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贤妻良母-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要再站了起来,左脚却疼的厉害,许是扭到了。
程瑜这时就越发心急,也不顾着脚伤,就硬撑着往院中走。
“这是怎么了?”
程瑜听着问话的声音,匆匆抬头看了来人一眼,而后立即低了头说道:“见过四叔,通儿病了,侄媳妇正要回去。”
“可你的脚似乎……”崔翊见程瑜刚才跌了一跤,这时见她不知是吓得还是疼的,脸色煞白。不由得想伸出手去,扶上一把。
程瑜这时一面担忧着崔通,一面怕崔翊有什么越轨之举。
于是,还未待崔翊将手伸了过来,程瑜就即刻退后了一些,抬头说道:“四叔若无旁的事,侄媳妇先告退了。”
说完,程瑜就强忍着脚疼,转身向自己的院子走去。
崔翊想着程瑜刚才忍不住流露出的厌烦防备的眼神,苦笑着将原本要伸向程瑜的手,负于身后。
在听到崔通病了的后消息,程瑜就去找人请了大夫过来。崔铭也来看了一眼,见崔通小脸涨得通红,就轻轻宽慰了程瑜几句,而后休闲的就去了徐惠娘那里。
待两个大夫轮番儿看过,都皱着眉说,这是见了“喜”了。
听得程瑜险些没站住,隔着帘子朦朦胧胧的看着大夫,冷声说道:“那请太医开方子吧。”
崔铭听说崔通这是“见喜”,未敢过来,派了的小厮过来传话。说是崔铭再看过崔通后,就去抱了崔远,让太医赶紧去看看崔远去,别再让崔远染上了这要命的病。
程瑜听后,骂道:“哪里有什么崔远,我倒不记得这崔家族谱上有这个名字。哪个又是要命的病?跟二少爷说,若要太医自己去请去,别在这个时候惹我烦心。”
说完,也不再理旁的事,她现在也无心演戏。等两位大夫开好的房子,程瑜又命人收拾好屋子,将大夫留在府上,轮流看护着崔通。
而因程瑜小时生过天花,又派人去问她的母亲,看有什么偏方。后程瑜又想起了郭福儿,生怕崔通这是早已带病,而她去看郭福儿时,许身上就是带了病气的。程瑜就强打起精神,隔着窗户嘱咐丫头去给郭府去信儿,让他们提早防备着些。
之后程瑜就守在崔通的面前。
崔铭头一遭被程瑜在明面驳了面子,竟没顾着上生气,先行惶恐上了。
甚至没顾着他自己的安危,竟敢去了程瑜的院子,隔着窗户安慰了程瑜几句。
程瑜这时也不顾着他了,只守在崔通面前。崔通到了晚上就起了疹子,又痒又疼,他又还未满周岁,只一个劲儿的哭。哭得程瑜也跟着一块儿哭,程瑜一边哭着一边那温水给崔通擦起疹子的地方,只希望能让崔通松快一些。
一直熬到第二天早晨,崔通仍未见好,反而添了抽搐之症。
程瑜这时失了方寸,她两世活了也有四五十年了,第一次真正慌乱起来,慌乱不知所措。
她也是真的没有办法了,该拜的佛都拜了,该念的经都念了,该吃的药也都吃了。从程府来的方子也都吃了。怎病不见轻,反而重了呢?
两个大夫也守了一夜,这时都摇头叹息:“小少爷太小了,许熬不住。”
原来,我上世让崔府满门抄斩,连累了一些无辜,却未受地狱油烹之苦,却得以重生。
并不是天待我宽厚,而是时机未到,一直到这时才让我受着挖心之苦。
程瑜咬牙哭着想道。
作者有话要说:这三更有点儿晚,尽力码了。
正文 29郭福儿
在那些大夫都摇头叹息的时候;突然就有一丫头急忙从门外进来,也没顾着避讳着崔通有了天花,直接就进屋对着程瑜说道:“夫人,郭夫人那里的话已带到。恰好前日她们宴客来了许多亲戚,其中有个夫人家中的婆子很会调理小儿杂症,也看好几个与小少爷一样病症的孩子。郭夫人听小少爷病了;就托了人情,叫那家主人将婆子从家中送了过来。”
程瑜此时听得;也不顾着那婆子是否能治得好;只连声说道:“那还等个什么;快请了进来。”
那婆子是个极干净爽利的人,进到屋内;对程瑜行过一礼,就去给崔通看病。
过了一会儿,就开出方子来,交给丫头们去抓药。
天花多发于周岁之后,崔通这时还未满周岁,而且身上还混有敏症。先头两个大夫只按着天花治,且对崔通开得药太重了。未等治好天花,崔通就先熬不住药劲儿了。
这般,又煎熬了一天一夜,崔通才略见好了。之后,程瑜身边的个丫头又有了一个显出天花的症状。那个丫头平常只在程瑜身边伺候,极少接触崔通,且多在程瑜院中,她又是从何处染了天花?
随后小闵氏那边也有了小丫头没了,说是得了天花,被送出府埋了。而那个丫头正是程瑜每次去,伺候着她的。天花是可以过人的,程瑜对崔通身边的挑选的谨慎,大多择些幼时就得过天花的人,做事也都十分小心。
那天花从何而来?
就府中染症得人来看,能接触到小闵氏身边的丫头,又与程瑜身边的丫头有所接触,且能接触崔通,算来算去也就只是程瑜与崔铭。而崔铭连着几日都没看过崔通,那剩下的就她自己了。
谁会防备着自己去害自己的儿子呢?程瑜在世间最相信不会害崔通的,许就是她自己了,
程瑜想到这处,就禁不住不寒而栗。许有人利用了她的为母之心,抓了她的疏漏,用她害了崔通。
程瑜虽不会得天花,但不代表她身上的衣物不会染了病气,过给崔通。
若是有人设计让程瑜接触了感染天花之人的所佩之物,之后借着程瑜再带了病气给崔通。
那所用手法当真绵细的很,且不好查证,毕竟这些事都只像一场意外。
程瑜这时倒沉静下来,仔细琢磨着她在小闵氏那里喝过的茶,坐过的椅凳。
她熟知小闵氏,小闵氏会借刀杀人,会落井下石。但若崔通是被人用这样的法子给害了,不大像出自小闵氏之手。且小闵氏若已做了这么多功夫,何不早早得将那丫头也遮掩了,程瑜不是更没头绪去抓小闵氏的把柄?
何必由着那丫头发了病,让程瑜寻出这些牵连,怀疑了小闵氏?
而若是有旁人设计,这国公府里又藏着哪一个在上一世没显出野心的人?
程瑜听着崔通哭声,心被揪成一团。她后悔自责。她上一世做错事,可推说她年纪轻没经过事。这一世,怎还会犯下这样的大错?程瑜的手紧握成拳,因握得太过用力,小指上的长指甲就这么被她自己折断了。
因着天花之症较为难治,崔通又太小。那从郭家来的婆子,也早得了嘱托,要将崔通彻底治好了才回去。那婆子倒也不辜负托付,崔通渐渐的好了。
“福儿,这个名字当真起的好。”程瑜看着崔通日渐好了,面上才有了笑容。
若不是郭福儿办满月宴,她怎能机缘巧合的得郭家相助,送来这么个懂得医术的婆子。
而那婆子举止有礼,且医术高明,并不似寻常仆妇。这样的人必是主人家舍不得的,程瑜虽为了崔通将来能有多个保障,也做不得这样不知感恩反而夺人所爱之事,就多问了些那婆子的身世,看自她家中能不能寻出个与她一样有本事的。
而那婆子只说了她姓赵,老家是京郊临县的。旁得像她的家世如何都没多提及。
姓赵的名医,也有许多。但早年间,最有名的某过于一个名叫赵杞的大夫了。只是先帝宠妃得了急病,命赵杞进宫医治。赵杞才踏入宫门,那宠妃就没了,就此受了牵连。先帝给赵杞定的罪是怠慢皇上旨意的罪。接着就抄了家,赵家的许多人或卖或杀。
那赵杞的老家也是临县。
程瑜就没再问下去,只给了赵姓婆子许多赏银。
大约治了快一个月,崔通的病才算彻底治好。期间小闵氏派人过来看过几次,而刘氏虽然有崔嫣的事烦心,且不喜欢程瑜。但对着崔通还是有些感情的,这时崔通一病,刘氏只觉得万般不顺,竟也跟着病倒了。因程瑜要照顾崔通,刘氏就没让程瑜过去照看,只余氏伺候在刘氏身旁。
而余氏先头因得了程瑜的斗篷,这时她身带不祥,也不好过去。就只私下为崔通念了段经文,只求程瑜不要像她的命这样。与之一道念经的还有即将生产的翠荷,求着上天收回崔通之命的徐惠娘。
待崔通病愈的消息传来,国公府中喜了一半,忧了一半。如徐惠娘这般日夜盼着崔通死的人,更是忍不住哭了出去。旁人看得惊奇,徐惠娘只得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这是为着夫人喜极而泣了。”
崔铭经这一事,想着程瑜护着崔通如母狮一般,就不大再敢动除去崔通,让程瑜养了崔远的念头。若是崔通不在,别说养了崔远了,怕是连这些相干的不相干的人,程瑜都要记恨上。
因崔通一病,逼出了些程瑜的真脾性,让崔铭也生了忌惮之心。
想崔铭别无所靠,如今唯一能用的就是程家之势。于是,自能见了程瑜之后,就更加百般讨好,连着崔远也不敢再露出了懈怠的表情。只叫徐惠娘越发心灰意冷。
那才好了些的庆国公,听见崔通熬过天花活了下来,且诊治过程竟是那般机缘巧合。庆国公崔敬便从崔翊的孤煞星的传言中略微振作起来,让人拿了几件小玩意儿去给崔通。之后,庆国公崔敬就合了眼,说道:“大劫之后就有大福,我这小曾孙经此大劫,必是往后有他一番作为,才留他于世间,哪天把那孩子抱来给我看看。”
成人得了天花,都不大好治。而崔通这般小得了天花,却能活了下来,往后也可避开了天花之疾。对看过许多才华横溢的世家子因着天花而折陨的庆国公崔敬来说,这就是天大的福气。
就只这场天花,京城中就死了不少孩儿,就连皇宫之中都没了一位皇子。
而程瑜自崔通病好,先往郭府送上一份大礼。又备上礼金车马,送了那赵姓婆子回了她主人家。郭福儿并未染病,郭夫人除玉佩佛珠的回礼外,另添了个膏药,说是祛疤的。
但这时在崔通更前,程瑜是连自己都防备起来。而崔通面上也没留下痘疤,只背上有几个疤痕,并不大要紧。程瑜这时且还惶恐着,只怕郭夫人是好意一片,别叫旁得人从中使了手段。
崔通病才好,关于崔通如何染了天花的说法就在国公府传扬开。
崔通病的蹊跷,因小闵氏与大房那几口人虽面上和气,但府中人都知道这两派是如何针锋相对。于是,都传着是小闵氏下的手,不然怎么这么巧,全府上下就只小闵氏跟程瑜身边的丫头与崔通得了病。至于怎么染得如何染得,则是传的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小闵氏身边的丫头买通了程瑜身边的丫头,将染了病气的衣服给崔通沾了。有的说是借了崔铭的手传了过来的。
惹的崔铭在程瑜面前好一场解释,直说他许久都没看过崔通。那撇清关系的说辞几乎都要把崔铭不喜崔通的心思给表露出来了。撇清自己后,崔铭也在程瑜面前装作咬牙切齿的说:“她这般害我儿子,我必不会轻易放过她。”
崔铭口中的“她”,也是小闵氏。
但崔通身边的人,都是知道崔通身边的人管得是如何的严。当中一两个聪明的奶娘,隐约猜着崔通是如何染了病的,看着程瑜的目光忍不住都透了怜悯。这些日子程瑜都未敢太靠过崔通的身,只要从外面进来,必换了身衣服才敢去看崔通。那些奶娘也是做母亲的,怎不知这事会让程瑜多愧疚。
因崔通出去天花还带着敏症,赵妈妈是留了个方子给崔通慢慢调理。但这时崔通太小,对于那些使他不适的都要避一避。程瑜就命人将院子中的花草都给拔了,都铺上地砖。
“呦,这可真改得干净啊。”一个妇人自程瑜院子门口抿了嘴笑着走了进来。
恰好程瑜这时也在院子门口指点着仆人把花都搬走,听了那妇人说话,就笑着道:“原是二婶子来了,快进屋坐去。”
这便是庆国公府上的二老爷,崔端之妻司马氏。
司马氏拿了帕子捂着嘴笑道:“我这是来看看通哥儿,听得他病好了,可是让我松了一口气呢。”
正文 30司马氏
因司马氏笑得天生不好看;笑时露的牙肉太多。自小就被家中逼着练得只会抿嘴笑,或是用帕子遮着笑。这些贵妇虽在人面前都秉着笑不露齿的姿态,但没一个比得了司马氏将这姿态融进骨子里,无论何时何地都没忘了姿态的。
“着实吓坏人了,我听着说我们老夫人的娘家,就是那个闵家,还没了个小子呢。”
司马氏说完,就抿着嘴笑了一下。
程瑜也不知道司马氏是如何能端着固定的优雅的笑容弧度,说着这样市井的话的。
“这一场病确实让很多人家都遭了罪。”
程瑜叹了口气,掉了几滴眼泪哭道:“二婶子,你不知道我当时又多怕。你说,通儿这也没沾着什么?怎么就染了这个病。我那丫头虽也得了病;可是在通儿发病之后。如今都说是否极泰来必有后福,可这都说后话,若是没有郭夫人帮忙找了个懂医术的婆子来,我的通儿……”
言罢,程瑜就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司马氏也跟着哭道:“谁说不是呢,儿女都是债。我这也是做娘的,只一想想,就跟着揪的肉疼。若是天灾也就罢了,若是人祸,都是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这里面还有人祸?府中那些传闻……”程瑜看了一眼司马氏。
司马氏一愣,拿着帕子擦了擦眼泪,说道:“是婶子我失言了,哪里来得人祸?只是崔通这病实在蹊跷,让人忍不住多想罢了。”
程瑜皱眉说道:“确实蹊跷。”
“我这还有些小儿穿的衣物,我听着通哥儿都穿的新制衣物。不是婶子多嘴,通哥儿之前就是养得太洁净了,也是侄媳妇你出身高,许进那侯府的规矩带了过来。但像婶子我这样小门小户出身的,就讲究着小孩子穿别人穿过的衣服,这才能没病没灾的。”司马氏说着拿出了几件半新不旧的小褂子,上面或绣着鲤鱼或绣着麒麟,都是些吉祥如意的精致绣样。
程瑜伸手借了过来,赞道:“这模样当真好,过一会儿啊,我就给通儿试试。”
“可不能立即就穿,先用开水烫过,去去味儿。”
司马氏接着压低了声音说道:“婶子我这里已烫洗过一次了,但中间别再出什么岔子。这国公府里,见不得侄媳妇你好的人多得是,可得防备着些。有的人啊,就专捡这漏子钻。借着人手害人呢。”
程瑜倒抽一口凉气,喃喃说道:“可不是呢,通儿上次可不就是被人钻了漏子。多谢婶子提点着,不然我这粗心大意的,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钻了空子。婶子往后还要常来才是。”
“你们在府中是顶尊贵的人,我若往你这边跑多了,怕是有人要说我爱攀附人呢。”司马氏说完,又抿了嘴笑了一下,接着说道:“但咱们娘们处咱们娘们的,现今我也豁出老脸去让她们念叨去,必会常来看你的。只你这小年轻的,别嫌我们这些老人家烦就好。”
程瑜就也跟着司马氏一样,抿嘴笑着。
待司马氏走后,秀妈妈就看着司马氏的背影低声说道:“这位二夫人前不久还往老夫人那处跑,这看国公爷疼爱了小少爷,就又过来了。倒是去哪里都改不了占便宜的小毛病,这才几件旧衣服,就换了我们这上好的茶叶。”
对于司马氏方才拿走的茶叶,秀妈妈仍跟着心疼。
程瑜只眯眼笑道:“我看着二婶子和气的很,她哪里又不是没有这样的好茶。她既爱喝,就是多拿一些也没什么的。”
说完,程瑜沉下脸扫了一眼司马氏送来的半旧小褂子。
这是来试探虚实,还是慌了阵脚了?
司马氏在上一世在整个府里都是这么个趋炎附势的碎嘴妇人的模样,虽在外人面前都端着娴雅贞静的贵妇架势,但在一个院门里圈久了,哪里能装得长远?
只许多人不仅只有两张皮,拨开外面的端庄面容,露出了市侩嘴脸。再拨开市侩的嘴脸这层伪装呢?里面又会藏着什么?有人潜在水面下隐藏,有人就在水面上努力扑腾出大的水花,让人只看着她是个闹腾无知的,将整个阴谋算计都藏在这大水花之下。
程瑜病了,这病得还很不地道,整个府里都知道她是在装病,且避得就是见小闵氏。
便是小闵氏强逼着程瑜去,程瑜就只冷着张脸,一副不愿理小闵氏的模样。
小闵氏也是听过府中传言的,这时见了几次程瑜的模样,就知道程瑜这是认定是她做下的事了。
这也全因程瑜这边,程瑜都已查过,并发现任何线索。
若是程瑜直接说给小闵氏,让小闵氏与她一道共同捉拿凶徒,小闵氏必然不允。
于是程瑜就放出风声,先将小闵氏的罪名坐下,将小闵氏彻底牵连其中。
逼迫着小闵氏为洗清污名,去查验她自己院中,去捉拿那罪魁祸首去。
过了几天,便是连庆国公也对小闵氏出言厉声提醒要注意分寸,这是许多年都未对她说过的重话。小闵氏又恼又气,知道她这是着了旁人的道儿了,她并未对崔通下手。而程瑜不会害自己的儿子,刘氏虽糊涂也不至于害了她的亲孙子。那是府中哪个儿做的?让她背上这个罪责?
因小闵氏院中有个丫头染了病,由此小闵氏才被牵连在里面。但这小丫头家底清白的很,并没任何和旁人勾结的迹象。但这小丫头如何就突然得了天花?
小闵氏越来越觉得,这时一箭双雕之计。
哪个能从中获利?那庶出的两房?
小闵氏打从心里厌烦着这被人诬陷的罪名,她是曾对程瑜的那胎动过心思。但经过崔翊的几番劝说,她已放下了。正如崔翊对她所说的,程瑜娘家势力强大。若是用此手段,便是最后让崔翊得了国公府,少不得要得罪了程府侯府,那时不是给崔翊设下障碍?而如今大房出了这么多丑事,她又何苦再去害了崔通,于她并没有多少益处。
随后,小闵氏又不免恼恨起程瑜的愚蠢,怎得这么就中了人的挑拨之计。
这么多年,小闵氏一直顺风顺水,未有人敢逆她。虽前两年有刘氏管着家恶心着她,但刘氏是她的儿媳妇,在她面前也是必须毕恭毕敬的。这时小闵氏发现,她的敌手除了刘氏哪房,竟还有旁人。小闵氏恼怒了,恼怒恨毒的结果就是她将院中的与那染了天花的丫头有所接触的人都擒了起来,都关了起来细致审问。今儿说是有人招了,明儿说要拿人了。
小闵氏就不信,就是没人招认,难道就没人心慌么?人一慌,就会做错事。
大约过了半个月,小闵氏院中的一个丫头的饭食里就被下了毒。小闵氏早派人盯着这些人,就等着人来杀人灭口。
于是立即就将要被下毒的丫头,要给人下毒的丫头同时擒住了。
这要被毒死的名字叫做金莺,要给人的小赌的丫头叫做春桃。
金莺是哭得不行,只说她与府外表哥的事被人拿住了,于是被威胁做下了这事。她旁得都不知道。
春桃竟是三夫人那院中的人,被抓住后,就只想要求死,差点儿就咬了舌头。
三夫人知道后,是被两个人搀着才能走过来,见到春桃,一巴掌就扇了过去,骂道:“为何害我?”
春桃看着三夫人,眼中含泪,终于开口说道:“夫人放心,我是二夫人指使的。”
三夫人立即骂道:“原来是司马氏那个贱妇,母亲,是司马氏。快将她擒来。”
小闵氏看了眼那面色苍白的三夫人,三夫人立即反应过来,慌忙说道:“母亲不要疑我。”
“你能养出这样个奴婢,怎会做出这么大的事情?”
小闵氏笑道:“既春桃说是司马氏主使,那就将司马氏唤来。”
春桃见小闵氏不中她的计策,又要咬舌自尽。
小闵氏命人将春桃的嘴里塞好布条,先用铁针将她的十根手指都钉在地上。
然后等了司马氏过来,小闵氏就立即说道:“司马氏说了吧,春桃已说了。”
春桃见小闵氏将她诬陷三夫人之话当真,真把她的话当做供词。
春桃一时也慌了,见到司马氏后,就哭着直摇头。
此番更是确认无疑了,司马氏合了合眼睛,暗恨春桃的蠢笨。
“儿媳一时糊涂。”司马氏缓缓跪下,低声说道。
说完,司马氏竟抿了抿嘴角,却无法再抿起那如量定好的笑容。
“糊涂?”
小闵氏咬牙问道:“你都已是快有孙子的人了,怎就做下了这事?竟敢诬陷我?”
司马氏看着小闵氏轻声说道:“儿媳是庶出,嫁得人也是庶出。往后的子孙只会是国公府的旁支,等国公爷归去,分了家。这份荣耀更与我们不相干,母亲也是庶出,难道不明白这是为了什么?”
“既然重视嫡出,那就只让男人娶一个正妻就好,就只生嫡子就好。为什么还要那么多女人?既要了这些女人,还要她们生孩子,生庶出子女。那为什么男人们还要轻视她们轻视这些孩子,这不是他们做下的孽么?到底是为了什么?弄得嫡出也苦,庶出也苦。”
司马氏看着小闵氏怔怔的说道:“我活了这么许多年,仍不明白为什么。被这念头困得久了,就想去争一争。”
正文 31无须悔
司马氏说得话虽然也让小闵氏有所触动;但仍未让她就此饶过司马氏。将事情回过庆国公后,司马氏就被责罚着去了家庙。对外只说要为家中祈福。
司马氏这时褪去了市侩的嘴脸,很是端正得体,也未哭闹求饶。就回了她的院子,由着被人看管起来。
隔了一天,司马氏就吊死在屋内,死时面上还带着她惯常的笑容。上吊自尽,也是个折腾人的死法;司马氏却没露出一丝挣扎的痕迹,越发显得她是一心求死了。
而司马氏留下的孩子;这时正在恼恨着司马氏的鲁莽。虽他们也存过一丝念头;期盼过司马氏成事后的局面。但毕竟是败了;司马氏走了,他们还留在这个宅院中承担着司马氏留下的后果。他们怎能不怨恨着司马氏?何必要那么争一下。
这事不体面,国公府按着旧例葬了司马氏。司马家知道司马氏做下的事,也不敢多言。
但虽葬礼基本的架势还在,但因着没有用心办司马氏的丧事。因为司马氏做下的事,连几个会为她悲伤的人,都不太敢表露出来。司马氏这一遭可是将国公府中最金贵的两房人都得罪了。因为悲伤的意味太淡了,国公倒没多少死了人的样子。
甚至比起司马氏的死,那崔铭的姨娘翠荷生下了一个儿子倒是更加惹眼。
小闵氏因又有人退了崔翊的亲事,听得崔铭这又添了个儿子,气得在屋内都摔了茶碗。
转过头,看着程瑜,小闵氏仍笑着挑拨着程瑜将翠荷生下的孩子给害了。
自从司马氏除了,程瑜每次见到小闵氏都露出衣服诚惶诚恐的样子,似乎颇为了前些日子在小闵氏面前显露出的不当之举而懊恼着。每每提到司马氏都是咬牙切齿的,让小闵氏认定程瑜这时受了司马氏的蒙骗。而之前对于小闵氏的种种传言,自然也随着司马氏的死,而消散了。似乎整个国公府又沉静下来,之前因为长房与崔翊相继出事,让一些人生起的心思,也跟着司马氏的死,暂时埋在了底下。
至于翠荷生下的儿子,是由程瑜取得名字。这样的庶子,庆国公懒怠着理,崔铭他又着实不喜这个孩子,就推到程瑜身上。程瑜就给那孩子起了个“迎”字。
翠荷不识得几个字,只当那时赢钱的“赢”,颇欢喜了一阵。
后来程瑜将“崔迎”二字写了出来,教给翠荷看,翠荷这才知道她儿子的名字如何去写。
“迎难而上,迎刃而解。这时我的期盼。”程瑜笑道。
翠荷不大明白里面的意思,但想着程瑜总归不是个在名字上做手脚的人。哪怕程瑜生出一点儿不护着这个孩子的心思,他就不能生下来,翠荷就也不顾着听懂听不懂,继续欢喜着。
只“崔迎”两个字她是记住了。
翠荷虽然连她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她儿子的名字,她是必要会写会念的。
程瑜看着翠荷也觉得惊奇,翠荷上世在她进府后就打发出去的。她虽不知道,翠荷上世结果如何,但一个又被卖了的破了身的女子,最后能又什么好去处。
这一世,她却帮着翠荷有了孩子。
许多东西在改变着,哪怕起初只是很微小的变动,最后却有了很大的改变。
比如司马氏之死,若不是程瑜下定心不去帮着崔铭,大房如何能落魄到这样的地步。上一世崔铭他们的势头可是还要压过崔翊那个探花郎许多呢。若不是大房落魄,崔翊传出孤煞星的传言,又怎会诱得司马氏愿搏命一试。让崔通染了病,司马氏赔上了命。
一切都变了。
程瑜伸手轻轻摸了摸崔迎粉嫩的小脸儿,看着崔迎露出的笑容,也跟着笑了。
虽是重生一次,还是那些人,但因为她的改变,一切事似乎也都跟着改变了。
这已不是上一世,是程瑜新得一生,不单单只是重来罢了。
在程瑜感慨新生的时候,那被崔翊孤煞星的传言扰的寝食难安的小闵氏终于寻到了谣言的源头。不是她刚开始以为的崔铭那房,不是她后来以为的司马氏。
竟是她的儿子。
小闵氏气得发抖,可她没有立即将崔翊唤来责问,她再闹不明白崔翊为什么会传出这样的传言前,会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崔翊在小闵氏心中一向是懂事的,是她的荣耀,是她的将来。
但没想到崔翊竟然斩断他自己的前途。
为了什么?既不想娶妻,必是藏着缘由的。
是他身有隐疾?但崔翊之前屋子里伺候的丫头却否定了这个猜测。
是他有短袖之癖?却未闻他有过什么过分交好的男子。
某非是他恋上了那个不该恋得女子,入了迷,竟想断了自己的姻缘?断了自己的将来?
但如何是不该恋?门第太高的皇家?却并未有适龄的公主待嫁,让崔翊为之彷徨失措。
某非是已嫁做他人为妇的女子?
小闵氏想着,手紧握成拳。她自年轻的时候走过,知道这时不可戳破,不可逼迫崔翊。只能慢慢得等着,等着找到那个源头,将这个毒瘤自崔翊心中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