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人不识君-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当下感觉不妙,正欲上前,忽然又想起什么,打量了一下自己这身装扮,飞快把外袍脱了下来。
“卑职在想,既是肖大人看上的东西必然不是凡物,会不会和平阳长公主当初……”
高远还在尽职尽责地禀报,沈怿随手就把衣袍扔在了他的怀中,紧跟着就是头冠。
被他长袍蒙了一脸,高远才甩开,只见沈怿已带好了面具,不禁一头雾水:“王、王爷,您这是……”
沈怿束好头发,冲他颔首:“我还有事,你自己回吧。”
“可……”
话刚起了个头,他人已经不见了。
第八章
出门太急忘了带灯,今晚云多,月光也不甚清晰,书辞扶着墙小心翼翼地走在胡同里。
方才又去了趟安府打算碰碰运气,果然跟预想中的一样,这回门房压根连口信也不帮她传了。
如今空着手回去要怎么和她娘交代呢……
书辞刚想叹气,口鼻忽然被人从身后捂住,力气之大,险些让她窒息。
“唔唔……你……什么人……”
一只手在腰间摸来搜去,很快碰到一重物,那人猛地用一力,拽下钱袋。
她立刻明白过来,张口往那人手上一咬,对方吃痛却不敢大叫出声,正打算将她掠至偏僻之处,背后劲风如骤,转头时,旁边的同伴已然被来者击翻在地,连吭都没吭出一声来。
“谁!”
他下意识出拳,不料才伸出手臂,对方飞快反手格挡,长腿横扫,一个手刀利落地劈在后颈。
总算挣脱开束缚,书辞第一件事就是捡回钱袋,急急朝后猛退了数步,再抬眼时,地上已经躺了两个不知死活的人。
巷子里站着个黑漆漆的身影,她试探性地朝前倾了倾。
“你……”
有风从胡同吹过,头顶的云渐渐散开,明月清辉洒下来正照在那张冷冰冰的面具上,泛着一层银光。
“是你啊……”见到是他,书辞松懈下来,有气无力地靠在墙边,“我还以为你早就离开京城了。”
她说完捧着钱袋开始清点里面有没有少银子,毕竟事没办成,再丢了钱,陈氏一定会生气。
沈怿正想说话,又担心被她听出来,琢磨了一阵,用从前在军中学过的发声技巧将嗓音刻意往下压了压。
“这两人一路跟着你,你没发觉?”
书辞粗略看了一眼:“没留意。”
沈怿颦起眉:“这么晚了,你还在外面走?知不知道夜里街上有多危险?”
她闷头数钱,语气疲惫地嗯了一声。
“你干什么去了?”沈怿打量她神情,“脸色这么差。”
碎银子加上铜板,钱不多也没少,书辞握着荷包发怔,半晌没言语。
沈怿拿不准她发生了何事,只能猜测:“怎么,少了?少了多少?”
话音刚落,就看见她眼中豆大的泪水簌簌而落,他一瞬间有些懵。
“你……差得多我帮你补上就是了。”
书辞一手将脸捂住,闻言只是摇了摇头。不欲在外人面前落泪,她顺着墙蹲下去,拼命把泪水往回咽。
沈怿叹了口气,在她旁边蹲下,“出什么事了?”
平复了一会儿,书辞再抬起头来时,眼里已经没有泪花了。
言家并无晚睡的习惯,尽管还未到打更时分,家中却已不见灯火,估计陈氏早就睡下了,两个人遂在门槛前并排而坐。
“你想让安元良替你爹说情?”
“这件事本来就和我爹没关系。”书辞忿忿地揪着衣角,“朝廷抓的是私吞粮款的案犯,怎么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我爹关进去?他又没有参与,这不是冤枉好人么?”
沈怿轻轻哼笑,提醒道:“可你爹毕竟行贿了。”
书辞冷声说:“就那二百两?朝堂上这些人你来我往,他们送出去的何止二百两?说两千两都是少的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我爹就是因为从前老实不肯买人情,才一直在京营里待着出不了头,好不容易开窍了舍得给银子了,偏偏又遇上这种事。”
她摇头叹息:“真不知是招惹到了哪路神仙妖怪……”
“只是行贿的话,顶多发配,不至于危及性命。大理寺查得出来,眼下不过是先抓人,回头还会一个一个的审。”
“发配……”她头疼地抱着膝盖,“家里现在只有我爹爹一个顶梁柱,他若是走了,我家以后的日子肯定更难过。我姐还好,能嫁人,我还没找到婆家呢,弟弟年纪也小……”说着她忽然把目光落在他身上,“无名。”
沈怿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
“我是不是救过你的命?”
听这话别有深意,他高高扬起眉。
书辞不禁往前凑了凑:“你该不该帮我一次?”
他轻笑:“砍柴、洗菜、削竹子这些都不算帮?”
她不以为然地反问:“你的命就只值砍柴洗菜削竹子?”
沈怿默了一瞬,只得无奈道:“你说吧。”
她言辞恳切:“帮我把爹爹救出来。”
沈怿皱了皱眉:“劫狱?你可想清楚了,那一样要亡命天涯的,对你家半点好处都没有。”
其实以他的身份要将言则保出刑部大牢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直接去牢里提人,难免会叫她起疑。
“不是劫狱,我想到一个法子,或许能够救我爹。”书辞眼里闪着光,似乎成竹在胸。
沈怿闻之倒有些好奇:“说说看。”
“你想,我爹是把银子给李修李大人的,李大人向禄全引荐我爹,那说不准会有封推荐信,就是没有也没关系,咱们可以伪造一封。”
“信?”
“禄全家已经被查封了,除了一个上了年纪的看守之外,别无他人。”
他越听越奇怪:“你想作甚么?”
“改信啊。”书辞理所当然道,“我打听过了,虽有人告发我爹,也不过是口说无凭而已,根本没有证据,到时候咱们把信里的内容改一改。将我爹的名字改成禄全随便哪个的党羽名字,再上顺天府击鼓鸣冤,说是这一场误会。”
沈怿默默地听她说下去。
“官府的人定会去禄全家搜查,届时搜到那封信,不就可以证明我爹是清白的了吗?”
书辞期待地望着他,“怎么样?你觉得可行吗?”
这个计划实施起来不太现实,沈怿不忍打击她:“你想过没有,若是李修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不承认呢?或是官府觉得信件可疑,反而怀疑到你身上来呢?”
“这次抓了不少人,我爹不过无名小卒一个,官府不见得上心。而且我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她为难地咬着下唇,“如今要保他平安无事的出来,除非去求肖大人,可是安家大小姐与我已结了仇,又不肯让我进去见姨妈。我只是个平头老百姓,你说还能怎么办……那不然你想个办法出来?”说完就嫌弃道:“还是算了,你自己都自身难保。”
沈怿:“……”
“就帮我这个忙吧。”书辞拉了拉他的袖子,“放心,只需要潜入禄家宅子取信就好了,若真出了事我决不会把你供出来的。”
沈怿静默片刻。
三更半夜闯民宅偷东西,说实话,他真不太想干。
“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的!”她特地把涌泉两个字加重了语气。
见他半晌没吭声,书辞只好又改口:“那我涌泉相报总行了吧?”
“……”
“以身相许?当然,前提是我娘得同意。”书辞打量了他一回,“她常说跑江湖的居无定所,你得先找份工稳定一下。”
沈怿:“……”
见她还要往下说,沈怿终于忍无可忍地打断:“行了行了,帮你就是。”
书辞不禁喜出望外:“当真?那我先谢谢你了!”
他抬手打断:“别高兴得太早,若是房间上锁,我不一定能进去。”
“嗯,我明白。”凡事总得往好处去想,行与不行,试过了才知道,她拍拍裙摆站起身,“事不宜迟,明日子时我在这儿等你。”
沈怿叹了口气点点头。
有了这个承诺,当天夜里书辞睡得格外安稳。
*
翌日,刮了一夜的风,早起时屋檐上有层薄薄的雪。
沈怿换好了衣服,带上几个随从敲开了刑部的门。
不多时,刑部的何尚书急急忙忙赶到偏厅来迎接他。
“不知王爷大驾,下官有失远迎。”
沈怿把茶碗往旁边一搁,“无妨,我来这儿不过办点小事,只是需要麻烦何大人跑跑腿。”
都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何尚书不知他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试探性地问:“王爷有何吩咐?”
“我要从刑部大牢里调个人出来。”
他似有所思地哦了声,“不知是哪一位?”
沈怿淡声道:“言则。”
何尚书在脑海里搜寻了一遍无果,只得压低声音问手下:“言则是谁?”
随行的主事翻了翻名册,覆在他耳畔低语了两句。
“这……”何尚书显得很为难,见沈怿冷眼睇过来,连忙赔笑,“王爷有所不知,这言则与侵吞赈灾粮款一案有关,是、是肖大人手上的案犯,下官不好随便提人的。”
他冷笑道:“这么说,还得他同意?”
何尚书不敢明言,只能干笑。
“不要紧。”沈怿靠在帽椅里,风轻云淡地扬了扬眉,“你大可找人去肖府问一问,看看肖大人肯不肯卖我这个面子。”
城北东安门外。
白老虎皮上是一张浮雕龙纹的太师椅,绯色的绫罗长袍垂了一节在扶手外,修长的五指掀开茶盖,一股白烟从缝隙间四散开。
“你说,是沈怿来向我要人的?”
底下跪着的侍从应了声是。
男子把茶盖又放了回去,“要什么人?”
“回大人的话,是耀武营总旗言则。”
“言则?耀武营总旗?”他似觉得好笑,又像是感到有趣,端着茶碗摇头,“看样子,他是吃准了我会放人……既是要,就把人给他吧。”
“是。”
说完,他食指在下巴上来回轻抚,唇边含着一抹诡异的弧度:“沈家皇室里真是难得有股清流啊,往后的日子,想来不会那么寂寞了。”
六扇门偏厅内,沈怿还在喝茶,捕头跑的气喘吁吁,朝何尚书耳语,后者听完,堆上一团笑意面朝他。
沈怿连眼皮也没抬,“怎么,还有什么要求,一并提了吧。”
“不敢不敢……卑职这就把人放出来。”
他忽然拦住,“不急。”
“你先把李修带到这儿来,我有话问他。”
“是是是。”
茶又换了一壶,堂下跪着个披头散发,满脸憔悴的男子。
“你就是李修?”
后者望了他一眼,小心翼翼地点头。
沈怿缓缓道:“听说,言则赠予你二百两,让你帮忙向禄全引荐,可有此事?”
李修仍是点头:“确有此事。”
“有推荐信么?”
他想了想:“没有。”
沈怿肯定道:“你有。”
李修皱着眉茫然不已,又仔细地回忆了一番:“真的没有啊。”
“我说你有你就有。”他抬头吩咐,“拿纸笔来。”
第九章
捕快放上纸笔,替他研好墨。
李修盯着面前铺开的白纸一时怔忡,手握上了笔,呆了半晌才小心翼翼地去问上面坐着的那尊大佛:“王爷……卑职要写什么啊?”
沈怿似有不耐:“言则的推荐信!”
“是是是……”
一炷香时间后,何尚书站在刑部门口,脸上堆笑送沈怿离开。
“下官恭送王爷。”
等人走远了,才朝一旁的捕快使眼色:“还愣着干什么,把人押回去。”
将近午时,高远陪他家王爷用过了饭,牵马从酒楼出来,尽管不知道他都有些什么打算,还尽职尽责地问:“主子,是要回府么?”
“不回。”沈怿翻身上马,简短道,“去顺天府。”
茶炉子里的水才煮沸,顺天府的刘府尹刚审完一宗案子,椅子还没坐热,就有下人来报说肃亲王到了。
他当下把茶壶一搁,匆匆换了外袍赶去正厅。
“卑职参见王爷。”
跑了一上午,沈怿显得有点疲惫,也懒得挑地方坐了,立在那儿叫他免礼。
“我来是有件事需要你去办。”
果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刘府尹心下打鼓,总有不祥的预感,但是嘴上还得客套:“王爷请说,但凡是下官能办到的,必定竭尽全力。”
他颔了颔首:“这几天会有个姑娘给言则击鼓鸣冤,说李修有一封引荐信,信上向禄全推荐的并非言则,她会让你去禄全府上查这封信。”
刘府尹听得糊涂:“这禄全的宅子,不是前几日才被锦衣卫抄过么?”
“知道,刑部那边我已经打点好,你就陪她走个场子,让人再搜一遍。”
虽有些似懂非懂,刘府尹还是点头:“下官明白。那肖大人那边……”
“肖大人那边不用管。”他语气微冷,“有事我担着。”
“是,卑职一定照办。”
*
书辞一整天都在家待着,没心思干活儿,一会儿起身走走,一会儿又坐下,寝食难安。
紫玉捧着花绷子看她:“小姐,您能不转悠了么?我眼晕。”
书辞朝漏壶又望了一眼,重重地叹气:“怎么还没到子时啊。”
“这天都没黑呢。”紫玉狐疑地盯着她,“您等子时也等得太早了点吧……大半夜的,有什么事儿啊?做贼?”
她皱眉啧了声:“去,别瞎说。”
“开个玩笑嘛。”紫玉拿起针线接着绣,一面嘴里念叨,“哎,也不知老爷这事到底怎么收场,今早夫人是不是又去安府了?”
书辞叹了口气,“是啊。”
“您姨妈怎么说?”
“我那个姨妈啊”提起这个她就摇头,“当人家小妾,混得还不如一个通房,亏她还生了个儿子,畏首畏尾的,别说帮忙了,连东西都不敢收。”
言老爷要是真的被发配被流放,他们这些下人估计也得跟着被撵出去再找活路,毕竟养不了那么多张嘴。紫玉禁不住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担忧起来。
言家上上下下愁眉不展,从前瞒着言莫,如今他也知道了,晚饭的时候一家人坐在桌前都无心进食。
天刚刚黑,温明忽然从外面跑进来。
“伯母,月儿。”
“怎么样!”陈氏忙起身走向他,“是不是有转机了?你言伯父能放出来吗?”
温明喝了口茶水润嗓子,眉头还是微微拧着:“爹爹有个朋友,在顺天府府尹刘大人跟前当差,我们托人送了些银钱打点,还不知道行不行。”
这个消息依旧不能使人定心,然而事到如今又没有别的办法,陈氏颔了颔首,忧心忡忡:“好,好……有希望就好。”连续数日的忧虑让她瞧着老了许多,鬓边白发骤生。
言书月轻声劝她保重身体。
书辞牵着言莫在边上看着,暗自下了决心。
是夜,月淡星繁,北京城里万籁俱寂。
更夫提着灯笼在寒冷的北风中走街串巷地敲梆子,声音清晰又带着些苍凉。
等家里人都差不多睡熟了,书辞才披衣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到后院去开门,刚打开个缝隙,冷风就往里灌。
“你穿这么少?”
胡同内,带着银色面具的那人长身而立,正抱臂看她。
书辞掩好门,搓手呵了口气,“袍子在小紫床上,我去拿怕吵醒她……没事,先走吧。”
不承想,话刚说完就打了个响亮喷嚏。
两人几乎是同时伸手捂住嘴,不过沈怿捂的是她的嘴。
四下里悄无声息,唯有远处传来几声犬吠。
见没有异样,书辞不禁松了口气,沈怿颦眉望了她一眼,把肩头的披风解了。
“小点声,别再出什么岔子。”
“嗯,谢谢。”她接过斗篷,手指摸了摸面料,“灰鼠毛的?想不到你还挺有钱。”
对方没有接话,书辞抬眸时,隔着张面具,只能瞧见那双星眸,瞧不出他的情绪。
沈怿调开视线,淡声催促:“走吧。”
大梁的晚上虽然不宵禁,明时坊周围一入夜还是安静得要命,一路行至禄全的府邸,正门已被贴上了封条,他们拐到角门处,那里依然是两张大大的封条,白底上朱红的封字在黑夜中显得分外骇人。
沈怿抬头丈量墙的高度,“在这儿等我。”
“好。”书辞本来也没打算进去,更何况坊间有夜巡的捕快,她比较适合在外面望风。
“你……”将走时,沈怿忽然犹豫了一下,语气里带着怀疑,“不会害怕吧?”
“当然不会。”她非常肯定,“你仔细点找,多去书房、卧房之类的地方瞧瞧。”
说话间,只听一阵衣袂翻飞的动响,转眼沈怿已经越过了高墙。
冰冷的月光从巷子口照进来,青石上一片幽幽之色。原地里,阴风乍起,树影在脚边晃来晃去,伴随着沙沙的声音,莫名阴森,书辞不自在抱着胳膊左右瞧了瞧。
沈怿进了禄宅,落地时轻无声响。这信自然是在他手上的,不过现在就出去未免太明显,闲着没事索性在院中逛了起来。
深宅大院无人居住,此刻难免鬼气森森。说话这禄全也曾在朝中得势过一段时间,当时风光无限,如今门庭寥落,朝堂之上一浪灭一浪起,所谓新旧更替,盛衰变化大约就是如此。
他信手推开一扇门,迎面袭来淡淡的灰尘,室内陈设有一榻一桌,书架三四个,想必这便是书房。沈怿从架子上取了两本翻阅,四周的东西都有挪动过的痕迹,大概是之前抄家留下的。
禄全的藏书无非是些诗词史记,恐怕连他自己都没看过,崭新的很,就是摆个样子,沈怿觉得无趣,看了两眼又放回原处,就在他挑挑拣拣之际,不知哪本书里掉出一物,摔在地上清脆作响。
他垂头定睛一看,借着不太明朗的月光依稀能辨认出那似是一小块青铜。沈怿撩袍蹲下身,将青铜片拾起,触感凹凸不平,表面有细细的纹路,大约是什么东西的碎片。
脑子里一个念头一闪而过,他突然间想起什么,眉头狠狠一皱:“禄全如何会有这个?”
宅门外冷清清的,饶是披着厚实的斗篷,书辞依旧觉得脚底发凉,她正朝手心呵气,余光忽见得一个黑影不紧不慢地朝自己的方向靠近。
起先她吓了一跳,还以为是捕快,后来才发现这个人脚步蹒跚,似乎站不稳,走路跌跌撞撞的。
近处的微光渐渐把他身形照亮,是个男子,穿着身鸦青色的箭袖袍,手捂在心口的位置,喘息有些重。
从书辞身边走过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望了她一眼。
夜色不清,她只能看见那人的侧脸,发丝湿漉漉的贴在颈后,脖颈上挂着一串银色类似璎珞的东西。
她下意识地问出了口:“你……没事吧?”
那人身形微微顿了顿,手扶着墙,缓缓转过头来,就在此时她却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血腥味……
沈怿正端详着青铜碎片,蓦地听到院外有低低的惊呼声,他急忙将东西收入怀,一个箭步冲出去。
门口除了书辞别无他人。
“怎么了?”
一见是他,书辞疾步朝他身侧靠去,“我……我刚刚看见了一个鬼!”
沈怿匪夷所思地拧眉:“什么?”
“是真的。”她不知该怎样解释,“那个人,不,那个鬼,浑身都是血,一眨眼就不见了。”
他闻言啼笑皆非,抱着胳膊,静静望着她不说话。
“你不信我?”
话音刚落,书辞就发现不远处闪着两个清幽的光,猛地后退了几步躲到沈怿背后,“你看你看,它就在那儿,我就说没骗你的吧。”
等看清是何物后,沈怿轻哼一声,“嗯,那倒是。”他脚步一转,动作极快,迅速将那光源拎起来扔到她怀里,“接着。”
书辞眼前一花,只觉一团毛茸茸的东西拱来拱去,还没来得及害怕低头时才发现是只猫,俩眼睛正滴溜滴溜打量着她。
“怎么是这个?”方才的情景尚且历历在目,把大活人看错成猫,怎么想都不太可能。
“咪……”
执着于追求温暖的所在,小猫一头扎进她臂弯之间不动弹了。
书辞只得将它拎起来,怀疑地凑到面前细看,两双眼睛,大眼瞪小眼,后者好奇地喵呜两声,脑袋一伸险些碰到她唇角。
沈怿冲她扬了扬下巴,调侃道:“你不是说不怕的么?”
“这是个意外。”书辞将猫放了,兴许觉得有点丢面子,于是把话题岔开,“你找到信了吗?”
他将事先准备好的书信递过去,“可是这个?”
书辞展开来粗略一扫,脸上终于有喜色:“就是这个。太好了。”她把信收好,“接下来只用改信了,多谢你帮我。”
沈怿并未接话,反而问她:“你打算怎么改?”
她异想天开地说:“我花几天时间模仿一下字迹,应该就可以。”
沈怿提醒道:“再过两日就要三司会审了,你来得及吗?”
“就剩两天了?”书辞扳着指头算了算,有些犯难,“要么……就是去黑市托人写,不过黑市上要价据说挺贵的。”
沈怿无奈地拿眼睇她,伸手把信从她怀里抽出来,“这事交给我来办。”
“你?”书辞微愣,随后明白过来,“你打算去黑市买?”
他反问:“那不然你去?”
默了一阵,她老实道:“……还是你去吧。”
苦于囊中羞涩,这种时候自己不得不低头,不过仔细看,并不见他有恼意,书辞才朝前凑了凑。
“这次真的谢谢你啊,帮我了一个大忙。”
沈怿不以为意轻笑,略略挑眉,把信抖了几下,“记得‘涌泉相报’就好。”
*
第二日,仍旧是刑部偏厅。
李修跪在地上看着面前的纸笔,又一次不知所措。
沈怿轻抿了口茶:“再写一封。”
第十章
无名第二天晚上就把信送来了,字迹几乎和李修的笔迹别无二致。书辞便让他将信再往禄全家送了一回,放在书房抽屉中,一个不算显眼也不太隐蔽的地方。
做好了这一切,天已初初亮起,她回房打水梳洗,又换了套干净衣裳,叫上紫玉,神色肃然地朝顺天府走去。
清晨阳光正好,府衙大门还没开,鸣冤鼓已被人锤得砰砰作响。
“这谁呀,大清早的……”
顺天府的主事打着哈欠走出来,一脸鄙夷地看着她俩。
紫玉忙停了鼓,书辞转身来施礼:“这位大人,小女子来鸣冤的。”
“我知道你是来鸣冤的。”主事脸色阴沉,语气不善,“真不会挑时辰,这么早赶着去投胎啊?”
书辞不想和他顶嘴,又忍不住多言:“大人,顺天府正门辰时就该开了,现在已经辰正二刻,我这时候击鼓不算早。”
“废话,官家的事,还轮不到你多嘴。几时升堂那是府尹大人说了算!”
她立马低首垂目,恭敬道:“大人说的是,小女子口拙不懂事,还请大人见谅。”
主事睇了她一眼,慢条斯理地拈着两片胡须,凉凉道:“进来吧。”
公堂上庄严肃穆,正对面一副红日出海图,两旁一排衙役门神似的立着,光是看了都觉得心里发慌。
紫玉跪在地上,小声朝书辞道:“小姐,行不行啊?要是告假状,咱们会挨板子的。”
“嘘。”书辞低声呵止,“别乱说话。”
“哦……”
片刻之后,她又小声解释,“死马当活马医了,不管行不行都要试一试。”
府尹从后堂进来,不紧不慢地坐于案前,一手撩着袖子,把惊堂木一拍。
“堂下何人,所告何事?”
书辞挺直背脊,“民女言书辞,是来为父鸣冤的。”
刘府尹撑着头,心不在焉地问道:“你父亲又是何人?”
“家父言则。”
话音刚落,他支着脑袋的手臂猛地一抽,立时恢复了精气神,清了清嗓子,正色而问:“接着说。”
书辞将事先编好的话陈述了一遍,再添油加醋一番,愈发凸显出言则是天降横祸遭人诬陷。
“我爹爹日前曾因公事与李大人有所来往,但也仅仅只是几面之交,说不定正是因此被人误会。他为官数十载,尽管是个小官,可正值清廉,像行贿这样十恶不赦,有违道德的事,是绝对不会做的。还望大人明察。”
紫玉在旁默了默,心道,老爷这脸也真是被您打得啪啪响。
站在边上的主事闻言冷笑:“这件案子事关重大,岂能听你一面之词。”
刚说完,刘府尹就颦眉瞪了他一眼,继而去问书辞,“你可有证据?”
“我手里虽然没有证据,不过我想……李大人若向禄大人引荐人,说不定会留下书信一类的物件,大人不妨再去禄府查一查?”
刘府尹才要开口,主事当下拍案,语气铿锵有力:“禄府早有锦衣卫抄查,单凭你一句话便要再查一次?你当这是儿戏么?”
不知是不是搅了这位主事的好梦,一路上都在给她俩使绊子,此话说得甚重,紫玉忧心忡忡地和书辞对视相望,心想,这下惨了,人家不买账啊!
“方主事!”刘府尹转过头去,忍无可忍地拿手指点了点案几,“到底是你审案子还是本官审案子?顺天府的事本官说了算,轮不到你多嘴!”
主事被喝得一抖,赶紧放下笔,唯唯诺诺地连声称是,“下官失言,下官失言……”
刘府尹无奈地叹气,总算抽出空来和书辞说话:“那什么……还人公道是本官职责所在,既然你有此请求,王捕头,你带些人去禄府仔细查找。”
堂下有人站出来,抱拳领命:“属下遵命。”
“记住。”他刻意加重语气,“信件之类的东西要格外留心,最好都带回来。”
“是,大人。”
紫玉和书辞都松了口气,紧接着又开始提心吊胆地担忧。
“小姐,想不到这位府尹大人还挺好说话的嘛。”
她望向门外,随口敷衍:“人家刘大人高风亮节,大公无私,自然会为百姓着想了。”
禄府院内,一群捕快鱼贯而入,例行公事似的随便翻了翻,又随便看了看,最后呼啦啦关门撤走。
“大人。”
不多时,王捕头按着刀小跑进来。
高风亮节的刘府尹显得比她俩还紧张,赶紧问道:“怎么样?可有书信?”
“启禀大人,确有一封信件。”
大堂之内三个人的心都放了下来,刘府尹展开信匆匆浏览,若有所思的颔首。
主事在旁探头想看,他余光瞥见,飞快把信合上。
书辞握着紫玉的手,试探性地问道:“大人……信里,怎么说?”
“嗯。”刘府尹颦眉点了点头,“事情的原委本官已知晓,既是一场误会,官府定不会冤枉好人的。”
书辞喜不自胜:“大人果然明察秋毫!”
“那这么着,你们明日就来领人吧。”
明日?!
想不到能这么快,书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