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人不识君-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怿猛地把人甩到一旁。
在这个节骨眼上,书辞会被何人劫走已然不言而喻,他紧握住缰绳,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但适才的那份游刃有余明显大打折扣。
脑中闪过无数个怎么办,到最后空无一物,庞大的黑夜令他有些透不过气,心底一阵阵地发慌。
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能乱了阵脚。
沈怿面不改色地盯着前面厮杀的人群,指甲却在不经意间嵌入肉里。
唯一能确定的是,沈皓必然知晓书辞的下落,不管是好是歹,都只有生擒他……
然而皇城之大,又该从何找起?从此地杀入禁庭,路程算不上近。
沈怿起初并不着急,而今看见眼前的进展,手指烦躁不安的在马鞍上来回抚动。
杀得太慢了。
太慢了……
他的耐心本就有限,到如今已经全数耗尽。
马蹄在空中高高扬起。
随着嘶鸣声骤响,群人中一道黑影快如闪电,旋风般卷进来,他手上并无刀刃,掌力却携了股凌厉的杀意,将面前挡事的几人斜斜拍飞出去。
在他双脚落地的同时,顺手夺了旁边一人的长刀,从抬脚处起,刀刃流星一样划过面前一排暗卫。
刹那间,鲜血四溅!
这样快的身法沈冽平生从未见过,好像与之相比,周围的所有人都似静止不动,任其宰割。
此时此刻,在目睹了眼前的血雨腥风后,他才明白南疆边陲的小国为何会对沈怿谈之色变了。
以一人之身,自千军万马中行过却也毫发无损。
沈皓明明手握着一把绝世神兵,非得舍近求远自掘坟墓,实在是暴殄天物。
就在宫门正处于兵荒马乱的时候,禁宫深处的书辞正被崔福玉拽着从墙下的小洞钻出,沿着回廊一路狂奔。
前面火光冲天,像是南花园的方向,惊慌失措的宫女嫔妃们四散逃离,两旁摆着的花盆乱七八糟的碎了一地。
“好像出事了。”崔福玉停了下来,喃喃自语。
见此情形,书辞猜到八成是沈怿那边动手了,如果得知自己人不在紫云观,定会打乱他的计划。
必须尽快出去才行……
“崔公公。”书辞急切地问,“咱们还有多久能到?”
“快了快了。”崔福玉一面走一面观察四周,“过了那扇门就是禁庭之外,但平时有人看守,可如今乱到这个地步,说不定可以浑水摸鱼。”
越靠近那道火光,崔福玉显得越紧张,两人差不多是贴着墙缓行,等到两堵墙中间的夹缝,崔福玉把书辞安置在此,转头说:“一起行动目标太大,您虽然穿了身曳撒,近看肯定会露出破绽。小人先去前面探探路,要是有禁卫,我会想办法替您引开。”
书辞迟疑道:“不要紧么?你会不会有事?”
崔福玉摇头说没关系,“我是宫里人,他们不会把我怎么样的。”
她心中感激他,忍不住多说了几句:“你不如,也和我一起出宫吧?”
听出她话里的意思,崔福玉咧着嘴微笑“小人是太监,出不了宫,即使出了宫也活不成。这世上没几个人瞧得起太监,还不如留在这儿,大家都是一类人,尚且自在些。”
书辞:“其实离开皇宫,仍有许多地方是可以去的。”
“多谢王妃的好意。”他语气温和而坚持,“但我还有未尽之事。”
言语间,墙外的喧哗声逐渐清晰,刀剑碰撞的动静愈发响亮。
崔福玉朝外看了一眼,把靴子上藏着的一把小刀取出来,放到书辞掌心。
“您在此处数到三百下,要是没听到我有什么奇怪的喊声,便赶紧出来,穿过那道门,顺着墙一直走,拐个弯就能瞧见宫门了。”
匕首沉甸甸的,书辞却从这段话里听出了几分凶险和不详,正欲叫住他,崔福玉已转身走了。
远处不时传来人们紧张慌乱的言语,她把自己整个人隐在暗处,手指无意识地紧紧抠着砖缝。
“怎么回事?”
“听说锦衣卫带头谋反了。”
“好像是有刺客,这会儿禁卫还在找呢……”
这无疑是书辞数过最漫长的三百下了,在吵杂纷乱的环境里,她努力去分辨崔福玉的声音,祈祷着事情别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
二百九十七,二百九十八,二百九十九……
附近安静如斯,她终于从墙缝间探出头来,悠长的夹道内一个人也没有,喊杀声被堵截在几重宫墙之后,听着极不真切。
书辞悄无声息地穿了过去,门边面并不见守卫,也没看到崔福玉的身影,她以最快的速度打量四周——血迹,打斗挣扎的痕迹一概没有。
也许是崔福玉把人引开了,想到此处她瞬间松了口气,随即又屏住呼吸摸着墙一路朝前奔跑。
错落的宫灯在混乱中早已熄灭,黑暗无边无际。
道路的尽头已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就在这一刻,第四道火光在夜空里炸开,照得满城亮如白昼,书辞抬头的刹那,拐角处的禁卫恰好折返回来,不偏不倚与她撞上——
*
南熏门破的速度比英武门还要快,沈怿踏着一地死尸冲进皇城,正同率领锦衣卫而来的晏寻汇合。
“紫禁城东面的禁军已经制住了,没见着皇上,我想应该是在御花园附近,那几个门你得派些人守着,当心有人出去通风报信。”
沈怿敷衍着点头说好,只问他:“看到书辞了吗?”
晏寻闻言微愣:“怎么?她也在宫里?”
“十有八九是。”来不及跟他解释,沈怿把刀刃上的血往地上一甩,望向阴沉巍峨的殿宇,头一次对晏寻用了请求的语气,“帮我找找。”
“好。”他颔首,“我知道,交给我。”
两队人抵达了太和殿前,沈冽刚想说先停下休整一番,沈怿却已不言不语地提刀杀了上去。
任谁也看得出,他此刻状态不对,但王府的亲军一向是跟着他行动,眼见主帅一马当先,自然也紧随其后。
沈冽压根连出声的机会也没有,这群人已经又干上了,压根控制不了事态的走向,他只能拿袖子一劲儿擦汗。
北风凛冽,刮起铺天盖地的血腥气味。
刀光挥成了一片密布的网。
沈怿杀得双眼满是血红,目光刀锋般刺骨。随着时间一寸一寸往前流逝,他从面不改色到心急如焚,想到书辞也许被沈皓挟持,身上便不由自主地发冷。
鲜血将衣袍染成了暗红色,饶是不停不休地打了快半个时辰,他的动作却丝毫不见减缓,反而有愈来愈快的趋势,像是连自己的人也顾不得了,一心一意要单枪匹马杀进去似的。
耳边充斥着惨叫和兵刃相交的尖锐声响,在他举刀挥下去的瞬间,一个清澈熟悉的嗓音猝不及防传来。
“沈怿——”兵马混乱当中,他仍然清晰地捕捉到了这个呼喊。
沈怿猛地抬眸,眼前人影来往,灯火阑珊里,那抹身影毫无征兆的跳进了他的视野。
尽管隔着重重的人群,沈怿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
“书辞。”他像是自言自语地唤了一声,凌厉的神情转瞬柔和下来,几乎是满目庆幸。
“书辞……”
血色漫天的皇城之中,她发足朝他跑来。
这一刻,沈怿心底暖流如潮,他破开面前挡路的人,在她行至身侧之际,张开双臂,准确无误地拥住。
浓郁刺鼻的腥气萦绕在鼻尖,一个鏖战了一宿,一个逃亡了一宿,四目相对,各自皆有几分狼狈。
“没事吧?”沈怿紧张地握着她的胳膊,又怕拿捏不住力道,而显得手足无措,“可有受伤?”
“没事。”书辞淡笑着摇头,让他宽心,“你们这边呢?我的事,没给你们带来麻烦吧?”
沈怿抚着她的发丝,温柔道:“当然没有……你怎么自己跑出来了?皇帝没派人找你吗?”
“多亏有崔公公帮忙,否则我这会儿也见不到你。改日一定要替我好好谢谢他。”提起此事,书辞仍心有余悸,“……也不知他人眼下怎么样了。”
她的出现,让远远观战的沈冽也跟着松了口气,这样一来,至少主帅是不会继续发疯了。
前因后果掐头去尾的说了一遍,书辞担忧道,“可惜我爹的碎片被他拿走了,会有影响吗?”
“没关系,那种东西掀不起什么风浪。”沈怿将她护在身边,看着尚在混战的禁军与亲卫,神色平静下来,“就快结束了。”
*
被侍卫护着回到暖阁里的沈皓,正颦眉盯着地上那具半死不活的太监尸首。
走廊上,脚步声仓皇,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宫里宫外现下究竟乱成什么样了?他不得而知。
只是看着这满目的狼藉和疮痍,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些许茫然。
从他有记忆起,就一直是被人高高供起来的皇长子,衣食无忧,享尽荣华,走到哪里都会有大一群太监宫女紧紧跟随。本以为这辈子便会如此周而复始的过下去,运气好父皇把皇位传给他,君临天下,哪怕运气不好,也是个锦衣玉食的闲散王爷,一生无虑无忧,过不完的逍遥岁月。
谁知老天爷偏不想让他如愿。
九岁那年,因为偷懒悄悄从御书院跑出来,却无意中在宫墙外偷听到了淳贵妃与太后的对话,那个被满朝文武传成“妖妃”的女人,临死前笑得何其恐怖,把“来历不明”和“野种”两个词说得抑扬顿挫,令人生畏。
更可怕的是,他的母后,却从始至终没有反驳。
他不止一次的想,为什么上天要这么巧合的让自己听到这些?如果什么也不知晓,这些年来便不会惶惶不安,不会彻夜难眠,他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自己的所有,然后再把锦衣玉食传给他的下一代。
是为了要让他永远记住,自己的的确确是鸠占鹊巢,而并非皇室正根吗?
那一开始,又何必让他拥有这一切呢?
“皇上!”侍卫推门而入,草草向他拱手,“两位王爷已经过了太和殿了,再过不久便会找到此处,还请皇上移驾。”
沈皓脑中一片空白,顷刻间被“移驾”两个字给占据得满满当当。
自小,皇宫便是他的家,移驾?
他又能移去往哪里?
穷途末路的悲凉感斗然涌上心头,沈皓握拳在手负于背后,深深吸了口气,再睁眼时,天子的威严竟分毫不见。
“还有机会。”他喃喃道,“朕还有机会……”
那个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青铜麟正在他的手里,只要有了这个……
“只要有它。”沈皓语气笃定,“朕就还能卷土重来。”
这位常年没出过宫的隆安皇帝迅速把自己能用的亲兵都召集到了跟前,和禁军统领商量出来一条撤退的路线,只留下一小波与沈怿周旋,很快收拾好细软,轻装简从打算离开。
临行前,不知是谁突然蹦出一句:“可要去接太后?”
沈皓的动作微不可查地僵了僵,他仿佛是在思索,继而沉声摇头:“不必了,走吧。”
大宴上发生了亲王造反的事,皇宫内早就乱成了一团,妃嫔们只管逃命,宫女太监自顾不暇,哪儿还有平日里那些恭敬谦顺的样子。
老太后毕竟年岁大了,腿脚不便,只能在殿内不停的来回转。
论理,她是当今太后,就算皇位更替,也没人能拿她怎么样。朝堂的事自己早就撒手不管了,到时候顶多在后宫颐养天年。
但这个带头的人偏偏是沈怿,知道他一向睚眦必报,届时肯定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再三考虑,她还是决定想法子出去避一避。
外面已经闹得人仰马翻,太后唤了几声,久久不见自己的贴身侍女进来,忍不住叹了口气,只得自行换好衣衫出去。
花团锦簇的除夕宴会如今只剩个烂摊子,偶尔窜过的人影,也分不清是人是畜,太后在宫中住了这么久,还是头一次如此找不着北。
正匆忙下了台阶,忽有个貌不惊人的太监前来搀扶她。
“乱臣贼子是自西北门而来,太后随奴才这边走。”
见这身打扮,便知是宫里人,她不疑有他,当下便跟着走了。
那太监果然很尽职,一路带她避开人群,专挑僻静地方而行。
到底是患难才能见衷心,在生死关头,她对这素未谋面的内侍很是感激,于是抽空问道:“你是伺候哪一位嫔妃的?”
对方依言回答:“奴才就是个在膳房当差的,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太后颇为欣慰,仍拍了拍他的手,点头道:“你很好,等熬过这一关,往后我不会亏待你。”
他好似对此并不在意,应答得漫不经心只是专注地观察周围,终于找到了一处可以歇脚的地方。
皇宫中的井有很多,无论是哪一口,乍一看去都不起眼。
“您先在这坐会儿。”太监扶她坐下,约摸也是走累了,太后颔了颔首,靠在井边喘气。
离那些杀戮和火光远了,她此刻的心绪也渐渐不那么慌张,拿帕子擦去一脑门的汗,开始盘算出了宫后该到何处暂避风头。
太后的娘家人在朝中还是举足轻重的,那边倒是可以先住上一阵,等朝中稳定下来,再由自己的几位兄长上几道折子让皇帝请自己回宫也不迟。
毕竟历朝历代没有过把太后丢在宫外不管的道理,哪怕沈怿再狂妄,也不至于如此不受礼法。
在她兀自计划之时,身后的太监一直沉默而立,静静的注视着。
四周一个人也没有。
太后扇了扇热气,叫了声福子,“有些渴了,打点水来吧。”
他依言上前一步,眼睑低垂,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满以为逃出生天,而一脸从容的老妇人,面无表情地伸出手。
太后原以为他是打算摇轱辘汲水,并未放在心上,却怎么也没料到那双手缓缓越过了井绳,毫无犹豫地搭在她肩头。
猛地一用力,整个人便好似纸片轻飘飘往下坠。
噗通一声。
因为是头朝下,连呼叫也不曾听见。
崔福玉搬起一旁的石板,把井口堵得严严实实。
隐约能闻得其中扑腾的水花响,他冷漠地站在外面,淡淡道:“您自便。”
十多年前,她命人将淳贵妃推入井里,十多年后,自己也死于井内,就像一个轮回,总算是有始有终。
*
紫禁城的夜风刮了多久,这场政变就持续了多久。
把整个皇城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龟缩在壳里的隆安皇帝,他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带着几个不成气候的心腹,趁夜逃离了禁宫。
沈冽听完手下人的禀报,颦眉若有所思:“照这么看,沈皓应该是准备靠青铜麟翻盘,这东西里说不定有什么地图或是路线。”
“跑不了多远的,现在追还来得及。”
起初还嚷着不要拉自己造反的晏指挥使,在经历了一晚上的酣战后,居然比谁都积极,当下点了一队人马打算出城拦截。
“是我太大意了。”书辞站在一旁,无不遗憾地轻叹,“若不带玉佩出来,也许就没这么多曲折了……”
沈怿伸手轻轻揽她,“不要紧的,别自责。”
“四哥说得是。”沈冽温言安慰,“而且就算你不带在身上,他也会想办法拿到。好在我们如今已占了大半优势,这些细枝末节,不用太过介怀。”
书辞闻言轻点头,抬起眼,朝他淡淡笑了一下。
明明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表情,不知为何,沈怿却觉得她好似十分疲惫,面容间尽是倦色,一张脸白得极不正常。
他不自觉拧起眉:“是不是困了?”
书辞仍摇了摇头,带了几分倦然地看着他:“我们能回家了么?”
“好。”沈怿抬手给她抚平额间的散发,柔声道,“我现在就带你回去。”
混战了一夜的皇城,雪地里堆满了尸首,宫殿外血流成河,正有人提着水桶一遍一遍冲洗着台阶上的血迹。
刀光剑影尽数烟消云散,破晓的天边,有晨曦洒下,正不偏不倚打在她的侧脸。
沈怿说完这句话同时,视线也落在她苍白的嘴唇上。适才被他抚过的额头,有一抹殷红的颜色。
他像是意识到了什么,缓缓将手抽了回来,看着掌心里分明的血迹,挥了整宿刀的这只胳膊,也终于不住的颤抖起来。
“你……”
背后失血过多,又胆战心惊地折腾了一天,书辞撑到现在已难以为继,身形不稳地靠在他肩上。
她周身冷得厉害,四肢冰凉。
沈怿不自觉往后退了一步,手脚居然无力到连抱她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跟着她往下滑,半蹲在地。
“伤到哪儿了?”他握着她的手,几乎是吼出声来,“伤到哪儿了你告诉我啊!”
眼皮止不住的发沉,书辞歪头倚在沈怿胸膛,近在咫尺的那双眸子里竟蒙着一层模模糊糊的水泽。
她看进眼底,不由吃了一惊,伸手在他脸颊上抚了抚,笑着宽慰:“你别紧张,只是皮肉伤而已。”
扣在她脉门上的手指不可抑制地轻颤,沈怿半晌没把出个所以然来,只感觉到她后背的血早已干涸,将衣衫紧紧黏在一块。
“让我来。”沈冽见他这样完全不行,忙快手快脚的探了脉搏,招呼左右,“药膏呢?赶紧止血上药,快到太医院去叫个人来……你抱好她,当心别碰到伤口。”
“不要用那种眼神盯着我,她真没中毒,你放心。”
“慢点,慢点,不是你这样抱的……”
身边的人来来去去,忙得不可开交。
书辞静静躺在沈怿怀中,抬眸时,湛蓝色的天空在他身后无比清晰,苍穹里有白云朵朵,飞鸟成阵。
她合上双眼,满足地轻轻叹息。
天终于晴了。
第 95 章 九五章
书辞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梦里有许多人来往; 走走停停。
有时是言则站在老宅树下朝她颔首微笑,有时是肖云和跪在邢台上; 迎着正午阳光,神情悠然。
记忆中的过客; 走马灯似的在眼前不停不息。
她想起她去过的那些地方; 见过的那些人; 经历过的那些事。
上元节花灯如昼,凤箫声动; 小山村芒草漫天,围猎场上大草原漫山遍野; 无边无际。
明明平时从不曾刻意回想; 到现在才发现; 原来这一切她都记忆如新; 一直没忘。
凌乱的梦境断断续续; 并不完整; 期间还夹杂着各种各样的低语。起初是沈怿冷着腔调; 不讲道理地训斥大夫; 后来声音里又多了言书月和陈氏; 再后来便是将军夫人与言莫……
书辞在一片不算吵杂的轻言细语中睁开了眼,狭小的视线内竟挨挨挤挤塞满了人。
言书月离她最近,一双水眸蹭一下瞪大了,继而欣喜万分。
“醒了醒了,我就说方才见她手指有反应的……”
站在旁边发愁的傅夫人与陈氏皆松了口气,双手合十朝天念了两句佛。
紫玉眼睛微红; 见状忙转身去叫大夫。
掩真离得不远,像是等候多时,顶了一头倒长不短的花白须发,客客气气地把夫人小姐们拨开,上前诊脉。
尽管熟人很多,但她一时却没找到沈怿。
老道士将手摁在书辞腕上,捏着胡须缓缓点头,“三脉虽弱,不过不显疾象,看样子伤口恢复得很好。”
他替她盖好被衾,“您安心休养,等把气血补回来,四肢就有力了。”
言书月并不放心:“伤口那么长,可会留疤?”
“宫里的药都是上品,”掩真起身去桌上写方子,“应该没有大碍。”
傅夫人闻声说:“我那边倒是有几瓶伤药,用了不容易留疤的,回头我命人送来。”
陈氏附和着点头,“毕竟是姑娘家,在这种事上还是小心些为好。”她想了想,朝书辞问道,“你现在觉得怎么样?要不要喝水?……厨房炖了汤,按你的口味备了好几种。”
言书月当下补充:“还有粥和肉羹。”
一屋子人七嘴八舌的关怀,不欲拂了她们的好意,书辞只好淡笑着一一应了。
考虑到她昏睡了大半天也的确需要静养,言书月一行并未逗留太久,看她老老实实的喝完了药,方陆续告辞离开。
等人散得差不多了,书辞这才瞧见靠在不远处的沈怿,他原来一直都在,只是不声不响的望着这边,脸上看不出喜怒。
在与她目光交汇的同时,沈怿垂了一下眼睑,继而慢慢地朝床边走来。
“还以为你有事忙去了……”
“怎么了?”书辞视线一路追随着他,侧过头笑问,“谁又招你了?这么不高兴。”
沈怿的眉峰已经深深拧起,沉默地坐在床前。
“我说怎么没瞧见你,想是之前对大夫发脾气,被老将军拽出去了吧?”她大病初愈,眼中难得有神采地打趣道,“也好,难得还有人能制得住你。”
沈怿闭上眼,探进被衾里摸到她的手,忽然长叹了口气,低头将脑袋深埋在她肩侧,久久没有抬起。
书辞眸色温和地静静打量他,微有些吃力地伸手一下一下轻抚他的头,哄孩子一般柔声道:“好了好了……都过去了,我这不是没事么?”
因为低着头,他声音显得沉闷,语气里有说不出的情绪,“既然受了伤,为何不一早告诉我?”
感觉出了秋后算账的味道,她心虚地笑道:“那种情况下,我不想让你分心……”
沈怿抬起头来,眼中少见的对她带有怒意,“分心?你知不知道这样做多危险?”
“若是伤到经脉怎么办?若是刀口淬了毒怎么办?你!……”
他一连串的质问书辞一个也答不上,只好机智地装病敷衍:“你小点声,嚷得我头都晕了。”
“……”沈怿一肚子话瞬间堵在咽喉,到底还是咽了回去,无奈地瞪了她一眼,即便知晓书辞是拿话搪塞,仍是忍不住去摸了摸她额头的温度。
“我没有发烧。”书辞轻轻解释。
沈怿垂眸握着她的手放在唇下,细嫩的指腹在他浅浅的胡渣上划过,“就算是为了我。”他嗓音低低的,“往后别这样了,好不好?”
书辞听得心里一软,歉疚地嗯了声,指尖悄悄在他眼角处不着痕迹的一抹,出言调侃,“你真这么关心我啊?”
“你说呢?”沈怿涩然地牵起嘴角,“你要是出了事……我怎么办?给你守寡吗?”
她终于没忍住笑了一下,手心移到他脑后,由于没力气起身,便引着他的头缓缓靠向自己,熟悉而温热的气息萦绕在鼻端,她闻到他身上的味道,还是淡淡的带有药草的香气。
柔软的唇瓣贴近之时,彼此皆很有默契的蜻蜓点水地吻了吻,浅尝辄止。
书辞抬起胳膊搂着沈怿的脖颈,脸颊轻靠在他耳畔厮磨。
“今后我保证都听你的。”
沈怿小心翼翼避开她背脊上的伤将她拥入怀,言语间充满了无可奈何:“说了要做到才行……”
“好,我绝对做得到。”她信誓旦旦。
尽管昨晚上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动,沈怿还像个没事人一般守在床边陪她。王府外面也不知闹成了什么鸡飞狗跳的模样,他横竖无动于衷,把皇宫里的烂摊子全甩给了沈冽和晏寻。
饶是如此,底下来禀报事宜的人依旧一个接着一个毫无间断,书辞靠在床头小憩,就见他不时出门,站在外面听高远低声耳语。
沈冽是在半下午时前来探望她的,彼时沈怿正在喂书辞喝粥,看到有人造访似乎也并没有要回避的意思,搞得后者甚是尴尬,一度犹豫着自己这个探病还要不要进行下去……
象征性地寒暄了几句之后,沈冽望着他二人道:“刚刚晏大人来人说,发现了沈皓的行踪。”
书辞本就忧心青铜麟的事,听罢忙问:“怎么样了?”
“说是他带着人躲进了城郊附近的一个小山村。”他颦眉思忖,“我怀疑,麒麟上所指的藏宝之地,很可能便是此处。”
城郊附近的小山村……
仿佛心有灵犀,书辞和沈怿同时对视了一眼。
会是梁秋危坟茔所在的那个碗口村么?
此时,黄昏下的山坡被夕阳的余晖染得分外温柔,那些被冬雪压弯的枝头在阳光中显得灿烂无比,隐隐还能看见几点新绿。田埂上是扛着锄头劳作归家的村民,简陋的小屋前,不少用过晚饭的人坐在门外和邻里闲聊。
突然间,平地而起的马蹄踏碎了才冒头的枝叶,山村里的宁静在这一瞬被骤然打破。
一队身着玄甲的卫军整齐有序的从村前进来,一路风驰电掣,令行禁止,分明是军中做派。
走在半途的村民看到此景吃惊不已,忙慌不择路地避让,方才还在说闲话的七大姑八大姨们飞快拾起家门前的小凳子躲进屋内,满村都是马蹄溅起的烟尘。
韦寡妇把小韦紧紧搂在怀里,忧心忡忡地打量院外。
土埂上的小木屋内,刘晟负手走出来,眯起眼看着坡下窜过去的黑骑,眸中不经意带了一抹探究的神色。
这队玄甲军正是沈皓最后的那点亲卫,他在今早天亮前趁乱从皇城逃出,由麒麟上简短的地图所示,并不费力的便找到了这个地方。
可局势还是不容乐观,他们几乎出城不久便被晏寻派出城的锦衣卫发觉,一整天东躲西藏,怎么也没有甩掉这群尾巴。沈皓的亲军在途中损失了不少,他意识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决定先找到藏宝山再行计较。
马匹在祠堂前停住脚,沈皓被几个亲卫扶着下了马,他极少这样奔波劳累过,此刻喘息不定,一张脸白得像纸。
他在两边黑骑的搀扶中,抬眼看了看那神秘的山门,心头生出一些感慨来。
千万人梦寐以求,前仆后继,不顾生死所要找寻的东西就在他的眼前,这一瞬难免感到敬畏与踯躅。
可惜还没等他伤春悲秋太久,底下的侍卫便小跑着赶来通报:“皇上,追兵将至,锦衣卫已经快到村前了。”
沈皓回过神来,当机立断说:“进山。”
书辞一直很好奇麒麟里藏着的秘密,可如今这玩意儿在沈皓的手上,她的心便不由自主地提了起来,总觉得事情好似还未结束。
“眼下怎么办,那东西传得这么邪乎,他要是卷土重来,我们应付得了吗?”忽然想到晏寻带头前去追捕,又担忧道,“晏大哥不会有事吧?”
沈冽立在她床边,指腹缓缓摩挲着玉扳指,“不要紧,哪怕他找到地方,也构不成威胁。”
沈冽将他的表情尽收眼底,支着头淡声道:“听你这口气,好像并不意外?”
书辞微愣了下,转目去看他,明显带着怀疑:“什么意思,难道根本就没有那些神乎其神的传说,全都只是谣言而已吗?”
“不是。”沈冽轻摇头,他仿佛有点走神,缓缓地说道:“很久以前,太祖得麒麟平定中原,百战百胜,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包括后来他担心麒麟落入他人之手下令拆解毁去,这些流传也都是真的。”
“那宝山里的确有金银财宝?有武器军备?”她问。
“有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