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限娇宠-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雨桐已经招待大家到秦家已经准备好的前院花厅上坐着去了。那里已经摆好了宴席,秦家的厨艺是很出名的,不过,大家今天来可不是为了来吃饭的,见到秦明月这个当朝国师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人也见到了,都露了脸自然是心满意足。
晚上,秦明月忙完了,也吃了饭,正准备喝茶,冬曲过来禀告说:“各家夫人都已经送出去了。国公夫人身边的人过来请示下,她想和二夫人,三小姐,还有十二娘小姐,十三娘小姐一起过来跟国师大人说说话。”
秦明月说:“好啊,二嫂回到京城,我忙的还没有见到呢。正好见见。”
冬曲忙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一身大红色衣服,精神亢奋的曾雨桐领着江珊瑚她们过来了。江珊瑚一身玫红色的大衣服,倒是更显得袅娜可爱。秦明环则是一身粉紫色的大衣服,青春貌美。十二娘他们还是小姑娘的打扮,都是一身粉红,倒是份外可爱。
一众美女进来屋子,秦明月笑着说:“我这屋子倒是提前进入春天了,这都是各色的娇花啊。”
曾雨桐和秦明月最熟悉,她一点也不拘束,笑着说:“快别说娇花了。两位姑姑是娇花,三妹妹是娇花,就是弟妹也是娇花,我可就不是了,我这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一个烧糊了的卷子罢了。”
大家都笑起来,江珊瑚说:“大嫂可是京城中出名的美人,多少人羡慕呢。就是我,见到了大嫂也觉得望俗,恨不得天天看着呢。”
曾雨桐这一段时间和江珊瑚这个妯娌也熟悉了,她笑着说:“你想天天看着我,那可是感情好,你今天就不要回去你家宅子去了。就留下来,陪着我。我就怕夜里,有人不愿意,来找我的麻烦啊。”
这话说的江珊瑚脸都红了:“看看,这也是当家大嫂子说的话,三妹妹,姑姑们还都没有出嫁呢。”
秦明月请大家坐下说:“这几天倒是麻烦了两位嫂子。尤其是今天,大概都忙坏了,回头,不但二哥要怪罪我,只怕大哥也不高兴了。”
曾雨桐和江珊瑚都脸红起来:“国师大人也这样打趣人的?”
秦明月叫人给大家上了茶和点心。一众人一边吃,一边聊天,无非是祝福秦明月的意思。
十二娘和十三娘,秦明环送上了她们亲手做的针线,这是为了成亲后送给皇后娘娘和皇上的。这新娘子成亲后,都要送给公公婆婆亲手做的针线,以显示恭顺的。可是,秦明月什么都会,就是女红不会,哪里会做什么针线?就是她的嫁衣都是曾雨桐和祁阳一起张罗的。所以,这见公婆做的针线,是早早就请示了宫里,由秦明环和十二娘,十三娘这两位秦家未出嫁的小姐做出来的。
秦明月看看那细密的针脚,笑着道了谢,还让冬曲去拿了三套珍珠头面送给她们。这都是新近从鲁省买回来的珍珠,让缀锦楼做出来的。
秦明环等人道谢了,接着拿出来她们给的添妆,都是精致的针线,秦明环做的是一个双面绣的小座屏,上面的猫扑蝴蝶,跟真的一样。十二娘和十三娘做的是一对牡丹团扇,也是精致异常,还用了青玉做了扇饼。
秦明月道了谢,让冬曲给收到嫁妆里面。这样的添妆,她是要留下自己用的。
一众人说说笑笑,一会儿,大家怕秦明月累着就告退了。秦明月让留下秦明环和曾雨桐,江珊瑚,让人仔细送两位姑姑回去了自己的院子。
等到十二娘她们走了。秦明月说:“二嫂,你那个印染作坊已经开始出产没有?”
江珊瑚说:“因为你给我信息早,所以,我没有买到配方之前,就已经开始着手招募工匠,办作坊了。配方一到手,就开始试着做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这不,终于赶在年前做出来了。这一次回到府里,我还带了一部分回来送人呢。国师您这里也送了。”
江珊瑚一说,冬曲和春音忙去找了一下,捧出来一匹印花绸缎出来。
秦明月仔细看了笑着说:“你看看,我就说嘛?这印花绸缎在祁阳手里,虽然花色翻新,也不过是梅兰竹菊那一套,一撒出去,就变了。江南的就是各种柔美的花朵水纹。南粤的就是各种大朵的艳丽大花。到了你们晋省了,就是各种对称的方格纹路,倒是别具一格。”
江珊瑚笑着说:“可不是。”
曾雨桐说:“如今,江南,南粤,晋省等几个地方的新鲜花样的印花绸缎都已经出现在京城,可是卖得很好呢。我们府里也添置了不少。”
秦明月点点头。接着对江珊瑚说:“二嫂,对了,还有大嫂,你们要是能诺动钱财,还可以准备一下,吃下别的东西。我还打算在今后五六年内,陆续放出来妆花,缂丝,瓷器,漆器,甚至还有织金缎,羽缎等技术。也是如同印花绸缎一样的分省份卖的。”
曾雨桐和江珊瑚大吃一惊,就是秦明环也双目异彩涟涟。
第三百六十七章 卖药材
曾雨桐说:“妹妹,你哪里缺钱,怎么这样的摇钱树也要卖的?你要是缺钱用,跟家里说一声,我们倾家荡产也给你凑去。犯不着卖出这样的摇钱树啊?”
秦明月觉得心里一阵温暖。这一世,她得到的太多了。亲人,朋友,未来的夫君都对她很好,这是为了弥补上一世的缺憾吗?
秦明月温和的说:“大嫂,你见过国师有缺钱的吗?”
曾雨桐想了一下说:“这还真的是,历朝历代,就没有缺钱的国师。”
秦明月心里汗颜,怎么没有,前世自己一直都缺钱,这个国师当的可是丢人的很。
秦明月说:“我其实用钱的地方很多,还都是用大钱的。一次就是千万两银子的往外面丢。不过,也都不是急事。我卖那些方子技术出来,其实,也不完全都是为了我自己赚钱,主要是想着,这些技术放在我一家的手上,就是无源之水,时间长了,技术不但不会进步,还会退步,那我岂不是成了罪人?”
“我们国师修行才是最重要的,百姓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其余的权势银钱都是浮云。所以,我不能成为罪人,也不能枉顾百姓的利益。大嫂明白吗?”
曾雨桐肃然:“我知道了,还是我狭隘了。国师大人心怀天下,让人敬服。”
就是一旁的秦明环也是一双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秦明月。这个二姐姐,实在是太让她陌生了。这种思维模式,实在是太让她陌生了。秦明环这一生中接触的女人,大多是像她姨娘水姨娘这样一辈子都在争宠斗争中度过。或者是像她姐姐那样一辈子都在追求富贵荣华,追求那些地位权势。或者是如同她日常交往的京城闺秀们一样,整天不是想着嫁人,就是想着后院的斗争,要不就是衣食住行,好看的首饰,好看的衣服,还有就是权势地位,荣华富贵。哪里有女子如同二姐姐这样,摇钱树都往外面扔,为的是什么天下百姓?为的是什么罪行?为的是什么修行?
秦明环觉得自己的心突然就乱了起来。
秦明月倒是没有觉察出来,她还在和曾雨桐聊天:“反正,我这些技术都是要放出去,你们知道就好了。要是两位嫂子需要这些技术,倒是极其赚钱的,可是先筹备一下,或者腾挪,或者借贷,到时候,跟我说一声,我让人给你们留下一个省份的。这样的好事,肯定是要照顾我们自己家人的。”
曾雨桐忙笑着说:“别的我不知道,反正,要给我们秦家留下我们族地那个省份的,还有给我们曾家留下我曾家族地那个省份的。别的我也不贪婪。”
江珊瑚也快言快语:“这么多技术,我可是不能都吃下来,不过,这妆花的,晋省的,我是要的。别的我想请国师大人给留下晋省的份额,能不能给我娘家江家?”
秦明月说:“两位嫂子都会如愿的,不管是给自己的,还是给娘家的,不过是两个省份的事情,我自然是都能答应了。”
一旁的秦明环虽然还是心乱如麻,但是,这会儿,也顾不上思索,忙说:“二姐姐,我也想要一份。只是,我没有那么多银子,我想等到出嫁后,再置办,不知道来得及吗?”
秦明月说:“当然来得及。这些事情,最快也要到今年年底才能开始,最起码要让我把今年的钱先赚了再说。三妹妹,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好,可是,这做生意可不是开口就能做的。有了技术,最主要还是要有会管着生意的人。我这要不是我的几个家臣都很能干,靠着我去自己做生意,那早就赔掉底儿了。”
“两位嫂子这生意做的好,因为她们手里有的是能干的管事。忠诚又有本事,其中,二嫂她自己就是个中高手。可是三妹妹你不行。尤其是这丝绸行业,你根本就不懂得,就是派了身边的人去经营,被糊弄也是正常的。”
“你要是真的想多赚一点钱,我这里倒是有一个好主意。你将来出嫁之后,和万家说一下,他们家的万家药铺本来就是京城有名的大药铺。只不过,他们比不上我摘星楼的药铺,是因为我摘星楼的药铺里面有一些珍贵的药材,是外面弄不到的。比如说千年人参之类的。现在我可以给你供应这些珍贵药材,当然没有千年人参还有九叶玉芝这种灵药。但是,五百年的人参,极品的阿胶,五百年首乌,茯苓之类的,还是不少的。这些药材都是珍贵,利润丰厚。你要万家分了一些药铺的股份给你,或者干脆就是这种珍贵药材的干股给你几成,他们一定会答应的。到时候,你不用劳心费力,就稳稳有钱赚多少好?”
秦明环可不是傻子,她一听就明白,这是秦明月送钱给她的。一方面能让她手里多一些零花钱,另外一方面,让万家有利润可赚,那么万家人对她必然会更加好,她将来嫁到婆家后,日子也更加顺利。
秦明环心里感动,忙整衣下拜:“二姐姐对我的恩情,我怎么报答?”
秦明月忙亲手扶了秦明环起来说:“看你这话说的。什么恩情,什么报答的。我们不是至亲姐妹吗?”
接着秦明月和曾雨桐,江珊瑚又聊了几句,曾雨桐问了一些这几天遇到的事情,请秦明月拿了主意,还有关于那六十箱子添妆的事情。
秦明月说:“这个容易,等到添妆最后一天,大嫂和二嫂派了人过去,和春音,冬曲一起清点一下,登记造册,先给我过目,我要是有想要的东西,自然会跟你们说。要是你们有想要的东西,也可以记下来,按照估价付出银子来,对了,三妹妹和几位姑姑也可以过来,姑姑和妹妹们就不用出银子了。这个银子我来出。等到大家都挑选好了,一股脑的叫了缀锦楼的人过来,把那些珍玩首饰之类的都拿去卖了。还有田产绸缎什么的,也让我们家里相熟的经济给拿去卖了。总共得到的银子一伙儿送到济慈院就行了。”
曾雨桐和江珊瑚明白了,又问了些小事情,看着天色不早了,才告退。
第三百六十八章 过嫁妆
经过三天时间的添妆,不但飘香院院子里面的六十口箱子都填满了,最后还不够,没有法子,曾雨桐又叫人抬过来十口大箱子,将将填满才算完事。最后这些东西都整理出来,把册子送到秦明月那里过目,秦明月看了一下,觉得没有意思,这些人送的东西虽然新奇,可是作为国师,她眼睛里面见到的都是珍奇异宝,哪里还在乎这些?她一样都没有留,就让人送出去了。
倒是江珊瑚和曾雨桐看到一些好的玉石摆件,前朝字画不错,还有孤本书籍不错,就拿了银子出来买走了。秦明环和十三娘她们却之不过,也过去捡了几件字画和孤本书籍。当然,这银子都是由冬曲拿出来的。按照市价来的。
这些东西目录还送到安老夫人,阴夫人,二房的苏氏那里都看看,最后,安老夫人捡了几套大红宝石的头面,阴夫人捡了几个字画,苏氏也捡了一些字画,这些也都是秦明月出的银子,算是她孝敬长辈的了。
剩余的都拿去缀锦楼还有古董行,字画行找了经济变卖掉了。银子总的算起来,足足有二百多万两银子。这么多银子,全部都捐赠给了济慈院,这个事情本来知道的人不多。后来,慢慢的就走漏的风声,最后整个京城甚至京城外面的人也都知道了。大家都一致赞扬秦明月这个国师的高风亮节,慈悲心肠。
这是后话,眼下,距离婚礼还有一天的时间,这按照规矩,就是秦明月过嫁妆的时候了。一大早礼部的人就上门来,和秦家的人一起,吹吹打打的看着整个嫁妆队伍出了秦家的大门。一共二百八十八抬嫁妆,真真正正的十里红妆,头一抬嫁妆已经进了国师府邸,最后一抬嫁妆还没有出秦家的大门。
所有的小厮都穿着印花绸缎做的衣服,系着大红的腰带,一水儿的红漆大木箱,巨大的箱子可是比一般的箱子容量大多了,敞开的箱子里面,各种闪烁的头面首饰,奇珍异宝,绫罗绸缎都是堆的满满的,连插手指的缝儿都没有。
这么多嫁妆整整绕着京城一圈,整个京城的百姓都涌到接头去看国师大人的嫁妆。
满城沸腾。
茶楼里面临近街道的窗子都已经被早早的预定走了。富贵有头面的人家都是在茶楼里面往下面看那丰盛的嫁妆。一般的百姓们则是挤在街头看。御林军,京营出动兵马沿途护着,费了一天才算是把嫁妆安稳的送到国师府邸。
一个茶楼上,几个公子哥儿一般的人正在对着茶楼下面正在过着的嫁妆指指点点:“各位看到没有?那一抬嫁妆里面放着的几样玉石摆件中,那个跟真正西瓜一样大小的翡翠西瓜,可是价值连城的宝物。我还是在书里看到,这是前朝皇宫中收藏的。后来,因为一些原因,遗失了。这几百年都没有现世,现在才知道,原来在国师大人的手里啊。还有那些个珍珠,居然都是一夹子一夹子的放着,个个都是溜溜圆,个个都超过莲子米大,看到那一抬没有,光是珍珠就是一整抬啊。天啊,你说那是多少珍珠?还不只是白色的珍珠,还有更加珍奇的粉红色的珍珠,紫色的珍珠,黑色的珍珠,金黄的珍珠,绚烂多姿啊。”
“你的眼镜倒是毒辣,一眼就看出来那翡翠西瓜的来历。我跟你说,那个还不算是珍奇。现在在走的这一抬里面,那一夹子看起来像普通石头一样的圆珠子,知道那个是什么吗?那个就是鼎鼎大名的夜明珠了。我们家也算是有点家底的。我祖父那一辈上,得到先皇的赏赐,有那么一颗,就是这样子的,不过比那个珠子要小很多。百日里看着是平淡无奇的。到了夜里,就发出来幽幽的光芒来,那光芒柔和清亮,可是比什么蜡烛,油灯都要好的多。我祖父都不舍得用,可是看看到了人家国师大人这里,这夜明珠不但不用珍藏着,就这样一整夹子的放着,还和一些摆设放一些,甚至都没有单独放一抬。”
“还单独放一抬呢,没看到国师大人这嫁妆啊,都是挤得满满的,别人家的嫁妆,这些珍宝之类的都是一个就算是一抬,可是她这里呢,珠宝玉石,古董玩器都是满满堂堂的挤着,饶是如此,还有二百多抬呢。这要是按照一般人家那么摆放,这三天,嫁妆都过不完,可不能变成上千抬去?”
“可不是吗?对了,你们看到那些绫罗绸缎的箱子没有啊?都是缂丝,妆花,甚至还有很多羽缎,织金缎,都是塞的手指都插不进去啊。”
一个目光闪动的公子哥儿看了,皱了一下眉头说:“这么多财宝,满城人的眼睛都耀花了,这财帛动人心啊,这样好的东西摆放出来,国师大人也不怕贼惦记?”
另外一个公子笑了:“你可是真傻啊?你也知道这是国师大人的。国师大人是谁啊?那可是陆地神仙,凭你是谁,敢打她的主意,偷了她的东西,她拿那神器玄龟玉盘一算,还不给算的准准的,只要你还在这世间,哪怕是跑到巫门三国去,还能逃脱摘星楼的追捕?”
“就算是国师大人没有算出来,你这要什么要的贼才能去国师大人家里偷东西啊?国师大人家里可是有摘星楼的暗卫保护,还有国师大人自己的亲卫,据说,就是来了武宗也能打退。还有啊,光是国师大人厉害就算了,国师大人这是要嫁给谁啊?那可是我们大周唯一一个成就武宗的皇子秦王殿下啊?去一个武宗家里偷东西,这得多笨的贼啊?”
大家都笑起来。一个人说:“怪不得国师大人敢把这些珍宝摆放出来,人家根本就不怕。这天下,还有谁能盖过国师大人去?能盖过武宗秦王殿下?”
就这样,整个京城都是赞叹声,都是惊讶声,整个京城的人如痴如醉的看了整天的嫁妆队伍。整个京城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第三百六十九章 外放
京城人都在议论秦明月的嫁妆时候,秦明月还在忙着接见曾玉昆呢,她正和曾玉昆说话:“你这几年在兵部干得不错,皇上和秦王多次夸奖你。可是,接下来,我们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了。大夏那边按兵不动,他们在忙别的事情。倒是不用管他们,一起都交给我师父去处理。大商已经被秦王一仗打的起码十年内都缓不过来。大虞虽然这一次没有伤到筋骨,但是,短期内,他们国内争权夺势,也分不出来胜负,一时间,也没有心情来进犯我们。”
“所以,这一段时间是难得的平安时期。想来,这些秦王已经跟你分析了。就不用我多说。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一段时间。秦王早就在着手选兵派将,准备打造一支精兵强将。这些事情,我不懂得,一切都要你在兵部好好的配合他。如今,他管着兵部,你做起来事情,会更加得心应手。”
“打仗的事情,交给秦王和襄阳侯他们操心去,我要你办的事情,就是跟着户部,工部一起,趁着全国整修驿站道路的时候,想法子,悄悄的不动声色,往西北路上去吞粮食去。主要是要往大夏那个方向吞积粮草和一应军械军衣,棉被,帐篷等等物质。明白没有?”
这可是大事情,曾玉昆一时间心念电转起来,看国师这个意思,经过这几年的修养生息之后,大周难道要对大夏用兵了?这可是天大的事情。大周,不,不止是大周,中原这一片地方,这已经有上千年都是巫门三国时常来进犯骚扰,中原腹地不管是哪个朝代都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要是遇到明君良将了,那就能胜利的击退巫门三国的进犯,要是刚刚好遇到朝代末期,有昏君奸臣,那甚至京城被打破的时候,都有呢。
现在倒是好,国师秦明月居然谋算着要去攻打巫门三国了。这是什么情况?不过,随即,曾玉昆的血性就被激发起来。谁说中原人懦弱,只能在巫门三国的铁骑下苟延残喘?难道我们就不能反攻灭亡巫门三国?这不是道门上千年的心愿吗?
如今,国师让自己为了这个事情准备,能参与到这样的伟大事情中去,那是多么让人振奋啊?
再说了,自己身上这富春侯世袭罔替的爵位是怎么来的?还不是先祖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浴血奋战来的?不过,大周承平已久,武将勋贵们早就没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富春侯这个侯爵一直都没有晋升为公爵的机会。
要是大周真的有了对大夏这样的灭国战争,那将会有多少建功立业的机会?跟着秦王和国师干,那能会输了?再说了,大周这几年皇上勤政,朝政贤明,百姓安居乐业,商业发达,海外枕霞岛开发出来大量良田,大周境内灵种在推广,未来粮食丰产几乎已经是定局,这样天时地利人和,还能打不赢这仗?
说不定自己能赶上了机会,趁着这个时候,多辛苦一些,建立功勋,把富春侯这个世袭罔替的侯爵升级到了公爵?那才是发扬门楣,那才是光宗耀祖呢?
曾玉昆的脸都激动的红了起来。
半响,曾玉昆才安定下来心神说:“我明白了,国师大人,回头容我仔细想想这个事情,再找工部负责修路的国松商议一下,我们尽快拿一个条陈出来,给国师大人过目。”
秦明月满意的点点头说:“这事情,你们两个尽快弄,还要注意保密。京城中,大夏的线报可是不少的。”
这一点曾玉昆在兵部这么多年,当然是深深知道的。他忙应下来。
秦明月说完就喝茶送客了。曾玉昆走了之后,就是秦康和秦国梁叔侄一起进来。
秦明月也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过七叔和堂哥了。她问候了几声,就说:“今天把你们找过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你们知道,我开春之后,就开始在很多省份推行灵谷了。这灵谷,未来,我是想推行到大周的所有地方的。这可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事情。不过,这也是一个急不来的事情。我想着你们两位这几年都在京城里面熬资历,也没有意思,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到外面外放一任,一来积攒一下政绩,二来也能多一些经验,三来,也趁机办点实事?你们看怎么样?”
秦康和秦国梁都思索起来,没有多大会儿,秦康就开口说:“国师大人,您吩咐的,一定是最对的。其实,早前我就想出去了,在京城,我们都是靠着国师大人才走上仕途的,并不是正经的科举出身,虽然之前做了一点事情,有了那么一点点资历,又有国师大人和秦王殿下照顾着,倒是没有受气,仕途上也是顺顺利利的。可是,我这个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总想着要是能给百姓办点实际的事情就好了。现在国师大人这样指点,又是去督促百姓种植灵谷这样的大好事,我是十二万分的想做的。只是,还有一点事情想要跟国师商议一下。”
秦明月笑了说:“七叔,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
秦康说:“国师大人,说起来惭愧,我要说的事情,可不是国事。我要说的是家里的私事。您也知道,我膝下已经有了两子一女。这小儿子还小着倒是无所谓,带到哪里都可以。就是这个女儿,现在足足有八九岁了。现在倒是一点事情都没有。可是,我要是在外任上待上五六年,岂不是就到了女儿相看的年纪?这在外任多么穷苦的地方,我都能待,可是,就怕耽误了孩子的婚事。这还是其一,其二,我这大儿子已经十一岁了。如今入了学,只是年纪小,并不能一直住在学堂里面,只是每天早出晚归罢了。要是我们一家子都到任上,这会不会耽误大儿子的学业?除了这两样,别的都没有什么。”
秦明月听了微微笑着说:“这两样犯难其实都算不得什么。我想要你们去外任,也不想要你们去太长的时间,大概就是三年到五年之间。三五年后,小堂妹正是青春年纪,到时候,七叔回到京城,官职也升上来了,那小堂妹相看人家,也能挑选更好的人家去。这反而是好事。倒是这大堂弟读书的事情,有些烦难。”
“不过,我还有一个好主意在这里。”
第三百七十章 了账
秦康忙问:“什么好主意?”
秦明月说:“一个好主意是,七十,大堂弟一直都在族学里面跟着先生学习,不过每天早晚回家罢了,其实,他也大了,以后学习任务越来越吃紧,只怕要多一些时间留给他还好一些。另外,七叔也是知道的。我并不赞成死读书,我希望男孩子将来能学多一些技艺,最好能锻炼一下身体,不说练出来什么高明的武功,起码不是风吹就倒的文弱书生。所以,我劝着七叔,最好让大堂弟也习武。这样一来,时间越发不够用了。干脆就不要回家了,你们一家子到任上去,留下大堂弟就住在府邸里面。我大哥和大嫂的为人你们是都清楚的。”
“这府里虽然还有祖母在,但是,她老人家早就是老祖宗,不管事情的,府里大小事务都是大嫂总管。大嫂还能委屈了大堂弟?”
秦康一想果然如此,要是能让大儿子留下住在礼国公府,那可是再好不过的了。以前,他还顾及着安老夫人,毕竟,安老夫人可是一贯看他们这些庶房不顺眼的。可是,正如秦明月说的,如今,管着府里事情的可是礼国公夫人曾雨桐。秦康可是知道曾雨桐的贤惠,再说了,当年巴省之行,秦康和曾玉昆关系不错,两家一直都有来往,这样可是更近一层。自己的儿子住在府里,曾雨桐一定会给照顾的好好的,说不定比他们两口子还要照顾的好一些。
秦康一向都是果断的人,立刻说:“还是国师大人的这个主意好。既然这样,我一切都听国师大人的话,国师大人请给我找一个最是贫困,最是犯难的地方让我去吧。好地方留给别人,我有自信能完成国师大人交代的任务。”
秦明月满意的看着秦康,这个七叔一向都是这样聪明,也这样果断,还这样有担当。秦明月说:“嗯,那就这样说定了。回头,我让人把文书给你送过去,有三个地方给你选,选好了,朝廷自然有任命下来。你的品级本来就不低,这一次去了,可不是从知县做起来,一上来就是管辖一方的知府。你要多用心才行。”
能成为一个知府,果然是升迁了,秦康十分高兴,拜谢了。
秦明月把目光投向了秦国梁。秦国梁笑着说:“我这里什么问题都没有。国师大人给什么地方,我都能去,反正,我也是要带着家小一起过去的。我孩子都小,也没有到念书的时候,更不到成亲的年纪。国师大人不用担心我。”
秦明月倒是被他说笑了:“你这里倒是爽脆。不过,我可跟你说了,你的官职低一些,不能像七叔那样当一个知府,你出去了,只能当一个县令,还不是跟七叔在一个省份,一起都靠着自己拼打,不能大意了去。”
秦国梁倒是不担心,他说:“去哪里都行,不能跟七叔一起也行。我不挑拣地方。国师大人你是知道的。我现在家里过的去,我妻子又贤惠,娘家陪嫁又多,有钱什么地方不能安家?再说了,我可是去做官的,又不是去行商的,还怕什么生疏?烦难?就是一时间官场上没有人照顾我,这天下还能有人不知道,我是国师大人的堂哥?我不去欺负别人,但是,别人想欺负我,也不是容易的。”
秦明月失笑:“你倒是坦率。不过,你说的对,你们可都是我秦明月的娘家人,我们不去欺负别人,但是,别人想要欺负我们秦家,也不容易。”
三人大笑起来。
吩咐了堂哥,秦明月就端茶送客了,等到秦康和秦国梁都走了,她本来还想着要再批几个折子的。那边,冬曲和麻嬷嬷已经过来,一身喜庆,说了起来:“国师大人,像你这么沉得住气的新娘子,整个大周可是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