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腹黑嫡女:王爷太撩人-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69章 踹凉国公
“那她在哪里当差?”凉国公蹙眉问道。
王姨娘气得浑身哆嗦,说道:“沈氏那时候病入膏肓,那大丫鬟到了出嫁的年纪,拿了珍贵的珠宝首饰来求我帮她聘个好人家,我见她可怜便答应了,她称是沈氏赏她的,我也没多想。沈氏去世后没两月,她就聘给外面一个行脚商人,哪里还寻得见她!谁知,竟是偷拿库房的东西送我做人情!当年二太太管家没查出丢了东西,偏偏大姑娘管着库房就查出来了!国公爷,怕是那贴身丫鬟故意留着这个套儿给我钻呢!”
王姨娘一面解释,一面哭,丝毫不提,当初是她贪图沈氏的首饰而接受沈氏贴身丫鬟的贿赂,更不提,她怕那丫鬟抖落出来,所以把她嫁得远远的。
“沈氏!沈氏真是阴魂不散,这个恶毒心肠的女人,活该她是个短命鬼!”凉国公气得直骂沈氏。
王姨娘微微勾唇,随即又气恼,那些财物到底是回不来了,那可是她积攒了十几年的宝贝啊!思及此,她心窝子像有把榔头在狠狠地敲!
“国公爷,旁的不说,八宝玲珑塔可怎么办啊?”王姨娘这些年没少因姜明月而触怒姜老太君,还真的担心姜老太君不顾母子情分,一怒之下将她卖了。
“我们就死咬着不放,说没见过就完了,你放心,芥末那里有我呢。”凉国公安抚地拍拍她的手背,因王姨娘的脸实在惨不忍睹,故意没去瞧她的脸。
王姨娘也怕凉国公从此厌了她,忙问芫荽药可煎好了。
芫荽站在帘子外面答话,没敢进厢房:“马上就好,奴婢去催催。”声音如常,但没人发现她的脸惨白如纸。
芫荽走出凌烟阁,忽然就有种兔死狐悲之感芥末伺候凉国公有五六年了,凉国公竟然眼不眨地把她推出去顶罪。她暗暗提醒自己,以后决不能帮王姨娘做坏事,就算做,也要做得天衣无缝,最好莫叫大姑娘抓住把柄。
芫荽端来药碗,王姨娘一滴不剩地喝完,她当初能勾搭上凉国公是凭借着绝色的容颜,之后用真爱绑紧他,因此她对自己的容颜最是在乎。
凉国公陪王姨娘吃过午膳,把芥末提到刑堂装样子审问,到晚膳时才回凌烟阁,又陪王姨娘吃过晚膳,单独去瞧过姜宝珠,便歇在凌烟阁。
王姨娘吹熄灯,在黑暗里摩挲凉国公的胸膛,一双手柔若无骨,肌肤细腻润滑,仿若入手即化的凝脂。
而此刻,那双带有魔力的手渐渐下滑。
凉国公浑身紧绷,早已情动,正想翻身压住女子,蓦地记起王姨娘的猪嘴,心中一凉,激动退去,他握住女子的手,低低细语:“灵儿,今儿不行,今儿你受伤了。”
“国公爷是嫌弃妾身么?”王姨娘颤着声音说道,那一丝细颤,如露珠儿缀在梨花上,将落未落,像是一根羽毛刷过凉国公的心。
凉国公顿觉冲动又来了,身子再次绷紧,低吼一声:“我怎能让灵儿受委屈!”就压住了王姨娘。
王姨娘暗暗得意,翘起唇角,但是在紧要关头时,她突然觉得肚子不舒服,心中大惊,连忙去推凉国公,急急道:“国公爷,国公爷,不要,放开妾身……”
凉国公没理会,以为她使上了欲拒还迎的手段,挥汗如雨道:“乖乖,马上就好了!”
王姨娘急哭了,怎么也推不开他,就在凉国公纵横驰骋的时候,突然,被窝里传来“噗”的一声,声音又闷又响。
凉国公有些愣怔,接着就闻到一股子恶臭。
王姨娘“哇”地大哭,提脚把凉国公踹下炕,嚎啕大哭,再不复梨花带雨的美感:“我让你走开,你偏不走!你混蛋!”
纵是当初以外室的身份重归凉国公府时,王姨娘也没觉得这么丢人过。
四十岁的人了,在被窝里拉粑粑,还是在与男人办正事的过程中,王姨娘觉得她这辈子的脸丢干丢尽了。
凉国公浑身冷津津的,打个哆嗦,看向王姨娘的眼神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王姨娘发了通小脾气,慌慌张张地下炕,还未走进净房,“噗”的又一声,她一个趔趄,扑倒在净房门口。
凉国公咬了咬牙,实在无法忍受室内恶臭以及王姨娘的丑态,胡乱套上衣衫亵裤,扭身大踏步出去,到了书房,让小厮打水,就用凉水浇在身上,连浇十桶,惊得小厮以为凉国公魔怔了,哭着就要喊请太医。
凉国公瞪了他一眼:“闭嘴!”
院子里鸦雀无声。
凉国公鼻子尖上似乎还能闻到那股恶臭味儿,他捂住嘴巴,跑到院墙边上扶墙呕吐。
姜明月这里还未休息,白英为她擦干湿头发,白龙进来小声道:“姑娘,奴婢发现国公爷从凌烟阁出来,出了二门,似乎是去书房的方向了。”
“哦,这个时辰?”姜明月莫名其妙。
白英笑嘻嘻道:“准是王姨娘那猪头脸恶心到国公爷了。”
“不会罢?上次老太君也掌了她的嘴,也没见国公爷嫌弃她。约莫是别的事,罢了,总归与我们无关。”姜明月摇摇头,不认为王姨娘会失宠。
白龙有些不安,几番犹豫后才轻声问道:“姑娘,那八宝玲珑塔……”毕竟是在她手里弄丢的,没找回来前,她夜不能寐。
“无妨,我猜今儿一早国公爷就送去给宁贵妃了。”姜明月淡笑。
“什么?”白龙和白英齐齐惊愕。
姜明月拍拍白龙的手:“我若想找回八宝玲珑塔,昨儿夜里就找回来了,何必等到今儿?白龙,我既然安排了这出戏,自然不会让自己吃亏,让你们受累,你们放心好了。以后莫再提什么八宝玲珑塔了,就当世上没这个东西。”
“是,姑娘。”白龙和白英对视一眼。
白英眼含狡黠的笑意,白龙则淡定得多,那丝不安没了,就剩下了漠然。
翌日,韩氏亲自送来姜明月的衣裳和首饰,一共四套衣裳,两套首饰。
☆、第70章 与王姨娘无关
其中两套常服,在家中日常穿,两套是出门见客的衣服,做得非常华丽,其中一件更是用了整整一百二十颗小米珠,细细的珍珠与绣线绣成一副蝶恋白牡丹的图画,素净典雅。
韩氏抖开裙子,姜老太君便笑眯了眼,赞赏道:“果然是用了心的,明月,你去试试。”
韩氏暗暗松口气,昨儿她说错了话,生怕姜老太君不开心,连夜找出一盒子米珠让绣娘们加班加点做成衣裙,就是为赔罪顺便答谢姜明月找出库房丢失的那些首饰。
姜明月笑着应了声,带丫鬟回碧纱橱换衣裳,上身是樱草色暗花古香缎大袖衣,下面就是那条绣蝶恋白牡丹的月华裙。
姜老太君暗暗点头,这身衣裳把姜明月那凉如秋月的气质衬托了出来。
韩氏夸赞道:“大姑娘穿什么衣裳都好看,像是那天仙下凡似的。”
郝嬷嬷跟着夸得天花乱坠。
姜明月略,韩氏为了讨好姜老太君,真是下了血本了,谦逊道:“婶娘谬赞了。”
姜老太君瞅了两眼韩氏送来的头面首饰,对郝嬷嬷笑道:“这身衣裳穿去参加巢国公寿辰正正好,郝嬷嬷,去拿副珍珠首饰来。”
姜明月靠在姜老太君身上,笑道:“那就让老太君破费一回,我可是知道老太君有不少好东西。”
姜老太君挑唇而笑:“有多少好东西都要便宜你了,亏得你婶娘没生姑娘跟你抢。”
竟是直接忽略了姜宝珠这个孙女的存在,且有警告韩氏的意味她的嫁妆以后是要传给姜明月的,最好不要打她嫁妆的主意。
姜明月也不想提姜宝珠扫兴,抿嘴一笑道:“那是我沾了老太君的福气,怕是婶娘后悔没能给我生个妹妹呢!”
韩氏明白姜老太君的心思后,略感不自在,她哪里有表现出贪图姜老太君嫁妆的意思?面上却大笑:“我倒真是真的后悔了!儿子贱养,姑娘娇养,当娘的都有打扮姑娘的念头,可惜我没这个福分,只能在你身上满足一二。”
姜老太君点点姜明月的额头,顺势笑道:“听你婶娘这话,你可是真有福了,她那好东西以后都是偏了你的。”
韩氏的笑脸就略显尴尬,只不过一瞬又恢复正常,姜老太君的意思是,让她再给姜明月贴补几套衣裳首饰。也罢,也罢,总比得罪了姜老太君这座靠山强。
“这是自然的,满府里也只有明月丫头讨人喜欢。”韩氏笑若春风。
姜明月起身朝韩氏道谢。
郝嬷嬷端了一个红漆托盘出来,里面是一整套的东珠首饰,令人惊讶的是,样式一点也不显老气,反而典雅高贵。姜明月连忙再次跟姜老太君道谢,东珠不难找,但能做成一整套首饰,那就难得了。
韩氏眼前一亮,瞅瞅东珠首饰,瞅瞅姜明月,是真的有些后悔没能生个女儿出来。姜老太君真舍得,也不怕姜明月一个小姑娘压不住东珠的富贵,想来她箱底压了不少好东西呢。
她只能过过眼瘾罢了,即便知道姜老太君嫁妆和积攒的财物丰厚,她也没那能力跟凉国公抢。
隔了一天,韩氏傍晚送来一双缀东珠的绣鞋,姜老太君越发满意,不再给韩氏摆脸色,也不在言语上挤兑她。韩氏的心落回肚子里。
姜老太君趁着韩氏在,对郝嬷嬷道:“去凌烟阁瞧瞧你们国公爷是否得空,让他来寿安堂一趟。”
韩氏暗想,凉国公这几天日日审问芥末,对付个小丫鬟要这么久,怕是这事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反正不是她的东西,也不是她弄丢的,她就在一旁看戏即可。
凉国公跟在韩嬷嬷身后进来,声若洪钟地给姜老太君请安,韩氏和姜明月都起身行礼。
姜老太君肃着脸问道:“八宝玲珑塔可是找回来了?”
“回老太君,八宝玲珑塔的确是芥末偷走了,跟她接头的人是府外的人,她说她是受人威胁才去偷的,却是死活不愿透露接头人的名姓,还咬伤了自己的舌头。”凉国公说到这里,话音一顿,奉上一张纸道,“这是芥末画押的供词。”
大丫鬟寒雪将供词摊在姜老太君,姜老太君随便瞧了两眼,不紧不慢地盯着凉国公问道:“可曾找大夫医治芥末?”
“找了,我们国公府从未有对下人屈打成招的先例,儿子自然不能落人口舌,只是,唉……”
凉国公话未说完,姜老太君接上他的话道:“只是芥末变成哑巴了是罢?”
韩氏汗毛倒竖,不愧是经历过沙场的凉国公,如此狠辣,连伺候他五六年的贴身丫鬟都不放过!
凉国公惭愧道:“正是,那芥末对自己下手太狠了。”
“哼,既然如此,按照我们当日说的,没寻回八宝玲珑塔,就把王氏和芥末一起发卖了,你照办罢。”姜老太君早猜到结果,因此并未动怒,语气冷淡。
凉国公额头冒冷汗:“可是老太君,这件事从头到尾与王姨娘无关啊!”
“你说无关就无关?那芥末不是舌头断了么?她既然不能说话,那王氏就还是有嫌疑。如海啊,你做凉国公这么多年,带兵打仗战无不胜,怎么连个丫鬟都审不出来呢?那你在军中是怎么审问犯人的?”姜老太君直接质疑凉国公放水。
凉国公尴尬,若韩氏不在场,他低三下四承认自己无能也就罢了,毕竟是自己的亲娘,但是韩氏在场,他到底要顾念几分男人的面子,舍不下脸皮来:“老太君,男子与女子不同,儿子还没遇见过没审问几句就急得咬舌自尽的人。总之,儿子可以发誓这事跟王姨娘无关。”
姜老太君气结,凉国公这是包庇王姨娘到底了,一时犯了难,犹豫是否跟凉国公来硬的,可是又不想破坏母子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好气氛。那天在凌烟阁若非凉国公让步,她哪能真带走凌烟阁内的违禁物品。
姜明月眼珠微转,小声吩咐端姑倒茶,着意摸了把她腕上的镯子。
☆、第71章 追回沈氏遗物
端姑出去后才幡然领悟姜明月的用意,笑眯眯地拎着茶壶给姜老太君倒茶,挽起一段衣袖,露出腕上的碧玉手镯。
姜明月笑道:“老太君,先喝杯茶润润喉咙。”
姜老太君垂眼看着茶水注入茶盏中,目光不经意扫过端姑的手腕时微微一顿,心思微动,抬眼道:“我不信任王氏,这样罢,王嬷嬷是王氏的奶娘,凌烟阁没能搜查到八宝玲珑塔,那就查抄王嬷嬷的家,若是王嬷嬷家里仍旧搜不出来,我才信她。”
凉国公闻言大喜,忙道:“一切听老太君的吩咐。”
姜老太君苍眉微蹙,王姨娘偷走八宝玲珑塔,最可能是藏在凌烟阁,其次是凉国公的书房,再次是王嬷嬷家里,藏旁人处王姨娘肯定不放心。凌烟阁搜查过,她不可能兴师动众搜查外院书房,否则被老母搜查到自己办公的地盘,凉国公就不要在京城混了,那么只有王嬷嬷家里一个地方可搜查。
而看凉国公的脸色,难道真不在王嬷嬷处?
思及此,姜老太君心中愠怒,猜着八成是凉国公拿到书房去了,这就相当于是凉国公偷的,监守自盗,这个儿子真真越长越回去了!
郝嬷嬷带人搜查王嬷嬷家,以及王嬷嬷在内院的落脚处,八宝玲珑塔没查出来,倒是抄捡出不少金银玉器。
姜老太君越发肯定心中猜测,那怒气直管朝王嬷嬷身上发:“王嬷嬷,你一介奴才,哪里来的这些金银玉器?”
王嬷嬷战战兢兢跪地道:“老太君明鉴啊,这不是奴婢的,是王姨娘娘家送给王姨娘的,只是暂时放在奴婢家罢了!”
姜明月蛾眉倒竖,指着其中一件首饰讥笑道:“我怎不知道,老太君的东西何时成了王家的了!老太君瞧,孙女明明记得这是您的葡萄石扳指,有次家中举办宴席不见了,丫鬟婆子遍寻不见,却原来,它自己长了腿脚跑到王家去,又由王老太爷送给王姨娘了!”
这话越发火上浇油,姜老太君怒道:“老二媳妇,你带人点数王嬷嬷家产,但凡有府中丢失的,都记下!”
王嬷嬷急道:“老太君,葡萄石扳指是奴婢在府中捡的!”
“王嬷嬷,你是从诗书传家的王家出来的,难道王家没教过你,在府中捡到贵重物品,是要上交给主子的么?你怎敢昧藏在自家里?再说,当年老太君丢了扳指,整个府里的奴仆都找过,为此,还免了几个丫鬟的差,偏你没看见、没听见!”郝嬷嬷对这事记得清清楚楚,因着她女儿为此事而免了差事,姜老太君看在她的面子上才没有重罚。
王嬷嬷张口结舌,支支吾吾无法辩驳。
王嬷嬷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她根本就不知道姜老太君查八宝玲珑塔会查到她家里去,所以才被打个措手不及,若是早知道有这一遭横祸,她肯定会做准备。
可惜,千金难买早知道。
王嬷嬷是悔得肠子都青了,早该在家中丢了千年南珠时就警惕起来的,怪就怪这些年过得顺风顺水,太安稳了。
姜明月微微勾唇,上次白龙进王嬷嬷家的院子,她没有进去,但前世她曾在珠宝玉器店里见过沈氏的遗物流落在外,当时就追查出王嬷嬷,但那时候王嬷嬷在宫里得意,是太后身边的最高女官,她拿她没法子。
可现在,只要王嬷嬷是姜家的奴仆,她就有办法惩治这胆敢偷拿、偷卖沈氏遗物的恶奴!
凉国公脸色铁青,暗恨王嬷嬷不争气,更恨王嬷嬷对姜老太君不敬,同时心中担忧若是王嬷嬷折进去,王姨娘会怎样。在姜家,王嬷嬷相当于王姨娘的左膀右臂,是王姨娘最信任的仆人。
韩氏看了眼不动声色的姜明月,恍然明白今儿这事怕是早在姜明月的预料中,不仅如此,恐怕姜明月还在其中推波助澜。
不过,她心里是很高兴的,若是在新的国公夫人进府后,交接管家权,那时再核对出宜春堂(沈氏在世时住的正房)少了沈氏的遗物,她少不得要担个管理不善、督查不严的罪名,到时自己就甭指望在宗族里能抬得起头来。
韩氏把清查结果交给姜老太君,口中禀告,主要是对凉国公说的:“老太君,从王嬷嬷家搜查出一共二十七件金银玉器,其中十八件是前头大嫂(沈氏)的遗物,三件是寿安堂丢失的,另外六件出处不知,这六件中有三件的价值超过千两。”
寿安堂伺候的丫鬟婆子俱变了脸色。
姜明月一手掩了袖子,一手拉住韩氏的袖子哭道:“今儿多亏婶娘查出来,否则我竟不知道母亲的遗物被这小人偷了去!”又扭头哭倒在姜老太君怀里:“老太君可要为我母亲做主啊!”
凉国公恨恨地瞪了眼王嬷嬷,这个拖后腿的奴才,不是成心让他在姜明月面前丢脸么?
姜老太君疾言厉色地问道:“王嬷嬷,谁指使你偷盗宜春堂的沈氏遗物的?还有谁做你的内应?那些价值不菲的东西是哪里来的?”
王嬷嬷面色灰败,委顿在地,思来想去,招供出王氏也是死,不招供也是死,且招供了怕是死得更难看,索性道:“没人指使,宜春堂平常只有白嬷嬷打扫看管,奴婢上夜的时候偷偷溜到宜春堂库房偷窃的……那些价值不菲的东西是……是……”
“是什么?”姜老太君气得火冒三丈,虽然王嬷嬷没说,但她也知道指使的人除了王姨娘没有旁人,她狠拍了把雕花桌案。
王嬷嬷吓了一跳,脱口而出:“是王家送给王姨娘的!”
“哼,王家不是抄家了么?王桢从哪儿弄来的?”姜老太君冷笑。
王嬷嬷被自己的话又吓一跳,她支吾道:“奴婢,奴婢不知……”抬眼一瞧,果然凉国公在用吃人的目光看她。
王嬷嬷心脏砰砰跳。
姜老太君道:“既然不知,那只有送到官府,让官府查办了!”
☆、第72章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老太君不可!”凉国公大吃一惊,慌忙阻止。()
“王桢的银子是民脂民膏,我交给官府是遵守朝廷律法。如海,你是朝廷命官,成日把朝廷律法挂在嘴边上,难道要包庇贪官、赃物,自打嘴巴么?”姜老太君慢条斯理道。
“可是,王姨娘毕竟是我们府里的人,若是这事传出去,对我们家的声誉也有影响啊!”
“你现在倒是想着姜家的声誉了!”姜老太君越想越气,当初凉国公报案相逼,不惜毁掉姜明月的清誉、姜家的名声,一口一个律法,反用在王姨娘身上,他就知道这跟姜家的声誉相关了。
凉国公讪讪的,显然也记起那件事,窘迫地说道:“老太君,儿子身为凉国公,怎敢忘记姜家声誉。”
“你想息事宁人也行。沈氏的嫁妆将来都是明月的,沈氏又是她母亲,她是最大的受害者,你必须补偿她。”姜老太君推了把姜明月,示意她这是个漫天要价的好机会。
她儿子的财富,她情愿全部给姜明月这个嫡长孙女,也比给王姨娘贴补娘家强!
凉国公忍着怒气,问道:“明月,你想我怎么补偿?”
“我不需要父亲补偿,”姜明月拿帕子抹了眼泪,面若冷霜,讥诮地说道,“只需要把宜春堂丢失的母亲遗物全部找回来即可。方才我和婶娘核对了册子,除了那十八件物什,另外还有三十多件不见踪迹,王嬷嬷必须全部原封不动地给我还回来!我要的是母亲的遗物原物,而非替代品。”
凉国公浓眉皱紧,原来王嬷嬷偷的不止这些!他也是动了怒气的,身为凉国公府嫡长子嫡长孙,他从未为银子发过愁,更不会肖想沈氏的嫁妆,当然,清贵家族出身的沈氏也不能带多少嫁妆到姜家来,她那点子嫁妆根本不在他眼里。
他气的不是有人动了他嫡妻的嫁妆,而是气王嬷嬷眼皮子短浅给王姨娘丢脸!
在他心目中,王家自然不会落魄到偷沈氏的嫁妆变卖。
“王嬷嬷,那些嫁妆你偷到哪儿去了?”凉国公喝问道。
“国公爷,奴婢不知道啊!奴婢偷拿的物什就这些了!”王嬷嬷磕头喊冤,不大一会儿,额头就流血了。
凉国公再次皱眉,看向姜明月。
姜明月不为所动,道:“满府里除了你,也没旁人有这个胆子、有这个贼心偷我母亲的遗物,既然你不承认,那就没办法,交给大理寺审问也就是了。总之,我母亲的遗物不能流落在外。”
言毕,她又看向凉国公,拿他的话堵他自己的嘴:“父亲,您原配嫡妻的遗物流落在外也会对我们姜家的声誉有影响罢?”
凉国公气闷,面上却应和道:“明月说得对。王嬷嬷你就招了罢!”
王嬷嬷不肯承认,姜老太君怒染眉梢,正要发狠话,凉国公忙拦在头里说道:“她家里也没搜查到,定是流落到当铺等地去了。二弟妹,麻烦你列个单子,我照着单子上的东西去当铺问问。”
韩氏点头:“好的。”
凉国公强压着厌恶,对姜明月挤出一个笑容:“明月莫着急,父亲定会全部给你追回来,以后这些可是你的嫁妆呢!”
姜明月淡淡颔首,一句未回。
凉国公怒气上涌,好容易压下去了,转而问道:“老太君,王嬷嬷怎么处理?”
王嬷嬷不识好歹,眼皮子浅,口风又不严,此时姜老太君直接打杀了王嬷嬷,他都不会皱下眉头。
姜老太君抿了口茶,轻描淡写道:“先关在柴房,若是你不能找回沈氏全部的遗物,再让官府审问她不迟。官府的手段可比你的手段强多了,不会没问出结果就让犯人少了舌头。”
凉国公面色一僵,说道:“既然如此,那儿子赶紧去办了。”
郝嬷嬷命人将王嬷嬷拖走,韩氏告退。
堂上只剩下姜老太君祖孙俩,姜老太君拉着姜明月的手,点了点她的额头嗔道:“给你机会让你多攒些嫁妆,你这么实诚干什么?白白便宜了王氏三个。”
姜明月哪里敢告诉祖母,她早就和凉国公划清界限了,不想要凉国公的任何东西凉国公府的日常花用除外,这个凉国公府是祖上传下来的,不是凉国公一个人的,她身为姜家后代,受此祖荫是理所当然的。
她不会直接对他报仇就是念着她身上到底流着凉国公的血,但是她也不会再将他当亲人看待,更不会对他有一点点指望。
“老太君,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孙女虽然不是君子,但也想光明磊落。况且,若非如此,父亲只怕也不会用心替我追回母亲的遗物。”姜明月靠在姜老太君胳膊上,微微一笑。
“也罢,你说的也有道理,咱不贪他那点子钱,祖母的好东西都给你留着呢。”姜老太君抱着她晃了晃,就像是哄小孩子那般。
“人生在世,能花用多少银子呢?老太君不必因着孙女便留着银子不花用,否则孙女心里反倒过意不去。再者,若是姑母见着老太君如此偏心我,怕是要吃醋呢!”
姜老太君神色微微一变,笑容淡了些,着意看了眼姜明月,却不见她有旁的情绪,便呵呵笑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该给她的已经给了她,她吃哪门子的醋!”
到傍晚用过晚膳,郝嬷嬷来回禀道:“老太君,老奴已着人牙子把芥末卖得远远的。”
“嗯。”姜老太君抱着白猫,慢慢给白猫顺毛,神色动也动未动,“这是她的命。”
郝嬷嬷心想,若非姜老太君把芥末卖了,依照凉国公的心狠手辣,恐怕过几天她们看到的就是芥末的尸体了。
“郝嬷嬷,今儿明月提到她姑母,唉,熙跃那孩子,知根知底,跟我们明月倒也般配,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当年沈氏弥留的时候,如桃都不给准话,怕是心里不愿意。”姜老太君惋惜地叹口气。
☆、第73章 王嬷嬷投缳
如桃是姜明月姑母的闺名,姜如桃是韩国公夫人,韩国公在山南东道治所任正三品的指挥使,带家人上任。()
其长子名为韩熙跃。
郝嬷嬷挽下帐子,笑道:“老太君不必惋惜,姻缘自有天定,大姑娘红鸾星动了,这姻缘啊,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你就不要替她遮掩了,如桃为人势利,我与她母女十几年自是明白,还不是看沈氏不得宠,为讨好她弟弟,才不愿意我们明月。”说着,姜老太君口吻变得伤感,“连她这个嫡亲姐姐都不敢娶明月,怕触怒如海,旁的人家若是知道如海待明月如待仇人,怕是越发不敢上门求娶了。”
郝嬷嬷想起了凉国公为姜宝珠千金买南珠的那段日子,不少人家上门提亲求娶姜明月,结果全部被凉国公赶走了,也觉得凉国公混蛋,默默半晌安慰道:“老太君,咱们大姑娘是个有福气的人,您放心罢。”
姜老太君临到睡时,仍在念叨:“要是熙跃能与明月凑一对就好了,两个孩子青梅竹马,多登对!”
郝嬷嬷缄默,姜如桃自己当年挑了最有本事的韩国公做夫婿,那一批年轻的国公爷及世子里,除了赶上打仗有军功的凉国公,就数韩国公有才有貌有手腕。
姜如桃对自己夫婿的要求都这么高,怎会娶个在娘家不受宠的儿媳妇呢?
况且,以往姜如桃回娘家时,一直阻止韩熙跃与姜明月亲近,更不许他们私下往来,私底下对经常跟着姜老太君念佛的姜明月颇有微词。
……
姜老太君抄捡了王嬷嬷家,消息不胫而走,不到半天整个凉国公府都知道了。
王姨娘气得摔了茶盏,砸了十几个花瓶,丫鬟婆子敛声屏气,个个如临大敌。
王姨娘发了通脾气,叫芫荽进来询问。
芫荽一五一十地说完,深深低着头。
王姨娘扬手就给她一巴掌:“王嬷嬷出事,你做这副哭丧的脸给谁看呢,又不是你亲爹亲娘死了!晦气!出去!”
芫荽捂着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飞快退下。
一群小丫鬟们围上来,纷纷低声关心,实则个个眼中藏着幸灾乐祸。
芫荽随手指了个笑得最欢的小丫鬟道:“姨娘房里的茶盏花瓶碎了,你去清扫干净。”
“啊?可是,芫荽姐姐,姨娘没唤我……”小丫鬟的笑脸瞬间变成苦瓜脸。
“主子没唤你,你就没事干了?主子没叫你吃饭,你怎么知道去吃饭?等姨娘磕着伤着,仔细国公爷打杀了你!”芫荽用食指戳着小丫鬟的额头,恶狠狠地说道。
小丫鬟瘪着嘴,赶忙进去打扫了,不出意料,她也被王姨娘喝骂一顿,出来时满手是血,满脸是泪。
满院子的小丫鬟谁也不敢再嘲笑芫荽。
芫荽这才觉得好过了些,眼眶里的泪水憋了回去。
王姨娘等到夜幕降临,没见凉国公回来,使个婆子去前院问。
婆子回道:“姨娘,国公爷为大姑娘查找沈氏的遗物,回来得晚,说太疲累了,今儿就不过来内院,让姨娘早些歇息。”
王姨娘气得眼泪直掉,恰好芫荽端药来服侍她吃药,她抬手就打翻了药碗。
芫荽烫得“啊”一声惊呼,使劲甩着手上的药汁,忍了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