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陶女谣-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他是我一个朋友的属下,现在给我帮忙”
  “能否请这位公子到院子别处等会”
  孙玉确实怕公明大儒的行踪暴露,不得不做些防范。
  “不用,我就在门外等陶姑娘就好”阿三没等陶秀水回,在那竟自说道。
  孙玉没见过这样的属下,没等主人发话他竟先说了。
  这人他乍一见,就感觉混身的气息不同,不像那种府上普通的家丁,很像是位遇到危险随时可以拔刀相向的杀手、刺客,感觉这人身上有些血腥气。
  他都说不上来为何会有这种感觉,像是这人自带一种杀气一样。
  在外面等虽不是带客之道,但人家说了,他也不好太过反驳,点了点头道:“也好”
  陶秀水看两人兀自商量,没人争取她这个主人的意见,在一边笑笑“不用的阿三,你去隔壁屋里喝茶等我就好,等我出来再行叫你”
  “不用”阿三硬气反驳。
  陶秀水心下叹气,这个“属下”还真不给她这个主人面子。
  孙玉奇怪地看了几眼,什么话也没说,暗道:“这位陶姑娘不但本人特别,连身边的侍卫也这样与众不同,不听话不说,还这样硬气。”
  陶秀水跟着孙玉小心翼翼进了房门。
  此时就见厅堂上正坐着几个人。
  在主位上分别是两位年过六旬老者。
  一位身材消瘦,两夹凹陷,脸上不温不怒,但细看却和身边的孙玉有些相像,陶秀水猜测这位可能就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孙曾权。
  看这人相貌定是病得不清,不知神医给看好了没有。
  在这位身边坐着的是位须发花白,面带微笑,看起来很是面善的老者,见陶秀水进屋就一直在盯着她看。
  早些年间,她曾偷听宰相父亲和别人提过,说公明大儒长得很是面善,不管见到谁第一面,总是笑呵呵的。
  陶秀水心下一动,如果她猜得没错的话,这位可能就是那位大儒公明。
  在两人右下手坐着一位长像漂亮神色淡淡的夫人,冷眼旁观就和身边的孙玉是一个模子,往那一坐,有总种事不关已不冷不热的态度,什么时候都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孙曾权先行呵道:“玉儿带的是何人?”
  孙玉早就派人告知了家里,说那位自称大儒徒弟的人找到了,呆会就领其过来。
  但几人谁也没想到会是位姑娘。
  陶秀水也没等孙玉引荐,先行施礼,自我介绍道:
  “小女子姓陶名秀水,来自白城陶家,昨儿个刚刚进京,是特地往京中铺子运送货物的”
  “哦,你是个商家女”孙曾权吃了一惊,他不以为怎么也是个书乡世家呢!
  “正是”
  孙曾权哈哈一笑,“就是你这个商家女,自称公明大儒的徒弟?你不觉得这事有点可笑吗!”
  陶秀水被这位掌院学士的话刺激到了,在那淡然地道:
  “小女倒没有自称,公明大儒徒弟这个称呼是别人叫的,小女不曾这样说过,其实别人能这样称呼主要是因为小女的字和公明大儒的字迹有些相像罢了,说白了,这就是别人的猜测而已”
  “大胆,一个商家女竟敢满口胡说、还夸下海口,你有什么资格和公明大儒相提并论,凭什么?就凭你那一手字吗?我不信。”
  孙曾权一拍身旁桌子大声呵斥,震得桌上的茶碗一阵叮咚直响。
  陶秀水站得笔直,虽说这位掌院学士有些无礼,但不得不承认这位说得正确。
  她现在确是个商家女,一没明声,二没对位,确实是借着公明大儒的之势了。
  不过她能得了公明大儒徒弟的这个名声也真不是白给的,确是靠自己的字得来的。
  面色淡然一笑“请恕小女不才,不得不在掌院学士面前夸下海口,我能得了这么个名声,确实是靠我的字而已,再无其它”
  孙曾权本是板着面孔,此时听了哈哈一乐,“我真没见过像你这么不谦虚的小姑娘,竟敢这样自夸,那好,那就写几个字让我们瞧瞧,别枉担了大儒徒弟的威名”
  “是”陶秀低头施礼,由旁边的丫鬟引领到了不远处的桌边。
  桌上早就铺就好了精品的白纸,旁边的徽墨也已研得浓黑,一支不粗不细的狼嚎笔正在墨的边缘静放,这一切都在昭示着主人快些过来用吧的意思。
  陶秀水只看了片刻就拿笔轻沾,细刮了刮笔的边缘,想了想就抬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大字。
  大笔一挥,没丝毫拖泥带水,一气合成。
  这几位想看她的字,一个半个就够了,根本不用写那么多。
  待纸上墨迹干透,小丫鬟才拿着纸张给自家老爷相看。
  孙曾权看着纸上写的“治国安邦”四个大字时,久久没有说话。
  坐在一边的公明倒是不急不躁,看老友看了好久不出声,这才自动把纸张拿过来。
  看到上在的字虽一句话没说,但那脸上越发明显的笑让站在一边的陶秀水心里有了底,公明既认可了她的字,那就没问题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徒弟

  孙曾权好办天才抬头看着陶秀水道:“你的字还算过得去”
  “多谢孙大人夸奖”陶秀水赶忙再行施礼。
  “我也没说什么,你字还算那么回事,也就凑合能看得过眼,不过到底好与不好可不是我说了算的”孙曾权说完就转头看着满是认真看字的公明。
  公明没想到这个小姑娘的字已到了这翻造诣,比当年的他有过之无不及。
  他刚刚就和老友说过,不知这个自称是他徒弟的人资质如何?
  他这老友还笑他“怎么,要是这骗子资质好,你还真想收人家做徒弟啊!”
  那时他没反对,笑着点头,确有些意。
  没想此刻见了面倒真应了那句话。
  陶秀水心中衡量片刻,她要再装不认识那真是愚钝了些,赶忙双膝跪下道:“小女恳请公明大儒恕罪,小女虽没刻意行骗,但仍借了大儒之名,请公明大儒原谅则个”
  屋里几人听了这话居都一惊,自从这个姑娘进了屋,并没一人给其介绍公明大儒,这姑娘倒是聪明自行猜到了。
  “你认识公明叔叔吗?”站在一边的孙玉满是诧异地道了声。
  公明大儒也满是奇怪,手拿的纸张抬头望过来。
  陶秀水再次施礼道:“小女一直听说公明大儒乐观面善,又经孙大人一说,才斗胆猜测”
  “猜,那你猜得可真是准”孙曾权也在那面揶揄。
  陶秀水知道这几人在怀疑她别有用心,但没办法,就是她不说,恐怕别人也会以为她别说用心了。
  淡然地道:“是大儒太过出名,不用打听就能让人知晓”
  公明大儒此时笑笑道:“你这字确是不错,字里行间有我的风骨,但要细看还全然不同,你年纪不大就用这翻成就,不错,不错。”
  “多谢大儒夸奖,小女当不得”
  孙曾权在一边听了笑道:“老友,你就这么白捡个徒弟是不是太便宜了”
  陶秀水听了心里一动,难道……,但随即又不太敢想。
  公明大儒也在那笑道:“怎么,不会是你嫉妒了吧!”
  “哈哈哈,难道我嫉妒你就能让我了不成?哦!对了,你还没问问陶姑娘愿不愿意认你这个师父呢!”
  陶秀水本就在听两人的悬外之音,听到这话心情激动,这是她自从重生以来最为高兴的事。
  认真地给公明大儒磕了三个响头,真心实意地拜了公明大儒为师。
  她来时虽也往这面想,但又不敢去想,现在没想事情会出乎她想向的顺利。
  刚进京来就认了公明大儒做师父,陶秀水心下一阵激动。
  她本还担心,自来这京城无人依靠成了孤家寡人,现在有了师父一切都不用担心了。
  公明大儒本就和孙曾权商量好了,要是这个徒弟上可他就真的认下。
  但没想到这徒弟会这样优秀,字迹和他不相上下,要一个比自己都不差的徒弟,他还有什么理由可拒绝的。
  公明看着陶秀水道:“虽说是做我的徒弟但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我这人比苛刻,在一些事情上会坚持已见”
  “师父请说”陶秀水心有准备。
  “我不喜朝中政务,也不想参与其中,所以你既然拜了我这个师父,希望你也能秉承这个宗旨,不得逾越。”
  “是,谨遵师命”陶秀水知道公明大儒,以前就听宰相父亲说过,说曾经皇上有意要他进朝为官,都被婉拒了。
  她除了要找回姨娘以外,其他的事不想参与也和她没什么关系。
  在一边坐着的孙夫人看眼前事情尘埃落定,淡笑起身道:
  “既然你们说得这样高兴,陶姑娘就别走了,午饭我去准备,你们好好的喝几杯”
  陶秀水也不好扫兴,赶忙点头应答。
  ……
  那面的肖博看陶秀水竟和孙玉走了,心里气闷不止。
  凭什么陶姑娘就和他走了,对自己受理不理的。
  难道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孙曾权要找陶姑娘不成?难道不要收她为徒?
  这样一想肖博坐不住了,也没管身边的崔景胜,一溜烟跑回了肖家。
  刚进门就喊了句“大哥可还在家?”
  小厮不知这位不爷是怎么回事,听到询问赶忙回了声“在的少爷,大少爷刚回来”
  肖博风风火火去了肖安那里,进屋见到这人道:“大哥?陶姑娘被翰林院掌院学士请去了,不知会不会出事?”
  肖安听了一惊,“怎么回事?怎么和翰林院扯上关系了”
  肖博也不知怎么回事,就把孙玉和崔景胜过来找他的事情说了。
  “胡闹,我告诉你什么?告诉不准说陶姑娘就是大儒的徒弟你不听,现在倒真给陶姑娘惹事了?”
  肖博也因心中忐忑,这才据实相告,低头站那挨训,好办天才道:
  “现在怎么办哥?”
  肖安急得在地上来回转圈,想了会道:“走,你马上领我去翰林院学士府,即使他再怎么样,也不会真的拘着陶姑娘不让出来吧!”
  “好”
  待两人驱车来了翰林院学士府,肖博敲门见了小厮通禀,说他是顺天府丞肖盛的嫡子,特意过来找陶姑娘。
  小厮看这位公子大有来头,赶忙进屋禀报。
  陶秀水得知肖博竟追到这来找他,猜测可能是肖安指使,怕她到这吃亏。
  就吩咐阿三出门告知一声,她在这里很好不用担心。
  阿三听话地出了门,见到那两位肖公子,就把事情据实相告。
  肖安以前就发现小厮不是陶家人,现在竟跟陶秀水一路来了京城,又来了这里,心下疑惑顿生。
  看着阿三道:“你是从陶家跟来的?”
  阿三摇头,他可不属于任何一家。
  “你既不是陶家人,那你为何要跟着陶姑娘”
  阿三面色淡然“这个不方便告知公子,告辞”,除了陶秀水,他没有向任何人交待实情的义务。
  “等一下”肖安不大放心,赶忙向前拦着阿三道:
  “你既不是从陶家过来,就这么一路跟着陶姑娘着实在让人难以放心,我看你还是解释清楚再走吧!”
  “对,解释清楚,你是谁?”肖博看其堂哥一脸严肃,也过来凑热闹。
  阿三扯了下嘴角“我要是不说呢!”
  “不说就不能走”肖安面色肃然冷声。

☆、第一百四十七章 都来

  陶秀水此时正在和翰林院掌院学士孙大人,还有公明大儒准备用饭。
  饭前,她正式在院中的香炉案上插了三柱香,非常正式又肃穆的拜了公明大儒为师。
  师徒二人其乐融融,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陶秀水是从白城开始讲起,说着自己的经历。
  公明大儒也把这些年的所见所闻说给唯一的女徒弟听。
  孙曾权看着好友竟收了高徒,心中艳羡,唉叹自己这些年因有圣上的压制,不敢再有收徒的打算。
  孙玉是做为听众,一直在听这对师徒说话,他感觉陶姑娘竟一下子鲜活许多,不是那种面上淡淡的让人看不出丝毫表情的僵硬,就如他自己这般看着无趣。
  孙夫人看几人高兴,吩咐厨房做了几个拿手菜。
  公明大儒收到高徒满心欢喜,特意叫了自己老友把家里陈年佳酿拿出来通快喝两盅。
  此时也不分男女,孙曾权和公明坐在正中,孙玉和陶秀水分坐两边,孙夫人待菜色上齐才挨着陶秀水坐下,大家每个人面上都带着柔柔的微笑,看着真像温馨的一家人。
  陶秀水长这么大无论以前还是现在都没体会到家庭的温暖,更别说是在这种吃饭的时候了,此时看着这满桌子人,她的眼睛有些发热,心下暗吧这才是一家人,真正的一家人啊!
  孙夫人平时虽不出声,但眼神却很犀利,看到陶秀水有些激动,拍拍其手臂道:
  “陶姑娘别客气,他们两个老人家平时就那样,咱们吃咱们的,别管他们”
  陶秀水感激笑笑,她从没体会到亲情,一时心情激荡倒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
  回看了眼孙夫人意味深长地道“孙夫人不知道我家里的情况”一句话道了说不尽的心酸之情。
  几人边吃边喝也没守那些无谓的君子之礼,就那样边吃边聊。
  公明大儒这些年走南闯北,去了很多地方,也见识到许多人闻趣事。
  边喝边对大家道:“你们不知道我曾去了一个南方的山寨,那里的男女自打出生起就涂黑了脸,直到自己嫁人才能让自己的夫君看上一眼,那时我突然闯入,他们都忘记了人到底长什么样了,竟叫我妖怪,还好我随机应便,赶忙拿泥巴往脸上涂了两把,要不然都差点回不来了”
  孙曾权那笑道:“这么多年你这老儒还孑然一身,不回来岂不更好,正好讨个老婆还能再生个……”
  “老爷,陶姑娘还在这呢!”孙夫人赶忙道。
  陶秀水在那一乐“没关系,今天孙大人高兴,我也高兴,说什么都成,还有,要是夫人不嫌弃,叫我秀水就成”
  “好,秀水”
  陶秀水还以为她话有些唐突,没想到孙夫人倒答应得这样通快。
  孙大人显然喝得高兴,一肚子的郁闷有了发泄口,在那道:“秀水说得对,有什么不能说,就算那人难为我,明日我还照样上朝,那有老在家当缩头乌龟的道理”
  “父亲……”
  “老爷……你瞎说什么呢!”
  公明大儒笑笑道:“要不老友明日随我去乡下小住几天?”
  陶秀水装没听见,在那道:“师父在乡下是有庄子吗?”
  孙大人接话“何止有庄子,鸡、鸭、鱼、肉什么都有,想要什么有什么?陶姑娘要不明日咱们一起去”
  “好啊!
  陶秀水竟想也没想就答应了,说完又有些后悔,她还有事情没做完,怎么说走就走了呢!又一想,实在不行就在那呆上一日,然后再回。
  “那好,既然秀水丫头去,咱们一家人明日也去,人多热闹些”
  陶秀水回想起以前听左相说过这位孙大人,说这位孙大人有大才,先帝还对其也很是信任,曾严明天下学子,凡是有点学识和进取之心,就该去拜这位孙曾权大人为师,为其弟子者,就算不能学府满车,都能成为当士有识之士。
  难道此时新帝登基,对这位没了以前的赞誉了不成?听其言语倒还有些挤兑孙大人的意思。
  可能这位生病也和这事有关。
  陶秀水心思百转千回,面上却并没表露分毫。
  孙大人和公明继续说说笑笑,她也偶尔插两句。
  待几人吃饱喝足已是两个时辰过后。
  陶秀水喝了一杯清酒,面色微红,头有些眩晕。
  看孙大人和公明大儒都喝多了前去休息,她只好自行和孙夫人辞行。
  叫了阿三几声也没得到这人回应,这时只听外面的丫鬟道:
  “阿三少爷在大门外……”
  “大门外?”
  心下狐疑,就见孙玉匆匆从二门处进来道:“陶姑娘快些出去看看吧!”
  陶秀水虽从不喝酒,但也没醉,只是头有些眩晕。
  想了会道:“是阿三吗?”
  陈玉不知要怎么说,只好道了声“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陶秀水让一个小丫鬟扶着,紧赶慢赶出了二门,直奔院外。
  当她出来时就见阿三双手环胸正守着门口,而与他相对站的正是肖安和肖博二位堂兄。
  “怎么了,阿三?”她晕乎乎的站到这人跟前。
  “你……你喝酒了?”阿三不满地道。
  “少喝了点,没多,到底怎么回事?”
  陶秀水这话没有说完,肖安先前一步上来道:“陶姑娘你没事吧?你竟然……喝酒?”
  他想要再上前一步,已被阿三先一步挡了回去。
  “这两个小子非要让硬闯进来叫你出去,我没让,所以……”
  陶秀水明白了,定是肖安怕她来这有危险,才要进去。
  而阿三知道自己拜了师,所以才不让两人硬闯。
  弄清事情始末,也不好在翰林院门口僵持着,在那道:
  “走了,回吧,我有些头晕”
  阿三自行扶其上车,也没管他人。
  待她一走,肖安和肖博也满是惭愧的向孙玉施礼。
  陶秀水坐了马车,回了陶家瓷器铺子。
  她想问问今日走了大半日,铺子里的生意如何?
  要进入正轨,她还有其他打算。
  明日要她去公明大儒庄子的事还得和柳掌柜交待一声。
  待她坐着马车回到铺子,就见那位几日不见的李明渊正坐在里面笑呵呵的等她。
  而那两位肖家堂兄弟竟也一路紧跟着过来。
  阿三看到皱眉却什么话也没说。
  陶秀水本就头晕,看到几人头更晕了些。

☆、第一百四十八章 相帮

  陶秀水望着眼前几人头晕地道:“你们可都有事,无事我要休息会”
  肖安和肖博过来,主要是想问问她在翰林院大学士府有没有事,为何会又喝了酒?
  而那面的李明渊并未让这人说出话来,在那道:“秀水,你去那了?我等人好久了”
  这位边说边笑嘻嘻的向陶秀水身边靠。
  阿三看着来气,直冲过来把李明渊挤到一边道:“李公子请自重”
  李明渊皱眉,“你这小厮好没眼色,知道我和你家陶姑娘是什么关系,竟敢拦着”
  阿三没听那个,在那依旧不让。
  肖博在这时轻笑了声道:“有些人就是脸面厚,人家不愿意还往跟前凑”
  李明渊眼神阴郁的看过来,肖博是官家子弟,他不敢惹,现在也不能惹。
  不一会依旧笑笑道:
  “还是肖公子有涵养,有那个自知之明”
  肖安轻哼了声:“我和陶姑娘是朋友,君子之交,比不得李公子心思”
  李明渊笑着点头“是,我承认,我倾慕陶姑娘,这事我可对任何人拍胸脯说,不像有些人遮掩不敢说罢了”
  肖博看了堂哥一眼,看堂哥脸色暗黑,知道被这人说中心事,在那没好气地道:
  “某些人脸皮厚还说得这样冠冕堂皇,真是可笑至极”
  陶秀水本就头疼,被几人一吵更痛了,在那道了声“你们慢慢吵,我先行告辞了”
  她谁也没管,扔下三人就上车走了。
  结果把向柳掌柜交待的事情一件也没说,就那样忘了。
  回到别院进屋倒头便睡,结果这一睡就到了天色擦黑。
  “青竹,青竹,什么时辰了?”
  陶秀水迷迷糊糊睁眼,不知是夜晚还是白日,就想先问一声。
  “回小姐,都辰时了,您要再睡下去,这晚饭可都省了”
  “这么晚了”陶秀水揉了揉仍有些痛的脑袋,从床上坐起。
  环顾自周竟有些陌生,这才想起来,自己是来了京城,这里是自己新买的别院。
  “新的桌椅、家具,水蓝色簪花的窗帘、带着小鱼吐泡的棉皮,还有身上这张古木色的大床,一切的一切都新的,真好,她竟也有了自己家。
  心中一下子多出许多欢喜,冲散了大脑中残留的酒精的麻醉。
  “小丫头你这是喝了多少,连我都被你的酒给醺醉了”
  妖灵不知从何处冒出来,溜达到她的棉被上,连走边道。
  陶秀水看了看青竹,没敢回妖灵的话,只在想里道:
  “也没喝多少,怎么?不会是你也馋了吧!”
  “哼,谁馋你们这些俗物,本小仙才不喝酒”
  陶秀水嘴角一抽,寻思你怎么不说饭食也是俗物呢!
  “这段时间你又睡觉了”
  “是啊,差不多,你没看我长高了吗?”
  陶秀水细看这小人确是长了些,能长了有手指甲的高度,“怎么?你不会是在闭关修炼?”
  “差不多”灵妖大摇大摆地下地,爬上对面的茶桌,自行倒了杯工茶轻喝起来。
  陶秀水怕青竹察觉,赶忙抬头去看。
  就见青竹正坐在地下的小凳子上绣着东西,这人也没抬头,只接着道:
  “小姐,你怎么不问我这房子收拾得怎么样啊?”青竹此时插话道。
  “啊,是啊,你这房子不会都收拾完了吧?”
  “那当然了,要不小姐你今晚回来就没地方睡了”
  陶秀水起床下地,快步到了茶桌边坐下,正好把喝茶的妖灵挡在身后。
  “青竹,明日你买几个人,要一个做饭的厨子,一个打杂的小厮,外加一个洗、撒的婆子,其他的人你看着添置,不要多,够用就成,多了太吵”
  “是,小姐,对了,小姐可饿了,我去厨房弄点吃的”
  “好,等等,你把阿三和拦山按排何处居住了”
  “小姐,拦山和阿三本让奴婢都按排在了外院,可那个阿三说什么也不同意,硬要和小姐住到后院,没办法,我就让他住咱们边上挨着的那个院子了。”
  “好,他想住那都成,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先去弄饭,吃过了我要出去”
  “出去,这么晚了……”
  “没事,快去吧!”
  时间不长,青竹自行煮了些面端上来,放到桌边道:“小姐,时间匆忙,今晚只有这个了”
  “好,没事,”
  妖灵看她吃,也爬过来蹭了一碗,陶秀水怕青竹看到,赶忙找借口把碗端到一边,边看书边吃。
  青竹笑笑,寻思小姐有了自己家真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待几人吃完,那面的阿三也早被青竹送了面吃饱了。
  陶秀水又叫阿三出门。
  走时告诉青竹和拦山好好看家。
  今天她忽然想起一件事,以前在相府因一天父亲和那位嫡母出了门,没人看她,傍晚她就偷溜了出来,结果在相府后角门,她竟碰到一个人,那是她嫡姐的丫鬟翠儿。
  她出于好奇就偷偷跟着去看,结果没想到她竟看到这个丫鬟直接去了太医院,找了那位最年青的吕太医回宰相府问诊。
  那时她没在意,即使看着这位太医偷偷从肖府后门进去她都没做太多感想,那时的她是多么愚蠢,还以为这是常理之中。
  现在她才想明白,她那位嫡姐和这位吕太医的关系不大寻常。
  也是自那时起,她的嫡姐三天两头的生病,每次病了,别的太医开的药全然无用,只有这位吕太医每次前来都能药到病除。
  那时她都没想到这些,只想着姨娘,现在才知道,她那位嫡姐多半和这位肖太医有私情。
  如果再能碰到的话,她倒很乐意帮其一把。
  就是不知以前的自己死了这么久,相府会全然隐瞒,没有解释,还是都向世人交待了清楚。
  她很想向谁打听打听,自己这个相府庶女就这么没了,相府是怎么向大家说的呢!
  但在京城以前她没任何好友,只因没有机会出府,即使有机会,她也不会顾着自己,都以那位嫡姐马首是瞻。
  陶秀水看天色还没黑透,就领着阿三满大街的闲逛。她不知道今晚相府那对夫妇是否会出府门,也不知道是否会碰到,但是她却知道这个日子,每月初九,那个小丫鬟都会从后门溜出去找那位吕太医。

☆、第一百四十九章 抓 人

  陶秀水领着阿三出了院门,走时告诉拦山和青竹好好看家。
  看外面天色刚刚暗黑还早,就到左附转了几圈。
  从她这处别院到左相府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要走了三道街,拐三个弯进三了竖道就是了。
  不过现在去有些过早,每次小翠出门都要将近夜半,不如时隔这么久她那位嫡姐是否还会这样糊涂,是不是真的不怕这事败露失了相府的颜面?
  今日她就想试试看,她那位嫡姐是不是真的就不怕。
  领着阿三七拐八拐去了西面的唐街,看到糖裹花生衣子,她买了包,边走边吃。
  以前她就喜欢吃这个,去了白城这么久一直没再吃过,倒还是那个味。
  “阿三,你要不要尝尝,这个很好吃”
  阿三摇头,他可不喜吃食。
  今晚他本还就在疑惑一件事情,不知要不要告知其少主一声。
  眼看着陶姑娘对京城道路熟悉得很,他这心里诡异的成分又多了些。
  在白城时,因少主和陶姑娘接触,他就特意调查了下,知道陶姑娘从小长这么大都一次没离开过白城,更何况不远千里之外的京城了。
  但看眼前少女自从来了京城不管那条道路都熟捻于心的样子,他这心里疑惑的成份更多了些。
  按着正常少女的思维,一般人去了陌生的地方,都不会夜晚出门,即使出来身边都会跟着几个人。
  今日陶姑娘又叫自己一人跟着,不知又是为何?还是说要去做些什么?
  阿三心思百转千回,但也没询问一声,只在后面一路紧跟,怕眼前人出什么事。
  待陶秀水把她这包花生衣子吃完,就往相府走。
  边走边对着后面的阿三道:“阿三可会抓人?”
  阿三心里一惊“抓人?何人?”
  “简单,是一个小丫鬟”虽说这丫鬟小有伸手,不知相府夫人从那处找来的,但是要对付像阿三这种刀尖上舔血士兵,无疑于以软击石,这点她深信不疑。
  “好”阿三满口做答。
  “一会你抓人时不能让这丫头见着咱俩模样,更不能让别人发现”
  “是,姑娘,我明白”
  抓人、杀人,这种事,对阿三来说都是老本行,只是他不知道眼前人抓个小丫头要做什么?
  时间不长,待两人到了相府后院角门,就隐在暗处等待时机。
  陶秀水也是过来碰碰运气,成一她那位嫡姐改好了,她这一首就落空了。
  不过以她对她嫡姐了解,这位想改好,恐怕也得如她这般重生以后了。
  一柱香时间过后,陶秀水都以为这人不能来了,没想到小翠从角门里出来。
  小丫头出了府就一直往皇城方向而去。
  因太医署离皇宫很近,几乎挨着皇宫院墙。
  小翠如陶秀水所料那样直接去了太医署。
  给门房一袋银子就匆忙进了院子。
  陶秀水知道这丫头去请吕太医了,依旧和阿三隐在墙根暗影里。
  片刻过后,小翠从里出来,边走边回头看,直到那位吕太医也相继从太医署里出来,小丫鬟才在回头,行路匆匆。
  “找个隐蔽的地方把那丫头抓了,不要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