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唐女医-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锦儿,周将军几时能回来?过几天周大人过来杏林馆,是不是来提亲的?”

    “张婶,哪有父亲给儿子提亲的?”

    “不是马大人吗?”

    章锦婳再迟钝,也知道张婶在打趣她:“张婶,你再说我就不嫁了。”

    窗外传来了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第111章 提亲的难题

    是周子瑜的马!

    章锦婳不去看张婶想笑又忍着的表情,跳起来就往外冲。一不小心在书桌的边角上狠狠地撞了一下,厚重的红木书桌被她撞得挪了半步,书桌上的文房四宝掉在地上,墨汁溅起,几本书和九连环都未能幸免。

    这一下撞得不轻,章锦婳自己都疼得轻呼一声捂着小腹弯下腰去,呲牙咧嘴的说不出话来。

    地上的书,是周子瑜常看的《兵法至要》和正在注释的《墨攻》,跌落的墨碗正好倒扣在封面上,眼看着墨汁越浸越湿,章锦婳顾不得自己疼痛,伸手就要去捡兵书。

    张婶又是着急又是心疼:“这书我来收拾,你快去拿点药油擦一擦,千万别撞坏了。”

    章锦婳摇摇手:“张婶,我没事,你去给瑜兄开门。”

    疼成这样了,还惦记着怕周子瑜在门口等久了,这哪是不想嫁人的?张婶摇摇头,站起身去前厅开门。

    周子瑜本是满面春风,一见张婶焦急的神色,不由问道:“张婶,出了什么事?”

    张婶往书房指一指:“周将军,锦儿撞到了书桌上,也不知撞伤了没有。”

    周子瑜大步流星的绕过张婶,在书房门上轻叩一下,两步走到章锦婳身边蹲下:“锦儿?”

    “瑜兄!你的书,都弄脏了,”章锦婳费力的把染了墨汁的书打开:“我不是故意的。”

    “几本书而已,脏了就脏了,不用管它。锦儿你呢?你撞到哪里?疼不疼?”

    章锦婳抬起泪眼,撅撅嘴,声音都有点抖:“疼~”

    她是真的疼,肚子撞到的是书桌的尖角,皮肉上的疼痛,还不及马夫人所说的话带给她的冲击,一见到周子瑜,委屈就不打一处来,眼泪不争气的往下掉。

    周子瑜的心都疼了,伸手将章锦婳拉起来:“我看看。”

    章锦婳搂着周子瑜,把脸埋在他怀里,噗嗤一声,含泪带笑的嘟囔:“瑜兄,我自己会看。”

    周子瑜看了一眼凌乱的书桌,知道锦儿可能是撞到了腰腹的位置,心疼不已:“伤到没有?撞到桌子那得多疼啊!来,快去上点药膏,吃点化瘀的药丸。”

    关心的话语从周子瑜的嘴里说出来,效果格外不一样,章锦婳心里甜酥酥的,乖乖的跟着张婶回房间去上了药,换了一身衣裳回到书房。

    散落了一地的狼藉,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

    周子瑜放下手里的书笺走过来:“锦儿,还疼吗?”

    章锦婳下意识的捂住小腹,刚刚擦药膏的时候,被撞的地方青紫了一大片,张婶的手势极轻,也把她疼得直吸冷气,此刻伤处还是火辣辣的,走路都受影响,步子都只能轻轻的迈小步。

    “还好。瑜兄,你饿不饿?要吃点什么?”

    “我不饿,就是担心你。”周子瑜扶她在椅子上坐好,摊开两手:“我刚从潼关回来,还没来得及回府。”

    此时能回京城,是秦王要回宫向皇上请兵出战。

    近来战事四起,各地藩镇相互趁乱扩大地盘,换主之事此起彼伏。秦王在潼关与李靖彻底的分析了大唐所面临的困境,也分析了秦王所面临的困境。

    按照皇上的做法,秦王再不出手扩充兵力,就会越来越被动。眼下正好趁着出兵太原,打赢刘武周,俘虏义兵收为己有是当务之急。

    李靖善于训练义兵,潼关收编的那些散兵游勇,现在一个个勇猛威武,唯李靖马首是瞻。

    秦王亲自上阵试练这些兵士,对李靖的指挥能力十分满意。

    周子瑜名义上是右侍郎将,实际上是秦王出征时随伴其左右的先锋,秦王在哪里他就在哪里。

    张婶一听,转身就往门口走:“周将军,那你一定还没吃东西,我这就给你做去。”

    章锦婳心里甜甜的,嘴上还瞎客气:“周大人周夫人要是知道了,会说你不懂事的。”

    “他们会急着催我快点娶你回家。”周子瑜微笑:“秦王明天一早进宫,在京城最多只停留两天,我也要跟着走。今晚我回去禀明父亲,就请媒人来杏林馆提亲了。”

    幸福来得猝不及防,章锦婳快晕了:“可是,师祖不肯来,师父也不在。”

    “你自己接下来就是!”

    “哪有小娘子自己接待媒人的?不是要找亲戚中的长辈代为打理吗?”

    “你在长安城还有亲戚吗?”

    “没有。”

    “长辈也没有,亲戚也没有,你自己又不能接,锦儿,你说该怎么办?”

    “等一等。。。。。。”

    “你还等得及吗?你不怕太子了?”

    “我不怕。。。。。。”

    “我怕!我等不及了!”

    周子瑜有点清楚章锦婳的思维模式了,心里明明很想,嘴上却坚决说不要,表情还像真的不要一样。

    作为一个善战的将军,又怎么会被这点小事给绕进去呢?他用了三言两语,就把章锦婳给问住了。

    不过,男人的事,就不用解释给女人听了,直接去做就是,周子瑜心里有了主意,只等回去请父亲定夺就是。

    周子瑜不再说提亲的事,反正说来说去也说不到重点。就陪着章锦婳聊了聊新医馆的设想,听她不情不愿的说一视同仁和区别对待的委屈,时不时哄她几句,你说得对,你想的太周到了,你做的太好了,直说得章锦婳转怒为喜。

    华灯初上,周子瑜不得不回去了:“锦儿,我明天再找时间过来,会很晚,不用等我。你撞伤的地方也要小心一点,只怕睡觉的时候翻身会痛。”

    两个人站在杏林馆前厅,周子瑜对着章锦婳千叮咛万嘱咐,依依不舍地又说了一阵话才离开。

    周子瑜带着罗怀上马走了不久,幽兰从临街的窗户缝里收回目光,她趴在窗户上盯了好半天了,满脸艳羡:“铃兰,你看到没有,好好看的公子爷啊!杏林馆的客人,原来都是这样的啊!”

    铃兰木然抬头,面无表情的道:“张婶交代过,不管是什么样的,都不关你我的事。”

    幽兰瞪了铃兰一眼,这个木头,真是蠢:“哼,是不关你的事。”

 第112章 宫中相见

    周子瑜匆匆回府,本不想惊动父亲。

    谁知,周正义还没睡,将罗庆当做拐杖,在书房里绕着书桌练习走路。

    看到儿子,周正义十分高兴,取下墙上的弓箭,就要展示给儿子看:“儿子,你看,父亲可以拉弓了!”

    周子瑜赶紧冲上去制止,一手按在弓弦上:“父亲,不可,锦儿说,没到她嘱咐的时间,骨头还是会受伤。请父亲为了母亲和儿子,暂且忍耐几日。”

    周正义听儿子提到母亲,手里顿住,松了手,任周子瑜将弓箭挂回墙上。

    旋即笑道:“过两天,我就要去杏林馆赴马郎中的升官宴。马郎中就不是马郎中了,是马侍郎了。”

    原来,马郎中新近升了吏部侍郎。

    周子瑜道:“父亲,儿子与锦儿的亲事,秦王找了长孙大人保媒。”

    周正义吃惊:“秦王这是要明着向皇上说明咱们是他的人!”叹了一口气:“我原来还想请马郎中做锦儿的义父,娶亲的时候让锦儿从马府出嫁,这些嫁娶的规矩,我都问过礼部的赵侍郎了。”

    周子瑜道:“儿子明天随秦王进宫,待儿子问过秦王的意思再定夺。”

    周正义点头:“也好,就怕夜长梦多。在你出去之前定了亲事,你也不用再担心。”

    说不担心,那是假的。

    第二天,在宫里,周子瑜又见到了章锦婳,遇见了让他担心不已的事。

    秦王在殿上,递折陈请出兵太原,果然如李淳风所说,折子被皇上当场驳回。

    呵呵,秦王要的就是被驳回。

    退朝之后,秦王又去了坤仪殿给皇太后请安,他听说皇太后已经可以在院子里散步,偶尔还会笑一两声。

    到了坤仪殿门口,守门的小太监高声禀报:“秦王殿下驾到!”

    秦王一抬眉毛:“还有谁在?”

    小太监道:“是章小娘子,给皇太后医病的。”

    秦王笑着回头:“周将军,你跟章小娘子约好的吗?”

    可惜,坤仪殿内不能有外男进出,周子瑜也不例外,只能在坤仪殿外等候秦王。

    秦王背着手,大步走近坤仪殿,隔着半开的窗户,听到皇太后的笑声:“章小娘子,你说我还能学跳舞吗?”

    章锦婳撞伤了小腹,早上没能起来打五禽戏,只是躺在床上调息。

    宫里派人来请,她再不舒服,也只得换了衣服进宫。

    章锦婳给皇太后诊了脉,细细的问了皇太后的日常起居坐卧情况,能看出皇太后的精神恢复的很好,女官欢喜悄悄的对章锦婳说,已经有五天的夜里,不曾听到皇太后做梦了。

    坤仪殿内的小佛堂,供佛的香,全都换上了檀香。

    平时用来听琴的偏殿,新换了两张奇怪的乐器,皇太后兴致勃勃的向章锦婳介绍这是西域使者送来的,高的叫竖琴,矮一点的叫做箜篌。

    那个随着乐曲起舞的宫女,学了番邦的舞步,提着裙子在屋子里转圈,左顾右盼,一双眼睛勾来勾去,这也叫做跳舞?

    章锦婳在上元节的时候,跟周子瑜一起看过番邦的歌舞,可是,她看到的歌舞是很热闹的,男子一边弹着月琴一边唱歌,女子则随着欢快的乐曲用双手蹦蹦跳跳,跟眼前这种走路一样的所谓歌舞,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从养生角度来说,保持心情愉悦,和适当的身体活动,是益寿延年的。皇太后身娇肉贵,就在坤仪殿的院子里走几步,根本就达不到养生的要求。

    她微微点头答道:“回太后娘娘,若是就学这个舞,是可以的。”

    皇太后立即高兴的说:“欢喜,你看,我就知道章小娘子会允许我学这个舞。”

    欢喜讨好的道:“章小娘子医术精湛,可以让太后娘娘恢复青春。”

    秦王走进来:“可不就是年少嘛!哈哈!”跪下行礼:“给太后娘娘请安。”

    章锦婳急忙给秦王行礼:“孟章见过秦王殿下!”

    秦王看出了章锦婳的动作不自然:“章小娘子,可有不适?”

    章锦婳硬着头皮答道:“殿下,孟章不小心伤到,并无大碍,三两日即可复元。”

    皇太后惊讶的道:“章小娘子,怎么你有伤到?怎么不早说?”

    章锦婳无奈,只好说道:“回太后娘娘,孟章无妨,太后娘娘凤体康健要紧。”

    秦王还有事要跟皇太后说,张口便道:“既然有不舒服,那就早些退下。”

    皇太后冲着欢喜看一眼:“都退下吧。”

    欢喜带着几个歌舞的宫女鱼贯而出,章锦婳行了礼告退,正想出去,秦王突然出声:“章小娘子且慢!”

    章锦婳停在门口:“殿下?”

    秦王扶着皇太后坐下,自己也挨着皇太后身边坐下,对皇太后说道:“皇祖母,我府中的右仆射周将军,意欲求娶章小娘子,您看,给他们定个什么吉时呢?”

    太后娘娘微微弯起嘴角:“这些事,去问礼部就好,问我做什么?”

    秦王道:“皇祖母,您信佛多年,最是慈悲,听说章小娘子无父无母,婚事也无人做主,您就给她一个薄面吧。”

    章锦婳听道秦王提到自己的亲事,又请皇太后做主,小心脏跳得咚咚的:“孟章叩谢秦王殿下!”

    皇太后看了看跪在地上的章锦婳,垂下眼皮,从眼角缝的余光,看到秦王还在盯着自己,知道这个孙儿想借自己的势来向皇上示威,内心烦闷不已,一上午的好心情,就被秦王的一句话给破坏了。

    秦王近距离盯着自己的祖母,他就想看看,满口慈悲为怀的皇祖母,会不会像皇上一样偏心到没原则。

    皇太后抬手扶额:“章小娘子,你这个吉时,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吉时,等我打发欢喜去问问礼部,宫里的嫁娶仪规吉服吉时,都是有礼部掌理的。等我命欢喜去为你打听。”

    秦王心里冷笑,面上却不显露:“皇祖母,周将军后日就要随我去潼关,战事一起,这一去就是两年。章小娘子等不得的吧?”

    章锦婳一惊,怎么,瑜兄要去这么久吗?潼关并不算太远,秦王殿下为何要说两年不得回京?

 第113章 亲事可等得

    皇太后被秦王这么逼着一问,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地念了几声菩萨名号。

    再看跪在地上的章锦婳,犹如观音座前的童子,心下一软,柔声问道:

    “章小娘子,你可知道周将军?”

    章锦婳低头作答:“回太后娘娘,周将军是孟章在终南山修道时的师兄。”

    皇太后看了秦王一眼,对这个孙儿的心思更加明了,时间都给她圈定了,这个吉时选也得选,不选也得选。

    若是看在章小娘子给她医治的面子上,这个吉时肯定选得。

    “既然后日周将军就要出征,这两日就着人去上门提亲,还是太仓促了。依哀家看,不如等周将军得胜归来,再求皇上赐婚?章小娘子,你可等得?”

    皇太后也有自己的考量,章小娘子一旦订了亲,就算是周家人,再要外出也是不易,说什么也要顾及未来夫家的名声。

    章锦婳也不知道要怎么回答,说等得实非内心所想,说等不得又让皇太后下不来台,只得再叩头:“但凭皇太后做主。”

    秦王哈哈大笑:“皇祖母真是会说笑,这一上战场,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皇太后将手腕上的一串碧玉念珠褪下,拿在手上:“章小娘子,哀家这串念珠,是沙智长老开过光的,哀家随身戴了多年,现转赠于你,定能护佑你平安。”

    章锦婳跪着向前移了几步,伸手接过念珠,合掌叩谢:“多谢太后娘娘!”

    晶莹碧透的翠玉珠,被摩挲得光滑而又润泽,一看就是上上之品。皇太后这是委婉的默许了章锦婳的亲事。

    秦王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皇祖母慈悲,总是成人之美!待孙儿打场胜仗回来,再向您请安。”

    皇太后微微侧头,垂下眼皮看着章锦婳的头顶,两根朴素的发簪,冠住青云髻,一身青色素锦长袍,耳朵白白的透着些许粉红,没有耳洞,一点要定亲的样子也没有。

    战争无情,战前一别,有时候就是永别。

    一个无父无母的女孩子,若是失去未婚的夫婿,只怕更加孤单。

    皇太后对于自己想象出来的画面,有点于心不忍,吩咐女官:“欢喜,去拿一对羊脂玉手镯,福字金钗,南浦珍珠金钗,赏章小娘子。”

    章锦婳再叩头:“谢太后娘娘!”

    秦王见自己目的达到,也不久留,起身告辞:“皇祖母,孙儿还有要事,先行告退,明日再来给您请安。”

    说完,秦王起身走出了坤仪殿,临走前,别有深意的看了章锦婳一眼。

    小宫女匆匆将玉手镯和金钗端上来,给皇太后过目。

    温润的羊脂玉手镯,表面雕刻了一圈福字纹,内圈有一块金色的水纹,质地上佳,皇太后拿起来,亲自为章锦婳戴上:“章小娘子,想不到你戴这个手镯是如此相配呢。”

    跟皇太后拉着手,章锦婳不知道这个时候的礼仪是什么样子的,张婶没教过!这也太亲密了吧?该怎么做?总不能推拒吧?她只得微笑着叩谢:“民女叩谢太后娘娘!”

    “章小娘子,等过两日,你再进宫来,哀家找礼仪女官来教你一些婚嫁的礼仪,还有啊,你这么冰雪聪明,长得又标致,哀家想看看你打扮成成贵女的样子。”

    皇太后兴致勃勃的又拿起金钗给章锦婳试戴,不时问一句欢喜的意见。皇太后的首饰本就是精品,欢喜自然只有在一边附和,赞美皇太后的眼光,赞美皇太后将章小娘子变得更美。

    等章锦婳终于被皇太后放行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

    着半个时辰里,章锦婳一直跪在皇太后面前,时不时要叩头感谢太后娘娘的恩赐,小腹的淤青,每伏地叩头一次就扯着疼一下,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挨过着半个时辰的。

    竹青等在坤仪殿外,看章锦婳的面色发白,急忙上前问她:“锦儿,你怎样?脸色有点。。。。。。”他看了程大人一眼,咽下了后面的话。

    程大人现在对章锦婳的人十分热情,竹青或者竹风只要跟着章锦婳进宫,就会带两粒药丸送给程大人。

    这些药丸都是些温补轻身的,适宜久服。

    程大人现在知道章小娘子制的药丸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给药丸可比给钱都好使,这药丸有钱也买不到呢。

    “章小娘子,刚刚秦王殿下带着手下,从前面那条路回府的。”

    出了坤仪殿,东宫和齐王府、秦王府,都是有路串通着的,这是皇上为了体现父子之间的亲昵,也为了体现几个儿子之间的手足友爱,特意将几个儿子的府第之间修通了。

    章锦婳抬头往前看看,竹青刚给她打眼色了,意思是告诉她,周将军跟着秦王一起来又一起走的,前方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影。

    秦王说要出征两年,这是怎么回事?

    章锦婳带着疑惑,回到了杏林馆。

    张婶看她心事重重,就放下了手头的事,来与她商量。一听之下,也犯了难。

    定亲与不定亲,身份就不一样了。

    不定亲,以女子的身份,安安静静的开杏林馆,开千金堂,也是可以的,毕竟,为了养家,女子抛头露面的,在前朝就已经有了。

    市井之中,妇人为了养活父母儿女,抛头露面在西市做小买卖的也有不少。

    若是订了亲,就要顾及周家的名声了,毕竟,周大人在朝为官,长子娶妻应当都是门当户对的官家贵女。再抛头露面替人看病,或是操持杏林馆,人家就要看低周家,连个儿媳也养不起了。

    章锦婳不明白:“张婶,定亲就这么多讲究。那我要是嫁过去了,不也是什么都不能做?”

    张婶道:“嫁过去之后,杏林馆也好,千金堂也好,都是你的嫁妆,你可以打理的。”

    “那我还能给人医病吗?”

    “好像不可以了。”

    “那我的心愿,不还是实现不了了吗?”

    “锦儿,在这个世间,女人就是要生儿育女,侍候公婆的。若是想要济世救人,恐怕做不到了,你看那些医馆药馆酒楼食肆,哪有官家夫人出面的?”

 第114章 风情礼仪

    张婶又道:“周将军对你那么好,说不定会同意你继续操持千金堂。”

    以周将军对锦儿的态度来看,十有八九,是会同意锦儿在成亲后继续研究医术的。

    章锦婳不论是否成亲,都是杏林馆的主心骨。

    区别就在于,杏林馆不用抛头露面,有张婶在就可以。千金堂就非要锦儿坐堂不可,看病可不能假手于人。

    张婶道:“锦儿,你一定要拿定主意,要不然千金堂就开不成。”

    章锦婳咬咬嘴唇:“张婶,千金堂的修葺还是继续,我想,瑜兄一定会答应我的。”

    张婶惊讶的看着章锦婳,不明白锦儿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果断。

    “张婶,我相信瑜兄。”

    在坤仪殿那里跪了那么久,章锦婳感触良多。再高的医术,再有救人治病的本事,在强权面前就是低人一等,生死都在君王的一念之间。

    药有药性有药理,人也有人性和伦理。

    深山里的药材,不被发掘出来,直到烂掉了也就是一棵草。

    她,章锦婳,既要嫁人,也要开千金堂。畏畏缩缩的只求自身平安,那还不如就呆在深山老林里做一株自生自灭的药草。

    张婶自然很高兴:“锦儿,那我就去做事了,你好好休息,杏林馆明天还有客人,我去拿名单给你。”

    章锦婳回到房间,将皇太后赏赐的镶珠金钗拿在手上,显得细长的手指更加又尖又细。

    首饰盒里,发簪越来越多,相比之下,还真是只有皇太后的发钗和手镯,那么的有女人味儿。

    想起皇太后歪着头打量自己戴金钗的表情,章锦婳拿出青铜镜,将金钗插进发髻,又学着皇太后的仪态,斜眼照了照镜子,怎么看都没有妩媚的样子。

    不由得有些懊恼。

    不过,等章锦婳看到张婕妤的时候,就知道,没什么好懊恼的了。

    皇太后很快就再次召见了章锦婳。

    尚仪宫的女官,来了两个,夹攻训练章锦婳的礼仪。

    章锦婳拿出了学医术的劲头,一声不吭,认真的学着。

    也就两个时辰,她就学得有板有眼,像模像样的。

    皇太后啧啧称奇:“章小娘子,你的父母是谁?你的样子不像是从来没学过的!”

    章锦婳也不知道亲生父母到底是做什么的,她的礼仪都是被张婶培训的,还是有点底子的:“回太后娘娘,民女自打有记忆起,就在终南山师祖身边了。除了跟师祖学养生术和医术,民女接触过的妇人只有成年照顾我的张婶,还有就是山民了。”

    “章小娘子,你的医术骗了我的眼睛,我总觉得你是出身勋贵之家的当家主母人才,你若是在宫里受训一年,一定不会有人看出你的出身。无父无母虽然可怜,不过,若斯有父母在,只怕你也没有得到孙圣手亲传的福报了。”皇太后想了想:“给章小娘子换上宫服,走起路来必定是仪态万方的。”

    话音未落,有小太监在门口禀报:“禀太后娘娘,皇上驾到,婕妤娘娘到。”

    章锦婳一听,就想退下。

    皇上的身影已经出现在坤仪殿的门前,大踏步走了进来,人到声音也到了:“母亲,儿子前来请安。”

    显然,皇上的心情十分好,见到皇太后竟以母与子的称呼来问安。

    坤仪殿内,女官宫女太监都跪地给皇上叩头,章锦婳也跟着跪下。

    一个袅娜的身影飘进坤仪殿,在皇上身后侧跪下:“奴婢参见太后娘娘,给太后娘娘请安。”

    皇太后不喜张婕妤,面上却不露声色,轻轻抬了抬手:“起来吧,都起来吧!”

    章锦婳站起身,只听得耳边环佩叮当,香风飘过,一个美眸如星的妃嫔站在正殿正中,玉面红唇,青丝光可鉴人,微微一笑,便是万种风情。

    这样的美人,不要说男人会喜欢,她作为女子,也被深深迷住了。

    皇上笑着在皇太后身边坐下,皇太后的气色看起来很不错:“母亲,何事欢喜?”

    皇太后看着章锦婳,状似随意的道:“章小娘子就要定亲了,我闲来无事,又感激章小娘子救了我一命,便让女官来教教她宫廷礼仪。”

    “定亲?”皇上转过脸来:“章小娘子,你要定亲了吗?定下何人?”

    章锦婳跪下回话,牢记张婶的交待,以后都要把周家搬出来放在前头:“回皇上,是太府寺卿周大人府上的长子周子瑜,如今是秦王殿下身边的右仆射将军。”

    皇上捻着胡子,轻轻的眨着眼睛,抬起一边眉梢:“原来是周卿家!”皇上对周正义最是信任:“他最经都请假没有上朝,原来是要办喜事了。”

    章锦婳赶紧道:“回皇上,周大人的腿伤,就是民女医治的,还需半月才能如常行走坐卧。”

    皇上蹙起眉头:“怎么?周卿家的腿伤肯医治了?如今情况怎样?”

    皇上问完就看了章锦婳一眼,觉得自己好像问得很多余,章小娘子没有不能治的病吧!

    章锦婳道:“回皇上,是民女为周大人续骨疗伤,如今已有两月,伤口已经愈合,完好如初。”

    张婕妤本就对章锦婳的打扮很好奇,一开始还不明白吃斋念佛的皇太后怎么弄了个女道士在这儿,听了几句,发现章锦婳原来是个女医,而且医术似乎还很不错的样子,就问了一句:

    “什么是续骨疗伤?”

    章锦婳不敢隐瞒,也不敢解释太详细:“就是将受伤没长好的骨头,打断,重新接好。”

    “哎呦呦!”张婕妤捂着心口,微蹙眉头,一脸震惊:“你一个小娘子,还敢打断人家的骨头再接上?”

    太可怕了,这么瘦弱的小女道是怎么做到的?明明看起来衣服人畜无害的模样。

    张婕妤花容失色,浑不知自己这副样子,被章锦婳看在眼里,简直迷得不要不要的。

    怎么人家听着肉疼的时候捂心口这么好看,她撞到桌子就只会呲牙咧嘴?

    皇上笑道:“章小娘子是孙圣手传人,自然与一般的女子不一样。”

    张婕妤撅着嘴,身子真的在微微发抖:“皇上,臣妾的手脚都软了。”

    啧啧啧,西子捧心,端的是迷人,比那两个礼仪女官的举止要好看百倍。

    章锦婳觉得,自己要是男子的话,肯定不能拒绝得了这样的美人!

 第115章 医治的技巧

    章锦婳被张婕妤的外表迷住了。

    在杏林馆见过的那些贵女和贵妇,都没有张婕妤这种妩媚的风情。

    倒是上元夜在灯市看得番邦歌舞,那几个歌者舞者的眼神,像是会同人说话一般,不过,也没有这种惹人爱怜的气质。

    她入迷的看着张婕妤的一颦一笑,差点忘了自己是在皇太后的坤仪殿。

    皇太后自是不喜欢张婕妤这一套,只当没看到,轻轻叹了口气,像是说给皇上听也像是自言自语:“哎,年纪大了,就经不起折腾,哀家看了这一阵子,也有些倦了。”

    欢喜急忙上前搀扶皇太后起身。

    皇太后撑住额头:“好像有些头昏。”

    章锦婳急忙道:“太后娘娘,民女为您把脉。”

    皇太后向后倚在靠背上,伸出一只手。章锦婳站起身,顾不得掸平衣袍,接过欢喜递过来的丝帕擦擦手,去给皇太后把脉,晶莹剔透的碧玉佛珠从袖里滑落到手腕上。

    皇太后脉相平稳,并未有昏闷的迹象。

    “请问太后娘娘,哪里不适?”章锦婳摸了半天也没摸到头昏的脉弦,脉搏反而跳得很兴奋:“是头昏还是心慌?”

    皇上一听就乐了,他还以为章小娘子露出手腕上的佛珠,是想配合皇太后找个合适的借口走开呢。看来,章小娘子还没搞清楚皇太后的套路。

    皇太后的耳朵尖得很,哪怕皇上只是无声的笑了一下,第二下都没有,她就是听到了皇上的笑,心里不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