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举]嫌贫爱富-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皇子点了点头,说道:“记得是刘文峰刘大人,难不成他其实是背靠某个皇子?唉,若是有人手就好了,可以盯梢一段时间,看看他与别人如何联系,就能确认一下他是谁的人,日后也可小心些。
御史本有风闻言奏的权力,他们很多都极有风骨,看不得世间不平之事,却也很容易被人利用。若是刘文峰收到了别人特意给他的假消息,才引起了这场风波,他自己肯定是没有陷害我与五哥的心思的,我若是对他出手,为难于她,不免伤及无辜啊!”
卫诗蕴闻言眼睛一转,说道:“殿下,我们如今人手不足,却也不能坐以待毙,可以慢慢培养人手啊。若是你信任我,可以将这件事交给我,我会将睿王府的丫鬟小厮仆妇等都梳理一遍,先务必将睿王府管理得如铁桶一般,不能什么事情都往外传,避免再有风言风语涉及我们睿王府。
其次,我会筛选出些得力的人用起来,殿下若是有信任的人也可以给我介绍几个,我也会新买入一些年纪幼小家中遭灾的孤儿慢慢在家中调/教培养,这样若干年后我们遍可以培植出一股自己的势力了。”
卫诗蕴经过与谢妃一次推心置腹的详谈,也清楚了自己与九皇子是一条船上的人,不能依赖别人,例如谢妃娘娘或者卫家,别人有始终不如自己有,她和九皇子都要强大起来,成长起来,这样才能携手应对日后的风风雨雨。
因此,她也不再和九皇子客气,大胆地准备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九皇子看到自己的不凡之处,真正以能力立足,而不是以宠爱立足。
九皇子不知道自己娘亲,自家媳妇儿心中这么多弯弯绕绕,只觉得得妻若此,夫复何求。
他们夫妇二人同心同德很快便动做起来。九皇子负责前朝之事,做好自己工部的小官员,拉拢人脉。卫诗蕴则负责后院和秘密眼线,该买人卖人绝不手软。
他们夫妻二人都是精明人,做事的成效还是很显著的,没有几个月,九皇子就与工部官员们大都交好,也因为自身无任何不良嗜好,没有攻讦的理由,得到了大部分御史的赞誉。卫诗蕴也将整个睿王府管理得似铁桶一般,不再有睿王府的留言会传入坊间,全京城都公认睿王妃持家有道。
同时,他们大大减少进宫的次数,做事全凭自己,也得了皇上不少好感。
就连皇上都忍不住在谢妃面前夸赞:“玲珑,你真的将浩诚教得很好。你挑的卫氏也可堪大用,实乃巾帼英雄,比我其他几个儿媳都能干得多啊!”
谢玲玲只是微微一笑,推拒道:“皇上,浩诚这么聪明是随了皇上您,他品质好做事好是蔡侍讲教导有方。与我何干?玲珑切不敢贪天之功据为己有。
再说诗蕴也是皇上赐的婚,要说培养是卫家的功劳,说眼光是皇上的功劳,玲珑就是占了个好福气,在家能享父母的福气,嫁如宫中能享皇上的福气。”
皇上闻言哈哈大笑,心中知晓谢玲玲嘴甜不贪功劳,其实这些都与他本人没有太大关系,可是从谢玲玲口中说出来却好似全是他的功劳了一般。
但是好话谁不爱听呢?功劳谁不喜欢多占呢?更何况这还是一个已经年过七十岁的帝王。
蔡思瑾看了李永富的家书,知道九皇子很好,也能放心了。
第117章 几桩婚事
话说蔡思瑾这边修理河堤事宜虽然进行得比较顺利; 但是也算是远离了朝廷中枢; 能对九皇子帮助有限; 很多事情都是爱莫能助的。
蔡思瑾有时候虽然人在这里修理着河堤; 可是心中却是还有些慌乱的,毕竟那个主线任务在自己心里堵着; 万一五年之内九皇子不能被封为太子,之后便是他再登基做皇帝,自己也见不到了。可以说九皇子急着做太子、做皇帝; 可是蔡思瑾则只会比他更急。
如今从李永富的信中看到了一些九皇子的所作所为; 他在面对这么大的事情之时也能从容应对; 没有少了对五皇子的尊重,并未说一丝五皇子的坏话; 实在是难得。其他人或许只会说九皇子一句少年老成,亦或是赤子之心、真性情。但是蔡思瑾知道不是的,他与九皇子相交多年,甚至自己这个学生的聪慧、敏感; 论智商、学识或许不如左樟楠; 但是论起心计却是甩了别人几条街,与他母妃谢玲珑一般天生具有敏锐性。
蔡思瑾松了口气,再平心静气地想到——上辈子里九皇子没有自己的助力也顺利登基了,说明他自己厉害、身边的人才也不少,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地方。退一万步说,便是自己不能五年内完成支线任务; 真的要身死魂灭,那么现在修建的黄河堤坝工程就是在世间走一趟的凭证,一定要修得精细,也不枉自己白来世间走一遭。
转眼三年时间就这么匆匆过去了,壬申年到了。九皇子已经长到了十八岁,他虽然三年来一直在工部没有挪过窝,但是与三年前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他的身边不断聚集起一些对他心悦诚服或者是觉得“奇货可居”的官员,都想要围绕在他左右争一争那“从龙之功”。
而另一边卫诗蕴那里也初步建立起了一个严密的关系网,不仅将睿王府管理得密不透风,还能适时给九皇子传递一些消息,不仅帮他渡过了好几次五皇子设计的难关,不至于损耗太大,也悄无声息地给五皇子上了些眼药、折损了些人马。
而九皇子与五皇子基本上也已经是摆明居马在竞争了,互相之间的权力倾轧还是比较明显的。虽然九皇子一直克制着自己不要使一些太过于阴损的手段,但是却也不可能一直被动防御不主动出击,否则,跟着你的兄弟心里会怎么想?是不是觉得你这个老大太软弱无能、太没有前途了?
所以,兄友弟恭只不过是面上演戏给皇上看,演戏给天下人看而已。稍微脑子明白一点儿的人就知道这两兄弟是不可能和睦相处的。
五皇子这些时候有些心情急迫了,他时不时就在自己的谋臣面前悄悄将谢正卿骂一骂。他说道:“真不知道谢正卿那个老儿和张思晨是怎么想的,一边说着要支持我,可是对九皇子下套的时候他们又袖手旁观,一点儿没有实际行动。更可恨的是,我提出要与谢家联姻、与张家联姻,竟然都被他们拒绝了!
你们说,他们会不会明面上支持我,可是背地里却已经坐上了老九那条船了?毕竟,老九可是谢正卿那个老狐狸的外孙啊!”
五皇子这些话让他的谋臣们面面相觑、不敢接话。其实他们心中不是没有此类的怀疑,但是不能说啊!现在是五皇子求着谢首辅与他一头,若是这边对谢首辅有些怀疑或者是不敬,生生将谢首辅踢到了九皇子那边,这场夺嫡之战也不用再争了,直接投子认负就行了。
可是若说谢正卿和他的徒弟张思晨真心想要上五皇子这条船,又不太像。目前五皇子的嫡长子已经十五岁了,是可以大婚的年纪了,若是五皇子能立太子,他的嫡长子可就是皇太孙,谁不眼巴巴地盯着未来的皇太孙妃的位置呢?
五皇子这边想要利用这个位置好好拉拢一下朝臣,一边让自己的王妃给嫡长子相看王妃,一边给王妃示意他心中的人选——第一人选就是张思晨的嫡长女张雅莹。
张思晨此人天纵英才、仕途一帆风顺,还与谢正卿走得极近,他本身又是极有手段的人物,三年来,虽然还是一个从二品的礼部侍郎,但是却已经把他的顶头上司乌宏利挤得在礼部没有位置了,整个礼部几乎维他马首是瞻。再加上张思晨的正妻缪氏乃是自己母妃缪妃的嫡亲侄女儿,五皇子自然想要好好笼络一下张思晨。
谢首辅毕竟是要老去的,而且他的嫡幼女是谢妃,不管怎么拉拢还是与九皇子那边更亲近。他的嫡长子不成器,便是求娶了嫡孙女儿,始终也隔着那么一层,还不若将未来皇太孙妃的位置许给张思晨的嫡长女,更能卖一个好价钱。
张思晨此人只有一女一子,听说他对这两个子女那是疼宠非常,若是自家嫡长子能娶了张雅莹,还用愁张思晨不在自己的觳中吗?
可是没有想到自己一番谋算竟然都泡汤了!当时为了增加分量,五皇子让自家母妃缪妃亲自招了张思晨的妻子张缪氏入宫叙话的,诚恳地谈及了这桩婚事,且自己的嫡长子如今十五,张雅莹十三,为了免除张缪氏的后顾之忧,还特意说了可以等待张雅莹及笄之后才举行大婚,只是先定下来而已。
没有想到却被张缪氏一口拒绝了,一点儿情面都不留,简直把缪妃和五皇子、五皇子妃都气得不行。
五皇子自然以为这是张思晨早有授意的原因,却万万没有想到那是张缪氏的本能反应。
张缪氏这些年来看着自己的夫君不住地抬举绝色通房、纳小妾,虽然一直以来的教育让她不能反对,反而要做到“贤惠”,帮助夫君,使得夫君更快乐。可是不可否认,她扪心自问的时候,心中是不快乐的。以前年轻的时候她常常鄙视周水静,觉得她就是一个妒妇,做出来的事情一点儿不符合三从四德,不贤良。
可是这么多年的后院生活让她渐渐回过味儿来了——当年自己才是那个脑子进水的人呢,竟然相信那些个鬼话。那些《女戒》《女则》之类规范女子行径的书怕是男人写的,为的就是让女人过得不痛快,而让男人痛快。
幸好当年她虽然脑子不清楚,但是凭着一股天生的狠辣劲儿硬是没有让张思晨的通房、妾室留下什么一儿半女的,否则自己和儿女现在的日子可怎么过啊?还不得被张思晨母子磋磨死?
现在可好,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也不知道张思晨是不是年轻时身体放纵过多,即便他再怎么求医问药、纳那种“珠圆玉润”好生养的女子,始终不得一儿半女。
缪姝彤不是笨人,等她回过味儿来之后,等她彻底抛弃了那些“书中所说的至理名言”,真正将眼光放在现实之中,忍不住对周水静、蔡雨桐、睿王妃她们这些虽然没有好名声,顶着“妒妇”的名字,却得了实惠的人心生羡慕。
对于自己唯一的宝贝女儿张雅莹,缪姝彤是疼得如珠如宝,她怎会答应让她去做什么劳什子八字还没一撇的“皇太孙妃”,将她推入火坑呢?嫁入那种人家之后的生活她完全可以预料得到,必然是像自己这般眼见着丈夫将一个又一个女子抬进门,每日只能独守空房,若能生得一儿半女,晚年还能有些指望,若是无所出,那定是生不如死的。
她缪姝彤这辈子早就过够了这样的日子了,怎会舍得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再过这样的日子?她日后挑女婿,定要挑蔡思瑾、李永富、睿王那样只娶妻不纳妾的男子,便是面上的情分也好啊,没有别人塞在中间,少年夫妻怎么也能有些蜜里调油的日子吧?再加上自家夫君日后成就肯定不会太差,一直压着女婿,也不担心他敢欺负女儿。
因此,缪妃这话才开口,缪姝彤一点儿都没有和张思晨商量的意思,直接就给拒绝了。回家之后缪姝彤还是左思右想做了好大的心理建设,才和张思晨说了这件事。没有想到张思晨这次却没有怪她自作主张,只是淡淡地说道:“拒了也好,我们张家本就准备诗书传家的,也没有那些个做外戚的心思。”这才让缪姝彤心中一块大石头放下。
张思晨只有这么一儿一女,平日里便疼宠异常。但是作为一个直男,他也拿不准什么样的婚事对于女儿比较好。嫁给未来的皇太孙有可能权势滔天,或许女儿会觉得不错?亦或者女儿想要嫁给一个平凡的人过着平凡的日子,他心里一点儿数都没有。
因此,缪姝彤拒了皇太孙妃的位置,他便以为自己的女儿不愿意,毕竟缪姝彤整日与女儿相处,对女儿的心思更了解,他便也不会反对。在他眼中,他日后绝对是可以继承谢正卿的衣钵入阁拜相的,因此自己女儿想嫁谁就嫁谁,不想嫁谁也可以不嫁谁,都不是问题,也无需在意。
张思晨这边的路子走不通、笼络不到,五皇子又将主意打到了谢正卿庶子谢存元身上。在五皇子眼里,谢存元虽然有才干、又是谢正卿的亲子,但是毕竟是庶出,若是自己的嫡长子去求取他的女儿,哪怕是嫡女,也总觉得降了身份。
可是张思晨这边一拒绝,五皇子那里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他拼命想要拉拢一下谢正卿,因为他九皇子的迅速成长让他非常忌惮,觉得谢正卿是他这个集团的定海神针,若是什么时候被九皇子也挖去了,那对于他来说简直是釜底抽薪,他就不用玩儿了,因此一定要拉拢谢家。
可是即便他已经这么降低身段了,没有想到竟然还是没有成功。明明缪妃与谢存元夫人提及这件事的时候,谢存元的夫人已经意动了,说要回家与夫君商量商量,可是没有想到转个背就说自家嫡女已经定亲了,拒了这门婚事。
要说不是谢正卿或者谢存元授意的,怎么可能?他们竟然这样两次打自己的脸,是不是真的不想跟着自己混了?
在五皇子这边忧心自家嫡长子婚事的时候,九皇子这边却是喜气洋洋,他的王妃卫诗蕴刚刚才给他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这可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他如何不喜爱。抱着那个小小软软的孩子在自己的怀中,九皇子只觉得自己抱住了全世界。
可是皇上这边听到了九皇子妃卫诗蕴生下的是个女儿之后却是皱紧了眉头,他忽然心生一计,对伴在自己身边的司礼监秉笔太监范大勇说道:“范大勇,传召九皇子入宫,我有事情要和他说。”
九皇子这边收到了皇上传召他进宫的旨意,还以为是想问问他女儿的事情,于是换了衣服喜滋滋地进宫去了,准备和自家老爹好好夸夸自家闺女。
却没有想到当九皇子跪在那里之后,皇上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却是:“浩诚,你可知道你现在想争大位,与你五哥之间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九皇子大惊,赶紧跪地说道:“父皇圣明,浩诚一切均听凭父皇吩咐,不敢生出僭越之心。”
皇上摆了摆手,说道:“今日我们不论君臣,只论父子,我也与你说说真心话。你不觉得,你五哥的嫡长子已经长大成人、准备大婚事宜了,可是你还连个儿子都没有,处于劣势吗?”
九皇子保持住磕头的姿势,赶紧回话道:“父皇,孩儿今年才18岁,还很年轻,日后定会有儿子的。”
皇上摇了摇头,说道:“以我的身体,恐怕等不了太多时候了,不若这样,我给你赐两位侧妃进王府之中,三个女人一块儿生,是不是有儿子的机会大一点儿?为父希望你能在一两年之内就能有个儿子傍身啊!”
九皇子跪在那里心如擂鼓,他敏锐地察觉到了皇上的其中一些想法。但是他赶紧闭上眼睛冷静一下,默念着——若是蔡侍讲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会如何回答?若是蔡侍讲被皇上这样要求,他会如何应对?
想清楚之后,九皇子脑中一片清明,还是保持着跪地的姿势,说道:“父皇恕罪,儿臣恕难从命。”
第118章 拒纳侧妃
皇上闻言之后震怒; 狠狠一拍自己的书桌; 怒斥到:“你竟敢违抗皇命!”
九皇子心中一抖; 脑海中飞快地转过了好几个弯; 但是一想到母亲之前的叮嘱,让他在不知道如何应对的时候便想想若是蔡侍讲遇到这样的事情会如何应对; 便冷静下来。
九皇子沉声说道:“父皇息怒,孩儿并无忤逆之意啊。只是早已与诗蕴有了白首之约; 定下这辈子都要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不敢因为急着要子嗣而擅自毁弃白首之盟。”
皇上皱眉问道:“你可知道想要作为一个帝王,是不可能只守着皇后一人的; 需得以后宫嫔妃位置来制衡、牵制前朝。若是你一直坚守与卫诗蕴的白首之盟; 从而错过太子的位置; 错过日后的皇位,你也愿意吗?”
九皇子深呼吸几口气; 还是坚持说道:“父皇,太子之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一切全凭父皇意思; 孩儿不敢强求。但是儿臣认为自古以来选太子选储君应该看能力、看人品、看对后宅的管理,绝不会因儿臣多几个侧妃或者少几个侧妃而有所区别。”
皇上见威胁不到九皇子; 便放缓了语气; 对九皇子诱之以利,他语重心长地说道:“浩诚啊,若是父皇告诉你,我欲立你为太子; 只要你今日接了这份册封两位侧妃的旨意,明日我便下旨立你为太子,可否?”
九皇子的心脏“砰砰砰”地跳个不停,皇上这个许诺实在的太有诱惑力了,他几乎要抵挡不住同意了。
可是深吸一口气之后,他还是假装平静地继续拒绝这份旨意,朗声说道:“父皇息怒,儿臣恕难从命。”
在这整个过程之中,他都不敢抬头直视龙颜,不敢看自己父亲脸上的表情,更不敢让皇上看到自己脸上的挣扎之色。
皇上闻言之后听起来似乎是失望地大大叹了口气,继而挥了挥手,让范大勇将九皇子引出宫去。九皇子这才从地上爬起来,低着头不敢直视龙颜,退出了御书房。
御书房门外,范大勇有些恨铁不成钢地小声对九皇子说道:“殿下,多好的机会啊,若是你今日答应了,我大晏的太子之位既定,就不会再如此人心动荡了,可你怎么……哎……”
九皇子此时被吓得一脑门儿的冷汗,擦了擦汗之后笑眯眯地说道:“范大伴,王妃为我生了女儿,此时还在坐月子呢。我听闻女子坐月子之时最是受不得气,若是月子期间哀毁过重,恐妨年寿。我与王妃情深义重,怎能对不起她,若是今日领旨,我便是成了太子,也一生难以安心啊。”
九皇子离了皇宫之后,范大勇便回皇上那里复命,将自己与九皇子的对答一五一十都禀报了皇上。
皇上露出了一个笑容,说道:“浩诚这个孩子就是心软又重情意,还死犟死犟的,与他那师傅蔡思瑾一模一样,哎。”
虽然说出来的好似是抱怨的话,但是范大勇听得出来皇上此时心情很好,他还以为九皇子之前那样违逆圣命,皇上会雷霆震怒呢。
哎,皇上年纪越大,心思越是捉摸不透了,他这个在皇上身边积年陪伴的老人都有些摸不透皇上了。
忽然,皇上吩咐说道:“老范啊,把今天这件事传出去,尤其要让浩礼(五皇子)知道,我倒是想要看看他如何应对。”
范大勇心中一凛,低头称是,然后自去传播消息不提。做到他这个位置,已经是皇上身边最近的人了,他行事一定要很有分寸。
手底下的小太监们哪个忠心,哪个被人收买,背后站着谁,他心里一清二楚,但是看破却不能说破,别人想要利用他,他又何尝不是反过来利用别人。
虽然有不少皇子向他卖好,想要拉拢他,但是他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只有在皇上需要他传递消息的时候,才会有技巧地向特定的人透露出消息来。
这样,他不仅能完成了皇上的任务,还是做皇上的心腹忠臣,又在皇子那里卖了好,也算是留了条后路,更得了底下人的孝敬,得了实惠,简直一举三得。
不过这样的事情也是风险很大的,几乎是在刀尖上跳舞,一个不慎等待着他的就是万劫不复的结局,他自认为从中收取一些钱财也是应有之意,否则他一个太监,图些什么呢?
本来他以为九皇子此次稳了,只要接纳两个侧妃就会被册封为太子,他也可以松口气,不用再这么提心吊胆了。只是没有想到九皇子脾气这么犟,浪费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还在心中为九皇子惋惜不已。
哪不知皇上并未震怒,反倒让他把消息偷偷透露出去,还指明要让五皇子知晓。范大勇心中一个咯噔,皇上之前恐怕也不是真心立九皇子为太子,恐怕还是试探的成分居多。
九皇子呢?他到底是真的与王妃鹣鲽情深安然渡过了一次考验,还是他早就知道这是皇上的考验故意做戏给皇上看呢?
范大勇摇了摇头,不去管这些事,皇家的人满身都是心眼子,他只要安心领命乖乖听话便罢了。他还想要多活几年呢。
九皇子回到睿王府之后,卫诗蕴问他入宫可有什么事,他怕卫诗蕴多想,并未如实告知,只说皇上问了问女儿的情况,无甚大事。卫诗蕴也绝没有想到皇上会用这样的事情来试探九皇子,自然没有什么挂心的。
九皇子以为这样的事情皇上是绝不会传出去的,其实他心中也细细再次思索过皇上的意思,只是始终无法确定皇上是试探还是真的有意将太子位置给他。
可是没过两天,九皇子与皇上之间的这番对答便已经传得满城风雨。大家都知道九皇子因为不愿意纳两个侧妃,拒绝了可能到手的太子位。
有些人夸九皇子至情至性,真是难得的人,有仁君之相。但是也有人贬低九皇子,说他一心只知儿女情长,毫无大局观,难当大任。
从御前奏对被传出去之后,九皇子心中便已知晓这次只不过是父皇对他的一次考验。只可惜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这番表现皇上可还满意。
卫诗蕴虽然在坐月子,但是她既然掌管着情报暗线,自然也第一时间知晓了此事。
她知道这件事之后,不顾自己的身体挣扎着第一时间找到了九皇子,向他跪下请罪,请他纳两名侧妃进王府,不要因为自己耽误了夺储大业。
虽然她嘴上没有说,但是心中知晓自己绝对担不起这样的罪名,若是日后九皇子未能登基,又深觉这次绝好的机会是因为自己错过的,那么绝对不会再给自己有好日子过了。
九皇子赶紧扶起卫诗蕴,给她分析了一番利弊,告诉她这只不过是皇上的一次试探,他拒了两个侧妃还会在皇上面前留下好印象,若是真收了才是不美,与他之前的人设不符合,会让父皇以为他是为了太子位什么都能牺牲的伪善小人。
卫诗蕴心中自然清楚,自然也想到了这一层,可是她能怎么办呢?只能长吁短叹地回去,期盼着九皇子最终还是能得了太子位,否则她日后还是不会有好日子过。
人往往都是善于原谅自己,苛待他人的。若是日后九皇子错失了太子位,今天他自己的这个选择初衷就会变,说法也会变,到时候还不是可以给自己扣个帽子,将夺嫡失败的责任尽数归于自己。
爹爹不就是这样的么?明明是他自己的错,最后却反而拿来骂着娘亲,卫诗蕴看多了男人的甩锅恶臭嘴脸,一点儿都无法信任九皇子,心中只余深深的对自己前途的忧虑。
此事,全天下心中最淡定的人,除了皇上本人,恐怕就是谢妃了。她是皇上的枕边人,对皇上了解甚深,自然知道这不过是个试探而已。皇上不是昏君,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地用两个侧妃的位置交换太子位?
恐怕还是皇上老了,疑心也更重了,怕自己儿子等不及要暗害自己,急着争自己屁股底下那把椅子了。九皇子表现出对王妃不离不弃,还能在他面前讨了个好,要是急吼吼地换去太子位,苛待了卫诗蕴,皇上心里肯定不得劲儿,觉得自己儿子是个阴险小人,又要对浩诚不满了。
所以说,这样的试探有什么意义呢?是要成功给自己添堵,还是要成功给自己的儿子添堵?不就是这两个结局吗?如今皇上心里没有堵,堵的是浩诚和卫诗蕴。
本来天家父子就无甚太大的情分,皇上再这样作几次,再这样试探几次,是想让几个儿子都与他离心么?
但是谢玲玲深谙后宫生存法则,这些可笑可叹的事她虽然看破,但是却绝不会劝解皇上一句,他高兴怎么就怎么吧。
只是谢玲玲觉得要抚慰一下自家好儿子和好儿媳,于是笑眯眯地说道:“吾儿喜得千金,这孙女的洗三礼到了,我可要厚赐礼物给孙女和儿媳妇,特别是儿媳,她最劳苦功高了。”
然后,借着赏赐这个理由让自己信得过的宫人去睿王府,悄悄对睿王爷和睿王妃分析了一番利弊,称睿王应对得好,如此应对定会让皇上龙颜大悦,离太子位也更近一步了。现在千万不可因为外面的留言自乱阵脚,再去找皇上赐侧妃,那样就会毁了现在的大好局面。
九皇子点头称是,之前他已隐隐有了猜测,如今母妃这番话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一般畅快,自然不会再多事。
卫诗蕴又何尝不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呢?有了谢妃的赏赐和这番话,她终于不用担心日后九皇子会因此怪罪自己,让自己遭受无妄之灾、无端的指责,心情都好了不少。
卫诗蕴忍不住热泪盈眶,真心地感激自家母妃。
五皇子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自然是气的不行。他狠狠将桌上的东西扫到地上,怒斥到:“老九论出身论能力哪里比我强?为什么皇上竟然有意传位给他?我还比他年长呢!我已经有成年的嫡长子了!父皇!父皇你不公啊!”
一众谋臣赶紧劝解他道:“廉王殿下,皇上不是还没有立太子吗?九皇子那个傻子他婉拒啦。”
五皇子这才松了口气,说道:“你们说,老九这是傻还是真的不爱江山爱美人?难道他真的没有夺位的心思,以前都是因为我针对他他才不得已还击么?”
谋臣们面面相觑,这个问题谁都不敢回答。
京城的消息传到蔡思瑾处有些慢,但是这样的大事自然会有人给他传递消息的。
不同于谢妃的笃定,蔡思瑾却是心中忧虑得很——上辈子九皇子娶了侧妃,也生了儿子,被立为太子之前确定是有儿子的,还不是正妃所出。难不成皇上这次与他说的是真心话,他只要生出一个儿子就会被立为太子了?
这辈子九皇子拒了侧妃,若是没能在五年内有儿子,难不成自己就要被系统抹杀吗?
可是自己与妻子二人和和美美过得开心不已,一直也是教导九皇子要从一而终的,难道要昧着良心劝九皇子纳侧妃吗?
蔡思瑾摇了摇头,只觉得便是自己死也做不出来这样丢脸的事情,只好长叹一声,将这件事丢开,还是继续修筑堤坝。
现在黄河堤坝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估计再过三个月就会修好了,到时候他就可以回京向皇上复命了,真不知道到时候又是一番怎样的天地。
第119章 再次试探
蔡思瑾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等到三个月后他将黄河的河堤修好回京; 皇上就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考验; 这一次被考验的人是五皇子——廉王。
皇上照例还是将廉王一人召入宫中; 然后佯装怒斥一番:“哼!朕还没死呢; 就听说你已经在觊觎太子之位,觊觎朕的皇位,容不下朕了,是也不是?”
五皇子吓得瑟瑟发抖; 赶紧跪地求饶; 口中称道:“父皇,那些话都是离间我们父子情分的谗言; 儿臣绝无此心; 儿臣对父皇的孺慕之情可昭日月,父皇在上; 万望父皇明鉴啊!”说道此处忍不住涕泪横流,委屈至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