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腹黑嫡女:王爷太撩人-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端姑早等在里面,一面给她脱去外衫,一面压低声音道:“姑娘,文铜钱那件事办妥了。”
“怎么办的?”姜明月抬手,白英给她挽袖子。
“文铜钱和他老婆大冬天到落月湖湖面上滑冰玩,我收买了一个路人,让那路人指认文铜钱夫妻俩掉进了冰窟窿。外院高管事已经派人去打捞,没捞到尸体,说等开春解冻了再捞。高管事很细心,连问了好几个人,不过没找出破绽。这事只能不了了之。”端姑嘴角噙笑。
“嗯,”姜明月对端姑的安排很满意,“等开春湖水解冻,水和冰渣都会顺流向东,若打捞不着尸体,就说尸体流到别处去了。这是个最稳妥的法子。”
姜明月净面过后,从床头摸了个描金盒子,递给端姑:“这是给你的。”
端姑连忙推辞,推不过,便带了盒子退下,打开一瞧,竟是五颗莹润的白珍珠。
端姑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她跟着沈氏时,没少被凉国公惩罚,跪地多了,膝盖有个风湿的顽疾,大夫开的膏药需要用到珍珠粉,外面买的不是假的,就是质量差。恰好她前些日子买的差珍珠用完了,姜明月送的这五颗珍珠不异于雪中送炭,足足够用一年。
那匣子里的珍珠是白英挑的,白英见状便知姜明月的心思,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虽然她们这些人跟着姜明月要受凉国公和王姨娘的气,但白英知道,姜明月是个恩怨分明的人,而且护短的紧,从来不会让她们吃冤枉亏。
譬如白龙丢了库房钥匙,是姜明月策划的,事后白龙挨二十板子只是表面上的,姜明月通过郝嬷嬷贿赂刑堂的人,那板子压根没沾白龙的身。
再譬如端姑这件事。
白英想,这样的主子才值得跟随,哪怕她们天天过得水深火热,随时可能被凉国公迁怒摘掉脑袋。
“姑娘,”白英伺候完姜明月洗漱,给她扯了被子盖上,道,“今儿奴婢问了郝嬷嬷,昨儿夜里瑞云病殁了。”
“哦,我知道了。”姜明月阖眼,陷入沉睡,一个梦没做。
从万安寺回来的半路上,姜老太君命人把瑞云送去庄子上。瑞云又惊又吓,染上风寒,庄子上的人没限制她的活动,只是不给她提供吃穿,也不许她走出农庄的范围。
瑞云没法子,病中去河里捞鱼,鱼是发物,越吃越上火,瑞云的病情越来越重,几日没出屋子,直到昨儿庄头娘子去瞧她,才发现她死了。
庄头一卷破席子把瑞云扔到乱葬岗上。
瑞云是记在凉国公名下的丫鬟,卖身契在凉国公那里。姜老太君本来打算把她卖去做苦力,但没有卖身契,只好想出了让她自生自灭的法子,既不脏自己的手,又能让瑞云得到应有的惩罚。
白英故意把瑞云的死透露给漪澜小筑和凌烟阁的人:卖身契不在寿安堂手上,你们也得绷紧皮子,干了坏事,主子有的是法子整治你们!
果然,正在兴头上的瑞香老实很多,旁的丫鬟婆子也老实很多,不敢再随便打听寿安堂和弄玉小筑的消息。
临近年关,姜明月开始和韩氏一起忙起来,办年货,办年节礼,准备祭祀,这些都是重头戏,事务繁芜庞杂。
姜明月即将及笄,韩氏想着她明年也许就会出嫁,很多东西还没教过她,便带着她熟悉府内各项事务,手把手教导,争取让她熟悉年节的各项庶务。
姜明月忙碌得像个陀螺,幸亏姜宝珠那边消停了,没空出幺蛾子。
这天,姜明月终于从百忙中闲了半日,拉上几个有体面的老嬷嬷陪姜老太君打了一个时辰的叶子牌,姜老太君困了,大家悄悄出去,姜明月扶她上炕小憩,守着她醒来,说了两句闲话,才轻声问道:“老太君,上次给父亲的信有回音了么?”
凉国公大捷后,不代表没有战事了,这场战事她记得是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告一段落。
“哼,莫提了,提这个我就生气,”姜老太君目光微冷,虽是这么说,却仍告诉她道,“你父亲胆子越发大了,给我回信言道,当初允诺我,娶妻全照我的意思来,人选、日期由我定,让我自己斟酌就行了。”
“啊?”姜明月些微吃惊,凉国公模棱两可的回答,实际上是变相地应允这门亲事。
他不是为了王姨娘情愿终身不娶么?
原来男人的爱,在遇到权势功利时,终究会让路。
姜明月蓦地沉默了。
“我是半点不想与宁家沾染上关系的,说句诛心的话,太子是天下人的表率,却私下与你妹妹……咳,这般视礼教为无物,行为狂浪粗野,说明他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又不怕旁人看了他的行径去,说明他做事毫无顾忌。如今陛下压着,他才表现得像个翩翩君子,等陛下山陵崩,他压制的本性会变本加厉地爆发。幸亏当今陛下只有他一个儿子,若是有别的选择,怕是他这缺心眼的,准被斗得连渣都不剩,早早被人拉下马。”姜老太君苍眉轻轻蹙着。
姜明月当即就想竖个大拇指,老太君太犀利了!前世太子孟长信可不就是在登基后做事毫无顾忌,对待朝臣像对待随便可以打杀的奴隶一样,可见是在皇帝面前当太子的时候被压制得狠了。
“老太君,既然如此,不如就直接回绝了宫里,就说父亲为母亲守节就罢了。”
宁芳夏一个活人总不能跟一个死人争男人,说出去也难听。自古死者为大,这话说到皇帝面前去,皇帝也会尊重死去的沈氏。
“呵呵,”姜老太君闻言,反而冷笑起来,气呼呼地说道,“你父亲啊,大概早料到我会这般说了,他给我修书的同时,也托人给宁贵妃送了封信,把这事告知宁贵妃,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全听我的。我若不答应,岂不是我瞧不起宁贵妃么?你父亲连我都算计上了。”
☆、第106章 寂寞如雪
姜明月心凉,凉国公果真寡恩薄情啊,如此只有答应宁贵妃一条路可选,她根据前世的记忆抽丝剥茧,衡量王家和宁家的关系,寻思半晌后,安慰道:“老太君,宁贵妃硬要把自家妹妹塞给我们家,就让她来好了,说不得,父亲忌惮太子,宠爱王姨娘,王姨娘和宁十五姑娘正好能平衡后院,老太君也能清闲些。()”
姜老太君至此才觉心口郁气消散了些,呵呵笑道:“我竟没想到这个,是我气糊涂了。横竖太子将来是要做皇帝的,我何必跟宁家过不去。朝堂上的事,随你父亲去应付。”
满朝老臣看宁家不顺眼,宁家若跟姜家联姻,那么凉国公也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而凉国公此番再建战功,他这是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正好可以借老臣的手打一打他的气焰,免得他不知道天高地厚,以后做出混账事来。
姜老太君希望,这个打击能让凉国公以后低调些。
拿定主意,隔日以送小年礼为由进宫回复宁贵妃:允婚。
宁贵妃大喜过望,当天让小太监随姜老太君回府取凉国公的庚帖,要拿去钦天监让人合八字。
姜老太君被宁贵妃的迫不及待气个仰倒,哪有女方没脸没皮地要男方的庚帖的?让郝嬷嬷去处理,她自己完全丢开手,心底却在担忧,宁贵妃是个没谱的,可别那宁芳夏是另外一个搅屎棍子。
姜明月得知后,当面淡淡的,夜深人静时,却忍不住流了两行泪,她为沈氏不值。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凉国公答应这门亲事,是因为忌惮太子孟长信在最后关头卡他的粮草,宁芳夏和当年的沈氏成亲的时机是何其相似。
说到底,凉国公为了权势名利两次出卖自己的亲事,从这方面来瞧,那王姨娘也不过是个可怜虫罢了。
而前世的霍元琪何尝不是如此呢?他追寻姜宝珠的脚步,默默守护,襄助姜宝珠掌控朝堂,与名正言顺的卫亲王作对。可前提是,姜宝珠为他生了个皇帝儿子,他能借儿子的势站在权力顶峰。这么大的诱…惑,足以让霍元琪豁出性命赌一把了。
至于她和霍玉真,呵呵,当真是他的绊脚石啊!
姜明月咬住唇角,天下的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夕如约而至,世界焕然一新,家家张灯结彩,贴对联,放鞭炮,到处是人们的欢声笑语。
姜老太君和族长共同主持姜家祠堂的祭祀,所有的姜家子孙出席,神情肃穆,一切都按照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来。
只有这个时候,姜明月才能深切地感受到,姜家的确是一个钟鸣鼎食之家,老祖宗们曾经辉煌过。而那些闪耀的祖先荣光,其实大部分都是历代凉国公在沙场上拼杀出来的。
如今的凉国公照样骁勇善战,但姜明月却觉得,凉国公府总是给人一种萧条、苍凉的感觉。也许是她在这个府邸里活得太累了罢,才会有这种感觉。
祭祀过后,接着就是除夕宴,姜老太君让众人回房梳洗,便直接回寿安堂,临走时叫了姜明月。
姜宝珠站在原地,姜老太君从头到尾没跟她说过一句话,完完全全忽视她,也不管她做什么,说什么。没有凉国公带着,她自己是不敢去寿安堂的。
她怕被人打出来。
但是,她又不想到漪澜小筑和疯掉的王姨娘吃饭,王姨娘肯定会把桌子掀了。
姜宝珠的泪水在眼眶里打滚,她真正体会到孤家寡人是什么感觉了。
“姑娘?”瑞香轻扯姜宝珠,她自做了漪澜小筑最有脸面的二等丫鬟,性子便逐渐稳重起来,说话轻声慢语,很有大丫鬟的气势,也常常会为姜宝珠着想,比以前体贴很多,“在落雪呢,仔细着凉了。”
“嗯,我们回去罢。”姜宝珠悄悄抹去眼泪,朝漪澜小筑走去。
她才不稀罕去寿安堂呢,那群人最讨人嫌了,她看着都厌烦。
远远的,还未到漪澜小筑,便听见一阵尖叫声,接着是打砸声。
丫鬟婆子跟着尖叫起来。
姜宝珠骇了一跳,推门而入,只见屋内王姨娘撒泼,又哭又嚎,随手打翻桌上的贡品,这也罢了,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她推翻了蜡烛,那蜡烛瞬间就把幔子烧着了。
众人跟没头苍蝇似的乱转,端水来泼灭火焰。
芫荽和瑞香指挥大家制住王姨娘,强行给王姨娘灌了一碗安神药,不大一会儿王姨娘就睡着了。
姜宝珠食不下咽,匆匆吃了两口饭,丢下筷子,坐在王姨娘的炕边上,眼泪默默流下,身影孤单,声音萧索:“姨娘,连你也不能陪我过年。你什么时候能痊愈啊?我真的好累,父亲要是在就好了……呜呜呜……姨娘,都是姜明月把我们害得这么惨的,我一定不会放过她!”
她本是在哭诉处境凄凉,接着就埋怨起姜明月,发狠要给姜明月好看。
这就是姜宝珠的新年夜。
如此晦气的新年夜,注定她这一年会倒霉透顶。
姜老太君没有让叫姜宝珠来,韩氏自然不会画蛇添足地命人去叫,大家坐在一起吃了顿丰盛的晚餐,奴仆们纷纷敬酒,一筐子一筐子的铜钱发出去,个个面上喜气洋洋。
过了除夕,便是去各家拜访走礼,姜明月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所有的礼都是她打理的。
韩氏笑道:“这个年节是我最清闲的年节,唉,真后悔我没能生个女儿帮我。”
姜明月开玩笑道:“婶娘现在生还来得及啊!”
气得韩氏轻捶她,嗔道:“大过年的,就说这话羞我,传出去,别人当我多不知廉耻呢!”
姜明月赶忙讨饶道:“婶娘放过我罢,我知道错了。女儿没有,但过两年明度弟弟就能娶妻了,照样能帮婶娘啊!”
韩氏听了这话才罢,结果,初八那天,韩氏在处理庶务时,头晕了一下,大夫一诊脉:喜脉!
整个府的人都傻了。
☆、第107章 卫世子的羞辱
韩氏又羞又喜,羞的是,她肚子十几年没动静,过两年都快做祖母了,却来个老来子,传出去,旁人定会笑她老蚌生珠;喜的是,二老爷姜如林只有姜明度一个孩子,这些年既不催她,也不纳妾开枝散叶,她亦是装聋作哑,但心底一直愧疚,这下好了,又怀上一个,也算对得起二老爷和姜家老祖宗了。()
为此事,韩氏整日躲在房里不敢见人,所有的事务丢开手交给姜明月,反正她全部教过姜明月,也相信她的能力,而自己则专心养胎这府里的权力她抓得再紧,事情办得再好,到最后还是要便宜新国公夫人的。
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是她能力不足,白白让旁人看笑话。她何苦让自己吃力不讨好,倒不如做个友好的姿态,顺势把管家权推出去,到时候也能避开新夫人的锋芒,免得让人说她这个二房的媳妇鸠占鹊巢。
除此外,她倒是十分感激姜明月的一语成谶,不管怎样,她认定这个孩子是姜明月“说”来的,对姜明月便更添几分真心喜爱,天天让人给她送补汤。
姜老太君听闻喜讯,笑得半天都没合拢嘴,亲自去瞧韩氏,送了一大堆补品,还留下几个调理孕妇身子的婆子:“……咱们府上好多年没喜讯,这些婆子总归是派上用场了。”
姜明月也送上自己的礼物,心底却是惊讶的,前世韩氏根本就没怀二胎,难道是她帮忙管家,韩氏压力小,心情开朗,就怀上了?
姜明月搓搓有些凉的手,好罢,她越来越看不懂这个世界了,嫁给皇帝的宁芳夏转而嫁给凉国公,那么,韩氏怀上二胎似乎也没什么值得惊讶的。
姜明月正在神游天外,发现姜明度朝她挤眉弄眼,便走过去,好笑地问道:“你做这副怪样子干什么?”
“好姐姐,你一口气在太太肚子里吹了个弟弟,能不能再吹口仙气,让我今年中个状元?”姜明度嬉皮笑脸道。
姜明月在他脑门上敲了个栗子,笑骂道:“你个猴儿!编排起我来了。你连乡试都没过呢,如何能越级考状元?”
方说完,她秋眸轻转,又笑道:“既然你这么想中状元,嗯,那我祝你九年后中个探花郎罢!”
“啊?真的?探花郎也不错!”姜明度喜不自禁地笑出来,好像真的中了探花一样。
姜明月抿嘴一笑,她死前的前一年姜明度的确是中了探花郎,但是,霍元琪后来不知怎么找出几个人证、物证证明姜明度作弊。姜明度方丢了探花郎,姜明宣就怂恿宗族族长给他除名,双重打击下,姜明度病死在牢房里。
想到这里,姜明月心酸,霍元琪和姜明宣谋害姜明度,一方面是二人将对她的厌恶迁怒到姜明度身上,另一方面,则是因姜明宣这个凉国公世子争夺族长最大的绊脚石,便是有探花郎名头的姜明度。
“姐姐,你怎么走神了?”姜明宣伸手在姜明月眼前晃了晃。
“我是想着你中探花郎的情景,就想住了,明度,要好好读书。”姜明月回神,笑道。
“承姐姐吉言,我本来想丢了书本,姐姐这样一说,我又觉得‘之乎者也’很有趣了。”姜明度心知她方才那心痛的模样绝非她口中所言那般轻松,却未点破,转而拉了她到外面,支开丫鬟婆子,低声道,“姐姐,卫世子有句话让我带给你。”
姜明月的脸色白了红,红了白,像个调色盘,半晌后才红着脸问道:“什么话?”紧接着忍不住质疑:“他怎么会让你给我带话呢?”
她是真的恼了,卫世子孟长让姜明度联系她,分明是在羞辱她的清白!
“这我也不知道。昨儿去巢国公府上拜年,偶遇卫世子,他就让我问你,时辰快到了,你急不急?明月姐姐,他的话是什么意思?我觉得其中隐含威胁意味。”姜明宣眉头轻蹙,紧紧盯着姜明月,他最疑惑的是,孟长什么时候跟姜明月有了交集?
而且昨天孟长似笑非笑的表情让他恍惚意识到什么,那一闪而过的念头他没抓住,但足以让他明白,孟长和姜明月之间必定发生过什么事,才会让一直万事不理的孟长特意警告姜明月。
姜明月娥眉轻颦,面沉如水,大过年的,孟长给她带了这么一句话,绝对没安好心,存心找她晦气,她摇摇头道:“我也不明白。”
姜明度就识趣地不再问,提醒道:“明月姐姐,昨儿是巢国公府太夫人的寿辰,除了卫世子,太子也有到访。卫世子提及一句‘八宝玲珑塔’,太子气冲冲地走了。”
他的意思是,太子与孟长不合,而凉国公即将娶承恩侯的女儿,那么,他们姜家还是亲太子、远卫世子比较好,免得凉国公发现,会发作她。作为姜家人,姜明度一旦摆明立场,就不会做墙头草,让自家人为难,尽管他不赞同凉国公的一些做派。
姜明月意会,笑着保证道:“我知道了。”
分开后,她幽幽叹气,大概世人皆知太子与卫世子不睦,而太子是正统的皇位继承人,为前途着想,多数人跟红顶白,排挤孟长。导致孟长养成了孤僻怪异的性子,越来越不合群。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姜明月以曾经为母的心换位思考,如果孟长的母亲卫王妃还在世,看见儿子孤立世外,大概会心酸到流泪罢?
思及此,姜明月猛地一震,啐了自己一口,孟长乐意遗世孤立,关她什么事?她的命捏在他手里,该担心的是她自己。
过了初八,姜老太君不再出府做客,凉国公府也不再接待宾客姜家是世家大族,加之凉国公年前大捷,大家都赶着先到凉国公府送礼,不到初八就送完了。而初八之后需要姜家主子出府做客的人家肯定不是多尊贵的人家,由二叔姜如林一人代劳足矣。
初九这天,姜家族长夫人上门拜访,一见面就说:“恭喜老太君双喜临门,好事成双。”
☆、第108章 卧榻之侧 岂容他人酣睡
姜老太君以为说的是凉国公打胜仗的事,凉国公在信里已经告诉她了,但嘴上矜持地问:“我们老二家的有喜,这我知道,不知另外一喜从何而来?”
“老太君还跟侄媳妇装糊涂?”族长夫人不动神色地笑道,“如今京城传遍了,国公爷已跟宁家的十五姑娘定亲,那十五姑娘长得国色天香,天上有,地下无的,堪堪配我们国公爷,二人是郎才女貌!这是大喜啊!”
姜家现任族长是老国公爷没出五服的侄儿,年纪比凉国公大得多,凉国公看见他不仅不敢呛声,还得恭恭敬敬的,因为姜家族长是真的会打人的。
即便是堂兄弟,哪怕年纪大那么一天呢,也得叫声兄长,当做长辈来尊敬。
姜老太君仿佛被雷劈了似的,满脸震惊,好半晌才反应过来,瞠目结舌道:“这……这话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侄媳妇就说呢,老太君是最重规矩的人,岂会乱传谣言,”族长夫人松了口气,咬牙切齿道,“不是我们家,那只有宁家了。”
姜老太君气得浑身哆嗦,解释道:“我是私下答应宁贵妃,让你兄弟(凉国公)与宁家结亲,但你兄弟没回来,我怕有个好歹,耽误他们家姑娘,便没敢往外说。”
“侄媳妇明白老太君的仁善之心,只是有些人不知好歹罢了。这事侄媳妇心中有数了,便不打扰老太君清静。”族长夫人当即告辞,得到准话自然要回去转告族长和族老们凉国公府的态度。
姜老太君苦笑,凉国公府的一世英名都被宁家给毁了!
姜明月进来时,看见姜老太君在发呆,迟疑着轻声问道:“老太君怎么了?”
姜老太君有心教导姜明月一些事理,便如实说了出来,然后问道:“……明月,你怎么看待这事?”
姜明月吃了一惊,急道:“老太君,如此一来,朝臣们认定父亲谄媚于太子了!以后论赏军功时,少不得看轻了父亲!而且,宁家对我们家的信任还不够啊。”
是对凉国公的信任不够才对。
一来,世人知道凉国公在这时候与太子的姨母结亲,肯定是想要讨好太子,免得太子不给他粮草,既然使用了非常手段,那么,凉国公的人品、能力当然会受到世人诟病;二来,宁家想要坐实两家亲事,先斩后奏,必定是不信任曾经逼死过沈氏的凉国公,担心他答应亲事是缓兵之计,存的是携恩图报的心。
姜老太君再次苦笑,连姜明月都想得到,朝堂上那些老狐狸哪有想不到的?文臣一向轻武,凉国公就等着回来吃御史们的口水仗罢。
苦笑过后,姜老太君拉了姜明月抱在怀里,声音轻缓地问道:“事情已经这样了,没办法挽回,我们就来猜猜‘他们’的心思。明月,你说,这步棋是谁下的?”
姜明月在心里分析的时候其实已经得到了答案,这件事里,凉国公媚上,宁家施恩图报,名声都受损,其实是两败俱伤,那么得益的那位自然就是平衡朝堂势力的皇帝陛下了。宠妃娘家等于外戚,手握重权的凉国公等于武力威胁,这两家又是效忠于太子,如果两家太和谐,皇帝肯定高枕难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就是自己的亲儿子也不行。
“难道不是宁家么?”姜明月佯作不解地问道。
姜老太君轻摇头,给她细细分析,果然跟姜明月所想一样。
姜明月心生佩服,其实姜老太君这一生是比较顺遂的,嫁过来时伺候公婆三五年,公婆就相继去世了,整个姜家内宅和宗族的大权在握,老国公爷除了两个没名没分的通房,没有纳妾,生了两儿一女,虽然凉国公和姜如桃都比较骄纵,但大体上是很孝顺的。
但姜老太君一直活得明白,这就是她出闺阁前的家教好了。
姜明月能看明白这些,是因为前世她跟成为太后的姜宝珠多次斗法,不得不去关注朝堂,以便找出有利于自己的事反击姜宝珠。她是在逆境中摸爬滚打摸索出这些浅见的。
现在,姜老太君还活着,她在教导她一个女子怎么活得明白。
可惜前世她没有这个福分,姜明月眼眶一热,忍着眼泪没落下。
郝嬷嬷听了族长夫人的来意后,不用姜老太君吩咐,赶紧着人打探,她看了眼姜明月,直言道:“老太君,打听清楚了,宁王妃过年走礼,从初一到初八,八天里有三天都带着宁十五姑娘,逢人问起宁姑娘亲事,便隐晦地暗示已与我们国公爷定亲。这大过年的,主子们走亲访友,婆子丫鬟们走街窜巷,便把亲事传得满京城都是。”
言毕,郝嬷嬷紧紧闭住嘴巴。
姜老太君和姜明月对视一眼,姜明月疑惑道:“宁王妃怎么搀和进去了?”
宁王妃因着填房的身份不甚光彩,在晋王妃面前都矮一头,寻常时候很少多管闲事。
姜老太君轻哼一声:“那就是宁贵妃出的主意了。”
还有一句话她没说,宁贵妃虽然狡猾,但狡猾在明面上,真正成精的老狐狸是皇帝,也不知道皇帝使了什么手段,让宁贵妃说动宁王妃去干这得罪人的事。
姜明月走后,姜老太君就把凉国公的糟心亲事丢下了,反正是一团乱麻,宁芳夏还未进门,她已生厌恶之心,懒怠多费心机,和郝嬷嬷道:“咱们府上接二连三地出事,好容易你们国公爷大捷,千载难逢赚好名声的机会,白白让宁家给毁了。可怜我的明月,从去年到今年,我带她参加多少宴席,却没人敢来问亲事。唉!”
说着,她重重叹口气。
郝嬷嬷用老话安慰道:“老太君,慢慢来,奴婢瞧着大姑娘是个有大福气的人。”
“她自然是有福气的,”姜老太君也不肯就此认输,铁了心给姜明月挑个好女婿,“小小年纪便为佛祖念这么多年经,说什么,佛祖都该保佑她。”
“正是老太君这个话。”郝嬷嬷笑道。
☆、第109章 捕风捉影
姜老太君感慨完,忽而冷冷道:“明儿悄悄请个太医来给王氏瞧瞧,务必把她治好。()”
“是。”郝嬷嬷恭敬应诺。
姜明月一反常态,命大厨房多做些补汤补药送到凌烟阁和漪澜小筑,十分关心两个院子的饮食。
姜宝珠疑心生暗鬼,餐餐用银针试毒,过了三天终于崩溃,在半路上拦下姜明月:“姜明月!你到底想干什么?要杀要剐,你给我个痛快!”
“珠妹妹,何故大呼小叫?瞧瞧,你都没了名门闺秀的风度。”姜明月淡笑着拂去姜宝珠脸颊上的一缕头发,又给她正了正发髻上的玉钗。
姜宝珠惊惧,后退一步,瞪大眼问道:“你为什么突然给凌烟阁和漪澜小筑添菜?你是不是想让我和姨娘失去警惕,再出其不意地杀了我们?我告诉你,你休想!”
“哟,珠妹妹说的是什么话?”姜明月嗔她一眼,“你和王姨娘又不是猪,我难道还想等着养肥了杀?你真会开玩笑。”
姜宝珠最听不得“猪”字,她现在连猪肉都不碰,气得浑身乱颤:“你!”
姜明月不再绕圈子,直接道:“你和王姨娘,一个病,一个疯,都瘦了一大圈,病蔫蔫的,而父亲不日将凯旋回朝,未免父亲以为你们思念他到寝食难安,所以我吩咐手底下的人这几日好好照顾你们。珠妹妹,你觉得今儿晌午那道红枣燕窝羹口味如何?”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姜明月,你还是怕了罢?在父亲心目中,我永远是他最疼爱的女儿,而你不过是根狗尾巴草!你知不知道,父亲恨不得根本没有你的出生,你的出生是他的耻辱!”姜宝珠大喜过望,而姜明月忌惮凉国公,不敢对她下手,因此变得无所顾忌起来,毫不留情地揭开她的伤疤。
白英气得头顶冒烟,上前一步,嘴巴一张就要回骂,姜明月拦住她,轻嘲道:“那珠妹妹可得保重自己,让王姨娘好好吃药,甭打量着让王姨娘装疯卖傻博取父亲的同情。我偷偷告诉你,芥末那死丫头背叛主子,老太君不放心王姨娘选的人,因此已买了两个通诗词歌赋的丫鬟准备放到父亲书房里伺候。你说,父亲打仗那么累,浴血奋战,一回来看见的不是王姨娘善解人意地当解语花,而是疯疯癫癫的王姨娘让他头疼操心,父亲会不会觉得寂寞就收了通房呢?”
白英和白龙闻言,不约而同地红了脸。
姜宝珠没什么廉耻,王姨娘早就教过她人事,她瞬间就明白了姜老太君的打算,登时急了,跺脚道:“你们休想得逞!”
因辩驳不过姜明月,她气得扭身就回了凌烟阁,望着王姨娘痴痴呆呆的模样儿,心中千回百转,最终幽幽一叹,晚上不再把太医开的汤药倒掉,而是服侍王姨娘一滴不剩地吃完,又填鸭似的给王姨娘灌补药。
瑞香在院子里转了一天,回来忐忑地禀告道:“姑娘,奴婢没听任何人说起过国公爷即将凯旋的消息,国公爷何时回府更不得而知。至于通房丫鬟的话,倒是听婆子们提了一嘴,任凭奴婢如何诱哄也没能撬开她们的嘴。”
“好了,我知道了,姜明月肯定是从父亲给老太君的信上知道的。”姜宝珠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