娅停下来,认真地看着严父,“爹,现在青禾考中了进士,改换门庭,但不代表我们严家的后代以后不会有人务农,就算不传出去,留作传家宝也很适合啊,我们的后代总有需要它的人。”
“真不会让人笑话?”
“有谁敢笑话您,那肚子里没点东西能写出来传世的人,凭什么呢?”古青娅铿锵有力地说道。
“就是我,也想写一两本书留给我的孩子,一代代传下去,不是什么诗词歌赋,而是一些他们能在学习生活中用上的知识。”
“当然我也不是说诗词歌赋这些文章不重要,但我们不是文采斐然的才子,那就着眼与我们自身就好。”为了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古青娅又举了例子。
“像有些大夫,他的医术厉害,有自己的本事,如果他著书写自己的观点论述,探讨病例,以后学医的人看到,可不比较几个徒弟更有益于人吗?”
这一长串话让严父的内心有了很大的撼动,原来有些事情还可以这样来理解。
“青娅,你说的很有道理,这些话我要让青禾给写上。”严父欣慰地看着女儿,“我们做父母的都没能教给你太多,你很努力。”
但这里头却不知道吃了多少的苦,严父心里有些酸酸的,只以为古青娅和姜荣安为了看书什么的,经常要拉下面子求人,却不知女儿女婿都有着金手指呢。
古青娅将飞飞给换到另一只手上,父女俩继续往前走,“写书也要三五年才能成呢,爹您好好想一想,这可是能留名的事,若是运气好,几百年后有后人要来研究我们这时候的农桑水平,这书可不就成了参考资料了吗?”
严父听了,眼睛不由亮了起来,整个腰背都挺直了起来。
古青娅笑了笑,他们这个时代的人,物资相比后世自然是贫乏,但是有些精神却是后世所没有的。
好的名声并不只是一件美丽的外衣,它说明了这个人或是这个家族某些方面上很有建树,能成为表率,比如品行,善举等等。
而有好名声的人家,往往子孙后代都不会太差,当大环境发生巨变的时候,他们往往能够生存下来且不平庸。
“青娅,你说得对,这事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再说我们家不往外说,又有谁知道呢,我作甚束手束脚的,真是想岔了。”
严父也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家谱上,能多两道笔墨,让后代子孙知道,他也不是那碌碌无为的人。
第434章 喜事
古氏看着严父和女儿出去一趟,回来后就跟换了个人似的,时不时地傻笑,要不就是突然眉头紧锁,嘴里不时念叨了两句什么,叫人很是摸不着头脑。
“青娅,你跟你爹说了啥,你爹咋变得有点神叨叨的呢?”古氏拉着古青娅悄悄地问道,这是怎么个情况呀?
古青娅笑了笑,给了古氏一个安抚的眼神,“娘,您就放心吧,爹没事,他这是在想大事呢。”
古氏疑惑,“想什么大事呢,都有点魂不守舍了,这心不在焉的,外出怎能叫人放心呢。”
“爹自己有分寸呢。”古青娅倒是不担心,在说严父的情况也就这两天的事情,接下去要准备严青禾的婚礼,他会调整过来的。
果然,隔了一天,严父的状态就调了过来,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很是春风得意,只以为严家要添人,所以心情很好。
姜荣安心里也奇怪,私底下也问了两句,岳父这样的状态更像是有什么理想要得到实现似的,不单单是家有喜事这么简单。
对姜荣安古青娅也就没有隐瞒了,将事情的大概给说了下,“只要不是什么暴力邪淫之类的,都可以写下以传世。”
姜荣安先是惊讶而后是欣喜,“爹有这个想法很好,有价值的书就当以传世,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做的?”
“爹这两天心里估计也在计划着呢,他打算由青禾来口述。”
“青禾走仕途的可能性不大,或许通过给爹记录此书而有所收获,也是一件好事。”成家立业,成家立业,相信严青禾到时候会更加成熟的的,明白自己要做什么。
“现在看来,只怕爹要比我们早出书了。”古青娅笑着说道。
“娘子也别妄自菲薄,你写的那几本手册就很好,非常的直白,只要认些字的人就能看懂,若是传开,受惠的人家应当不少。”姜蓉还是看好古青娅写的那几本册子的。
古青娅摇摇头,“只能在闺阁内看,难以登上大雅之堂。”对于自己总结出来的东西,她心里还是很清楚的。
“这并未见得,如今果果也开始启蒙,娘子可边思考边写,许多内容都是互通的。”姜荣安自己这边的话,因为有不少东西都要保密,还不到公开的时候,所以未曾写书,但有何感想或是论述都会记下,每一季度整理下,以后若真有著书论述的机会,这些就是相关材料。
“嗯,我会注意的。”古青娅想了想,或许自己应该对自己更有信心些的。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就到了九月初二,严青禾去迎亲,其他人就在家中等待着。
外头的事情都有宗族里的亲戚帮着,则严父他们只需要等着就好。
新人到家的时候,古青娅这次没有去陪新娘,不过果果和面面都被带去了,没多久严青茶就悄悄跑来了。
“姐,我感觉这个嫂子不好说话,大家都有点怕她。”严青茶悄悄地跟古青娅咬耳朵,跟她想象中的大嫂完全不一样。
“很凶?”古青娅觉得还不至于吧,该不会是青茶夸大了呢。
严青茶有些纠结地摇摇头,“不是,她就是没啥表情,冷着脸,看着好吓人的样子。”
“嗯,或许她只是不知道该说什么话而已,人应当不差,否则青禾怎么会看上她呢?”古青娅拍了拍严青茶的手臂,“你呀这样半途跑出来可不行,万一让人说你这个小姑子不喜欢嫂子呢。”
严青茶一听,心里有点急,“那我去拿点吃的回去,也好有个借口。”她可不想因为自己的这个举动而给嫂子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埋下心结。
见严青茶回去,古青娅摇摇头,好在她嫁入的是普通的人家,要不然这性子在那规矩森严的家里还真是不好过。
婚礼开始的时候,新人入场,司仪高声唱和助词,在场有请人来弹的些丝竹声,倒是添了几分庄重。
看着一对新人同牢而食,喝合卺酒,结发同心,心里颇有些感触。
当年自己也是这般过来,而当年跟在自己身后的弟弟妹妹都能成家生子,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新人送入新房,宴席也就开始,此时屋外一阵欢声笑语,大家都在讨论着新娘的模样,间或讨论着饭桌上的菜色。
最早的婚礼,是不会请这么多人的,也不办宴席,只是亲朋围观而已,后世逐渐转换,有些地方成了当地特有的风俗。
三化县这边还算是比较遵循古礼的,许多地方早就是别种流程了。
第二天,天才刚破晓,飞飞醒了,却是尿床了,古青娅一番忙碌,喂奶之后正想出门去弄点喝的,经过严父古氏的门口,就听到里头的说话声。
“你晚些再起吧,万一这回儿媳妇还没起,岂不是尴尬?”严父劝说道,老人睡眠都浅,早早地醒来了。
“说得也是,那我再等等吧。刚飞飞醒了,青娅应当不会这时候出去吧。”古氏觉得自己好像听到了开门声。
古青娅听了,瞅向大厅另一边的正房,还没听到什么声音,或许还没起?
不过想了想,她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正如严父说的,要是弟媳妇没早起,自己先她一步起来,人家心里不见得会舒服。
起来梳洗的时候,到厨房那边这,灶旁已经准备了好几个菜了,古氏正在帮忙。
早饭是分成两桌的,大厅里一桌,厨房里一桌,妇人和孩子都待在厨房这边,饭菜并不比大厅那边的好。
有的人家并没有什么讲究,平时男女同桌吃饭很正常,严父家平时也是如此,但是有客人的时候,就会分开。
严家的房子格局是有个天井,然后就分成了上大厅和下小厅,在厨房里吃还是比较少的,不过新媳妇都支桌子了,古氏也没说什么。
吃饭的时候,古青娅仔细观察了下,这个弟媳妇应当不擅长说话,只喊了几声就沉默下来,不过倒是会照顾人,给奶奶婆母小姑子小孩子夹菜很勤快。
夏家具体的人员古青娅并不清楚,不过看这个姑娘的双手和厨房里的活计,非常的利索,难道在家不受宠?
第435章 明白
吃过早饭,稍微收拾一下,等严二叔他们还有古老头古成名、以及两个姑姑两家过来,就是敬茶的时候了。
大家按位置坐好,程水在旁边端茶送水,由严青禾带着新媳妇认人。
前三天,严父古氏都不会出门,自然会有亲戚邻居上门来,这是来看新媳妇的,所以新媳妇表现得如何很重要。
三天的日子很快过去,古老头带着小儿子就准备告辞了。
“我看你日子越过越好,我也就放心了,当年的事是我做爹的没处理好,我是个即将入土的老头子了,我能走得放心了。”古老头颇为感叹地说道。
“爹,您作甚说着话,您一定能长命百岁的。”古氏脸一板说道,但谁都知道人到年纪了,什么时候走,真的是说不定。
说起来,两家的老人都是比较长寿的,六七十,这在十里八乡并不多见。
古老头笑笑,看看几个外孙外孙女,还有曾外孙曾外孙女,“我心里有素,你们好好过日子,我们走了,今年年底光亚也成亲,你们可一定要来啊!”
“一定,一定,岳父大人放心吧。”严父说道,想问古婆子的情况,又不好说出口。
“大姐,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爹的。”古成名认真地说道,好好的一家子变成这样,其实也很心酸的。
古青娅看向另一边,严青禾、严青朴正和古光亚说话,也不知道聊什么,互相拍着肩膀,好似达成了什么协议一般。
送走古老头古成名一家,剩下的也不是什么大事了,就是要准备严青茶的婚事了,就隔了半个月,在九月二十二。
说起来,年头年尾的,严家连续有几桩喜事,在村里也是比较少见的了。
严青茶被拘在家里,不让出门,也不让做活,就是要养得再摆再嫩些。
妹夫是村里的刘家的长子刘宏,由县城搬来的,本身读过书但未曾去考过试,目前做的账房先生,三年守孝期刚过。
刘家没什么亲戚,能帮忙做事的人少,但是架不住村里严家人多,一起帮忙一点,整个架子也就起来了。
再加上严父、严青禾这边帮忙点,宴席还能整治得有模有样,但刘宏自己有志气,也攒了钱,在金钱上愣是自己来,倒是让严父和严青禾更加满意了。
对于未来的妹夫,古青娅之见过两面,高大结实,就是比较黑,姜荣安会更清楚点,也说这人不错。
一个月内两场亲事,到了明年,村子里的话题估计还是他们两家,能这么巧凑在一起的实在是不多。
到了严青茶出嫁前一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