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腹黑嫡女:王爷太撩人-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一脚其实并不疼,挠痒痒的力道而已,而霍元琪却听到自己的心被踩在地上碾压的声音。
  小厮要扶他,他推开他们的手,咬着牙,摔倒无数次才渐渐站稳,抖抖衣袍上的灰尘,镇定自若地朝凉国公的书房走去。
  端姑在和姜明月禀告:“国公爷快马加鞭命人把霍元琪接回来,亲自到城门口接到府里……喝醉了,写了张婚约书,没说许的是哪位姑娘……王姨娘撒泼喊再肖想二姑娘,敲断他的腿……他倒是好忍性儿,没还一句嘴,跟没事人一样。”
  姜明月点点头,要是霍元琪早早回京,凉国公为笼络幕僚们的心,肯定会为霍元琪在皇帝面前求情,可现在呢,凉国公的功劳已经被幕僚们瓜分完了,自然没有霍元琪的份儿。
  端姑忧心道:“姑娘,王姨娘明目张胆地糟践霍元琪,必是因着国公爷看不上他的缘故,国公爷不看好他,肯定不会想把二姑娘嫁给他,那这婚约书上的人选便……”
  “便只有我了是罢?”姜明月接了端姑的话。
  端姑恨恨道:“姑娘,国公爷也太过分了!不行,我们必须把这件事告诉老太君,奴婢不能眼看您被那样的人渣磋磨!”
  “哎,端姑莫急!”姜明月拉了端姑一把,毫不在意地笑道,“端姑,现在去找老太君也无济于事,老太君会闹,但是父亲也有理由,长幼有序,亲事自然是先给姐姐定,那这门亲事便落到我头上。老太君不服,闹到宗族,最后只能是双方僵持不下,这个婚约却还存在。”
  端姑接口道:“如此一来,别家谁还敢向姑娘提亲?是老奴思虑不周,现在,咱们决不能闹,不仅不能闹,还得当做没这回事,而且得瞒着老太君。”
  姜明月含笑点头:“正是这样,我可不想让人说三道四,还是把我的名字和霍元琪的名字提在一起。端姑,这几天要看紧王姨娘和二姑娘,不许她们靠近老太君,您再去跟郝嬷嬷私下交代两句,老太君年纪大了,让她过几天轻省日子罢。”
  端姑应诺,又皱眉道:“可这个婚约怎么办啊?为今之计,只有老太君先为姑娘找门亲事,然后霍元琪的婚约就落在二姑娘头上了。”
  “端姑,你怎么可以把王姨娘和二姑娘想得这么善良呢?”姜明月狡黠地眨了眨眼。




  ☆、第146章 女儿们的生辰礼


  端姑皱眉:“姑娘的意思是?”
  “我们能想到的,她们也能想到,你想想,老太君豁出去护着我,父亲岂能在众多族人的睽睽目光中强迫塞我上花轿?所以,她们是打着落实我跟霍元琪那小人之间有什么事,这样我除了一死,便只有嫁给他了。去年路遇劫匪的事端姑可还记得?”姜明月淡拢娥眉。
  “是啊!老奴怎么把这个给忘了,王姨娘能害姑娘一次,就能以同样的手段害姑娘第二次!她真是,还要不要脸皮!”端姑气得破口大骂。
  姜明月摁了下她打哆嗦的手,安抚道:“端姑莫气,王姨娘的手段翻来覆去也就那几样,摸准了她的性子,我们对付她很容易。现在留着王姨娘还有用处,否则的话,她早不在这府里了。”
  “可是,她三番四次地蹦,实在膈应人!”端姑气息不顺。
  姜明月轻笑,王姨娘很快就蹦不起来了:“我们摸住她的脉门,她若敢算计我,我也不是吃素的,任由人欺负不还手,她想让坐实我跟霍元琪的婚约,那就把二姑娘嫁给他算了。”
  “姑娘说得对,二姑娘毁容了,名声狼藉,配霍元琪那个瘸子正好。”端姑见姜明月胸有成竹,便微微一笑,完全释怀。
  姜明月去寿安堂陪姜老太君用午膳,端姑拉着郝嬷嬷的手细细叮嘱一番,原来郝嬷嬷担心姜老太君气出个好歹来,便没敢立刻往姜老太君面前报,犹豫几番后便点了点头,王姨娘不是大姑娘的对手。
  姜老太君指着郝嬷嬷和端姑二人笑问道:“你们嘀嘀咕咕的,在说什么呢?”
  郝嬷嬷和端姑连忙上前赔笑,端姑道:“国公爷寿辰快到了,姑娘正发愁给国公爷送什么生辰礼呢。”
  “哦,明月有什么想法?”姜老太君感兴趣地问。
  “正是拿不定主意,父亲是郝嬷嬷看着长大的,郝嬷嬷对父亲的喜好了若指掌,便想请教郝嬷嬷。”姜明月轻声细语道。
  郝嬷嬷被捧得心花怒放,笑微微道:“姑娘抬举老奴,要说最了解国公爷的人,非老太君莫属。”
  姜老太君脸上的皱纹荡开,指了指郝嬷嬷:“就会奉承我,如海有什么习惯喜好是你不知道的?”
  一番插科打诨,气氛渐渐活络,姜老太君笑了几句,指点姜明月:“你父亲从小不穿针线房做的衣裳,衣物都是随身大丫鬟、常年伺候的嬷嬷们亲手打理的,你就做件衣裳给他得了。”
  姜老太君对孙女开窍亲近凉国公的行为乐见其成,父女和好,这是她做梦都在想的事。
  姜明月轻轻颔首,笑道:“那我就听见老太君的,回去选花样子,给父亲做件袍子。”
  凉国公有轻微洁癖,所以不喜穿陌生人做的衣物。
  寿安堂的话没有刻意避着谁,瑞香很快从小丫鬟嘴里打听到了,传给姜宝珠。
  王姨娘当年还是姑娘的时候就帮凉国公做过贴身衣物,后来成为他的小妾更是事事亲为,因此,王姨娘的针线活很好,她教出来的姜宝珠刺绣功夫自然也不差。
  姜宝珠嘲讽地笑道:“姜明月那手艺也敢拿到我姨娘面前献丑!瑞香,去,准备绣线,我也要在父亲寿辰上送刺绣作为寿辰礼。”
  “可是,王家已经帮姑娘准备寿辰礼了啊?”瑞香提醒道。
  “这怎能及得上我亲手做给父亲的寿辰礼有诚意?别废话了,快去罢,对了,把王嫂子叫来,让她带上最近京城流行的绣样。”姜宝珠嘴角挑起一抹笑意,她的刺绣手艺远在姜明月之上,她要让姜明月在宾客面前颜面扫地,更不许她向父亲示好。
  只要父亲有对比,姜明月那极差的刺绣手艺肯定会惹怒他。
  瑞香应诺,正要出去,姜宝珠又喊住她:“瑞香等等,这事儿甭告诉姨娘,免得姨娘见我不用王家送的寿辰礼而不开心。”
  瑞香脆脆地答应道:“是,姑娘,奴婢明白了。”
  瑞香出院门时,迎面撞见王姨娘,忙朝她行礼。
  王姨娘笑道:“你匆匆忙忙的去哪儿?”
  “姨娘,奴婢有事回家一趟,”瑞香笑嘻嘻地回答,又刻意讨巧道,“对了,今儿听寿安堂的小丫鬟说,大姑娘准备亲手给国公爷做件袍子做寿辰礼呢。”
  王姨娘笑着点头:“你回去正好,帮我叫王嫂子进来,问问我上次交代她办的事办好没有。”
  “奴婢记住了。”瑞香连忙道。
  王姨娘一转身进院门,脸就阴沉下来,芫荽那个死丫头,还是不长进,瑞香都能探听到的消息,她却一点风声没听见。
  自从王嬷嬷死了,她身边的人越来越不得力,她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力保王嬷嬷。
  下半晌,王嫂子进二门,她塞了二两银子给守门的婆子打酒吃,那婆子识趣,只略略搜查她手中拿的绣样便放行,但王嫂子方离开,婆子扭头就把这事告诉给姜明月。
  姜明月瞟了眼婆子手中的银子,和气地笑道:“既然是王嫂子给你的,你就收下罢,是她的心意。”
  婆子欢欢喜喜地收好银子,得意得不行,银子一分没少得,还不用担心被主子查出来,口中道:“多谢姑娘赏赐。”
  “是你该得的,对了,王嫂子可有异常之处?”姜明月问道,王嫂子肯下血本贿赂二两银子给个不起眼的看门婆子,其中必定有猫腻。
  “神色倒没不同,就是她说胳膊烫伤了,一直夹着胳肢窝。”
  “好了,没事了,你去当差罢。”姜明月挥挥手。
  婆子退下,端姑道:“胳膊烫伤了也不至于要夹胳肢窝,肯定是夹带了东西进来。”
  “嗯,盯紧凌烟阁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姜明月轻轻蹙眉,随即松开。
  “姑娘,王嫂子还带了绣样,二姑娘是不是想效仿姑娘也给国公爷做件绣袍?”端姑想起另外一件事。
  姜明月脑海里浮起前世的一件事,那绝对不是愉快的经历:“端姑,拿笔墨纸砚来。”




  ☆、第147章 蓬莱仙花


  姜明月画好一张图,夹杂在一摞绣样中,带上丫鬟嬷嬷去漪澜小筑。
  姜宝珠正在沐浴焚香。
  姜宝珠一向喜欢模仿贵族仕女做派,特别是在她最擅长的事上,比如琴棋书画,还有这刺绣。她刺绣前的排场很大,必得沐浴焚香,方能动针。
  因此,姜明月来了后,闻着室内点的龙舌兰香,听瑞雪说姜宝珠在沐浴,她一点也不意外,静静坐在榻上等。
  瑞雪奉上茶盏,不太乐意地笑道:“大姑娘,我们姑娘在沐浴呢,方进去,要不,您先回院子?您这样空等着,奴婢着实过意不去。”
  “横竖无事,等一会子就等一会子罢,端姑,你让大厨房上些新点心过来,正好我和二姑娘品尝定下宴席的点心单子。”姜明月一手拄着下巴,歪在榻上,面上毫无焦急之色。
  端姑退了出去,瑞雪暗暗着急,等十几道点心上来,姜宝珠还没出来,而姜明月也没走的意思,就盯着她的脸瞧。
  瑞雪渐渐顶不住压力,浑身如黏了带刺的荆棘,哪哪儿都难受,终于道:“大姑娘,奴婢去催催二姑娘。”
  姜明月点头不语。
  瑞雪摸了摸额角细汗,暗暗道,大姑娘的气势越来越足了。
  瑞香一看见她,立刻叱责道:“瑞雪,你不陪大姑娘,跑进来做什么?”
  姜宝珠拧眉。
  瑞雪暗恨瑞香那张毒嘴,可又不敢说她是被姜明月的目光吓跑了,从角落里找出个乳白色瓷瓶子,殷勤道:“瑞香姐姐莫恼,昨儿姑娘用过的西凉梨花露放在了这儿,怕姐姐找不到,我才冒冒失失地进来说一声。”
  这西凉梨花露是凉国公从边关带回来的,在京城是独一份,香味淡雅芬芳,姜宝珠用过一次就喜欢上这个味儿,每次沐浴后都要用梨花露全身抹一遍,很是滋润肌肤。
  姜宝珠脸色稍霁,指了指墙角:“放下罢,以后收在那墙角的妆盒里,免得找不到。”
  她敢确定,明天换瑞雪伺候,瑞雪非得问瑞香梨花露的去向不可。这两个丫鬟暗中较劲她,谁也不服谁,经常给对方使绊子,不过她没有阻止,只有让她们斗起来,她们才会抢着为她办事。
  瑞香瞪了瑞雪一眼,瑞雪讪讪放下梨花露,硬着头皮出去应付姜明月,姜明月整死了漪澜小筑和凌烟阁好几个丫鬟嬷嬷,这两个院子的人说不怕她都是假的。
  平常姜宝珠沐浴只需小半时辰,这一次她却拖到整一个时辰,若非热水泡得身上肌肤起皱,她压根不想起来。
  她挽着湿发出来时,姜明月正在小憩,白英轻轻唤了两声。
  姜明月睡眼惺忪,柔荑掩住檀口打个秀气的呵欠,睁眼的刹那眸中波光潋滟,璀璨如星,艳丽如虹。
  姜宝珠凝视着姜明月那张如冬日红梅的芙蓉脸,嫉妒心发作,指甲在手掌心掐出深深的印子,面上冷冷地问道:“姐姐来我这小庙有何贵干?”
  反正她跟姜明月已经撕破脸了,就不再装姐妹情深。
  “我来是有两件事,一件是,上次去万安寺的路上,妹妹对玫瑰香片情有独钟,我许诺回府就将剩下的都送给妹妹的,却一直没记起来,今儿特意送来,望妹妹莫怪罪。”姜明月挥手,白英递上一个掌心大的小铁盒子。
  姜宝珠面色苍白,忆起当时姜明月的狠辣,脸上被烫过的地方隐隐作痛,积攒半天的气势瞬间被姜明月震住,眼神示意瑞香接下小铁盒子,拧眉问道:“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事嘛,是我有求于妹妹。”
  “哼,姐姐手眼通天,神通广大,这话是取笑我罢?”姜宝珠半句不信。
  姜明月把那一叠子绣样摊放在桌子上:“我打算父亲生辰时送一件亲手绣的袍子,却半天没选好绣样,因而来找妹妹参详参详。”
  “不是没选好,而是你根本不知道父亲的喜好罢?”姜宝珠闻言,顿时气势回笼,不留情面地讥讽道。
  白英怒目而视,姜明月淡定地说道:“我还想跟妹妹商讨寿辰上的茶水点心,这点心都端上来了,茶水嘛,正好晋王妃在元宵节后私下送了一些给我,我在考虑是否用玫瑰香片茶呢,若是有人问起,知道是妹妹爱吃的茶……”
  虽是淡淡的语气,但其中威胁意味不言自明,一旦传出姜宝珠想要杀害嫡姐亲祖母的风声,凉国公兜着,她也会被宗族惩罚,宗族绝容不下弑杀嫡亲长辈的人。
  姜宝珠气结,忍气吞声道:“我的口味岂能代表大家的口味,姐姐莫说笑了,我看就用碧螺春就很好,老少皆宜。另外父亲喜欢寓意好、有风骨的图案。”
  “妹妹这么说就对了,”姜明月绽放出笑颜,“我这里图案有限,妹妹刺绣好,屋里有不少好绣样罢?哦,昨儿王嫂子进来时,也带了绣样给妹妹罢?不妨都拿给我参考参考。”
  姜宝珠胸口剧烈起伏,但却拿姜明月的得寸进尺没办法,只好拿出王嫂子送进来的时新绣样,那绣样就放在针线篓旁边,压了个知了形状的和田玉镇纸。
  姜明月翻了翻,指着其中一张道:“咦?这个花样我貌似在哪里见过,却一时说不上名字。”
  姜宝珠瞧了眼,目光疑惑,显然也不知道是什么花。
  “端姑姑,你老见多识广,你来瞧瞧这是什么花?”姜明月笑着把绣样递给端姑。
  端姑只瞥了一眼就笑道:“姑娘忘了?上次姑娘拿了个什么‘戎夷花草纲目’,上面就有这个图,这是蓬莱花,长在蓬莱岛上,传说是仙人种的花。”
  “哦!你一说,我记起来了,难怪我觉得这花儿与众不同,其艳不输姚黄魏紫,其骨青萧玉立,又是仙花,寓意长生不老,给父亲绣袍子再好不过了,那我就用这个花样……”姜明月满面喜色。
  这是王嫂子拿来的绣样,姜宝珠哪里容得姜明月用她的东西借花献佛,抢自己的宠,忙拦了她的话:“姐姐,父亲不喜这个颜色。”




  ☆、第148章 陛下没杀你就是好的


  “真的?”姜明月挑眉,犹豫不决地拿着那张绣样,一副舍不得放手的样子。
  “姐姐有玫瑰香片,我岂能骗姐姐?”姜明月越是想要得到,姜宝珠就越是不想让她得到,顿了顿,又建议道,“这一副飞鹤图就很不错,飘逸大气,父亲肯定会喜欢。”
  姜明月看看飞鹤图,再看看蓬莱仙花图,半晌后,放下飞鹤图,但还没放下去,又艰难地把蓬莱仙花图放下了:“我还是听从珠妹妹的建议罢。”
  姜宝珠一颗心忽上忽下,刚要露出个笑容来,一听“珠妹妹”三个字,那笑容就僵在脸上。
  姜明月似无所觉,选好了花样子,又拉着姜宝珠品尝点心,敲定点心单子:“妹妹最知父亲喜好,这些点心都是妹妹选的,父亲肯定会喜欢,赶明儿我在父亲面前也说道说道,这次宴席,珠妹妹也是出了力的。”
  有这番话在前,姜宝珠哪里敢使坏,要是选不好点心,姜明月把责任都推给她,她破坏凉国公的宴席,凉国公肯定会心生不满的。而宴席办得好了,姜明月又岂会真的在凉国公面前为她邀功?
  吃力不讨好,说的就是现在的姜宝珠。
  到傍晚时分,姜明月告辞,姜宝珠才一肚子火气没处发,迁怒到瑞雪身上,盯着瑞雪,话却是对瑞香说的:“瑞香,给我检查屋子里的一针一线,看看莫少了什么东西!”
  “是,姑娘。”瑞香此时可不敢触她霉头,战战兢兢地应诺,赶忙使小丫鬟检查屋子。
  瑞雪遭受无妄之灾,闷闷地垂首而立,心道,大姑娘屋子里有多少从老太君那里淘来的好东西,岂会眼皮子浅地在乎姜宝珠那点子财物?
  检查完整个厢房,瑞香揣度着姜宝珠消气了,禀告并无财物丢失。
  姜宝珠点点头,反复看那蓬莱仙花,竟是越看越觉得好看,不禁问道:“用这个花样做绣图怎么样?”
  她本来选的是给姜明月的那副飞鹤图,也是王嫂子极力推荐的一张图。因王嫂子不能在内院久留,还要去王姨娘处,所以并未细说。
  也许,这幅图本来没那么好看,但因为是从姜明月手里抢来的,无形中增色不少。
  瑞香想了想,说道:“姑娘,蓬莱仙花只是端姑的一面之词,会不会有问题?”
  一旁的瑞雪终于能有机会插上话,说道:“这绣图是王嫂子递进来的,王嫂子总不能存着坏心罢?”
  瑞香瞪她一眼,瑞雪眼中泪光闪烁,委屈地说道:“瑞香姐姐,我说错话了么?我要说的不对,请姐姐教我。”
  瑞香气得肝儿疼。
  “你没说错,我就用蓬莱仙花的绣图罢,蓬莱仙花我是听说过的,据说有道士坐船远赴海洋中寻找蓬莱岛,采摘蓬莱仙花炼制长生不老丹。虽然不知道长生不老丹这个东西是否存在,但这花儿的寓意是好的。好了,瑞雪准备绣架,瑞香给我挑绣线。”姜宝珠淡淡出声,压住两个丫鬟之间的剑拔弩张。
  瑞雪和瑞香同时噤声,瑞雪得意地勾了勾唇角。
  而此时,姜明月回了弄玉小筑,也在和端姑说蓬莱仙花炼制长生不老丹的事:“……我猜二姑娘肯定会用蓬莱花的绣图。白英今儿手快,端姑,赏白英十两银子。”
  白英乐滋滋地接了银子,咬了两口:“姑娘,以后有这好事,还让奴婢来啊!”
  姜明月忍俊不禁,又道:“端姑,交代二门上,就说上次王嫂子进内院我看见了,不许她再进来,至少父亲寿宴之前,不许她进来。”
  “是,姑娘,老奴这就去交代。”
  姜明月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处理庶务,用过早膳,便坐在绣房里刺绣,吃了晚膳,又处理一天积攒下来的各处纰漏,忙得脚不沾地。韩氏坐稳了胎,偶尔会帮把手,这让姜明月轻松不少,不至于忙得喘不过气来。
  姜家宗族商议的结果是,凉国公遭受官员弹劾,不宜风头过大,因此就没有办专门的庆功宴,宫里的庆功宴则是在姜老太君带姜明月进宫谢恩的那天晌午就办了的,只有男人的席,没有女眷的席。所以呢,这次的寿辰宴其实是有庆功的意味在里面,来的客人会非常多。
  在姜家个个喜气洋洋的时候,唯独凉国公强颜欢笑,这是因为他在宫里被皇帝和一帮文臣拿住话柄,必须给国库充三十万两银子拨给西凉边关的老百姓重建家园,作为补偿。
  凉国公想吐血,这次打仗他根本没捞到油水,还砸进去不少银子招贤纳士、笼络军心、打通粮草关节等,皇帝的赏赐倒是多,可那些御赐的东西他不敢变卖啊!
  于是,在卖了一部分积攒多年的私房之后,凉国公求到姜老太君面前。
  姜老太君臭骂他一顿:“你到底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陛下都不待见你?”
  凉国公苦着脸道:“老太君,您知道这一场仗打的艰难,儿子九死一生,几次差点被那群野蛮人围城。那霍元琪就想出了个阴损的招儿,在城外的井水和河水里投毒,一些老百姓不知就里,也喝了那毒水……为这事,儿子被那帮只会耍嘴皮子的文臣骂死了,他们是不知其中凶险啊!那关隘要是破了,关中多少老百姓会遭殃……”
  “你!你!”姜老太君气得手发抖,愣是半天没能说出一个别的字。
  “老太君,儿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俗话说无毒不丈夫……”
  “滚,你给我滚!我们姜家百年来驻守边关,就是为保护老百姓的,你却害死了那么多人,陛下没杀你就是好的,赏你儿子官职,真是太便宜你了!”
  “那,那三十万两银……”
  “一文钱都没有!”姜老太君气得直翻白眼。
  凉国公连忙朝后退,慌张道:“儿子这就走,老太君莫急。”
  最后还是姜明宣在他寿辰的前一天回来,从江南带了大笔银子把余款补齐。
  凉国公连夜把银子送进宫,直叹,还是儿子靠得住啊!




  ☆、第149章 姜明宣回府


  凉国公和王姨娘、姜宝珠、姜明度在二门处接姜明宣,王姨娘本想去城门口接的,奈何凉国公抽不出时间,而且姜明宣直到晚上才回府。()
  姜明宣一张脸方方正正,身姿挺拔,目光坚毅,虽然风尘仆仆,却掩不住他身上那自信的气场,端的是君子如玉,但又不同于一般读书人文弱的气质。
  王姨娘和姜宝珠目露骄傲,母女俩很是感慨地哭了一场,姜明宣温声安慰,看了看姜宝珠脸上敷的厚厚的粉底以及王姨娘漏风的嘴,眸光略沉。
  姜老太君没来接人,是意料之中,他毕竟是庶子嘛。姜明宣嘲讽地勾起唇角,朝姜明度点点头。
  姜明度多年没见大堂兄,而且姜明宣当年走的时候他还很小,只是听母亲说姜明宣是个内里坏透的孩子,以为见到的会是个面色奸邪的人,因此见到如此风光霁月的姜明宣,他有些难以置信,还有些自惭形秽。
  凉国公带姜明宣去拜见姜老太君,走到寿安堂门口,郝嬷嬷就笑着拦下他们:“国公爷,老太君怜惜大少爷一路舟车劳顿,风尘仆仆,明儿还要陪国公爷待客,一天都不得闲,今儿便让大少爷早些梳洗休息,不必计较繁文缛节,等歇息好了,明儿一大早再来拜见老太君也是一样。”
  这番话句句都是在为姜明宣着想,王姨娘却难堪地沉下脸。
  姜明宣面色没有丝毫异样,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朝寿安堂正房磕了三个响头:“谢老太君体谅,嬷嬷代我向老太君问好。稍后会有丫鬟把我从江南带的礼物送到寿安堂来。”
  “奴婢一定把话带到,大少爷有心了。”郝嬷嬷眉梢微跳,笑着回答道。
  一行人加上丫鬟婆子浩浩荡荡地去前院的松涛院,那是姜明宣现在的院落,虽然他人不在府里,但到他十二岁那年,凉国公还是指了一处最好的院落给他留着,家具摆件一应俱全。
  王姨娘哭哭啼啼,为儿子委屈:“就一个孙子,竟一点也不想念,那心是石头做的!”
  说的自然是姜老太君。
  姜明宣一句话就堵住了王姨娘的嘴巴:“大妹妹在寿安堂罢?”
  王姨娘哭声一顿,忆起姜明月看见姜明宣吓晕过去的旧事,心中越发委屈了,恨姜明月夺去姜明宣应该享受到的祖母疼爱。
  她这种自私的人当然看不见她自己的狠毒,她多年挑拨,不仅挑得姜明月失去母亲,还失去父亲的宠爱,跟父亲相见如前世仇人。
  这一晚,姜明宣和王姨娘、姜宝珠、凉国公有说不完的话。
  翌日一早,姜明宣天没亮就来寿安堂请安,在外面站了一刻钟,接了一身的露水,方由郝嬷嬷领着进了正堂。
  姜老太君打量姜明宣,,点点头,慈爱地笑道:“丰神玉立,很有你父亲当年的风采。起来罢,郝嬷嬷给宣儿看座。”
  姜明宣礼数周到,是个孝顺的孙子,姜老太君当然要扮演好一个慈祥祖母的角色。
  “多谢老太君,不知昨儿送的江南土仪可得老太君喜欢?”姜明宣一撩袍摆坐在椅子上,扫了一眼站在姜老太君身后给她捶肩膀的姜明月。
  “你有心了,我都喜欢。”姜老太君抿了口茶。
  “大妹妹呢?也喜欢么?”姜明宣突然看向姜明月,眸子紧紧锁住姜明月的脸。
  一股子迫人的威压迎面而来。
  姜明月站出来,朝他屈膝行了一礼:“多谢大哥,我也是喜欢的。”一点也没受那压力影响,更没有吓晕。
  姜明宣微愣,收起迫人视线,眸中若有所思,和姜老太君寒暄几句便告辞了。
  姜老太君轻哼一声,把茶盅朝桌案上重重一放:“宣儿瞧着是长进了,其实还是一肚子心窟窿!”
  姜明月微微一笑,姜明宣是个十分小心眼的人,又爱记仇,睚眦必报,而且忍功了得,深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真谛,前世在苍澜学院欺辱过他的贵族子弟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当然,他报复得最惨烈的那个人是她。
  东方露出鱼肚白,整个凉国公府仿佛从沉睡中苏醒,仆从来往穿梭,还未临近晌午,府外便车水马龙,来往的车马软轿络绎不绝。凉国公春风得意地带着儿子姜明宣站在门口迎客。
  姜明月因为要操持整个宴席的流程,邀请表妹康载善和族中几个姐妹帮忙接待小客人,姜老太君和姜家宗妇接待官眷,韩氏稳稳地坐在厢房里陪客聊天嗑瓜子。
  姜宝珠打了厚厚的粉底,遮掩住狰狞的疤痕,穿上最漂亮的裙子,抢了康载善的位置,还轻蔑地瞧了康载善一眼。
  康载善似笑非笑地斜睨着她,拉了姜家姑娘走到旁边。
  果然,很快姜宝珠就笑不出来了,贵族千金们看见她就离得远远的,她热络地打招呼,她们就点头微笑,却一句话没有,明显是不想跟她有交集。一部分人直接略过她,去跟康载善几个寒暄问候,更有甚者一直盯着她的脸瞧。
  姜宝珠又羞又怒,愤愤地瞪了康载善几个一眼,跺跺脚,跑回自己的院子埋头大哭。
  康载善无辜地眨眨眼:“她要迎客,咱们都让着她了,怎么还是埋怨我们?”
  那几个姜家姑娘正是如花年纪,家中正要给她们说亲呢,姜宝珠却连连闹出丑剧,导致她们不敢出府交际,原先有眉目的亲事也没影儿了,因此个个对姜宝珠恨得咬牙切齿。
  姜宝珠受辱,她们只觉得是她自己活该,大快人心,出了心中的一口恶气。
  临近晌午时,姜老太君千盼万盼的外孙子韩熙跃和女儿姜如桃才到。
  姜如桃在弄玉小筑略作梳洗,姜老太君摆脱一直夸某个大臣儿子好的宁王妃,到了弄玉小筑来。
  姜如桃看见老母,扔了擦脸的帕子,扑到姜老太君的怀里哭道:“母亲,一别经年,您身子可还好?女儿日夜思念您,可惜不能侍奉膝下。”
  姜老太君也掏出帕子印眼角,要是女儿的顺从能跟她的思念一样多就好了。




  ☆、第150章 排挤


  母女俩抱头痛哭,互诉思念,郝嬷嬷和姜如桃的心腹汤嬷嬷极力劝慰。
  姜如桃怕姜老太君哭坏眼睛,强抑悲伤,又来哄老母。
  姜老太君脱下腕上的血玉镯,含泪道:“这血玉镯,原有一对,一只给了明月,你常说我偏心,可但凡明月得了好东西,都问一句,可曾给了姑母?今儿这第二只就给了你,女儿是亲的,孙女也是亲的。”
  姜如桃举着血玉镯对着光线瞧,果真是姜老太君那对代代相传的血玉镯之一,不由得讶然,套在手腕上,鲜红如血的镯子衬得手腕越发白腻,便爽朗笑道:“以前千求万求,老太君不肯赏我,今儿怎么舍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