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赐婚-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艺低着头说,这话也是今天听贾周文说的,很绕口,细细回味挺有意思:“臣除了未见着素素,亲自了解到的情况、亲耳听见的百姓话语都表明:城西疫情渐完全消托赖贾家九姑娘!太医们研究过她开的药方子,里边有几味关键的药材不知出处,贾周文说此乃贾老太太遗留下来的家传秘方秘制而成,贾老太太秘方,传女不传男……”
“贾家既是卖药求利,为何只在城西,不往城东、城南销卖?”
“皇上,贾素素此举却不像是为求利,臣也知道贾素素小时荒唐贪玩,不敢相信她有此作为,今日看来,她却真做到了——贾家老少残弱挤在一处住,宅院不算宽,银钱没几个,但贾素素未曾、或是不敢惊动官府,凭一己之力照看救治整个城西病患,除了治病救人的药收几个铜子儿做本钱,其他预防药物都是免费发放!所需药材无钱筹买,她自己出城采集,采药回来还要坐诊看病,从早忙到晚,她根本没有空闲四处卖药!”
“不为求利,那是为何?贾家除了皇后,不见得真有心怀百姓的良善之人!不是抄了家,财物充公了吗?自顾不暇,还能照管旁人,免费发放药物?”
李艺小心地看了一眼背对自己站在殿前的皇帝,轻声道:“回禀皇上:贾家只除了贾素素,无人为此事忙碌,而贾素素如此拼命,或许,也是为了消除关于皇后的那个谣传?城西,也听到孩童传唱歌谣!”
皇帝的头垂了下去,良久长叹口气,问:“你未见着贾素素,却见了贾周文?如何?”
“老了许多,腰身不直,贾平原腿有点跛……其他两人未见着!”
皇帝语气里透着清冷:“是否觉得朕狠心?”
“皇上为一国之君,理应当机立断,杀伐果绝,若存妇人之仁,如何统领天下,庇佑万民?”
李泰转过身来,嘴角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你想说当初朕不灭贾家满门,是存了妇人之仁?”
李艺不慌不忙俯身行礼:“天子行事,高瞻远瞩,自有定谋——当初若是灭了贾家满门,贾素素的秘方便永远只是秘方,见不了天日!”
李泰看着他哼笑一声,走到御案后坐下:“今儿跟着你去的御医们可都是太医院能人,朕寻他们问过话,一个两个也只寄希望于贾素素,只推说城东、城南疫情漫延太快,死人太多,朝官染病人数也只增不减,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明光中午时分咽气了……合着朕养着这些御医是好看不中用的?染病了救治不好,他们制的那些预防药丸只怕也靠不住!刚才内务总管来报,宫里竟然有嫔妃染病,岂有此理!”
李艺忙道:“皇上,染病的人员必须立即隔离开,其所居住之地以石灰水遍洒……”
“这个他们倒是会得很,染病的两名嫔妃之一是抚养三皇子的喜嫔,已送出宫往城外皇庄去了,派了十名御医相随,三皇子李诺离不开娘,哭得太厉害,也跟去了!”
李艺怔了一下:“这可如何是好?三皇子才三岁,瘟疫如猛虎,不该去的!”
李泰往龙椅上一靠,满脸郁闷疲惫:“秦贵妃近来身子也不太舒爽,带着大皇子李诰,诰儿也很会闹,她带不了两个,说是李诺哭得撕心裂肺的,若强行拆散母子,恐更伤孩儿,便由奶娘抱着相随,秦贵妃做了安排,只让远远看到喜嫔,不许近前,御医们跟着的……但愿无事吧!”
李艺默然无语,三皇子李诺是敬嫔林氏所出,林氏是皇后远房表妹,当年太皇太后选入宫中,太皇太后西去,那一批妃嫔也死的死,病的病,好几个直接就为太皇太后殉了葬,其中就有敬嫔,生下的三皇子交由喜嫔抚养,喜嫔是太后选的人,温婉善良喜爱孩子,把三皇子养得极好,可再怎么着,不该让皇子跟着病母出城啊!
正文 第五十二章 见面
第五十二章 见面
李泰见李艺沉默,又说:“瘟疫无情,势如水火,按照太医院和坊间药堂这般作为,仍控制不住疫情,阻止不了死亡——人命关天,既然都认定贾家药方,那你看着办吧!朕只问一句:要多长时间才能消除疫情!”
“臣遵旨!臣明早即与众官去往城西贾家,引领贾素素巡视整个京城,了解全城疫情,要她明确回话!”
李泰欲言又止,最后只是点了点头,李艺即行礼告退出宫。
冯贵从右侧殿门进来,手上捧着个托盘,上边金盏盛着温开水,银碟子里是一颗花生粒大小的黑色药丸,躬身对李泰说道:
“皇上请用药丸!”
李泰看看银碟子里的药丸,想起那又苦又涩的味道就禁不住头皮发麻,皱眉道:
“晚膳时不是试着吃过一颗了么?难道说太医院的药丸真的不顶用?凡太医从此就专让朕吃贾家的药丸?这药丸到底是什么东西做的,也太难吃了!”
冯贵说:“回皇上,一日三粒,睡前要吃一粒的!凡太医说为慎重起见,还是吃贾家免费发放的预防药丸子为好!因宫中喜嫔天天吃太医院配制的药丸也不幸染病,另有别的宗亲世家府里也有人病了,怕太医院这批药不大妥当!贾家的药丸子因是大批量配制,受人力物力财力所限,有粗制滥造之嫌,只讲究药效,不求适口,但确实很有效!凡太医说如能加入些蜂蜜、红枣之类的才好发给宫里娘娘和皇子、公主们服用。”
“养着一批没用的东西!太医院要金得金要银给银,守着十几个大药库,竟不及一个贾素素!那丫头哪有耐烦心精制细作,她又不是圆圆……就这样随意出城摘几片叶子回来,揉碎了制成药丸子给人吃,奈何它也能防病!”
李泰嘀咕着,把药丸放进口中用力咽下,将金盏里的水喝光,嘴里仍有苦尾,他的脸都皱起来:
“既是免费发放,街坊上那么多的人,自然不能做得太好……福郡王也拿来两瓶药丸子,一并交给秦贵妃去,让她敦促太后和几位皇子、公主及身边人服用,不要怕苦,宫里已出现疫情,不服药若是染上瘟病后悔莫及!咱们宫里专用的防病药丸,也要让凡太医他们按照贾家这个方子赶紧配制出来,多加蜂蜜红枣等调口的东西……别忘了送药去城外皇庄,朕刚才没记得提醒李艺,让他带贾素素往皇庄去看看喜嫔,李诺虽然任性吵闹,他毕竟也才三岁,什么都不懂,秦贵妃一味纵容着他这不对,别不小心染了病——你记着此事!”
“奴婢记住了!”
冯贵俯下头:“时辰不早,请皇上回寝宫歇下罢!”
李泰没动,还在把玩着李艺拿来的药瓶子:“凡太医不是说贾素素发放的药丸子是一大缸一大缸装着的么?福郡王这盛药的白瓷瓶子倒不粗糙!”
冯贵笑着说:“凡太医也是用糙黄纸包了药回来,自己寻瓷瓶装好的,福郡王这个想来也如此。”
李泰沉吟着:“贾素素?能做到这般,也算难得!奇怪的是同在一城之中,受瘟疫之害,城西百姓得了好处,城东、城南却极少有人知道,这却是为何?”
“皇上,王院使和凡太医方才也说过:邪风引来瘟疫,不过一个月之间,疫情迅猛,人人自危,城东、城南多为达官贵人及富豪居所,有什么动静官衙首先注意的也只在这片区,比如太医院有针对疫病的方子、药物发放也先尽着城东城南,完了再往城西和城北……而城西民众也存有私心,就是见着贾九姑娘忙前忙后,凭一己之力看护住城西这片,又得不到官府财力物力相助,她纤纤弱质,力气有限,若再被城东、城南的人知道拉了去,城西岂不是无人看管?因而城西人有意无意间,竟是无人向外透露顺义巷有医有药之事,瘟疫期间人们为避邪气不常外出,这也是消息闭塞不通的另一个原因。”
李泰缓缓地点了点头,揉揉眉心道:“这突如其来的瘟疫,弄得朕头大如斗,心神俱疲!朕为何不避疫病,稳如磐石坐定京城,这其中原由你也知道……但愿李艺带着贾素素能将这一桩平息下去!”
“皇上洪福齐天,有福郡王出马,有九姑娘的好方子,瘟疫必将很快消散,京城不日还复澄明晴空!”
冯贵话音刚落,就见另一位大太监黄典走进来禀报:“贵妃娘娘熬制好滋补的鱼羹亲自送来,在殿外求见!”
李泰微有意动,冯贵忽然想起医嘱,忙上前一步劝道:“皇上才服下药丸……鱼羹虽好,却是忌口之物!”
李泰岂不知冯贵的意思?喜嫔得病,后*宫疑似有瘟疫侵入,王院使和凡太医等如临大敌,给皇帝列出的注意事项中赫然有“暂停宠幸后*宫”这一条,说不独是为保元气,也怕后*宫人多气杂,为防犯于未然,皇帝近期不入内苑,只在养心殿住着。
黄典没回过味来,兀自说道:“启禀皇上:除了鱼羹,还有新鲜肉粥、各样点心!”
李泰摆了摆手,兴味索然:“吃着这些药丸子,忌这样那样,不得瘟疫也快闷坏了!罢了,什么都不吃!把这些药丸子拿去交给贵妃,让她回吧!朕这几天忙,只在养心殿歇着!”
秦贵妃听得黄典回禀,咬着嘴唇在殿前空地上站了半晌,里面的皇帝一点动静没有,只好悻悻然领着宫女们往回走,很不甘心忙活了半天,竟没有回报!
也不是一点都没有啊,秦贵妃回头从锦儿手中拿起一只药瓶子看了看,脸上又有了笑容:黄典说这是新出的好药,吃了这药铁定不怕疫气,别处都还没有,皇帝先顾着拿给贵妃娘娘和大皇子用!
秦贵妃细细品味黄典的话,笑得越发愉悦甜美:皇上疼爱她,心里只有她和大皇子!皇上虽然不允许后*宫女人过问政务,却曾经向她透露一个信息:等大皇子再大些,懂点事了,就册封太子!
册封太子,皇后自然也是要封的!
别处都还没有的药,首先得呈献九五之尊的皇帝,依次该是皇后和太子啊!
秦贵妃如果知道这种又苦又涩的药丸子在城西是免费送给贫民百姓吃的,估计就高兴不起来了。而仅仅两天之后,这样子的药丸更是遍布全城,连街上的乞丐每天都有专人往他们的破碗里投放一大把。
李艺第二天没吃早饭就领着一班官员赶往城西,昨天他在百香楼坐了半天,光顾着和贾周文说话,没吃什么东西,反而是后来的许靖吃了几个点心,出了门才告诉他百香楼的点心好吃,他就想着顺便到百香楼吃早点,许靖说还像昨天那样,不忙了就来寻他。
来到百香楼,见着贾周文才知道,贾素素天不亮就出城采药去了,李艺不免有些气恼,昨天跟贾周文说得好好的要她在家等候,怎地还要跑出去?
贾周文解释:“请郡王爷宽恕!实在是事出突然,昨夜城东一户人家有两人染病,深更半夜由沈六公子领着来寻素素,原是沈家近亲,而素素与沈六公子小时候就认得,因而急忙救治,素素一夜未合眼,病人此时尚在那边药院里用着汤药,其中一位生命已无虞,但另一位病情复杂,据说是‘新病引发旧疾’,濒临危急,需要用到一种极稀有的药饵,别人又不认得,素素只好亲自出城去采。”
李艺道:“她都这样的么?天没亮就敢出城?”
贾周文看看跟在李艺身后的霍改,清了清嗓子:“有兄弟跟着去了,此次因是救的沈家亲戚,自然沈家人少不得要护卫着的!”
李艺才记起许靖的人始终跟着贾素素,不由得一笑:“既如此,咱们也出城去,迎接贾九姑娘!”
李艺一行人在西山脚下遇见了准备回城的贾素素。
所有听闻贾素素事迹的官员们都以为,一个女子,应对这么大一摊子事,必定是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忙得不可开交,蓬头垢面都不奇怪,真正见到贾素素其人,一干人全部呆若木鸡,难以相信眼前所见。
贾素素正站在路边土坎上,扬手清点面前十来架堆满了药草的牛车、马车,一二三四……清脆甜美的嗓音,透着一丝怡然自在,手势轻柔优雅,仿似和着弦乐节拍。
淡绿色褙子,嫩柳黄轻衫,月白长裙,普通人家女孩儿穿的细纺布料,巧在衣裳颜色搭配清新怡人,剪裁合体,衬出她优美柔曼的身姿,更令人赏心悦目之处,是她那一头黑亮柔顺的浓密长发,如一匹闪光的绸缎,自自然然披散于纤秀的肩背,不堆发髻,便不戴金钿银钗,只在两鬓处往后编了两条细细的麻花辫,以一串带着洁白小花朵儿的不知名藤萝随意扎在脑后,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装饰,令她有如不食人间烟火的林妖花仙,那一份超凡脱俗的绝美清丽,使人见之忘语!
李艺也看得呆了半晌。
待霍改将素素引领来,李艺不确定地问:“你真是,贾素素?”
正文 第五十三章改观
第五十三章改观
素素低头垂眸,敛衽一福:“民女贾素素,见过福郡王!”
按理说民女见郡王,该行跪礼才是,李艺身后众官看到贾素素只是福了一福,不知为何竟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贾家名门望族,大齐国历代后妃皆出自贾家,教养是错不了的,刚死去的贾皇后优雅大气,温婉贞静,而这位贾九姑娘也是如此不俗,身着寻常布衣,逍遥于荒效野外,面对郡王,却通身散发出端华高贵之气,那一份自然而然的庄重淡定,不容人轻看。
“免礼免礼!”
李艺根本没去细究素素的礼仪,走近两步认真打量她,微笑道:
“果然是女大十八变,见一次变一个样!哈哈!从前盛装华衣,艳若桃李,如今是……素淡如映水梨花!对!就是梨花!梨花其实很好很美,我记得皇后娘娘独爱梨花……”
惯有的调侃语气,好像与从前稍微不同,素素抬头看李艺,四目相对,他眼中并无讥笑,反而存有几分善意。
素素眨了眨眼,纠正他:“皇后娘娘不独爱梨花,她爱很多花儿!”
李艺看着她,哧地一笑:“你这丫头,还是那样,专爱与我作对!”
以前的贾素素和李艺确实不对盘,在音律方面造诣相当,各有见地,贾素素自负又骄傲,认为自己比李艺胜一筹,在宫中但有争执总要把李艺抢白得没话说,李艺装大方不与她计较,其实对素素极为不屑,没什么好感。两人在宫中见过面还互相打个招呼,在京城各大有名的玩乐楼馆相遇,彼此都不肯承认是相识的人。
素素受李艺感染,也不禁莞尔,同是李家子孙,李泰的性格其实和李艺差不多,属于阳光和熙那类,不过现在再回头比较,李艺比李泰又随和很多,且很会逗乐子,爽朗风趣。
大概是因为,他不是皇帝的缘故吧?皇帝贵为天子,有太多的束缚,所作所为,或许是……身不由己!
酸痛之感从心底缓缓腾升,在胸口处漫延开来,眼中有热气聚拢,她别转头去看黛青色的远山。
前尘往事早已隐埋,了无痕迹,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调整,以为自己再不会为李泰伤心,平日也不是没听到人们议论皇家事,都没感觉了的啊,为何一见着李艺,又为李泰心动?
不能够这样,绝不能!
回程,李艺急于想和素素商议正事,专门叫手下给她让出一匹温驯的西域良驹,这样素素可以和大家齐驱并驾,边走边说,节省不少时间,须知皇上还等着回话呢,素素却连连后退不肯骑马,李艺无奈,理解为女孩子总有不方便处,也不勉强,西域良驹给了贾平繁骑坐,素素独自坐着来时乘坐的马车,把两边窗子都敞开,方便谈话,李艺和医官们骑马相随左右,这样也等于是开了个会,通气商量一些事项。
一路缓缓而行,李艺到底不通医术,只在开场时说了些话,问几句迫切要知道的,接下来便只能静听医官们和素素商讨论说着各种药草配伍怎样怎样,以及关于瘟疫的处置方法,这些他无法插得上话,唯有默默走在素素的马车左侧边,时不时看一眼言谈中的贾素素,内心惊诧不已——贾素素的变化实在太大,真的和以前不同了,可以说由内而外,根本就像变了个人!俗语说从奢入俭难,贾素素坐着式样普通、毫无装饰的清简小马车,车里除了一方坐毯什么都没有,也不见身边有个使唤的人随侍,却丝毫看不出她有什么不自在,上次在绸缎庄惊鸿一瞥,只看到她清减了些,而今天近距离相处一两个时辰,李艺竟发觉面前这个素素既陌生又熟悉。
京城年轻一代贵族谁不知道贾素素?骄矜傲慢,自视过高,讲究脸面派头,极尽豪奢,她只不过是个未出阁的贵女,却仗着家族势大,姐姐为皇后且得宠,出门从来都是阵势惊人,或香车宝驹或鲜衣怒马,前有侍卫开路后有家丁仆妇押阵,中间车马两侧还分列走着十多个婢女丫环,个个姿容俏丽不说,穿金戴玉,着装堪比殷富人家的小姐,每次一出门整条街都被她搅乱,谁敢说她什么?惹上贾素素,轻者被她赠送两把眼刀,重者,要分一二三种后果,总之好不了!
而观之现在的贾素素却是如此的清雅淡然,温婉宜人,看她落落大方,与五品、四品甚至是从三品的官员和御医们谈话,态度端庄从容,轻言细语,话音温软柔和,而她关于医药上的论说李艺不太懂,但条理分明、论点清晰通畅这点是听得出来的,再看医官们频频点头称有道理,显见她在医术上真的是个行家。
难道真应了老人言:历经劫难方能使人意志弥坚,性情转变?
素素的转变让李艺想到皇后,姐妹俩容貌当然不像,但素素这性情有点相近,皇后气度端庄优雅,温婉从容,那是用以应付人的,她真正的性情很可爱,乖巧俏皮,爱笑,极力掩饰害羞,却不知道人家早看穿了她,比别人多说两句话脸上会迅速飞起红云……这些特质,贾素素居然也有?
李艺想像不到素素会脸红,素素的美艳无人否认,李艺却从不曾动心,他知道许靖、郑敏修甚至是皇帝都对素素没有想法,无他,因为同一个理由:素素骄傲不懂事,没有半点少女的温柔娴静。
可现在坐在马车里的,活脱脱是个可亲可近的温柔女孩,哪有半点眼高于顶的模样?
李艺正想不通看不明白,听得一阵马蹄声响,抬头望见还算笔直的官道尽头腾起一股黄尘,几匹轻骑急驰而来,是许靖到了。
不禁苦笑:这人在关外沙漠草场过惯了横冲直撞的自在日子,在京城里住着把他闷坏了,定是得着自己出城的消息,急不可耐地跑出来透气,早不来晚不来,这时候来不是打扰大伙儿议事嘛?
他倒是办完差无事一身轻,不肯回家,随意寻个协同郡王办事的借口,实际他哪用担什么责?有一搭没一搭伸手帮个忙,只怕光想着可以四处遛达,不用回家陪父母吃饭这点好处而来!
这小子就是个目无尊长的,两边父母,他哪边都不想陪!
不过他能在自己接了这个棘手差事之后立刻将素素提拎出来,真挺够意思的,素素,果然是这场瘟疫的克星!
李艺侧转脸看了看车内微露倦意,仍保持端正坐姿,微笑着耐心答复几个饶舌医官问题的贾素素,在心里将“克星”二字变成仙子——上天贬落凡尘拯救万民、将功抵过的仙子!
忽想到贾周文说过素素从昨夜半夜里就被喊醒,一直忙到现在,又是治病又是筹集药材,这番辛苦男人都少有承受得住的,何况是纤纤弱女子?难怪她眼圈微微有些发红,眼里几度隐含泪光,她太累了!
李艺打断几位年轻医官的话,对素素说道:“你今天辛苦了,放下帘子好好闭目养神歇会,进了城还得往城东、城南去走一走……疫情如水火,百姓性命攸关,圣上急等回话,请你体谅!”
素素微笑点头,只弱弱答了句:“好,那我歇会。”
昨晚与伯父伯母、父亲、哥哥们谈话谈到深夜,四嫂白氏准备好热水,她才回房洗了个澡准备入睡时沈六就跑来拼命敲门,还抬来两个病人,问了才知是沈六的舅舅和舅娘,因不肯服用又苦又涩的药丸,结果染上了病。
素素很无奈,她配制防病的药丸子给自家人和亲友服用,街坊邻居都发放了,怎会不记得过去的朋友们?怕他们不相信,请霍改护着弟弟平繁先将药送到沈、万两府,让沈六和万吉负责跟大家解释,沈六和万吉亲自跑来问了又问,又自己服用两天后才敢让家人服用,同时送到各府,果然是高门大户看不上这些粗糙的黑色丸子,只有三两家接了,常德郡公林宝庆经沈六好说歹说磨叽了半天,才肯拿回去给家人服用,当然沈六没说是素素给的。
药丸可以做得更顺口些,但得加入几样配药,还要多经几个工序,所需财力和人力她没有,她只能做到这一步,给付出去的是一片心意,不接受她也无法。
忙了半宿,却不能歇下,得亲自去找两味救命的药,沈家舅娘心脉薄弱,缺了那种药引捱不下去,天不亮沈六和贾平繁、两名护卫就护着她出城,药院管事和其他伙计早叫齐十几辆车马跟在后头,西山脚下黄杨村村民们帮忙采集好的药材也得及时运回来。
她累坏了,坐着眼皮子就想打架,费好大的力气才让自己坐稳,不至于躺倒下去,李艺再不发话,估计过不到半盏茶功夫她真要倒了!
她知道现在不是软弱的时候,一定得坚持住,表面逆来顺受,内心里另有打算,贾家该争取的,期望能争取得到!
正文 第五十四章巡视
第五十四章巡视
许靖来到近前,素素已垂下两边车帘,车内静寂无声,许靖向李艺拱手行礼,看了看马车问道:
“人在里边?”
李艺答:“在里边歇着,怎么?你有话与她说?”
“没有!找着人就好!”
许靖摇头,说及另一件事:“来时在街上见着郑敏修,知我出城迎你,似有话与我说,直随我到城门口,却是什么都没说!”
李艺笑哼一声:“难道他还能帮我的忙?他家里有人感了疫气,请太医抓药乱成一团,亲领的那差事儿也不轻松,捕了许多人吧?皇上是认真的,就不知郑敏修用什么办法训教这些愚民,传唱几句谣言罪不致死,都是受小孩儿牵累的父母家人居多,又不能打杀,够他乱几天!”
两人并排骑马走在素素的车子前头,一路走一路交谈,而马车里的素素任何声响都听不到,放下窗帘躺倒的那一刻就已无知无觉,恨不得再不用醒来。
此时太阳渐高,城外空旷之地有清风送爽,并未觉得太热,李艺交待队伍慢行,但素素也只能睡得大半个时辰,进了城门贾平繁就下马爬上马车把她唤醒,征得福郡王同意,匆匆回一趟药院,交待沈六如何用药,护理好病人,又把几个药院管事聚拢来,认真叮嘱一番。
李艺和官员们昨天来过这个被贾周文命名为药院的二进院落,是素素每日忙碌的地方,前院接待、安置诊看疑似得病前来求医的不适者,后院则是闲人免进之地,所有药材运回来都送进里边分门别类择捡好,按工序一道接一道加工,配制成各种药汁、药丸子,药院男女管事有五六个,底下做事的有小子,也有媳妇、姑娘们,几十号人,多数是贾家族人,再有就是从前贾家当家人物的亲信部属们的家眷。
贾素素睡不够,倦容恹恹,娇懒无力,偏有很多不能放心的事情,站在前院廊下和管事们轻声细语交谈,询问过一些事务,又耐心答复沈六带来的亲属问题,向她们保证只要按方子熬煎药汤让病人服下,精心照顾,会慢慢好起来的。
然后便朝着李艺和许靖站立的位置走来,准备跟着他们出巡全城疫情。
李艺教她先回家见见家人,实际是给她一个喘口气的时间,洗把脸或是沐浴更换衣裳,会令她神清气爽些。
贾素素对着李艺和许靖露出笑容,心里有些微感激,也不多说什么,只福一福身,转身带着平繁离开,回到斜对面的贾家宅院。
许靖看着她的背影自语:“怪道霍改那几个小子都论说她的好,果真有所改变!”
李艺问:“你觉得她哪里变了?”
“性情。以前的贾素素哪有这般温和?每次与我说话,傲气十足,对待霍改这些身边人仿似家奴,看都不屑看一眼的,如今却对不相识的平头百姓都能有问有答,耐心劝解给予诊治,实为难得!”
“如此温柔仁善的性情,有点像一个人,你觉得呢?”
许靖怔了一下,随即点点头。
李艺笑道:“我听说贾家姑娘都是贤良居多,素素以前只是年少任性贪玩,心地并不坏,经此变故,她受了打击,一夜间长大懂事了,老老实实做回温驯乖巧的好女孩,也是有的!你,可是后悔了?”
许靖知道李艺指的什么,笑了笑:“我和她确实无缘份,谈不上后悔不后悔,都过去了的事,不提也罢!”
两人说着话,慢慢踱出药院,顺义巷今日显得极为拥挤,巷道原本不窄,却怎禁得官府的人马一下子来得太多,再加上领药求诊的人络绎不绝,弄得药院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
幸好素素很快出来,换了一身素白隐现蓝色花纹的衫裙,头罩淡蓝色轻纱帷帽,身后除贾平繁外多了个青衣少女,青衣少女个子挺高,腰身匀称健壮,梳着干净利落的双抓髻,大眼浓眉,红润的圆脸上笑容讨喜怡人。
李艺问:“不是说连家仆都充公了么,这个是她的丫头?”
身后霍改回答:“那女孩叫红线,百香楼掌柜的女儿,算是九姑娘的徒弟吧……不学医,只学做点心吃食!”
李艺挑眉:“就是说百香楼的那些点心吃食,出自这小姑娘之手?她的师傅是贾素素?”
“是!孙红线如今手下也有几个姑娘跟着学厨艺,百香楼的点心每日要做很多,供不应求!百香楼酿制的米酒和果子酒也很好卖,京城中不少酒楼食肆下订金求买!”
“有意思!我还以为贾家另有能人,却原来是贾素素真人不露相!”
许靖说:“也难为她,听说有不少人肯出手资助贾家,但被拒者居多,她一个小小女子硬是撑起合家老少的生计,这点倒像她从前的性子:骄傲、要强!”
李艺笑了笑:“算她聪明脑瓜子好使,没忘记她家老祖宗传授的医药秘笈和别的技艺,不然……唉唉,她都上车了,快走快走!”
郡王仪仗,官员车驾,随行的笔录吏目侍卫军士一长串,大队人马驶过城西街道,引得人们驻足观望,议论纷纷:
“这又怎么啦?咱们城西这边儿出了啥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