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侯府小娇娘-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亦然本来是担心准媳妇的腿是否烫伤,可是面对这般白皙无暇的玉腿,他能感觉,自己的呼吸在瞬间变的粗重起来。

    他的眼睛在裙子提起的瞬间盯住了,仿佛不会转动了。

    连他自己都没有发觉,自己的举动有些怪异。

    只见那高高的大腿之上,只是泛着一点点的湿润,与四周围的皮肤倒没有太大的区别。

    “我说了没事了,这回你信了吧?”季云笙嘟囔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沈亦然闻声,这才反应过来,回神过来的他,盯着季云笙的大腿,上下打量,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干燥,很是干渴。

    沈亦然是个男人,还是个血气方刚的男子,面前就是自己快过门的媳妇,他怎么可能稳如泰山一般的看着这大腿。

    在军营的每一夜里,除非是自己太累太累,倒下就睡,否则,每一夜他都在思念着她,越是思念,越想回来见她,以解相思之苦。

    甚至在那些疲惫的深夜里,在梦中,他都不知道自己做了多少次与她旖旎的梦,梦里真实的感觉,让他流连忘返。

    可他知道,那只是梦,但是他更加清楚,若这不是梦,想必会更加美妙。

    如今,准媳妇就在眼前,还露出白皙的大腿。

    有人说,若隐若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样子,更是激发人的好奇心,而内心的冲动。

    如今,眼前喜欢的姑娘只是露出一条大腿,其他都裹的严严实实的,也足以让沈亦然为之疯狂,为之倾倒。

    他觉得很不舒服,全身燥热的可怕,一股暖流从四肢百骸,仿佛瞬间朝着一个地方汇聚。

    他艰难的吞咽着口水,感觉到喉咙也是一片热灼。

    热,他想喝点冷水才能控制自己此刻的冲动。

    季云笙询问的时候,并不知道沈亦然身上的发生的变化。

    见他没有回答,季云笙又试探性的喊了声,“亦然?”

    她微微底下了头,去看沈亦然一旁的蹲着的沈亦然。

    可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她一跳。

第一卷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争气的流鼻血

    季云笙低呼一声,只见沈亦然的鼻子里头,突然流出鲜红色的血液。

    那血液缓缓的顺着鼻子往下,最后滴答滴落在地上。

    “亦然,你流鼻血了!”季云笙惊呼道,惊恐着急。

    后知后觉反应过来的沈亦然,就像刚睡醒一般,缓慢的伸手,抹上自己的鼻子。

    “什么?”他满脸疑惑,仿佛没从睡梦中醒过来。

    他低头看去,只见自己手指抹开之后,指腹上,是鲜红色的血液。

    他倒是冷静淡然的紧,季云笙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的连忙拿帕子给他擦鼻血。

    “你这是怎么了?怎么流鼻血了?”季云笙一边说着,一边拿帕子给沈亦然堵着鼻子。

    怕这样不管用,她又去倒了杯凉开水,小心的打在他的额头上。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季云笙是见不得血的,看见这些血,她总会下意识往坏处想去,生怕沈亦然出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沈亦然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那么不争气的流鼻血,就看了喜欢的姑娘的一条腿,就流鼻血了,不知道他们成亲洞房花烛那天,他该怎么度过?

    他也知道,自己今天这番行为有些可耻了,说到底,自己想的太多了,才会这般不争气。

    见季云笙满脸紧张担忧,他连忙抓着她的手,解释说道:“笙儿,你别担心,可能最近天气干燥,我喝水比较少,所以才会流鼻血,没事的,你别着急。”

    季云笙怎么能不着急呢?即便知道有时候天气干燥,人上火是会流鼻血的,但是这是落在自己关心的人身上,她自然而然会更加的紧张,失去理智。

    因为怕,所以季云笙在换了衣服之后,连忙让人把府医叫过来,给沈亦然检查一下身体,看看有没有什么异样?

    沈亦然知道自己的解释是没用的,治好伸手乖巧的配合府医的检查。

    而府医的检查大概就是身体气血燥,有些上火,这可能是天气的愿意,导致流鼻血,多吃生津止渴的水果,再熬上两服药去火就是了。

    得到这个结果,季云笙总算是舒了一口气。

    沈亦然在太傅府待了不到一个时辰,便离开了。

    他先是去了驿站,面见了凛王,将一本账本的东西交给凛王。

    第二日,两人以及几位主将副将,一同进宫面圣。

    永贞帝在知道这场战事最后的结果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连带着身体也好了不少。

    他一直是看不起母妃宫女出身的凛王,总觉得这个孩子身上的血有她母亲那低贱的宫女的一部分。

    可后来,他想了想,这孩子说到底还是自己的血脉,他轻视自己的孩子,不就是在轻视自己,轻视自己身上的血统?

    永贞帝想到这里,突然有些懊恼,同样是儿子,为什么要轻视这个儿子呢?

    虽然他的母妃出身不好,但是那女人在后宫也是十分的守规矩,不像其他嫔妃那样明争暗斗,想想,要是后宫的女人都像她这般,倒也是省了好多麻烦。

    再说这个三儿子,从小到大从来不让他操心过,虽然他对这个儿子十分嫌弃不重视,可这儿子还是一如既往对他尊敬有加。

    没有人不喜欢这样乖顺不争不抢的儿子。

    可能是因为面对凛王有所愧疚,又把他委派去与鞑靼人交涉,所以永贞帝看着这个儿子的时候,总是多了分愧疚,所以,在上朝的时候,对着这个儿子,和颜悦色的很,甚至还在大殿之上,夸赞了凛王好几回。

    大殿内上朝的百官,见皇上对这个凛王宠爱有加,也顺着帝心一起夸赞凛王年轻有为,把所有好的词语都用在凛王身上,仿佛他是天底下最厉害的皇子了。

    在大殿之上的太子和昊王,听到百官和永贞帝一个劲的夸赞这个明明以前什么都不会没有存在感的凛王,脸色瞬间黑如锅底。

    凛王虽然被夸赞,但是却也进退有加,不卑不亢,面对别人的赞赏,他只说,这一切都是其他将士的功劳,别看他领了副将一职,但是他不过是个监军,什么都不用管,行兵打仗,都是别的将领在帮忙,他自愧不敢受这些称赞。

    百官见凛王这般谦虚,把所有的功劳都让给一同前往的将士,顿时更对他产生好感。谁都希望有一个为天下百姓谋福祉的朝臣,同样的,在边疆艰难打仗之后,都希望有个为众位将士着想的主将。

    虽然都知道,这场仗自然不是一个凛王能够力挽狂澜的,但是没有凛王,恐怕,也没有今天的局面。

    要知道,大历士兵要面对的,是狡诈战斗力极强的鞑靼人,所以凛王带领的士兵能够大获全胜,甚至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获得圆满的胜利,是极为难得的。

    很多人刚开始都不看好这场战役,毕竟鞑靼人不是其他民族国家,所以,这才有刚开始谁也不愿意接这烫手山芋的情况,因为很可能不单止没法获胜回朝,甚至可能死在外面。

    永贞帝高兴,一口气直接把悬空了三年多的户部尚书之位给了凛王担任。

    听到户部尚书给了凛王,最惊讶的莫过于曾经是户部尚书的林之堂。

    他这几年不敢乱来,表现的极好,但是自从永贞帝贬了他的官职,就没有再让他恢复尚书之位,而尚书之位一直悬空,永贞帝只让人暂代一职,这一暂代,就是三年多。

    听到这个结果,别提林之堂多呕血了。

    而同时呕血的,还有方左相和太子。

    这户部尚书别看管理的是户部,看着权利不如兵部尚书,但是户部胜在油水多,捞的厉害。

    这些年,林之堂在这户部可捞了不少银两,而他这些银两,都是为太子谋划的。

    每一个想要争权想要壮大党派的人,都少不了钱银,户部油水多,对谁都是个极大的诱惑,可这个诱惑,就这么给了凛王了!

    太子气的脸色铁青,但是在大殿之上,却又不敢表现的太过,只能呕着一口气。

    至于四皇子昊王,这户部的人向来不是他的人,不管是以前的林之堂,还是后来暂代户部尚书的人,都与他无关。

    虽然尚书之位落在自家这位向来不起眼的皇兄身上,让他有些震惊和不悦,但是能看到太子吃瘪,他还是表示很高兴的。

    而就在这时,太子刚好抬头,便看见昊王似笑非笑的看着他,这种笑容,显然在讽刺他!

    户部尚书突然落在自己头上,凛王先是一脸惶恐推脱的,但是永贞帝心意已决,也觉得凛王既然能把兵带好,自然能够把户部管理好。

    凛王惶恐谢过,瞬间几家欢乐几家愁。

    至于与凛王一起行兵打仗的众将士,永贞帝也不落后,一一嘉奖。

    最后,永贞帝目光落在了在屡次战役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沈亦然身上。

    “你是……当年在兵马司当指挥使的沈卿?”永贞帝记人虽然称不上过目不忘,但是沈亦然的事情他却知道的很清楚。

    沈亦然不卑不亢的上前,行跪拜礼之后,才回答道:“回禀皇上,正是微臣。”

    边疆的每一次的战役输赢都会传到永贞帝的耳朵,而这其中,当属一个被振威将军从前锋提携为副将的男子最为突出。

    刚开始,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永贞帝是不大相信的,后来几次都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永贞帝便留了心眼。

    朝臣太多,那些排不上名号的,一般永贞帝不会记在心里,倒是身边的贴身内侍王得全要都记住,遇到不知道的,王得全提醒一二就行,所以沈亦然这个人,不是永贞帝钦点的,自然不知道他是哪个门的指挥使。

    后来京郊狩猎一事的发生,再到后来在宫内见过他两次,在王得全的提醒下,便知道沈亦然这个人了。

    但是,永贞帝也仅限于知道有那么一个人,并没有放在心上。

    就连后来沈亦然去了北疆的事情,身为日理万机的皇帝,永贞帝也是不知道的,毕竟这禁卫军的事情,有禁卫军统领在管辖。

    而直到北疆几次胜仗传来,又从凛王和振威将军传来的信件中,知晓这人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这个重要作用下,大历士兵才能一次次的完败鞑靼人。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永贞帝自然会好好的调查一番沈亦然的身份。

    而调查出来的结果却是,这沈亦然祖上是行商的,往上数几代,都不曾为官,到他这里,才进如军营磨练,最后一路升到兵马司指挥使。

    那时候看到调查过来的结果,永贞帝当时只有一句话,“小小年纪,倒是个可塑之才。”

    永贞帝极少夸赞人,很快夸赞也是不走心的,不过是宽慰的话,极少这般认真的夸赞一个人,这些,别人或许不知道,身为身边伺候的内室,王得全却知道的一清二楚。

    如今,时隔几年,再看这个男子,永贞帝发现,这人要比几年前更加的沉稳干练。

    北疆战事的部署和计划,在每一次打完之后,凛王和振威将军都会做一次简单的阐述。

第一卷 第二百九十二章 升官

    永贞帝带过兵打过仗,所以知晓沈亦然在这方面的天赋。

    虽然沈亦然去北疆的事情有些奇怪,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打仗的能手,即便他不必带兵上战场,但是只要由他来部署,恐怕也是事半功倍。

    永贞帝对沈亦然很满意,所以每一眼的打量,都带着赞赏。

    王得全站在一旁伺候,能清楚的看见永贞帝眼中散发出来那种惜才的光。

    “嗯,很好。”永贞帝笑着称赞道。

    “朕听说,这一次大获全胜,有你一半的功劳,若不是你深入敌军腹地,恐怕,这场战役也没能结束的那么早。”永贞帝带着欣赏的目光夸赞着。

    沈亦然虽然面上尽量让自己镇定,但是得到永贞帝的夸赞之后,心中还是激动。

    激动之余,他不卑不亢的答道:“这并不是末将一人之功,若无众位将士的极力配合,没有送往的粮草裹腹,没有衣衫御寒,便是末将有天大的本事,恐怕,也是有心无力,而这一切,离不开皇上的英明领导。所以,皇上的夸赞,末将愧不敢当,这些,都是所有人的功劳。”

    说起来,这粮草救急,还真有永贞帝一份功劳,当初举国捐款,才让北疆将士有粮食饱腹,有御寒棉衣穿。

    如今,听到沈亦然这般将自己的功劳推给众人,还推给他这个当皇帝的,永贞帝看向沈亦然的时候,更加的满意。

    当即,永贞帝大手一挥,直接封了个三品将军,赐号忠勇!

    沈亦然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但是听到这消息从永贞帝口中说出来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的激动的红了眼眶。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如今,沈亦然可谓是太高兴了,激动的快要哭了。

    有了这个忠勇将军的头衔,那么,现在还有谁能轻视他的笙儿?

    想到这个结果,沈亦然连忙感激的朝着永贞帝跪拜,“末将谢主隆恩。”

    永贞帝封沈亦然为三品忠勇将军一事,对凛王和振威将军这些看着他一步步走过来的人来说,是必然的,毕竟,这个封号,是用命换来的,如果不是他,也许,这场仗还不一定能打赢呢,一个三品将军,算是对他的辛苦的回报。

    可这只是对于少数人来说,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是一个极为不安的异数。

    不管是太子还是昊王,都知道这沈亦然在没有前往北疆之前,与凛王的关系走的要近一些,至少,比他们近一些,他们两个连正面与沈亦然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他们没给,甚至对这样的人不屑。

    可是,现在人用自己的忠肝义胆,用他的智慧,一跃成为三品忠勇将军,甚至永贞帝还给了他当初明威将军在四川一代管辖的五万兵的兵符!

    五万兵不算多,但是也不算少,一个三品将军,拥有五万兵,这是个什么情况,他们不是不知道。

    如果说,沈亦然投靠的人是凛王,那么,这五万四川的兵,就是凛王手下的了。

    越想,太子和昊王便越害怕,最后,两人在目光对视之下,都感觉到对方眼中闪过的计算。

    他们一定要比沈亦然纳入麾下,让他成为自己的人。

    下朝之时,昊王故意放慢了脚步,靠着太子而走。

    “太子皇兄,你万万没有想到,父皇会把户部尚书之位,交给三皇兄吧?”四皇子似笑非笑。

    太子今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他此前多次想要找寻人暗杀凛王的归来,可没有想到,一直没法下手。

    想到这里,他便憋屈的不行,如今,当初属于自己人掌管的户部,如今,居然变成半路杀出来的凛王的囊中之物。

    可太子虽然脸色不大好,但是面对昊王的时候,他却还是笑的。

    “三皇弟早年并没有在朝堂上担任重要职位,如今北疆鞑靼之战磨练,再入户部任职,倒也是一次不错的历练,父皇高明。”他说着,还朝着皇帝勤政殿的方向作了个揖。

    昊王见太子这般大方回答,心中却在冷笑,没准心里有多恨呢,在我面前装出一副兄友弟恭,父慈子爱的样子。

    不过,昊王也是个能装的高手,见太子这么说,也是笑着附和。

    “太子皇兄说的对,说起来,三皇兄也是父皇的儿子,自然继承了父皇的聪明睿智,早年父皇怕他能力不够,一直在磨练他,如今三皇兄倒是能担此大任了。”

    太子笑着点头,目光在四皇子脸上上下打量。

    好一会,他才点头说道:“你说的是。”

    随后,太子又听不远处的有人在说话,谈论的是那位刚封为忠勇将军的沈亦然。

    他笑道:“说起来明威将军是四皇弟你的妻舅,如今,他退位,倒是没有想到,是忠勇将军接上这五万兵权。”

    明威将军是四川有名的家族赵家的人,早年与三州孟姓大家族联姻,而如今娶了妃的昊王爷,他的王妃便是明威将军妹妹的女儿孟然,如今为内阁大学士孟家的嫡次女。

    当初,所有人都以为,昊王要娶的,应该是宋右相嫡女宋玲,就连昊王也是这么认为的。

    只是,没有想到,宋玲祖父去世,后来一连串的变故,倒让昊王耽搁不得了。

    说起宋玲,昊王也是极为生气的,显然,宋家并不想把他们家的女儿送进宫,成为昊王妃,为此,在母后的多番试探下,宋家的人也一直在打太极。

    最后,他也耽搁不起,比起太子一手的权利,自己的太单薄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娶了内阁大学士孟津文的嫡次女孟然。

    虽然孟家不像宋家是百年大家族,人脉全在京城,但是孟家也算是权势巨大的家族。

    孟然父亲为内阁大学士,叔父为了当朝大儒,而她的舅舅,为二品明威将军,管辖四川五万精兵。

    而不管是孟家还是赵家,都是四川三州有头有脸的大家族,族中之人大多在朝为官。

    昊王正是选中这点,才会娶了孟然。

    只是昊王唯一没有想到的是,明威将军一次意外中箭,结果导致半身瘫痪,虽然官职未被降下,甚至还得到了永贞帝的好一番宽慰奖励,可是那五万精兵的管辖权,却与他无关了,全被收回。

    等于说,明威将军虽然名声还在,但是却已经是个没有实权的人了。

    昊王正是看中明威将军这五万精兵,没想到,没得意多久,就没了兵权,为此,他气了许久,连带着王妃也冷落了下来。

    如今,这五万精兵的管辖权,居然落到了一个毛头小子手上,这个人,也没多大的本事,不就在这次鞑靼人战争中,稍微好运,得到了这一次胜利,一切全是他的运气,有什么实力?

    生气归生气,但是昊王面上自然是不险,甚至表现的还是很高兴的,仿佛自己是被赞扬的那个人。

    太子也不拆穿他,他现在更重要的是,怎么把那位叫沈亦然的将军拉拢过来,成为他的人。

    永贞帝下朝之后,并没有马上去休息,而是让王得全去叫人,把凛王叫到御书房去。

    看到王得全,凛王并不意外,毕竟自己这次也算是立了大功了,他的那个父皇必定有话要说的,至于说的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永贞帝看着桌子上的折子,目光却没有把这里头的字看进去一个,心里一直在想着其他事情。

    直到听到王得全说,“凛王来了。”他才稍微回神过来。

    凛王恭敬的上前,先是对着永贞帝行了个大礼,随后在永贞帝的一声“免礼”声中,才起身恭敬对待。

    看着凛王毕恭毕敬的站在那里,永贞帝突然有一瞬间的怔愣。

    看着身形笔直的儿子,这个儿子,说起来,是几个儿子当中,当的最像他的,至少,在性格方面,特别像他。

    早年身为皇子的永贞帝也是很安静沉稳,不会去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只想过好自己面前的生活就好了,只是后来,皇族变动的太快,他不想去争,却一次次被人带进漩涡之中,每一次,都要挣扎着出来。

    渐渐的,他知道,就算自己不去争抢,也总会被人误以为你是有那个心的,为了能够让自己不再受制于人,不再被人利用,他只能强大起来。

    如今这个儿子,和他年少时候一样,不只是性子很像,就连五官,也是几个孩子之中,与他长的最像的人。

    想到此,永贞帝想到这些年对凛王的态度不算好,心中更是歉疚。

    他把手中奏折放下,声音比以往要温和许多,“你来了,在北疆可还好?”

    对于永贞帝的询问,凛王面上一闪而过的惊讶,之后便又快速的恢复冷静。

    “都很好。”

    “嗯。”

    见他一直站着,永贞帝目光睨在一旁站着的王得全身上,王得全会意,忙给端来椅子,给凛王坐下。

    “坐吧!”永贞帝摆手,目光落在那张宠辱不惊的脸上。

    “谢父皇。”

    两人面对面的坐着,永贞帝目光落在折子上,但是其实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他沉吟了一会,才抬头看着这个和自己长的最像的儿子身上,询问这足足三年在北疆的情况。

第一卷 第二百九十三章 温香软玉

    虽然北疆的事情都通过战报一一汇报到永贞帝面前,但是纸上看的,和面前的人说的,对于永贞帝来说,却是不一样的。

    凛王井然有序的回答着,每一个回答,都不居功,还总是把将士们的功劳带进去,仿佛这胜利,都是别人的,和他这个监军没有什么关系。

    他的仁爱,对将士的宽厚,让永贞帝刮目相看。

    对于永贞帝来说,最想要的,就是这样的臣子,不居功,踏实给百姓做事。

    可大多数都是嘴上不邀功,但是实际上却用尽各种办法让他看到他们所谓的努力,这种人,永贞帝很不喜欢。

    而凛王面上恭敬严肃,没有半丝开玩笑的迹象。

    那天御书房里头,父子两人说了有将近两个时辰的时间,还留下凛王一起用膳。

    这样的消息传到太子和四皇子耳朵里,自然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他们都感觉到当初默默无闻的凛王,正在一步步的壮大自己实力的同时,还得到了永贞帝的宠信。

    什么叫釜底抽薪,这就是釜底抽薪。

    当初看着什么都不会,当初什么都不争的三皇子,一瞬间,居然就成为皇帝面前宠爱的凛王,而且朝中几个重要职位,都安排给了凛王。

    “哼!”太子气的一把把面前的杯盏如数的扫在地上。

    只听哐当一声,所有的茶盏成了碎片。

    太子身边穿着鹅黄色褙子的女人安静的不说话,等对方气消到了一半,才盈盈上前。

    “太子殿下何故如此生气?虽然现在凛王受到了皇上的宠爱,可说到底,也不过是因为这次鞑靼一战胜利的原因。”女子嘴角带着合宜的笑容,说道。

    太子正在气头上,见她嘴角噙笑,心中气愤不打一处来。

    “你懂什么?”太子恼道,目光凌厉的在女子身上扫了一圈,“如今凛王身份水涨船高,父皇对他宠爱有加,若让他再往上爬,岂不是爬到本宫的头上?”

    他想,再让凛王往上爬,他这太子之位就要不保了。

    “不行,本宫必须要做点什么?”

    太子眼神慌忙,正在想着计策。

    林静玉看着太子这般,面上却闪过一丝鄙夷。

    如父亲所说,太子就是太过惊弓之鸟,不懂审时度势,更不会很好的分析局势。

    心中虽然有些不满,但她脸上还是露着笑脸说道:“殿下气势不必如此担心,在妾身看来,这事情,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般不乐观。”

    虽然太子十分气愤担忧,但是听到林静玉说的话,还是稍微看了她一眼。

    “玉儿这话是什么意思?”

    林静玉见自己的话她总算听进去了,随之笑了笑,缓缓道来:“殿下想想,凛王说到底手中并没有太多实权,虽然户部尚书的职位现在由他担着,别人看来,是太子殿下失去了这个位置,但是殿下不妨想想,之前户部尚书之位虽然是我爹在担着,但是这三年,户部尚书一直由昊王那边的人在管理着户部的事情,这三年时间,皇上也没有让我父亲再升为尚书,恐怕也是对我父亲有了厌弃,而这三年,户部可都是昊王的人在把持着,如今,皇上把户部尚书之位给了凛王,说起来,损失的并不是我们,而是昊王才对。”

    林静玉分析的有理有据,太子听完,顿时豁然开朗。

    “你的意思是说……”

    林静玉笑着点头。

    她说道:“如今太子殿下最大的敌人恐怕是昊王,毕竟昊王为现在中宫所出,镇国公府家族庞大,而且,昊王还有个身为内阁大学士的岳父,比起凛王除了一个户部尚书和都督,并没有其他权利,昊王更加难以对付,相反,妾身觉得,皇上这么做,是有意要分散昊王的权,想要巩固殿下的权。”

    听完林静玉的分析,太子只觉得,好像真的这么回事。

    自从林之堂贬职之后,这户部尚书之位就一直不是他的人在掌管,而是和他那位四皇弟有关系的人在暂代,这三年,户部不少钱财可都进了他的四皇弟手中,为此,他也极为生气,希望林之堂能重新委任尚书之位,甚至他以为,父皇之所以一直把尚书之位悬空,是为了让林之堂上去坐。

    可是,等了三年了林之堂还是没能回去,可见,父皇已经放弃了林之堂。

    如今,户部尚书变成他的三皇弟凛王,昊王手中的人,便不能再插手户部了,比起把这户部给了昊王,他觉得,还不如给凛王,毕竟凛王手中并没有多少权力。

    这般一想,太子觉得,皇上这个举措对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反倒是昊王那边要生气了吧!

    想通之后,太子面上的笑容也多了。

    他朝着林静玉招手,“玉儿,过来。”

    林静玉看着太子的脸色,明白他总算是开窍了,笑了笑,突然膝盖一软。

    “哎呀……”

    只见林静玉一个不稳,直接掉落在太子怀里。

    太子解决了烦闷的心事,此刻温香软玉在怀,身体开始躁动。

    他捧着面前女子的脸,轻轻的嗅了一口,在她脸颊上舔了一口,大手却从衣摆滑入。

    感觉到滚烫的掌心覆在她的腰腹上,女子轻笑着,“哎呀,殿下你好坏。”

    “你不就是喜欢本宫的坏吗?嗯?”男人不顾身旁还有伺候的奴才丫鬟,手在那柔软轻轻的一捏。

    身旁的伺候的人知趣,连忙退了出去,只见奴仆退了出去之后,屋内只有调笑声传了出来。

    正这时,太子妃姜媛一脸青黑的看着院外站着的奴才,“太子殿下呢?”

    只见众人皆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屋内传来嬉笑的声音,女子酥入骨的声音,让太子妃姜媛的面色变的更加难看。

    丫鬟奴才退在一旁,脸色也是极难看。

    太子殿下平日里没少做这种事情,所以他们自然是见怪不怪的,毕竟太子殿下这后院里头,除了太子妃为正妃嫡妻,其他女子,当属这位林侧妃最为宠爱。

    只见太子妃脸色黑沉的如锅底。

    她看着一旁站在的太监,喝道:“去把太子殿下叫出来,说本宫有事找他。”

    那小太监闻声,吓的脸色都白了。

    “太子妃,太子殿下他现在……”

    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