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毒妻-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昌平和宁王看着众将士被皇上勾起的战火,以及燃起的热情。也跟着激动起来了。
    可是接下来,还有让昌平更加感动的。“朕的皇姐,当年就是为了西域与大龙的和平,所以才不得不嫁给西域王。可是西域人自己先无情无意。先是软禁朕的皇姐,也就是大龙朝的长公主。
    接着就是撕毁和平约定。西域人的无耻无理,以及残忍,全都用来对付咱们大龙的百姓了。
    朕不想做一个窝囊的皇帝,继续靠着出卖大龙的利益。换来暂时的和平。朕希望可以活的堂堂正正,像一个男人一样,打败西域人。不是打败。应该是把西域人打怕。让他们不再进犯大龙,不敢再欺负大龙的百姓。”
    昌平眼角的泪水还未干。没想到才几年不见,自己的皇弟终于长大了,知道像男人一样保护自己,知道保护这天下的百姓。不让百姓受到任何的伤害,这才是自己希望的皇帝。
    而不是一直躲在京城,躲在那华丽的宫殿里,等着西域人进犯,等着西域人杀光大龙的百姓。
    而昌平的反应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那些将士,他们的士气,他们的怒火被烧起来了。
    而这种气势,就是战胜西域人的法宝。宁王觉得自己不争是多么的正确,想想也是,她的儿子会差吗?那样一个传奇的女子,必定能教导出更加出色的儿子。
    这次宁王还担心皇上不会来,没想到皇上还是来了,而且比预期的早到了五日。想必是一路上日夜赶路吧!
    这对于从小没吃过苦的皇上来说,已经是非常的难得的。希望皇上的到来,真的能鼓舞将士们。让他们不惧西域人,拿出大龙将士的血性来。
    如兰收到沐玖的信时,皇上早就离开了,虽然心底一阵一阵的失落和担心,可是却又有一丝的欣慰,皇儿终于还是长大了,不再只是听自己的,依靠自己了。
    他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有了自己的是非观了。也许等到皇儿回来时,
    自己就真的可以退休了,而沐玖的好消息,也让如兰多了一份安心,只要山东的事情解决了,有沐玖去西域看着,自己就能安心更多。沐玖一定可以平安的带回两个孩子,不会让皇儿受到伤害。
    这一日永乐公主又带着小念念进宫了,永乐公主现在也很敬佩如兰与沐玖这么多年的相守相爱。明明永远不可能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又心心相印。
    这份情真的太难得了,重要提沐玖与如兰两人互相为对方付出。念儿就是最好的证据,念儿一直就与太后亲近,结自己这个养母好似还淡一些,虽然也敬重自己,可是一听说可以进宫,心里立马就高兴起来。
    小时候更是明显,现在长大了,倒没那么喜怒于色了。不过永乐知道小念儿还是高兴的,也不知为何,小念儿都这么大了,众人还是习惯性的唤他‘念儿’,也许这是在提醒沐玖与永乐,念儿的生母是谁吧!
    如兰看到长成少年的念儿时,总会自责又感叹,这个孩子好像在自己不经意间,他就长大成人了。自己还未给他母爱,他就到了单飞的年纪了。也许众多孩子里面,自己最亏欠的就是他吧!就像对沐玖一样,一生的亏欠,一生的歉疚。
    若有来生,自己愿用一生来个偿还沐玖这么多年的爱与守候,同样也会好好的疼爱念儿,让念儿感受到母爱。
    永乐陪着如兰聊天,八皇子和念儿同岁,正好两人一块儿玩去了。“太后,有时候我真是羡慕你,你得到了任何一个女人,穷其生生却未曾得到的东西。”
    如兰甜甜一笑,似少女般“公主一样得到了世间最珍贵的东西,虽然看一见,却一直陪伴着公主。”
    两人相似一笑,有些话说到这里,两人心里就明白了,不必再说的那么明显了。可是这份得之不易的东西,也太为难两人了。特别是永乐公主,一生都孤独,仅靠着那份精神的意念活着,可是年轻时也许还无所谓,年纪越大,反而越可怜。
    皇上与昌平长公主还是宁王,一起在军账中议事。昌平看着一身疲惫的皇弟,忍不住劝道:“皇上不若先休息一二,此事也不急于一时。”
    皇上拧眉摇头:“皇姐放心,朕还年轻,早些了解这边的情况,才能想出应对之策,既然朕来了,就该多为宁王分担一些。不能真做一个瞎指挥的皇上!”
    宁王对个皇弟了解不太多,以前只知道他很是知礼温和,这次他登基为帝后,这还是两人首次见面。
    而宁王从最初的不信任,到现在对这位新皇的支持,也让宁王对战事更有信心了。宁王现在更加相信,自己心中的转变,也许正是西域将将士们心中所想。
    “皇上放心,臣一定会尽快把西域的情况同您说清楚,这样您也能早些休息。”宁王恭敬道。
    皇上亲和一笑:“大皇兄不必如此客气,朕还记得当年大皇兄是如何支持朕的。所以朕一直感念大皇兄的情义,大皇兄不必如此拘谨。朕对大皇兄一直很放心!”
    这句很放心从一个帝王嘴里说了来,是易常的难得。宁王放松一笑:“皇上严重了,臣只是做了臣该做的罢了。”
    “虽然是该做的,可是朕也得感谢大皇兄当年的支持,以及皇兄当初肯来到西域,为朕及母后分忧。大皇兄放心,等战事结束后,朕一定会召大皇兄回京。”
    宁王摇摇头:“那倒不必了,臣倒是越来越喜欢西域的自在,没有太多的规矩,人与人之间也相对简单一些。
    虽然不管是在吃还是穿,还是用上,都比不上京城,可是这里却能让人安心,让人过的自在。这是臣所求的,臣很乐意在这里,臣并不觉得苦。”
    军账中的将军们看到皇上如此礼遇宁王,而且待将士们亲厚,心里多了几分感激。
    以往皇上通常只是把士兵当打仗的工具罢了,战事完后,士兵们反而就成了皇上忌惮的人。所以皇上只会把将士们留在西域,这样至少不会威胁到京城的安危。
    可是皇上现在邀请宁王回京,除了是对宁王的敬重,也是对宁王的信任。皇上的信任是最难得,也是最靠不住的。可是此时在会的将军们,反倒很相信皇上,相信这位年少的皇上。
    所以接下来,皇上不管问什么,将军们都会有问必答。而将军们都是粗人,说话难免粗鲁一些,可是皇上却一点也不在意。依旧拧眉认真的听着,时不时就问一两句。
    而对于武将们来说,尊重比金银来的更加珍贵。所以一众将军们热血沸腾,一个个把自己能想到的法子,全都尽一切可能的说出来。而皇上也认真的听完,就这么说下来,居然很快就到了晚膳的时辰了。
    军中的伙夫们还在发愁,到底该如何安排皇上的膳食,可是没想到,皇上直接就跟着军营的将军们一块吃了。这也让伙夫们一阵激动,皇上能不嫌弃军中的饭食粗糙,真是难得呀!
    相信有这样的好皇帝领导,战事一定会平熄,而将来老百姓在皇上的领导下,一定可以过上好日子的。

  ☆、第六百零四章 自食其果

和王与三皇子全都因为粮草而发愁,可是那些商人们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全都不肯出一粒米了。而现在山东城内,根本没有米铺在卖米了,各家吃都不够吃呢?
    哪里有米粮卖,所以现在和王手里是有银子,也买不到东西。而和王想让商人想法子打通黑市,看能不能从暗地里操作,从周边的城池买到高价的米粮。
    可是结果依旧是不可能,镇南侯把周边几座城守的死死的,不管用什么法子,多高的价格,根本拿不到一粒米进山东城内。
    而军中的将士们从听说缺粮开始,就闹起来了,不肯操练也就罢了。居然还有人偷偷跑掉的,还有一些公然去城里抢东西。这些无法无天的士兵,可把城里的老百姓害苦了,
    基本上他们把城里能抢的东西全都抢了。商人们开的铺子,大半的让洗劫一空了。
    此时商人们才开始后悔,好像从与和王合作,商人就根本没落到什么好处。除了得到一些虚名,一些大龙朝根本不承认的虚名,什么狗屁官位外。
    基本上什么实质的好处都没拿到,反而是商人们又是出银子,又是出粮食的。可是现在却反受其害,第一就是生意停止,白白的损失了将近好几个月的收入。
    第二就是与反军搭上关系,将来和王可以领着那些士兵们跑了,可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商人,往哪里跑呢?到时候若朝廷清算起来,就难逃一死了。
    第三就是这些士兵,把山东城内所有的商号,铺子里所有的东西全抢了。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呀!
    这不是引狼入室是什么。白白的搭上生意就不说了,这次怕是连性命也不保了。之前和王所说的西域的问题,人家太后不是直接派皇上亲自前往吗?
    而且战事再严峻,一时半会也打不到山东来,山东的老百姓依旧可以过着安稳的小日子呀!
    而且朝廷也不全是无能之罪,像镇南侯就是一等一的好手,听说当年打过的仗比他吃过的饭还多呢?正因为战功丰厚。所以先皇才一直把他放在左右。当作唯一的心腹呢?
    人家镇南侯来到山西后,做的全是为百姓着想的好事,又是减免赋税。又是处治贪官的。而且人家师出有名,可不像和王一派,就是反军,根本上不得台面。
    若镇南侯的高城政策继续下去。山东和浏城内的老百姓,根本熬不过三个月。都全饿死的。
    而商人家里虽有米粮,可是家里一众好几十,或者一百来号人,这些人全都是要吃要喝的。到时候再多的米粮也经撑不了多久。
    而且商人强烈的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而且是众商户必需要的面对的。商人甲道:“诸位,既然那些士兵可以抢商铺,可以抢酒楼。那么若等到他们没地方可抢时。
    再下手的地方,肯定就是咱们的府邸了。而诸位府上存着的粮食。还有首饰金银财物,指不定就会全到这些兵匪手里面。
    而咱们的人生安全,家人的性命,全都受到威胁了。而咱们现在也拿不出粮食给和王,咱们提出的要求和王会理会吗?
    和王现在也是自身难保,一旦城内的老百姓暴动,到时候和王就是逃亡之徒罢了。诸位应该想法子,如何保住咱们的性命,以及咱们的财物。”
    商人乙与众人都很认同,可是现在山东城还在和王的控制范围内,想开城门是不大可能了。可是总不能等死吧!“诸位,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博一博。
    等到那些匪徒抢到诸位的府里来了,到时候诸位可就只有等死的份了,咱们之前支持和王,不过是为了求一个高贵的身份罢了。可是现在连性命也保不住了,何必再坚持下去。
    不若反水,当初能把山东的城门打开,现在一样可行。而且只要咱们立了大功,到时候功过相抵。咱们不求有功,也不想得过,只求恢复之前的平静日子罢了。
    相信朝廷不会严惩咱们,而且到时候诸位可以反水,这话还不由诸位自个说了算。”
    商人乙的说法让不少商人心动,确实,与其在这里同和王等死。任由和王炸干大伙最后的东西,不如博一博。而且当初本就是和王重利引诱大家,并非是众人主动勾引和王的。
    “不错,若那些士兵们再不处治,迟早这些人会抢到诸位府上。而且不知道诸位可有听过之前吃人之说。前朝西域人围困大龙的一座城池,一连半年之久,而城内的老百姓没有粮食可吃,只能等着饿死。
    而守城的兵官为了保命,早就弃城而去。守城的老百姓们,只能吃自己的孩子。可是到最后当西域人拿下这座城时,城里早就空无一物了。难道诸位想等到那一日吗?
    咱们府里的粮食迟早会让和王炸干,和王现在还可以同咱们讲理,若再逼急一点,还有何理可讲,直接上门把粮食搬走,到时候咱们是哭都没地方哭。
    如今诸位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和王身上。咱们必需走出了条路来,趁如今这形势还没到最坏的地步,不然到时候就算保住命了,诸位也是一身空空如也。”
    这连翻的连哄带吓,也让山东与浏城内的所有商人,纷纷感到危险和压力了。“没错,现在就必需走出一条路来,必需想办法与山西的镇南侯连系上,咱们里应外合,一起把和王活捉了。
    到时候岂不是大功一件,相信镇南侯到时侯会帮咱们美言几句。到时候山东和浏城的困局一解,诸位又可以正常的做生意,又可以挣到银子了。”
    可是有些老顽固却不肯,这些都是花了大价钱把银子砸在和王身上的,更有一家重金争来了皇后的名额,如何肯反和王呢,到时候岂不是连自个也反了。
    这样之前投进去的银子,岂不是打水漂了,而且清算起来,自个还与和王有亲,岂不是要受到连累了。
    现在那位老员外,真是欲哭无泪,本想着好不容易自家祖坟上要冒青烟,可以出一个皇后。可是哪知道到最后,搞不好就是家破人亡了。
    “此事怕是不妥当,和王若知道了,也许不等咱们反水,就直接把咱们杀了吧!
    而且之前诸位可是投了血本进去,和王的军队大半的花费,可都是从咱们的荷包里面拿出来的。
    现在摘不好就一场空了,诸位就甘心吗?”那位老员外的话,多少起了一些作用,之前不少商人都有竞价,现在想想还真是挺亏的。那么多银子,想想就肉痛呀!
    商人乙面上一冷,嘲讽道:“谁不知道李员外与和王是姻亲,和王是您的女婿,自然得您的维护。再则李员外当初天价竞来的皇后之位,自然不肯放掉这块烂肉,就算发臭了,李员外也舍不得扔掉呀!
    可惜李员外您忘记一件事了,这银子花了可以再挣,可这性命丢了,就什么也没了。
    看看和王如今这幅驾式,怕是这山东与浏城守不了几日了。李员外愿意守是您自个的事,您自个愿意去陪和王送死,咱们可不会奉陪。李员外是和王的亲岳父,可是咱们却不是。”
    李员外让人说的面红耳赤,可是想想却是这个理,当初自己花了天价才得来一个皇后的位置,没想到和王根本不大待见自个女儿。而和王与自己年纪相当,完全可以给女儿做爹了。
    之前李员外还想着和王多少会给些好处自家,可是女儿做了皇后这么久,和王硬是半分银子也没回过自家。
    完全就是一个吸血鬼,而且一出了围困山东与浏城之事,和王首先就让自己带头捐粮食,还说什么皇亲不捐,难道指着老百姓捐。
    想想李员外又是一阵委屈,当初自个真是脑子进水了,才会与一个叛军首领结亲。
    李员外在蛋疼的时候,在座的不少人一样的疼,因为和王府里的什么皇贵妃,什么四妃,全都是大家伙花银子得来的。
    虽然各府不至于像李员外一样,拼了全家的根本,可是也差不多了。所以李员外的不甘和委屈,在座的都有,可是又能如何。
    难不成为了那点银子,陪着和王等死不成。再说了和王好像只在用银子时,才会稍稍低头,平日里还是一幅看不起商人的样子来。
    “说的好,有愿意反水的就再来联系,那些不同意的,也别坏大家的好事。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没得让大家一块困死在这座城里,到时候就是既没银子,也没人了。”
    商人们全都开始小声的商议了,而商人乙与商人甲则互相交换眼神,这两人其实早就与镇南侯搭上了,商人往往是最好利用,也眼分的清形势的,一旦形势对商人不利,这些商人立马会调转风头,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的。
    当然镇南侯与和王开的价码虽然不一样,可是却能保一命,还能将功抵罪,这些让商人里面立马就有人投诚了。
    所以在山东城内发生士兵抢东西开始,沐玖的人就开始想法子说服这些商人,如何归顺镇南侯,而不是死守着和王了。

  ☆、第六百零五章 打入敌人内部

和王没想到商人们居然一致不给自己粮食,连之前下血本投位份的皇后,皇贵妃娘家,都不肯出一粒米了。
    而且商人们居然还提出条件,要求和王立即清理兵匪,不然就会一起支持镇南侯。这下和王发怒了,把后宫的一众妃嫔全关起来。
    和王也是没法子了,那些兵匪很容易收拾,说白了,就是要粮食,没有粮食养不活这些士兵们,他们肯定会反,肯定会去抢东西。谁让山东和浏城被困,可是那些商人,一样吃肉喝酒,一样有吃有喝的。
    这会子来要求自己,是不是太晚了一些。居然想去投靠镇南侯,门都没有。如果不来点硬的,这些商人还真当自己好欺负呢?
    从进入山东以来,和王与三皇子就处处受这些商人的闲气,不过就是有点银子罢了,如果自己一旦拿到皇位,他们这点银子又算什么呢?
    自己根本不放在眼里,和王不过是在等机会,可是这些可耻的商人,不明事理就罢了,居然还想反水。真当自己这条船就这么好上吗?想反水就反水,门都没有。
    当初和王想到让商人竞价争皇后之位,除了想挣到更多的银子,得到更多的支持外,最重要的,还是想把山东和浏城内,有权有势人家的女儿,全都捏在自己的手中,和王到了这把年纪,根本不在意什么男欢女爱了。
    而且权势和皇位更能吸引和王,不然和王也不会抛弃妻女,不管他们的死活,直接在山东就自立为皇呢?
    再说了那些商女们,成天就知道比吃比喝。就知道互相争吵,根本没一点能入和王眼的。现在这些商人想翻脸无情,和王也不想再客气了。
    和王围困后妃,苛待后宫妃嫔的消息,一下子就传出去了。而和王提出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拿粮食和银子来,就可以把这些商女们换回去。
    而这些商女大多都是在娘家比较得宠的姑娘。从未吃过苦。更未受过委屈,现在让和王关起来了,每天吃都没得吃。只能一个个哭天抢地。
    一个个往自家府里写信,向家人求救。可惜的是,商人再重亲情,也比不是全府老小的性命重要。而且拿出的粮食和金银。和王就一定会放人吗?也许和王会因为商人拿的出这么多的银子,反而会开出更大的价码来呢?
    再则都是和王睡过的女人。将来清算和王时,这些女人肯定会被处治,而这些商女们的亲人,肯定会受到有牵连。而各府唯一能做的,就是全都备上一幅棺木,放在自家的大门口。只要和王忍不住杀人了。到时候直接收尸得了。
    这下可把和王气坏了,虽然早就知道商人重利轻离别。连骨肉亲性也不在乎,可是真看到各府门前摆的棺木时,和王还是气的不打一处出。
    所以很遗憾,那些皇后呀,皇贵妃呀,没一个被救出去的。依旧关在府里面,吃着她们从不吃的粗米,喝着生水。每天还要受和王的辱骂,求生不得求死又不敢。唯一能做的,就是想等着镇南侯破城,到时候大家就可以自由了。
    秀妃看着关在材房里的女子们,心里一阵得意,真到这种关键时刻,自己这个正室才是最安全的。
    三皇子怎么会看上这些商女呢?正好把这些商女全杀了,也好解自己的心头之气。
    不过秀妃来看这些商女,除了是想看她们可怜的样子,得到心理的满足,更多的就是想把这些商女身上值钱的东西全拿走,到时候自己的孩子过日子,最缺的可就是银子了。
    没有银子就只能吃苦受累,虽然不指着儿子发财,可是至少要让儿子一世无忧罢。
    那些曾经欺负过秀妃的商女们,一个个一脸的愤慨,心里是又气又恨,怎么到最后,战王喜欢的还是个来路不明的女人。为了银子和粮食,
    居然把众人全关起来了。这样的王爷,有何可信呢?
    秀妃抢走这些商女身上的值钱东西,自然激起了商女们的反抗,可惜的是这些商女全都让边上的丫鬟压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秀妃,把她们身上的所有值钱东西,一件一件的拿走。
    而且只能干瞪眼,不过有骂人的。骂的自然是乡下人最常骂的那些话,虽然她们是正经的小姐,可是因为出身在商户人家,所以也没学过那么多规矩和礼数。
    骂人的话更是平日里听惯了,府里正室与姨娘们争吵,动不动就开骂的,听多了也就习结了。这会子秀妃听到那些商女用那么恶心的话骂自己,自然是极不爽。
    直接就命边上的丫鬟们,把那些商女的嘴巴全都堵上了,屋里也总算是安静了。秀妃满载而归,回到院子后直接把那些值钱的东西全都收好,想着到时候想法子带出去。
    可是秀妃还没包好,三皇子就来了。三皇子看着桌上的大包小包,冷眼扫向秀妃,意思很明显,你得交待情楚,到底为何要这么做。
    秀妃看到三皇子时,连行礼都忘记了,可是在秀妃决定这么做时,就已经想好如何说服三皇子了。
    所以也只是一时的僵硬,立马先规矩的行礼,然后才慢慢道:“王爷,妾身也是想为王儿多存些保命银子,虽然妾身相信王爷会赢,可是多留些银子防身也不是坏事。
    再说了,王爷看那些商女们哪一个是守规矩的,不过就是仗着娘家有银子罢了。平日里没少的羞辱妾身,现在她们也一无所有了,妾身心里总算是舒服多了。相信王爷也看她们不顺眼,今日给她们一些惩罚,也不是多大点事儿。”
    三皇子脸色依旧不大好看,眼里的怀疑很明显,明显到秀妃看着都有些发虚了。“是嘛?没想到几年不见,你倒不如当年那般真心于我。这心眼也多了不少,可惜你骗别人可以,骗本王却难。
    怕是你心中早有打算,只是不想告知本王吧!本王费尽心血把你从深宫中救出,倒没想到你居在这般待本王。”
    秀妃心里也委屈,自己也想与三皇子好好过,可是秀妃比谁都知道太后的实力。太后与三皇子的仇结大了,自己是可以陪着三皇子死,可是王儿呢?王儿必需活着,这是自己怀胎十月所产下的儿子。哪能看着他小小年纪,就不在人世呢?
    秀妃眼眶微红,看着三皇子,眼里一片赤诚:“王爷说的这翻话让妾身心寒,妾身想问王爷几个问题,王爷觉得您的胜算在哪里?
    王爷若有万一,妾身可以相随,可是咱们的儿子呢?这是王爷在世上唯一的骨血了,妾身自是要好好将其抚养长大。
    妾身不求他将来多么有本势,也不想他为王爷报仇,妾身只求王儿可以好好的活着,将来娶妻生子,过着平常的生活。妾身当年是如何待王爷的,难道王爷都忘记了吗?
    妾身这么多年在深宫里,是如何艰难的拉扯王儿长大,想必王爷不知吧!妾身只想说,妾身做这一切,只是为了以防万一,将来让王儿多一份活的机会罢了,做为一个母亲,这样有错吗?”
    三皇子看着秀妃,看着秀妃眼底的伤痛和不甘以及委屈,不知道为何,心里也酸。三皇子现在每日的吃食也只是粗米了,所以很能体会秀妃的感受,也能明白秀妃为何如此做,秀妃知道自己与和王并非长久之计。
    所以才会为了王儿早做打算,自己和秀妃都可以死,可是王儿呢,难道让王儿去做乞丐吗?
    自己的儿子哪能看着他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呢?明明他该在王府里,过着自由自的生活,可是现在呢?三皇子想到这么多年,自己苦苦的挣扎,苦心经营,可是到头来呢?
    当初哪果自己愿意过平淡的生活,回到云南,做一个闲形的云南王,也许现在就不会如此进退两难,退无可退,也许最后就真是一条死路了。可是自己死了无所谓,王儿呢?
    王儿是自己在世上唯一的亲人了,总不能看站自己的血脉从此断送吧!
    “好,本王准你做任何事情,可是你必需答应本王,一定要好好抚养王儿长大,也算是帮本王留下唯一的血脉吧!本王今生最亏欠的就是你了,本王本想接你们母子来山东幸福,可以一家团聚。
    可是你也看到了,本王的处境并不乐观,而且还要看一群低贱商人的脸色。本王为了保护你们母子,不得不对你们冷淡,这也让你们母子受尽委屈,本王知道这是本王的错。
    本王保证,余下的日子,一定会好好待你们母子,尽可能的多陪陪王儿,本王只希望你念在与本王的情份上,将来好好照顾王儿,本王永生念你的情。”
    三皇子说到这里,也是一阵哽咽,每一个男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困境。秀妃心里此时是真的酸了,三皇子当年何其风光,可是最后到落到如此田地,想想也真是可怜。
    “王爷放心,但凡有妾身一口吃的,就不会让王儿饿着,王儿一定会平安的活着,妾身会尽大可能,给王儿最好的。也不会让王儿去争去抢,只要他平安活着就好了。
    只是王爷不要怪妾身,不让王儿知道这一切。”
    三皇子一阵怅然:“不知道也好,活的自在些,贪心才是祸事的开端。”

  ☆、第六百零六章 重振军心

皇上现在已经可以很清楚的叫出所有将军和先锋小将军的名字,对于行军步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狡猾的西域居然不来明的,依旧只是骚扰周边的小村子,搅得百姓不得安宁,抢东西,杀人放火无恶不做。
    而皇上在面对那些可怜的灾民时,居然不知道该如何安抚他们,因为实在是太惨烈了,有一家几口人全死的,唯一留下一个小奶娃娃。也有家里一屋的男人全让杀死,女人全让奸污的。
    皇上这一次让将士们都去看,看完之后就把士兵们召集在一起,希望通过同胞的苦难,激起将士们的斗志。也不知道是皇上的身份起了作用,还是士兵们真的醒悟了。
    全都一个个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对于西域人提起不再是害怕,反而是咬牙的恨。用将士们的话来说,就是剩下最后一口气,也要咬死一个西域人。
    昌平长公主每日看着士兵们用心操练,看着皇上每日与将军们在营中商量事情。自己却什么忙也帮不上,心里很难过,也很自责。可是看到皇上长成了如此有担当的男人,昌平又觉得很高兴。
    现在京城就靠母后一个人撑着了,而镇南侯则在山东围困和王与三皇子。虽然昌平很想回京城,看看母后,陪陪母后。
    可是昌平同时也知道,自己的责任,自己是一国的公主,更不能贪生怕死。更应该给士兵们做出榜样,自己比任何人都了解西域人,了解西域人的狡猾和无耻,也许自己留下来,关键时刻总能起到作用呢?
    所以不管皇上如何劝。昌平就是不肯离开,而小王子一天一天长大,昌平也担心小王子经不起路上的颠簸。孩子还太不了,不到一岁,如何经的起那么远的路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