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臣夫人重生后-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霜叶显然没留意到俞菱心语气之中那一点点的不自然,只是犹豫了一下,才压低了些声音道:“奴婢听说,上个月文安侯府请了好几回太医,据说,是文安侯世子疯魔了。”
  “疯了?”这次俞菱心的震惊是当真压不住了,愕然抬头望向霜叶,“你说文安侯世子,荀澈,疯了?”


第4章 敲山震娘
  霜叶轻轻点头,但又立刻摇头:“好像是,也好像不是。”
  “这算什么意思?”俞菱心不由冲口而出,随即才意识到自己还是有些失态,连忙转成几分好奇的语气,“宫中那些厉害的太医们也诊不出么?”
  “这就有几分难说了。”霜叶解释道,“这事情起初传到老太太耳边,还是因为月初请相熟的张太医过来给老太太请个平安脉,张太医也是不小心提了两句,说是荀家那位世子在府中闹的很是不像,确实有些疯魔似的情形。但是,后来诊脉检查,却又不是了。”
  “难不成是吃错了什么东西?还跟嫁到昌德伯府的那位姑姑有关?”俞菱心稍微一想,就大约明白了这当中的关系。
  霜叶眼睛都亮了:“大姑娘您真是灵透!先前就听说荀家老夫人不大喜欢承爵的长房,更偏爱二房的子孙,亲戚家里也算是都知道的。据说这次就是那位世子去给荀老太太请安的时候,吃了昌德伯夫人送回娘家的点心,后来就出了事。不过算算也是月初的事了,前几天听说已经都好了。”
  “那是自然,文安侯府的世子要是中毒疯了,先别管谁下的毒,这世子的位置首先就得动一动了。”俞菱心唇角微扬,“荀家内里不管怎么闹,对着外头还是得说好了,而且昌德伯府的宴会也得去,才能显出来一家人确实没生嫌隙,以免落人口实。”
  “大姑娘,您跟老太太说的一模一样!”霜叶这次的感叹更甚,“您既看的明白,想来应对亲戚也不会为难的。再者,到时候寇太太也在,毕竟是您的亲娘,肯定会照应的。”
  前半句俞菱心还算赞成,这后一句就只能苦笑了。她询问齐家的事情,甚至借霜叶到身边,都是为了防着自己那位亲娘。
  只不过子不言父母之过,她当时向老太太借霜叶过来支应的时候,也并没有说齐氏有拐带她离京、进而骗取嫁妆之意。毕竟那听上去既是丧心病狂、又是匪夷所思,若不是上辈子亲身经历,谁也想不到做母亲的会和离之后再将原本的儿女如此骗来坑害。
  那时候俞菱心只是跟祖母说,母亲齐氏性子急躁,有的时候未必能顾上两家人的周全体面。自己脸皮又薄,若是有些话不好拒绝,身边有个大丫鬟稍微提一提,添个台阶下,两家面子都好看,也不至于太伤了情分。
  所以在霜叶心中,大约只是过来给软弱的大姑娘稍微撑一撑底气,或是在不知如何应对的时候帮忙打个圆场罢了。虽然此刻霜叶心中也隐约感觉到,大姑娘可能还有别的想头。只是她再怎么想,也想不到是要跟大姑娘的亲娘齐氏对上。
  “恩。你说的也是。”俞菱心此刻也无意与霜叶再多解释什么,“霜叶姐姐先下去歇着吧,待彩霞将账册拿来再请姐姐指点。另外,后天到昌德伯府,也是要有劳你。”
  霜叶一一应了,又福了福退了出去。
  俞菱心这才将茶盏放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自从三日前重生到现在,她满心里想的都是如何拒绝齐氏,如何救回父亲的仕途与俞家的败落。
  有关荀家的前尘种种,其实还没来得及细想。
  毕竟文安侯府上辈子的家破人亡,与俞家这种与朱家牵扯过多而受到连累完全不同。
  荀澈自小便是皇长子秦王殿下的侍读,秦王殿下后来一路夺嫡之路上最仰仗的助力就是文安侯府荀家。若说俞家前世的败落是因为被皇子夺嫡之事牵累,那么荀家前世的变故则是因为荀澈始终都处在夺嫡之争的风口浪尖上,甚至是真正推动影响了后来整个朝局走向、帝位更替。
  这样的大事,俞菱心自问是参与不起,她偶尔有那么一两个瞬间想起荀家想起荀澈,也是先暂时按下。
  毕竟她现在力所能及之事,就是眼前亲娘齐氏的问题。这辈子的路,还是得一步一步的走。
  正想着,便见彩霞打了帘子进来,脸上满是殷勤笑容:“账册理好了。大姑娘——”
  俞菱心摆了摆手:“且等一等,甘露,去请霜叶过来。”
  彩霞的笑意不由微凝了凝,刚要再说话,俞菱心就起身进净室去了。而这样耽搁片刻,霜叶已经过来了,接过账册便先敲打了一句:“耽搁的这样久,这是怎么伺候大姑娘的?”
  彩霞不敢与霜叶正面犟,只好含糊了两句应付。幸而再片刻俞菱心就又出来了,彩霞这才重新打点精神,笑嘻嘻地望向俞菱心:“大姑娘,鲁嬷嬷来看您了,还带了您最爱吃的蒲苇记核桃酥呢!”
  “鲁嬷嬷?”刚翻开账册的霜叶登时便抬了头,皱眉问道,“咱们府上哪位嬷嬷姓鲁?”
  俞菱心自然心下雪亮,那是齐氏身边最得力的陪房,齐氏上辈子作天作地的捞钱,其中大半怕都是鲁嬷嬷一家子的计策。
  “大姑娘,鲁嬷嬷说那点心是寇太太特意吩咐给您买的新鲜的,还配了您爱喝的花茶。”彩霞的声音满是诚恳,“您看寇太太多惦记您——”
  “甘露。”俞菱心向椅背上又靠了靠,淡淡吩咐道,“去角门接了鲁嬷嬷的点心,打赏五百钱,让她回去。”
  彩霞的笑容登时就僵了:“角门?不是,姑娘,鲁嬷嬷已经到莲意居门口了,这么热的天,您总得请鲁嬷嬷吃个茶再回去吧?”
  听到这话,俞菱心倒笑了,直接望向霜叶:“叫姐姐笑话了,瞧见莲意居这一笔好大的糊涂账。我从前就是这么个拿不住人的性子,可不就什么幺蛾子都叫人作出来了么。”
  霜叶本就已经皱了眉,此刻听着俞菱心的话就更明白,立时将账册放下,沉了脸说彩霞:“既然不是咱们府上的人,谁叫直接迎到院子门口的?这样的事情也敢不回大姑娘就自己做主?是看着主子好性儿就反了天了!”
  这已经是一日里头彩霞第二次遭骂,别说甘露当面听着,院子的小丫头们也支着耳朵听着了。
  彩霞脸上越发涨红,只能硬撑着辩解:“这鲁嬷嬷来了也不是一两回,头些次大姑娘都是赶着叫迎进来接进来好好吃茶说话的,尤其是天冷天热的时候,就怕鲁嬷嬷冻了热了,迎慢了还怪呢。谁能知道今儿大姑娘没来由的说翻脸就翻脸,还拿下头人撒气做筏子?就合该不替姑娘省事!”说着,又要甩了帘子就走。
  “彩霞。”俞菱心静静看着,几乎是彩霞一步都踏出房门了,才叫了这一声。
  彩霞已经将门帘打起来一半了,原本天气热,堂屋的窗子便都是开着的,言谈声音外头都能听见些,这样一折腾自然连院门树荫下等着的鲁嬷嬷也能听个清楚。
  “去院子里跪下。”大姑娘清亮的声音还是那么平平稳稳的,一丁点儿急躁的意思也没有,同样的,也没有一丁点儿含糊的意思。
  “姑娘!”彩霞这次脸上的涨红倒是褪了,只是心里开始畏惧起来,“您这是,这是,这是——”
  俞菱心索性便直接走到了廊下,好叫自己的声音能确确实实传到该听的人耳朵里。
  彩霞自然也不能继续堵在门口,随着俞菱心出来的同时膝盖便有些发软了。
  “今日里,你给我驳回、甩脸子、自作主张已经两回了。”俞菱心看着彩霞,仍旧没有任何动气的神色,只是那静静的模样连霜叶看着都心里有些莫名紧张,“头一次我容得你,是看着太太的脸面。但这次我再纵了你,你就要连累太太名声了。”
  言罢,便又转向霜叶:“霜叶姐姐,今日说不得要劳烦姐姐再走一趟,替我回了老太太,给我补个本分的丫头,年纪小些也无妨,只要忠心听话就好。彩霞这样给我当家作主的副主子,我要不起。”
  一时间,莲意居内外都静了。
  俞菱心也不再看向彩霞,更不想看见此刻在莲意居门外一脸惊愕的鲁嬷嬷,转身就回了房。
  对于齐氏这样的糊涂人,她是没有什么存留母女亲情的想法。只是在连续的两回敲打下,俞菱心还是希望着万一齐氏心里能有点清醒,肯断了这个拐带她离京的念头,那面子上还能再多留几分。
  若是可以,她真的不想给齐氏太多难堪。甚至是只要齐氏肯踏踏实实的离京而去,将来真有什么急用或难处,正面写信要钱,她也愿意稍微帮衬些。
  不过,很可惜的。
  转日虽然风平浪静的过了,到得六月二十六,前往昌德伯府齐家饮宴的当早,俞菱心就知道了自己对齐氏那最后一点点的希冀,算是全然落空了。
  上午俞菱心刚刚梳妆打扮、更衣完毕,还没来的及与霜叶甘草等人多叮嘱几句,就见东篱居又过来了另一个大丫鬟霜枝传话:“大姑娘,老太太请您过去一趟,寇家太太来了。”


第5章 昌德伯府
  往东篱居的路上问了霜枝几句,俞菱心便大概有数了,对齐氏越发失望的同时,竟也有几分隐约的解脱。
  要是齐氏真的想再一次作天作地、磨光母女情分,那她也不必多犹豫的。
  进了东篱居正房,齐氏正坐在下首与俞老太太说话,身上一袭崭新的菱花不落地金桂色软缎夏衣,鬓边金凤流苏钗上硕大的蓝宝石灿烂流光,正是官家太太在外行走做客时最常见的鲜亮打扮。
  “菱姐儿来了?”听见俞菱心进门,齐氏立刻转了身,面孔上满是慈爱热切,“过来坐下!”
  俞菱心不动声色地稍微绕了小半步,先向俞老太太一福:“祖母。”随后才又望向齐氏:“母亲。”
  齐氏此刻刚刚过了三十岁,天然的娇艳眉目依旧丽色过人,但眉峰唇边已经能看出细细的浅纹,大约就是平素生气太多,含笑之时还好些,发怒叫嚷的时候便很有几分严厉强横的模样了。
  几乎有那么一瞬,俞菱心觉得眼前尚且年轻的母亲是与她过世前所见到的母亲重合在一处的。
  上辈子,她已经缠绵卧病的最后半年里,只是支应着应付文安侯府的事情了,母亲齐氏年近花甲、两鬓斑白,却仍旧腰杆挺直,目光炯炯,唇角边两条深深的纹路好像随时都在发怒,每每上门要钱要物说话之时还是声震十里,中气十足。
  “菱姐儿今日打扮的真齐整,”齐氏并没有察觉出俞菱心的平静神色与以往温顺柔善的模样有什么不同,只是飞快地在她发间那只红梅宝石钗子和腰间的珊瑚珠禁步上扫了一眼,又笑道,“今日你舅母的寿日子,伯府里客人一定很多,人来人往的车马忙乱,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单独个儿过去我也不放心,刚好是顺路,便过来接你一下,等下你拾掇好了便跟我同车过去罢。”
  说完这句话,便听见俞老太太轻轻地干咳了一声。
  齐氏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并没有在“问”,只好不自然地停顿了一下,稍稍转换了语气:“菱姐儿,你与娘一同过去可好?”说着,就去握俞菱心的手。
  俞菱心背脊一紧,强力忍了忍,才没立刻挣脱齐氏的手。稍微沉了沉,斟酌着温言应道:“母亲想的也有道理。不过,我是俞家的嫡长女,过去也不是仅作为外甥女的礼节,还有俞家的礼物,就不与母亲同车了。”
  齐氏脾气素来是听不得一个不字的,登时就皱眉道:“送礼物也有下头的家人,难不成还是你亲手捧着不成。你舅母看见礼单,自然知道俞家礼数周全,哪里在意马车有没有俞家的。”
  “舅母看见礼单,知道我们俞家礼数周全。”俞菱心瞧着齐氏已经有些薄怒的脸色,只觉得上辈子的许多感受再次涌上心头,但她已经再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泥菩萨了,索性顺势将自己的手抽出来,身子也向后让了些,平静答道,“但外人就未必知道了。齐家与俞家世代交好,若是伯夫人寿辰,俞家连辆前往的车马都没有,外人如何看待俞家的礼数和脸面呢?母亲的好意我心领了,今日就各自前往罢。”
  齐氏的眉毛拧得更紧,但当着俞老太太的面,她还不至于说出什么俞家不必要脸的话来,只是硬邦邦地道:“你这孩子,以往倒贞静柔顺的很,今日怎么孤拐起来!若要有俞家的马车,那只运送礼物也罢了。你就跟娘一辆车,又有谁挑眼?三亲六故里头,还有谁不知道你是我的女儿不成?”
  “寇太太,”俞老太太脸色也有些难看起来,“您这是在我们俞家数落孩子吗?”
  齐氏脸上立刻红起来,自知刚才语气有些重了,忙起身向俞老太太一福:“老太太,是我急躁了。就是想菱姐儿了,这才有点话赶话的急起来,也没有旁的意思。”又向俞菱心看了一眼:“好闺女,今日与娘同车罢,娘还给你备了你爱吃的金桔呢。”
  俞菱心垂下眼帘,她不用细想就能知道,一旦上了齐氏的车,她可能根本就到不了昌德伯府。齐氏随便找个借口,说是忽然头疼、或者忘了什么东西在家里,调转马车就能回到寇家。一碗迷药甚至泻药灌下去,她到时候就是案板上的鱼肉了。
  “母亲想我,咱们就在伯府见罢,不差这一刻的车程。”心头翻涌的情绪越发复杂而强烈,俞菱心直接起身又向老太太和齐氏福礼,“等下到伯府给表姐妹们带的礼物还没有预备齐整,我先回去,就不送您了。”
  说完便退出门去,没有再与齐氏对视。
  至于齐氏在她身后又愕然呼唤的两声,俞菱心也只装作没听见就罢了。
  到底是在俞家,又在老太太跟前,她还真不信齐氏敢追出来不成。
  果然回到了东篱居不一刻,霜枝便笑吟吟地又过来了,还带了一盒丝锦帕子:“老太太怕大姑娘这边东西不全,命奴婢送一盒帕子给您,这都是九州绣的丝锦,姑娘拿着送给表姐妹也方便。另外老太太也请大姑娘放心,老太太跟寇太太好好说了,寇太太走的时候也不曾生气。”
  俞菱心心下一暖,祖母还是这样事事都为自己想到了。虽然她知道齐氏必然是气恨至极,但有祖母这样着意照拂,还有什么可不足的。
  原本心里因为齐氏的那些复杂的难过心绪一扫而空,俞菱心打赏了霜枝,再整顿一下便直接登车前往昌德伯府。
  到了伯府,轻车熟路地跟随着迎客丫鬟到了花厅,厅中已经坐了七八家前来贺寿走动的各家夫人太太,满眼绫罗锦绣,珠光宝气。
  一眼扫过去,越发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眼前的每一家在前世里都有许多来往,莫说现在谁与谁是姻亲,就是将来如何联姻或是如何反目,她也都清楚的很。
  坐在正中的自然是今日做寿的正主,昌德伯夫人,一身锦红刺金百福丝绫袍子华丽富贵,满头的金珠翠玉宝气闪耀,颇有些丰腴的圆脸上全是笑容,只是与旁人说话的时候提到自己的娘家嫂子还是有点不那么自然:“……也是不巧,我那嫂子是个操心要强的,文安侯府里事情又多,前两日身上就有些不大自在,荀家的世子和姑娘们自然是来的。”
  这场面话实在是有些弱,半个月前有关文安侯世子荀澈可能是吃了齐家糕点疯魔的事情,都传到了俞家这样的转折亲家,在场的那些夫人太太们还能有谁没听过呢。
  若是今日文安侯夫人明华月过来露个面,做出几分姑嫂亲近的模样,或许还能遮盖得再严实些,但明华月根本没来,只说什么身上不好,先前的传闻便越发微妙了。
  只不过这当中也有一点就是能稍微让昌德伯府脸上好看些,那就是荀澈本人来了,那也勉强可以解释下什么中毒疯魔云云不过是谣言一场。
  而俞菱心几乎是刚走到昌德伯夫人跟前,就听见了这“荀家世子”几个字,心里不由是一跳。
  不过这时候昌德伯夫人看见俞菱心,也是赶紧断了那尴尬的话头,转脸过来笑道:“菱姐儿来了?”
  “舅母安好。”俞菱心含笑福礼,又说了几句“福寿康宁”之类拜寿贺福的吉利话,同样将自己心里越发难以言说的微妙感觉强压了下去。
  “菱姐儿这小嘴越发甜了。”昌德伯夫人笑道,一指旁边,“你母亲和妹妹坐在那边,过去坐罢。”
  俞菱心自然是顺着望了过去,果然见到齐氏带着与如今的夫君寇显所生的唯一嫡女寇玉萝坐在一旁的圈椅上。在一群珠光宝气的公卿夫人当中,衣饰行动倒也没有显出如何寒酸,只是脸上的笑容比昌德伯夫人还僵硬三分。
  俞菱心与齐氏的目光一触即分,又再笑着转向昌德伯夫人:“不怕舅母笑话,我家里头姐妹少,平素就常在长辈身边说话了。今日里偷个懒,想多与表姐妹松散半日,舅母可肯疼我一回?”
  昌德伯夫人有点意外,她与齐氏这个庶出的小姑并不亲近,对俞菱心这个外甥女就更不熟,只记得是个素来温柔安静的小姑娘,年节里偶尔见着,也从不曾见过俞菱心这样巧笑嫣然,又明亮大方的做派。
  不过这到底不与她相干,俞菱心不过是齐氏和离的前夫之女,爱与齐氏说会母女私话或是与表姐妹们走动都无妨。昌德伯夫人随意点点头:“那也好,珮儿跟姐妹们在芍药居吃茶呢,尽管过去玩罢。”
  俞菱心福了福,又转向齐氏微微欠身,便向外走。
  “菱姐儿,带着你妹妹些。”见俞菱心没有过来,齐氏显然不大高兴,但有了早先那一次,她倒是也没有当着众人再多说什么,只是将七岁的寇玉萝打发了过来。
  寇玉萝几乎是被母亲推了一把,大眼睛里还是怯生生的,但也只能跑到俞菱心身边,小心翼翼地抬头:“姐姐。”
  俞菱心弯了弯唇,便牵了寇玉萝的手:“小萝卜,想姐姐了吗?”虽然齐氏有千般的不是,这个同母妹妹,俞菱心还是喜欢的。
  前世里她被齐氏带离京城之后,几乎就算是被断绝了与俞家人的一切联系,等到回京之时俞家又七零八落。而在她那个时候仅剩的娘家亲眷之中,唯一让她感受到亲情温暖的,也就只有这个妹妹了。
  “想了。”寇玉萝认真地点点头,“特别想。”
  俞菱心笑笑:“走,我带你去与珮儿表姐说话去。”
  姐妹两个一边说话一边出门,转向东侧的回廊往后院的芍药居过去。因为寇玉萝人小腿短,俞菱心便低着头与她说话,脚步也稍微放慢些。
  结果就是这光顾着低头,刚一转弯穿过月门,便一下与人撞了个满怀。


第6章 转折亲
  六、
  “对不住!”
  还没看清眼前的人是谁,俞菱心的脸上就烧起来。她素来行事稳当,这样的情形真是两辈子都没有过。
  再等到下一刻她认出了面前的人,那真是连耳朵后面都红起来了。
  “不要紧。”
  年轻的文安侯世子穿着一袭沉水缎天青长衫,金银双线织就的暗纹在夏日炽烈的阳光下隐隐折映着熠丽的流辉。斜飞入鬓的长眉下眼眸温润,薄薄的唇边扬起极轻的笑意,俊美至极的面孔上明明是最为浅淡不过的神气,却莫名地令人心旌动摇。
  又熟悉又陌生的声音落在耳中,俞菱心一时竟有些鼻子发酸。她还完全没有想清楚要如何重新面对荀澈,更没有想到会这样重见。
  不过幸好借着这样一撞的尴尬,她红着脸低了头,也算是正常至极的反应了。
  这时便听荀澈身后另一个年轻男子笑道:“慎之,你也有这样不看路的时候。”
  俞菱心这才定了定神,注意到荀澈身后还有一个高大英气的锦衣男子,眉目刚毅俊朗,身姿十分挺拔,似乎有两三分眼熟。
  又想了想,才记起这是晋国公府的大公子,明锦城,也是荀澈的表兄兼好友,难怪以表字称呼荀澈。
  上辈子俞菱心也是见过许多回明锦城的,只是那时的明锦城面上多了一条深深的疤痕,连左眼都扯的变了形,与如今的英俊模样大不相同。
  荀澈并没有理会明锦城,只是向旁退了一步,礼貌侧身:“俞家表妹,请。”
  俞菱心不由有些不自在,荀家和俞家的确有些转折的亲眷关系。譬如,荀澈的大姑姑荀纯,就是昌德伯夫人,也是她的舅母。还有,荀澈的小姑姑荀绣,嫁到了郴州谢家,那是俞老夫人的娘家。
  只是这些转折亲戚实在是很转折,俞家自从官至礼部尚书的老太爷过世之后,与文安侯府来往就很少了。上辈子俞菱心在出阁前只在幼时见过一回荀家人,礼貌上称呼一声大公子大姑娘的也就罢了,这句“表妹”着实有些突兀。
  可此时并不好分辨什么,俞菱心甚至也不敢再看他一眼,只能微微颔首,便带着寇玉萝过去了。
  很快便到了芍药居,少女们的茶会摆在了院子中,繁盛的花树下设了四桌铃兰席,绫罗鲜妍,花团锦簇。往来说话的贵戚少女们或娇俏活泼,或温柔甜美,满是朝气与欢笑,犹胜花景十分。
  寇玉萝显然还是怕生,乍然再次见到这许多人,握着俞菱心的小手就更紧了几分,脚步也有些慢。
  俞菱心原本也无意与眼前这些少女们深交太过,只是牵着寇玉萝慢慢走,与这茶会的小主人,昌德伯府二姑娘齐珮打了个招呼便寻了个边上的座位坐下,随手拿了块荷花酥哄寇玉萝。
  稍微扫了几眼周围的人,大部分人都还是认识的。一方面是作为齐家的亲眷,每年节庆之间总会有那么一两次走动,再一件,便是前世里她作为文安侯夫人的那些年,来往说话的大部分也是平辈的公卿女眷,自然有不少是眼前的这些贵戚少女未来出阁成婚之后的身份。
  不过再多看几眼,俞菱心便注意到还是有完全不认识的少女,而且是身着流光溢彩的缭绫丝衣,坐在居中的位置上。
  那姑娘年纪大约十五六岁,比在场的众人要稍微大上一点点,身形极其纤细婀娜,皮肤白皙得好似冰雪一样,淡眉凤目,樱桃小口,论容颜可说是秀美动人,只是肌肤少了几分红润,看着就很有些娇弱了。
  她旁边坐着的姑娘俞菱心倒是认识。一身浅绿软缎裙衫,发鬓间珍珠玉坠,样样温润。面容斯文温柔,总是微微含笑,又满了书卷之气,正是荀澈的亲妹妹,荀滢。
  看到荀滢,许多前世之事不免又涌上心头,宣帝朝夺嫡之争实在是死了太多人了。就连眼前这些如花似玉的官家少女们,也有各种各样的缘故殒身其中的。
  远的不说,这位柔美和善的荀姑娘,便是其中一个。
  俞菱心垂下眼帘,上辈子实在是有太多遗憾了,她到底一个人能改变多少呢?
  “姐姐。”片刻之后,寇玉萝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袖,小声问道,”那个姐姐,是不是在说咱们?“
  俞菱心顺着寇玉萝的目光望去,果然那个娇弱的少女也在看她,只是目光相触之下,娇弱少女立刻转了脸,这动作实在有点明显,让旁边的人都有些尴尬起来。
  但荀滢下一刻还是轻轻点头微笑,便算是与不大相熟的俞菱心打了招呼。而席间另外的几位贵戚少女,目光便有些闪烁。
  这样几个无声的动作连在一处,再联到那低低笑谈之中隐约飘过来的“和离”“礼法”“脸面”之类的字词,俞菱心自然是很快明白了。
  只是她也不是太在意,齐氏与俞伯成和离之后各自婚嫁十余年,俞菱心早已习惯了被人在亲眷之中当作谈资,如何介怀在意也不过是自寻烦恼,倒不如放开些,自己自在。
  又吃了两盏茶,这小茶会也就时间差不多了。少女们谈谈说说,便各自起身要前往前头饮宴用饭的厅堂。
  俞菱心也牵着寇玉萝起身,走到芍药居门口的时候,荀滢也稍快了几步赶过来,和声道:“俞家姐姐,刚才有些不好意思了。那位是文姑娘,刚刚到京里还不熟悉,又看着寇家妹妹玉雪可爱,才多问了几句,文姑娘腼腆,就没有与姐姐打招呼,姐姐不要介意才是。”
  俞菱心稍有点意外,她刚才瞧着席间坐次的关系,再联回印象里所知的姻亲关系,已经大约猜出那位文姑娘应该是当今文皇后的侄女,也就是明锦城的未婚妻。明锦城是荀澈与荀滢的表兄,所以荀滢代为陪伴照应着这位未来表嫂也是应当的。
  只是看荀滢的神情语气,她能感觉到对方不是怕文姑娘得罪人而过来圆场,而是真心觉得抱歉,才过来安抚。
  毕竟,说到底,文皇后的侄女,晋国公府未来的少奶奶,莫说是花会里多问了几句俞家的事情,就算是当面言语得罪,以俞家如今的地位而言,又敢说什么。
  想到此处,俞菱心不由又对厚道的荀滢多了十分好感,却也不必说破什么,只是笑着又捏了捏寇玉萝的小脸:“荀姑娘言重了,哪里会介怀。小玉萝这么可爱,自是人人都要多看几眼的。”
  荀滢也笑着点头,又俯身柔声问了寇玉萝几句年岁喜好,还给了她一个小香包,才又陪着那位娇弱弱的文姑娘走了。
  俞菱心带着寇玉萝也回到前厅去参宴,宴席倒是太太平平地过了,再没生出什么风波来。
  宴后齐家还有戏班子继续唱曲热闹,客人们有些亲厚些的便多留一留,有些便先离席告辞。
  这个时候齐氏又叫了俞菱心:“菱姐儿,瞧着你妹妹些,该回去了。”
  这话说的实在自然无比,就像是每一家的太太或者长辈招呼自家儿女一样,但落在俞菱心耳中却不啻于一记钟鸣。
  齐氏真的肯简简单单与她一同到二门上,各自登车各回各家么?
  不过这的确是该回家的时候了,硬拖着也不合适。俞菱心还是牵着寇玉萝离席起身,同时又飞快地叮嘱了身后的霜叶与甘露两句。
  二人都是一凛:“姑娘,不至于罢?”
  俞菱心唇边浮起一丝讽刺的笑意:“最好不至于。”
  这话说出口,不到半盏茶时间就应验了。
  而且,还是一种她自己也没料到的方式。
  几乎是刚到了昌德伯府的二门上,今日跟车前来的小厮赵良便满脸尴尬地过来禀报:“大姑娘……奴才刚才才发现,咱们的马车拔缝了。”


第7章 今时不同往日
  甘露登时就有些着急:“好端端的怎么会拔缝?不能赶紧修一修么?”
  赵良脸上涨的更红,低了头不敢看俞菱心:“回姑娘的话,是,是轮轴跟轮子之间出了问题,小的手艺不精,不敢动——”
  “那可怎么办?出门的时候没仔细瞧瞧么?”甘露越发急躁,不知所措地望向俞菱心。
  这片刻之间,俞菱心已经重新沉住了气。不动声色地朝齐氏那边扫了一眼,又看了看霜叶。
  霜叶的脸色比甘露更难看十倍,沉了沉才道:“大姑娘要不要与齐家借一辆车?”她是俞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纵然俞家家宅里内斗不多,但近身伺候老太太多年,见识自非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